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請命南下(上)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種瓊花二十年 作者:姬浩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出征扶風後,楊遇安越發深居簡出,除了杜如晦誰都不見。</p>
他有一種預感,自己還能安心待在京師修煉的日子不多了。</p>
如此閉關一冬,到了義寧二年春,楊遇安尚未等到李世民凱旋的消息,卻忽然接到宮內傳詔,說皇帝急病,請楊遇安入宮相見。</p>
“楊侑這小子不會是詐病吧……”</p>
自從冬狩之後,李淵明顯對不安分的小皇帝看管更嚴,出入宮禁的流程比過去更加繁瑣,幾乎沒有人能夠瞞過李淵單獨麵見皇帝。</p>
楊遇安甚至發現自己宅邸外多出了很多眼線,估計自己平日一舉一動全都被記錄在桉,放到李淵麵前。</p>
所以能不見楊侑,他堅決不見。</p>
犯不著為了一個傀儡皇帝得罪李淵。</p>
不過這次是宮內正式的詔令,楊遇安找不到理由推辭,隻能先跟傳詔的黃門進宮。</p>
待來到皇帝寢宮,見到麵色蒼白浮腫的楊侑,楊遇安才發現自己猜錯了。</p>
楊侑是真病,不是詐稱。</p>
他自己也算得上醫道高手,隻是簡單望切一番,便知道楊侑此病是因為常日憂懼,心緒鬱結所致。</p>
果不其然,一見到楊遇安,楊侑便如見到救星般掙紮爬起,當場痛哭:“皇叔救朕,皇叔救朕!”</p>
“至尊何至於此!”</p>
楊遇安抱拳肅立,臉色沉凝。</p>
“唐王居心叵測,以臣淩主,將朕困於深宮不許問往朝政,正如王莽霍光故事。隻怕再過不久,天子就不姓楊了!”</p>
“至尊言重了!”</p>
楊遇安眼觀鼻鼻觀心,堅決不接楊侑這一茬。</p>
這裏雖說皇帝寢宮,但正如楊侑所言,這裏附近都是李淵對眼線,他但凡今日有一句話說李淵不是,隻怕今夜就要被李唐人馬上門堵人。</p>
“至尊龍體抱恙,不宜過度傷神,還是交由臣與丹陽公細說吧!”</p>
隨伺的杜如晦上前扶起楊侑,又跟楊遇安悄悄打個眼神。</p>
後者當即會意,也道:“是啊,至尊當以保全龍體為重,否則萬事皆休。”</p>
楊侑這才擦幹眼淚躺下。</p>
……</p>
“所以,此番是克明特意讓皇帝下詔傳我入宮?”</p>
隻剩下兩人時,楊遇安直接與杜如晦傳音交流。</p>
到了他如今境界,不但能屏蔽外人窺伺自己心思,還能確保與人近距離交流不被其他道術神通窺探。</p>
“這是皇帝的主意,杜某不過順勢為之。橫豎先生與某不管在何處相見都瞞不過外人,還不如直接在宮中相見,還能以皇帝的名義稍加遮掩,讓外人以為杜某是替皇帝拉攏先生。”</p>
“原來如此,克明有心了。”楊遇安微微點頭,“那麽,對於皇帝這個請求,楊某該如何應對?”</p>
“楊侑此子不足以成大事,先生千萬不要深陷其中,與惡龍相鬥!”杜如晦不假思索,直接給出結論。</p>
楊遇安雖然已經大致猜到杜如晦的態度,但從未見他說得如此直白,幾乎等於賣掉了楊侑,不由驚奇道:“既然此子非明主,克明為何還要貼身伺候?”</p>
“雖非明主,但元德太子之恩不能不報。就算保不住皇位,至少也要保其性命。”杜如晦坦誠道。</p>
“克明高義,楊某佩服。”</p>
“不敢。”</p>
“那麽,關於此事克明有何教我?”</p>
“先生如今已得大義名分,再留京師無益,宜當速速返回江南。原因有二。”</p>
杜如晦悄悄比起兩根手指。</p>
“於公,先生在江南名望越高,兵甲越足,則李唐越不敢輕動大隋皇帝,如此便能保其性命。”</p>
“於私,先生的根基始終在江南,離開關中,便是脫離囚籠,天高任鳥飛。”</p>
楊遇安聞言連連點頭,深以為然。</p>
杜如晦見狀又道:“不過先生既然有大義名分,就該好好利用一番,不能就這麽悄無聲息離去。何妨向魏王請示擔任丹陽宮監,監督太上皇修建丹陽宮。若能再謀一個郡丞郡尉的差遣,那日後先生在丹陽招兵買馬就更方便了……”</p>
聽到這裏,楊遇安便已經徹底明白杜如晦其實已經徹底投靠自己麾下了。</p>
因為這一套分析,完全就是謀士替主公規劃勢力發展的思路。</p>
當即含笑道:“他日楊某若能當上郡丞,還望克明能來擔任主簿一職。”</p>
杜如晦乃是聰明人,聞弦知意,抱拳笑道:“敢不從命?”</p>
……</p>
數日後,楊遇安正式到相府向李淵請命,南下監修丹陽宮。</p>
理由也十分正當:“社稷垂危,至尊與唐王都克儉用度,太上皇此時若大興土木,得罪天下人,豈非與朝廷之策背道而馳?故而楊某打算南下當麵勸諫,節製修建宮室的用度,最好直接不修!”</p>
楊廣要修建丹陽宮遷都的消息,早就傳得天下皆知。</p>
不少人嘲笑他在江山傾頹之時不思進取,反而一心想著偏安東南繼續醉生夢死,實在昏聵至極。</p>
</p>
李唐眾人也差不多是這個態度,但畢竟李淵當下仍打著匡扶隋室的旗號,對楊廣仍尊為太上皇,所以心裏再怎麽恥笑,麵子上還是不能直接指責的。</p>
但一點不表態,又容易給人一種縱容他作惡的錯覺,楊遇安此舉算是解決了李淵一個小小痛點。</p>
因為楊侑的一句“皇叔”,楊遇安已經坐實了宗室成員的身份,由他出麵阻止楊廣比李唐所有人都合適。</p>
不過李淵顯然對楊遇安有了警惕,沉吟道:“殺雞焉能用牛刀?這點小事隨便找個皇族成員便可,本王還有其他重任交給丹陽公!”</p>
楊遇安見一計不成,又給出第二套說辭:“除了節製太上皇用度以外,楊某還想趁著此番南下順道與丹陽的陸氏妻絕婚。畢竟是江南望族,總不能草草了事,平白得罪人。早些絕婚,楊某也能早些拜唐王為泰山不是?”</p>
“是這樣麽……”李淵見楊遇安提到兒女親事,警惕之心頓時消去大半。</p>
若對方真的成為自己女婿,那什麽“皇叔”的稱謂倒也不打緊了。</p>
“也罷,此事明日就拿到朝中議一議吧。”李淵點頭道。</p>
事關太上皇楊廣,可大可小,楊遇安自然沒指望李淵直接答應,所以當即告退。</p>
……</p>
這之後,圍繞是否派遣楊遇安南下監修丹陽宮出現兩種聲音。</p>
其中來自世子李建成一派的人認為丹陽公有宗室身份,又是丹陽郡公,去勸諫楊廣十分合適。</p>
當然這是明麵上的說辭,這一派的人真正心思是趁機將楊遇安遠遠打發走,省得再給小皇帝借機生事。同時也有削弱李世民一方的意思。</p>
至於另一派則以相府司馬劉文靜為首,他們不參與兩個王子之間的爭鬥,隻是單純認為楊遇安有二心,若回到江南恐怕不會再回來,建議李淵將他牢牢抓在手中。</p>
兩派吵得不可開交,直到第三種聲音出現。</p>
他有一種預感,自己還能安心待在京師修煉的日子不多了。</p>
如此閉關一冬,到了義寧二年春,楊遇安尚未等到李世民凱旋的消息,卻忽然接到宮內傳詔,說皇帝急病,請楊遇安入宮相見。</p>
“楊侑這小子不會是詐病吧……”</p>
自從冬狩之後,李淵明顯對不安分的小皇帝看管更嚴,出入宮禁的流程比過去更加繁瑣,幾乎沒有人能夠瞞過李淵單獨麵見皇帝。</p>
楊遇安甚至發現自己宅邸外多出了很多眼線,估計自己平日一舉一動全都被記錄在桉,放到李淵麵前。</p>
所以能不見楊侑,他堅決不見。</p>
犯不著為了一個傀儡皇帝得罪李淵。</p>
不過這次是宮內正式的詔令,楊遇安找不到理由推辭,隻能先跟傳詔的黃門進宮。</p>
待來到皇帝寢宮,見到麵色蒼白浮腫的楊侑,楊遇安才發現自己猜錯了。</p>
楊侑是真病,不是詐稱。</p>
他自己也算得上醫道高手,隻是簡單望切一番,便知道楊侑此病是因為常日憂懼,心緒鬱結所致。</p>
果不其然,一見到楊遇安,楊侑便如見到救星般掙紮爬起,當場痛哭:“皇叔救朕,皇叔救朕!”</p>
“至尊何至於此!”</p>
楊遇安抱拳肅立,臉色沉凝。</p>
“唐王居心叵測,以臣淩主,將朕困於深宮不許問往朝政,正如王莽霍光故事。隻怕再過不久,天子就不姓楊了!”</p>
“至尊言重了!”</p>
楊遇安眼觀鼻鼻觀心,堅決不接楊侑這一茬。</p>
這裏雖說皇帝寢宮,但正如楊侑所言,這裏附近都是李淵對眼線,他但凡今日有一句話說李淵不是,隻怕今夜就要被李唐人馬上門堵人。</p>
“至尊龍體抱恙,不宜過度傷神,還是交由臣與丹陽公細說吧!”</p>
隨伺的杜如晦上前扶起楊侑,又跟楊遇安悄悄打個眼神。</p>
後者當即會意,也道:“是啊,至尊當以保全龍體為重,否則萬事皆休。”</p>
楊侑這才擦幹眼淚躺下。</p>
……</p>
“所以,此番是克明特意讓皇帝下詔傳我入宮?”</p>
隻剩下兩人時,楊遇安直接與杜如晦傳音交流。</p>
到了他如今境界,不但能屏蔽外人窺伺自己心思,還能確保與人近距離交流不被其他道術神通窺探。</p>
“這是皇帝的主意,杜某不過順勢為之。橫豎先生與某不管在何處相見都瞞不過外人,還不如直接在宮中相見,還能以皇帝的名義稍加遮掩,讓外人以為杜某是替皇帝拉攏先生。”</p>
“原來如此,克明有心了。”楊遇安微微點頭,“那麽,對於皇帝這個請求,楊某該如何應對?”</p>
“楊侑此子不足以成大事,先生千萬不要深陷其中,與惡龍相鬥!”杜如晦不假思索,直接給出結論。</p>
楊遇安雖然已經大致猜到杜如晦的態度,但從未見他說得如此直白,幾乎等於賣掉了楊侑,不由驚奇道:“既然此子非明主,克明為何還要貼身伺候?”</p>
“雖非明主,但元德太子之恩不能不報。就算保不住皇位,至少也要保其性命。”杜如晦坦誠道。</p>
“克明高義,楊某佩服。”</p>
“不敢。”</p>
“那麽,關於此事克明有何教我?”</p>
“先生如今已得大義名分,再留京師無益,宜當速速返回江南。原因有二。”</p>
杜如晦悄悄比起兩根手指。</p>
“於公,先生在江南名望越高,兵甲越足,則李唐越不敢輕動大隋皇帝,如此便能保其性命。”</p>
“於私,先生的根基始終在江南,離開關中,便是脫離囚籠,天高任鳥飛。”</p>
楊遇安聞言連連點頭,深以為然。</p>
杜如晦見狀又道:“不過先生既然有大義名分,就該好好利用一番,不能就這麽悄無聲息離去。何妨向魏王請示擔任丹陽宮監,監督太上皇修建丹陽宮。若能再謀一個郡丞郡尉的差遣,那日後先生在丹陽招兵買馬就更方便了……”</p>
聽到這裏,楊遇安便已經徹底明白杜如晦其實已經徹底投靠自己麾下了。</p>
因為這一套分析,完全就是謀士替主公規劃勢力發展的思路。</p>
當即含笑道:“他日楊某若能當上郡丞,還望克明能來擔任主簿一職。”</p>
杜如晦乃是聰明人,聞弦知意,抱拳笑道:“敢不從命?”</p>
……</p>
數日後,楊遇安正式到相府向李淵請命,南下監修丹陽宮。</p>
理由也十分正當:“社稷垂危,至尊與唐王都克儉用度,太上皇此時若大興土木,得罪天下人,豈非與朝廷之策背道而馳?故而楊某打算南下當麵勸諫,節製修建宮室的用度,最好直接不修!”</p>
楊廣要修建丹陽宮遷都的消息,早就傳得天下皆知。</p>
不少人嘲笑他在江山傾頹之時不思進取,反而一心想著偏安東南繼續醉生夢死,實在昏聵至極。</p>
</p>
李唐眾人也差不多是這個態度,但畢竟李淵當下仍打著匡扶隋室的旗號,對楊廣仍尊為太上皇,所以心裏再怎麽恥笑,麵子上還是不能直接指責的。</p>
但一點不表態,又容易給人一種縱容他作惡的錯覺,楊遇安此舉算是解決了李淵一個小小痛點。</p>
因為楊侑的一句“皇叔”,楊遇安已經坐實了宗室成員的身份,由他出麵阻止楊廣比李唐所有人都合適。</p>
不過李淵顯然對楊遇安有了警惕,沉吟道:“殺雞焉能用牛刀?這點小事隨便找個皇族成員便可,本王還有其他重任交給丹陽公!”</p>
楊遇安見一計不成,又給出第二套說辭:“除了節製太上皇用度以外,楊某還想趁著此番南下順道與丹陽的陸氏妻絕婚。畢竟是江南望族,總不能草草了事,平白得罪人。早些絕婚,楊某也能早些拜唐王為泰山不是?”</p>
“是這樣麽……”李淵見楊遇安提到兒女親事,警惕之心頓時消去大半。</p>
若對方真的成為自己女婿,那什麽“皇叔”的稱謂倒也不打緊了。</p>
“也罷,此事明日就拿到朝中議一議吧。”李淵點頭道。</p>
事關太上皇楊廣,可大可小,楊遇安自然沒指望李淵直接答應,所以當即告退。</p>
……</p>
這之後,圍繞是否派遣楊遇安南下監修丹陽宮出現兩種聲音。</p>
其中來自世子李建成一派的人認為丹陽公有宗室身份,又是丹陽郡公,去勸諫楊廣十分合適。</p>
當然這是明麵上的說辭,這一派的人真正心思是趁機將楊遇安遠遠打發走,省得再給小皇帝借機生事。同時也有削弱李世民一方的意思。</p>
至於另一派則以相府司馬劉文靜為首,他們不參與兩個王子之間的爭鬥,隻是單純認為楊遇安有二心,若回到江南恐怕不會再回來,建議李淵將他牢牢抓在手中。</p>
兩派吵得不可開交,直到第三種聲音出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