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震和阮慧麵麵相覷,阮慧道:“你的意思是說,這個東西其實……其實是個邪物?宋家的人把它放在盒子裏不見天日就是為了封住它?”高遠聲點了點頭,他道:“關於這一點,我可以肯定,這種符咒,我見過好幾次了,這個奇怪的頭骨,它被如此嚴密地藏在屋梁裏,肯定有什麽神秘的原因……”他翻來複去地看著那顆頭骨,沉吟了一會,道:“這個東西,我承認我看不懂,對於它的製造年代也是毫無端倪,這樣罷,我們去找龍承輝,他夫妻倆見過的文物多,也許他能看出這個東西的來曆。”
陳震點了點頭,他也知道龍承輝在這方麵可說是見多識廣,甚至在他的家裏也收藏著不少的文物,高遠聲蓋上盒蓋,他輕輕靠在沙發上,看著陳震道:“這個玩意兒四年前你就發現了,為甚麽現在突然想起拿出來找我們?”
陳震道:“現在就要說我們的來意了,不久之前,省裏要建一條鐵路橫越那個小鎮,現在已經進行了基本勘探,宋家的墳山很可能也在鐵路的路線規劃之內,聽到這個消息,我覺得我們應該立即來找你,這個名叫‘宋照’的人,他的墓也許有很高的考古價值,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應該在推土機到來之前組織專業的考古發掘。”
高遠聲道:“這就是你來的原因?你想通過我們促成考古發掘?”陳震道:“是。我帶著這顆玉頭骨過來,就是想鑒定一下,如果這個東西確實有價值,那麽這事又多了幾成把握。”高遠聲想了一想道:“看來這事真的隻能去找龍承輝,他這方麵的朋友多,隻有他能想辦法,可是這個東西是在宋家祠堂發現的,憑甚麽你認為我們可以說服一支考古隊去發掘宋家的墓?”陳震有些瞠目結舌,高遠聲看了他半晌,這個家夥,原來四年過去了,變化也不大。
高遠聲一邊穿外衣一邊安慰他:“當然這事你也不用擔心,隻要你能說服龍承輝,那麽我們就可以出錢請一支考古隊來進行發掘,不過還有一件事,你在當地呆了四年,你確定宋家已經沒有後代了?如果我們唐突地去挖墓,萬一又跳出一、兩個人來說我們刨了他家的祖墳怎麽辦?”陳震道:“我肯定宋家最後的一個後代就是宋玉寶,他四年前就死了。”高遠聲轉頭看著他:“你肯定?”陳震點了點頭道:“我肯定!四年前我聽方晴說過,她曾經看到過宋家的一本家譜,上麵寫著宋家最後的後代就是宋玉寶的兒子,可他這個兒子比他死得還早,到現在,宋家已經徹底斷了根。”
高遠聲道:“那麽我們就去龍承輝的家罷。”
龍承輝一見到那隻箱子就興奮不已,“這是很古老的漆器,是先秦的東西!”他翻來覆去地細看,連連讚歎,接著又仔細欣賞那顆頭骨,把送它們來的三個人晾在了一邊,看他激動的樣子,陳震覺得有些索然,這個家夥,對於一顆頭骨的關心程度竟遠遠高於分別四年的朋友,龍承輝的妻子張靜珊笑道:“希望你們別見怪,他就是這樣,看到這些東西就愛不釋手。”她向阮慧伸出手:“四年前我們就聽說過你,現在終於見麵了。”
阮慧輕輕握住她的手,笑道:“一直聽陳震說起他的朋友,早就想來的,不過現在見麵也不晚啊。”她毫不在意她的嘶啞嗓音,她的性格讓她立刻溶入了他們,她環顧四周:“你家真大呀,真是漂亮!”張靜珊笑道:“如何你喜歡,就住在這兒罷,住多久都成。”看起來她很歡喜阮慧,不僅僅是因為阮慧的美麗,而是阮慧與生俱來的那種純樸。
讓陳震失望的是,見多識廣的龍承輝夫婦倆也沒有看出這個奇特的工藝品的具體用處,也沒法判定它的製造年代,龍承輝隻道:“這個東西太象了,簡直太象了,這完全就是一個寫實的作品,當初的雕刻家肯定是細致地觀察過人的頭骨構造的,更可能在他的麵前就放著一個真實的參照物,這東西全靠打磨而成,居然可以磨得這麽薄,感覺就象稍微用點力它就會破掉似的……”他嘖嘖稱讚,心曠神怡,“我從沒見過這麽一大塊完全無瑕的玉,光是這塊玉,就是無價之寶。”
他的話讓陳震激動了起來,看來這個東西確實來曆不凡,可究竟是甚麽來曆,龍承輝倒是也說了一個答案:“我不知道。”陳震歎了口氣,還好龍承輝接著就給了他希望:“明天我帶著它去省城,找真正的專家鑒定一下。”
第二天一早,龍承輝就帶著那隻盒子出發去省城,阮慧也想去省城看看,結果這次送物鑒定就理所當然地成了一次自助旅遊,張靜珊也陪同他們去,當陳震用谘詢的目光看著高遠聲時,他搖了搖頭,他需要抓緊時間完成他的工作,他很直覺地感到這件事非常尋常,他很想參與這件事。
兩對夫婦在省城遊玩了兩天回了家,那隻盒子和頭骨卻留在了省城,接受這次鑒定任務的是龍承輝的好朋友,國內國際上都鼎鼎大名的考古專家陳濁星,據說他頭上掛著四個教授頭銜,還在好幾家海外博物館任甚麽“東方藝術品榮譽顧問”,可就是這位經驗老到的專家也被那個古怪的玩意兒給難住了,不過專家就是專家,越是看不懂東西越能引起專家把它看懂的欲望,他告訴龍承輝,再給他三天,他一定給出一個結果。
可是直到一個星期以後,陳專家才帶著那個神秘的東西來到了龍承輝的家,一臉抑製不住的興奮,同樣剛剛趕到的高遠聲注意到陳濁星點煙的手在微微顫抖,他直覺地感到是那顆頭骨的來曆有了驚人的結果,以至於讓專家也激動不已。
陳濁星終於開口了,就象作正式的學術報告:“諸位,關於這顆頭骨的鑒定結果,我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震驚!”停頓了一下,他接著道:“一周以前,你們拿來了這麽一個東西,它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關注,不過它究竟有什麽用,是什麽年代製造的,這得經過細致的科學鑒定,時至今日,雖然我知道了鑒定的結果,但我仍然不知道它的來曆,鑒定的結果讓它更加不可捉摸,在我的眼前仍然籠罩著一團越來越深的迷霧。”
陳震和阮慧交換了一個莫明其妙的眼神,他們並不了解考古學家,也不熟悉陳濁星,但是陳濁星詩一樣的語言讓他們對於他的印象立刻就取得了驚人的一致,這個衣著隨便,戴著眼鏡的貌似憨厚的家夥,他也和那顆頭骨一樣的不可捉摸。
陳震點了點頭,他也知道龍承輝在這方麵可說是見多識廣,甚至在他的家裏也收藏著不少的文物,高遠聲蓋上盒蓋,他輕輕靠在沙發上,看著陳震道:“這個玩意兒四年前你就發現了,為甚麽現在突然想起拿出來找我們?”
陳震道:“現在就要說我們的來意了,不久之前,省裏要建一條鐵路橫越那個小鎮,現在已經進行了基本勘探,宋家的墳山很可能也在鐵路的路線規劃之內,聽到這個消息,我覺得我們應該立即來找你,這個名叫‘宋照’的人,他的墓也許有很高的考古價值,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應該在推土機到來之前組織專業的考古發掘。”
高遠聲道:“這就是你來的原因?你想通過我們促成考古發掘?”陳震道:“是。我帶著這顆玉頭骨過來,就是想鑒定一下,如果這個東西確實有價值,那麽這事又多了幾成把握。”高遠聲想了一想道:“看來這事真的隻能去找龍承輝,他這方麵的朋友多,隻有他能想辦法,可是這個東西是在宋家祠堂發現的,憑甚麽你認為我們可以說服一支考古隊去發掘宋家的墓?”陳震有些瞠目結舌,高遠聲看了他半晌,這個家夥,原來四年過去了,變化也不大。
高遠聲一邊穿外衣一邊安慰他:“當然這事你也不用擔心,隻要你能說服龍承輝,那麽我們就可以出錢請一支考古隊來進行發掘,不過還有一件事,你在當地呆了四年,你確定宋家已經沒有後代了?如果我們唐突地去挖墓,萬一又跳出一、兩個人來說我們刨了他家的祖墳怎麽辦?”陳震道:“我肯定宋家最後的一個後代就是宋玉寶,他四年前就死了。”高遠聲轉頭看著他:“你肯定?”陳震點了點頭道:“我肯定!四年前我聽方晴說過,她曾經看到過宋家的一本家譜,上麵寫著宋家最後的後代就是宋玉寶的兒子,可他這個兒子比他死得還早,到現在,宋家已經徹底斷了根。”
高遠聲道:“那麽我們就去龍承輝的家罷。”
龍承輝一見到那隻箱子就興奮不已,“這是很古老的漆器,是先秦的東西!”他翻來覆去地細看,連連讚歎,接著又仔細欣賞那顆頭骨,把送它們來的三個人晾在了一邊,看他激動的樣子,陳震覺得有些索然,這個家夥,對於一顆頭骨的關心程度竟遠遠高於分別四年的朋友,龍承輝的妻子張靜珊笑道:“希望你們別見怪,他就是這樣,看到這些東西就愛不釋手。”她向阮慧伸出手:“四年前我們就聽說過你,現在終於見麵了。”
阮慧輕輕握住她的手,笑道:“一直聽陳震說起他的朋友,早就想來的,不過現在見麵也不晚啊。”她毫不在意她的嘶啞嗓音,她的性格讓她立刻溶入了他們,她環顧四周:“你家真大呀,真是漂亮!”張靜珊笑道:“如何你喜歡,就住在這兒罷,住多久都成。”看起來她很歡喜阮慧,不僅僅是因為阮慧的美麗,而是阮慧與生俱來的那種純樸。
讓陳震失望的是,見多識廣的龍承輝夫婦倆也沒有看出這個奇特的工藝品的具體用處,也沒法判定它的製造年代,龍承輝隻道:“這個東西太象了,簡直太象了,這完全就是一個寫實的作品,當初的雕刻家肯定是細致地觀察過人的頭骨構造的,更可能在他的麵前就放著一個真實的參照物,這東西全靠打磨而成,居然可以磨得這麽薄,感覺就象稍微用點力它就會破掉似的……”他嘖嘖稱讚,心曠神怡,“我從沒見過這麽一大塊完全無瑕的玉,光是這塊玉,就是無價之寶。”
他的話讓陳震激動了起來,看來這個東西確實來曆不凡,可究竟是甚麽來曆,龍承輝倒是也說了一個答案:“我不知道。”陳震歎了口氣,還好龍承輝接著就給了他希望:“明天我帶著它去省城,找真正的專家鑒定一下。”
第二天一早,龍承輝就帶著那隻盒子出發去省城,阮慧也想去省城看看,結果這次送物鑒定就理所當然地成了一次自助旅遊,張靜珊也陪同他們去,當陳震用谘詢的目光看著高遠聲時,他搖了搖頭,他需要抓緊時間完成他的工作,他很直覺地感到這件事非常尋常,他很想參與這件事。
兩對夫婦在省城遊玩了兩天回了家,那隻盒子和頭骨卻留在了省城,接受這次鑒定任務的是龍承輝的好朋友,國內國際上都鼎鼎大名的考古專家陳濁星,據說他頭上掛著四個教授頭銜,還在好幾家海外博物館任甚麽“東方藝術品榮譽顧問”,可就是這位經驗老到的專家也被那個古怪的玩意兒給難住了,不過專家就是專家,越是看不懂東西越能引起專家把它看懂的欲望,他告訴龍承輝,再給他三天,他一定給出一個結果。
可是直到一個星期以後,陳專家才帶著那個神秘的東西來到了龍承輝的家,一臉抑製不住的興奮,同樣剛剛趕到的高遠聲注意到陳濁星點煙的手在微微顫抖,他直覺地感到是那顆頭骨的來曆有了驚人的結果,以至於讓專家也激動不已。
陳濁星終於開口了,就象作正式的學術報告:“諸位,關於這顆頭骨的鑒定結果,我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震驚!”停頓了一下,他接著道:“一周以前,你們拿來了這麽一個東西,它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關注,不過它究竟有什麽用,是什麽年代製造的,這得經過細致的科學鑒定,時至今日,雖然我知道了鑒定的結果,但我仍然不知道它的來曆,鑒定的結果讓它更加不可捉摸,在我的眼前仍然籠罩著一團越來越深的迷霧。”
陳震和阮慧交換了一個莫明其妙的眼神,他們並不了解考古學家,也不熟悉陳濁星,但是陳濁星詩一樣的語言讓他們對於他的印象立刻就取得了驚人的一致,這個衣著隨便,戴著眼鏡的貌似憨厚的家夥,他也和那顆頭骨一樣的不可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