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愴然,默默無語。
“你……也在這裏住過吧?”
輕輕問一句,隻是她的大膽猜想。他也說過,自己父母亡故尚早,孤苦伶仃的一個孩童能去哪裏?隻能混在貧民窟裏過日子。
連城眼簾微動,沒有反對,反而笑著回答:“是的。”
顧清的眼神投射過來,帶著輕輕淺淺的憐惜和心疼,他如此一個孤傲自負的人,不曾想有那樣一段無法訴說的往事經曆。
人都是被逼著變強大的,沒有人知道他起兵造反那一刻想的是什麽,自己受過的苦,亦或是無辜身亡的父母。
受不了顧清那種眼神,連城隻得四處胡亂張望著。
前麵一個小男孩突然摔倒了,連城疾步跑上前去將他扶起,還他拍去腿上的泥土,帶著關切的聲音問道:“摔到哪裏了?疼麽?”
此時的他儼然換了一個人,親切的就像鄰家大哥哥。
立馬有婦女跑過來,一把抱起孩子,說了些感謝的話。孩童的臉頰蹭在地上,蹭破了皮。連城隨口道:“小孩受傷了,帶他去拿點藥吧。”
那婦人瞧連城一副貴人打扮的模樣,又聯想到自身,不禁悵然道:“我們都是窮苦黎民,溫飽都成問題,哪還有錢給孩子拿藥?小小傷疤過不了幾天就會好的。”
連城立馬反悔剛說出口的話。
顧清笑著從發髻裏取出一根簪子,交到那婦人手中,道:“大娘你把簪子拿去當掉,換些銀兩,給小孩拿藥。臉蛋是重要的,可千萬別留了疤痕。”
“這……”婦人隻覺的手中簪子有千斤般重,她猶豫半天說:“姑娘,你的好意我心領了。簪子那麽貴重,我們……還不起的。”
顧清看了眼天邊的烈烈炎日,指著頭頂說:“天氣悶熱得很,大娘可否讓我們去你家避一避暑?這根簪子,權當做招待費如何?”
“這……不好吧?”婦人還是躊躇。
連城也附和著揉了揉腦袋:“我怎麽覺得腦袋暈暈的?”
“不會是中暑了吧?”顧清故意大叫。
婦人一聽,趕緊吆喝著他們往自己家裏去,在顧清再三勸說下,她才肯收下簪子。
簪子是白玉所製,拿到當鋪去應該能換幾兩銀子吧,至少最近幾日的溫飽能夠解決。
他們來到一間小小的茅草屋,大門搖搖晃晃的,仿佛一碰就要倒下來,環顧一圈後,家徒四壁。屋內很暗,隻有一扇窗子投射進來光芒。
婦人倒了兩杯水,說是杯還不如說是碗,也對,她們這些窮人沒那麽多講究。
“大娘,怎麽就你一個人?你的丈夫呢?”顧清問。
“他呀,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奔波,在城裏給別人抬轎子,好幾天才能回來一次。”
小孩跑到床上去玩弄著彈弓,家裏沒有多餘的凳子,僅有的兩個凳子都給了顧清他們坐。
如此落敗的環境,顧清暗自歎息,見連城同樣沉悶著腦袋,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顧清腦子靈光一現,湧現出一個想法,意有所指問了那婦人一個問題:“大娘,你對當今皇上有什麽看法嗎?”
皇上二字一說出口,婦人臉色微變,“皇上是天之驕子,哪是我們這些普通百姓能隨意評論的?”
顧清笑笑:“大娘你放心,這個問題既然是我問的,你隻需回答便是。一呢,我們沒有歹意,就是想純粹了解一下。二嘛……我其實我們是從宮裏來的人,是……皇上讓我們來暗中查訪的,探查民情。”
她注意到了身側如炬的目光,雖然有點坐立難安,但絲毫不影響她心裏打好的算盤。
婦人半信半疑:“你們真是宮裏來的人?”
“是的,如假包換。大娘要是不信的話,大可以跟我們去宮裏走一趟,咱們到皇上麵前卻確認身份可好?”顧清頑皮道。
婦人連連擺手:“不不不,不用了。我信你們便是。”她一輩子隻呆在小小的貧民窟裏,連京城裏最繁華的地方都未曾去過,哪兒有膽量去皇宮?光是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大娘,剛才我的問題你還沒回答呢?”
“哦你是說我們對皇上有哪些看法是吧?嗯我想想,上頭每月會給我們貧民窟下放一些碎銀子,雖然不多,能勉強過上幾天好日子。哎,你說咱們這皇上當年是造反搶奪了皇權,可他有能耐啊,把咱們國家上下治理的是井井有條。就拿身邊的事來說,新皇即位後,在京城裏增加了守衛,風貌好了許多,混混小偷都大有減少。”
聽到了滿意的答案,顧清得意看向連城,見他嘴角好似噙著一抹不易察覺的笑。
估計在傻樂著呢。
她故作焦慮道:“唉,你們是不知道啊。我時常跟在皇上身邊,他每每說起天下蒼生無不是帶著憤慨懊惱之意,隻恨自己不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不能讓自己每一個子民安居樂業,常年無憂。”
“這……皇上怎麽會那樣想?我們的日子比以前好了太多,已經很知足了。聽說皇上年紀還很年輕,你告訴他,反正以後日子還長,治國安民不急於一時。”
與婦人談話察覺到字裏行間沒有鄉野村婦的那種庸俗無知,反而有一股文人的書香氣。
顧清問她,才得知是幼時在學堂上了一年的學,後來嫁了人,也就一門心思放在夫家,不聞其它。
等到黃昏之時,顧清和連城才與婦人作別,搭了隔壁老劉的順風牛車,慢悠悠駛到宮門外。
走在長長的官道上,顧清高興的邊走邊跳,還哼了小曲兒,她得意洋洋問連城:“怎麽樣?我說什麽來著?平時呀,不要隻一頭紮進奏折裏了解民情,做好的方法就是走訪。你看今天,大娘說的話你可都聽到了吧?開心不?”
知道她是故意問自己,連城睨了她一眼,裝作滿不在乎:“其實朕早就知道,因為朕的能力無人能及。”
顧清忍不住白眼,真的得了便宜還不賣乖。
官道即將走完,顧清突然回過頭看著沉沉關上的宮門呀了一聲。
“怎麽了?”
“我們回來的時候路過顧府了吧?你怎麽每把我送回去?”她大叫,都怪今日跟他一起吃吃跑跑,這事已經被忘在後腦勺。完了完了,宮門已經關上,她要是想出去又得等明天。
“我們是一同做的牛車,你自己沒留意不說,怎麽還賴上我了?”黑鍋連城可不背,他雙手放在後腦勺交叉著,雲淡風輕道:“大不了就在宮裏住下,又不會少你吃少你喝的。”
自顧走著,看見路上一個焦急等待的人影,快步跑上前來,走近一看是趙公公,他指著前麵一個岔子口說:“皇上喲,你可總算回來了,蘇貴嬪從中午就在乾坤殿外候著說有事找你,一聽你出宮,非要到宮門外去等。老奴幾經勸說,她才同意待在前麵岔子口的休息亭裏等。”
一回宮就不得清閑,連城臉上的不耐煩之意絲毫不掩飾,大步朝前走,順道問:“蘇貴嬪?就是那日掉胎的那個?”
“是是是,皇上,這次聽蘇貴嬪又來喊冤,說是寧貴嬪給了她下馬威,她咽不下那口氣,想找你討公道。”
寧貴嬪不正是顧寧?顧清伸長耳朵,她在宮裏來那麽久還沒有見過二姐,卻又聞蘇貴嬪告她的狀,好奇之餘更有不滿。蘇貴嬪本就愛恃寵而驕,此次掉胎肯定打擊很大,變著法子想要整蠱二姐,不行,她得幫著自家人。
“蘇貴嬪她來喊什麽冤?”她問。
連城突然停下腳步,嘖,差點把她這個人忘了。
“其實就是一點小事……”趙公公打算告訴她,被連城嗬住:“你關心什麽?給我回去。”
“告我二姐的狀,怎麽不關我的事?而且,宮門都已經關了,我還怎麽回去?”
“我是讓你回鳳凰宮。”故意惡狠狠甩出一句話,連城有些微怔,是啊,那兒被叫做鳳凰宮,預示著裏麵的人注定不平凡。
他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傳聞的那首,算命婆子所做的事。
“我不應該待在那裏,我不回去。”她固執的如同一隻小獅子。
連城想想也是,有些失落,她的確不應該待在那裏。
“那你去禦書房等我?”他問,在征求她的意見。
顧清不依,去禦書房?她隻是一介民女,況且還是待嫁的民女,若是被別人發現,成什麽體統?
“既然不願意,還是回鳳凰宮吧。”輕飄飄一句灑過,連城轉身就要離去。
“你信不信我今夜翻牆出宮?”顧清威脅他,不過……好像沒什麽用。
連城覺得搞笑,宮裏的高牆恐怕要三個她連在一起才能夠到頂,還要翻牆出宮?不如把她扔出去好了?
“你先回去,朕等會來找你。”看在她白日裏讓自己聽了那麽多好話的份上,勉勉強強可以不跟她計較。
嗯?
這樣一來,顧清更是不肯依。
她與他之間清清白白,隻因一道聖旨下來,便在眾目睽睽之下招她進宮,如今更是撇不清幹係,她倒無所謂,把身外之物看的很淡,可說出去不好聽呀。尤其居於宮裏,若二姐得知後,難免會讓她多想。
“皇上,請您告訴民女,將民女關在宮裏究竟為了什麽?”
“你……也在這裏住過吧?”
輕輕問一句,隻是她的大膽猜想。他也說過,自己父母亡故尚早,孤苦伶仃的一個孩童能去哪裏?隻能混在貧民窟裏過日子。
連城眼簾微動,沒有反對,反而笑著回答:“是的。”
顧清的眼神投射過來,帶著輕輕淺淺的憐惜和心疼,他如此一個孤傲自負的人,不曾想有那樣一段無法訴說的往事經曆。
人都是被逼著變強大的,沒有人知道他起兵造反那一刻想的是什麽,自己受過的苦,亦或是無辜身亡的父母。
受不了顧清那種眼神,連城隻得四處胡亂張望著。
前麵一個小男孩突然摔倒了,連城疾步跑上前去將他扶起,還他拍去腿上的泥土,帶著關切的聲音問道:“摔到哪裏了?疼麽?”
此時的他儼然換了一個人,親切的就像鄰家大哥哥。
立馬有婦女跑過來,一把抱起孩子,說了些感謝的話。孩童的臉頰蹭在地上,蹭破了皮。連城隨口道:“小孩受傷了,帶他去拿點藥吧。”
那婦人瞧連城一副貴人打扮的模樣,又聯想到自身,不禁悵然道:“我們都是窮苦黎民,溫飽都成問題,哪還有錢給孩子拿藥?小小傷疤過不了幾天就會好的。”
連城立馬反悔剛說出口的話。
顧清笑著從發髻裏取出一根簪子,交到那婦人手中,道:“大娘你把簪子拿去當掉,換些銀兩,給小孩拿藥。臉蛋是重要的,可千萬別留了疤痕。”
“這……”婦人隻覺的手中簪子有千斤般重,她猶豫半天說:“姑娘,你的好意我心領了。簪子那麽貴重,我們……還不起的。”
顧清看了眼天邊的烈烈炎日,指著頭頂說:“天氣悶熱得很,大娘可否讓我們去你家避一避暑?這根簪子,權當做招待費如何?”
“這……不好吧?”婦人還是躊躇。
連城也附和著揉了揉腦袋:“我怎麽覺得腦袋暈暈的?”
“不會是中暑了吧?”顧清故意大叫。
婦人一聽,趕緊吆喝著他們往自己家裏去,在顧清再三勸說下,她才肯收下簪子。
簪子是白玉所製,拿到當鋪去應該能換幾兩銀子吧,至少最近幾日的溫飽能夠解決。
他們來到一間小小的茅草屋,大門搖搖晃晃的,仿佛一碰就要倒下來,環顧一圈後,家徒四壁。屋內很暗,隻有一扇窗子投射進來光芒。
婦人倒了兩杯水,說是杯還不如說是碗,也對,她們這些窮人沒那麽多講究。
“大娘,怎麽就你一個人?你的丈夫呢?”顧清問。
“他呀,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奔波,在城裏給別人抬轎子,好幾天才能回來一次。”
小孩跑到床上去玩弄著彈弓,家裏沒有多餘的凳子,僅有的兩個凳子都給了顧清他們坐。
如此落敗的環境,顧清暗自歎息,見連城同樣沉悶著腦袋,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顧清腦子靈光一現,湧現出一個想法,意有所指問了那婦人一個問題:“大娘,你對當今皇上有什麽看法嗎?”
皇上二字一說出口,婦人臉色微變,“皇上是天之驕子,哪是我們這些普通百姓能隨意評論的?”
顧清笑笑:“大娘你放心,這個問題既然是我問的,你隻需回答便是。一呢,我們沒有歹意,就是想純粹了解一下。二嘛……我其實我們是從宮裏來的人,是……皇上讓我們來暗中查訪的,探查民情。”
她注意到了身側如炬的目光,雖然有點坐立難安,但絲毫不影響她心裏打好的算盤。
婦人半信半疑:“你們真是宮裏來的人?”
“是的,如假包換。大娘要是不信的話,大可以跟我們去宮裏走一趟,咱們到皇上麵前卻確認身份可好?”顧清頑皮道。
婦人連連擺手:“不不不,不用了。我信你們便是。”她一輩子隻呆在小小的貧民窟裏,連京城裏最繁華的地方都未曾去過,哪兒有膽量去皇宮?光是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大娘,剛才我的問題你還沒回答呢?”
“哦你是說我們對皇上有哪些看法是吧?嗯我想想,上頭每月會給我們貧民窟下放一些碎銀子,雖然不多,能勉強過上幾天好日子。哎,你說咱們這皇上當年是造反搶奪了皇權,可他有能耐啊,把咱們國家上下治理的是井井有條。就拿身邊的事來說,新皇即位後,在京城裏增加了守衛,風貌好了許多,混混小偷都大有減少。”
聽到了滿意的答案,顧清得意看向連城,見他嘴角好似噙著一抹不易察覺的笑。
估計在傻樂著呢。
她故作焦慮道:“唉,你們是不知道啊。我時常跟在皇上身邊,他每每說起天下蒼生無不是帶著憤慨懊惱之意,隻恨自己不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不能讓自己每一個子民安居樂業,常年無憂。”
“這……皇上怎麽會那樣想?我們的日子比以前好了太多,已經很知足了。聽說皇上年紀還很年輕,你告訴他,反正以後日子還長,治國安民不急於一時。”
與婦人談話察覺到字裏行間沒有鄉野村婦的那種庸俗無知,反而有一股文人的書香氣。
顧清問她,才得知是幼時在學堂上了一年的學,後來嫁了人,也就一門心思放在夫家,不聞其它。
等到黃昏之時,顧清和連城才與婦人作別,搭了隔壁老劉的順風牛車,慢悠悠駛到宮門外。
走在長長的官道上,顧清高興的邊走邊跳,還哼了小曲兒,她得意洋洋問連城:“怎麽樣?我說什麽來著?平時呀,不要隻一頭紮進奏折裏了解民情,做好的方法就是走訪。你看今天,大娘說的話你可都聽到了吧?開心不?”
知道她是故意問自己,連城睨了她一眼,裝作滿不在乎:“其實朕早就知道,因為朕的能力無人能及。”
顧清忍不住白眼,真的得了便宜還不賣乖。
官道即將走完,顧清突然回過頭看著沉沉關上的宮門呀了一聲。
“怎麽了?”
“我們回來的時候路過顧府了吧?你怎麽每把我送回去?”她大叫,都怪今日跟他一起吃吃跑跑,這事已經被忘在後腦勺。完了完了,宮門已經關上,她要是想出去又得等明天。
“我們是一同做的牛車,你自己沒留意不說,怎麽還賴上我了?”黑鍋連城可不背,他雙手放在後腦勺交叉著,雲淡風輕道:“大不了就在宮裏住下,又不會少你吃少你喝的。”
自顧走著,看見路上一個焦急等待的人影,快步跑上前來,走近一看是趙公公,他指著前麵一個岔子口說:“皇上喲,你可總算回來了,蘇貴嬪從中午就在乾坤殿外候著說有事找你,一聽你出宮,非要到宮門外去等。老奴幾經勸說,她才同意待在前麵岔子口的休息亭裏等。”
一回宮就不得清閑,連城臉上的不耐煩之意絲毫不掩飾,大步朝前走,順道問:“蘇貴嬪?就是那日掉胎的那個?”
“是是是,皇上,這次聽蘇貴嬪又來喊冤,說是寧貴嬪給了她下馬威,她咽不下那口氣,想找你討公道。”
寧貴嬪不正是顧寧?顧清伸長耳朵,她在宮裏來那麽久還沒有見過二姐,卻又聞蘇貴嬪告她的狀,好奇之餘更有不滿。蘇貴嬪本就愛恃寵而驕,此次掉胎肯定打擊很大,變著法子想要整蠱二姐,不行,她得幫著自家人。
“蘇貴嬪她來喊什麽冤?”她問。
連城突然停下腳步,嘖,差點把她這個人忘了。
“其實就是一點小事……”趙公公打算告訴她,被連城嗬住:“你關心什麽?給我回去。”
“告我二姐的狀,怎麽不關我的事?而且,宮門都已經關了,我還怎麽回去?”
“我是讓你回鳳凰宮。”故意惡狠狠甩出一句話,連城有些微怔,是啊,那兒被叫做鳳凰宮,預示著裏麵的人注定不平凡。
他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傳聞的那首,算命婆子所做的事。
“我不應該待在那裏,我不回去。”她固執的如同一隻小獅子。
連城想想也是,有些失落,她的確不應該待在那裏。
“那你去禦書房等我?”他問,在征求她的意見。
顧清不依,去禦書房?她隻是一介民女,況且還是待嫁的民女,若是被別人發現,成什麽體統?
“既然不願意,還是回鳳凰宮吧。”輕飄飄一句灑過,連城轉身就要離去。
“你信不信我今夜翻牆出宮?”顧清威脅他,不過……好像沒什麽用。
連城覺得搞笑,宮裏的高牆恐怕要三個她連在一起才能夠到頂,還要翻牆出宮?不如把她扔出去好了?
“你先回去,朕等會來找你。”看在她白日裏讓自己聽了那麽多好話的份上,勉勉強強可以不跟她計較。
嗯?
這樣一來,顧清更是不肯依。
她與他之間清清白白,隻因一道聖旨下來,便在眾目睽睽之下招她進宮,如今更是撇不清幹係,她倒無所謂,把身外之物看的很淡,可說出去不好聽呀。尤其居於宮裏,若二姐得知後,難免會讓她多想。
“皇上,請您告訴民女,將民女關在宮裏究竟為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