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391團連續兩天利用夜色的掩護,將兩個步兵營、一個炮連、一個重機槍連以及特務連的兵力,悄然投送到了八路軍林師徐旅二營在關門山腳下的兩處根據地內。


    這是兩軍聯合出擊南同蒲鐵路線作戰計劃中的一部分。將391團的作戰部隊從大榆樹山提前集結到此,目的在於作戰當天縮短向鐵道線上的靈石縣機動前出的時間,無論從河口村還是從西坪村出發,距離南同蒲鐵道線都隻有二十餘裏,快速行軍隻需要一個多小時就可抵達。同時,將大部隊分兩個批次出動,也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被豐店守備日軍覺察到的風險。


    八路軍徐旅二營的兩個根據地至此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態,除了擔負兩個防區警戒的王雙龍6連,當地擁護抗戰的村民也都被發動了起來,在二營直屬敵工隊以及村“動委會”的帶領下,配合6連在村內和村外站崗放哨,盤查外來生人,嚴防大軍入住的消息走漏。


    391團團長秦忠孝親自帶領他的一營、炮連和特務連進駐西坪村,與八路軍二營副營長吳子健建立了聯合指揮部。吳子健率5連和騎兵連在西坪村,7連則已經派往河口村,準備在戰鬥打響後,相機決定朝著豐店方向設置阻擊線,以防該縣城日軍從後路夾擊。


    中央軍的炮連在西坪村引起了不小轟動:兩門克虜伯山炮,一門日軍九四式山炮,外加一門日軍的九二式步兵炮。如此精良的炮兵裝備,讓武器向來落後的八路軍指戰員們歎為觀止。這其中,尤屬林師徐旅二營直轄的炮兵排官兵感到眼熱,他們的排長、原中央軍十四軍炮兵出身的趙野郊,幾乎快要把眼珠子瞪出來了。


    十四軍乃是中央軍裏的精銳嫡係,每個團的團部都直轄兩個炮兵連,一個是迫擊炮連,另一個是戰防炮連,這在當時已經屬於相當強大的配備,但是和此時此刻的391團炮連相比較,仍要顯得落伍——畢竟,迫擊炮那種曲射炮以及戰防炮那種小口徑炮,其威力都是無法與七五口徑的山炮相提並論的。而九二步兵炮的炮身雖然看起來不大,但炮口徑也是七十毫米的,炮彈的破壞力隻比七五山炮稍遜一籌。


    就在前些日子,林師徐旅二營的炮兵排長還在為自己一下子擁有了三門迫擊炮而歡欣鼓舞,如今看著391團的炮連裝備,羨慕嫉妒之情難以抑製地溢於言表。


    吳子健找了個沒人的時機將趙野郊拉到一旁,先是批評他不要眼窩子太淺,友軍麵前,還是要保持一些風度;隨即二營副營長就向自己的炮兵排長拍了胸脯,表示,不久的將來也要從日本人那裏弄幾門大口徑的重炮來。對吳子健一向崇拜信任的趙野郊,這才悻悻然地做罷了。


    兩軍指揮官確定了今夜出擊的時間:主力部隊晚九時開始出動;此前,徐旅二營騎兵連晚八時提前出動,向著南同蒲鐵路線遊弋,在靈石縣以南五六裏處負責監視有可能從同蒲鐵路沿線增援過來的日軍。中央軍391團特務連晚八時提前出動,同時監視靈石縣至文城之間的鐵道線動靜。


    晚九時整,這場代號為“山鷹”的聯合作戰行動,開始從關門山腳下分成三路正式出動主力兵力:


    左路,八路軍林師徐旅二營副營長吳子健,率領李天林5連、營屬炮兵排,從西坪村向同蒲鐵路重鎮靈石縣以南方向潛出,設立臨時防線,阻擊南來之敵,保護友軍側翼。


    中路,中央軍391團參謀長張宏,率二營一個連,附加兩門山炮,從西坪村向靈石縣直插過去,晚十一時整發動對縣城的佯攻。


    右路,中央軍391團團長秦忠孝,率一營全體以及二營兩個連、重機槍連,附加一門山炮、一門九二步兵炮,從河口村出發,到靈石縣以北五裏附近設伏,準備打擊來自文城的日軍援軍。


    吳子健率領的人馬,在晚十時半左右抵達了預定地點,隨同他們行動的還有八輛大車,車廂裏裝滿了石頭塊以及盛著沙土的麻袋,它們是用來在光禿禿的荒原上構築臨時掩體的。借助著時隱時現的微弱的月光,臨時掩體很快就搭建完畢,掩體距離鐵道線不足十丈遠,與之大約呈三十度角斜刺裏展開。其中重點設立了三門迫擊炮的炮位,以及輕重機槍的點位。


    提前到達鐵道線沿線的夏連山騎兵連,已經派人回報了潛出的情況:整條鐵道線在夜幕中安靜無事。


    5連長李天林,曾經就他們在這一帶預設阻擊的結局做過分析,在他看來,很有可能是白費功夫——此地向南的幾個沿途火車站縣鎮,均隻有少量日軍守備部隊駐防,自顧尚且不暇,出兵向靈石縣援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當有重兵駐紮的臨汾將援兵投送過來,那時候秦忠孝早就把活計幹完了。


    “副營長,我還是建議留兩個排在這裏設防,其餘四個排外加炮兵排,靠到靈石縣城南門外去,等中央軍開始佯攻縣城東門,我們趁機全力突擊南門,爭取破城,打進去繳獲些守備日軍的裝備,也算不虛此行!”


    聽著李天林基於騎兵連的最新情報而做出的老調重彈,吳子健並沒有動心。以目前炮兵排擁有的火力,砸開靈石縣城門、突入城內,並非不現實之舉。情報已經反複證實,整座靈石縣縣城隻有一個日軍步兵小隊駐防,當中央軍佯攻的炮火猛烈打擊其東門的時候,隻怕這個小隊的大部分都會湧向東城城門和城牆,留給南城門的防禦力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對於隻駐紮了一個步兵小隊的縣城而言,又能有多少額外的武器裝備呢?縱然突入了城內,繳獲也應當有限,不值得冒這個風險:畢竟,保衛秦忠孝的側翼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即便臨汾方向沒有日軍援軍過來,隻要391團圓滿地完成破襲鐵路及通訊設施、圍城打援的目標,林師徐旅二營就算完成了使命。


    別多說廢話了!吳子健態度堅決地下了終極命令,他告誡自己的下屬,大部隊協同作戰不同於打遊擊,單方麵臨時改變作戰計劃是十分危險的事情;秦忠孝的七五山炮炮兵是要轟擊靈石縣城的,我們一旦突擊進城,說不定就會被友軍的炮彈砸中腦袋!


    李天林絕望地閉上了嘴。看著匆忙搭就起來的長長的一溜掩體,心中暗叫可惜。一旦這裏沒有任何戰鬥發生,徐旅二營最精銳的一個連連同全部迫擊炮以及拉著石塊、沙袋的大車隊伍,將白白地興師動眾一場;從而使得八路軍在這場代號山鷹的聯合作戰中,淪為不折不扣的陪太子讀書者。


    就在彪悍的八路軍連長長籲短歎之際,突然響起的炮聲劃破了夜空的靜寂,吳子健看清了自己手表的表盤:午夜十一點整,分秒不差!


    開炮的當然是391團那兩門克虜伯七五山炮。


    指揮佯攻的參謀長張宏,利用步話機與五六裏之外的團座取得了聯係,在接到秦忠孝開火的命令後,兩門重炮即刻按事先的預定,打響了。


    張宏將自己手頭一個連的三個排,分成三處陣地擺開,其中一個排就擺在靈石縣東城門外百丈遠的距離,其餘兩個排一左一右相隔這個排不到五十丈;而兩門克虜伯七五山炮,則在他們的身後百丈遠的地方架設。炮擊開始的時候,兩門炮的炮口分別瞄準了東城城門樓以及城門。


    轟!轟!!轟!!!


    幾聲巨響,克魯伯的炮彈已經比較準確地命中了城樓和城門,其中城門被炸開了一個大洞,連帶著炸塌了城門洞的半壁;而城門樓的樓頂則被完整地削掉了。


    炮火的火光裏,依稀看得見城頭上忙亂的日本兵,有人盲目地從城牆的垛口向外用步槍射擊,少頃,輕機關槍和九二重機槍也吐出了火舌,但同樣是盲無目的的亂射。並且391團炮連的炮手們,很快就捕捉到了輕重機關槍的火力點,調整炮口轟了過去,將其依次打啞。


    看到時機成熟,參謀長張宏一聲令下,埋伏在炮位前麵的三個排的步兵一躍而起,大聲呐喊著朝東城門開始衝鋒。


    這是一場生生被做熟了的戰鬥。靈石縣的守備日軍甫一遭到攻擊,立即向文城的萩原旅團部發出求救信息,聲稱縣城東城遭到猛烈的炮火攻擊,敵軍正在組織步兵衝擊東城門;雖然來犯敵軍兵力不詳,但根據目前的炮火轟擊程度以及衝擊城門的步兵數量,可以判定是支那軍正規部隊!


    近乎被從睡夢中驚醒的文城萩原旅團司令部,立即緊張運轉了起來。萩原晃旅團長親自到作戰室內開始協調指揮,在與坐鎮火車站的河邊參謀長簡單商議之後,立即做出了準備馳援靈石縣的戰鬥部署。


    一切都在按著秦忠孝、吳子健的既定方向,發展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寸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李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李珂並收藏一寸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