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在晉西南陷入苦戰困境的本川省三混成旅團,是一個多月前從山西中部的汾陽、孝義兩地出發,沿著太隰(太原——隰縣)公路攻擊前進的。


    日軍的混成旅團(作者注:獨立混成旅團不在此列)並非固定的建製,通常意義上是一種臨時的戰鬥編組,由鄰近不同的師團抽調步兵部隊以及特種兵部隊混編而成,目的是一個或幾個戰役目標,任務完成後編製就解散歸建,各部隊返回各自的師團。


    本川省三少將是山岡師團的旅團長,他所指揮的這支混成旅團,兩支步兵聯隊分別來自山岡師團和瀨名師團,另外,山岡師團還給其配備了一個騎兵中隊、一個山炮兵大隊、一個工兵中隊以及一個輜重兵大隊;華北方麵軍第一軍司令部,則專門協調了一個獨立山炮兵大隊加強過來。


    由於該混成旅團是以山岡師團的部隊為基礎組建的,指揮官也出自山岡師團,所以針對該混成旅團的後勤補給,便由山岡師團負責;他們沿著太隰公路設立了兵站,用汽車和騾馬隊實施輜重的運輸。


    然而,混成旅團的前鋒攻下晉西南重鎮隰縣之後,閻錫山出於保存顏麵以及守土之心,下死令命王靖國的十九軍和陳長捷的六十一軍全力反攻,與進犯之敵展開了大規模遊擊戰。晉軍雖然戰力不強,裝備也比較落後,但利用熟悉環境的地利,竟然同精銳的日軍混成旅團打得難解難分;這其間,八路軍林師陳旅的出擊也功不可沒,僅午城一戰就殺傷日軍數百人。


    山岡師團屬於馱馬製師團,比較擅長山地作戰,可戰鬥全麵展開之後,混成旅團先後向四五座縣城實施分頭攻擊,在晉西南的重巒疊嶂之中,他們所遇到的困難仍然超出了想象。特別是隨著戰事的推移,其漫長的補給線開始成為晉軍、八路軍的重點打擊對象,逐漸被斬得七零八落,已經呈現出趨於癱瘓的態勢。這也正是本川旅團長日前不得不放下顏麵、向瀨名師團的司令官哀告求援的原因。


    在晉南同蒲鐵路沿線進展順利的瀨名中將,同時還擔負著晉西南戰場的總指揮,他深知一旦本川省三的補給線被支那軍掐斷,整個混成旅團就會受困在陌生的重重大山之間,甚至不排除被逐漸蠶食殲滅的危險。權衡再三之後,瀨名中將給坐鎮文城的萩原晃下達了命令,由自己的師團另辟蹊徑、對本川少將的混成旅團提供補給。


    “將軍,恕我直言,南同蒲鐵路線目前的運力並不發達,如果從文城同時對兩支大軍實施補給,恐怕會顧此失彼。”坐在文城旅團部裏麵的萩原少將,手握著嘶嘶作響的電話聽筒,向自己的師團長發出了明晰的警告。


    “考慮不了那麽多了!”瀨名中將在電話裏則顯得頗為焦躁:“師團主力即將對風陵渡和中條山防線發動最後一擊,這將決定著能否徹底將支那人的中央軍逐出山西;在這之前,我可不希望看到師團的側背方向出現崩塌。”


    萩原晃心中一凜,師團長中將的語氣之嚴厲極為罕見,這也從側麵印證了晉西南戰場形勢的嚴峻。他明白補給之事已經沒有了回旋餘地。


    “我剛剛向香月將軍做了匯報,他答應由第一軍司令部協調山岡師團,將今後補給本川混成旅團的物資輜重不再發送至汾陽,而是直接發送文城,由你負責組織起運到臨汾。拜托了,萩原君!”


    “嗨咿!”


    萩原晃麵臨的新任務其實不複雜,原本他對瀨名師團的補給就是沿著同蒲鐵路進行的,今後他需要做的便是加大接收補給物資的數量以及轉運強度;那些提供給混成旅團的輜重,將全部到臨汾火車站卸車。與此同時本川省三已經接到通知,在蒲縣至臨汾之間百裏長的公路沿途建立新的兵站,用汽車隊轉運這些輜重到混成旅團的作戰部隊。


    這條新的補給線由於改走同蒲鐵路,因而最大程度地避開了晉西南的崇山峻嶺,也就避開了在山中頻繁出沒的支那軍。唯一讓瀨名師團長感到擔心的是,本川省三的部隊能否牢牢控製住蒲縣一帶的地勢;之前的戰報顯示,晉軍陳長捷的主力曾經從混成旅團的手裏奪走了蒲縣,當時這股支那軍甚至一度推進到了汾河西岸,直接威脅河對岸的同蒲鐵路線。幸得混成旅團迅速集中了一部力量將其驅走,並收複蒲縣。眼下,本川省三的旅團部就設在蒲縣縣城內。


    放下了打給萩原旅團長的電話,瀨名中將緊接著又要通了坐鎮臨汾的加藤旅團長的電話;後者原本指揮一個步兵聯隊,負責運城至文城之間的同蒲鐵路沿線的守備,現在瀨名中將同樣賦予了他一個新的任務,就是加強汾河兩岸的警戒防禦,隨時提防閻錫山的晉軍渡過汾河、襲擾臨汾以及同蒲路。


    在文城火車站的南貨場,萩原晃憂心忡忡地與自己的參謀長河邊大佐、討論分析了剛剛獲悉的混成旅團的新情報。從師團長不容置疑的下令態度中,他們可以感受到來自晉西南戰場的巨大壓力。


    “瀨名將軍之所以把師團的司令部冒險前移到了運城,目的就是準備靠前親自指揮對衛立煌中央軍的最後一戰,此刻對於我師團而言,再也沒有比這一戰更加重要的了。偏偏側翼的混成旅團很不爭氣,在這個關鍵時刻把握不住戰場主動,給瀨名將軍的側背安全留下隱患!”


    聽到萩原晃如此說,河邊參謀長也就來了脾氣,添油加醋地又將本川省三奚落指責了一番,並揚言倘若是由自己來指揮晉西南的作戰,他隻需要率領自己旅團的西條聯隊,就足以將閻錫山的晉軍包括八路軍徹底擊潰。


    萩原少將這一回並沒有阻止參謀長的犯上與放肆,從心底裏,他也對那位山岡師團的旅團長的指揮能力,發出了質疑:終究是後備師團啊,無法和常設師團能征善戰的將領們相提並論!河邊大佐雖然隻是旅團的參謀長,但畢竟是參加過娘子關血戰的老臣,作戰經驗絕對不在本川旅團長之下;真的由他來指揮一個單獨的步兵聯隊進攻晉西南,局麵未必就比現在更加不堪。


    “算了,閻錫山那邊還是交給本川將軍去善始善終吧,我們隻需做好份內的事情,”萩原晃歎了一口氣:“小島機關長倒是對共產黨八路軍一直耿耿於懷,我覺得他的分析很有道理,在晉西南戰場如果沒有八路軍林師主力的參與,晉軍可能打不了這麽硬氣的仗。我們自己不也是剛剛在青龍河畔吃了八路軍的虧嘛!”


    說到八路軍,河邊參謀長的氣勢也明顯降了下來,上一次他親自指揮師團加藤旅團的一個步兵大隊,對關門山腳下的西坪村八路軍營地實施了夜襲;必須承認,那是他這個參謀長自去年娘子關戰役之後、打過的最為慘烈的一戰;而那一戰的對手,也是來自八路軍的林師:這也就不難解釋奈良大隊的一個中隊剛剛遭到八路軍伏擊、損失不小的緣由了。


    不過,向來不服輸的河邊大佐,同樣對駐紮在“臥榻之側”的這股八路軍念念不忘,期盼著不久的將來由自己領軍,與這個老對手再較量一番,他固執地相信,最終勝利必將屬於自己和帝國陸軍。


    從青龍河畔伏擊日軍車隊、收兵返回西坪村不久,吳子健就接到了河口村5連的好消息,李天林派了兩個班的戰士,押送著一門日式迫擊炮以及三十七發炮彈,來到了西坪。


    那門迫擊炮和炮彈,正是來自大榆樹山中央軍391團的慷慨饋贈,秦忠孝團長派人夜間上路,天明時分送抵了李天林的防區;5連長當即馬不停蹄將391團的人以及這批裝備,護送到了二營營部。


    正為了青龍河畔的戰損心痛不已的吳子健,得知老朋友實踐諾言送來了迫擊炮和炮彈,頓時轉憂為喜,一迭聲地派人去喊炮兵排排長趙野郊帶人前來“提貨”,同時就命令從炮兵排擁有的兩枝擲彈筒當中,挑選一枝相對比較新的交與391團的人,帶給秦忠孝複命。隻不過,二營的所有的炮彈包括擲彈筒用的*都打光了,隻能將光杆司令一般的擲彈筒孤零零地回贈給中央軍兄弟部隊。


    趙野郊樂得合不攏嘴。有關兩軍互換炮兵裝備的情況,他早就聽副營長說過了,從那個時候起,他和全體炮兵排的戰士們就盼星星盼月亮地期待著迫擊炮和炮彈的到來。此時美夢成真,無不歡呼雀躍。


    如今,二營直屬的炮兵排已經擁有了三門迫擊炮,外加一枝擲彈筒,三十七發炮彈也足夠三門炮揮霍一下的。至於擲彈筒需要的小*,吳子健答應了炮兵排,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盡快從日本人那裏繳獲一批。趙野郊則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不如把剩下的這枝擲彈筒也一並送給友軍391團,條件是從他們那裏再交換一批迫擊炮炮彈!


    中央軍德械師炮兵出身的趙野郊,還是最喜愛真正的口徑炮,對於看上去更像是一根燒火棍的擲彈筒、以及裝在上麵的比*還小一號的小*,他不僅不大擅長擺弄,骨子裏也頗有些不屑。


    吳子健明白炮兵排排長的心思,他當然也覺得迫擊炮比擲彈筒的威力大,可是窮慣了的八路軍不比中央軍,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對裝備挑肥揀瘦的地步:有,總比沒有強嘛。


    “吳長官,我們秦團座要我向您捎一句口信,”前來送炮的391團這支小隊伍,帶隊的是一個少尉排長,交接完畢之際,他悄悄對吳子健說到:“聯合出擊同蒲路的作戰預案,我團部已經製訂完成,近日將由聯絡官朱星雲上尉親自攜帶赴你部交付。”


    “好!”吳子健一握拳頭,也壓低了聲音說:“請你轉告秦上校,林師徐旅二營剛剛擊退一股竄犯的日軍,現在全體枕戈待旦,隨時配合友軍,打上同蒲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寸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李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李珂並收藏一寸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