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二月中旬。
寒衣學堂籌備完畢,麵向南平府的窮困人家招生。
李昌盛以自己舉人的身份,向府文院申請學堂資格,很快就獲得了批準。
寒衣社開設的學堂一年三屆,一屆的學期是三個月左右。
學費十分便宜,一個學生隻需要五兩銀子,初定三十個學生一個班。
每天的課程僅有半天,不是在上午,就是安排在下午。
因為是窮人家庭的孩子,所以不可能像權貴家的孩子一樣,每天都會有許多的學習時間。
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裏幫助父母做家務,或者放牛放羊等等。
窮人家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去做很多的事情。
也有一些家庭的孩子雖然渴望上學,奈何家裏條件實在太差,寒衣社的眾學子就會自掏腰包,幫他們墊付學費。
不管家境多麽貧窮的孩子,隻要願意上學,寒衣社就會盡力給予幫助。
這就是寒衣社開設學堂的初衷,希望窮人家裏的孩子也能夠有書讀。
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後,僅僅是數日之間,便有二十多戶家庭報名。
二月廿日。
寒衣學堂正式開課。
學堂上主要教的是《論語》,和一些簡單的詩詞。
《論語》為儒家經典,必修課程,沒有之一。
杜寧初次擔任學堂上的先生,為了有一個良好的表現,他還花了許多時間備課。
如今站在寒衣社的學堂教室,麵對一群平均年齡不到十歲的孩童,杜寧情不自禁地感到緊張。
深深呼吸一口氣後,杜寧平複下自己的心情,來到了教室裏麵。
“見過先生。”
許多孩童自覺站起來,向杜寧拱手作揖,十分恭敬。
其他人孩童見狀,也都跟著向杜寧行禮,並口稱“先生好。”
略顯尷尬的氣氛,頓時被化解了。
杜寧驚訝的看向那幾個孩子,心想這肯定是父母的家教,正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沒有什麽經濟條件,所以父母都會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遵守禮數。
“各位同學,請坐。”
杜寧對孩子們笑道:“初次見麵,我叫杜寧,是南平府寒衣社的學子,跟你們一樣都是窮人出身,所以大家不必拘謹,更不要緊張。”
“原來您就是杜寧,玉林縣的金榜案首,我爹說您是寒門中百年來難得出來的一位貴子,我爹囑咐我一定要向您好好學習,將來肯定能向您一樣考中案首。”一個七歲大的男孩很是激動的說。
“哪裏哪裏,你爹過獎了。”杜寧哈哈一笑。
又有一個九歲大的小胖子說道:“俺娘也告訴俺說,杜先生是一個有骨氣的讀書人,就算是麵對以前府文院的院君,您也敢當麵和他叫板,是當之無愧的寒門楷模。”
“不敢當,我和你們一樣,都隻是喜歡學習的讀書人而已。”
杜寧心想一定是寒衣社的同窗打得廣告,竟然讓這些孩子如此誇耀自己,一點也不謙虛,未免太過於……太過於誠實了。
“今天第一堂課,就請同學們都先自我介紹一下。”
“就從第一排第一桌的同學先來吧!”
杜寧話音落下,那第一排第一桌的孩子立即站起來,很是大聲的說:“我叫韓立,爹娘給我起這個名字,是希望我將來能夠頂天立地。”
“這個名字起的好,果然有頂天立地之氣勢。”杜寧稱讚道。
“我爹說了,若不能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枉為七尺男兒身。”韓立驕傲道。
“可你現在還是個小孩子,四尺身高都沒,怎麽能自稱七尺男兒呢?”杜寧笑著問。
“我會長大。”小韓立認真說道。
杜寧可以感受到他的昂揚鬥誌,所謂人窮誌不窮,韓立家境清寒,卻被父母教導心存大誌,這樣的小孩有了目標,學習自然刻苦。
“那你可就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成為朝廷的棟梁,你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隻有努力學習本領,才能夠扛起重擔。”
杜寧揮手示意小韓立坐下,“下一位。”
後麵的學生站起來道:“我叫周勇,我娘告訴我不管出身有多麽貧窮,也要要挺直腰杆做人,麵對困難要勇往直前,無懼一切。”
“我叫張鐵柱,家人希望我成為家裏的頂梁柱……”
學生們踴躍自我介紹,都非常的積極。
杜寧發現這幫孩子裏麵,大多數都是有誌向的學生,知道尊敬師長和長輩。
窮人家的孩子,會比同齡人更顯得懂事。
大家介紹完自己,杜寧叫大家翻開《論語》中的《學而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杜寧剛剛開口,便有孩子跟著朗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緊接著,其他的孩子也一起讀起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你們都讀過《論語》?”杜寧驚訝地問。
“這不是耳熟能詳的嗎?”
“我經常聽文樓裏的讀書人背誦來著。”
“我還會背整篇的《學而篇》呢!”
“真的嗎?好厲害!”
杜寧表情一愣,這就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論語》是讀書人的必修課程,所以孩子們聽多了也就會背了?
“咳咳,大家安靜。”
杜寧突然嚴肅起來,問大家:“你們都很聰明,居然可以背誦部分文章,朗朗上口,可其中的道理你們真的懂嗎?”
“這……”
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許多人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背是會背了,可對於其中的意思卻一知半解。
“同學們,學習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這一堂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節的文章……”
教室之外。
李昌盛與寒衣社的讀書人在旁聽。
“杜公子居然這麽快就跟孩子們打在一塊了。”
“孩子們懂事好學,不容易啊!”
“這幫小子聰明絕頂,將來必成大器。”
眾人麵露微笑,十分的滿意。
上午一共四節課,前麵兩節課教《論語》。
後麵兩節課,杜寧教孩子們習字。
“同學們,今天先生教你們認十六個字,我先將這十六個字寫下來,大家跟我一起讀。”
杜寧一邊說著,一邊用木炭在身後的木板上將十六個字寫下來。
聖林大陸沒有粉筆,所以杜寧用木炭代替。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此乃藍星著名的《千字文》,出自南北朝時代,是兒童啟蒙讀物。
聖林大陸的曆史隻曆經魏晉,而無南北朝,自然也就沒有《千字文》。
於是杜寧便將自己在藍星上自幼背誦的《千字文》搬了過來,以啟蒙這些孩童。
杜寧的聲音不大,卻有一股無形的力量響徹在每個人的耳邊。
孩子們僅看一眼,便將這些文字深深刻在了心裏。
片刻後,教室裏響起整齊的讀書聲。
“好工整的對仗,條理清晰,文采斐然,讀起來朗朗上口,很適合小孩閱讀。”
“南平府的蒙學私塾有不少,我曾經被邀請去旁聽過,也沒聽說過這種教材。”
“這莫非是杜公子編撰的啟蒙文章?倘若真是如此,便是莫大的教化之功!”
寒衣社讀書人都極其震驚,充滿了喜悅。
…………
時至中午,學堂放學。
杜寧留在寒衣社吃午飯。
李昌盛迫不及待地詢問道:“我們在學堂外聽課的時候,發現今天你教給孩子們的那十六個字對仗工整,十分適合蒙童學習,不知典出何處?”
“這是杜某為了方便蒙童讀書習字而編的《千字文》,目前還在初稿階段,若是孩童們喜歡,我會考慮將其定稿,編為寒衣學堂的教材。”杜寧說道。
“什麽?原來這真是你編的?”
眾人又驚又喜。
“可否讓我們看看《千字文》的初稿?”李昌盛激動的問。
“這……好吧……”
杜寧也不好推辭,便將《千字文》的初稿拿出來給大家看。
李昌盛接過初稿,看到了後麵的內容。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
大家遊覽一遍過後,無不佩服。
“好一篇《千字文》,杜公子簡直是曠古奇才!”
“若是刊印成書,必定能在文壇獨領風騷。”
“這篇《千字文》何時定稿?到時候刊印成冊,可當作啟蒙教材。”
“此乃教化之功,當青史留名!”
杜寧沒想到這篇《千字文》會獲得大家那麽高的評價,既然大家都覺得好,那就說明很適合用於這邊的蒙學。
不過這畢竟是聖林大陸,杜寧也得讓學生們學習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知道《千字文》的成效。
李昌盛對杜寧說道:“請杜公子盡快將《千字文》定稿,到時候可以交給府文院的編修審核,若是能夠出書的話,定能有一個非常好的銷量,到時候你也就能盡快湊齊去蘇州文院的學費了。”
“按照文壇上的說法,杜公子必定能以《千字文》一書封神,從寒門學子一飛衝天,成為富一代。”有人附和道。
杜寧笑了笑,“既然各位那麽看好《千字文》,那杜某就試試吧!”
寒衣學堂籌備完畢,麵向南平府的窮困人家招生。
李昌盛以自己舉人的身份,向府文院申請學堂資格,很快就獲得了批準。
寒衣社開設的學堂一年三屆,一屆的學期是三個月左右。
學費十分便宜,一個學生隻需要五兩銀子,初定三十個學生一個班。
每天的課程僅有半天,不是在上午,就是安排在下午。
因為是窮人家庭的孩子,所以不可能像權貴家的孩子一樣,每天都會有許多的學習時間。
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裏幫助父母做家務,或者放牛放羊等等。
窮人家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去做很多的事情。
也有一些家庭的孩子雖然渴望上學,奈何家裏條件實在太差,寒衣社的眾學子就會自掏腰包,幫他們墊付學費。
不管家境多麽貧窮的孩子,隻要願意上學,寒衣社就會盡力給予幫助。
這就是寒衣社開設學堂的初衷,希望窮人家裏的孩子也能夠有書讀。
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後,僅僅是數日之間,便有二十多戶家庭報名。
二月廿日。
寒衣學堂正式開課。
學堂上主要教的是《論語》,和一些簡單的詩詞。
《論語》為儒家經典,必修課程,沒有之一。
杜寧初次擔任學堂上的先生,為了有一個良好的表現,他還花了許多時間備課。
如今站在寒衣社的學堂教室,麵對一群平均年齡不到十歲的孩童,杜寧情不自禁地感到緊張。
深深呼吸一口氣後,杜寧平複下自己的心情,來到了教室裏麵。
“見過先生。”
許多孩童自覺站起來,向杜寧拱手作揖,十分恭敬。
其他人孩童見狀,也都跟著向杜寧行禮,並口稱“先生好。”
略顯尷尬的氣氛,頓時被化解了。
杜寧驚訝的看向那幾個孩子,心想這肯定是父母的家教,正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沒有什麽經濟條件,所以父母都會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遵守禮數。
“各位同學,請坐。”
杜寧對孩子們笑道:“初次見麵,我叫杜寧,是南平府寒衣社的學子,跟你們一樣都是窮人出身,所以大家不必拘謹,更不要緊張。”
“原來您就是杜寧,玉林縣的金榜案首,我爹說您是寒門中百年來難得出來的一位貴子,我爹囑咐我一定要向您好好學習,將來肯定能向您一樣考中案首。”一個七歲大的男孩很是激動的說。
“哪裏哪裏,你爹過獎了。”杜寧哈哈一笑。
又有一個九歲大的小胖子說道:“俺娘也告訴俺說,杜先生是一個有骨氣的讀書人,就算是麵對以前府文院的院君,您也敢當麵和他叫板,是當之無愧的寒門楷模。”
“不敢當,我和你們一樣,都隻是喜歡學習的讀書人而已。”
杜寧心想一定是寒衣社的同窗打得廣告,竟然讓這些孩子如此誇耀自己,一點也不謙虛,未免太過於……太過於誠實了。
“今天第一堂課,就請同學們都先自我介紹一下。”
“就從第一排第一桌的同學先來吧!”
杜寧話音落下,那第一排第一桌的孩子立即站起來,很是大聲的說:“我叫韓立,爹娘給我起這個名字,是希望我將來能夠頂天立地。”
“這個名字起的好,果然有頂天立地之氣勢。”杜寧稱讚道。
“我爹說了,若不能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枉為七尺男兒身。”韓立驕傲道。
“可你現在還是個小孩子,四尺身高都沒,怎麽能自稱七尺男兒呢?”杜寧笑著問。
“我會長大。”小韓立認真說道。
杜寧可以感受到他的昂揚鬥誌,所謂人窮誌不窮,韓立家境清寒,卻被父母教導心存大誌,這樣的小孩有了目標,學習自然刻苦。
“那你可就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成為朝廷的棟梁,你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隻有努力學習本領,才能夠扛起重擔。”
杜寧揮手示意小韓立坐下,“下一位。”
後麵的學生站起來道:“我叫周勇,我娘告訴我不管出身有多麽貧窮,也要要挺直腰杆做人,麵對困難要勇往直前,無懼一切。”
“我叫張鐵柱,家人希望我成為家裏的頂梁柱……”
學生們踴躍自我介紹,都非常的積極。
杜寧發現這幫孩子裏麵,大多數都是有誌向的學生,知道尊敬師長和長輩。
窮人家的孩子,會比同齡人更顯得懂事。
大家介紹完自己,杜寧叫大家翻開《論語》中的《學而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杜寧剛剛開口,便有孩子跟著朗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緊接著,其他的孩子也一起讀起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你們都讀過《論語》?”杜寧驚訝地問。
“這不是耳熟能詳的嗎?”
“我經常聽文樓裏的讀書人背誦來著。”
“我還會背整篇的《學而篇》呢!”
“真的嗎?好厲害!”
杜寧表情一愣,這就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論語》是讀書人的必修課程,所以孩子們聽多了也就會背了?
“咳咳,大家安靜。”
杜寧突然嚴肅起來,問大家:“你們都很聰明,居然可以背誦部分文章,朗朗上口,可其中的道理你們真的懂嗎?”
“這……”
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許多人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背是會背了,可對於其中的意思卻一知半解。
“同學們,學習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這一堂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節的文章……”
教室之外。
李昌盛與寒衣社的讀書人在旁聽。
“杜公子居然這麽快就跟孩子們打在一塊了。”
“孩子們懂事好學,不容易啊!”
“這幫小子聰明絕頂,將來必成大器。”
眾人麵露微笑,十分的滿意。
上午一共四節課,前麵兩節課教《論語》。
後麵兩節課,杜寧教孩子們習字。
“同學們,今天先生教你們認十六個字,我先將這十六個字寫下來,大家跟我一起讀。”
杜寧一邊說著,一邊用木炭在身後的木板上將十六個字寫下來。
聖林大陸沒有粉筆,所以杜寧用木炭代替。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此乃藍星著名的《千字文》,出自南北朝時代,是兒童啟蒙讀物。
聖林大陸的曆史隻曆經魏晉,而無南北朝,自然也就沒有《千字文》。
於是杜寧便將自己在藍星上自幼背誦的《千字文》搬了過來,以啟蒙這些孩童。
杜寧的聲音不大,卻有一股無形的力量響徹在每個人的耳邊。
孩子們僅看一眼,便將這些文字深深刻在了心裏。
片刻後,教室裏響起整齊的讀書聲。
“好工整的對仗,條理清晰,文采斐然,讀起來朗朗上口,很適合小孩閱讀。”
“南平府的蒙學私塾有不少,我曾經被邀請去旁聽過,也沒聽說過這種教材。”
“這莫非是杜公子編撰的啟蒙文章?倘若真是如此,便是莫大的教化之功!”
寒衣社讀書人都極其震驚,充滿了喜悅。
…………
時至中午,學堂放學。
杜寧留在寒衣社吃午飯。
李昌盛迫不及待地詢問道:“我們在學堂外聽課的時候,發現今天你教給孩子們的那十六個字對仗工整,十分適合蒙童學習,不知典出何處?”
“這是杜某為了方便蒙童讀書習字而編的《千字文》,目前還在初稿階段,若是孩童們喜歡,我會考慮將其定稿,編為寒衣學堂的教材。”杜寧說道。
“什麽?原來這真是你編的?”
眾人又驚又喜。
“可否讓我們看看《千字文》的初稿?”李昌盛激動的問。
“這……好吧……”
杜寧也不好推辭,便將《千字文》的初稿拿出來給大家看。
李昌盛接過初稿,看到了後麵的內容。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
大家遊覽一遍過後,無不佩服。
“好一篇《千字文》,杜公子簡直是曠古奇才!”
“若是刊印成書,必定能在文壇獨領風騷。”
“這篇《千字文》何時定稿?到時候刊印成冊,可當作啟蒙教材。”
“此乃教化之功,當青史留名!”
杜寧沒想到這篇《千字文》會獲得大家那麽高的評價,既然大家都覺得好,那就說明很適合用於這邊的蒙學。
不過這畢竟是聖林大陸,杜寧也得讓學生們學習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知道《千字文》的成效。
李昌盛對杜寧說道:“請杜公子盡快將《千字文》定稿,到時候可以交給府文院的編修審核,若是能夠出書的話,定能有一個非常好的銷量,到時候你也就能盡快湊齊去蘇州文院的學費了。”
“按照文壇上的說法,杜公子必定能以《千字文》一書封神,從寒門學子一飛衝天,成為富一代。”有人附和道。
杜寧笑了笑,“既然各位那麽看好《千字文》,那杜某就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