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從諫(下)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種瓊花二十年 作者:姬浩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說剛剛的溢美之詞,還能當是場麵話,那後麵直接安排任務,魏征便知道,楊遇安是將自己的勸諫聽進去了。</p>
不但聽進去,還立即付諸實踐。</p>
端的是雷厲風行!</p>
魏征領命離開之後,心中回味剛剛對策過程,不由暗自感慨這位種花先生算是自己見識過的人物中,最善於納諫的人主。</p>
就連當初元德太子楊昭都有所不如。</p>
楊昭雖然待下寬厚,可多少有些客套的成分在裏麵。</p>
對於異己之見,雖不會排斥指責,但也不會聽從,屬於外柔內剛。</p>
而眼前這位種花先生,不是裝模作樣,不是刻意籠絡,是真的聽進去,並有自己的思考。</p>
所謂從諫如流,不外如是。</p>
簡直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君主人選!</p>
“隻可惜他不願出仕廟堂,眼下也不似有擁兵自立的意思,隻局限於一個區區江湖盟主,可惜可惜……”</p>
魏征正要遺憾歎息,但下一刻,他驀地想起一件往事。</p>
一件發生在元德太子葬禮上的小事。</p>
那時楊昭剛剛下葬,他們這些東宮臣屬紛紛來守靈。</p>
哭靈一日,目昏意頹之時,杜如晦不知是精神恍忽還是心緒不平,曾私下告訴他太子生前最後一次見種花先生時,曾經問後者是否願意當皇帝。</p>
魏征當時並不相信,說太子雖然待先生極厚,情同手足,但這江山社稷,怎可能拱手讓給外人?</p>
太子素來忠孝純篤,豈會行此不忠不孝之舉?</p>
杜如晦那時卻意味深長地回了一句:萬一,先生不是外人呢?</p>
這之後,不管魏征如何追問,杜如晦都不再回答,彷佛徹底忘記了自己說過這句話。</p>
……</p>
江都郡府。</p>
郡主簿一大早便帶著一疊公文去找郡丞王世充批閱。</p>
王世充在書桉前慢慢批閱公文,郡主簿在一旁伺候筆墨,姿態之恭謹,之謙卑,彷佛眼前這位不是一郡副貳,而是太守本尊。</p>
實際上,王世充自凱旋之後,郡中威望一時無兩,就連郡太守見麵都要禮讓三分。</p>
</p>
反正王世充出征前本就負責主持糧草、征兵、練兵,太守便順水推舟,正式將這些公務交由王世充來決策。</p>
太守自己則隻負責其他日常瑣碎雜物。</p>
主從地位發生了根本逆轉。</p>
須知因為皇帝偏愛江都,江都太守秩同京兆尹,是個正三品的大員,跟六部尚書一個級別。</p>
如此人物,居然都甘願屈居於王世充之下,郡主簿等一眾郡吏自然更不敢造次。</p>
特別是他很清楚王世充之所以權勢膨脹至此,除了有平定劉賊的大功之外,更因為經過一年征戰,他手底下已經多出了一支江淮勁旅。</p>
這支見過血的鐵軍如今隻聽命於王世充一人,其他人根本無從置喙。</p>
他雖不是太守,但權勢可比普通太守強多了。</p>
“對了,丹陽那邊,如今是個什麽光景?”</p>
王世充批複完公文,扭頭問郡主簿。</p>
後者當然知道他真正想問的是什麽,直說道:“瓊花盟麾下各處玄壇的齋監已經被完全架空。這一年多下來,咱們的人不但沒能扼製瓊花盟的發展,反而讓道門三家更加團結,同仇敵愾。如今彼輩已經完成對丹陽道門的整合,並漸漸輻射至江南各地,頗成幾分氣候。”</p>
“那丹陽太守呢?任由他們在自己地盤做大?”王世充皺眉道。</p>
“與其說是任由彼輩做大,不如說是無力阻止。”郡主簿輕歎道,“釋、道二家在丹陽本就根深蒂固,而丹陽太守卻沒有王郡丞的手段,難有作為,如今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概……私下收了瓊花盟不少好處。”</p>
王世充聞言目光微閃:“本以為能鈍刀子割肉,不曾想放虎歸山……”</p>
不過如果再讓他選一次,他依然會果斷南下平叛,因為那才是他王世充的前途根本所在。</p>
執掌兵權,贏得聖寵……沒有什麽比這兩件事更重要的了。</p>
“義父!”</p>
一旁陪伺的王君山聽到這裏,上前抱拳。</p>
經過一年戰場磨礪,他不再象當初行事衝動魯莽,多了幾分為將者的沉穩氣度。</p>
見義父王世充麵露疑色,才終於開聲:“去年一戰孩兒輕忽大意,才中了那什麽破花客的奸計。可即便那時,他也無法傷我分毫。如今孩兒曆練一載,行事更有分寸,修為也更精深,彼輩必不能得逞。還請義父給孩兒一個報仇雪恥的機會!”</p>
言罷他怕王世充不答應,又補了一句:“孩兒如今距離大將境還差臨門一腳,正需要一個境界相差不遠的對手作為磨刀石,方能更進一步!”</p>
“吾兒若能更上層樓,為父豈有不應許之理?”王世充目含期待,“隻是吾兒此番打算如何對敵?難不成直接帶兵殺到丹陽城下?”</p>
“何必勞師動眾,孩兒一人足以拿下此獠!”王君山見義父鬆口,臉色微喜,“義父讓孩兒遇事多動動腦子,講究一個謀定而後動,孩兒深以為然,故而此番當以智取為主!”</p>
“哦,吾兒打算如何智取?”</p>
“自然是義父在戰場上所教的‘攻敵所必救’!”王君山順勢拍了一句馬屁,“這種花客楊遇安雖然在丹陽根深蒂固,但不知是疏忽大意,還是心存僥幸,居然在江都城留有一處軟肋——瓊花觀!”</p>
“隻要我即刻將瓊花觀裏的關鍵人物拿下,他投鼠忌器,必然會被我拿捏!”</p>
“吾兒能想到以瓊花觀為抓手,可見的確有長進了。”王世充點頭道,“隻是,終究還是急了些……”</p>
“哪裏急了?”</p>
正在王君山興頭上的彷佛被當頭潑冷水,瞠目結舌。</p>
王世充並未直答,望向一旁郡主簿。</p>
後者當即會意,對王君山道:“好叫王郎將知曉,自今歲秋收之後,瓊花觀在民間聲望極高,已經力壓玉清、金洞二道場,成為江都道門第一。甚至連咱們郡府之中,也有不少人與之交好。”</p>
“前番朝廷大軍在黃亭澗坑殺流賊之事,已經讓官府在三吳之地大失民望,如果再讓公然打壓瓊花觀,隻怕就連江都郡也會亂起來啊!”</p>
“而江都一亂,城外數萬大軍誰來供養?這也就罷了,隻怕至尊會怪罪我等治理江都不力……”</p>
江都郡算是王世充根基所在,自然不能輕易動亂。</p>
而皇帝對江都偏愛也是世所共知的,更加不能出大問題。</p>
王君山聽明白對方意思,頓時氣結,切齒道:“難不成我等隻能忍氣吞聲,眼巴巴看著那群丹陽賊子越做越大?”</p>
不但聽進去,還立即付諸實踐。</p>
端的是雷厲風行!</p>
魏征領命離開之後,心中回味剛剛對策過程,不由暗自感慨這位種花先生算是自己見識過的人物中,最善於納諫的人主。</p>
就連當初元德太子楊昭都有所不如。</p>
楊昭雖然待下寬厚,可多少有些客套的成分在裏麵。</p>
對於異己之見,雖不會排斥指責,但也不會聽從,屬於外柔內剛。</p>
而眼前這位種花先生,不是裝模作樣,不是刻意籠絡,是真的聽進去,並有自己的思考。</p>
所謂從諫如流,不外如是。</p>
簡直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君主人選!</p>
“隻可惜他不願出仕廟堂,眼下也不似有擁兵自立的意思,隻局限於一個區區江湖盟主,可惜可惜……”</p>
魏征正要遺憾歎息,但下一刻,他驀地想起一件往事。</p>
一件發生在元德太子葬禮上的小事。</p>
那時楊昭剛剛下葬,他們這些東宮臣屬紛紛來守靈。</p>
哭靈一日,目昏意頹之時,杜如晦不知是精神恍忽還是心緒不平,曾私下告訴他太子生前最後一次見種花先生時,曾經問後者是否願意當皇帝。</p>
魏征當時並不相信,說太子雖然待先生極厚,情同手足,但這江山社稷,怎可能拱手讓給外人?</p>
太子素來忠孝純篤,豈會行此不忠不孝之舉?</p>
杜如晦那時卻意味深長地回了一句:萬一,先生不是外人呢?</p>
這之後,不管魏征如何追問,杜如晦都不再回答,彷佛徹底忘記了自己說過這句話。</p>
……</p>
江都郡府。</p>
郡主簿一大早便帶著一疊公文去找郡丞王世充批閱。</p>
王世充在書桉前慢慢批閱公文,郡主簿在一旁伺候筆墨,姿態之恭謹,之謙卑,彷佛眼前這位不是一郡副貳,而是太守本尊。</p>
實際上,王世充自凱旋之後,郡中威望一時無兩,就連郡太守見麵都要禮讓三分。</p>
</p>
反正王世充出征前本就負責主持糧草、征兵、練兵,太守便順水推舟,正式將這些公務交由王世充來決策。</p>
太守自己則隻負責其他日常瑣碎雜物。</p>
主從地位發生了根本逆轉。</p>
須知因為皇帝偏愛江都,江都太守秩同京兆尹,是個正三品的大員,跟六部尚書一個級別。</p>
如此人物,居然都甘願屈居於王世充之下,郡主簿等一眾郡吏自然更不敢造次。</p>
特別是他很清楚王世充之所以權勢膨脹至此,除了有平定劉賊的大功之外,更因為經過一年征戰,他手底下已經多出了一支江淮勁旅。</p>
這支見過血的鐵軍如今隻聽命於王世充一人,其他人根本無從置喙。</p>
他雖不是太守,但權勢可比普通太守強多了。</p>
“對了,丹陽那邊,如今是個什麽光景?”</p>
王世充批複完公文,扭頭問郡主簿。</p>
後者當然知道他真正想問的是什麽,直說道:“瓊花盟麾下各處玄壇的齋監已經被完全架空。這一年多下來,咱們的人不但沒能扼製瓊花盟的發展,反而讓道門三家更加團結,同仇敵愾。如今彼輩已經完成對丹陽道門的整合,並漸漸輻射至江南各地,頗成幾分氣候。”</p>
“那丹陽太守呢?任由他們在自己地盤做大?”王世充皺眉道。</p>
“與其說是任由彼輩做大,不如說是無力阻止。”郡主簿輕歎道,“釋、道二家在丹陽本就根深蒂固,而丹陽太守卻沒有王郡丞的手段,難有作為,如今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概……私下收了瓊花盟不少好處。”</p>
王世充聞言目光微閃:“本以為能鈍刀子割肉,不曾想放虎歸山……”</p>
不過如果再讓他選一次,他依然會果斷南下平叛,因為那才是他王世充的前途根本所在。</p>
執掌兵權,贏得聖寵……沒有什麽比這兩件事更重要的了。</p>
“義父!”</p>
一旁陪伺的王君山聽到這裏,上前抱拳。</p>
經過一年戰場磨礪,他不再象當初行事衝動魯莽,多了幾分為將者的沉穩氣度。</p>
見義父王世充麵露疑色,才終於開聲:“去年一戰孩兒輕忽大意,才中了那什麽破花客的奸計。可即便那時,他也無法傷我分毫。如今孩兒曆練一載,行事更有分寸,修為也更精深,彼輩必不能得逞。還請義父給孩兒一個報仇雪恥的機會!”</p>
言罷他怕王世充不答應,又補了一句:“孩兒如今距離大將境還差臨門一腳,正需要一個境界相差不遠的對手作為磨刀石,方能更進一步!”</p>
“吾兒若能更上層樓,為父豈有不應許之理?”王世充目含期待,“隻是吾兒此番打算如何對敵?難不成直接帶兵殺到丹陽城下?”</p>
“何必勞師動眾,孩兒一人足以拿下此獠!”王君山見義父鬆口,臉色微喜,“義父讓孩兒遇事多動動腦子,講究一個謀定而後動,孩兒深以為然,故而此番當以智取為主!”</p>
“哦,吾兒打算如何智取?”</p>
“自然是義父在戰場上所教的‘攻敵所必救’!”王君山順勢拍了一句馬屁,“這種花客楊遇安雖然在丹陽根深蒂固,但不知是疏忽大意,還是心存僥幸,居然在江都城留有一處軟肋——瓊花觀!”</p>
“隻要我即刻將瓊花觀裏的關鍵人物拿下,他投鼠忌器,必然會被我拿捏!”</p>
“吾兒能想到以瓊花觀為抓手,可見的確有長進了。”王世充點頭道,“隻是,終究還是急了些……”</p>
“哪裏急了?”</p>
正在王君山興頭上的彷佛被當頭潑冷水,瞠目結舌。</p>
王世充並未直答,望向一旁郡主簿。</p>
後者當即會意,對王君山道:“好叫王郎將知曉,自今歲秋收之後,瓊花觀在民間聲望極高,已經力壓玉清、金洞二道場,成為江都道門第一。甚至連咱們郡府之中,也有不少人與之交好。”</p>
“前番朝廷大軍在黃亭澗坑殺流賊之事,已經讓官府在三吳之地大失民望,如果再讓公然打壓瓊花觀,隻怕就連江都郡也會亂起來啊!”</p>
“而江都一亂,城外數萬大軍誰來供養?這也就罷了,隻怕至尊會怪罪我等治理江都不力……”</p>
江都郡算是王世充根基所在,自然不能輕易動亂。</p>
而皇帝對江都偏愛也是世所共知的,更加不能出大問題。</p>
王君山聽明白對方意思,頓時氣結,切齒道:“難不成我等隻能忍氣吞聲,眼巴巴看著那群丹陽賊子越做越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