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滿望著烏泱泱看不到頭的人群,嚇了一跳,脫口而出。</p>
“天府城中有這麽多的裁縫?!”</p>
蘇父和韓老板這些衣鋪的老板們,少說帶了上千人。</p>
要知道,董家製衣行,致使許多製衣工人離開天府去討生活。</p>
再加上秦氏製衣行招工,又招攬了數百人。</p>
此時衣鋪老板們又帶來這麽多製衣工,確實令人意外。</p>
“秦公子,我們好些人不是裁縫,可縫製護肘、護膝啥子的,絕對沒問題。”</p>
“十萬套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家家戶戶幫著做一些,早完成也能早送往北境去,讓將士們少受霜凍。”</p>
人群裏,穿著樸素的幾人,爭相說明他們的來意。</p>
秦小滿聞言,心中一震。</p>
要是天府城中家家戶戶都能上手幫忙的話,哪裏需要十日?</p>
扯了布領了羽絨,不到一日,便能將護肘、護膝和坎肩的三件套做出來。</p>
“秦公子,除了各位街坊鄰居們,我們還去請了城外閑時製衣的裁縫,馬上就到製衣行。”</p>
蘇父語重心長地說道:“董家製衣行以次充好,那是他們昧了良心,與咱們劍南道的衣鋪和裁縫可沒關係。”</p>
董家製衣行倒下了。</p>
可劍南道織麻的招牌不能倒!</p>
天子問責,萬一連累到池魚的話,誰的日子也不好過。</p>
“是啊是啊,劍南道盛產的麻布,賣往大乾各地,結實又好用,誰不誇一聲好?”</p>
</p>
“我們要讓天子曉得,我們劍南道的百姓,和董家製衣行是不一樣的。”</p>
“秦公子,我們不要工錢,我們領了羽絨和綢布,哪怕是回家去做,也不會偷工減料的。”</p>
眾人的保證,讓秦小滿不禁笑出了聲。</p>
“哈哈哈,別回家去做,沈大人已經將董家製衣行借給我用了,大家可以去那裏做。”</p>
生怕大家以為他是不信任才說出這番話,他又補充一句。</p>
“護肘、護膝和坎肩,都要按照針腳去縫製,一套的工錢是五十文。”</p>
“大家盡量這兩日裏縫製完交貨,當場驗貨,當場結算工錢。”</p>
他知道,大家是為了維護董家製衣行敗壞的劍南道麻衣的名聲。</p>
其中還有許多人,可能因為給董家製衣行做過工,擔心遭到天子的問罪,才會借此舉力證清白。</p>
不論大家的出發點是何因。</p>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p>
秦小滿也不會利用這種心理,來減免自己應該支付的工錢。</p>
“五十文錢一套?秦公子,這個價錢太高了。”</p>
蘇父暗自咋舌。</p>
熟手一上午便能製出一套來。</p>
晚上再緊緊的話,一天能掙一百五十文錢。</p>
“確實高,但這個活不是著急嘛,我們抓緊時間做完,也能讓天子曉得,以後軍服再交給我們劍南道的製衣行,劍南道的百姓能用最快的時間完成。”</p>
秦小滿的這番話,無疑於是給原本就鼓足勁的民眾們,又加了一把勁兒。</p>
特別是五十文一套的工錢。</p>
更是讓人鬥誌高昂。</p>
“秦公子,我是家裏有親戚在北境戍邊,我不要……”</p>
“大家先到先得,每人限拿兩套羽絨和布料,做完交了差再拿兩套!”</p>
秦小滿打斷了反對的聲音。</p>
不管對方是善意之舉還是惡意攪和,先把規矩立出來。</p>
如此一來,也能保證大家的效率。</p>
“你們朝西走著,我馬上回製衣行安排此事!”</p>
秦小滿騎上馬,振臂一呼。</p>
“大家有沒有信心,在這兩日將天子的差事辦好,給天子一個滿意的交代?”</p>
“有!”</p>
眾人齊聲高呼。</p>
吸引來不少還不知情民眾打聽。</p>
當得知秦氏製衣行開高價工錢製衣時,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p>
秦小滿粗略估計。</p>
光是他說話的工夫裏,想要縫製軍服的人就增加了一倍。</p>
“駕!”</p>
他不再磨蹭,講好了價錢,做好了工作前的動員工作。</p>
快馬加鞭朝西而去。</p>
盡管一夜未睡,但秦小滿感受到大家如火的熱情,精神十足。</p>
再聽到頭頂上方的鷹唳之聲,不再有草木皆兵的錯覺。</p>
民心所向,王氏一族也阻不了他!</p>
……</p>
河南道,巒州府衙。</p>
王之遜端坐在案堂之上,漠視著下方跪了一排的巒州大小官員。</p>
“副丞大人冤枉啊!下官真的沒有貪墨賑災糧!這些刁民都是誣告!”</p>
“下官隻是負責押運賑災糧,此事與下官無關呐!”</p>
“請副丞大人明察秋毫!”</p>
跪成一排的大小官員,全部是參與過賑災糧收納、分發與押運的經手官員。</p>
哪怕不是同一時間押來的。</p>
最早的從清晨跪到了如今夜幕四合,可是,所有人的說辭非常統一。</p>
他們是冤枉的。</p>
他們沒有貪汙。</p>
“大人,王長史舉報我們貪汙,還煽動受災百姓來擊鼓鳴冤,可我們發放的賑災糧全部有出入記錄,不差一石一鬥。”</p>
巒州刺史怒視站在王副丞身邊的王長史,咄咄逼人。</p>
“王耀庭王長史,隻是因為這批賑災糧是王氏一族募捐而來,本官讓你避嫌不曾參與,你便記恨上本官。”</p>
“如今看到副丞巡查,便告我們的黑狀,你無憑無據,就算是副丞大人,也絕不能隨便找個罪名扣在我們頭上。”</p>
巒州刺史逼急了,連王副丞也敢內涵。</p>
反正巒州的賑災糧早在一個月前就全部吃光了,他不信王副丞能找到證據!</p>
然而。</p>
坐在堂上的王之遜,從始至終都未開口。</p>
直到,外麵院子裏傳來一陣翅膀撲棱的聲響。</p>
聽到並非飛鷹傳來的遠信,王之遜露出失望之色。</p>
他朝著抓住白鴿走進來的信使看去。</p>
“大人,洛陽傳來的消息。”</p>
聽到“洛陽”兩個字,堂下跪著的眾人皆是麵色劇變。</p>
誰也沒想到,王副丞身在巒州,手腳已然伸到了三百裏外的洛陽!</p>
不好!</p>
“你們以陳糧黴糧換新的賑災糧,倒賣給糧商賺差價,以為巒州的糧食吃完了,便能高枕無憂?”</p>
王之遜展開手裏的紙條,似笑非笑地問。</p>
“你們猜,此時在洛陽被查抄的官員會喊冤枉嗎?”</p>
“什、什麽?”</p>
巒州刺史心虛得額頭冒出冷汗,心裏有了不妙的預感。</p>
大難臨頭,自然是……</p>
“他們說換糧是在巒州換的,是受了你巒州刺史的指使,高刺史,看來抄家滅族這個死罪,隻能你來擔了。”</p>
王之遜的話音剛落。</p>
剛才還堅持無罪的巒州刺史,馬上敲頭如搗蒜。</p>
不再大呼“冤枉”,而是直呼“救命”!</p>
“副丞大人,下官隻是一時鬼迷心竅,可此案確實不是下官指使,下官有來往書信作證!下官隻是協從,真正貪汙賑災糧的,另有其人!”</p>
說著,巒州刺史將腰間玉佩掰成兩半,從中取出一把細長的鑰匙。</p>
說出書信藏匿的下落。</p>
“知道留著證據保命,還算聰明。”</p>
王之遜誇讚一句。</p>
將手裏空白一片的紙條扔到地上。</p>
找到貪汙賑災糧的突破口,無論背後主使姓甚名誰,誰的門生,都無關緊要。</p>
差了皇差,最是要緊。</p>
“啁啁!”</p>
“老爺,飛鷹來了!”</p>
細辛話落,走到院子裏。</p>
盤旋的飛鷹這才落下。</p>
細辛將鷹爪綁著的一封書信解開,看了眼上麵的內容,瞳孔猛地一縮。</p>
“老爺……”</p>
細辛返回匯報天府傳來關於秦小滿的消息後。</p>
王副丞忽地拍案而起,放聲大笑。</p>
“哈哈!不愧是秦小滿,真沒讓我失望,此事真乃我大乾將士之福!”</p>
魚餌已有。</p>
“老爺,此事是否告知董大人?”</p>
細辛低聲詢問。</p>
飛鷹傳信至京城,會比天子更快收到消息。</p>
“天府城中有這麽多的裁縫?!”</p>
蘇父和韓老板這些衣鋪的老板們,少說帶了上千人。</p>
要知道,董家製衣行,致使許多製衣工人離開天府去討生活。</p>
再加上秦氏製衣行招工,又招攬了數百人。</p>
此時衣鋪老板們又帶來這麽多製衣工,確實令人意外。</p>
“秦公子,我們好些人不是裁縫,可縫製護肘、護膝啥子的,絕對沒問題。”</p>
“十萬套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家家戶戶幫著做一些,早完成也能早送往北境去,讓將士們少受霜凍。”</p>
人群裏,穿著樸素的幾人,爭相說明他們的來意。</p>
秦小滿聞言,心中一震。</p>
要是天府城中家家戶戶都能上手幫忙的話,哪裏需要十日?</p>
扯了布領了羽絨,不到一日,便能將護肘、護膝和坎肩的三件套做出來。</p>
“秦公子,除了各位街坊鄰居們,我們還去請了城外閑時製衣的裁縫,馬上就到製衣行。”</p>
蘇父語重心長地說道:“董家製衣行以次充好,那是他們昧了良心,與咱們劍南道的衣鋪和裁縫可沒關係。”</p>
董家製衣行倒下了。</p>
可劍南道織麻的招牌不能倒!</p>
天子問責,萬一連累到池魚的話,誰的日子也不好過。</p>
“是啊是啊,劍南道盛產的麻布,賣往大乾各地,結實又好用,誰不誇一聲好?”</p>
</p>
“我們要讓天子曉得,我們劍南道的百姓,和董家製衣行是不一樣的。”</p>
“秦公子,我們不要工錢,我們領了羽絨和綢布,哪怕是回家去做,也不會偷工減料的。”</p>
眾人的保證,讓秦小滿不禁笑出了聲。</p>
“哈哈哈,別回家去做,沈大人已經將董家製衣行借給我用了,大家可以去那裏做。”</p>
生怕大家以為他是不信任才說出這番話,他又補充一句。</p>
“護肘、護膝和坎肩,都要按照針腳去縫製,一套的工錢是五十文。”</p>
“大家盡量這兩日裏縫製完交貨,當場驗貨,當場結算工錢。”</p>
他知道,大家是為了維護董家製衣行敗壞的劍南道麻衣的名聲。</p>
其中還有許多人,可能因為給董家製衣行做過工,擔心遭到天子的問罪,才會借此舉力證清白。</p>
不論大家的出發點是何因。</p>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p>
秦小滿也不會利用這種心理,來減免自己應該支付的工錢。</p>
“五十文錢一套?秦公子,這個價錢太高了。”</p>
蘇父暗自咋舌。</p>
熟手一上午便能製出一套來。</p>
晚上再緊緊的話,一天能掙一百五十文錢。</p>
“確實高,但這個活不是著急嘛,我們抓緊時間做完,也能讓天子曉得,以後軍服再交給我們劍南道的製衣行,劍南道的百姓能用最快的時間完成。”</p>
秦小滿的這番話,無疑於是給原本就鼓足勁的民眾們,又加了一把勁兒。</p>
特別是五十文一套的工錢。</p>
更是讓人鬥誌高昂。</p>
“秦公子,我是家裏有親戚在北境戍邊,我不要……”</p>
“大家先到先得,每人限拿兩套羽絨和布料,做完交了差再拿兩套!”</p>
秦小滿打斷了反對的聲音。</p>
不管對方是善意之舉還是惡意攪和,先把規矩立出來。</p>
如此一來,也能保證大家的效率。</p>
“你們朝西走著,我馬上回製衣行安排此事!”</p>
秦小滿騎上馬,振臂一呼。</p>
“大家有沒有信心,在這兩日將天子的差事辦好,給天子一個滿意的交代?”</p>
“有!”</p>
眾人齊聲高呼。</p>
吸引來不少還不知情民眾打聽。</p>
當得知秦氏製衣行開高價工錢製衣時,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p>
秦小滿粗略估計。</p>
光是他說話的工夫裏,想要縫製軍服的人就增加了一倍。</p>
“駕!”</p>
他不再磨蹭,講好了價錢,做好了工作前的動員工作。</p>
快馬加鞭朝西而去。</p>
盡管一夜未睡,但秦小滿感受到大家如火的熱情,精神十足。</p>
再聽到頭頂上方的鷹唳之聲,不再有草木皆兵的錯覺。</p>
民心所向,王氏一族也阻不了他!</p>
……</p>
河南道,巒州府衙。</p>
王之遜端坐在案堂之上,漠視著下方跪了一排的巒州大小官員。</p>
“副丞大人冤枉啊!下官真的沒有貪墨賑災糧!這些刁民都是誣告!”</p>
“下官隻是負責押運賑災糧,此事與下官無關呐!”</p>
“請副丞大人明察秋毫!”</p>
跪成一排的大小官員,全部是參與過賑災糧收納、分發與押運的經手官員。</p>
哪怕不是同一時間押來的。</p>
最早的從清晨跪到了如今夜幕四合,可是,所有人的說辭非常統一。</p>
他們是冤枉的。</p>
他們沒有貪汙。</p>
“大人,王長史舉報我們貪汙,還煽動受災百姓來擊鼓鳴冤,可我們發放的賑災糧全部有出入記錄,不差一石一鬥。”</p>
巒州刺史怒視站在王副丞身邊的王長史,咄咄逼人。</p>
“王耀庭王長史,隻是因為這批賑災糧是王氏一族募捐而來,本官讓你避嫌不曾參與,你便記恨上本官。”</p>
“如今看到副丞巡查,便告我們的黑狀,你無憑無據,就算是副丞大人,也絕不能隨便找個罪名扣在我們頭上。”</p>
巒州刺史逼急了,連王副丞也敢內涵。</p>
反正巒州的賑災糧早在一個月前就全部吃光了,他不信王副丞能找到證據!</p>
然而。</p>
坐在堂上的王之遜,從始至終都未開口。</p>
直到,外麵院子裏傳來一陣翅膀撲棱的聲響。</p>
聽到並非飛鷹傳來的遠信,王之遜露出失望之色。</p>
他朝著抓住白鴿走進來的信使看去。</p>
“大人,洛陽傳來的消息。”</p>
聽到“洛陽”兩個字,堂下跪著的眾人皆是麵色劇變。</p>
誰也沒想到,王副丞身在巒州,手腳已然伸到了三百裏外的洛陽!</p>
不好!</p>
“你們以陳糧黴糧換新的賑災糧,倒賣給糧商賺差價,以為巒州的糧食吃完了,便能高枕無憂?”</p>
王之遜展開手裏的紙條,似笑非笑地問。</p>
“你們猜,此時在洛陽被查抄的官員會喊冤枉嗎?”</p>
“什、什麽?”</p>
巒州刺史心虛得額頭冒出冷汗,心裏有了不妙的預感。</p>
大難臨頭,自然是……</p>
“他們說換糧是在巒州換的,是受了你巒州刺史的指使,高刺史,看來抄家滅族這個死罪,隻能你來擔了。”</p>
王之遜的話音剛落。</p>
剛才還堅持無罪的巒州刺史,馬上敲頭如搗蒜。</p>
不再大呼“冤枉”,而是直呼“救命”!</p>
“副丞大人,下官隻是一時鬼迷心竅,可此案確實不是下官指使,下官有來往書信作證!下官隻是協從,真正貪汙賑災糧的,另有其人!”</p>
說著,巒州刺史將腰間玉佩掰成兩半,從中取出一把細長的鑰匙。</p>
說出書信藏匿的下落。</p>
“知道留著證據保命,還算聰明。”</p>
王之遜誇讚一句。</p>
將手裏空白一片的紙條扔到地上。</p>
找到貪汙賑災糧的突破口,無論背後主使姓甚名誰,誰的門生,都無關緊要。</p>
差了皇差,最是要緊。</p>
“啁啁!”</p>
“老爺,飛鷹來了!”</p>
細辛話落,走到院子裏。</p>
盤旋的飛鷹這才落下。</p>
細辛將鷹爪綁著的一封書信解開,看了眼上麵的內容,瞳孔猛地一縮。</p>
“老爺……”</p>
細辛返回匯報天府傳來關於秦小滿的消息後。</p>
王副丞忽地拍案而起,放聲大笑。</p>
“哈哈!不愧是秦小滿,真沒讓我失望,此事真乃我大乾將士之福!”</p>
魚餌已有。</p>
“老爺,此事是否告知董大人?”</p>
細辛低聲詢問。</p>
飛鷹傳信至京城,會比天子更快收到消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