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一天,聶笑已經下得了床。趁著冬日熹微的晨光往院子一站,使勁蹦噠幾下適應適應身體。
院中有一顆光禿禿的老樹,樹下有口不大的水塘,水塘裏有隻老龜也爬上岸來曬太陽。岸邊有塊對老龜來說又大又高的圓石,老龜幾次想爬上去都不得逞。
聶笑看得有趣,笑嘻嘻過去一手抓起老龜,“龜兄啊,切讓我來幫你一把。”誰知圓石頂端太尖,老龜肚皮又寬了些,此時被聶笑往圓石上一放,竟被頂起肚皮四肢懸空無處著力。
夫子從外麵牽牛回來,正打算和平日一樣將牛繩掛在老樹上,倒不是說怕牛亂跑,隻是怕嚇著突然進這院子的人。
幾日下來老牛也似和這龜熟絡了,此刻見它被聶笑置於圓石之上便“哞”了一聲為朋友鳴不平。
“你小子終於能下床了?”夫子和聶笑在一個屋簷下待得久了,說起話來竟也開始不著調。
聶笑蹲在一旁不是很想理他,但忽然又像想起了什麽,馬上換了一副嘴臉道:“哎,老頭你讀書多,給我指條明路唄!”
夫子哂然笑道:“我看就你這膽子,幹脆學老鼠打地洞躲起來算了。”
聶笑在一旁耷拉著腦袋,“要是打地洞藏得住就好咯,怕就怕他們像狗一樣聞著味來逮我。”
夫子嘲諷他幾句“就你這麽怕死的人,是怎麽得了大神通?別人走運頂多是踩了狗屎,你這是把狗屎當飯吃啊!”
“世風日下,世風日下,現在這讀書人說話也這般口無遮攔了嗎,如此粗鄙之語簡直有辱先賢。”聶笑嘴裏念念有詞,背起手來學著老學究的樣子邁著四方步往外踱去。
夫子將老龜從圓石上拿下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希聞說得沒錯,不能長期和這小子待在一起。
直到太陽落山也不見聶笑回來,想來他是不會回來了。
夫子將房門關上,檢查了一番發現確實沒什麽東西可以帶走,便牽著牛打算離去。
王工內本來是戒備森嚴,不容人隨意隨意來去的,但西明王知道夫子不喜繁瑣,便將能撤的侍女、護衛全都撤去,這樣一來倒方便了聶笑和夫子許多。【@@@更好更新更快】
來的隻有西明王一人。
“夫子這就要走?學生還有好多問題沒請教呢!”
夫子微笑道:“你如今貴為一國君王,朝中多智博學之人眾矣,內有楊防、玉衡,外有陳聽、陸展之,你還有什麽問題要問啊?”
“學生
想向夫子問一個人。”
“還對書竹簡之人念念不忘?”
“此人大才,學生若得此人於萬民於社稷大有裨益,懇請夫子告訴學生。”說完朝夫子深深一鞠,“更何況子良評價其人‘得此人若得十萬之眾’,為了黎明學生不得不問。”
“那竹簡可曾解了沒有?”
“解了一句半,前四個字解得,後四個字中對於如何能‘同’尚不得其法。”
夫子聽後點了點頭,“和他預料的相差無幾,既然如此,我便告訴你吧。”
夫子將他所知道的關於小希的一切消息都告訴了西明王,西明王聽後如臨深淵,“此人當真大才。”
“但此人說了,若是西明國等得起便等他三年,他與人有個三年之約不可違背。”
“此等大才莫說三年,就是五年、十年我也等得起,隻是苦惱寡人竟無緣見其一麵。”
……
……
廢丘書院不算大,教習也不算多,但這絕對是西明國最好的書院,憑現今西明國許多官員都是從這裏走出去的這一條就足以證明。
書院進門後有一塊空地,十來個小孩在空地上奔跑打鬧忙得不亦樂乎,男孩女孩撞成一團嘰嘰喳喳吵個不停,擾得教習們不厭其煩。
但終究隻是出聲訓斥一下,從沒有打人的規矩,可訓斥哪裏訓斥得住。
西院的一間教習休息室安靜如常,隻偶爾能聽見幾聲對話和一個小男孩的抽泣聲。
“文教習,我……我爺爺過世了,臨終前讓我把他的骨灰送回楚荊國,可我……可我不認識路。”
說話的男孩叫孫之,剛滿十歲不久,長得虎頭虎腦身體壯實得很,但平日裏卻是個安靜的孩子,老實巴交的除了坐著練會兒字也無甚其他愛好。所以同窗大都叫他“呆瓜”,他倒也不生氣,還經常笑著和人打招呼。
教習叫文過,伸手摸了摸男孩的腦袋柔聲安慰道:“不哭不哭,夫子就快回來了,這事兒夫子一定會想辦法幫咱們的。”
小男孩重重點了點頭,“嗯”了一聲轉身離去。
看著小男孩離去的背影,文過深深歎了一口氣,“這老天爺,安的什麽心。”
小孫之五歲那年家中突生變故沒了父母,祖孫兩人逃難才逃到了西明國,爺爺一手將他拉扯大,好不容易才安定了些時日,誰知卻又……
“從此天涯殊途,希望你不是一人前行。”
回教室的路要經過前院的空地,一個穿紅衣服紮著兩個朝天辮的小姑娘看見了小孫之,便朝他招手:“呆瓜,過來玩呀!”
小孫之轉過頭回了聲:“不了。”便自顧往教室走去。
小女孩望著離去的小男孩,第一次感覺到他是那麽孤單而又憂傷。
旁邊一個男孩大叫道:“郭小怡咱接著玩,不管他了。”
於是她便把這種感覺拋在了腦後,多年後她才深刻體會到那是的小孫之有多麽孤單、彷徨。
男孩的書桌旁放了塊有他半人高的石碑,石碑不全,是塊殘碑,右首書碑名的地方隻能看見“石門”兩個古樸大字。
石碑是爺爺還在的時候出活兒給他背回來的,他從小就愛寫字所以做石匠的爺爺也經常領他見識一些古碑,還教他學會了刻碑的手法,爺爺告訴他這是一塊名碑,因為殘了所以才沒人要,要是找到另外半塊碑合起來老值錢了,當時笑得他前俯後仰。
以往練字都是爺爺幫他把字從碑上拓下來,他隻需照著寫就成。可現在沒人再幫他拓碑了,本來他自己也會,但爺爺留下的錢不多,還要留著作盤纏所以不能亂用,不能買拓紙,也不能浪費那麽多墨。
所以他現在隻能用手輕輕觸摸著石碑上的字,摸著摸著眼淚就包不住了。
突然想說點題外話
一個人最怕“習慣”,習慣了某種東西的存在就習慣不了它的突然逝去。習慣了某種期望,當達不到時,那種空落落的無力感會格外強烈,而最怕的就是習慣了這種“無力”。
我總滿懷希望!
大範圍的新生作者其寫作風格都在變,變得迎合大眾、跟風名作,一本書火了之後其他與之名字、劇情相似的書如雨後春筍冒出地麵。
這並沒有什麽不妥,照著別人成功的道路前行會少走很多彎路。
但我們不能盲目跟風、創新、求變。
“堅守”也是很重要的東西,像金老爺子、古龍醉俠這些很多的大家都有其在作品中堅持的東西,或為俠義,或為友情,或為……
我總堅持在寫的東西中注入一種情感,希望能讓讀者在苦難中感到希望,黑暗中有所奔頭,無聊時覺得有趣。
哪怕我的讀者隻有一個人,我想這也是我寫作的意義所在。
最後,我是不是矯情了?
(本章完)
院中有一顆光禿禿的老樹,樹下有口不大的水塘,水塘裏有隻老龜也爬上岸來曬太陽。岸邊有塊對老龜來說又大又高的圓石,老龜幾次想爬上去都不得逞。
聶笑看得有趣,笑嘻嘻過去一手抓起老龜,“龜兄啊,切讓我來幫你一把。”誰知圓石頂端太尖,老龜肚皮又寬了些,此時被聶笑往圓石上一放,竟被頂起肚皮四肢懸空無處著力。
夫子從外麵牽牛回來,正打算和平日一樣將牛繩掛在老樹上,倒不是說怕牛亂跑,隻是怕嚇著突然進這院子的人。
幾日下來老牛也似和這龜熟絡了,此刻見它被聶笑置於圓石之上便“哞”了一聲為朋友鳴不平。
“你小子終於能下床了?”夫子和聶笑在一個屋簷下待得久了,說起話來竟也開始不著調。
聶笑蹲在一旁不是很想理他,但忽然又像想起了什麽,馬上換了一副嘴臉道:“哎,老頭你讀書多,給我指條明路唄!”
夫子哂然笑道:“我看就你這膽子,幹脆學老鼠打地洞躲起來算了。”
聶笑在一旁耷拉著腦袋,“要是打地洞藏得住就好咯,怕就怕他們像狗一樣聞著味來逮我。”
夫子嘲諷他幾句“就你這麽怕死的人,是怎麽得了大神通?別人走運頂多是踩了狗屎,你這是把狗屎當飯吃啊!”
“世風日下,世風日下,現在這讀書人說話也這般口無遮攔了嗎,如此粗鄙之語簡直有辱先賢。”聶笑嘴裏念念有詞,背起手來學著老學究的樣子邁著四方步往外踱去。
夫子將老龜從圓石上拿下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希聞說得沒錯,不能長期和這小子待在一起。
直到太陽落山也不見聶笑回來,想來他是不會回來了。
夫子將房門關上,檢查了一番發現確實沒什麽東西可以帶走,便牽著牛打算離去。
王工內本來是戒備森嚴,不容人隨意隨意來去的,但西明王知道夫子不喜繁瑣,便將能撤的侍女、護衛全都撤去,這樣一來倒方便了聶笑和夫子許多。【@@@更好更新更快】
來的隻有西明王一人。
“夫子這就要走?學生還有好多問題沒請教呢!”
夫子微笑道:“你如今貴為一國君王,朝中多智博學之人眾矣,內有楊防、玉衡,外有陳聽、陸展之,你還有什麽問題要問啊?”
“學生
想向夫子問一個人。”
“還對書竹簡之人念念不忘?”
“此人大才,學生若得此人於萬民於社稷大有裨益,懇請夫子告訴學生。”說完朝夫子深深一鞠,“更何況子良評價其人‘得此人若得十萬之眾’,為了黎明學生不得不問。”
“那竹簡可曾解了沒有?”
“解了一句半,前四個字解得,後四個字中對於如何能‘同’尚不得其法。”
夫子聽後點了點頭,“和他預料的相差無幾,既然如此,我便告訴你吧。”
夫子將他所知道的關於小希的一切消息都告訴了西明王,西明王聽後如臨深淵,“此人當真大才。”
“但此人說了,若是西明國等得起便等他三年,他與人有個三年之約不可違背。”
“此等大才莫說三年,就是五年、十年我也等得起,隻是苦惱寡人竟無緣見其一麵。”
……
……
廢丘書院不算大,教習也不算多,但這絕對是西明國最好的書院,憑現今西明國許多官員都是從這裏走出去的這一條就足以證明。
書院進門後有一塊空地,十來個小孩在空地上奔跑打鬧忙得不亦樂乎,男孩女孩撞成一團嘰嘰喳喳吵個不停,擾得教習們不厭其煩。
但終究隻是出聲訓斥一下,從沒有打人的規矩,可訓斥哪裏訓斥得住。
西院的一間教習休息室安靜如常,隻偶爾能聽見幾聲對話和一個小男孩的抽泣聲。
“文教習,我……我爺爺過世了,臨終前讓我把他的骨灰送回楚荊國,可我……可我不認識路。”
說話的男孩叫孫之,剛滿十歲不久,長得虎頭虎腦身體壯實得很,但平日裏卻是個安靜的孩子,老實巴交的除了坐著練會兒字也無甚其他愛好。所以同窗大都叫他“呆瓜”,他倒也不生氣,還經常笑著和人打招呼。
教習叫文過,伸手摸了摸男孩的腦袋柔聲安慰道:“不哭不哭,夫子就快回來了,這事兒夫子一定會想辦法幫咱們的。”
小男孩重重點了點頭,“嗯”了一聲轉身離去。
看著小男孩離去的背影,文過深深歎了一口氣,“這老天爺,安的什麽心。”
小孫之五歲那年家中突生變故沒了父母,祖孫兩人逃難才逃到了西明國,爺爺一手將他拉扯大,好不容易才安定了些時日,誰知卻又……
“從此天涯殊途,希望你不是一人前行。”
回教室的路要經過前院的空地,一個穿紅衣服紮著兩個朝天辮的小姑娘看見了小孫之,便朝他招手:“呆瓜,過來玩呀!”
小孫之轉過頭回了聲:“不了。”便自顧往教室走去。
小女孩望著離去的小男孩,第一次感覺到他是那麽孤單而又憂傷。
旁邊一個男孩大叫道:“郭小怡咱接著玩,不管他了。”
於是她便把這種感覺拋在了腦後,多年後她才深刻體會到那是的小孫之有多麽孤單、彷徨。
男孩的書桌旁放了塊有他半人高的石碑,石碑不全,是塊殘碑,右首書碑名的地方隻能看見“石門”兩個古樸大字。
石碑是爺爺還在的時候出活兒給他背回來的,他從小就愛寫字所以做石匠的爺爺也經常領他見識一些古碑,還教他學會了刻碑的手法,爺爺告訴他這是一塊名碑,因為殘了所以才沒人要,要是找到另外半塊碑合起來老值錢了,當時笑得他前俯後仰。
以往練字都是爺爺幫他把字從碑上拓下來,他隻需照著寫就成。可現在沒人再幫他拓碑了,本來他自己也會,但爺爺留下的錢不多,還要留著作盤纏所以不能亂用,不能買拓紙,也不能浪費那麽多墨。
所以他現在隻能用手輕輕觸摸著石碑上的字,摸著摸著眼淚就包不住了。
突然想說點題外話
一個人最怕“習慣”,習慣了某種東西的存在就習慣不了它的突然逝去。習慣了某種期望,當達不到時,那種空落落的無力感會格外強烈,而最怕的就是習慣了這種“無力”。
我總滿懷希望!
大範圍的新生作者其寫作風格都在變,變得迎合大眾、跟風名作,一本書火了之後其他與之名字、劇情相似的書如雨後春筍冒出地麵。
這並沒有什麽不妥,照著別人成功的道路前行會少走很多彎路。
但我們不能盲目跟風、創新、求變。
“堅守”也是很重要的東西,像金老爺子、古龍醉俠這些很多的大家都有其在作品中堅持的東西,或為俠義,或為友情,或為……
我總堅持在寫的東西中注入一種情感,希望能讓讀者在苦難中感到希望,黑暗中有所奔頭,無聊時覺得有趣。
哪怕我的讀者隻有一個人,我想這也是我寫作的意義所在。
最後,我是不是矯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