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紅顏舊》主題曲,看著電視上的演員滑動表,全國觀眾久久難以回神。


    不少觀眾是追著楚軒和劉藝妃來看劇的,可在此刻追完後……


    他們沒有當初看《仙劍》完結時男女主雙雙隕滅的意難平,沒有看《神雕》完結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心情,也沒有《奮鬥》完結時男女主煥發鬥誌出國打拚的勵誌和祝福的心態。


    他們對《赤焰傳奇》的結局感到五味雜陳,自己也不知具體是什麽感受,反正是很難講明的那種。


    這部劇的很多人、很多事,包括這樣的結局,讓他們感到非常深刻,可深刻在哪裏又一時難以表明,各自都在細細回味。


    而在京城的一座四合院裏頭,有兩名藝術家也在回味剛剛劇終的《赤焰傳奇》這整部劇。


    張梨,國內知名大導,執導過《夜宴》,執導過《大明王朝1566》,屬於是華國為數不多的有實力有資本支持的大製作影視劇導演之一。


    劉河平,金牌製片人,金牌編劇,曆史學教授,京城大學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長,全國電視劇編劇協會會長。


    若論他為華國編劇第二,整個華國編劇沒人敢稱第一,也是九十年代那會兒唯一一個要被資本大佬請出山來寫劇本的編劇。


    這兩位藝術家合作的《大明王朝1566》於去年2007年播出,這部被全國各大學曆史學者高度讚揚的劇,收視率卻慘遭撲街,幾乎無人問津。


    即使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市場上竟是這般慘淡景象,說不受一點打擊那是不可能的。


    觀眾為什麽不喜歡《大明王朝》這樣的曆史權謀劇?


    觀眾的文化水平太低?


    觀眾的審美水平不夠?


    兩位藝術家帶著這些疑惑研究了好久,但純粹的藝術和市場中人們的精神需求日益漸深的隔閡,讓他們遲遲找不到確切的原因,主要是老一輩藝術家們對心中的藝術非常執著,讓他們不太認可市場流量向、娛樂向及輕文化向的這種轉變趨勢。


    雖然《大明王朝》撲街了,但全國各個學者和專家的高度認可,也算是對他們的付出給予了一部分回報。


    而兩月前聽到《赤焰傳奇》的定檔消息,雖然是虛構曆史背景,但和《大明王朝》同為權謀的題材劇,讓這兩名藝術家上了心。


    和廣大觀眾追劇的心態不同,他們是抱以觀摩的態度來看待這部劇。


    如今《赤焰傳奇》已然結局,兩人也有一些感觸。


    “服化道偏唐宋兩朝,是融合性的一種畫風,並沒有具體體現出是哪朝哪代,當然,這是虛構曆史的背景,能夠理解,這也不是重點。”


    劉河平說道:“重點是,一些人物的服裝細節取代了台詞、取代了人物轉變具體過程的情節發展,僅靠服裝的變化就告訴了你人物心理上的轉折,從而讓劇情的節奏變得更緊湊,這是一個亮點。”


    穆霓凰脫去戎裝,換成正常的郡主服飾前往京都,代表著她不再是元帥,而是隻想調查丈夫及赤焰軍覆滅真相的一個雲南郡主。


    夏冬一直是懸鏡司人員,在碰到穆霓凰前身著黑服,加入穆霓凰團隊後身著銀白服飾,這代表她找到了人生目標,也是心態轉陰暗為光明的象征。


    玲瓏公主揭麵前是紅裙秦般若,揭麵後是藍裙玲瓏公主本人,代表她不再偽裝。


    謝玉從頭到尾都是一身赤紅鑲金丞相服,準備暗殺夏江和卓顏卿的那天是渾身黑服,代表他徹底黑化。


    諸如此等用服飾代表人物心理動向的細節還有一些,但讓劉河平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四個角色。


    往常的很多劇,一個人物有所轉變,需要用一些情節來鋪墊,需要一些台詞來說明。


    《赤焰傳奇》則省了很多解釋,省了很多台詞,關鍵時候靠服裝細節的變化來告訴觀眾,這個人已經做出了某種選擇。


    而省了的解釋情節,就讓劇情變得更加緊湊。


    在他看來,這是很大的亮點。


    《大明王朝》去年播出的時候,很多專家說服化道幾乎完美還原大明嘉靖那個年代,製作方麵絕對精品。


    但和《赤焰傳奇》相比的話,虛構的曆史不存在服化道符合不符合年代的問題,可其劇組利用服化道來展現劇情和人物心理,在這方麵《赤焰傳奇》是國內古裝劇的獨一檔,在這份藝術創新思維方麵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張梨點頭:“光影也利用的好啊,把人物所處的環境變化很好的展現了出來。”


    穆霓凰從頭到尾都充滿陽光的鏡頭光影,代表她的心向正義,更代表她是這個調查赤焰案的領袖。


    梅長蘇病弱之軀,鏡頭光影也處處是光,代表他也是正義的同時,也代表他的身份肯定不簡單。


    靖王的鏡頭光影,從原本的陰暗,遇到穆霓凰後轉為陽光,也代表靖王所處環境的一個變化。


    這部劇很巧妙的用光影,解釋了一些人物隱藏住的心理動向,這是讓他回味無窮的。


    “確實是用心了。”劉河平對《赤焰傳奇》劇組的用心程度予以稱讚,又道:“你發現沒有,劉義寫的《赤焰傳奇》和他的《希望》模式相當。”


    張梨愣了下,細細回想。


    《希望》是非線性結構的故事,將故事的開始變成了結尾,中間穿插一個又一個懸疑點來解釋結尾。


    《赤焰傳奇》也是如此,將赤焰軍早就覆滅的事實結果放在結尾,中間穿插一個又一個懸疑權謀點來解釋這個結尾。


    張梨笑了:“不愧是劉大編劇,這都被你看出來了。”


    劉河平搖頭:“這是劉義搞這類劇本創作的風格,不難看出來。”


    他是編劇協會會長,劉義是其中成員,雙方本就認識。


    而劉義很擅長把一個直來直去的簡單故事,將其中頭尾掐掉,又將中間故事脈絡打碎,然後用超強邏輯思維把打碎的情節串聯起來,組成一個有多次反轉的複雜故事框架體係。


    全國有這份創作能力的編劇不多,劉義是最擅長的那一個。


    “劉義把暗喻、映射和思想升華上的深刻東西放在了結局,這或許就是《赤焰傳奇》火,我們的《大明王朝》不火的原因。”張梨分析道。


    《大明王朝》寓意深刻,深刻到什麽程度呢?


    從第一集開始,每一個權謀情節都有很深刻的東西。


    這個人為什麽要這麽做?


    這個情節要表達什麽?


    看懂了就覺得很高大上,說一句此乃神劇也不為過。


    可看不懂那就會影響觀眾對後續劇情的觀感,覺得好多“之乎者也”聽得頭疼,覺得好多情節都是沒必要的廢鏡頭。


    反觀《赤焰傳奇》,除了結局的幾集外,前麵的劇情沒任何深刻的東西,並不需要觀眾費勁巴拉的去理解,也不會讓觀眾看得雲裏霧裏。


    直到最後的這幾集,赤焰軍暗喻為國為民的先輩;


    真相和假象的對撞,映射中西方不平等的輿論場;


    穆霓凰帶領軍民浩浩蕩蕩的走向皇城,隱喻西方的遊街示威;


    穆霓凰代表民眾的正義一方獲得成功,又諷刺了西方唯利是圖不把民眾放在心上的政權,同時也突出了華夏家國天下的理念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家國觀念。


    這些元素都非常深刻,格局立意也很龐大,一下就讓《赤焰傳奇》的主題思想升華了幾個層次。


    但和《大明王朝》不同的是,觀眾即便不看懂這些深刻的東西,隻觀看表麵故事也不影響觀眾的感觀。


    劉河平找到了區別,找到了劉義的《赤焰傳奇》和自己的《大明王朝》在故事結構上的最大區別。


    劉義是先讓表麵故事結構有邏輯、且通順,最後將升華的東xz在通順的故事下,由於整個故事是通順易懂的,升華的東西沒感受到也不影響觀看體驗。


    他則是直接在故事結構的節點中,將一個一個深刻有內涵的東西將故事穿插起來,觀眾一旦對其中一個節點情節不理解,後麵的劇情就很難看下去。


    這是兩種編劇風格,說不上誰厲害誰弱。


    也並不能說觀眾不喜歡深刻的東西,隻是前提要讓觀眾順利看懂整個故事,然後再去思考其中的內涵,故事都看不懂誰還會去琢磨更深層次的東西?


    劉河平心裏有了總結,《大明王朝》的深度不輸於《赤焰傳奇》最後升華上去的立意,輸就輸在麵對如今的市場講好觀眾們心中預期故事的創新思維。


    簡單的說,在故事表麵堂而皇之的讓觀眾直麵深刻的東西,已經不符合當下影視劇的大眾市場。


    而在另一邊,芒果台的分析,則更為透徹。


    “比起《大明王朝》,《赤焰傳奇》的優勢太多了。”副台長作總結。


    《大明王朝》是芒果台去年繼《奮鬥》之後,下半年主推的曆史權謀劇。


    一經播出,就被業內人士奉為曆史權謀天花板。


    可惜,那可憐的1個點的收視率讓芒果台血虧。


    很多人說,這部劇放錯了電視台,應該放到央視。


    起初,芒果台也是這麽認為的,自己台自己清楚,受眾多是年輕人,沒幾個年輕人會去看正兒八經的曆史正劇。


    然而,《赤焰傳奇》的爆火,讓他們否定了這個答案,且篤定《大明王朝》放在任何電視台都火不起來。


    副台長表明原因:“《赤焰傳奇》也有讓人不明覺厲的疑點,簡單來講就是一時間看不懂的地方,但《赤焰傳奇》在微娛上大力推廣的優勢在此刻就體現出來了。”


    他把數據報表遞給歐陽台長,歐陽台賬接過翻閱。


    楚軒、劉藝妃、任權、喬鎮宇、楊容等演員粉絲量龐大,因這股龐大的流量就吸引了無數劇評人和大v對《赤焰傳奇》的關注。


    產生的任何有疑問的話題,這些劇評人和大v會主動幫觀眾解釋。


    這就出現了大量有關《赤焰傳奇》在服化道、鏡頭、光影、人物邏輯及情節上的廣泛分析,讓觀眾看懂了且熱議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觀眾來追劇的興趣。


    歐陽台長看了看電腦,在《赤焰傳奇》完結之際,微娛上果然很有時效性的出現了它的話題。


    #《赤焰傳奇》的立意絕了#


    #以古看今,《赤焰傳奇》中你沒發現的隱喻#


    #它的結局很沉重,卻又讓人深思#


    【我靠,結局的幾集還有這麽多的說法嗎?】


    【我去看重播,看看有多牛逼。】


    【暴風影音有全集,二刷走起!】


    【這是今年為止最好的劇!】


    【樓上的,你說保守了,個人認為是最好的古裝權謀劇,不僅全員演技在線,那一個個反轉堪稱驚豔。】


    歐陽台長沒多看,於他而言稍微瞅一瞅便能判斷出話題的風向。


    這也證實了一點,《赤焰傳奇》的爆火,除了故事本身優秀外,就是這份聯動提高了它火的上限。


    以往也有如此之類的網絡話題和電視劇的聯動,或許是微娛的體量還達不到太過勁爆的效果,讓人們對互聯網+電視劇的觀念沒那麽清晰。


    但在如今的2008年,一部《赤焰傳奇》徹底炸出了這個電視發展的大風向。


    總體來說,人氣演員對一部劇產生的影響是越來越重要了,能夠輕而易舉的引發互聯網+娛樂的火熱聯動狀況,讓互聯網上的熱議與熱播的劇緊密相連。


    對比《大明王朝》,主演陳保國、黃智忠等人老一輩演員缺乏粉絲號召力,劇評人和大v看不到流量自然就對這部劇沒什麽興趣,僅靠一些專家、教授在支持。


    大部分觀眾對專家、教授們缺少親近感,靠這些人的支持遠遠帶不動觀眾追劇的熱情,且《大明王朝》的劇情確實太過深奧,最終才導致該劇撲街。


    當然,《赤焰傳奇》的互聯網聯動能夠緊密相連的原因,自然是因為璀璨時代是微娛的股東,對於旗下作品的宣傳在微娛方麵提供的支持力度肯定是很大的,換作別的劇可沒這樣的待遇。


    歐陽台長翻閱下一頁,又看到了一個新的調查觀點。


    有些觀眾是流媒體受眾,流媒體不像電視,看完一集就沒了,也沒那麽多人去看重播。


    流媒體可以隨時反複觀看,對劇情精髓、細節和亮點能在最大程度上捕捉到,然後利用網絡增加別人不知道又感興趣的話題,從而推動了整部劇的熱度。


    熱度的提高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吸引更多的觀眾來追劇,吸引更多的劇評人和大v及媒體對《赤焰傳奇》提供新鮮新聞和話題。


    這就形成了一個全新的電視生態循環。


    歐陽台長感慨:“2008年了,互聯網是越來越發達了,優秀的製片公司,優秀的劇本,優秀的劇組,精良的製作,超人氣演員陣容,掌握最大的宣發出口,這火出上限了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


    他翻開收視率報告,顯示《赤焰傳奇》最終的收視率為10.1%。


    從去年開始,電視劇就沒有過破10的收視率。


    按照最高收視率一年不如一年的大趨勢,整個行業都認為未來將沒有任何電視劇能夠破10。


    被瓜分的市場,已經達到另一個下滑的上限。


    曾經三十四收視率的《還珠格格》,幾年前二十多個點收視率的《超女》,已然成為了不可超越的曆史。


    這也是他為什麽說,《赤焰傳奇》火出了行業認定的上限,注定成為今年全國電視劇收視成績上一枝獨秀的存在。


    “楚軒名為主角卻沒有主角應有的戲份,靠劉藝妃撐著也能有這份收視率,這兩人的人氣高度又要重新審視了。”他說道。


    “國內唯一一對超人氣情侶搭檔,又這麽年輕,又一個帥一個美,這很難不讓新的觀眾不去關注。”副台長道,有點打趣的意思。


    歐陽台賬失笑:“這倒也是,娛樂圈還有感情這麽專一的一對演員,我要年輕點說不定也是他們的粉絲。”


    他吩咐道:“把收視率情況報出去吧,讓那些電視台感受一下,今年又是我芒果台贏了。”


    “好,我去辦。”副台長榮光煥發,雖然今年才到五月中旬,但依照《赤焰傳奇》這般收視成果,已經可以拍板說預定全國電視劇年度收視第一了。


    他甚至可以料定,劉藝妃這個大女主因這部劇要拿獎拿到手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璀璨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新夢並收藏華娛璀璨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