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侍郎說完後。</p>
向來不同意當即會反駁,同意馬上會支持的天子,卻靜靜地不再出聲。</p>
大殿裏煞時安靜下來。</p>
隻剩下王侍郎和董大人粗重的鼻息聲。</p>
“寒了眾臣的心?”</p>
在久經沉默後,天子終於開口,看向玉階下的眾臣,輕笑出聲。</p>
“王侍郎,你口中的眾臣,可是指董愛卿還有你王氏子弟以及你叔父的門生?”</p>
天子怒了!</p>
撲嗵!</p>
剛才站出來的官員們,嚇得馬上跪在地上。</p>
尤其是王侍郎,萬萬沒想到,自己不僅沒說到天子的心坎裏,反倒引來天子的質問。</p>
嚇得連忙磕頭認錯。</p>
“陛下,微臣並非此意,微臣、微臣……”</p>
王侍郎哪怕壓低了頭,依舊能夠感受得到來自玉階上的龍威。</p>
他編不下去了。</p>
幹脆破罐子破摔。</p>
“微臣知錯!”</p>
他不明白。</p>
他就是按照叔父說的意思,讓天子疑心秦家。</p>
不讓天子因為長公主與秦月季的關係,對秦家法外開恩。</p>
為何就觸怒了天子?</p>
“你錯?你何錯之有?”</p>
天子依舊是滿臉譏嘲的笑著。</p>
“難道你錯在沒在前線就知道五千精兵是如何死的?”</p>
“還是你根本沒穿過沾著油汙的軍服,就一口咬死是秦家犯下死罪,讓我嚴懲?”</p>
砰!</p>
天子重重地一拍龍椅。</p>
王侍郎嚇得直接將頭抵在地上。</p>
心裏已是後悔不迭。</p>
他是不如叔父有眼力、懂聖意。</p>
可如今也看出來了。</p>
天子根本沒有相信紙條上的急奏!</p>
“此時北境在打仗,各地兵力調往北境,身上穿的還都是董家承製的以次充好的軍服。”</p>
“當初劍南道董家查抄,因承製軍服,朕特赦製衣正常生產,如今,秦家製衣行照舊生產,以供給北境新增將士軍服為優先考量。”</p>
天子把不動秦家的原因解釋得有理有據。</p>
哪怕是董大人,都沒辦法反駁。</p>
否則。</p>
就是拂逆聖意,不顧前方軍情了。</p>
可惡!</p>
董大人跪在地上,暗中握緊了拳頭。</p>
原以為這次,能夠直接讓天子震怒問罪秦家。</p>
北境戰事延長,軍需損耗巨大。</p>
五兩一件的軍服和秦氏五百文一件的羽絨服,天子為了省錢,自然會選擇後者!</p>
“陛下,秦家有罪,製衣行可以生產,但秦家主事的人,是否應該給前方五千將士一個交代?”</p>
“否則的話,將士們時刻提心吊膽地想著,自己會不會哪天步入五千精兵的後塵,如何安心在前方作戰?”</p>
董大人使出了絕招。</p>
既然天子當下最重視的是前方軍情。</p>
那便以此作筏子……</p>
他以為自己是機智之舉。</p>
可當他說完,看到其他剛才幫腔的大人們,都會一種看白癡的眼神看他。</p>
一下子愣在當場。</p>
怎麽了?</p>
他說錯了什麽?</p>
“董繼昌,你好大的膽子,敢用軍中密報來威脅朕的,你是第一個。”</p>
“來人!將董繼昌押入天牢!”</p>
局勢急轉直下。</p>
方才還以聲張正義的立場,請求天子嚴懲秦家的董繼昌。</p>
直接被侍衛打暈給拖了下去。</p>
剩下的文武百官,隻要長腦子的,就明白了聖意如何。</p>
天子。</p>
這是要護著秦家!</p>
“此事隻是董繼武等人的猜測,並無實證,朕會派人傳信於劍南道各州府,遇到秦立夏父子倆,讓他們速來京城。”</p>
“待到北境再傳來切實的證據後,此事再議。”</p>
“誰若是敢將五千精兵的事亂傳出去,若是找不到證據……愛卿們可還記得大乾律令裏有一條:誣告是要反坐的!”</p>
一番敲打和恐嚇下來。</p>
眾人連呼“不敢”。</p>
王侍郎的腦袋一直抵在地上,心裏隻有一個想法。</p>
馬上給北境軍中的堂弟報信,坐實人證和物證!</p>
否則。</p>
他這個侍郎算是幹到頭了!</p>
“不敢?我看你們挺敢的。”</p>
天子頭疼地揉了揉額角,看著這群愚蠢的王氏子弟,心裏冷笑不止。</p>
他看上去有那麽昏庸嗎?</p>
別人說什麽他便信什麽?</p>
董繼武與秦家有仇。</p>
司雲雷與秦家有仇。</p>
就連王氏一族都要置秦家於死地。</p>
這是一個局。</p>
他隻希望秦家父子倆有應對之法,否則,等到北境做實偽證,他想護也護不了。</p>
他隻能……過後砍了董家的腦袋削掉司家與王氏子弟的職,為秦家陪葬。</p>
此事,宜早不宜遲。</p>
“王侍郎,借用你家信鷹,去給劍南道各州府傳信!”</p>
“務必讓秦小滿父子快馬加鞭過索道,五日之內抵達!”</p>
信鷹傳信需要兩夜一日,趕路隻剩下三天時限。</p>
這是五百裏加急的速度了!</p>
唐丞相張了張嘴,卻無法相勸。</p>
此事很可能是有人聯手陷害秦家,秦家父子抵京越早,才越安全!</p>
……</p>
嗒嗒嗒!</p>
馬蹄踏過泥濘的官道,走出榮州地界,朝著天府州進發。</p>
“爹,咱們為啥要過天府?直接去渡口北上不是更快?”</p>
秦小滿真的要顛吐了。</p>
走兩日歇一日。</p>
不是由於老爹順路帶他去秦家各個店鋪認門,而是由於老爹走到某處,就買些土特產。</p>
走的時候,裝貨的馬車有四輛。</p>
走了三百裏路,增加了三輛馬車。</p>
日均增加馬車一輛。</p>
等走到嘉陵江,估計要用十條船,才能把這些土特產,全部運到京城去。</p>
“小滿,你以前總在富陽打轉,出了富陽去天府,又是疲於奔波,一路上也難得欣賞這大好河山。”</p>
秦立夏手臂一揮,比劃著眼前的城池。</p>
“等去了京城,還不知何時能回,你不多看看,如何有靈感呤詩作對呢?”</p>
</p>
我靠前輩積累!</p>
秦小滿懶得聽老爹在這裏忽悠。</p>
當他沒看過《大乾雜記》呢。</p>
老爹選擇的這個路線,就是當年某個人走過的路。</p>
買的那些土特產,也是某個人愛吃的。</p>
“爹,到了天府就走水路,再不趕路的話,恐怕臘月之前就抵達不了京城了。”</p>
“我心裏有數。”</p>
秦立夏拍著胸脯保證。</p>
“隻要到了天府,再停留一日,我們就乘船北上,十日內一定趕到京城。”</p>
十日倒也夠用。</p>
秦小滿被說服了。</p>
關鍵是,他是兒子,東西又是老爹送給老娘的,他不服也隻能幹瞪眼。</p>
總不可能分兩批上京。</p>
眼看著城池在望,馬兒知道前方要休息,走得都快了一些。</p>
就在離著城樓隻有百丈遠時。</p>
前方突然從城門裏湧出一隊兵馬,直奔他們而來。</p>
“呷!”</p>
“呷!”</p>
頭頂響起熟悉的鷹唳。</p>
秦小滿眯著眼,望著馬背上來勢洶洶的張刺史和其手下的官差。</p>
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油然而生。</p>
來者。</p>
不善啊。</p>
向來不同意當即會反駁,同意馬上會支持的天子,卻靜靜地不再出聲。</p>
大殿裏煞時安靜下來。</p>
隻剩下王侍郎和董大人粗重的鼻息聲。</p>
“寒了眾臣的心?”</p>
在久經沉默後,天子終於開口,看向玉階下的眾臣,輕笑出聲。</p>
“王侍郎,你口中的眾臣,可是指董愛卿還有你王氏子弟以及你叔父的門生?”</p>
天子怒了!</p>
撲嗵!</p>
剛才站出來的官員們,嚇得馬上跪在地上。</p>
尤其是王侍郎,萬萬沒想到,自己不僅沒說到天子的心坎裏,反倒引來天子的質問。</p>
嚇得連忙磕頭認錯。</p>
“陛下,微臣並非此意,微臣、微臣……”</p>
王侍郎哪怕壓低了頭,依舊能夠感受得到來自玉階上的龍威。</p>
他編不下去了。</p>
幹脆破罐子破摔。</p>
“微臣知錯!”</p>
他不明白。</p>
他就是按照叔父說的意思,讓天子疑心秦家。</p>
不讓天子因為長公主與秦月季的關係,對秦家法外開恩。</p>
為何就觸怒了天子?</p>
“你錯?你何錯之有?”</p>
天子依舊是滿臉譏嘲的笑著。</p>
“難道你錯在沒在前線就知道五千精兵是如何死的?”</p>
“還是你根本沒穿過沾著油汙的軍服,就一口咬死是秦家犯下死罪,讓我嚴懲?”</p>
砰!</p>
天子重重地一拍龍椅。</p>
王侍郎嚇得直接將頭抵在地上。</p>
心裏已是後悔不迭。</p>
他是不如叔父有眼力、懂聖意。</p>
可如今也看出來了。</p>
天子根本沒有相信紙條上的急奏!</p>
“此時北境在打仗,各地兵力調往北境,身上穿的還都是董家承製的以次充好的軍服。”</p>
“當初劍南道董家查抄,因承製軍服,朕特赦製衣正常生產,如今,秦家製衣行照舊生產,以供給北境新增將士軍服為優先考量。”</p>
天子把不動秦家的原因解釋得有理有據。</p>
哪怕是董大人,都沒辦法反駁。</p>
否則。</p>
就是拂逆聖意,不顧前方軍情了。</p>
可惡!</p>
董大人跪在地上,暗中握緊了拳頭。</p>
原以為這次,能夠直接讓天子震怒問罪秦家。</p>
北境戰事延長,軍需損耗巨大。</p>
五兩一件的軍服和秦氏五百文一件的羽絨服,天子為了省錢,自然會選擇後者!</p>
“陛下,秦家有罪,製衣行可以生產,但秦家主事的人,是否應該給前方五千將士一個交代?”</p>
“否則的話,將士們時刻提心吊膽地想著,自己會不會哪天步入五千精兵的後塵,如何安心在前方作戰?”</p>
董大人使出了絕招。</p>
既然天子當下最重視的是前方軍情。</p>
那便以此作筏子……</p>
他以為自己是機智之舉。</p>
可當他說完,看到其他剛才幫腔的大人們,都會一種看白癡的眼神看他。</p>
一下子愣在當場。</p>
怎麽了?</p>
他說錯了什麽?</p>
“董繼昌,你好大的膽子,敢用軍中密報來威脅朕的,你是第一個。”</p>
“來人!將董繼昌押入天牢!”</p>
局勢急轉直下。</p>
方才還以聲張正義的立場,請求天子嚴懲秦家的董繼昌。</p>
直接被侍衛打暈給拖了下去。</p>
剩下的文武百官,隻要長腦子的,就明白了聖意如何。</p>
天子。</p>
這是要護著秦家!</p>
“此事隻是董繼武等人的猜測,並無實證,朕會派人傳信於劍南道各州府,遇到秦立夏父子倆,讓他們速來京城。”</p>
“待到北境再傳來切實的證據後,此事再議。”</p>
“誰若是敢將五千精兵的事亂傳出去,若是找不到證據……愛卿們可還記得大乾律令裏有一條:誣告是要反坐的!”</p>
一番敲打和恐嚇下來。</p>
眾人連呼“不敢”。</p>
王侍郎的腦袋一直抵在地上,心裏隻有一個想法。</p>
馬上給北境軍中的堂弟報信,坐實人證和物證!</p>
否則。</p>
他這個侍郎算是幹到頭了!</p>
“不敢?我看你們挺敢的。”</p>
天子頭疼地揉了揉額角,看著這群愚蠢的王氏子弟,心裏冷笑不止。</p>
他看上去有那麽昏庸嗎?</p>
別人說什麽他便信什麽?</p>
董繼武與秦家有仇。</p>
司雲雷與秦家有仇。</p>
就連王氏一族都要置秦家於死地。</p>
這是一個局。</p>
他隻希望秦家父子倆有應對之法,否則,等到北境做實偽證,他想護也護不了。</p>
他隻能……過後砍了董家的腦袋削掉司家與王氏子弟的職,為秦家陪葬。</p>
此事,宜早不宜遲。</p>
“王侍郎,借用你家信鷹,去給劍南道各州府傳信!”</p>
“務必讓秦小滿父子快馬加鞭過索道,五日之內抵達!”</p>
信鷹傳信需要兩夜一日,趕路隻剩下三天時限。</p>
這是五百裏加急的速度了!</p>
唐丞相張了張嘴,卻無法相勸。</p>
此事很可能是有人聯手陷害秦家,秦家父子抵京越早,才越安全!</p>
……</p>
嗒嗒嗒!</p>
馬蹄踏過泥濘的官道,走出榮州地界,朝著天府州進發。</p>
“爹,咱們為啥要過天府?直接去渡口北上不是更快?”</p>
秦小滿真的要顛吐了。</p>
走兩日歇一日。</p>
不是由於老爹順路帶他去秦家各個店鋪認門,而是由於老爹走到某處,就買些土特產。</p>
走的時候,裝貨的馬車有四輛。</p>
走了三百裏路,增加了三輛馬車。</p>
日均增加馬車一輛。</p>
等走到嘉陵江,估計要用十條船,才能把這些土特產,全部運到京城去。</p>
“小滿,你以前總在富陽打轉,出了富陽去天府,又是疲於奔波,一路上也難得欣賞這大好河山。”</p>
秦立夏手臂一揮,比劃著眼前的城池。</p>
“等去了京城,還不知何時能回,你不多看看,如何有靈感呤詩作對呢?”</p>
</p>
我靠前輩積累!</p>
秦小滿懶得聽老爹在這裏忽悠。</p>
當他沒看過《大乾雜記》呢。</p>
老爹選擇的這個路線,就是當年某個人走過的路。</p>
買的那些土特產,也是某個人愛吃的。</p>
“爹,到了天府就走水路,再不趕路的話,恐怕臘月之前就抵達不了京城了。”</p>
“我心裏有數。”</p>
秦立夏拍著胸脯保證。</p>
“隻要到了天府,再停留一日,我們就乘船北上,十日內一定趕到京城。”</p>
十日倒也夠用。</p>
秦小滿被說服了。</p>
關鍵是,他是兒子,東西又是老爹送給老娘的,他不服也隻能幹瞪眼。</p>
總不可能分兩批上京。</p>
眼看著城池在望,馬兒知道前方要休息,走得都快了一些。</p>
就在離著城樓隻有百丈遠時。</p>
前方突然從城門裏湧出一隊兵馬,直奔他們而來。</p>
“呷!”</p>
“呷!”</p>
頭頂響起熟悉的鷹唳。</p>
秦小滿眯著眼,望著馬背上來勢洶洶的張刺史和其手下的官差。</p>
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油然而生。</p>
來者。</p>
不善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