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團長萩原晃口中所說的“他”,當然指的便是文城特務機關長小島正雄。既然來自小榆樹山的突發交火事件已經平息,且再無其他襲擾跡象,那就暫時沒有必要向那裏增兵;而迅速甄別闖入者的屍體判明其身份、繼而為這一突發事件準確定性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在這方麵,老牌特務機關長出身的小島正雄,無疑更擅勝場。
接到緊急通報的小島機關長,同樣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這個白天他剛剛往返了一趟小榆樹山,部署慰安婦密營接待“滿鐵映畫”人員的事宜。而此刻讓他覺得頗有諷刺意味的是,自己今天在宋家溝曾經特意用平井寺一的電話、打給在小榆樹山內指揮駐軍的大塚聯隊副聯隊長麻生,叮囑他嚴加防範。卻不料自己前腳剛走,小榆樹山後腳就爆發了這樣的事件。
真的是怕什麽就偏偏來什麽啊!
小島正雄帶著一批手下,驅車出了文城東門,直奔到小榆樹山的西山口,他注意到山口一帶的警戒力度遠要比白天他從這裏往返時嚴厲得多。
一群混賬——進入山口的瞬間,特務機關長在肚子裏暗暗罵了一句,出事了才知道戒備、早幹什麽去了!
他首先趕到了宋家溝車站,那裏的外圍同樣比往常更加戒備森嚴,大隊長相川少佐親自在指揮布勢。小島向相川簡單了解了一下情況,就進入了慰安婦密營,親眼見到那裏一切都安然無恙才又匆匆退出——負責密營的平井寺一已經顯得驚惶失措,果然是個冒牌中佐啊!
帶著對平井的不屑,小島一行人在麻生副聯隊長的親自引導下到達了交火地點,但特務機關長心中的驚怒至此越發熾盛了:這裏竟然距離宋家溝車站還不足兩裏地遠!
“巴嘎!”小島一把揪住麻生胸口的軍服,壓低聲音斥罵道:“中佐,你手下的草包都在睡大覺嗎?”
麻生中佐自從被安排進入小榆樹山、統領相川步兵大隊擔負這一帶的警戒守備,就已經被聯隊長大塚康介奉命告知了慰安婦密營的真相。因此他很清楚那個廢棄了的宋家溝煤礦及其車站,如今有著怎樣的非同小可的意義。旅團長、聯隊長乃至麵前的這位文城特務機關長,都不止一次來這裏巡視檢查,都不止一次叮囑他要確保封鎖區的安全。
“小島長請息怒,”麻生膽戰心驚地回應著:“這應該是一個意外,我保證今後不會再發生了!”
餘怒難平的小島正雄,氣衝衝地命令駐在這裏的工兵中隊速取可移動的探照燈來,這處交火地點離山中的公路較遠,借不上路燈的光,手電筒又難以照映全麵。最終,在兩架臨時支起的大探照燈的映射下,整個交火地點如同白晝一般亮了起來。
那個拉響*自盡的闖入者,其殘缺不全的屍體此刻就堆縮在一堵石牆的下麵。但率先引起小島正雄注目的不是屍體,而是那堵石牆——顯然,眾多的闖入者就是從石牆的那一端翻牆而入、交火後又從石牆翻越而逃的——這當然是由工兵中隊人為構築的一處屏障,它封死了左右兩道山梁之間的通行縫隙。
“牆那邊是什麽地形?”
特務機關長詢問著麻生中佐,不料後者卻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來,他們隻負責封鎖區內的警戒,平日防範的也是封鎖區的邊界,從來沒有到封鎖區的外麵做過巡視和勘查。
小島正雄難以置信地搖了搖頭,而他的特務機關便衣隊的隊員,則已經在低頭仔細勘驗交火現場了。
找到了大批子彈殼。
那子彈殼均不是皇軍士兵所用步機槍的六點五口徑,應當是闖入者開火後留下的。當小島正雄接過部下遞過來的其中一枚子彈殼時,心頭立刻一動:
七點六二!毫無疑問是七點六二,支那軍堪稱普遍裝備的毛瑟*用彈!——然而且慢,這個境況好熟悉呀,在哪裏曾經出現過?
小島機關長瞑神思索片刻,腦海中跳出了答案:前不久發生在文城火車站的襲擊事件,車站廣場的一處交火現場就發現了大量的七點六二口徑子彈,經駐軍方多重證實,係反日分子所持的德製mp18*發射。由於該*與毛瑟*用彈口徑一致,單從彈殼方麵很難進行分辨。
那麽此刻,他們腳下發現的這大批七點六二口徑彈殼,究竟是毛瑟*所發、還是mp18*所發?
小島立即下令傳問剛才參與交火的幸存士兵,但讓他失望的是,那個分隊幸存下來的幾名士兵,無一例外是前一時期從補充大隊調入的新兵,均無參戰經驗,他們甚至不知道*是什麽模樣的武器(作者注:因耗彈量巨大的緣故,侵華日軍陸軍普遍不予單兵裝備*)。
關鍵時刻,相川步兵大隊的一名小隊長提供了可靠的佐證——他是聽到交火地帶響槍後,最早帶領部下趕來增援的,因此得以近距離聽到了最後的一陣響槍聲。這名小隊長在去年隨同瀨名師團參加了慘烈的娘子關之戰,曾經與支那軍孫連仲的部隊麵對麵殊死拚殺,對於當時部分支那軍士兵使用的*:產自德國盟友的mp18*印象深刻。而在剛才,他所聽到的自動火器的咆哮,正與他記憶猶新的mp18*的奇特槍聲一般無二。
絕處逢生的小島正雄,當場命令麻生中佐記下這名小隊長的名字和軍銜——他將得到旅團部重重的獎賞!
對闖入者使用的*的確認,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這意味著今晚闖入小榆樹山軍事禁區的支那人,不僅有軍方背景,而且很有可能與襲擊文城火車站的反日組織深度勾結、甚至不排除係出一門!
這個結論的得出,也霎那間令小島正雄冒出了冷汗——自己和旅團長少將最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那就是活躍於文城的反日組織(幾可斷定為藍衣社),很有可能已經察覺到了“風計劃”的實施,正在暗中進行縝密的追蹤偵查。
帶著這樣的忐忑心情,日軍特務機關長命令將那具闖入者的屍體,就近運往麻生副聯隊長在小榆樹山內的指揮部。
死者雖然身著百姓便裝,但身體幾處明顯的軍人特征卻暴露無遺:額頭發際有佩戴軍帽的齊整勒痕,找到的殘存的右手,其食指肚有扣動槍機形成的硬繭。
再聯想起襲擊文城火車站的一名反日分子、同樣是在受重傷後拉響*自盡,小島正雄內心越發有了底數。
他連夜帶人返回了文城,向正在焦急翹首以盼的旅團長少將,去通報一個可怕的事實。
特務連長趙木頭爬上的那道山梁,距離剛才張班長的偵察小隊突入的方位,大約隔著兩三裏之遙。因此,無論是最初日本人的步槍開火、還是接下來特務連弟兄們的伯格曼*還擊,槍聲均清晰地傳到了山梁之上。
趙木頭第一時間就判斷是自己的一個偵察小隊暴露給日本人了。很快,從山梁下麵的日軍營地裏,響起了巨大刺耳的警報聲,而隨著警報聲的轟鳴,那座原來還有不少燈火的營地,竟然逐漸暗了下來,以至於特務連長再怎麽調整望遠鏡的焦距、也無法再看清營地的輪廓——它徹底地融入了暗夜之中。
“連長,咋辦?”身邊一個特務連士兵惶急地說:“小鬼子這下有防備了,咱們的偵察全泡湯了!”
“長官,快跑吧,”說話的是那個采藥出身的本地向導:“日本人要是從煤窯那邊追出來,用不了多久就會把咱們這道梁給圍住了,到時候想跑都來不及了!”
特務連長被左右搞得心煩意亂:就這麽草草收兵,實在是太不甘心了!山梁的下麵、昔日的宋家溝煤礦舊址,就擺著小日本的一個大營地,雖然夜晚看不清楚具體情況,可它說不定正是漂亮的軍統女少校苦苦又神秘追蹤的目標。
一時間,趙木頭不由得在心底開始詛咒張班長帶領的那個偵察小隊,不清楚這個丘八因為什麽如此之快就暴露了目標!
然而,當他最終無計可施、無可奈何地帶人原路爬下了山、跌跌撞撞摸到後援地點時,他對剛才貿然發出的詛咒頓時悔恨自責不已,陣亡的張班長連屍首都扔在了日本人那邊,這讓特務連長痛徹肺腑。
另外一個沿山梁向西搜索的偵察小隊,很快也撤回來了;在那之前,他們並沒有什麽重大發現。
怎麽辦?是就此偃旗息鼓、厚著臉皮回大榆樹山交差,還是繼續冒險留下來、尋找新的機會?
向導們幾乎一致要求趕緊逃命,他們在本地都有家小,一旦被日本人捉住,就不是搭上自己一條命的事情。而多數特務連士兵則堅持主張繼續偵查——縱然隻是為了殉國的兄弟——就這麽灰頭土臉地回到團部複命,絕非一向鐵血傳統的特務連風骨!
趙木頭陷入了左右為難之中。
接到緊急通報的小島機關長,同樣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這個白天他剛剛往返了一趟小榆樹山,部署慰安婦密營接待“滿鐵映畫”人員的事宜。而此刻讓他覺得頗有諷刺意味的是,自己今天在宋家溝曾經特意用平井寺一的電話、打給在小榆樹山內指揮駐軍的大塚聯隊副聯隊長麻生,叮囑他嚴加防範。卻不料自己前腳剛走,小榆樹山後腳就爆發了這樣的事件。
真的是怕什麽就偏偏來什麽啊!
小島正雄帶著一批手下,驅車出了文城東門,直奔到小榆樹山的西山口,他注意到山口一帶的警戒力度遠要比白天他從這裏往返時嚴厲得多。
一群混賬——進入山口的瞬間,特務機關長在肚子裏暗暗罵了一句,出事了才知道戒備、早幹什麽去了!
他首先趕到了宋家溝車站,那裏的外圍同樣比往常更加戒備森嚴,大隊長相川少佐親自在指揮布勢。小島向相川簡單了解了一下情況,就進入了慰安婦密營,親眼見到那裏一切都安然無恙才又匆匆退出——負責密營的平井寺一已經顯得驚惶失措,果然是個冒牌中佐啊!
帶著對平井的不屑,小島一行人在麻生副聯隊長的親自引導下到達了交火地點,但特務機關長心中的驚怒至此越發熾盛了:這裏竟然距離宋家溝車站還不足兩裏地遠!
“巴嘎!”小島一把揪住麻生胸口的軍服,壓低聲音斥罵道:“中佐,你手下的草包都在睡大覺嗎?”
麻生中佐自從被安排進入小榆樹山、統領相川步兵大隊擔負這一帶的警戒守備,就已經被聯隊長大塚康介奉命告知了慰安婦密營的真相。因此他很清楚那個廢棄了的宋家溝煤礦及其車站,如今有著怎樣的非同小可的意義。旅團長、聯隊長乃至麵前的這位文城特務機關長,都不止一次來這裏巡視檢查,都不止一次叮囑他要確保封鎖區的安全。
“小島長請息怒,”麻生膽戰心驚地回應著:“這應該是一個意外,我保證今後不會再發生了!”
餘怒難平的小島正雄,氣衝衝地命令駐在這裏的工兵中隊速取可移動的探照燈來,這處交火地點離山中的公路較遠,借不上路燈的光,手電筒又難以照映全麵。最終,在兩架臨時支起的大探照燈的映射下,整個交火地點如同白晝一般亮了起來。
那個拉響*自盡的闖入者,其殘缺不全的屍體此刻就堆縮在一堵石牆的下麵。但率先引起小島正雄注目的不是屍體,而是那堵石牆——顯然,眾多的闖入者就是從石牆的那一端翻牆而入、交火後又從石牆翻越而逃的——這當然是由工兵中隊人為構築的一處屏障,它封死了左右兩道山梁之間的通行縫隙。
“牆那邊是什麽地形?”
特務機關長詢問著麻生中佐,不料後者卻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來,他們隻負責封鎖區內的警戒,平日防範的也是封鎖區的邊界,從來沒有到封鎖區的外麵做過巡視和勘查。
小島正雄難以置信地搖了搖頭,而他的特務機關便衣隊的隊員,則已經在低頭仔細勘驗交火現場了。
找到了大批子彈殼。
那子彈殼均不是皇軍士兵所用步機槍的六點五口徑,應當是闖入者開火後留下的。當小島正雄接過部下遞過來的其中一枚子彈殼時,心頭立刻一動:
七點六二!毫無疑問是七點六二,支那軍堪稱普遍裝備的毛瑟*用彈!——然而且慢,這個境況好熟悉呀,在哪裏曾經出現過?
小島機關長瞑神思索片刻,腦海中跳出了答案:前不久發生在文城火車站的襲擊事件,車站廣場的一處交火現場就發現了大量的七點六二口徑子彈,經駐軍方多重證實,係反日分子所持的德製mp18*發射。由於該*與毛瑟*用彈口徑一致,單從彈殼方麵很難進行分辨。
那麽此刻,他們腳下發現的這大批七點六二口徑彈殼,究竟是毛瑟*所發、還是mp18*所發?
小島立即下令傳問剛才參與交火的幸存士兵,但讓他失望的是,那個分隊幸存下來的幾名士兵,無一例外是前一時期從補充大隊調入的新兵,均無參戰經驗,他們甚至不知道*是什麽模樣的武器(作者注:因耗彈量巨大的緣故,侵華日軍陸軍普遍不予單兵裝備*)。
關鍵時刻,相川步兵大隊的一名小隊長提供了可靠的佐證——他是聽到交火地帶響槍後,最早帶領部下趕來增援的,因此得以近距離聽到了最後的一陣響槍聲。這名小隊長在去年隨同瀨名師團參加了慘烈的娘子關之戰,曾經與支那軍孫連仲的部隊麵對麵殊死拚殺,對於當時部分支那軍士兵使用的*:產自德國盟友的mp18*印象深刻。而在剛才,他所聽到的自動火器的咆哮,正與他記憶猶新的mp18*的奇特槍聲一般無二。
絕處逢生的小島正雄,當場命令麻生中佐記下這名小隊長的名字和軍銜——他將得到旅團部重重的獎賞!
對闖入者使用的*的確認,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這意味著今晚闖入小榆樹山軍事禁區的支那人,不僅有軍方背景,而且很有可能與襲擊文城火車站的反日組織深度勾結、甚至不排除係出一門!
這個結論的得出,也霎那間令小島正雄冒出了冷汗——自己和旅團長少將最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那就是活躍於文城的反日組織(幾可斷定為藍衣社),很有可能已經察覺到了“風計劃”的實施,正在暗中進行縝密的追蹤偵查。
帶著這樣的忐忑心情,日軍特務機關長命令將那具闖入者的屍體,就近運往麻生副聯隊長在小榆樹山內的指揮部。
死者雖然身著百姓便裝,但身體幾處明顯的軍人特征卻暴露無遺:額頭發際有佩戴軍帽的齊整勒痕,找到的殘存的右手,其食指肚有扣動槍機形成的硬繭。
再聯想起襲擊文城火車站的一名反日分子、同樣是在受重傷後拉響*自盡,小島正雄內心越發有了底數。
他連夜帶人返回了文城,向正在焦急翹首以盼的旅團長少將,去通報一個可怕的事實。
特務連長趙木頭爬上的那道山梁,距離剛才張班長的偵察小隊突入的方位,大約隔著兩三裏之遙。因此,無論是最初日本人的步槍開火、還是接下來特務連弟兄們的伯格曼*還擊,槍聲均清晰地傳到了山梁之上。
趙木頭第一時間就判斷是自己的一個偵察小隊暴露給日本人了。很快,從山梁下麵的日軍營地裏,響起了巨大刺耳的警報聲,而隨著警報聲的轟鳴,那座原來還有不少燈火的營地,竟然逐漸暗了下來,以至於特務連長再怎麽調整望遠鏡的焦距、也無法再看清營地的輪廓——它徹底地融入了暗夜之中。
“連長,咋辦?”身邊一個特務連士兵惶急地說:“小鬼子這下有防備了,咱們的偵察全泡湯了!”
“長官,快跑吧,”說話的是那個采藥出身的本地向導:“日本人要是從煤窯那邊追出來,用不了多久就會把咱們這道梁給圍住了,到時候想跑都來不及了!”
特務連長被左右搞得心煩意亂:就這麽草草收兵,實在是太不甘心了!山梁的下麵、昔日的宋家溝煤礦舊址,就擺著小日本的一個大營地,雖然夜晚看不清楚具體情況,可它說不定正是漂亮的軍統女少校苦苦又神秘追蹤的目標。
一時間,趙木頭不由得在心底開始詛咒張班長帶領的那個偵察小隊,不清楚這個丘八因為什麽如此之快就暴露了目標!
然而,當他最終無計可施、無可奈何地帶人原路爬下了山、跌跌撞撞摸到後援地點時,他對剛才貿然發出的詛咒頓時悔恨自責不已,陣亡的張班長連屍首都扔在了日本人那邊,這讓特務連長痛徹肺腑。
另外一個沿山梁向西搜索的偵察小隊,很快也撤回來了;在那之前,他們並沒有什麽重大發現。
怎麽辦?是就此偃旗息鼓、厚著臉皮回大榆樹山交差,還是繼續冒險留下來、尋找新的機會?
向導們幾乎一致要求趕緊逃命,他們在本地都有家小,一旦被日本人捉住,就不是搭上自己一條命的事情。而多數特務連士兵則堅持主張繼續偵查——縱然隻是為了殉國的兄弟——就這麽灰頭土臉地回到團部複命,絕非一向鐵血傳統的特務連風骨!
趙木頭陷入了左右為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