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馮德麟帶著衛隊站在錦縣火車站旁軍營前的空地上時,心裏還是有些七上八下的。他身邊的屬下也是惴惴不安的小聲向他問道:“馮爺,這小日本真的肯把地方讓出來嗎?他們要是不肯走,咱們接下去怎辦?”


    馮德麟楞了好一會才惡狠狠的說道:“那就涼拌。張老疙瘩可真不是個玩意,說好大家共進退,我這前腳才走,他後腳就跑去新民府,這就把我們給撂下了。這革命委員會想讓我們和日本人鬥起來,我可不上這個當,日本人要是不肯讓出地方來,我就帶著你們回廣寧去,了不起這革命軍的師長我不幹了,我倒要看看他們能把俺怎麽滴。”


    馮德麟身邊的幾位部下互相望了望,趕緊便有人出聲勸說道:“馮爺也不必著急,咱們還是看看再說。張老疙瘩雖然變了卦,但革命委員會我看不是什麽說瞎話的人。他們連日本人都打下來了,哪裏會讓我們來出這個頭。要是他們真想謀害俺們,也用不著每個月發給咱們3萬大洋的軍餉啊。”


    聽著部下們七嘴八舌的為革命委員會辯解,馮德麟心裏就更憋火了,隻是他現在還真有點怵這個突然冒出來的革命委員會,咒罵對方的話語是不敢公開說了。


    這倒不是幾次在戰鬥中受挫於對方,而是革命委員會還沒成什麽氣候就敢同日本人打,甚至於還擊敗了對方。雖然日本人和某些朝廷官吏並不承認失敗,認為這不過是暫時的撤退。但是對於東三省的民眾來說,抓獲了這麽多清軍和日軍俘虜,還繳獲了許多日軍丟下的大炮和彈藥,這樣都不算革命委員會勝利,那麽朝廷此前幾十年對外作戰的結果又該怎麽算?


    東三省的民眾因為新移民較多,平日裏頗有些匪氣,所以參加胡子的年青人很多。但是作為新移民這個群體,他們總體上對於中央政府還是保持著一種令人意外的服從性。和南方革命黨人動不動就要光複、獨立本省,以此號召本省民眾推翻帝製不同,東三省民眾是反對皇帝但不反對中央政府。


    因為滿洲地區麵對俄日分割侵略的外部局勢,和清廷表現出來的無能,使得東三省民眾認為現在的皇帝或是朝廷根本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因此必須要更換皇帝或是幹脆換一個中央政府上來。但他們同樣也反對南方革命黨人那種動不動就鼓吹各省各自獨立,大家自顧自己的聯邦主義,那樣的話還不如保留滿清朝廷,至少東三省還能在一個中國的名義下抵抗日俄的侵吞。


    不過現在麽,革命委員會的崛起,對日軍事上的節節勝利,使得滿洲地區有了擺脫被日俄瓜分的可能,東三省的民眾頓時都成為了革命委員會的支持者。即便是原本對於革命委員會還頗有微詞的地方士紳,現在都已轉變態度,開始積極向革命委員會靠攏了。


    就算是馮德麟、張作霖聚攏來的胡子們,在日軍從四平敗退後也都認為滿清氣數已盡,也許革命委員會真有坐龍庭的天命。這也是馮德麟、張作霖不得不接受革命委員會招撫的重要因素,他們要是繼續站在朝廷和日本人這邊,這些胡子們恐怕是要背棄他們了。


    唯一讓馮德麟沒有想到的是,原本他和張作霖商議,即便接受了革命委員會的招撫,他們也是聽調不聽宣,爭取先占住一塊地盤觀望形勢發展再說。但是馮德麟才剛跑來錦州,按照革命委員會的指示接收京奉鐵路關外段的保衛工作,那邊張作霖就跑去新民府真心實意的投靠革命委員會去了,這就讓他有些獨木難支的感覺了。


    頗有些心灰意冷的馮德麟此時已經失去了興致衝衝過來接收地盤的熱情,心裏反複尋思著是不是帶人跑回老家廣寧更安全些。不過那樣的話,他也就別指望從革命委員會那裏得到什麽補貼了,而沒有了這些補貼他可養不起手下這六、七千人馬。


    隻是就在馮德麟在雪地上來回踱步的時候,一行數人從軍營內走了出來。馮德麟停下腳步定睛望去,發覺是自己派去和日本人聯絡的部下李子陽陪著幾個日本軍人走出來了,看著李子陽臉上一臉輕鬆的樣子,他總算鬆了口氣,看起來交涉的結果還不壞。


    出營的日本軍官在馮德麟麵前停了下來,對著他麵無表情的說了一串日語,就在馮德麟身後的部下正忙著向一旁的翻譯詢問這日本軍官說的啥時,馮德麟有些失神的對著部下們說道:“他說,要我們給他們一個小時的時間整理行李,另外還要我們和他辦理交接手續,從此此地鐵路要是出了什麽問題,就是我們的責任了。”


    這位日本軍官向馮德麟交代完畢之後,就帶著部下返回了軍營,守在營門口的兩名哨兵也在他的命令下撤離了哨崗,望著這些日本軍人漸漸遠去的背影,終於有人忍不住興奮的說道:“到底還是得跟著革命委員會幹啊,這要是跟著朝廷,這些小日本啥時候能這麽和氣的對咱。”


    聽著身邊一群部下們的附和聲,馮德麟突然就有些不快了起來,明明他才是這些人的老大,何以現在人人都在誇革命委員會的威風,這不是吃裏扒外麽。他一邊在心裏想著,難道張老疙瘩又對了一次?一邊卻拉下了臉對著部下說道:“還他娘的楞在這裏吹什麽風,老八、老九,你們帶人去接了哨位,順便和日本人點驗了交接物資,可別給我丟臉,要不我非把你們吊在營門口吹風不可…”


    被馮德麟念叨著的張作霖,此時正在新民府的革命委員會駐地內,等待著被張榕接見。革命委員會的駐地邊上就是新民公學堂,此地為革命委員會光複後,新民公學堂就被奉天革命委員會主席張榕下令改為了新民師範學校。


    自小在這裏長大的張作霖對於新民府自然是不陌生的,不過對於革命委員會這個團體來說,他又覺得自己總是在霧裏看花,看不清這個團體是怎麽強大起來的。即便是拿著過去自己的生活閱曆經驗,他也是無法理解這個看起來總是喊著不知所謂的口號的團體,是怎麽幹翻了看起來高高在上的朝廷和地方官府,又是怎麽把那些不可一世的日本軍人給打的掉頭逃亡的。


    當然他能夠出現在這裏,而不是跟著馮德麟南下錦州,接受遼河以西十六縣的地盤,並不僅僅在於革命委員會能打,而是在於革命委員會證明了自己的武力之後,居然不著急和日本人言和入關,反而擺出了非要收回南滿日人特權的姿態。


    對於張作霖和許多人來說,革命委員會的這個決定是真的出乎意料的。這仗打到了現在,革命委員會已經豎立了足夠的威望,此時革命委員會即便丟下關外全師入關,也沒有人會指責什麽。畢竟在中國曆史的傳統中,先取中原奠定新朝的國基乃是開國君主的首選,邊疆的土地完全可以待日後再收複。


    因此在革命委員會擊退了四平日軍之後,張作霖已經做好了接受革命委員會的招撫,然後為王前驅入關征戰,看看能不能在新朝為自己搏一個地位出來了。但是革命委員會以遼河為界,將遼河以西交給他和馮德麟,自己全力和日軍爭奪奉天地區的做法,卻是打破了張作霖的盤算。


    一開始張作霖覺得革命委員會這些人是誌大才疏,搞不好是袁紹、董卓之流,恐怕是難以接受清廷被推翻後的天命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奉天百姓對於革命委員會的歸心,他突然才想明白革命委員會不著急入關也是有好處的,至少東三省的老百姓就認為革命委員會不會拋棄他們,所以才能讓革命委員會一下聚攏住了東北的人心。


    特別是革命委員會提出一定要收回滿清割讓給日本在滿洲的特權,收回南滿鐵路,收回大連及旅順租借地的宣傳,一下就把東三省的人心給拉住了。現在就連胡子內部都有聽不得說革命委員會壞話的人了,反對革命委員會的人都被打上了親日漢奸的頭銜,這也就使得之前還對著革命委員會的政策指手畫腳的士紳、地主們,現在也隻敢把矛頭對向了地方上支持革命委員會的官員和農會,而不敢再直接批評革命委員會本身了。


    張作霖的政治嗅覺可比馮德麟好多了,他很快就醒悟過來,革命委員會雖然將遼河以西十六縣丟給了他們,但是這塊地方基本沒有拓展的餘地,他和馮德麟不過成為了革命委員會和北洋集團之間的緩衝地區,隻要哪一方有所動作,他們都將被迫走上前線。


    這也就意味著革命委員會根本沒把他們當成自己人,如果革命委員會把遼河以東的人口消化下去,又真從日本手中取回了南滿鐵路,那麽革命委員會必然是要對付他們這些不可靠的半獨立勢力的。


    張作霖隻是衡量了一下,革命委員會雖然走的是最為艱難的一條路,但隻要真的走通了這條路,天下基本沒有什麽勢力再能擋得住對方了。北洋在關內雖然耀武揚威,但是對外連日本人都不敢惹,投靠過去顯然沒有什麽前途可言,更加上北洋用人自有體係,他這樣的外係人物也很難出頭。


    所以在思前想後了幾天,他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全麵投靠革命委員會,希望能夠完全的融入到這個大有前途的團體當中去。他也知道自己的出身不怎樣,加上又錯過了革命委員會最容易接受外來勢力的時候,因此未必能得到北滿出身的革命委員會委員們的待見,於是在打聽到奉天革命委員會在新民府成立,委員會主席又是奉天人張榕,就不顧一切的跑了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熱的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富春山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富春山居並收藏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