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裏沉默了一會,三個人都陷入了回憶,他們同時想起了那個美麗的女人,陳震想起了三十年來相處相知的情感,阮慧想起了初見方晴時的情形,而高遠聲則想到了一個人從善良到作惡的蛻變。


    隻有他真正知道方晴是怎麽死的。


    隔了好一陣,陳震搖了搖頭,象是要擺脫三十年來沉澱在歲月中的往事,他歎道:“我不否認,方晴的死對我的打擊很大,在安葬了她以後,我一時間覺得天地雖大,我卻是已經無處可去,於是我在那個小鎮上住了幾天,就因為這幾天的停留,讓我得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東西。


    “這個小鎮,說起來我也算是故地重遊,我就住在鎮上唯一的招待所,每天我都去方晴的墳上看一看,百無聊賴的時候,我就去阮慧的商店裏說說話,她在鎮上的代銷店裏當營業員,就在我到了鎮上的第三天,她告訴我,宋家的祠堂在昨夜裏的雷雨中倒塌了。


    “宋家祠堂在當地算是一個宏偉的建築,它座落在一座山下,不知道是宋家的哪一代人建造的,由於年久失修,房屋大都已經頹倒了,隻有一間正堂和幾間廂房還保存著,這座古老的祠堂在當地非常有名,導致它出名的原因很奇怪,當地人認為祠堂裏有鬼,他們可以繪聲繪影地告訴你祠堂裏的鬼是什麽樣的,如同親眼所見一般,祠堂鬧鬼的說法故老相傳,它本來就地處偏僻,由於這樣的傳說更是讓人避而遠之,最終導致它人跡罕至,久而久之宋家祠堂在當地人心裏就形成了一種恐懼,以致於他們嚇唬孩子時總是說,‘你再不聽話,就把你關進宋家祠堂裏去過夜!’孩子一準閉口噤聲,效果很好,百試不爽。


    “祠堂的倒塌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由於多年來附著在它身上的那種神秘的恐懼,所以並沒有人去憑吊這座他們相處了好幾百年的遺跡。


    “聽到祠堂倒塌的消息,我決定去看一看,阿慧聽到我要去,她也決定陪我去……”陳震不知不覺把阮慧叫作“阿慧”,他衝口而出,十分自然,看起來這是他們之間常用的稱謂,高遠聲不動聲色,阮慧輕輕笑了一聲,陳震卻是渾然不覺,他接著道:“到了那裏,我們隻看到了一個徹底倒塌的廢墟,可以說已經沒有一堵完好的牆,曾經十分宏偉的一座建築就這麽毀掉了,我不禁有些感慨,不過這件事在小鎮上算是抹去了一個恐懼的源頭,就在我們準備離開的時候,我發現碎木中有一個東西。”


    “一堆碎磚瓦中躺著兩段極粗的木頭,宋家祠堂倒塌之前我去過,根據我的印象,那個位置應該是祠堂的正堂,木頭有合抱粗,這肯定是主梁,已經斷成了兩截,引起我注意的是在斷木中有一點紅色,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我好奇心起,走上前去,在折斷的梁木中露出一個平麵,好象還畫著什麽圖案,梁木四周蠹孔遍布,這個東西卻是光滑無比,這肯定不是屋梁的一部份。


    “我找來一根鐵釺,撬開梁木,被蟲蛀空了的梁木就象一塊泡沫板一樣輕易地碎裂了,梁木裏原來是一個小小的箱子,它被放在屋梁鏤空的一個洞裏,我激動了起來,這隻箱子藏在這麽隱秘的地方,肯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也許是宋家的藏寶!想到這裏,我不由得激動了起來。


    “箱子深深嵌在梁木裏,它幾乎和梁木溶合成了一體,為了不損傷到它,我隻得慢慢將梁木小心地撬碎,這活真不好幹,整整兩個多小時,我這才把它拿了出來。


    “箱子很漂亮,黑紅相間,說它是隻箱子,不如說是一隻有蓋的盒子,不過拿在手裏感覺很輕,並不象放著什麽金銀珠寶,我迫不及待地揭開盒蓋,你猜盒子裏放著甚麽?”


    這隻藏在屋梁中的箱子肯定放著什麽非常重要的東西,高遠聲出神地聽著,誰知到緊要當口陳震來了這麽一手,他愣了一下,隨即搖了搖頭:“我不猜,盒子裏可能放著世上任何東西。”陳震道:“飛機汽車總不會放在裏麵罷?我提示你一下,盒子裏放著的算是一個可怕的東西,你可以猜三次。”高遠聲道:“我一次也不猜,不過我猜這隻盒子應該就在這隻旅行袋裏,我馬上就能看到裏麵是甚麽,為甚麽還要去猜它?”他指著陳震放在茶幾上的那隻大大的旅行袋。


    阮慧“嗤”的一聲笑,陳震道:“那你看罷!”這次動員聽眾參與隔盒猜物活動的失敗並沒有打消他的熱情,他象一個拙劣的魔術師依然堅持著失敗的演出一樣誇張地慢慢拉開了旅行袋,袋子裏果然放著一隻古樸的木盒,高遠聲輕輕“咦”了一聲,他看出這是一隻漆盒,一隻年代久遠非常珍貴的漆器,從外表看去,漆麵並無半點殘損,就似新的一樣,盒蓋上黑色的底色上畫著一條紅色的魚,四周漾著雲紋。


    陳震看著高遠聲的表情,他慢慢揭開了盒蓋。


    高遠聲倒吸了一口涼氣,盒子裏鋪著紅絨,紅絨上赫然躺著一顆白森森的頭骨。


    陳震得意地笑了,高遠聲凝目細看,盒子裏的頭骨在燈光下透出晶瑩的光輝,它竟似在自行發光一樣,陳震笑道:“這不是真的,是用玉雕刻的,很象吧?剛打開盒蓋的時候,我和你一樣,嚇了一大跳。”


    高遠聲捧起這個奇怪的工藝品,很輕,玉質極好,圓潤柔和,通體竟沒有一點瑕疵,打磨得很細致,甚至顱骨的內側也是打磨得瑩潤光滑,一排整齊的白牙,這完全是按照人的頭骨來雕刻的,甚至連頜骨連接處也與人骨一致,奇怪的是在額頭的正中央上還鑽有一個橢圓形的孔。


    陳震道:“當時盒子上貼著兩張黃紙,上麵寫著字,很有意思,阿慧說這是封盒子的封條,不過紙已經殘損了。”他從上衣的內袋裏拿出一個塑料袋,高遠聲接過,他小心地拿出裏麵的東西,是兩張紙條,經過多年的歲月侵蝕,紙已經焦碎了,一張紙條上畫著看似亂七八糟的看不懂的字符,另一張已經已經斷成了兩半,高遠聲將它們拚湊在一起,依稀可看出上麵寫著“先父宋公諱照之靈”幾個字,陳震道:“這張紙,似乎說明這顆玉製的頭骨,它代表的那個人叫宋照,關於這個人,他的墳墓我們也找到了,就在宋家祖墳的最頂端,非常大的一個墓,碑文很模糊,不過能看到墓主的名字確實叫宋照。”


    高遠聲仔細端詳著這顆玉骷髏,陳震接著道:“這顆頭骨讓我想起一個世界之謎,那舉世聞名的用水晶製作的頭骨,眼前這顆玉頭骨雖然肯定與那沒有關係,不過雕刻很精美,一眼看去完全就是一顆人的頭骨,這是一個完美的工藝品。”


    陳震一臉的興奮,高遠聲沉吟了一下:“我同意你的說法,可是這個東西讓我感覺很奇怪,非常的奇怪,你有沒有想過,誰會製作這樣的一個東西?它有甚麽用?難道真是為了隻是代表那個名叫‘宋照’的人?”陳震道:“關於這一點,我也想過,在封建社會,人們很看重風水,先輩的葬地選擇有很多講究,對於下葬的屍體最忌諱的是‘死無全屍’,這句話後來甚至成了一個惡毒的詛咒,這個名叫‘宋照’的人,他也許犯了甚麽罪,被當時的皇帝砍了頭,而且頭還被拿走去警告其他有可能犯罪的人,古代的皇帝總是愛製作這種殺雞嚇猴子的道具,宋照死後,他的家人為了讓他體麵下葬,也就是古話說的‘全屍下葬’,他們就做了這麽一個玉頭,來代替死者丟失了的頭,這種事在古代是常有的,一般采用木刻,宋家有錢,就用玉刻。”


    高遠聲搖了搖頭道:“你說的這種情形完全不能成立,第一,這東西雕刻的不是人頭,而是頭骨,這東西的製作工藝遠比雕刻一顆人頭要來得複雜,宋家的人怎麽會製作這樣一個頭骨來達到‘全屍’的目的,如果真是這樣,那麽他們不是傻子就是瘋子;第二,如果它是用來代替頭的,那麽它應該陪同屍體放在棺材裏,可是它卻被非常小心、十分隱密地藏在了梁木裏,我想,宋家祠堂的梁木中藏著這個東西,這是一個完全失落了的秘密,也許隻有當初把它放進梁木裏的那個人才知道這個秘密,以至於這個秘密到後來失傳了,連宋家的後代也不知道自家的祠堂梁柱裏還藏著這麽一號寶貝,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形?第三,頭骨額頭上的那個孔代表甚麽意思?為甚麽要刻這麽一個孔?”


    陳震有些懵了,高遠聲的回答果斷地推翻了他自以為合理的想法,高遠聲接著道:“還有第四點,這個東西,也許並不象你想象中的那樣簡單,貼在盒子上的那兩條黃紙,其中有一條黃紙,根據它上麵寫的字,那麽也許你說對了,它說明這盒子裏的東西是代表一個叫‘宋照’的人,而另一條黃紙的作用,我認為阮慧也說對了,它確實是封條,可它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封條,如果我沒看錯,這是一種古代道士法師常用的封條——符咒,它的作用是封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推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往並收藏鬼推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