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第五祠監特意改名為‘觀主’,可不就是為了此事?”</p>


    戶曹參軍查過第五觀主根腳,自忖已經吃準了對方心思。</p>


    就連旁邊的柳師師也深知丈夫誌向,以為他肯定想都不想直接答應。</p>


    然而出乎眾人預料的是,第五觀主驚喜片刻,臉色漸漸恢複平靜,道:“事關重大,容第五某考慮一番。”</p>


    “這……此事對祠監有百利而無一害,還有什麽要考慮的?”戶曹參軍不解。</p>


    柳師師同樣如此。</p>


    第五觀主迎著妻子不解的目光,輕聲道:“我們一家子這些年得後土娘娘多次庇佑,咱就這麽改了她的祠廟,太不地道了吧!”</p>


    “這……”</p>


    柳師師深知“後土娘娘”的真相,一時有些哭笑不得。</p>


    他們一家真要感謝,那也得感謝小徒弟才對。</p>


    不過她同樣對官府態度突然轉變有些疑惑,於是主動上前問道:“敢問參軍今日位臨蔽祠,除了將後土祠改瓊花觀以外,還有其他要事嗎?”</p>


    戶曹參軍算是看出來了,此地真正話事人其實是柳娘子,便直言道:“確實還有一事。”</p>


    “聽聞貴祠準備向民間推廣一種新犁,轅曲而短,比舊犁靈活輕便。郡府一位貴人希望你們能將此犁製作方法轉讓。”</p>


    </p>


    柳師師挑了挑眉:“敢問是哪位貴人?”</p>


    “是王郡丞。”戶曹參軍知道柳師師出身大族,見識不凡,不搬出背後大人物難以說服。</p>


    “江都郡丞王世充麽……”</p>


    柳師師對此人不熟悉,隻聽坊間傳言此人擅於揣摩上意,深得帝心。</p>


    “看來此人已經看出咱家曲轅犁的妙處,打算以此向天子獻寶邀寵。”</p>


    “若是不答應,怕是會被此人嫉恨,今後在江都城中難以安身。”</p>


    “反之則能賣他些人情。”</p>


    “隻是曲轅犁乃是遇安所造,給不給不由我們夫妻說了算。”</p>


    想到這裏,柳師師將目光投向自己的女兒。</p>


    後者當即會意,心間呼叫小師兄的名字。</p>


    ……</p>


    “可以給他。”</p>


    楊遇安聽聞第五念念的轉達,立即拍板。</p>


    實際上,曲轅犁也不是他首創。</p>


    且不說《齊民要術》中早就有短犁的雛形。</p>


    其實在江南民間,曲轅犁也早就有人使用,名為“江東犁”。</p>


    隻是因為朝廷精力在外,人心喪亂,所以並未曾大力推廣。</p>


    直到後世唐朝天下太平之時,人心思安,“江東犁”的大名才漸漸廣為人知。</p>


    楊遇安不過是將這個時點提前了幾十年而已。</p>


    “甚至咱們還能幫他左證,此犁就是他王郡丞天資聰穎,一個人想出來的。”</p>


    “不過要加一條,此犁必須名為‘瓊花犁’。”</p>


    這才是楊遇安真正目的。</p>


    由始至終,他大搞“瓊花戲”,推廣“瓊花犁”,根本還是為了讓瓊花之名更深入人心。</p>


    不僅僅是茶餘飯後的談資,更是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以至於到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程度。</p>


    傳說八卦,興頭一過,轉眼就拋之腦後。</p>


    但用來吃飯維生的工具,誰會輕易忘懷?</p>


    “若他不答應,咱們可以找別人合作,反正有心到天子麵前獻寶邀寵的人多得是,不差他一個王郡丞。”</p>


    ……</p>


    數日後,王世充那邊回複同意合作。</p>


    而第五觀主也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道觀觀主。</p>


    至於楊遇安,從第五念念那裏得知事情結果後,便不再關注具體事宜,繼續在淨土清修,為返回現世作努力。</p>


    經過半年的運作,如今瓊花仙子轉化功德水的效率再次提升,並且每日仍以十分可觀的速度上漲。</p>


    真香河的水位已經超過滿載量的四分一高度,距離目標三分之一已經不遠。</p>


    回歸現世可期。</p>


    不必擔心困死在淨土後,楊遇安反而漸漸平複心緒,專注回悟道修煉之事。</p>


    這半年運作“瓊花戲”,不僅僅仙子與師傅一家各有所獲,就連楊遇安自身境界也有進益。</p>


    先前他還不清楚自己悟道的方向,經過這半年探索、反思、沉澱,他終於有了明確目標。</p>


    他將自己所悟大道,命名為“社稷之道”!</p>


    “太社為地,太稷為穀,地生穀,土生木,這不但與我外景之象寓意吻合,更符合當場範蠡範夫子的傳授計然之道。”</p>


    “計然之道,我早在儀同階段就領悟了從時而追,據時而動兩重境界。”</p>


    “唯獨第三重‘知時用物’,直到開府境也圓滿了,仍遲遲未能領悟。”</p>


    “起初我以為自己修為境界不夠,直到今天方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我目光一直局限於修行練功,反而忽略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世界。”</p>


    “從時也好,據時也罷,歸根結底,對於凡人來說,最重要的,關乎生計的‘時’,不就是天時?”</p>


    “為什麽要關注天時?因為天時影響農事耕作,是生死存亡的關鍵大事。”</p>


    “武功再高,修為再深,不吃不喝一樣要餓死渴死,這是糧食對修行者的節製。”</p>


    “雄兵百萬,兵甲精良,總歸要講求一個糧草先行,這是糧食對軍國大事的節製。”</p>


    “故而範夫子才會說,天下之事,根本隻在於食、貨而已。”</p>


    “若不能知悉這個‘時’,我自然是領悟不到這最後一重境界!”</p>


    楊遇安有種預感,等自己能夠回歸現世之時,就算達不到下大將境,應該也差不遠了。</p>


    關鍵是有了明確悟道方向,他心中不再迷茫,可以堅定前行。</p>


    “說起來,範夫子的夫子,也就是計然夫子,走的是一道統禦萬道的路子……這不就是對應後世中大將的境界?”</p>


    大將三境,下大將悟道積累,中大將合眾道於一道。</p>


    上大將則以大道返照自身,改造自身,為將來柱國證道打好基礎。</p>


    按照這個標準,計然夫子教授徒弟“計然之道”時,已經到達中大將的境界。</p>


    雖然楊遇安一直認為這位“師公”境界高深,但直到此時此刻,自己站在大將境的門檻上,才終於體會到對方境界到底有多高。</p>


    “不,不一定是中大將境……”楊遇安想到計然夫子早在千年前就神隱於江湖,不知去向,“說不定他後來衝上柱國境,甚至證就尊聖之位,隱遁於天地之間?”</p>


    他不知尊聖級大能壽命幾何,是否長生不死。</p>


    但想必跨越千年,應該還是不難。</p>


    否則何談仙神?</p>


    而一想到自己夢境所拜的師公如今很可能就在頭頂某處天外天俯視自己,他心中就有種頗為奇妙的感受。</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種瓊花二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浩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浩真並收藏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種瓊花二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