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距離西坪村還有多少路程?”中央軍上校把步話機的話筒從自己的嘴邊拿開,扭頭去問副官。
“至少還有十幾裏路。”副官的回答顯然也不是很肯定,這段路他們都不熟悉,從同蒲鐵路到西坪村的直線距離,中央軍的軍官們之前更多是在特繪地圖上目測。
“一營長,你帶領營主力繼續隨團部向西坪村轉進,不得有任何猶疑拖延,”秦忠孝終於下決心地抄起步話機話筒下達著命令:“同時留下你營第三連,由營副帶隊原地待命,等候特務連鄧壽山帶回的前線消息,如八路軍斷後形勢吃緊,可命第三連返回主陣地,協助八路軍作戰,直至安全撤離。”
步話機裏麵的一營長還在爭辯,被秦忠孝果斷製止了,同時他厲聲提醒,一旦鄧壽山帶領那幾個特務連的弟兄返回,要他務必立即追上團部主力、執行統領特務連的任務,違者軍法從事。
丟下步話機後,中央軍上校重新跳上了作為指揮車的一架帶有頂棚的馬車車廂。指揮車是他的副官創作的“傑作”,馬車由四匹馬牽引,車廂內很寬大,正中固定了一張老百姓家中常用的四方炕桌,從頂棚懸垂下來的兩盞馬燈一旦扭亮可映照到整個桌麵。
此刻,秦忠孝就坐在炕桌旁,俯視著桌麵上攤開的作戰地圖。在荒原上行駛的馬車仍然有些顛簸,但行進速度很快,可以方便指揮官在不耽誤行程的前提下運籌帷幄。團部警衛排的士兵們則分布在馬車的前後左右,跑步隨行。
與此同時,391團炮連的兩門克虜伯山炮、一門日式四一式山炮以及一門九二式步兵炮,其帶有車輪的炮身都被馬匹牽引著,向前疾行。
“團座,斷後的八路軍應該應付得了局麵吧?”
緊隨著秦忠孝跳進馬車車廂的副官,一邊幫著自己的長官按住微微顫動的地圖,一邊不無擔心地問道。凝視地圖的中央軍上校沒有搭腔,腦子裏卻在飛快地轉動著——戰前他與八路軍副營長吳子健幾次推演過今夜的作戰程序和結局,雖然他並不奢望八路軍徐旅二營出動的兩個阻擊連都沒有戰事,但是眼下這兩個八路軍連竟然都與日軍發生了激烈交火,還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日本人會繼續從文城增派援兵嗎?!
戰前的情報顯示,日軍大塚聯隊在文城東郊建有一個野戰兵營,一個完整的步兵大隊駐紮在那裏,它應該就是這一帶日軍的機動部隊。如果不出意外,今夜從文城方向先後沿著鐵路和公路趕來的兩支援兵,均應出自這個步兵大隊,規模在兩個步兵中隊左右。也就是說,文城城外的日軍機動部隊已經出動了將近半數兵力、前來救援靈石縣城,留守的那兩個步兵中隊,持續趕到目前交火戰場的概率,能有多大?
晃動的地圖和車身、昏暗馬燈下的光線,都讓秦忠孝感到了陣陣眩暈。他索性脫下了捂得很熱的棉軍帽,帽頂朝下壓在了地圖上,另一隻手就揉了揉自己緊閉的雙眼,繼續思索著。
倘若日軍並無後續援兵,僅憑之前趕到的那兩個中隊規模的兵力發動反攻,則吳子健、李天林的5連應該還是能夠支撐一陣的。那是一個明顯超編國軍的連隊,而且擁有馬克沁重機槍和捷克式輕機槍,單兵武器也是清一色的三八式、中正式,還加強了他們營部的一個炮兵排,三門迫擊炮的威力不可小覷。更主要的,是他們打過平型關關溝之戰,忻口會戰期間也不時地在日軍側後配合國軍主力出擊日軍,堪稱有著對日作戰的豐富經驗。這些都足以在今夜作戰中倚重。
“通知前隊,加速行進,盡早趕到西坪村!”
秦忠孝睜開虎目,語氣果決地吩咐著自己的副官——眼下,唯有391團主力安全轉入到西坪村乃至關門山內,擔任斷後和阻擊的八路軍的兩個連才可全力撤下來。日本人兵力並不算多,應該不會做窮追纏鬥;倘若日酋想實施報複,怎麽說也得是今後的事情了。
“還有,試著聯絡二營長,”秦忠孝繼續下著命令:“聯絡不上就直接派人前往河口村方向,看看那裏的阻擊戰打得怎麽樣了?”
然而,令中央軍上校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此時關門山河口村方向八路軍7連的阻擊陣地,已經被日偽軍突破,不明情況、前往支援的391團二營營長率領的兩個連,在曠野之上與偽蒙軍的大隊騎兵,迎頭遭遇了!
遭到突破的徐旅二營7連的阻擊陣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主動放棄的。在這個陣地上,他們已經先後四次擊退了日偽軍一次比一次瘋狂的的進攻。7連的指導員和副連長都已經掛彩,全連陣亡了三十餘名戰士,餘者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負傷。
剛剛擊退敵人的第四次進攻,前來助戰的6連長王雙龍就再次找到7連長魏鑫,提出了自己的一個大膽計劃:不能再這麽固執死守下去,應當趁著夜色派一支奇兵,從側後方向襲擊日本人的後隊,打亂和遲滯對方的進攻部署。
“老七,你還記得咱副營長在根據地反夜襲之戰結束後、做戰役總結的時候,曾經講到過的騎兵連偷襲河口村外麵的日軍陣地嗎?”
王雙龍的這番話,瞬間勾起了魏鑫的回憶。其實,河口村的反夜襲之戰,6連和7連的這兩個連長當時都不在現場,但是吳子健戰後進行的連排一級指揮官複盤總結,卻栩栩如生地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從而令全體與會者印象深刻。騎兵連當時偷襲的是日軍停在河口村外麵曠野上的卡車隊,那裏是日軍的臨時指揮部。無獨有偶,此刻7連的阻擊陣地對麵,日軍攻擊隊形的後麵顯然也停著一排卡車。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也像騎兵連一樣,派人偷襲他們的卡車隊?”
魏鑫的一雙劍眉豎了起來,聲音中帶著明顯的興奮,顯然,王雙龍的這個提議聽上去很有搞頭。
“對,我在山口的防禦工事裏儲存有不少燈油,我這就派人帶一桶過來,咱們給小日本子的卡車潑上燈油,一把火點了它狗日的!他們一旦忙於救火,向這裏陣地的進攻肯定會顧此失彼。”王雙龍咬牙切齒地說著。
魏鑫立刻表示了讚同,並馬上要準備組織一支突擊隊;王雙龍則阻止了他,聲稱自己剛才從河口村調動的那個排很快就會趕來,索性就由他們實施偷襲行動。
7連長猶豫了片刻,覺得王雙龍的部下就駐紮在這一帶,地形要比7連的人熟悉許多,於是咬咬牙答應了。但同時也堅決要求王雙龍留在陣地、不得親自率領突擊隊偷襲。
“動作要快,爭取趕在對麵的日偽軍發動下一輪攻擊的同時,趁亂派出突擊隊;那時候對麵的注意力都在進攻我們陣地上,很容易疏忽對自身後方的防範。”6連長一邊分析,一邊就不時地側頭張望著河口村方向,取燈油的人已經被他打發走了;終於,留在河口村的那個排一溜小跑地率先趕了過來。
不料,就在這時,對麵日軍陣地的後方,遠遠地又亮起了依稀可見的燈光,那燈光連成一串時明時暗地朝這邊移動著,越來越顯得清晰。兩個八路軍的連長幾乎同時發出了低聲驚呼:敵軍又增兵了!
望著逶迤前行的一長串的汽車燈,剛才還有些躊躇滿誌的王雙龍,頓時心涼了大半截——汽車無疑是從豐店縣城派出來的,車上搭載的應該除了日本兵,還可能有重武器!
魏鑫的拳頭狠狠砸了一下麵前的一段大樹做成的掩體,看來今夜7連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不過,日軍如此接二連三的派出援兵撲向南同蒲鐵路線,也恰恰說明了那裏進行的戰鬥對日本人而言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自己帶著一個連的弟兄們死守在這裏,也就顯得同樣至關重要——罷了,跟小鬼子們拚了!
但王雙龍的想法與此刻的魏鑫卻大為不同,他覺得接下來的戰鬥更加不應該像魏鑫那樣死扛硬頂,因為擺明了日軍增兵之後、目前的這個阻擊陣地即便是加強了自己剛剛支援過來的一個排,也絕無可能支撐太久,甚至要比原來預想的要崩塌得更早。與其作出重大犧牲卻又不能守住防線,還莫不如讓開正麵,避敵鋒芒,然後跟隨在敵軍的側後死纏爛打。隻要做到不讓敵軍順利前行,延緩他們撲到鐵道線戰場的時間,也就等同於忠實地執行了阻擊敵軍的任務。
“老七啊,越是非常時刻,越需要咱們做指揮員的頭腦清醒,一個連的戰士如果都跟著你犧牲在這裏,再讓日本人的卡車從他們的屍體上麵軋過去增援同蒲路,這種犧牲意義又何在呢?!”
聽著兄弟連連長近乎哀告的勸說,魏鑫的情緒越發焦躁。其實,在他的意識深處,始終在期待剛才派往靈石縣鐵道線方向的通訊兵盡快返回並帶回好消息,比如鐵道線上的戰鬥已經結束,比如副營長吳子健下達了可以放棄阻擊陣地的新命令,等等;那樣的話,作為阻擊連的連長,他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把隊伍撤下來了。遺憾的則是,自己期待的好消息遲遲不見,敵軍施加過來的壓力卻越來越大。這也正是他一直無法認同王雙龍建議打法的原因所在。
對麵敵軍陣地後方駛近的汽車燈突然相繼熄滅掉了,這意味著新增援的敵軍車隊已經抵達了現有的日軍卡車車隊所在地。眼見依舊說服不了7連長,王雙龍一跺腳,朝對方丟下一句:好吧,要死就死在一起,你坐鎮指揮陣地,準備最後的死拚;我先帶一個排這就摸上去,跟日本人的卡車隊來個魚死網破!
“至少還有十幾裏路。”副官的回答顯然也不是很肯定,這段路他們都不熟悉,從同蒲鐵路到西坪村的直線距離,中央軍的軍官們之前更多是在特繪地圖上目測。
“一營長,你帶領營主力繼續隨團部向西坪村轉進,不得有任何猶疑拖延,”秦忠孝終於下決心地抄起步話機話筒下達著命令:“同時留下你營第三連,由營副帶隊原地待命,等候特務連鄧壽山帶回的前線消息,如八路軍斷後形勢吃緊,可命第三連返回主陣地,協助八路軍作戰,直至安全撤離。”
步話機裏麵的一營長還在爭辯,被秦忠孝果斷製止了,同時他厲聲提醒,一旦鄧壽山帶領那幾個特務連的弟兄返回,要他務必立即追上團部主力、執行統領特務連的任務,違者軍法從事。
丟下步話機後,中央軍上校重新跳上了作為指揮車的一架帶有頂棚的馬車車廂。指揮車是他的副官創作的“傑作”,馬車由四匹馬牽引,車廂內很寬大,正中固定了一張老百姓家中常用的四方炕桌,從頂棚懸垂下來的兩盞馬燈一旦扭亮可映照到整個桌麵。
此刻,秦忠孝就坐在炕桌旁,俯視著桌麵上攤開的作戰地圖。在荒原上行駛的馬車仍然有些顛簸,但行進速度很快,可以方便指揮官在不耽誤行程的前提下運籌帷幄。團部警衛排的士兵們則分布在馬車的前後左右,跑步隨行。
與此同時,391團炮連的兩門克虜伯山炮、一門日式四一式山炮以及一門九二式步兵炮,其帶有車輪的炮身都被馬匹牽引著,向前疾行。
“團座,斷後的八路軍應該應付得了局麵吧?”
緊隨著秦忠孝跳進馬車車廂的副官,一邊幫著自己的長官按住微微顫動的地圖,一邊不無擔心地問道。凝視地圖的中央軍上校沒有搭腔,腦子裏卻在飛快地轉動著——戰前他與八路軍副營長吳子健幾次推演過今夜的作戰程序和結局,雖然他並不奢望八路軍徐旅二營出動的兩個阻擊連都沒有戰事,但是眼下這兩個八路軍連竟然都與日軍發生了激烈交火,還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日本人會繼續從文城增派援兵嗎?!
戰前的情報顯示,日軍大塚聯隊在文城東郊建有一個野戰兵營,一個完整的步兵大隊駐紮在那裏,它應該就是這一帶日軍的機動部隊。如果不出意外,今夜從文城方向先後沿著鐵路和公路趕來的兩支援兵,均應出自這個步兵大隊,規模在兩個步兵中隊左右。也就是說,文城城外的日軍機動部隊已經出動了將近半數兵力、前來救援靈石縣城,留守的那兩個步兵中隊,持續趕到目前交火戰場的概率,能有多大?
晃動的地圖和車身、昏暗馬燈下的光線,都讓秦忠孝感到了陣陣眩暈。他索性脫下了捂得很熱的棉軍帽,帽頂朝下壓在了地圖上,另一隻手就揉了揉自己緊閉的雙眼,繼續思索著。
倘若日軍並無後續援兵,僅憑之前趕到的那兩個中隊規模的兵力發動反攻,則吳子健、李天林的5連應該還是能夠支撐一陣的。那是一個明顯超編國軍的連隊,而且擁有馬克沁重機槍和捷克式輕機槍,單兵武器也是清一色的三八式、中正式,還加強了他們營部的一個炮兵排,三門迫擊炮的威力不可小覷。更主要的,是他們打過平型關關溝之戰,忻口會戰期間也不時地在日軍側後配合國軍主力出擊日軍,堪稱有著對日作戰的豐富經驗。這些都足以在今夜作戰中倚重。
“通知前隊,加速行進,盡早趕到西坪村!”
秦忠孝睜開虎目,語氣果決地吩咐著自己的副官——眼下,唯有391團主力安全轉入到西坪村乃至關門山內,擔任斷後和阻擊的八路軍的兩個連才可全力撤下來。日本人兵力並不算多,應該不會做窮追纏鬥;倘若日酋想實施報複,怎麽說也得是今後的事情了。
“還有,試著聯絡二營長,”秦忠孝繼續下著命令:“聯絡不上就直接派人前往河口村方向,看看那裏的阻擊戰打得怎麽樣了?”
然而,令中央軍上校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此時關門山河口村方向八路軍7連的阻擊陣地,已經被日偽軍突破,不明情況、前往支援的391團二營營長率領的兩個連,在曠野之上與偽蒙軍的大隊騎兵,迎頭遭遇了!
遭到突破的徐旅二營7連的阻擊陣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主動放棄的。在這個陣地上,他們已經先後四次擊退了日偽軍一次比一次瘋狂的的進攻。7連的指導員和副連長都已經掛彩,全連陣亡了三十餘名戰士,餘者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負傷。
剛剛擊退敵人的第四次進攻,前來助戰的6連長王雙龍就再次找到7連長魏鑫,提出了自己的一個大膽計劃:不能再這麽固執死守下去,應當趁著夜色派一支奇兵,從側後方向襲擊日本人的後隊,打亂和遲滯對方的進攻部署。
“老七,你還記得咱副營長在根據地反夜襲之戰結束後、做戰役總結的時候,曾經講到過的騎兵連偷襲河口村外麵的日軍陣地嗎?”
王雙龍的這番話,瞬間勾起了魏鑫的回憶。其實,河口村的反夜襲之戰,6連和7連的這兩個連長當時都不在現場,但是吳子健戰後進行的連排一級指揮官複盤總結,卻栩栩如生地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從而令全體與會者印象深刻。騎兵連當時偷襲的是日軍停在河口村外麵曠野上的卡車隊,那裏是日軍的臨時指揮部。無獨有偶,此刻7連的阻擊陣地對麵,日軍攻擊隊形的後麵顯然也停著一排卡車。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也像騎兵連一樣,派人偷襲他們的卡車隊?”
魏鑫的一雙劍眉豎了起來,聲音中帶著明顯的興奮,顯然,王雙龍的這個提議聽上去很有搞頭。
“對,我在山口的防禦工事裏儲存有不少燈油,我這就派人帶一桶過來,咱們給小日本子的卡車潑上燈油,一把火點了它狗日的!他們一旦忙於救火,向這裏陣地的進攻肯定會顧此失彼。”王雙龍咬牙切齒地說著。
魏鑫立刻表示了讚同,並馬上要準備組織一支突擊隊;王雙龍則阻止了他,聲稱自己剛才從河口村調動的那個排很快就會趕來,索性就由他們實施偷襲行動。
7連長猶豫了片刻,覺得王雙龍的部下就駐紮在這一帶,地形要比7連的人熟悉許多,於是咬咬牙答應了。但同時也堅決要求王雙龍留在陣地、不得親自率領突擊隊偷襲。
“動作要快,爭取趕在對麵的日偽軍發動下一輪攻擊的同時,趁亂派出突擊隊;那時候對麵的注意力都在進攻我們陣地上,很容易疏忽對自身後方的防範。”6連長一邊分析,一邊就不時地側頭張望著河口村方向,取燈油的人已經被他打發走了;終於,留在河口村的那個排一溜小跑地率先趕了過來。
不料,就在這時,對麵日軍陣地的後方,遠遠地又亮起了依稀可見的燈光,那燈光連成一串時明時暗地朝這邊移動著,越來越顯得清晰。兩個八路軍的連長幾乎同時發出了低聲驚呼:敵軍又增兵了!
望著逶迤前行的一長串的汽車燈,剛才還有些躊躇滿誌的王雙龍,頓時心涼了大半截——汽車無疑是從豐店縣城派出來的,車上搭載的應該除了日本兵,還可能有重武器!
魏鑫的拳頭狠狠砸了一下麵前的一段大樹做成的掩體,看來今夜7連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不過,日軍如此接二連三的派出援兵撲向南同蒲鐵路線,也恰恰說明了那裏進行的戰鬥對日本人而言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自己帶著一個連的弟兄們死守在這裏,也就顯得同樣至關重要——罷了,跟小鬼子們拚了!
但王雙龍的想法與此刻的魏鑫卻大為不同,他覺得接下來的戰鬥更加不應該像魏鑫那樣死扛硬頂,因為擺明了日軍增兵之後、目前的這個阻擊陣地即便是加強了自己剛剛支援過來的一個排,也絕無可能支撐太久,甚至要比原來預想的要崩塌得更早。與其作出重大犧牲卻又不能守住防線,還莫不如讓開正麵,避敵鋒芒,然後跟隨在敵軍的側後死纏爛打。隻要做到不讓敵軍順利前行,延緩他們撲到鐵道線戰場的時間,也就等同於忠實地執行了阻擊敵軍的任務。
“老七啊,越是非常時刻,越需要咱們做指揮員的頭腦清醒,一個連的戰士如果都跟著你犧牲在這裏,再讓日本人的卡車從他們的屍體上麵軋過去增援同蒲路,這種犧牲意義又何在呢?!”
聽著兄弟連連長近乎哀告的勸說,魏鑫的情緒越發焦躁。其實,在他的意識深處,始終在期待剛才派往靈石縣鐵道線方向的通訊兵盡快返回並帶回好消息,比如鐵道線上的戰鬥已經結束,比如副營長吳子健下達了可以放棄阻擊陣地的新命令,等等;那樣的話,作為阻擊連的連長,他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把隊伍撤下來了。遺憾的則是,自己期待的好消息遲遲不見,敵軍施加過來的壓力卻越來越大。這也正是他一直無法認同王雙龍建議打法的原因所在。
對麵敵軍陣地後方駛近的汽車燈突然相繼熄滅掉了,這意味著新增援的敵軍車隊已經抵達了現有的日軍卡車車隊所在地。眼見依舊說服不了7連長,王雙龍一跺腳,朝對方丟下一句:好吧,要死就死在一起,你坐鎮指揮陣地,準備最後的死拚;我先帶一個排這就摸上去,跟日本人的卡車隊來個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