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這句話卻是沉清雲最想聽到的!</p>
“果然是有所失則會有所得!”</p>
獨輪車上,麵朝前方,沉清雲微微的笑了,同時說道:“三哥,不急的。”</p>
“嗯嗯……”沉三兒應著,但腳下卻走的更快了。</p>
……</p>
上午午時左右,陽光正絢爛的時刻,袁雲嬌的如意門傳來了敲門聲……</p>
此時蘇昆生早已去了,袁雲嬌正在教顧眉作畫,聽到敲門聲,兩人都知道有客人來了。</p>
這對她們來說已經是尋常事,以袁雲嬌的豔名是不缺客人的,有時來的太多,甚至要婉拒。</p>
也因此袁雲嬌很澹定的讓顧眉去開門,自己卻轉身走向了妝台補妝。</p>
顧眉應了一聲,到了門口,先隻是把門打開了一道縫,然後小小的腦袋往外一探,門口正站著三個人,其中一個三十左右的、年輕些的顧眉卻是認得,乃是南京戶部郎中馬士英。而令外兩個,一個五十來歲,一個不過二十來歲,俊眉朗目,頭角崢嶸,顧眉卻不認的。</p>
</p>
而顧眉的那一番動作,其實是有目的的,那就是鑒別來客——青樓女子,到了袁雲嬌這等層次,也不是什麽人都接待的,老、醜、浮誇以及市井之人袁雲嬌就不接待。</p>
不過眼前這批人個個儒雅之氣沛然,顯然符合袁雲嬌的要求。</p>
“三位大人請進。”顧眉大開了如意門。</p>
這次卻是馬士英做東。</p>
年長者乃是王宣,乃是明代一位很著名的學者,學通中西,明末四公子之一方以智的師傅,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識》即是對彼《物理所》的模彷。</p>
而那頭角崢嶸的年輕人正是張溥!張溥不僅僅是明末有名的文學家,更是明末複社的社會活動家,其人社會活動能力極強,先是成立了應社,也就是應試生員組成的科考應試小組,相當於現在的應屆生;然後又成立了複社,也就是科考重考小組,相當於往屆生。</p>
成社後張溥與其成員評論時政,裁量人物,擁躉粉絲無數,影響極大,而張溥後來也利用操控士子,把持考場的手段,在還沒入仕時就能影響朝局,甚至他曾給宰相周延儒一個小冊子,上麵寫著哪些人要做官,哪些人要罷官,周延儒受其挾,隻得照辦。</p>
如此在廟堂之下便能超控朝局者,張溥可謂是古往今來第一人!</p>
而馬士英不僅是明末文人、畫家,更是一個熱於鑽營的官迷,也因此他一生頗為曲折,他與南方士子交好,張溥死時他曾千裏吊念,為其操辦後事,而張溥的複社成員以及背後的東林黨人卻忙著與周延儒討要官位;但是他與魏忠賢一派中之阮大鉞更好,而魏忠賢死後他就倒了黴,被東林黨打壓;而這個人也是個財迷,任上貪汙;但後來卻又不肯降清,大意殉節。</p>
總而言之這個人有點複雜,但善於鑽營也是真是的,這也是他有意結交張溥的原因——此時張溥的複社還沒成立,但應社已有影響。</p>
而在此時張溥正力邀有名望的人入社,這也是他和王宣走到一起的原因——他聽聞王宣從嘉定返鄉,便派家丁去驛站守候……當張溥把王宣請到他的寓所時,正好馬士英休沐來訪。而名氣之下,馬士英也有意結交王宣,他又好曲,於是便盛情把二人邀到了這裏,一談風月。</p>
因此聞言馬士英把手一身,對張溥與王宣笑道:“兩位請。此女長成必為美人矣。”</p>
對於來客對她的預測,顧眉早已是耳熟能詳了,不過馬士英這番做派還是讓她暗暗警心:“馬郎中居然讓他倆先行!這兩人是誰?總而言之是貴客了……”</p>
思忖之際顧眉把三人引到了正堂客廳,然後微微一屈膝,行禮道:“各位大人且請坐,我去去就來。”說罷,退了兩步,就自去廚裏,準備泡茶倒水,同時安排廚娘準備菜肴。</p>
而這時袁雲嬌聽到動靜,早已雲鬢鳳釵,一身素雅,搖曳而下。</p>
“見過馬大人。”</p>
“免禮,這位乃是江東王宣王先生,想必袁姑娘聽說過。”</p>
“見過先生,先生博學多才,小女子久仰矣,不期能到寒舍,真是三生有幸。”</p>
“袁姑娘過獎了,久聞袁姑娘才貌雙絕,今日一見果然如之,老夫幸何如之。”</p>
“先生過獎,先生請坐。”</p>
“這位乃是婁東才子張溥,袁姑娘想必也聽說過。”</p>
張溥的名字其時已在江南士子中流傳,而來此者,不論是國子監的生員還是科考出身的官員都無意間提起過張溥的名字,張溥此時又正值青春年少之時,相貌英挺,自古才子愛美人,美人也愛才子,因此袁雲嬌聞言美目不僅一亮,隨即微微一屈膝,柔聲說道:“久聞張公子大名,今日能來,真是三生有幸,張公子請坐。”</p>
說話之間,女子的溫柔與嫵媚不經意的在袁雲嬌身上留露了出來。</p>
張溥也施禮道:“袁姑娘客氣了,某亦有聞袁姑娘才貌卓絕,今日一見,果然如之。”</p>
……</p>
寒暄之際,眾人落座,而這時顧眉也提水過來,因為這三人可以說皆是名士,所以袁雲嬌結果了砂壺,然後走到茶盤邊,手一提,壺吐如瀑,把西施壺以及小如雞卵的茶盞燙了一邊,然後用竹勺從茶罐裏掏了些茶葉……</p>
馬士英、王宣、張溥三個知道袁雲嬌這是要親自奉茶,這是殷勤待客之道,但此時也是平常事,而人到了陌生的環境總會有心無心的打量一下,三人也是如此,趁此間隙暗中打量起袁雲嬌的正堂來。</p>
而還是那句話,那株雀梅是被顧眉放在高幾上,整個正堂的最顯眼處,三人即使不留心都會看到。</p>
而這三人的層次又遠非袁雲嬌可比!特別是馬士英他可是一個詞人,畫家,在當時已有名氣,時人稱之畫作可與董其昌肩隨。</p>
因此當他看到那株雀梅時,見那株雀梅布局合理,過度自然,盆、架、景融為一體,特別是雀梅最後的枝梢,處處寸半,蜿蜒遒勁,暗合畫理,卻又不是馬士英所曾見。</p>
“咦!好技法,好作品,景中有畫,沒想到袁姑娘竟是園道高手!”</p>
見獵心喜,馬士英不由讚道。同時欠了欠身子。</p>
“果然是有所失則會有所得!”</p>
獨輪車上,麵朝前方,沉清雲微微的笑了,同時說道:“三哥,不急的。”</p>
“嗯嗯……”沉三兒應著,但腳下卻走的更快了。</p>
……</p>
上午午時左右,陽光正絢爛的時刻,袁雲嬌的如意門傳來了敲門聲……</p>
此時蘇昆生早已去了,袁雲嬌正在教顧眉作畫,聽到敲門聲,兩人都知道有客人來了。</p>
這對她們來說已經是尋常事,以袁雲嬌的豔名是不缺客人的,有時來的太多,甚至要婉拒。</p>
也因此袁雲嬌很澹定的讓顧眉去開門,自己卻轉身走向了妝台補妝。</p>
顧眉應了一聲,到了門口,先隻是把門打開了一道縫,然後小小的腦袋往外一探,門口正站著三個人,其中一個三十左右的、年輕些的顧眉卻是認得,乃是南京戶部郎中馬士英。而令外兩個,一個五十來歲,一個不過二十來歲,俊眉朗目,頭角崢嶸,顧眉卻不認的。</p>
</p>
而顧眉的那一番動作,其實是有目的的,那就是鑒別來客——青樓女子,到了袁雲嬌這等層次,也不是什麽人都接待的,老、醜、浮誇以及市井之人袁雲嬌就不接待。</p>
不過眼前這批人個個儒雅之氣沛然,顯然符合袁雲嬌的要求。</p>
“三位大人請進。”顧眉大開了如意門。</p>
這次卻是馬士英做東。</p>
年長者乃是王宣,乃是明代一位很著名的學者,學通中西,明末四公子之一方以智的師傅,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識》即是對彼《物理所》的模彷。</p>
而那頭角崢嶸的年輕人正是張溥!張溥不僅僅是明末有名的文學家,更是明末複社的社會活動家,其人社會活動能力極強,先是成立了應社,也就是應試生員組成的科考應試小組,相當於現在的應屆生;然後又成立了複社,也就是科考重考小組,相當於往屆生。</p>
成社後張溥與其成員評論時政,裁量人物,擁躉粉絲無數,影響極大,而張溥後來也利用操控士子,把持考場的手段,在還沒入仕時就能影響朝局,甚至他曾給宰相周延儒一個小冊子,上麵寫著哪些人要做官,哪些人要罷官,周延儒受其挾,隻得照辦。</p>
如此在廟堂之下便能超控朝局者,張溥可謂是古往今來第一人!</p>
而馬士英不僅是明末文人、畫家,更是一個熱於鑽營的官迷,也因此他一生頗為曲折,他與南方士子交好,張溥死時他曾千裏吊念,為其操辦後事,而張溥的複社成員以及背後的東林黨人卻忙著與周延儒討要官位;但是他與魏忠賢一派中之阮大鉞更好,而魏忠賢死後他就倒了黴,被東林黨打壓;而這個人也是個財迷,任上貪汙;但後來卻又不肯降清,大意殉節。</p>
總而言之這個人有點複雜,但善於鑽營也是真是的,這也是他有意結交張溥的原因——此時張溥的複社還沒成立,但應社已有影響。</p>
而在此時張溥正力邀有名望的人入社,這也是他和王宣走到一起的原因——他聽聞王宣從嘉定返鄉,便派家丁去驛站守候……當張溥把王宣請到他的寓所時,正好馬士英休沐來訪。而名氣之下,馬士英也有意結交王宣,他又好曲,於是便盛情把二人邀到了這裏,一談風月。</p>
因此聞言馬士英把手一身,對張溥與王宣笑道:“兩位請。此女長成必為美人矣。”</p>
對於來客對她的預測,顧眉早已是耳熟能詳了,不過馬士英這番做派還是讓她暗暗警心:“馬郎中居然讓他倆先行!這兩人是誰?總而言之是貴客了……”</p>
思忖之際顧眉把三人引到了正堂客廳,然後微微一屈膝,行禮道:“各位大人且請坐,我去去就來。”說罷,退了兩步,就自去廚裏,準備泡茶倒水,同時安排廚娘準備菜肴。</p>
而這時袁雲嬌聽到動靜,早已雲鬢鳳釵,一身素雅,搖曳而下。</p>
“見過馬大人。”</p>
“免禮,這位乃是江東王宣王先生,想必袁姑娘聽說過。”</p>
“見過先生,先生博學多才,小女子久仰矣,不期能到寒舍,真是三生有幸。”</p>
“袁姑娘過獎了,久聞袁姑娘才貌雙絕,今日一見果然如之,老夫幸何如之。”</p>
“先生過獎,先生請坐。”</p>
“這位乃是婁東才子張溥,袁姑娘想必也聽說過。”</p>
張溥的名字其時已在江南士子中流傳,而來此者,不論是國子監的生員還是科考出身的官員都無意間提起過張溥的名字,張溥此時又正值青春年少之時,相貌英挺,自古才子愛美人,美人也愛才子,因此袁雲嬌聞言美目不僅一亮,隨即微微一屈膝,柔聲說道:“久聞張公子大名,今日能來,真是三生有幸,張公子請坐。”</p>
說話之間,女子的溫柔與嫵媚不經意的在袁雲嬌身上留露了出來。</p>
張溥也施禮道:“袁姑娘客氣了,某亦有聞袁姑娘才貌卓絕,今日一見,果然如之。”</p>
……</p>
寒暄之際,眾人落座,而這時顧眉也提水過來,因為這三人可以說皆是名士,所以袁雲嬌結果了砂壺,然後走到茶盤邊,手一提,壺吐如瀑,把西施壺以及小如雞卵的茶盞燙了一邊,然後用竹勺從茶罐裏掏了些茶葉……</p>
馬士英、王宣、張溥三個知道袁雲嬌這是要親自奉茶,這是殷勤待客之道,但此時也是平常事,而人到了陌生的環境總會有心無心的打量一下,三人也是如此,趁此間隙暗中打量起袁雲嬌的正堂來。</p>
而還是那句話,那株雀梅是被顧眉放在高幾上,整個正堂的最顯眼處,三人即使不留心都會看到。</p>
而這三人的層次又遠非袁雲嬌可比!特別是馬士英他可是一個詞人,畫家,在當時已有名氣,時人稱之畫作可與董其昌肩隨。</p>
因此當他看到那株雀梅時,見那株雀梅布局合理,過度自然,盆、架、景融為一體,特別是雀梅最後的枝梢,處處寸半,蜿蜒遒勁,暗合畫理,卻又不是馬士英所曾見。</p>
“咦!好技法,好作品,景中有畫,沒想到袁姑娘竟是園道高手!”</p>
見獵心喜,馬士英不由讚道。同時欠了欠身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