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有位牧民打早起來,就在自家的羊圈邊,看到了那匹失魂落魄的老騍馬。它已經累得不成樣了,不僅丟了鞍子、散了韁繩,而且身上沾滿了汙泥和水草,病病歪歪,搖搖晃晃。
而隨後,有個放羊娃在趕羊的路上,發現幾隻起起落落,盤旋不止的禿鷲,感覺挺好奇。因為,這些藏民心目中的神鳥們,平時是很少在此息歇的。
等放羊娃跑過去的時候,那些吃得太飽的大鳥們,就拍拍翅膀,非常笨拙飛走了。
不過,地下留了一具零亂不堪的女屍,再往前走,又發現了第二具,第三具………沿途之上,接二連三,可以說是慘不忍睹,直到發現了那個失蹤了一夜的山羊胡子。
一個村發現了這麽多的屍體,所引發的震撼,不亞於天崩地裂。
由於案情重大,地方派出所又向上匯報,甚至驚動了拉薩市公安局,於是,市局又開來三台警車,一台是綠色的越野車,兩台是白色的黎明牌警車。
高原生存的環境非常艱苦,地方派出所的條件也很有限,對於曠野發現屍體一類的命案,首先是向上匯報,由上級部門現場處理,調查取證,再行立案偵察。
每年的夏季,是死亡案件的頻發時段,遇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酷愛探險的驢友和登山者,碎屍無頭案也是屢見不鮮。
因為此類案件大同小異,多半是野生動物的殘羹剩飯而已,又因為被無數次的啃食和擾動,留下的線索可想而知,時效性幾乎為零。
三台車不僅攜帶了專業的器械,同時帶來了不少的警察。
刑警隊長瓦強首先打開了車門,跳下了警車。他習慣性的看了看手表,現在的時間,差不多已到了下午兩點多鍾。
酷暑送來了持續不斷的熱浪,警車的外殼曬得發燙,汽油、機油的混合氣味直衝腦門,引擎蓋上熱氣彌漫,像煮了一鍋開水似地。
瓦強又看看了四周,現場已經拉起了幾條警戒線。
當然,還有不少駐足觀望的老鄉。有手搖轉經輪的老太,有手撚佛珠的老頭,還有一些畏畏縮縮躲在大人身後的小孩。
法醫、技術科、刑偵隊等一行人拎著器械,向警戒線上邁去。途中,瓦強同場外維持秩序的那個警員點了點頭,打了個招呼。
這個人他認識,他是當地派出所的警員,名叫紮劄尼。
紮劄尼是個少數民族,高鼻深目,因為有雙很藍的大眼睛,顯得與眾不同,所以瓦強的腦海中一直有這個印象。
案發地就在村子的東頭,一條堆滿砂礫的山溝裏。
山上沒有樹,路邊掉著稀稀落落的枯草皮和牛羊糞,風一吹,送來刺鼻的腥臊味。
長袍及身的牧人混雜在家畜中間,他們卷著油晃晃的袖子,拎著粗粗的皮鞭,騎在馬上大聲地吆喝著……一一打此路過。
再沿著沾滿馬蹄印的石子路往回走,那就是普拉米旺村。
刑警隊長瓦強並未一腳直接踏入現場,在警戒線的入口處,他停了下來,決定向當地的警員先了解一些情況:“小紮,接到報案後,是你最先抵達現場的嗎?”
“是,大隊長。”一臉汗水的紮劄尼挺了挺腰板,在烈日下站得筆直。
“不必這樣稱呼我,就叫我瓦強好了。那麽,現場一共有幾具屍體?”
“三個死的,一個活的。”紮劄尼還是站得很直,回答也是相當的簡練。
“哦,居然還有個活的?那他現在在哪?是遊客還是當地的藏民?”瓦強聽罷,精神為之一振。
“就是本村的人,四十多歲的一個男的。說他沒死,其實跟死了也差不多。發現他時,脖子已經斷了,隻剩下最後一口氣,已經讓家裏人給弄回去了。”
“怎麽,沒送醫院嗎?”
“這個……我也不是太清楚,應該沒送吧。家裏人不同意送,因為他失血過多,怕等不及送醫院,所以決定先在村裏搶救,村裏有個懂醫的,當地的藏醫。”
“噢,原來是這樣……那麽,三具屍體的情況怎樣,還算完整嗎?”瓦強挺關心這件事,也最擔心這件事。
“完整?”紮劄尼警員撓了撓頭皮,四下望了一望,壓低嗓門說,“你帶了口罩沒有,這樣進去可不行,待會兒一定會吐出來。”
“我嗓子不淺,又不暈車,怎麽會吐?”
“哪有什麽完整的屍體呀……算了,不說了,你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紮劄尼警員麵露難色,連咽了幾口吐沬,說不下去了。
果然不出所料,怕什麽來什麽,還未踏進現場半步,紮劄尼的話,就像當頭澆了一盆涼水,讓人頓時有了一絲涼嗖嗖的感覺。
而隨後,有個放羊娃在趕羊的路上,發現幾隻起起落落,盤旋不止的禿鷲,感覺挺好奇。因為,這些藏民心目中的神鳥們,平時是很少在此息歇的。
等放羊娃跑過去的時候,那些吃得太飽的大鳥們,就拍拍翅膀,非常笨拙飛走了。
不過,地下留了一具零亂不堪的女屍,再往前走,又發現了第二具,第三具………沿途之上,接二連三,可以說是慘不忍睹,直到發現了那個失蹤了一夜的山羊胡子。
一個村發現了這麽多的屍體,所引發的震撼,不亞於天崩地裂。
由於案情重大,地方派出所又向上匯報,甚至驚動了拉薩市公安局,於是,市局又開來三台警車,一台是綠色的越野車,兩台是白色的黎明牌警車。
高原生存的環境非常艱苦,地方派出所的條件也很有限,對於曠野發現屍體一類的命案,首先是向上匯報,由上級部門現場處理,調查取證,再行立案偵察。
每年的夏季,是死亡案件的頻發時段,遇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酷愛探險的驢友和登山者,碎屍無頭案也是屢見不鮮。
因為此類案件大同小異,多半是野生動物的殘羹剩飯而已,又因為被無數次的啃食和擾動,留下的線索可想而知,時效性幾乎為零。
三台車不僅攜帶了專業的器械,同時帶來了不少的警察。
刑警隊長瓦強首先打開了車門,跳下了警車。他習慣性的看了看手表,現在的時間,差不多已到了下午兩點多鍾。
酷暑送來了持續不斷的熱浪,警車的外殼曬得發燙,汽油、機油的混合氣味直衝腦門,引擎蓋上熱氣彌漫,像煮了一鍋開水似地。
瓦強又看看了四周,現場已經拉起了幾條警戒線。
當然,還有不少駐足觀望的老鄉。有手搖轉經輪的老太,有手撚佛珠的老頭,還有一些畏畏縮縮躲在大人身後的小孩。
法醫、技術科、刑偵隊等一行人拎著器械,向警戒線上邁去。途中,瓦強同場外維持秩序的那個警員點了點頭,打了個招呼。
這個人他認識,他是當地派出所的警員,名叫紮劄尼。
紮劄尼是個少數民族,高鼻深目,因為有雙很藍的大眼睛,顯得與眾不同,所以瓦強的腦海中一直有這個印象。
案發地就在村子的東頭,一條堆滿砂礫的山溝裏。
山上沒有樹,路邊掉著稀稀落落的枯草皮和牛羊糞,風一吹,送來刺鼻的腥臊味。
長袍及身的牧人混雜在家畜中間,他們卷著油晃晃的袖子,拎著粗粗的皮鞭,騎在馬上大聲地吆喝著……一一打此路過。
再沿著沾滿馬蹄印的石子路往回走,那就是普拉米旺村。
刑警隊長瓦強並未一腳直接踏入現場,在警戒線的入口處,他停了下來,決定向當地的警員先了解一些情況:“小紮,接到報案後,是你最先抵達現場的嗎?”
“是,大隊長。”一臉汗水的紮劄尼挺了挺腰板,在烈日下站得筆直。
“不必這樣稱呼我,就叫我瓦強好了。那麽,現場一共有幾具屍體?”
“三個死的,一個活的。”紮劄尼還是站得很直,回答也是相當的簡練。
“哦,居然還有個活的?那他現在在哪?是遊客還是當地的藏民?”瓦強聽罷,精神為之一振。
“就是本村的人,四十多歲的一個男的。說他沒死,其實跟死了也差不多。發現他時,脖子已經斷了,隻剩下最後一口氣,已經讓家裏人給弄回去了。”
“怎麽,沒送醫院嗎?”
“這個……我也不是太清楚,應該沒送吧。家裏人不同意送,因為他失血過多,怕等不及送醫院,所以決定先在村裏搶救,村裏有個懂醫的,當地的藏醫。”
“噢,原來是這樣……那麽,三具屍體的情況怎樣,還算完整嗎?”瓦強挺關心這件事,也最擔心這件事。
“完整?”紮劄尼警員撓了撓頭皮,四下望了一望,壓低嗓門說,“你帶了口罩沒有,這樣進去可不行,待會兒一定會吐出來。”
“我嗓子不淺,又不暈車,怎麽會吐?”
“哪有什麽完整的屍體呀……算了,不說了,你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紮劄尼警員麵露難色,連咽了幾口吐沬,說不下去了。
果然不出所料,怕什麽來什麽,還未踏進現場半步,紮劄尼的話,就像當頭澆了一盆涼水,讓人頓時有了一絲涼嗖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