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圖案有助於更快地解題。”</p>
其實秦小滿是想用其他文字符號來代替。</p>
可是他也不知道大乾的算師們,使用的是哪一種。</p>
萬一有衝突,比如他用甲乙丙丁代表,但大家慣性裏是代表其他的,會暴露他和大家不是同一個學習體係裏的。</p>
與其和別人“撞車”,不如直接告訴大家,他與大家的不同之處。</p>
反正隻要講通解題思路正確,暫時用什麽符號來代表都行。</p>
“原來如此。”</p>
花容姑娘似懂非懂地應著。</p>
照葫蘆畫瓢,也在紙上畫了圓角方。</p>
秦小滿見她沒有懷疑,滿意一笑,接著列算式。</p>
才將搬肥皂的算式列完,便聽到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頓時心中一跳。</p>
晚了。</p>
“秦先生,你來了怎麽不知去會客廳,直奔算學堂來了?”</p>
是知章先生。</p>
秦小滿轉過頭去。</p>
知章先生和一群拿著算盤的學生們,正直勾勾地盯著講台上的木板。</p>
“圓角方?秦先生是用圓角方來代入解題?”</p>
不愧是算學堂的學生,一眼看出其中的名堂。</p>
這倒給了秦小滿初講課,大家能聽懂的莫大信心。</p>
說不定挑戰他的那些算學大師和學生,還不如在場的這些腦子靈光。</p>
“是。”</p>
秦小滿用毛筆杆,輕點著他剛列出來的三元一次方程式。</p>
先將題目複習了一遍。</p>
“這道題是:三十六塊肥皂,由三十六人搬,男人搬四塊、女人搬三塊、兩個孩童搬一塊,問男人、女人和孩童一共有多少人?”</p>
“圓代表男人,角代表女人,方代表孩童,根據題意,便能列出四圓相加三角加五成方是三十六;同樣,圓加角加方也是三十六。”</p>
秦小滿停頓下來。</p>
見大多數人都是一頭霧水的模樣,他急忙比劃著空餘的桌位。</p>
“大家可以先將這個解題的算式列下來。”</p>
由於沒有加法的簡化符號,又都是繁體字,別說這些學的人看著眼暈,秦小滿寫得也很費勁。</p>
但他今日是來講題的,而不是來講課的。</p>
真要從加法符號講到三元一次方程式,他至少還要再在這裏呆一年。</p>
湊合著看吧。</p>
由於書寫的字大家都認識,這也沒有什麽難的。</p>
隻是他們還是第一次套用這種算式,覺得稀奇的同時,已經有人大腦開始飛速運轉。</p>
嚐試如何在這兩排算式裏,求得最終的結果,而不是靠著硬懟來解。</p>
秦小滿看到這其中有那位挑戰他的大高個兒書生,四目相對,他嘴角微揚,繼續往下寫解式的步驟。</p>
“我們先給這兩個算式標個序號,這是一、這是二。”</p>
“看好了,這上麵有圓角方,算起來十分複雜,我們需要先將它變成隻有兩個圖案的算式,先得出一個圖案是何數,剩下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p>
</p>
停頓了一下,秦小滿看向下麵的眾人。</p>
想要互動,卻因為不知道大家的實力,隻能點昨日挑戰他的人。</p>
“林子豪,你來想想,先去掉哪一個,該怎麽去掉?”</p>
有些三元一次方程式可以直接通過列式來消減,有些則需要變換一個算式。</p>
秦小滿記得林子豪出得題目,是他用二元一次方程式解開的,所以林子豪應該能想到解決的辦法。</p>
想不到……也可以先緩解一下他教學生硬的壓力。</p>
“兩個式子互消的話,應該先找有共同點的地方,可一式和二式六組數沒有互通點,以我來看,可以先將一式變成雙倍。”</p>
聰明!</p>
秦小滿馬上用筆做了轉化。</p>
“我們將一式變成三式,為八圓六角和一方相加,等於七十二,而二式一圓一角一方相加得三十六。”</p>
他看向沉思的知章先生,又看向林子豪等算學學生們。</p>
“看得懂嗎?”</p>
“懂!”</p>
不得不說,還是年輕人接受起新知識比較快。</p>
再加上術業有專攻,他就不等知章先生懂了再接著講了。</p>
總不能為了一個先生耽誤所有學生的時間嘛。</p>
“用三式減二式的話,便能減掉方的存在,得七圓和五角等於三十六,這個轉變的過程,有人不明白嗎?”</p>
全部搖頭。</p>
行啊。</p>
看來大乾的算學水平,比他想象中的要高許多。</p>
不過,能夠進算學班的也都是從小耳濡目染,專門學這個的。</p>
要是連這些算式互減互加的原理都想不明白,也不可能呆在這裏混日子。</p>
“我們把削減完方塊的算式當成四,現在到了這一步就好算了,因為男人代表的圓是整數,所以三十六減去五個角必須為七的倍數還小於三十六,隻可能是七、十四、二十一、二十八……”</p>
台下一片筆墨揮灑的聲音。</p>
哐啷!</p>
有人硯台掉在了地上。</p>
打斷了秦小滿的思路。</p>
“秦先生,你能否講慢一些?許多人跟不上。”</p>
林子豪舉手示意。</p>
啥?</p>
秦小滿麵色有些微妙。</p>
他隻不過是偷懶沒有往紙板旁邊寫,所以大家跟不上?</p>
不至於啊。</p>
“你們哪裏跟不上?我剛才說的也是轉化算式,就是再去掉一個,先把圓算出來……”</p>
“我們跟得上轉化算式,可秦先生你說七的倍數,我們心算不如你那麽高強,自然不可能一口氣算出來。”</p>
令人意料之外的回答增加了。</p>
秦小滿頓時有些頭疼。</p>
這道題的數目小,在紙上相加計算,浪費的時間都不算少。</p>
如果再換下一道題目的話……</p>
“同學們先等等再做相加,我有一套乘法口訣表,希望大家學習一下,有助於我們以後解題。”</p>
說完。</p>
他往木板上覆蓋了一張新紙。</p>
寫完九九乘法口訣表,他望著目瞪口呆的眾人,指著中間的X號。</p>
“這個呢,也是一個符號,代表的意思是乘,至於乘的意思呢,你們可以理解為倍數,比如,一乘一,是一的一倍,乘二就是雙倍,以此類推,直到九九八十一。”</p>
“秦先生,這張乘法口訣表你是從哪裏得來的?”</p>
林子豪心算比較快,打眼一掃便驚奇的發現,上麵的算式都對。</p>
但由於以前根本沒有人做出過總結,別看它簡單,可它的出現能夠讓許多寫算學的人,從此脫離算倍數時,一個數一個數相加或者找其他法門去計算的困境。</p>
“是我從我家藏書裏麵偶然發現的上古口訣,哪裏得來的不重要,繼續講這道題!”</p>
秦小滿將紙挪到一邊去,用筆杆敲了敲剛才推出來的算式。</p>
“……”</p>
盯著紙上十分別扭的算式,他沉默了片刻,突然卡了殼。</p>
其實秦小滿是想用其他文字符號來代替。</p>
可是他也不知道大乾的算師們,使用的是哪一種。</p>
萬一有衝突,比如他用甲乙丙丁代表,但大家慣性裏是代表其他的,會暴露他和大家不是同一個學習體係裏的。</p>
與其和別人“撞車”,不如直接告訴大家,他與大家的不同之處。</p>
反正隻要講通解題思路正確,暫時用什麽符號來代表都行。</p>
“原來如此。”</p>
花容姑娘似懂非懂地應著。</p>
照葫蘆畫瓢,也在紙上畫了圓角方。</p>
秦小滿見她沒有懷疑,滿意一笑,接著列算式。</p>
才將搬肥皂的算式列完,便聽到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頓時心中一跳。</p>
晚了。</p>
“秦先生,你來了怎麽不知去會客廳,直奔算學堂來了?”</p>
是知章先生。</p>
秦小滿轉過頭去。</p>
知章先生和一群拿著算盤的學生們,正直勾勾地盯著講台上的木板。</p>
“圓角方?秦先生是用圓角方來代入解題?”</p>
不愧是算學堂的學生,一眼看出其中的名堂。</p>
這倒給了秦小滿初講課,大家能聽懂的莫大信心。</p>
說不定挑戰他的那些算學大師和學生,還不如在場的這些腦子靈光。</p>
“是。”</p>
秦小滿用毛筆杆,輕點著他剛列出來的三元一次方程式。</p>
先將題目複習了一遍。</p>
“這道題是:三十六塊肥皂,由三十六人搬,男人搬四塊、女人搬三塊、兩個孩童搬一塊,問男人、女人和孩童一共有多少人?”</p>
“圓代表男人,角代表女人,方代表孩童,根據題意,便能列出四圓相加三角加五成方是三十六;同樣,圓加角加方也是三十六。”</p>
秦小滿停頓下來。</p>
見大多數人都是一頭霧水的模樣,他急忙比劃著空餘的桌位。</p>
“大家可以先將這個解題的算式列下來。”</p>
由於沒有加法的簡化符號,又都是繁體字,別說這些學的人看著眼暈,秦小滿寫得也很費勁。</p>
但他今日是來講題的,而不是來講課的。</p>
真要從加法符號講到三元一次方程式,他至少還要再在這裏呆一年。</p>
湊合著看吧。</p>
由於書寫的字大家都認識,這也沒有什麽難的。</p>
隻是他們還是第一次套用這種算式,覺得稀奇的同時,已經有人大腦開始飛速運轉。</p>
嚐試如何在這兩排算式裏,求得最終的結果,而不是靠著硬懟來解。</p>
秦小滿看到這其中有那位挑戰他的大高個兒書生,四目相對,他嘴角微揚,繼續往下寫解式的步驟。</p>
“我們先給這兩個算式標個序號,這是一、這是二。”</p>
“看好了,這上麵有圓角方,算起來十分複雜,我們需要先將它變成隻有兩個圖案的算式,先得出一個圖案是何數,剩下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p>
</p>
停頓了一下,秦小滿看向下麵的眾人。</p>
想要互動,卻因為不知道大家的實力,隻能點昨日挑戰他的人。</p>
“林子豪,你來想想,先去掉哪一個,該怎麽去掉?”</p>
有些三元一次方程式可以直接通過列式來消減,有些則需要變換一個算式。</p>
秦小滿記得林子豪出得題目,是他用二元一次方程式解開的,所以林子豪應該能想到解決的辦法。</p>
想不到……也可以先緩解一下他教學生硬的壓力。</p>
“兩個式子互消的話,應該先找有共同點的地方,可一式和二式六組數沒有互通點,以我來看,可以先將一式變成雙倍。”</p>
聰明!</p>
秦小滿馬上用筆做了轉化。</p>
“我們將一式變成三式,為八圓六角和一方相加,等於七十二,而二式一圓一角一方相加得三十六。”</p>
他看向沉思的知章先生,又看向林子豪等算學學生們。</p>
“看得懂嗎?”</p>
“懂!”</p>
不得不說,還是年輕人接受起新知識比較快。</p>
再加上術業有專攻,他就不等知章先生懂了再接著講了。</p>
總不能為了一個先生耽誤所有學生的時間嘛。</p>
“用三式減二式的話,便能減掉方的存在,得七圓和五角等於三十六,這個轉變的過程,有人不明白嗎?”</p>
全部搖頭。</p>
行啊。</p>
看來大乾的算學水平,比他想象中的要高許多。</p>
不過,能夠進算學班的也都是從小耳濡目染,專門學這個的。</p>
要是連這些算式互減互加的原理都想不明白,也不可能呆在這裏混日子。</p>
“我們把削減完方塊的算式當成四,現在到了這一步就好算了,因為男人代表的圓是整數,所以三十六減去五個角必須為七的倍數還小於三十六,隻可能是七、十四、二十一、二十八……”</p>
台下一片筆墨揮灑的聲音。</p>
哐啷!</p>
有人硯台掉在了地上。</p>
打斷了秦小滿的思路。</p>
“秦先生,你能否講慢一些?許多人跟不上。”</p>
林子豪舉手示意。</p>
啥?</p>
秦小滿麵色有些微妙。</p>
他隻不過是偷懶沒有往紙板旁邊寫,所以大家跟不上?</p>
不至於啊。</p>
“你們哪裏跟不上?我剛才說的也是轉化算式,就是再去掉一個,先把圓算出來……”</p>
“我們跟得上轉化算式,可秦先生你說七的倍數,我們心算不如你那麽高強,自然不可能一口氣算出來。”</p>
令人意料之外的回答增加了。</p>
秦小滿頓時有些頭疼。</p>
這道題的數目小,在紙上相加計算,浪費的時間都不算少。</p>
如果再換下一道題目的話……</p>
“同學們先等等再做相加,我有一套乘法口訣表,希望大家學習一下,有助於我們以後解題。”</p>
說完。</p>
他往木板上覆蓋了一張新紙。</p>
寫完九九乘法口訣表,他望著目瞪口呆的眾人,指著中間的X號。</p>
“這個呢,也是一個符號,代表的意思是乘,至於乘的意思呢,你們可以理解為倍數,比如,一乘一,是一的一倍,乘二就是雙倍,以此類推,直到九九八十一。”</p>
“秦先生,這張乘法口訣表你是從哪裏得來的?”</p>
林子豪心算比較快,打眼一掃便驚奇的發現,上麵的算式都對。</p>
但由於以前根本沒有人做出過總結,別看它簡單,可它的出現能夠讓許多寫算學的人,從此脫離算倍數時,一個數一個數相加或者找其他法門去計算的困境。</p>
“是我從我家藏書裏麵偶然發現的上古口訣,哪裏得來的不重要,繼續講這道題!”</p>
秦小滿將紙挪到一邊去,用筆杆敲了敲剛才推出來的算式。</p>
“……”</p>
盯著紙上十分別扭的算式,他沉默了片刻,突然卡了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