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今朝重新扇著蒲扇走回來,聽著陳衝跌跌不休的訴說著後金的事情。


    想必方才自己的論點,定然是觸及到他的靈魂深處了。


    否則這個走南闖北的人不會如此失態。


    想當初他在甘泉城下,硬剛洪承疇,與其發生衝突,也不曾像今日這樣失了分寸。


    大抵是陳衝猛然覺得賀今朝說的太對了,對的過分了!


    這大明的天,怕是不再是大明的天。


    那他們這群依附在大明這顆大樹上,拚命吸取汁水的蟲豸,還能有光明的未來嗎?


    大明寧陽侯,說出去威風的很!


    可一旦大明王朝沒了,寧陽侯就成了笑話,難免會被新朝清算,這些都是該要考慮的事情。


    覆巢之下無完卵!


    賀今朝給陳衝扇了幾下扇子,讓他回過神來:


    “陳大哥,莫要太過悲觀,萬一皇太極突然染病就死了。


    我說的可能性也就小了不少,是不是這個道理?”


    “啊,對對對。”


    陳衝連忙點頭,但他知道,這種可能性極小。


    賀今朝不過是在安慰他。


    現在陳衝不得不考慮萬一大明真的倒了之後,他該如何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總不能跑了半輩子的商,老了老了,就衣食沒有著落,餓死街頭的悲慘景象,他想都沒想過。


    可今天通過賀今朝這麽一說,陳衝道心動搖,徹底慌了!


    誰敢保證遼東韃子不會第二次兵圍北京城呢?


    哪個人膽敢拍胸脯保證!


    縱然有孫承宗能指揮全局,可那個老頭子還能活幾年呐。


    他死了,大明還有人能夠讓大明各地所有的勤王兵都心服口服嗎?


    陳衝突然間惆悵了,對大明的前途感到悲哀。


    “賀老弟,大明當真沒救了?”


    賀今朝沉吟了一聲:“薩爾滸之戰過去這麽多年,你說此戰過後。


    大明在遼東損兵折將,節節慘敗的原因在哪裏了?”


    薩爾滸此戰,明文武將領死亡餘三百多員,士卒死亡近五萬人,陣失的馬、騾、駝共近三萬餘匹。


    “自是怪主帥楊鎬胡亂指揮,右側中路李如柏坐視不援。”


    “聽聽你說的這話,便是大明朝廷公認的吧!”


    陳衝點點頭,主帥楊鎬已經在崇禎二年被皇上處決。


    當時四路大軍,杜鬆與劉綎已死於戰場,馬林也於三個月後在開原戰死。


    明軍四路主將四人已失其三,僅有李如柏始終未遇敵,但在戰役之後數日即為言官彈劾。


    一年半後遼事更壞,此事再被提及,李如柏自殺以明誌。


    “薩爾滸之戰失敗的真正原因,就隻在這兩人身上,此事你信嗎?”


    陳衝被賀今朝輕聲慢調的詢問,驚得熱汗直流,幾次張嘴,卻都說不出話來。


    整個薩爾滸之戰失敗的原因歸咎在兩個人身上,誰信呐?


    賀今朝給他扇了幾下風:


    “崇禎皇帝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底下的大臣也不想知道真正的原因。


    大家都想著捂蓋子,所以對後金韃子連實際的應對策略,都拿不出來。


    大明隻能從一個失敗走向另外一個失敗,從找一個替罪羊到另外一個替罪羊,周而複始。


    隻要出現替罪羊,朝廷上的袞袞諸公,就覺得這件事結束了。


    戰敗的事情有別人負責就行,至於為什麽會失敗的真正原因,誰會去幹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呀。


    所以我才會說這幫蟲豸,是根本治理不好大明的!”


    陳衝用袖子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熱汗,頗為驚恐的望著賀今朝,隻聽他繼續說道:


    “就說這次京城保衛戰吧,後金韃子還沒退,就把袁崇煥這個熟悉後金韃子戰法的主帥給抓起來了。


    崇禎是覺得他有把握掌控整個關寧軍嗎?


    我真的不清楚他哪裏來的勇氣,或許這就是外行指導內行,總會有莫名其妙的勇氣充斥體內吧!


    至於袁崇煥“頓兵不戰”,“逗留城下”,或許是不符合規矩。


    但陳大哥你方才也說了,因為關寧軍也不是後金的對手啊!”


    陳衝點點頭:“我大明士卒少有遼東韃子的對手。”


    “袁崇煥在廣渠門下背水一戰,背靠城牆,後金軍很難形成合圍。


    關寧軍總算打了一場規模其實並不太大、死傷在幾百人上下的戰鬥,雙方打了一個平手。


    袁崇煥要是率領關寧騎兵,與幾萬後金騎兵進行正麵野戰對抗,大抵都輪不到崇禎皇帝拉他下大牢。


    明軍可與後金軍對抗的部隊隻有祖大壽率領的關寧鐵騎。


    沒了就全沒了,所以他也不會全都拿出來拚命。


    滿桂率領的援兵總計有四萬人,結果一天之內就被後金軍全殲。


    四個統帥非死即俘,敗得那叫一個慘。


    大明啊,裏子上缺乏一支數量上,可以和後金正麵對抗的精銳人馬。


    如果祖大壽沒吃空餉的話,真有八萬關寧鐵騎,興許可以和後金韃子硬碰硬。”


    “八萬人?”陳衝搖搖頭:“賀老弟,祖大壽他要是真是滿編的人馬,皇上反倒更睡不著覺了。”


    “哈哈哈,也是。”賀今朝聳聳肩:


    “袁崇煥身為督師,敢親自和遼東韃子血戰,這一點我是欽佩他的。


    但他的許多行為是自己找死,怨不得別人!”


    毛文龍雖然彪悍不遜,不聽命令,但袁崇煥殺他也是不對的。


    他擅殺毛文龍之前,不會當真是以為自己吹出去五年平遼的話是真的了吧?


    “五年平遼”是袁崇煥誇海口的大話。


    “己己之變”讓此大話成為笑柄。


    年輕的崇禎皇帝惱羞成怒,期望太高導致失望太大。


    袁崇煥的行為,是當時明朝大臣的通病。


    很多話都是安慰皇帝、激勵士氣的口號而已,大家都沒當真。


    可崇禎這個沒受過帝王教育的憨娃,偏偏真的信了!


    不得不說是他急功近利的表現,想要一鼓作氣,當上大明的中興之主!


    然後袁崇煥從一開始就就崴了,埋下禍根,而且無論是後金還是崇禎都沒有給他五年時間的準備工作。


    戰爭的主動權從來不在袁崇煥手裏。


    “賀老弟,我要是把你這些話反饋給朝廷?”


    賀今朝哼笑了一聲:“你想當大明的異類嗎?這種人據我所知,死的是最快的。”


    陳衝擦了擦自己腦門上的汗,失策了,失策了。


    還是賀今朝看得清楚,沒有人願意去當殉道者,還費力不討好。


    “賀老弟,你給我撂句實話,大明還有救嗎?”


    “當今大勢下,僅靠一個人的力量無法挽狂瀾於既倒。


    北京城下四萬明軍一天被殲,說明明軍的戰鬥力遠弱於後金。


    袁崇煥也好,孫承宗也罷,誰能真正的拯救大明呢?”


    賀今朝見陳衝不言語,又追加了一句:


    “大明啊,上上下下爛透了,找一個替罪羊是逃避自身和團體責任的最佳途徑,這事大明上下特別愛幹。”


    陳衝擦了擦自己頭上的熱汗,從袖子裏掏出一本小冊子:


    “賀老弟,這是此次行商的貨物清單,你且過目。”


    賀今朝接過冊子,茶、鹽、絲綢、煙葉子、布匹、糧食。


    其中茶的數量最多,足有兩萬斤。


    大明官茶雖然是壟斷地位,但成交量最低,走私茶才是占著最大頭,因為都不用交稅。


    明洪武時,一匹上等馬可以換上百斤茶,七十、五十換中下等。


    後麵上等馬換的茶葉斤數越來越小。


    總之就是茶貴馬賤。


    到了後期,官府壟斷大概是一匹馬換取十斤茶。


    等順義王的人,用一斤茶換一匹馬,那就是他們蒙古內部的事情了。


    然後走私便應運而生,一方麵是對於蒙古人更便宜,另外一方麵好茶也無形當中流落到大商販手中。


    劣質茶葉到了大明官方,高價劣質茶和低價好茶,蒙古人用腳指頭投票也不會選官茶的。


    茶馬互市很賺錢,又有著如此大的貿易利差,為明廷增加了馬匹數量,增加了財政收入。


    可這筆錢幾乎不可能如數到達中央。


    要麽是留作邊用,要麽就是進入官員個人腰包,除了大明開國時,後麵的貪腐問題很嚴重。


    “賀老弟,這茶葉不易儲存,你可得好好保管。”


    陳衝的提醒不是沒有道理,茶葉這玩意非常容易受潮。


    如何妥善保存,就成了大明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一個是在茶葉收集區域增設存儲點,一個是在茶葉銷售區增設存儲點。


    賀今朝點點頭,如今還沒有出現茶餅!


    但為什麽要現在就弄茶餅呢?


    長城外的蒙古人隻有把茶葉保存的不夠好,才能繼續擴大需求。


    用他們的馬匹牛羊來換更多的茶葉。


    茶餅一旦出來,便於保存,直接就減少了茶葉的銷量,賀今朝覺得不妥。


    他在價格上已經給予了蒙古人很大的優惠,為何還要在技術上給他們更多的優惠呢?


    賀今朝把茶餅弄出來的想法,直接就放棄了。


    如今正是自己起家,戰事頻發,戰馬需求量很大,還要搞“騾力化”的機動部隊。


    哪有閑心思去給自己捆住手腳?


    “賀老弟,這些算是我的賀禮了。”陳衝坐在躺椅上瞧著賀今朝。


    賀今朝麵帶疑色:“陳大哥,難不成你以為我在小小的河曲站穩腳跟後,就會輕視你,逼你上供?”


    “不,是我們的一番心意,賀老弟莫要拒絕。”


    陳衝搖搖頭,心想方才你說的話不無道理,老子寧願這次錢不賺了,也要認真的交好你了。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來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來2並收藏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