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巨大的三級戰列艦緩緩出現在龍門港。</p>
船頭站著三個男子,三人表情難看的手扶著戰列艦的船邊,正左右看著。</p>
這三人,分別為原左都禦史劉宗周、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翰林院庶吉士周鍾。</p>
他們是乘坐旅順新產的“長生級”三級戰列艦,一路來到廣東。</p>
劉宗周、光時亨在天津上的船,周鍾在鬆江上的船。</p>
一路南下,到廣東龍門港。</p>
龍門港位於廣東欽州以南,往西幾十裏就是安南。</p>
這三人都是大明朝的奇葩。</p>
劉宗周是浙江紹興人,為官還是不錯,但他信崇宋明理學(心學),最出名的地方就是力阻崇禎在最後關頭造火炮之事。</p>
</p>
他以心學仁義說,認為天下人的‘心’原本都是好的,需要用仁義去感化別人。</p>
當年因為阻止崇禎造炮,被免,丁毅進京後,馬上任命他為右都禦史。</p>
明朝左比右大,劉宗周感覺自己被降級了,開始不願意出來當官。</p>
隻到丁毅說有件大事,要他去辦,他這才肯出來。</p>
光時亨就不說了,崇禎想逃向江南時,就是他不準崇禎逃。</p>
周鍾是江南金壇人,原曆史李自成進京後,還幫他起了登基詔書。</p>
這次的曆史裏,李自成沒來的及在京城登基,他也沒機會寫詔書。</p>
丁毅派這三位好同誌,一起前來安南,宣大明詔書,嚴令後黎朝鄭梉,不得攻擊莫敬宇,並歸還高平四州(石臨、廣淵、上琅、下琅)予莫氏。</p>
原曆史上,到1669年,滿清康熙帝遣李仙根、楊兆傑二人,要求後黎朝歸還高平四州(石臨、廣淵、上琅、下琅)予莫氏,莫敬宇得以回到高平,改名莫元清。</p>
現在丁毅提前二十多年,讓劉宗周來宣詔。</p>
而這會,正是後黎朝鄭梉未死,兵勢最猛的時候。</p>
此時三人正站在船頭,等船登陸。</p>
站他們位置,能看到龍門港沿岸到處都人頭,無數百姓和工人正在建造什麽,碼頭上人流如織,起碼有幾千人在幹活。</p>
“此處叫什麽?”光時亨從來沒出過直隸,這會是第一次出遠門,中間暈船吐了很多次,好不容易到這,已經快沒了半條命。</p>
“廣東欽州。”周鍾苦著臉:“距京城,千萬裏呢。”</p>
劉宗周關心的不是這些,他不時回頭看戰列艦:“這叫旅順號的戰船,怎麽如此之大?鎮北王他,何時造成這麽大的船?”</p>
周鍾點頭:“比起成祖年間的大船,恐怕還要大。”</p>
“還有這些炮。”劉宗周最痛恨火器,看到戰列艦上密密麻麻的火炮,十分生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國威所以愈頓也”。</p>
他這話對崇禎說過一遍,現在又說。</p>
“鎮北王重用西夷,國之禍根。”</p>
光時亨和周鍾不敢接話。</p>
光時亨眼珠一轉:“劉都憲此次出行,必然會以‘仁義’教化番夷。”</p>
“當然。”劉宗周傲然:“野外番邦,當以仁義教化之。”</p>
他們的大船開到前麵,發現前麵沒有大船靠岸的地方,正在新建,但有平台已經接出岸邊,有兵士用跳板開始對接。</p>
這時一個黑乎乎的番兵走了過來,開口還是流利的漢語:“請幾位大人上岸吧。”</p>
“雷州總兵洪旭就在欽州等幾位大人。”</p>
劉宗周目瞪口呆看了看這番兵。</p>
這些番兵是在泉州上船的,都是大員先運到泉州,然後在泉州上他們的船。</p>
他們船上,能載負六百多人,現在就有五百番兵。</p>
三人趕緊上岸,好不容易上岸,就看到三級戰列艦上,一隊隊的番兵開始集合,上岸。</p>
此次丁毅為打安南,從大員動員了一萬番兵,一萬蒙古女真兵。</p>
因為這船上有劉宗周他們,所以隻放了番兵。</p>
三人在岸邊看了半天,一直看到番兵全部下船,然後麵麵相覷,心中同時在想,真是精銳。</p>
這些番兵比他們見過的所有明軍都精銳。</p>
但劉宗周總覺的那裏不對勁。</p>
周鍾這時道:“鎮北王看來很懂心學,以仁義教化番夷,為我們大明所用。”</p>
劉宗周半天無語,想反駁,又好像有點道理。</p>
但他這會心裏肯定不爽,好歹也是都憲,右都禦史,一點排麵都沒有。</p>
就在這時,遠處有明軍和當地官員過來了。</p>
“是劉都憲、周大人、光大人嗎?下官欽州同知謝海山。”</p>
“欽州衛指揮使丁石頭。”</p>
丁石頭也是徐大堡出來的老兄弟,這幾年一直在情報司,最近才出來到這邊任衛指揮使。</p>
他與當地同知謝海山來迎接三人。</p>
謝海山一路帶他們回欽州,當晚和欽州知府一起,好好宴請了他們。</p>
劉宗周臉色有點不好看,因為知府沒去接他,排麵不夠,而且所謂的雷州總兵洪旭也沒出現。</p>
但他這性格,也不會當麵說什麽,就是擺著臭臉。</p>
次日,謝海山和他簡單說了下情況。</p>
安南自從形成南北朝後,國內分為四股勢力,莫朝、後黎朝、占城、隆平。</p>
從北到南,依次為莫朝,隆平,後黎,占城。</p>
實力最強的是後黎。</p>
後來後黎大將阮潢見時任後黎朝的權臣鄭檢猜忌自己,就申請出鎮順化,然後發展成南邊的阮氏勢力,四股勢力變成了五股。</p>
1625年時,鄭梉派遣鄭橋率兵攻陷高平,擒殺太上皇莫敬恭和莫朝皇太子等,押往清化斬首。</p>
莫光祖莫敬寬則與次子莫敬宇遁入明朝,同年遣人向後黎朝上降表。在當時明朝的壓力下,後黎朝封莫敬寬為太尉、通國公,準許他回到高平,從此以後莫朝的軍事實力更加衰弱,並向後黎朝進貢。</p>
雙方相安無事的幾十年,莫朝一直在積蓄實力,練兵囤田。</p>
1638年,莫光祖莫敬寬去世後,新任莫明宗莫敬宇繼位,他的能力比莫敬寬強多了,莫朝在他的治理下,國力又蒸蒸日上。</p>
鄭梉感覺不到妙,於1638年和去年,兩次發兵進攻莫朝,但被莫敬宇帶兵擊敗。</p>
其間,鄭梉與南方阮氏又是多次發生大戰,互有勝負,原曆史一直打到1672年,還分不出勝負就決定劃江而治。</p>
所以現在安南的情況時,有莫朝、後黎朝、阮氏、隆平、占城五個勢力。</p>
莫朝最差,隻餘高平一地,隆平占據安南北部中間,阮氏在中間往南,南部是占城。</p>
謝海山道:“朝廷的旨意是什麽,劉都憲知道嗎?”</p>
劉宗周道:“當然,斥令鄭梉歸還高平四州給莫敬宇。”</p>
“降安南國為‘安南都統使司。’”</p>
在1540年十一月初三時,莫登庸與大臣數十人自縛跪拜,入鎮南關向明朝官員納地請降,明朝將安南國(越南語:An Nam qu?c)降為安南都統使司。封莫登庸為安南都統使,軼從二品,世襲,銀印,安南法理上成了內屬明朝的自治單位。</p>
但當時的莫登庸對此似乎毫不介意,心安理得地對明自稱都統使、對內繼續稱帝建元,明朝也不管不問,等於默認了。</p>
謝海山點頭:“安南已經很久沒承認安南都統使司。”</p>
“鎮北王的意思,要鄭梉也承認安南都統使司,鄭氏實力最強,統治安南多年,南征北戰,桀驁不馴,不可一世,劉都憲此去,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切不可以仗大明兵強馬壯,而危言之。”</p>
這不廢話嗎,劉宗周冷然道:“用兵之道,太上湯武之仁義。”</p>
“我此去,必然以仁義教化他們。”</p>
豈會用威脅的口氣,你當我是丁毅那樣的驕將出身?</p>
謝海山暗暗好笑,表情一臉恭敬:“劉都憲深明大義,必能完成大任。”</p>
光時亨這時有點急了:“就咱們三人前去?沒有衛隊?”</p>
邊上丁石頭一本正經:“安南氣候不同大明,咱們的兵馬都不適應。”</p>
“你們放心,莫朝派了一隊兵馬護衛你們,有大明使節節符,後黎朝的人,不會對你們怎麽樣?”</p>
“必竟,他們曾經是咱們的屬國。”</p>
光時亨還要說,劉宗周大聲道:“天朝上邦,有何懼之。”</p>
之前丁毅派人私下和他說過,要是事成,讓他進閣,為輔政大臣。</p>
劉宗周也是鐵了心要辦成這事,第二天一大早,就吵要進安南。</p>
丁石頭派了一隊人護送他們,一路往西,進入分茅嶺。</p>
這邊全是山路,要爬山越嶺,三人皆是京官,細皮嫩肉,那吃過這樣的苦,一個個叫苦不迭。</p>
送進去十裏左右,從路邊上跑出來一隊黑黑瘦小的安南人,正是莫敬宇派來的人馬。</p>
他們有二十人,帶了大量的馬騾和糧草,將護送他們前往後黎朝。</p>
領隊叫胡恒。</p>
丁石頭的當即和他們告別,趕緊回到廣東。</p>
胡恒是莫敬宇心腹,這會他們都不知道明軍準備攻打安南,還以為丁毅真心要幫他們做中間和事老。</p>
當下他帶著劉宗周他們往後黎朝而去。</p>
就在他們前往後黎朝的同時,明軍大量的兵馬,正從廣東沿海,一船船的往欽州集合。</p>
大量的商船,戰船也在這裏集合。</p>
要征服安南,隻需打敗最強的後黎和第二強的阮氏。</p>
後黎也好,阮氏也好,他們的首府,一個在升龍,一個在順化。</p>
皆在海邊不遠處。</p>
船頭站著三個男子,三人表情難看的手扶著戰列艦的船邊,正左右看著。</p>
這三人,分別為原左都禦史劉宗周、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翰林院庶吉士周鍾。</p>
他們是乘坐旅順新產的“長生級”三級戰列艦,一路來到廣東。</p>
劉宗周、光時亨在天津上的船,周鍾在鬆江上的船。</p>
一路南下,到廣東龍門港。</p>
龍門港位於廣東欽州以南,往西幾十裏就是安南。</p>
這三人都是大明朝的奇葩。</p>
劉宗周是浙江紹興人,為官還是不錯,但他信崇宋明理學(心學),最出名的地方就是力阻崇禎在最後關頭造火炮之事。</p>
</p>
他以心學仁義說,認為天下人的‘心’原本都是好的,需要用仁義去感化別人。</p>
當年因為阻止崇禎造炮,被免,丁毅進京後,馬上任命他為右都禦史。</p>
明朝左比右大,劉宗周感覺自己被降級了,開始不願意出來當官。</p>
隻到丁毅說有件大事,要他去辦,他這才肯出來。</p>
光時亨就不說了,崇禎想逃向江南時,就是他不準崇禎逃。</p>
周鍾是江南金壇人,原曆史李自成進京後,還幫他起了登基詔書。</p>
這次的曆史裏,李自成沒來的及在京城登基,他也沒機會寫詔書。</p>
丁毅派這三位好同誌,一起前來安南,宣大明詔書,嚴令後黎朝鄭梉,不得攻擊莫敬宇,並歸還高平四州(石臨、廣淵、上琅、下琅)予莫氏。</p>
原曆史上,到1669年,滿清康熙帝遣李仙根、楊兆傑二人,要求後黎朝歸還高平四州(石臨、廣淵、上琅、下琅)予莫氏,莫敬宇得以回到高平,改名莫元清。</p>
現在丁毅提前二十多年,讓劉宗周來宣詔。</p>
而這會,正是後黎朝鄭梉未死,兵勢最猛的時候。</p>
此時三人正站在船頭,等船登陸。</p>
站他們位置,能看到龍門港沿岸到處都人頭,無數百姓和工人正在建造什麽,碼頭上人流如織,起碼有幾千人在幹活。</p>
“此處叫什麽?”光時亨從來沒出過直隸,這會是第一次出遠門,中間暈船吐了很多次,好不容易到這,已經快沒了半條命。</p>
“廣東欽州。”周鍾苦著臉:“距京城,千萬裏呢。”</p>
劉宗周關心的不是這些,他不時回頭看戰列艦:“這叫旅順號的戰船,怎麽如此之大?鎮北王他,何時造成這麽大的船?”</p>
周鍾點頭:“比起成祖年間的大船,恐怕還要大。”</p>
“還有這些炮。”劉宗周最痛恨火器,看到戰列艦上密密麻麻的火炮,十分生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國威所以愈頓也”。</p>
他這話對崇禎說過一遍,現在又說。</p>
“鎮北王重用西夷,國之禍根。”</p>
光時亨和周鍾不敢接話。</p>
光時亨眼珠一轉:“劉都憲此次出行,必然會以‘仁義’教化番夷。”</p>
“當然。”劉宗周傲然:“野外番邦,當以仁義教化之。”</p>
他們的大船開到前麵,發現前麵沒有大船靠岸的地方,正在新建,但有平台已經接出岸邊,有兵士用跳板開始對接。</p>
這時一個黑乎乎的番兵走了過來,開口還是流利的漢語:“請幾位大人上岸吧。”</p>
“雷州總兵洪旭就在欽州等幾位大人。”</p>
劉宗周目瞪口呆看了看這番兵。</p>
這些番兵是在泉州上船的,都是大員先運到泉州,然後在泉州上他們的船。</p>
他們船上,能載負六百多人,現在就有五百番兵。</p>
三人趕緊上岸,好不容易上岸,就看到三級戰列艦上,一隊隊的番兵開始集合,上岸。</p>
此次丁毅為打安南,從大員動員了一萬番兵,一萬蒙古女真兵。</p>
因為這船上有劉宗周他們,所以隻放了番兵。</p>
三人在岸邊看了半天,一直看到番兵全部下船,然後麵麵相覷,心中同時在想,真是精銳。</p>
這些番兵比他們見過的所有明軍都精銳。</p>
但劉宗周總覺的那裏不對勁。</p>
周鍾這時道:“鎮北王看來很懂心學,以仁義教化番夷,為我們大明所用。”</p>
劉宗周半天無語,想反駁,又好像有點道理。</p>
但他這會心裏肯定不爽,好歹也是都憲,右都禦史,一點排麵都沒有。</p>
就在這時,遠處有明軍和當地官員過來了。</p>
“是劉都憲、周大人、光大人嗎?下官欽州同知謝海山。”</p>
“欽州衛指揮使丁石頭。”</p>
丁石頭也是徐大堡出來的老兄弟,這幾年一直在情報司,最近才出來到這邊任衛指揮使。</p>
他與當地同知謝海山來迎接三人。</p>
謝海山一路帶他們回欽州,當晚和欽州知府一起,好好宴請了他們。</p>
劉宗周臉色有點不好看,因為知府沒去接他,排麵不夠,而且所謂的雷州總兵洪旭也沒出現。</p>
但他這性格,也不會當麵說什麽,就是擺著臭臉。</p>
次日,謝海山和他簡單說了下情況。</p>
安南自從形成南北朝後,國內分為四股勢力,莫朝、後黎朝、占城、隆平。</p>
從北到南,依次為莫朝,隆平,後黎,占城。</p>
實力最強的是後黎。</p>
後來後黎大將阮潢見時任後黎朝的權臣鄭檢猜忌自己,就申請出鎮順化,然後發展成南邊的阮氏勢力,四股勢力變成了五股。</p>
1625年時,鄭梉派遣鄭橋率兵攻陷高平,擒殺太上皇莫敬恭和莫朝皇太子等,押往清化斬首。</p>
莫光祖莫敬寬則與次子莫敬宇遁入明朝,同年遣人向後黎朝上降表。在當時明朝的壓力下,後黎朝封莫敬寬為太尉、通國公,準許他回到高平,從此以後莫朝的軍事實力更加衰弱,並向後黎朝進貢。</p>
雙方相安無事的幾十年,莫朝一直在積蓄實力,練兵囤田。</p>
1638年,莫光祖莫敬寬去世後,新任莫明宗莫敬宇繼位,他的能力比莫敬寬強多了,莫朝在他的治理下,國力又蒸蒸日上。</p>
鄭梉感覺不到妙,於1638年和去年,兩次發兵進攻莫朝,但被莫敬宇帶兵擊敗。</p>
其間,鄭梉與南方阮氏又是多次發生大戰,互有勝負,原曆史一直打到1672年,還分不出勝負就決定劃江而治。</p>
所以現在安南的情況時,有莫朝、後黎朝、阮氏、隆平、占城五個勢力。</p>
莫朝最差,隻餘高平一地,隆平占據安南北部中間,阮氏在中間往南,南部是占城。</p>
謝海山道:“朝廷的旨意是什麽,劉都憲知道嗎?”</p>
劉宗周道:“當然,斥令鄭梉歸還高平四州給莫敬宇。”</p>
“降安南國為‘安南都統使司。’”</p>
在1540年十一月初三時,莫登庸與大臣數十人自縛跪拜,入鎮南關向明朝官員納地請降,明朝將安南國(越南語:An Nam qu?c)降為安南都統使司。封莫登庸為安南都統使,軼從二品,世襲,銀印,安南法理上成了內屬明朝的自治單位。</p>
但當時的莫登庸對此似乎毫不介意,心安理得地對明自稱都統使、對內繼續稱帝建元,明朝也不管不問,等於默認了。</p>
謝海山點頭:“安南已經很久沒承認安南都統使司。”</p>
“鎮北王的意思,要鄭梉也承認安南都統使司,鄭氏實力最強,統治安南多年,南征北戰,桀驁不馴,不可一世,劉都憲此去,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切不可以仗大明兵強馬壯,而危言之。”</p>
這不廢話嗎,劉宗周冷然道:“用兵之道,太上湯武之仁義。”</p>
“我此去,必然以仁義教化他們。”</p>
豈會用威脅的口氣,你當我是丁毅那樣的驕將出身?</p>
謝海山暗暗好笑,表情一臉恭敬:“劉都憲深明大義,必能完成大任。”</p>
光時亨這時有點急了:“就咱們三人前去?沒有衛隊?”</p>
邊上丁石頭一本正經:“安南氣候不同大明,咱們的兵馬都不適應。”</p>
“你們放心,莫朝派了一隊兵馬護衛你們,有大明使節節符,後黎朝的人,不會對你們怎麽樣?”</p>
“必竟,他們曾經是咱們的屬國。”</p>
光時亨還要說,劉宗周大聲道:“天朝上邦,有何懼之。”</p>
之前丁毅派人私下和他說過,要是事成,讓他進閣,為輔政大臣。</p>
劉宗周也是鐵了心要辦成這事,第二天一大早,就吵要進安南。</p>
丁石頭派了一隊人護送他們,一路往西,進入分茅嶺。</p>
這邊全是山路,要爬山越嶺,三人皆是京官,細皮嫩肉,那吃過這樣的苦,一個個叫苦不迭。</p>
送進去十裏左右,從路邊上跑出來一隊黑黑瘦小的安南人,正是莫敬宇派來的人馬。</p>
他們有二十人,帶了大量的馬騾和糧草,將護送他們前往後黎朝。</p>
領隊叫胡恒。</p>
丁石頭的當即和他們告別,趕緊回到廣東。</p>
胡恒是莫敬宇心腹,這會他們都不知道明軍準備攻打安南,還以為丁毅真心要幫他們做中間和事老。</p>
當下他帶著劉宗周他們往後黎朝而去。</p>
就在他們前往後黎朝的同時,明軍大量的兵馬,正從廣東沿海,一船船的往欽州集合。</p>
大量的商船,戰船也在這裏集合。</p>
要征服安南,隻需打敗最強的後黎和第二強的阮氏。</p>
後黎也好,阮氏也好,他們的首府,一個在升龍,一個在順化。</p>
皆在海邊不遠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