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欽州的戰船過來,到安南太平附近的海岸線隻有六百裏,順風兩到三天就能到。</p>
從海邊登陸到升龍是兩百裏,騎兵一到兩天就到了。</p>
升龍位資源豐盛的紅河平原,且距大海較近,物產豐富,人丁興旺,作為封建王朝立國肇基的中心,所以安南曆代王朝都把首都定在這裏。</p>
這邊是安南平原最多的地方,後世糧食高產之地,很適合騎兵突襲。</p>
而阮氏的順化城,距離欽州是一千裏,戰船過去,順風大概五到六天左右能到。</p>
順化城距離海邊更近,不到二十裏。</p>
以前明軍皆從廣西進軍,丁毅這次要從海上進軍,唯一的難度,就是尋找登陸的地方。</p>
而升化附近紅河平原,正好在紅河沿上。</p>
紅河發源於我國雲南省中部(稱元江[Yuan g]),河源海拔2650米。上遊禮社河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北在三江口接納東側支流綠汁江後始稱元江,流至到我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內後稱紅河,東南流至河口入越南,到河內分支流入太平洋的北部灣。</p>
這意味著丁毅的戰船從欽州進入太平洋北部灣後,除了三級戰列艦外,其他的船,都可以從河內支流進入安南境內,其間連綿數百裏長,肯定能找到登陸點。</p>
丁石頭的兵馬和情報司的人,幾個月前就已經進入紅河平原,尋找登陸點。</p>
成祖那會沒有這邊打,可能是大量的船都用來下西洋,沒有足夠多的戰船支持。</p>
要知道運動數萬大軍,加上火炮輜重和糧草,丁毅最少要動用兩千艘船以上。</p>
就當時的明成祖朱棣,征發了三十萬大軍號稱八十萬,那不得上萬船才能從海上走,肯定也沒這樣的能力,所以沒從海上過去。</p>
而現在的丁毅,收降了鄭芝龍的水師,加上他原有的,舉國加起來,兩千艘戰船是沒有問題的。</p>
趙大山曾問他,為何現在天下未定,就要打安南。</p>
丁毅說,一是收複故土,有聲望功績加成。</p>
有仁宣之治稱號的朱瞻基放棄了安南,他丁毅收回來,何等的榮耀和功勳。</p>
二是現在水師無事幹,你養這麽多水師幹什麽?大員這麽兵馬也沒事幹?當然要打仗,讓兵馬動起來,不然都荒廢掉。</p>
三是可以搶錢,丁毅打仗就是為了發財。</p>
四是安南是糧食高產地,後世越\南三分之二是山區,耕地麵積不到我國二十分之一,但卻是世界第二的糧食出產國。</p>
因為他們這邊的水稻是一年三熟,且土地肥沃。</p>
占有了安南,國內的貴州、雲南等鄰近安南的地方,將再也不會缺糧,可以直接就近補給,而不需要從湖廣等地支援。</p>
更別說成祖時期,安南就向大明上繳了四百萬石的糧稅。</p>
以前明朝征服這裏,都不會運走當地的財富,要顯的明朝禮儀之邦的風采。</p>
丁毅那是連地皮都要刮三寸的人,當然要搶。</p>
五是丁毅還準備在這裏種甘蔗,賣白糖,把白糖賣到東南亞一帶,這在將來,是一個很賺錢的行當。</p>
而最最重要的是,占據安南之後,丁毅的水師可以近距離威脅到整個東南亞,後世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甚至印度,俱在他的火炮和戰船之下。</p>
後世對亞洲至關重要的亞洲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也垂手可得。</p>
所以安南,一定要打,宜早不宜遲。</p>
劉宗周三人是二月初到廣東,這會天氣不是很熱,丁石頭故意安排他們從陸路進去,從廣東進入分茅嶺,一路翻山越嶺,又累又苦。</p>
幾個京師人那吃過這種苦。</p>
要不是來之前丁毅答應他們,回去之後都算大功,要重重提拔,誰肯過來這種蠻荒之地。</p>
光時亨進來走了十天不到,就得了疾疫,當地人胡恒采野草給其服下,上吐下瀉了幾天,差點吐死,但他運氣不錯,居然活了過來。</p>
他們走走停停,進度緩慢,隻到進入後黎朝當地縣府,表明大明特使身份後,得到馬騾,但胡恒等人被攔住,當地派了一隊兵馬護送他們去升龍。</p>
三人吃了這麽多天的苦,又自仗天朝上國的身份,路上不時對鄭氏的兵馬喝斥,前麵胡恒因為需要大明幫忙對抗鄭氏,自然都忍了下來,這鄭氏的人那受的了。</p>
沒幾天因為冷熱食的事情,忍無可忍的鄭氏兵馬把周鍾打了一頓,劉宗周他們這才發現,鄭氏的人,沒胡恒的人講道理。</p>
“真是野蠻人。”劉宗周很生氣的道。</p>
“當以仁義教化這些蠻荒。”光時亨附合他,因為光時亨覺的,回到京城後,劉宗周要做內閣輔政大臣了。</p>
劉宗周嘴巴張了張,也沒說什麽,省的打自己的臉。</p>
二月下旬,他們終於來到升龍城。</p>
1407年,明軍曾攻克升龍,但當時的胡朝首都在清化。</p>
1592年,後黎朝大將鄭鬆打擊莫朝,重新奪回升龍,此後地位世襲,人稱‘鄭主’,鄭家的勢力就在升龍深根發芽。</p>
此時後黎朝皇帝是第十八代皇帝,黎真宗,黎維右。</p>
後黎朝的皇帝是傀儡皇帝,隻負責臨朝聽政及接見使節。</p>
二月二十三日,鄭主鄭梉安排劉宗周三人見麵黎維右。</p>
劉宗周入殿之後,便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先痛斥來時路上不好的待遇,然後才打開聖旨,宣傳天朝上邦的旨意。</p>
他要求後黎朝歸還高平四州(石臨、廣淵、上琅、下琅)予莫氏,降安南為‘安南都統使司’,任命黎維右為安南都統使,軼從二品,世襲,銀印。</p>
把以前封給莫氏的,都封到黎氏頭上。</p>
年青的黎維右麵無表情的聽著,心裏肯定是一個萬草尼嗎在奔騰。</p>
想必此刻心裏在罵,你們明人跟我說有屁用,去跟鄭梉說啊。</p>
他當然不敢表露心態,還麵帶微笑:“上使遠下辛苦,好好休息下,上邦的旨意,小王會與諸臣們商量後再定奪。”</p>
他自稱小王,似乎不願意降為安南都統使司。</p>
連他這個傀儡皇帝都不願意降級,別說是鄭主鄭梉了。</p>
劉宗周這家夥犯二了,語重心長的和黎維右談人生,談哲理,說道理。</p>
以前吧,我們明軍打下過這裏,還統治了你們,後來我們朝皇帝仁懷天下,又還給你們了,你們得知恩感恩,知道我明朝皇帝的好,趕緊答應了吧。</p>
他不說還好,大殿裏好多後黎朝的文武大臣大將們,俱是吹胡子瞪眼睛。</p>
去年明人京城被反賊攻破的消息,早就傳到安南,你們都差點滅國了,還敢在這裏嘰嘰歪歪。</p>
當天黎維右未表態,安排他們三人住下。</p>
三人離殿後,鄭梉在右邊講武殿召集文武大臣們議事。</p>
諸文臣紛紛表態,不要理明人,應該當把他們轟出去,有人甚至言,明人都差點亡國了,當斬明使。</p>
鄭梉老謀深算,怕引來明軍報複,必竟明人是差點亡國,還沒有亡呢,而且聽說明人丁毅,和他一樣,現在輔政大明,大權在握,也是個當地軍閥出身。</p>
安南國內現在四分五裂,鄭梉也不想得罪明人,經過商量後,決定接受明人的條件。</p>
</p>
決定廷議後,一名小太監快步往後宮去。</p>
很快來到黎維右的所在。</p>
“陛下。”小太監跪倒在地。</p>
黎維右揮手示意他上前,小太監跑到他身前,低頭俯耳說了幾句。</p>
“鄭梉同意了?”黎維右一臉不可思議。</p>
他馬上回過神,低聲道:“你速去宮外,通知阮大人。”</p>
小太監起身,離開皇宮。</p>
到了皇宮外麵後,找到升龍的一處庭院,見到了後黎朝禮部侍郎阮兆輝。</p>
後黎朝的官製完全彷效明朝,有六部六科、承宣、按查司等。</p>
禮部功能也和大明一樣。</p>
阮兆輝得到消息後,送走了小太監,很快召來一個家丁,交給其一塊不全的玉佩。</p>
家丁拿著玉佩來到升龍城中的一家店鋪。</p>
這店鋪是個當鋪,在升龍已經開了兩年多。</p>
家丁把玉佩送到店鋪,問,這玉佩可以當嗎?</p>
店主明顯像個明人,他拿過玉佩看了看,雖然破壞,但質量不錯,便點頭:“雖有瑕疵,但玉質很不錯,可當五百文錢。”</p>
店主拿了個包裹,好像包了好多銅幣在裏麵,遞給家丁。</p>
家丁抱在懷裏,匆匆回家,遞給阮兆輝打開一看,裏麵有很多銅幣,中間包著五十兩黃金,阮兆輝滿意的露出笑容。</p>
第二天清晨,劉宗周三人從禮部會同館起床,吃過早餐後,還未得後黎朝回複的消息,三人打算上街逛一逛,必竟難得出國一趟。</p>
劉宗周本來不想去的,安心在館中等消息。</p>
架不住周鍾和光時亨勸說,便陪著一起。</p>
升龍街上也很熱鬧,這會人口估計幾十萬是有的,不比京城差多少。</p>
三人看著當地街道的模樣,感覺和大明京城遠遠不如,街上還很髒,但各種建築卻都有大明的模樣。</p>
“邯鄲學步,徒增笑耳。”劉宗周洋洋得意,這些蠻荒像學咱們天朝上邦,隻是學到一點皮毛。</p>
另兩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p>
三人一邊聊天,一邊四下觀望。</p>
不料,突然有人匆匆經過,撞了光時亨一下。</p>
從海邊登陸到升龍是兩百裏,騎兵一到兩天就到了。</p>
升龍位資源豐盛的紅河平原,且距大海較近,物產豐富,人丁興旺,作為封建王朝立國肇基的中心,所以安南曆代王朝都把首都定在這裏。</p>
這邊是安南平原最多的地方,後世糧食高產之地,很適合騎兵突襲。</p>
而阮氏的順化城,距離欽州是一千裏,戰船過去,順風大概五到六天左右能到。</p>
順化城距離海邊更近,不到二十裏。</p>
以前明軍皆從廣西進軍,丁毅這次要從海上進軍,唯一的難度,就是尋找登陸的地方。</p>
而升化附近紅河平原,正好在紅河沿上。</p>
紅河發源於我國雲南省中部(稱元江[Yuan g]),河源海拔2650米。上遊禮社河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北在三江口接納東側支流綠汁江後始稱元江,流至到我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內後稱紅河,東南流至河口入越南,到河內分支流入太平洋的北部灣。</p>
這意味著丁毅的戰船從欽州進入太平洋北部灣後,除了三級戰列艦外,其他的船,都可以從河內支流進入安南境內,其間連綿數百裏長,肯定能找到登陸點。</p>
丁石頭的兵馬和情報司的人,幾個月前就已經進入紅河平原,尋找登陸點。</p>
成祖那會沒有這邊打,可能是大量的船都用來下西洋,沒有足夠多的戰船支持。</p>
要知道運動數萬大軍,加上火炮輜重和糧草,丁毅最少要動用兩千艘船以上。</p>
就當時的明成祖朱棣,征發了三十萬大軍號稱八十萬,那不得上萬船才能從海上走,肯定也沒這樣的能力,所以沒從海上過去。</p>
而現在的丁毅,收降了鄭芝龍的水師,加上他原有的,舉國加起來,兩千艘戰船是沒有問題的。</p>
趙大山曾問他,為何現在天下未定,就要打安南。</p>
丁毅說,一是收複故土,有聲望功績加成。</p>
有仁宣之治稱號的朱瞻基放棄了安南,他丁毅收回來,何等的榮耀和功勳。</p>
二是現在水師無事幹,你養這麽多水師幹什麽?大員這麽兵馬也沒事幹?當然要打仗,讓兵馬動起來,不然都荒廢掉。</p>
三是可以搶錢,丁毅打仗就是為了發財。</p>
四是安南是糧食高產地,後世越\南三分之二是山區,耕地麵積不到我國二十分之一,但卻是世界第二的糧食出產國。</p>
因為他們這邊的水稻是一年三熟,且土地肥沃。</p>
占有了安南,國內的貴州、雲南等鄰近安南的地方,將再也不會缺糧,可以直接就近補給,而不需要從湖廣等地支援。</p>
更別說成祖時期,安南就向大明上繳了四百萬石的糧稅。</p>
以前明朝征服這裏,都不會運走當地的財富,要顯的明朝禮儀之邦的風采。</p>
丁毅那是連地皮都要刮三寸的人,當然要搶。</p>
五是丁毅還準備在這裏種甘蔗,賣白糖,把白糖賣到東南亞一帶,這在將來,是一個很賺錢的行當。</p>
而最最重要的是,占據安南之後,丁毅的水師可以近距離威脅到整個東南亞,後世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甚至印度,俱在他的火炮和戰船之下。</p>
後世對亞洲至關重要的亞洲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也垂手可得。</p>
所以安南,一定要打,宜早不宜遲。</p>
劉宗周三人是二月初到廣東,這會天氣不是很熱,丁石頭故意安排他們從陸路進去,從廣東進入分茅嶺,一路翻山越嶺,又累又苦。</p>
幾個京師人那吃過這種苦。</p>
要不是來之前丁毅答應他們,回去之後都算大功,要重重提拔,誰肯過來這種蠻荒之地。</p>
光時亨進來走了十天不到,就得了疾疫,當地人胡恒采野草給其服下,上吐下瀉了幾天,差點吐死,但他運氣不錯,居然活了過來。</p>
他們走走停停,進度緩慢,隻到進入後黎朝當地縣府,表明大明特使身份後,得到馬騾,但胡恒等人被攔住,當地派了一隊兵馬護送他們去升龍。</p>
三人吃了這麽多天的苦,又自仗天朝上國的身份,路上不時對鄭氏的兵馬喝斥,前麵胡恒因為需要大明幫忙對抗鄭氏,自然都忍了下來,這鄭氏的人那受的了。</p>
沒幾天因為冷熱食的事情,忍無可忍的鄭氏兵馬把周鍾打了一頓,劉宗周他們這才發現,鄭氏的人,沒胡恒的人講道理。</p>
“真是野蠻人。”劉宗周很生氣的道。</p>
“當以仁義教化這些蠻荒。”光時亨附合他,因為光時亨覺的,回到京城後,劉宗周要做內閣輔政大臣了。</p>
劉宗周嘴巴張了張,也沒說什麽,省的打自己的臉。</p>
二月下旬,他們終於來到升龍城。</p>
1407年,明軍曾攻克升龍,但當時的胡朝首都在清化。</p>
1592年,後黎朝大將鄭鬆打擊莫朝,重新奪回升龍,此後地位世襲,人稱‘鄭主’,鄭家的勢力就在升龍深根發芽。</p>
此時後黎朝皇帝是第十八代皇帝,黎真宗,黎維右。</p>
後黎朝的皇帝是傀儡皇帝,隻負責臨朝聽政及接見使節。</p>
二月二十三日,鄭主鄭梉安排劉宗周三人見麵黎維右。</p>
劉宗周入殿之後,便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先痛斥來時路上不好的待遇,然後才打開聖旨,宣傳天朝上邦的旨意。</p>
他要求後黎朝歸還高平四州(石臨、廣淵、上琅、下琅)予莫氏,降安南為‘安南都統使司’,任命黎維右為安南都統使,軼從二品,世襲,銀印。</p>
把以前封給莫氏的,都封到黎氏頭上。</p>
年青的黎維右麵無表情的聽著,心裏肯定是一個萬草尼嗎在奔騰。</p>
想必此刻心裏在罵,你們明人跟我說有屁用,去跟鄭梉說啊。</p>
他當然不敢表露心態,還麵帶微笑:“上使遠下辛苦,好好休息下,上邦的旨意,小王會與諸臣們商量後再定奪。”</p>
他自稱小王,似乎不願意降為安南都統使司。</p>
連他這個傀儡皇帝都不願意降級,別說是鄭主鄭梉了。</p>
劉宗周這家夥犯二了,語重心長的和黎維右談人生,談哲理,說道理。</p>
以前吧,我們明軍打下過這裏,還統治了你們,後來我們朝皇帝仁懷天下,又還給你們了,你們得知恩感恩,知道我明朝皇帝的好,趕緊答應了吧。</p>
他不說還好,大殿裏好多後黎朝的文武大臣大將們,俱是吹胡子瞪眼睛。</p>
去年明人京城被反賊攻破的消息,早就傳到安南,你們都差點滅國了,還敢在這裏嘰嘰歪歪。</p>
當天黎維右未表態,安排他們三人住下。</p>
三人離殿後,鄭梉在右邊講武殿召集文武大臣們議事。</p>
諸文臣紛紛表態,不要理明人,應該當把他們轟出去,有人甚至言,明人都差點亡國了,當斬明使。</p>
鄭梉老謀深算,怕引來明軍報複,必竟明人是差點亡國,還沒有亡呢,而且聽說明人丁毅,和他一樣,現在輔政大明,大權在握,也是個當地軍閥出身。</p>
安南國內現在四分五裂,鄭梉也不想得罪明人,經過商量後,決定接受明人的條件。</p>
</p>
決定廷議後,一名小太監快步往後宮去。</p>
很快來到黎維右的所在。</p>
“陛下。”小太監跪倒在地。</p>
黎維右揮手示意他上前,小太監跑到他身前,低頭俯耳說了幾句。</p>
“鄭梉同意了?”黎維右一臉不可思議。</p>
他馬上回過神,低聲道:“你速去宮外,通知阮大人。”</p>
小太監起身,離開皇宮。</p>
到了皇宮外麵後,找到升龍的一處庭院,見到了後黎朝禮部侍郎阮兆輝。</p>
後黎朝的官製完全彷效明朝,有六部六科、承宣、按查司等。</p>
禮部功能也和大明一樣。</p>
阮兆輝得到消息後,送走了小太監,很快召來一個家丁,交給其一塊不全的玉佩。</p>
家丁拿著玉佩來到升龍城中的一家店鋪。</p>
這店鋪是個當鋪,在升龍已經開了兩年多。</p>
家丁把玉佩送到店鋪,問,這玉佩可以當嗎?</p>
店主明顯像個明人,他拿過玉佩看了看,雖然破壞,但質量不錯,便點頭:“雖有瑕疵,但玉質很不錯,可當五百文錢。”</p>
店主拿了個包裹,好像包了好多銅幣在裏麵,遞給家丁。</p>
家丁抱在懷裏,匆匆回家,遞給阮兆輝打開一看,裏麵有很多銅幣,中間包著五十兩黃金,阮兆輝滿意的露出笑容。</p>
第二天清晨,劉宗周三人從禮部會同館起床,吃過早餐後,還未得後黎朝回複的消息,三人打算上街逛一逛,必竟難得出國一趟。</p>
劉宗周本來不想去的,安心在館中等消息。</p>
架不住周鍾和光時亨勸說,便陪著一起。</p>
升龍街上也很熱鬧,這會人口估計幾十萬是有的,不比京城差多少。</p>
三人看著當地街道的模樣,感覺和大明京城遠遠不如,街上還很髒,但各種建築卻都有大明的模樣。</p>
“邯鄲學步,徒增笑耳。”劉宗周洋洋得意,這些蠻荒像學咱們天朝上邦,隻是學到一點皮毛。</p>
另兩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p>
三人一邊聊天,一邊四下觀望。</p>
不料,突然有人匆匆經過,撞了光時亨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