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底的山野,一些植物已經開始泛出紅黃斑斕之色。
秋高氣爽,晴空如洗。
巴族山穀兩邊的農田看起來枯黃許多,略帶了一些凋零的味道。
雖然農田收獲已經結束,但山野之中的野果采收卻正是時節。
藤果、山楂、壯陽果、栗子、榛子、木耳、香孤等許多後世有或者沒有的各種野果和山貨都開始成熟,一群手腳靈活的年輕男女每天如同辛勤的蜜蜂一樣,一筐一筐不停的往家背。
大院內外的空地和院壩之中,到處都是攤開晾曬的各種收獲。
這些東西在以往的苦難歲月,那都是救命的食物。
不過這兩年,已經變成了零食和營養補充。
雖然隻是零食,但數量其實還是不少,整個秋天陸陸續續采摘入庫,少說也有幾千斤規模,照樣會塞滿好幾間房間。
實際上,巴族的房屋已經又不夠住了。
當初大院兩人一間,可以住下五十餘人還多出幾間當庫房。
二期擴建了三十多間房屋,本以為可以比較寬敞的住下所有人,但隨著兩次故母節招贅和羽公族十多個女人的加入,這房間一下又變擁擠起來。
隨著糧食和各種皮貨財物越來越多,所需要的庫房也越來越多,為了騰出更多的庫房,許多男人女人眼下都改成三人四人一間,孩子更是七八個一間。
雖然這個情況暫時穩定下來。
但隨著糧食富足和生活環境的改善,還有每年不斷加入的大量年輕男女,導致懷孕生產的也是越來越多。
就這四年時間,巴族陸續出生了近三十個孩子。
徐晨記得第一年隻有十三姨生了繩一個,第二年生了五個,第三年一下就猛增到九個,而今年才過去八個月,已經陸續出生了十三個,另外還有不少已經大肚子的女人,其中好幾個臨產期就在秋冬時節。
這是巴族誕生的第一波嬰兒潮。
部落女人趕趟似的懷孕生子,這是巴族興旺發達的預兆,母巴和阿母每天笑的合不攏嘴的同時,實際上也充滿了驚訝和憂愁。
驚訝的自然是這三四年所有的孩子出生竟然都很順利健康,沒有一個難產或者意外死胎等情況出現,就連夭折的孩子都沒有。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當然,這個奇跡可以歸結為巴族有了自己的大巫,有了故母神的保佑,因此更多的還是高興和激動。
但高興歸高興,憂愁煩心的事也隨之而來,那就是為了照顧這麽多孩子,消耗了大量成年族人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幹活兒的勞動力不斷減少。
另外,住房也變得更加緊缺起來,普通人可以三人四人一間,勉強擠擠沒問題,但懷孕的孕婦行動不便,生產的要哺乳照看孩子,一般都隻能兩人一間,不然大人孩子都生活不好。
總之就是,這波突然出現的嬰兒潮,讓整個巴族又喜又憂。
徐晨當然也腦闊疼。
白天黑夜都能聽到嬰幼兒和兩三歲孩童的哭鬧聲,有時候徹夜不息,嚴重影響睡眠。
另外一想到再過幾年,院子內外河灘到處都是一群泥巴娃子追逐打鬧一刻不得消停的場景,他感覺到渾身都起雞皮疙瘩。
都說會走的孩子狗都嫌。
徐晨雖然也從小過來的,甚至童年的記憶也非常清晰深刻,那是追雞攆狗偷菜爬牆,調皮搗蛋堪稱無惡不作,但那時候無論如何調皮搗蛋,終歸還有一個限度。
和眼下一群原始小野人比起來,簡直堪稱乖寶寶。
要知道這些小家夥那才是真正的野性未退,而且還沒有老爹管教,隻有一群大些的孩子每天帶著玩兒,再加上大人每天都在忙碌幹活兒,可以想象這些孩子在這種自由野蠻的環境下成長,會養成一種怎樣的活躍性格。
下河抓魚、爬樹掏鳥窩、挖土捉蛇、吹喇叭,這些都還是正常的娛樂,其他的日常作死簡直無法想象。
因此看著這越來越多的孩子,徐晨每次看到狼二和它五個剛剛開始學會奔跑的小狼崽子,總是會為這群狼默哀幾秒鍾。
不遠的將來,他可以想象這五頭小狼的遭遇,估計每天毛都能被薅下幾大把下來。
思路客
看來,還得想辦法擴展居住條件才行,上百人居住在一個院落之中,雖然熱鬧,但各種亂七八糟的煩心事太多了,光是吃喝拉撒就讓人頭疼。
根據眼下部落的發展情況和山穀的環境來看,整個部落可以開始分散居住,在山穀中形成幾個散落的村子,這樣結構更加合理不說,也更加有利於耕種管理和推動私有製的發展。
眼下農田麵積擴展到八百畝,遍布河穀兩岸大半區域。
按照母巴和阿母等人的胃口來看,這還遠遠不夠,未來,整個巴族山穀兩岸水淹不到的河灘,全部都會開墾成為農田,麵積不會低於一千五百畝。
也就是說,整個山穀眼下也就開墾了一半的麵積。
而隨著農田麵積越來越大,來回管理照看花費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就算是有馬車來往,但這種遠距離的耕種也會極大的消耗時間和精力,得不償失。
若是將巴族分成幾個群體,分散到山穀不同的地方建房居住,這樣就完美的解決了大院擁擠和農田照顧管理問題。
當然,也可以借這個機會,將農田的分組包幹變成真正的包產到組,到時候采用交公糧的形式分配到各組,自己耕種管理,自己收獲儲存,繳納的公糧用於支持窯廠、冶煉加工、木器加工、打造石器等等其他獨立的工坊發展,另外重點是支撐獵人的日常訓練消耗和外出公務。
眼下能做的隻能是將農田這般處理,紡線織布也可以如此安排,其他的行業和工作還是以整個部落為整體。
當然,有了多餘可支配的糧食和麻布等基礎生活物資,各分散居住的族群也可以用這些東西互相交換或者向大院換取其他的物品,比如更多的陶器和食鹽、更好的青銅工具,喜歡的獸皮羽毛或者其他物品等等。
總之就是,將大族群進行分散之後以村組進行管理,既有利於部落更好更快的發展,也有利於所有製的改革。
不過這件事今年肯定是來不及了。
因為在秋收結束之後,徐晨打算開啟通往烏族的道路建設。
巴族內部不管如何分散管理,都隻會影響到這樣一個人口百餘人的小小部落,但一條通達烏族的交通要道修通,未來兩個部落六百餘人都會獲益。
特別是對於兩族的交流和貿易來說,至關重要。
何況徐晨還想將這條道路修建成為一條樣板馬路,讓九月中旬前來參加故母節的所有部落開開眼界。
從巴族山穀口到烏族山穀口,全長約三十五裏,兩族山穀裏麵也各自還有一段距離,七八裏左右,要修到兩族完全通車的話,自然就要全部納入規劃。
這段路徐晨已經考察過七八次,沿途規劃也已經全部做好。
整體就是沿著從巴族到烏族河灘岸邊的山腳修建,大部分都在低矮的山林之中,一路還算平直,除開很少幾個溪水流淌的小山坳和溝穀之外,基本上都是土質地表,除開一些荊棘樹木之外很容易就能開挖。
當然,這是建立在當前已經又有了大量青銅刀斧和鋤頭鎬頭的基礎上,若是以前憑借石刀石斧和幾把木鋤石鋤,這條路莫說是兩個月,估計兩年都無法完成。
而這也是徐晨有底氣修路的原因。
以前不是不想,是不能。
在沒有馬之前,光是憑借腳力來回烏族之間,耗費時間不說,也沒有太大必要,因為就算能夠方便來往,也沒啥來值得來往的,大家各自守著山穀發展,可以老死不相往來。
但眼下不同了,隨著蒙族的鹽、五鬼族的鉛、有窮族的錫、烏族的銅、還有拱火盆地附近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對於陶器和青銅器的需求,部落間的聯係越發頻繁和緊密。
就光是巴族和烏族之間的來往,一個月就有好幾趟,當然,大部分都是烏族前來送銅或者求購陶器或者青銅,甚至他們在六月底還專門來求購了幾輛獨輪車。
當初在故母節上,徐晨為了支持烏族采掘和冶煉銅,專門送了他們兩輛獨輪車,但回去用會之後明顯有些上癮,等雨季過後跑來用三百斤銅換了六輛獨輪車。
這個交換比例說不上誰吃虧。
三百斤銅看似不少,也就烏族半個月的產量。
而六輛獨輪車,車軸和套環要消耗掉三十多斤銅之外,還要消耗幾十斤碳,另外製作車架幾個木工也需要花費半個月時間,其實算下來消耗的時間差不多,隻是煉銅更加消耗人力而已。
但在眼下,最不值錢的就是時間和人力。
修路的事徐晨早已和烏族打過招呼,甚至還專門去過兩趟,找他們的族長和一群首領開會討論過。
馬車雖然烏族大部分沒見過,但風等一群經常來的獵人還是見過,對馬車的性能和使用也非常了解,當然,對於徐晨提出的修路規劃都非常讚同。
按照徐晨的描畫,隻要這條路修通之後,兩族通過馬車來往將會變得非常方便快捷,貨物交流更快不說,烏族去巴族拜見大巫、祭拜神廟和學習都十分方便,半天時間來回綽綽有餘,而且還根本就不需要人走路。
小女巫作為徐晨的鐵杆粉絲,加上姐姐也在烏族,平日也想長時間在一起,因此對於方雲的提議雙手讚成,表示烏族一定會全力支持這條路的修建。
自家的巫都表態了,烏族族長自然也無話可說,而剩下一群跟著徐晨發財的家族首領那更是群情激動,表示她們已經準備好了,一定要把這條路修通,然後隔三差五就能去巴族拜見大巫和祭拜故母神,獲得故母神的賜福和庇護。
在得到烏族的全體支持和保證過之後,徐晨也終於可以甩開膀子幹這件劃時代的工程了。
上次他在拱火族的時候,已經幫忙整體規劃了道路和溝渠以及交易場所的修建,雖然他還沒去看過,但在故母節上已經聽雷族和拱火族匯報過了,道路溝渠開春之後已經修建完成。
而那條路長度隻有四裏左右,連接貫通了雷族、拱火族、五鬼族和另外兩個隸屬於拱火族的小部落,以此構成了一條村莊道路。
但那條路與這條部落之間的交通道路來說,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因為這條路的工程非常大,大到一個部落基本上無法完成。
因此徐晨雖然從五月就開始安排風等一群獵人來回打探勘察規劃,一直等到八月所有的秋收基本上都結束之後,這才正式動工。
七月底的山野,一些植物已經開始泛出紅黃斑斕之色。
秋高氣爽,晴空如洗。
巴族山穀兩邊的農田看起來枯黃許多,略帶了一些凋零的味道。
雖然農田收獲已經結束,但山野之中的野果采收卻正是時節。
藤果、山楂、壯陽果、栗子、榛子、木耳、香孤等許多後世有或者沒有的各種野果和山貨都開始成熟,一群手腳靈活的年輕男女每天如同辛勤的蜜蜂一樣,一筐一筐不停的往家背。
大院內外的空地和院壩之中,到處都是攤開晾曬的各種收獲。
這些東西在以往的苦難歲月,那都是救命的食物。
不過這兩年,已經變成了零食和營養補充。
雖然隻是零食,但數量其實還是不少,整個秋天陸陸續續采摘入庫,少說也有幾千斤規模,照樣會塞滿好幾間房間。
實際上,巴族的房屋已經又不夠住了。
當初大院兩人一間,可以住下五十餘人還多出幾間當庫房。
二期擴建了三十多間房屋,本以為可以比較寬敞的住下所有人,但隨著兩次故母節招贅和羽公族十多個女人的加入,這房間一下又變擁擠起來。
隨著糧食和各種皮貨財物越來越多,所需要的庫房也越來越多,為了騰出更多的庫房,許多男人女人眼下都改成三人四人一間,孩子更是七八個一間。
雖然這個情況暫時穩定下來。
但隨著糧食富足和生活環境的改善,還有每年不斷加入的大量年輕男女,導致懷孕生產的也是越來越多。
就這四年時間,巴族陸續出生了近三十個孩子。
徐晨記得第一年隻有十三姨生了繩一個,第二年生了五個,第三年一下就猛增到九個,而今年才過去八個月,已經陸續出生了十三個,另外還有不少已經大肚子的女人,其中好幾個臨產期就在秋冬時節。
這是巴族誕生的第一波嬰兒潮。
部落女人趕趟似的懷孕生子,這是巴族興旺發達的預兆,母巴和阿母每天笑的合不攏嘴的同時,實際上也充滿了驚訝和憂愁。
驚訝的自然是這三四年所有的孩子出生竟然都很順利健康,沒有一個難產或者意外死胎等情況出現,就連夭折的孩子都沒有。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當然,這個奇跡可以歸結為巴族有了自己的大巫,有了故母神的保佑,因此更多的還是高興和激動。
但高興歸高興,憂愁煩心的事也隨之而來,那就是為了照顧這麽多孩子,消耗了大量成年族人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幹活兒的勞動力不斷減少。
另外,住房也變得更加緊缺起來,普通人可以三人四人一間,勉強擠擠沒問題,但懷孕的孕婦行動不便,生產的要哺乳照看孩子,一般都隻能兩人一間,不然大人孩子都生活不好。
總之就是,這波突然出現的嬰兒潮,讓整個巴族又喜又憂。
徐晨當然也腦闊疼。
白天黑夜都能聽到嬰幼兒和兩三歲孩童的哭鬧聲,有時候徹夜不息,嚴重影響睡眠。
另外一想到再過幾年,院子內外河灘到處都是一群泥巴娃子追逐打鬧一刻不得消停的場景,他感覺到渾身都起雞皮疙瘩。
都說會走的孩子狗都嫌。
徐晨雖然也從小過來的,甚至童年的記憶也非常清晰深刻,那是追雞攆狗偷菜爬牆,調皮搗蛋堪稱無惡不作,但那時候無論如何調皮搗蛋,終歸還有一個限度。
和眼下一群原始小野人比起來,簡直堪稱乖寶寶。
要知道這些小家夥那才是真正的野性未退,而且還沒有老爹管教,隻有一群大些的孩子每天帶著玩兒,再加上大人每天都在忙碌幹活兒,可以想象這些孩子在這種自由野蠻的環境下成長,會養成一種怎樣的活躍性格。
下河抓魚、爬樹掏鳥窩、挖土捉蛇、吹喇叭,這些都還是正常的娛樂,其他的日常作死簡直無法想象。
因此看著這越來越多的孩子,徐晨每次看到狼二和它五個剛剛開始學會奔跑的小狼崽子,總是會為這群狼默哀幾秒鍾。
不遠的將來,他可以想象這五頭小狼的遭遇,估計每天毛都能被薅下幾大把下來。
思路客
看來,還得想辦法擴展居住條件才行,上百人居住在一個院落之中,雖然熱鬧,但各種亂七八糟的煩心事太多了,光是吃喝拉撒就讓人頭疼。
根據眼下部落的發展情況和山穀的環境來看,整個部落可以開始分散居住,在山穀中形成幾個散落的村子,這樣結構更加合理不說,也更加有利於耕種管理和推動私有製的發展。
眼下農田麵積擴展到八百畝,遍布河穀兩岸大半區域。
按照母巴和阿母等人的胃口來看,這還遠遠不夠,未來,整個巴族山穀兩岸水淹不到的河灘,全部都會開墾成為農田,麵積不會低於一千五百畝。
也就是說,整個山穀眼下也就開墾了一半的麵積。
而隨著農田麵積越來越大,來回管理照看花費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就算是有馬車來往,但這種遠距離的耕種也會極大的消耗時間和精力,得不償失。
若是將巴族分成幾個群體,分散到山穀不同的地方建房居住,這樣就完美的解決了大院擁擠和農田照顧管理問題。
當然,也可以借這個機會,將農田的分組包幹變成真正的包產到組,到時候采用交公糧的形式分配到各組,自己耕種管理,自己收獲儲存,繳納的公糧用於支持窯廠、冶煉加工、木器加工、打造石器等等其他獨立的工坊發展,另外重點是支撐獵人的日常訓練消耗和外出公務。
眼下能做的隻能是將農田這般處理,紡線織布也可以如此安排,其他的行業和工作還是以整個部落為整體。
當然,有了多餘可支配的糧食和麻布等基礎生活物資,各分散居住的族群也可以用這些東西互相交換或者向大院換取其他的物品,比如更多的陶器和食鹽、更好的青銅工具,喜歡的獸皮羽毛或者其他物品等等。
總之就是,將大族群進行分散之後以村組進行管理,既有利於部落更好更快的發展,也有利於所有製的改革。
不過這件事今年肯定是來不及了。
因為在秋收結束之後,徐晨打算開啟通往烏族的道路建設。
巴族內部不管如何分散管理,都隻會影響到這樣一個人口百餘人的小小部落,但一條通達烏族的交通要道修通,未來兩個部落六百餘人都會獲益。
特別是對於兩族的交流和貿易來說,至關重要。
何況徐晨還想將這條道路修建成為一條樣板馬路,讓九月中旬前來參加故母節的所有部落開開眼界。
從巴族山穀口到烏族山穀口,全長約三十五裏,兩族山穀裏麵也各自還有一段距離,七八裏左右,要修到兩族完全通車的話,自然就要全部納入規劃。
這段路徐晨已經考察過七八次,沿途規劃也已經全部做好。
整體就是沿著從巴族到烏族河灘岸邊的山腳修建,大部分都在低矮的山林之中,一路還算平直,除開很少幾個溪水流淌的小山坳和溝穀之外,基本上都是土質地表,除開一些荊棘樹木之外很容易就能開挖。
當然,這是建立在當前已經又有了大量青銅刀斧和鋤頭鎬頭的基礎上,若是以前憑借石刀石斧和幾把木鋤石鋤,這條路莫說是兩個月,估計兩年都無法完成。
而這也是徐晨有底氣修路的原因。
以前不是不想,是不能。
在沒有馬之前,光是憑借腳力來回烏族之間,耗費時間不說,也沒有太大必要,因為就算能夠方便來往,也沒啥來值得來往的,大家各自守著山穀發展,可以老死不相往來。
但眼下不同了,隨著蒙族的鹽、五鬼族的鉛、有窮族的錫、烏族的銅、還有拱火盆地附近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對於陶器和青銅器的需求,部落間的聯係越發頻繁和緊密。
就光是巴族和烏族之間的來往,一個月就有好幾趟,當然,大部分都是烏族前來送銅或者求購陶器或者青銅,甚至他們在六月底還專門來求購了幾輛獨輪車。
當初在故母節上,徐晨為了支持烏族采掘和冶煉銅,專門送了他們兩輛獨輪車,但回去用會之後明顯有些上癮,等雨季過後跑來用三百斤銅換了六輛獨輪車。
這個交換比例說不上誰吃虧。
三百斤銅看似不少,也就烏族半個月的產量。
而六輛獨輪車,車軸和套環要消耗掉三十多斤銅之外,還要消耗幾十斤碳,另外製作車架幾個木工也需要花費半個月時間,其實算下來消耗的時間差不多,隻是煉銅更加消耗人力而已。
但在眼下,最不值錢的就是時間和人力。
修路的事徐晨早已和烏族打過招呼,甚至還專門去過兩趟,找他們的族長和一群首領開會討論過。
馬車雖然烏族大部分沒見過,但風等一群經常來的獵人還是見過,對馬車的性能和使用也非常了解,當然,對於徐晨提出的修路規劃都非常讚同。
按照徐晨的描畫,隻要這條路修通之後,兩族通過馬車來往將會變得非常方便快捷,貨物交流更快不說,烏族去巴族拜見大巫、祭拜神廟和學習都十分方便,半天時間來回綽綽有餘,而且還根本就不需要人走路。
小女巫作為徐晨的鐵杆粉絲,加上姐姐也在烏族,平日也想長時間在一起,因此對於方雲的提議雙手讚成,表示烏族一定會全力支持這條路的修建。
自家的巫都表態了,烏族族長自然也無話可說,而剩下一群跟著徐晨發財的家族首領那更是群情激動,表示她們已經準備好了,一定要把這條路修通,然後隔三差五就能去巴族拜見大巫和祭拜故母神,獲得故母神的賜福和庇護。
在得到烏族的全體支持和保證過之後,徐晨也終於可以甩開膀子幹這件劃時代的工程了。
上次他在拱火族的時候,已經幫忙整體規劃了道路和溝渠以及交易場所的修建,雖然他還沒去看過,但在故母節上已經聽雷族和拱火族匯報過了,道路溝渠開春之後已經修建完成。
而那條路長度隻有四裏左右,連接貫通了雷族、拱火族、五鬼族和另外兩個隸屬於拱火族的小部落,以此構成了一條村莊道路。
但那條路與這條部落之間的交通道路來說,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因為這條路的工程非常大,大到一個部落基本上無法完成。
因此徐晨雖然從五月就開始安排風等一群獵人來回打探勘察規劃,一直等到八月所有的秋收基本上都結束之後,這才正式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