時任武英殿大學士的納蘭明珠,千裏迢迢來到福建的戰爭最前線福州,著實有點膽量。</p>


    當然,他不敢親自到明鄭那邊當使者,他認為海匪不講道德,萬一被砍了,那就虧大了,他現在權傾朝野,舒服著呢。</p>


    來到福州後,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議和,而是帶著傳旨太監來見施琅。</p>


    這一天,“四臣”施琅接到了康熙的聖旨,如同五雷轟頂。</p>


    傳旨太監冷聲道:“施公,請遵旨行事吧。”</p>


    施琅心如刀絞,忽然叫道:“都說是聖天子,怎會這樣?明鄭海匪船堅炮利,非戰之罪,非戰之罪!”</p>


    太監對左右軍士使了個眼色,一臉嫌棄道:“死到臨頭還胡言亂語,也不知替子孫積福。”</p>


    見軍士包圍過來,施琅第一反應就是逃跑!</p>


    他也想過康熙會處死他,沒想到這麽快。</p>


    唯一能接受他投奔的勢力,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荷蘭。</p>


    可惜,納蘭明珠帶來的軍士沒有給施琅任何機會,三下五除二,就把他控製住。</p>


    留京的歲月,讓他的武藝下降了不少。</p>


    即便被控製住,施琅此刻仍然沒有放棄求生。</p>


    他就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臭蟲,屢次都能化險為夷死裏逃生。</p>


    所以他不信命,他隻信自己。</p>


    哪怕是所謂的絕境他也要做一番嚐試,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p>


    哪怕已經被捆的像個粽子,他仍然像一隻蚯引一樣挪動。</p>


    “嗚嗚嗚...”</p>


    當施琅被捆在一根柱子上時仍然還在掙紮...</p>


    軍士看不過去了,狠狠一巴掌扇到了施琅的臉上。</p>


    施琅痛苦的嗚嗚了兩聲,顯然被扇的懵了過去。</p>


    見逃跑無望,他呆滯地看著前方。</p>


    幾位軍士也不管他什麽狀態,強行把毒酒灌到他嘴裏。</p>


    連遺言都不給他機會說,端的是一個痛快。</p>


    施琅就這樣退出曆史舞台,令人唏噓不已,留京十三年,難得抓住機遇,結果被鄭克臧一波帶走。</p>


    可能鄭克臧也沒想到,明鄭的大敵施琅就這麽快沒了!</p>


    此等賊人,鄭克臧其實想活抓他,然後拉去菜市口,一刀一刀淩遲,讓他在痛快中緩慢咽氣。</p>


    賜毒酒太便宜他了。</p>


    興許是讓施琅當提督也有自己一份責任,所以康熙並沒有太為難施琅的後代,就隻是貶為庶民而已。</p>


    </p>


    施琅被賜死的消息傳出來,福建水師殘活下來的人紛紛兔死狐悲。</p>


    為什麽?</p>


    因為他們都是明鄭投降過來的,連施琅這種大頭目都死的這麽快,他們不是更慘?</p>


    這些人中,總兵陳蟒的心裏最不是滋味,他也是明鄭投過來的,還是國姓爺的扈從心腹,施琅好歹還有個殺父殺弟之仇打掩護,他可什麽都沒有。</p>


    “罷了罷了,還是找個理由解甲歸田吧,再吃敗仗的話,或許我就是下一個施琅了。”陳蟒心中想道。</p>


    施琅的死在福建水師引起的連鎖反應,勢必讓大清水師力量重建更加麻煩。</p>


    康熙也考慮過這一點,但不殺不行,他向來以果斷著稱,隻能送這個奴才下地府了,也不知道施琅下地府後,得認誰做主子。</p>


    賜死施琅是納蘭明珠的第一個任務,第二個任務就是議和了。</p>


    他像和鄭經議和一樣,用書信來往,如果後世“網戀一般”。</p>


    寫給鄭克臧的第一封議和略顯沒有誠意,要求明鄭稱臣納貢,便能金、廈、夷州島封給他,讓他當大清的藩王,還能賞賜一名格格給他。</p>


    確實沒有誠意,啥也沒給,就想讓他當狗?</p>


    而且,當大清的藩王可是都沒有好下場的,談判嘛,還得多談談。</p>


    哪有第一次就給底線的。</p>


    鄭克臧直接獅子大開口,寫信回道:想要和平,那邊割讓福建,再賠軍費一千萬兩銀子,給予明鄭在廣州和杭州的通商權,停止廣東、浙江等地內遷百姓。</p>


    這不就是不平等條約?</p>


    鄭克臧可不這麽認為,這就是戰敗條約,戰敗了就得付出代價,不可能平等,白白打一場,好聲好氣停戰?</p>


    所以呢,平等與不平等就是立場問題了。</p>


    站在鄭克臧的角度,這完全平等,你輸了,那就得聽我的。</p>


    常年玩歐陸風雲的鄭克臧,最喜歡的就是談判環節。</p>


    特別是打敗一個大國之後,肯定要想盡辦法削弱它,怎麽惡心怎麽來。</p>


    這麽苛刻的條件,納蘭明珠剛收到鄭克臧信時,直接暴跳如雷:“豎子!”</p>


    納蘭明珠,當場就拍桌子了,這哪裏是議和,分明是敲詐。</p>


    他認為大清隻是失去水師,並不是沒有還手之力,大清的陸上力量完全沒有什麽損失,看他明鄭隻敢窩在島上,居然要價這麽高。</p>


    姚啟聖見狀,也是安慰他:“明珠大人,萬正色領兵,海匪聞之則退,如今泉州已然收複,我等不必與此僚議和。”</p>


    說是這麽說,納蘭明珠也是考察過的,收複泉州不過是人家不要了而已。</p>


    他對明鄭的陸上力量比較模湖,因而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麽談條件合適。</p>


    割讓福建是不可能的,賠錢倒還可以,但不能一千萬兩,最多兩百萬兩。</p>


    通商權,也不是也可以,但是杭州不行,江浙富庶地區,大清稅收的主要來源,可不能被明鄭觸碰,此乃國之命脈。</p>


    停止內遷,那怎麽可能,這觸犯到底線了。</p>


    納蘭明珠苦思冥想,又回了封信:不稱臣可以,割讓國土絕無可能,大清答應賠一百萬兩銀子,開放廣州通商口岸,然後就此停手,明鄭不要來劫掠大清,大清也默認金門、廈門歸屬明鄭。</p>


    說實話納蘭明珠的條件還是比較中肯的,既沒有太損害大清的利益,鄭克臧看了也勉強可以。</p>


    當然,鄭克臧還是不滿足,一百萬兩白銀,打發乞丐呢!</p>


    那就再來一封信:割讓潮州府、漳州府、泉州府,賠償軍費八百萬兩白銀,廣州、杭州兩口通商。</p>


    這次相對來說就沒那麽誇張了,但納蘭明珠看了仍然無法接受。</p>


    他要是割讓這麽多土地,回頭康熙就得拿刀割他了。</p>


    沒法子,繼續談,他死死咬住不割讓土地這一點,搞得鄭克臧有點談不動。</p>


    談不動怎麽辦?</p>


    那就按照歐陸風雲,加點戰爭分數,來點籌碼!</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江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江君並收藏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