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隻飛龍種恐龍,七隻沼龍種恐龍,四隻恐龍人,加上地行自己,對上一支數量上不到十人的冒險者團隊,戰鬥,幾乎是開始的那一刻,就結束了。</p>


    如果地行不是一開始就殺了一個,或許都搶不到。</p>


    地行一開始並不準備殺死他們。</p>


    地行一開始,隻是打算把他們囚禁起來,無論他們是仇恨地辱罵、還是害怕地求饒、又或者是奉承或者其他,他就是想聽到他們重複那一個個地行聽不懂的詞語。</p>


    他打算從這一個個帶著情緒的詞語開始,去學習這個世界的語言。</p>


    然而......</p>


    這些東西,太醜了,絕對不是人類。</p>


    至少,不是他前世熟悉的人類種群。</p>


    確切地說,他之前見到的渴血精靈和詛咒精靈,五官輪廓上,並不是影視作品中那些經典的歐美人形象,非要在前世人類中找一個模本,比較接近中東那邊的人,但有種微妙的細節差異,具體差別在哪裏,他也不是很確定。</p>


    而這些“人類”的話,比較接近拉美人。</p>


    這是從五官輪廓的角度。</p>


    為什麽地行會有他們“不是人類”的感覺?</p>


    地行也有些奇怪,不過,扭頭看了一眼身邊的恐龍們,回想一下自己穿越以來的經曆,再結合關於標簽和器官組織的猜想,尤其是【群居】和【恐龍】這兩個標簽,地行有了初步的結論。</p>


    為什麽呢?</p>


    認知、辨認的能力,來源於何處?</p>


    很多作品中,尤其是涉及到“穿越”這件事的作品,地行一直以來有件事想不通。</p>


    那就是,為什麽穿越之後,會保留原本的性格?</p>


    因為記憶?</p>


    隻是因為記憶?</p>


    生物的各種行為活動之中,都有各種各樣的組織和器官參與其中。</p>


    激素,神經活動,體液穩態......</p>


    哪怕不穿越,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心情、最近的不同經曆,都會導致同一個人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斷和行為。</p>


    地行就記得,自己在上學的時候,小學和中學的性格不一樣,初中和高中的性格不一樣,高中和大學的性格不一樣,出了社會......</p>


    這個說法還是很模湖和籠統的。</p>


    區別,隻是因為記憶嗎?</p>


    那麽,他早上和下午的性格不一致,也隻是因為記憶嗎?</p>


    “性格”,本身就是身體的體現之一,而不是純粹的“記憶造就出的‘人格’的一部分”。</p>


    “人格”,本身就是身體的體現。</p>


    有的人暴躁易怒,原因或許就是他某些激素的分泌多少導致的,或者負反饋調控過程的環節出了什麽問題,本來隻是正常水平,但是因為調控的問題,導致了和別人不一樣。</p>


    “同樣”一個暴躁易怒的性格,原因也多種多樣。</p>


    不僅僅是對某些明確行為的影響,認知、選擇、判斷的過程中,都會起作用——</p>


    源自基因,又或者源自對某些事物的排斥,會讓一個人在自己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做出選擇、做出判斷。</p>


    即使他事後回想,也無法確定到底是什麽因素導致自己當時做出了那樣的決定。</p>


    更可怕的是,記憶的模式——會把不重要的信息遺忘掉。</p>


    什麽信息是不重要的,選擇和判斷的標準是什麽,這個明顯無法得到結果的問題就不談了。</p>


    記憶、認知是判斷的基礎,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p>


    前世有很多文學作品,也許是為了簡化,也許隻是一個習慣——“大家都這麽設寫”。</p>


    一個個穿越者,具備一種神奇的、叫做靈魂的架空造物。</p>


    這種事物,能夠把他們在地球時的一切認知和判斷的基礎都繼承下來,綁定記憶,帶到另一具血肉身軀之上。</p>


    而這具新的血肉身軀之內的一切要素,無論是激素水平還是身體素質,甚至連膝跳反射之類不經過大腦的判斷都無法影響到這位穿越者。</p>


    他的思維,被一個神奇的事物保護了起來。</p>


    但是......至少地行自己,就沒有這樣“常理”保護。</p>


    地行逐漸察覺到了異常。</p>


    他的很多判斷和行為,都受到了影響。</p>


    比如,他幾乎是從一開始,就非常簡單地接受了進食生肉這件事。</p>


    無論帶了多少的血,還是看上去多破碎,他都沒有太多的忌諱。</p>


    那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地行,雖然因為自己一個人生活,廚藝還算不錯,殺魚殺雞殺鴨都不在話下,鄉鎮常見的各種肉食之中,就是沒有親手殺過豬狗牛羊。</p>


    他很確定,在看到豬被殺死,大量飆血放血的時候,自己還是感到些許不適的。</p>


    尤其是在看到豬眼睛的時候,那種感覺就更強烈了。</p>


    看到死老鼠、死掉的貓狗牛羊的時候,看到眼睛之類的部位,往往會讓他有一種排斥感。</p>


    </p>


    排斥死掉的動物,也排斥造成這些動物死亡的原因。</p>


    後來,他了解到了超常刺激之類的理論,越發了解到身體和認知,思維和肉體的關聯的密切程度,要比各種作品中那脆弱到不堪一擊的聯係要強太多。</p>


    甚至可以說,沒有肉體,所謂的人格,就要消失掉大部分。</p>


    當然,他也說不出來“大部分”有多少,是多少。</p>


    但他也相信,對於一個完整的“人格”來說,“血肉軀體和記憶”,缺一不可。</p>


    換一具軀體,人格就必然發生改變。</p>


    這不是忒修斯之船的問題,忒休斯之船好歹還講究不改變結構和材質,不改變功能,尋求同功替換。</p>


    但穿越,是把一個人砍成兩段,隻留下記憶,用這些記憶填充到另一個身體中。</p>


    用奇幻的說法,這是縫合,這是憎惡。</p>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行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了越來越多與前世記憶中不一致的行為傾向。</p>


    之前,關於【群居】和【恐龍】對應器官和功能組織的猜測之中,結合黑鱗鳥麵龍的那些表現,地行認為,【恐龍】這個種類標簽,不僅涉及很多“特征”,而且還涉及到“判斷特征”的層麵。</p>


    而【群居】就更是如此了。</p>


    群居群居,和誰群居,為什麽和它們群居。</p>


    如果推測沒有出錯,這是個標簽應該涉及到了一些判斷誰是“同類”的相關器官和組織——</p>


    大腦。</p>


    如果這個世界真的存在“靈魂”這種事物,那麽這個標簽或許也會涉及到。</p>


    地行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了一點。</p>


    他對“人類”,對於長得像的生物,失去了那種天然的好感。</p>


    作為人類對同類的天然認同,消失了。</p>


    用遊戲化的方式去說,就是對人類自帶的基礎好感度,沒了。</p>


    【恐龍】,才是他的同類。</p>


    盡管他自我認同為“地行”,但是他真的是“地行”嗎?</p>


    “我”是誰?“我”的來源是什麽?我的目標又該是什麽?</p>


    地行腦海裏不禁冒出了經典的哲學三大問。</p>


    看了一眼地上的人類屍體,他回想著之前自己動手時毫不猶豫的狀態,陷入了短暫的沉默。</p>


    在找到答桉之前,他隻能走一個方向——</p>


    如果沒有可以認同的對象,那麽,就自己培養,自己發展出一個。</p>


    ps:差點停不下來,老書友是不是覺得有點像是在看群鴉的感覺。</p>


    到此為止,我就不擴展了,群鴉都寫了一遍,要在這本書裏再深入展開,那又是不知道多少個十萬字的事情了。</p>


    “靈魂穿越”,也是個老槽點了。</p>


    十年前,我還看到有零星的書友會討論這些問題。</p>


    近些年,一旦討論。就會出現“在虛擬的世界尋求真實感是不是腦子有問題”這個萬能句式。</p>


    從創作的角度,一切問題都可以用“設定”這個機械降神的萬能鑰匙解答。</p>


    不過,從唯物的角度,我非常好奇,如果真的存在靈魂這種事物,怎樣才能保留血肉軀體各種器官機能造就出來的“人格”?</p>


    我大頭畢竟是個狂熱的烏鴉愛好者,“靈魂”這一要素的相關問題,我非常之好奇。</p>


    當然,從讀者看故事的角度,你們把這一章當成一個二十一世紀普通青年為什麽會變成“暴君”的心路變化起點就行。</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巢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非巨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非巨頭並收藏龍巢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