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島鏈
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 作者:令狐衝啊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鄧忠聽他說有辦法,登時笑逐顏開,說道:“聆聽國舅爺的高論。”</p>
柳誌打開一張四尺長的地圖,放置在桌上,說道:“這是我家中典藏的群島海圖,鄧先鋒請瞧上一眼。”</p>
鄧忠湊近了觀看,隻覺海圖詳細之際,注明了西邊的魏國青州,東邊的燕國遝渚,兩地之間的海域則分布著呈現彎曲如蛇狀的大小九個島嶼。</p>
島嶼之間固然互不相連,可極為接近,相鄰最近的兩個島嶼僅相隔七八裏,最遠的則相隔數十裏,形成了一條連接兩岸的島鏈。</p>
鄧忠奇道:“這個海圖倒也詳細。”</p>
柳誌頗為得意,說道:“此圖乃是當年的曾祖毅公留下的,其準確大抵錯不了多少。”</p>
說罷,他又指著最靠近遝渚的第一個島嶼,笑道:“大亨二年時,王上曾與大將軍到得遝渚遊玩,給這九個島嶼都取了名字,十分地雅致。這第一個島嶼名為城皇北島,其次分別由近到遠的是南皇城島、小欽島、大欽島、砣磯島、高山島、侯磯島、北長山島、南長山島。”</p>
鄧忠點了點頭:“王上當真是妙人。”</p>
柳誌續道:“這九個島目前都控製在魏國的手中,魏國要想進兵大燕,這九個島就是極佳的糧道跟停泊的港灣,而我們要想進攻青州,也要先把這九個島先給搶下來,用最笨的方法那便是逐個擊破。若是不一並吞下,魏軍一旦從諸島出發,就能把我們從中攔截在海上。”</p>
鄧忠點頭道:“那也隻能逐個擊破了。對了,國舅爺打算哪天出兵呢?”</p>
柳誌道:“就定在七日後的晚上,風浪當屬適中,若能起得大霧,更添勝券。既不會把我們的船給揭了,魏軍也絕不敢貿然追擊,否則他的船沉了,大燕的船隊則是沒問題的。”</p>
鄧忠聞言吃了一驚:“柳氏秘密造出來的船,當真如此厲害麽?”</p>
“不是柳氏造出來的,而是王上的奇思妙想。”</p>
柳誌長歎一聲,對燕王有著深深的崇敬,解釋道:“王上所構思的戰船,能在風浪之中如履平地,安然穿透暴風雨,比魏、吳二國的船要勝上不知幾倍。魏國的船行走在內河或者江上,還可說得上無慮,一入海裏,則完全聽天由命。我敢保證:等七日後出兵偷襲城皇北島,再一路連克,由近及遠,把島鏈都打下來了,咱們就占據了地利。田豫就算是想從青州發兵進攻遼東,也會被我們扼住咽喉,最起碼水路他是走不通的。”</p>
</p>
鄧忠心下歡喜,點頭道:“不錯。”</p>
柳誌這一筆直劃下來,從第一個島劃至第九個,笑道:“還有個問題,就是逐個破敵不注意,因為幾乎九個島都駐有魏軍,雖然並不是大部隊,可一旦被察覺夜襲,便會立即稟報,九島相互依存,層層消息遞出,不出多久就驚動青州的田豫。”</p>
鄧忠點了點頭,嘿然道:“所謂不戰則已,既然要試圖夜襲,不能半途而廢。應當順勢而下,把九島全部控製在我大燕的手中,雖說也未必能阻擋得了田豫。島鏈互相依存,多少能彌補敵眾我寡的劣勢。”</p>
二人當即決定七日後的雨天夜襲,秘密製造了數年之久的飛龍船也即將現世。</p>
曹爽傳檄諸郡,也正式進兵。</p>
五萬禁軍集結完畢,曹芳下令沿途諸郡提供糧草軍需,並征調了大量的民夫背糧運石,正式展開了滅燕的軍事行動。</p>
百官迎送曹爽出城,他趾高氣揚地瞧著城門擠著的群臣,心中的傲氣可想而知,望著不遠處的司馬懿,拱手道:“太傅保重,在下可得提兵遠征了。”</p>
司馬懿正色道:“大將軍保重,此一去數千裏的行程,多有磨難,遼東又是苦寒之地,將士易水土不服,須得謹記三點,其一,行軍速度可緩而不可急,急行則不免兵卒困乏,跟不上大軍而掉隊。其二,此時進軍遼東,走陸路大抵六月可達燕國,要采取速戰速決的作風,若是百日不得勝,遼東一旦進入雨季,又添惡戰。其三,待得隆冬之際,定要退兵,等候來年冰雪融化,則卷土重來不遲,必可兩年之期滅掉燕國。”</p>
曹爽訝然不已,心想這老賊怎得如此關心自己了?暗想:“你自居能征善戰,就說這樣大言不慚的話。看似好言相勸,隻不過是在眾人麵前,駁了我的麵子罷了,倚老賣老的東西。”</p>
他心中冷哼一聲,臉上卻未表現出來,拱手道:“多謝太傅的指點,隻是用兵之道,各有良謀。並非一家之言,便能放諸四海皆準。”</p>
這話說得極為大聲,左右的群臣都聽在耳朵裏。</p>
司馬懿沉默少許,似有些落寡,拱手道:“大將軍路上保重。”</p>
曹爽對其一拱手,又轉向旁人,渾然不將其放在眼裏。</p>
蔣濟眼看曹爽走遠,這才竊竊私語:“曹爽狂傲無知,不聽太傅的金玉之言,文人領兵恐生大禍。”</p>
“太尉這話不免有失偏頗,大將軍是先帝欽點的,其能力才華,諸位有目共睹,豈能作假?老夫瞧此次遠征,必然大獲全勝。”</p>
開口的卻是孫資。</p>
侍中孫資是個中立派,當年為保住身家性命,趁著曹睿臨死之際,力薦曹爽跟司馬懿作為輔政大臣之一。畢竟是有功之臣,曹爽倒也知恩圖報,朝堂人人都被其打壓,唯獨隻放過了他跟劉放。</p>
群臣對見風使舵的孫資等人最是輕覷,沒有半分重臣的骨氣,隻把他的話當成耳邊風。</p>
司馬懿望著曹爽的身影,臉上雖是憂國憂民的神色,心中卻是樂開了花,暗想:“群臣都聽在耳裏,曹爽若是依我的方法用兵行軍,滅燕則可算得老夫一份功勞。”</p>
他早已摸透了曹爽驕傲的逆反心理,必定事事都跟自己唱反調,以彰顯自己才能優於眾人的表現。</p>
不依此三點要訣,決難滅燕。</p>
司馬懿抬頭瞧著遼東的方向,彷佛隔著千山萬水又見到了公孫修的模樣,心想:“若是曹爽真的與我相反,處處對著幹,燕賊倒是有機會逃過一劫。”</p>
當年征伐遼東,司馬懿跟公孫修均想著置對方於死地,恨得不共戴天。而此時的司馬懿卻比任何人都希望他能度過難關,不被曹爽所滅。</p>
司馬懿暗暗想到:“公孫修啊公孫修,老夫也算是暗中助你一臂之力了。”</p>
柳誌打開一張四尺長的地圖,放置在桌上,說道:“這是我家中典藏的群島海圖,鄧先鋒請瞧上一眼。”</p>
鄧忠湊近了觀看,隻覺海圖詳細之際,注明了西邊的魏國青州,東邊的燕國遝渚,兩地之間的海域則分布著呈現彎曲如蛇狀的大小九個島嶼。</p>
島嶼之間固然互不相連,可極為接近,相鄰最近的兩個島嶼僅相隔七八裏,最遠的則相隔數十裏,形成了一條連接兩岸的島鏈。</p>
鄧忠奇道:“這個海圖倒也詳細。”</p>
柳誌頗為得意,說道:“此圖乃是當年的曾祖毅公留下的,其準確大抵錯不了多少。”</p>
說罷,他又指著最靠近遝渚的第一個島嶼,笑道:“大亨二年時,王上曾與大將軍到得遝渚遊玩,給這九個島嶼都取了名字,十分地雅致。這第一個島嶼名為城皇北島,其次分別由近到遠的是南皇城島、小欽島、大欽島、砣磯島、高山島、侯磯島、北長山島、南長山島。”</p>
鄧忠點了點頭:“王上當真是妙人。”</p>
柳誌續道:“這九個島目前都控製在魏國的手中,魏國要想進兵大燕,這九個島就是極佳的糧道跟停泊的港灣,而我們要想進攻青州,也要先把這九個島先給搶下來,用最笨的方法那便是逐個擊破。若是不一並吞下,魏軍一旦從諸島出發,就能把我們從中攔截在海上。”</p>
鄧忠點頭道:“那也隻能逐個擊破了。對了,國舅爺打算哪天出兵呢?”</p>
柳誌道:“就定在七日後的晚上,風浪當屬適中,若能起得大霧,更添勝券。既不會把我們的船給揭了,魏軍也絕不敢貿然追擊,否則他的船沉了,大燕的船隊則是沒問題的。”</p>
鄧忠聞言吃了一驚:“柳氏秘密造出來的船,當真如此厲害麽?”</p>
“不是柳氏造出來的,而是王上的奇思妙想。”</p>
柳誌長歎一聲,對燕王有著深深的崇敬,解釋道:“王上所構思的戰船,能在風浪之中如履平地,安然穿透暴風雨,比魏、吳二國的船要勝上不知幾倍。魏國的船行走在內河或者江上,還可說得上無慮,一入海裏,則完全聽天由命。我敢保證:等七日後出兵偷襲城皇北島,再一路連克,由近及遠,把島鏈都打下來了,咱們就占據了地利。田豫就算是想從青州發兵進攻遼東,也會被我們扼住咽喉,最起碼水路他是走不通的。”</p>
</p>
鄧忠心下歡喜,點頭道:“不錯。”</p>
柳誌這一筆直劃下來,從第一個島劃至第九個,笑道:“還有個問題,就是逐個破敵不注意,因為幾乎九個島都駐有魏軍,雖然並不是大部隊,可一旦被察覺夜襲,便會立即稟報,九島相互依存,層層消息遞出,不出多久就驚動青州的田豫。”</p>
鄧忠點了點頭,嘿然道:“所謂不戰則已,既然要試圖夜襲,不能半途而廢。應當順勢而下,把九島全部控製在我大燕的手中,雖說也未必能阻擋得了田豫。島鏈互相依存,多少能彌補敵眾我寡的劣勢。”</p>
二人當即決定七日後的雨天夜襲,秘密製造了數年之久的飛龍船也即將現世。</p>
曹爽傳檄諸郡,也正式進兵。</p>
五萬禁軍集結完畢,曹芳下令沿途諸郡提供糧草軍需,並征調了大量的民夫背糧運石,正式展開了滅燕的軍事行動。</p>
百官迎送曹爽出城,他趾高氣揚地瞧著城門擠著的群臣,心中的傲氣可想而知,望著不遠處的司馬懿,拱手道:“太傅保重,在下可得提兵遠征了。”</p>
司馬懿正色道:“大將軍保重,此一去數千裏的行程,多有磨難,遼東又是苦寒之地,將士易水土不服,須得謹記三點,其一,行軍速度可緩而不可急,急行則不免兵卒困乏,跟不上大軍而掉隊。其二,此時進軍遼東,走陸路大抵六月可達燕國,要采取速戰速決的作風,若是百日不得勝,遼東一旦進入雨季,又添惡戰。其三,待得隆冬之際,定要退兵,等候來年冰雪融化,則卷土重來不遲,必可兩年之期滅掉燕國。”</p>
曹爽訝然不已,心想這老賊怎得如此關心自己了?暗想:“你自居能征善戰,就說這樣大言不慚的話。看似好言相勸,隻不過是在眾人麵前,駁了我的麵子罷了,倚老賣老的東西。”</p>
他心中冷哼一聲,臉上卻未表現出來,拱手道:“多謝太傅的指點,隻是用兵之道,各有良謀。並非一家之言,便能放諸四海皆準。”</p>
這話說得極為大聲,左右的群臣都聽在耳朵裏。</p>
司馬懿沉默少許,似有些落寡,拱手道:“大將軍路上保重。”</p>
曹爽對其一拱手,又轉向旁人,渾然不將其放在眼裏。</p>
蔣濟眼看曹爽走遠,這才竊竊私語:“曹爽狂傲無知,不聽太傅的金玉之言,文人領兵恐生大禍。”</p>
“太尉這話不免有失偏頗,大將軍是先帝欽點的,其能力才華,諸位有目共睹,豈能作假?老夫瞧此次遠征,必然大獲全勝。”</p>
開口的卻是孫資。</p>
侍中孫資是個中立派,當年為保住身家性命,趁著曹睿臨死之際,力薦曹爽跟司馬懿作為輔政大臣之一。畢竟是有功之臣,曹爽倒也知恩圖報,朝堂人人都被其打壓,唯獨隻放過了他跟劉放。</p>
群臣對見風使舵的孫資等人最是輕覷,沒有半分重臣的骨氣,隻把他的話當成耳邊風。</p>
司馬懿望著曹爽的身影,臉上雖是憂國憂民的神色,心中卻是樂開了花,暗想:“群臣都聽在耳裏,曹爽若是依我的方法用兵行軍,滅燕則可算得老夫一份功勞。”</p>
他早已摸透了曹爽驕傲的逆反心理,必定事事都跟自己唱反調,以彰顯自己才能優於眾人的表現。</p>
不依此三點要訣,決難滅燕。</p>
司馬懿抬頭瞧著遼東的方向,彷佛隔著千山萬水又見到了公孫修的模樣,心想:“若是曹爽真的與我相反,處處對著幹,燕賊倒是有機會逃過一劫。”</p>
當年征伐遼東,司馬懿跟公孫修均想著置對方於死地,恨得不共戴天。而此時的司馬懿卻比任何人都希望他能度過難關,不被曹爽所滅。</p>
司馬懿暗暗想到:“公孫修啊公孫修,老夫也算是暗中助你一臂之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