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何偉何驍兄弟兩個的想法後,宋援朝也沒多說什麽,把話題轉移了回來。</p>
“今天把你們找來主要是和你們談談,同時也是問問你們自己的意見。”宋援朝如此說道。</p>
兄弟兩個頓時提起了精神,知道宋援朝要說重點了。</p>
“目前廠裏在搞供銷分離,以前一分廠的供銷是由李家福同誌負責,鑒於目前情況進行了工作調整,李家福同誌由供銷一把抓改為隻負責采購方麵的工作,銷售方麵由新來的孫耀良同誌主抓。”</p>
“之前臨時工的事已經是過去式了,既然過去了我們就不再提了。現在廠裏成立了新的銷售部門,孫耀良同誌提出希望廠裏加強銷售部門的力量,出於實際工作的考慮,新的銷售部門要有一批適合的新人加入,鑒於你們兩人在之前工作的表現,廠裏決定給你們一個機會。”</p>
“銷售部門?!”宋援朝的話讓何偉何驍兄弟麵麵相覷,他怎麽都沒想到宋援朝把他們找來居然是這件事。</p>
關於廠裏的變動別說他們哥倆不知道,就連何茂勇也不是很清楚,畢竟何茂勇隻是生產一線,和供銷這塊沒有任何聯係。</p>
供銷是一個企業重心所在,在企業內部有幾大塊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生產,其次是供銷、勞資和財務這三個科室。</p>
生產就不用說了,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生產那還叫企業麽?而勞資也財務也是一樣,前者管人,後者管錢。至於供銷同樣是重中之中,企業要運行就缺不了供銷,供銷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供,一個銷。</p>
供指的的采購,采購的任務是保證企業的生產物資需求,為企業采購原輔料,做好這方麵的保障工作。</p>
至於銷就是銷售,產品生產出來是要賣出去的,隻有賣出去後產品才會進行由物到錢的轉換,從而產生效益。</p>
在之前計劃經濟的時代,供銷全是在計劃模式之下,所以供銷這一塊在企業自身並沒有太大的自主權,無論是采購還是銷售全都有對口的渠道,大家都在一個規定的圈子裏按照遊戲規則進行,卻無法脫離這個範圍。</p>
而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打開,計劃經濟逐步被市場經濟所取代,原本的供銷體係也開始打破。</p>
雖然目前還有部分計劃內的供銷模式,但這種模式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那些關鍵性的企業,比如鋼鐵、煤炭、木材等等關乎於國家決策麵的相關企業在計劃內還占了大部分。可對於普通企業,尤其是像南都食品廠這樣的食品企業,計劃內的供銷體係已經開始打破,被市場體係所取代。</p>
這也是一分廠效益一年不如年的主要原因,如果還是以前的計劃體係,一分廠也不會是這個樣子。可現在計劃體係已經被市場體係取代了,再加上賈凡的不作為和供銷員李家福的思想僵化,使得一分廠效益逐年下降,最終到了現在這個地步。</p>
宋援朝要改變一分廠的現狀就要解決銷售方麵的問題,這也是他讓孫耀良負責新成立的銷售部門的主要原因。</p>
孫耀良接手銷售後和宋援朝細談了目前麵臨的情況,並且提出了三個迫切要解決的問題。</p>
在這三個問題中,首要的就是人員問題,銷售方麵靠孫耀良一個人是撐不起來的,必須盡快要有合適的人進入,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敢打敢拚,能夠打硬仗的銷售團隊。</p>
麵對這個問題,宋援朝突然就想到了何茂勇的兩個兒子。在上次何茂勇來找他之後,宋援朝對這個事進行了詳細的了解,的確如何茂盛所說何偉何驍兄弟兩個是受了牽連,對於這兩個小夥子廠裏的印象很深,畢竟他們是何茂勇的兒子。</p>
在眾人的口中,何偉何驍他們的口碑不錯,做事認真踏實,腦子也不笨。隻可惜後來臨時工裏出了那一檔子事,要不然留下來說不定幾年後有機會轉正就能成為正式職工。</p>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宋援朝這些天一直在琢磨怎麽給何茂勇一個答複。誰想還沒等他確定好,孫耀良就向自己提出了要人。</p>
正好,孫耀良那邊要人,宋援朝又在廠裏沒找到能夠幹銷售的人才,幾件事放在一塊宋援朝馬上就想到了何偉何驍兄弟倆,再加上上次何茂勇和宋援朝提過一句他們兄弟打算幹個體戶什麽的,年輕人有這個想法在別人眼裏或許是叛經離道,可在宋援朝眼裏卻是一個難得的亮點。</p>
就這樣當天下午宋援朝就通知了何茂勇,讓何茂勇第二天把何偉何驍他們帶過來聊聊,如果合適宋援朝給他們一個機會又何妨呢?這是兩利的結果,宋援朝對此有些期待。</p>
今天一見麵,何偉何驍兄弟的表現讓宋援朝還是有些滿意的,雖然他們顯得有些青澀,可何偉骨子裏的踏實再加上何驍的聰明勁擺在那邊,在宋援朝眼裏這兄弟兩個是塊未凋琢過的璞玉,如果能鍛煉出來未來未必不能獨當一麵。</p>
當聽到宋援朝有意讓他們加入新成立的銷售部的時候,何偉何驍兄弟倆又驚又喜,這可是銷售部啊!供銷是多麽牛逼的存在,他們當然一清二楚,相比又苦又累的一線車間,供銷在他們印象中都是坐在辦公室裏打打電話,又或者出差去各地跑跑,和人談談生意,做做買賣,甚至吃吃喝喝把事定下來的那種。</p>
這樣的好事居然會落到自己的頭上?這不會是做夢吧?兄弟兩個對視一眼,同時暗暗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傳來的疼痛提醒他們一切都是真的。</p>
“領導,我們沒聽錯吧?您是讓我們去銷售部門?”何驍忍不住開口再次確認。</p>
“當然沒聽錯,怎麽?是懷疑我忽悠你們?”宋援朝笑問。</p>
何驍頓時把腦袋搖成撥浪鼓一樣:“不是不是,就是有些覺得暈,這可是銷售部門呀,您怎麽就讓我們哥倆……。”</p>
“哈哈哈,是感覺有點不真實對不對?”宋援朝哈哈大笑起來,笑了片刻他收斂起笑容認真道:“我說的的確是銷售部門,你們沒聽錯。不過你們從來沒有接觸過銷售這塊,有些事我得提前和你們說清楚。”</p>
兄弟兩個頓時下意識坐直身子,宋援朝繼續道:“也許在你們的想象中銷售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可實際上一個好的銷售員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其實這個道理想想就能明白,你們之前不是打算自己搞個體戶麽?個體戶是幹嘛的?不就是做買賣的麽?銷售員的工作也是做買賣,把產品賣出去,再把賣出去的錢拿回來。隻不過一個是個人,一個是代表著公家。”</p>
“假如你們覺得當銷售員就是在辦公室裏喝喝茶,看看報紙,打打電話,又或者去飯館吃吃喝喝談談什麽的就行了,這大錯特錯,銷售的辛苦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他們的要做的是代表企業推銷產品,給企業帶來實在的利潤和效益,銷售員是要準備吃苦的,是要承擔巨大壓力的,這點我希望你們能明白!”</p>
何偉何驍兄弟見宋援朝說的如此認真,心裏不由得有些打鼓,他們從來沒接觸過這行,更不清楚做好一個銷售是怎麽樣的。之前對於銷售方麵的理解完全出於一知半解的想象,而當宋援朝如此坦率地告戒他們銷售工作的困難時,一時間有了些擔憂。</p>
自己真的能做好這行麽?兄弟兩個心裏對自己問道,可突然想到現在他們是待業青年,幾乎是一無所有,宋援朝既然給了他們一個機會為什麽不試試呢?哪怕試一下也好啊!</p>
再說了,如果不來的話他們就得自己幹個體戶去了,雖然有了這個想法,可真要幹起來也是困難重重,他們從來沒有做過這些,更沒有十足的把握。宋援朝說的對,幹個體和搞銷售是一樣的,與其如此倒不如先幹著,總比什麽都不懂一頭紮進商海裏幹個體強吧?</p>
“領導,我想試試!”何驍想了想首先開口。</p>
何偉在一旁跟了一句:“我也是!”</p>
見兩人如此表態,宋援朝笑了起來:“既然想試試就沒問題,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幹了這行可不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必須要盡全力去幹好它!”</p>
“這個我們知道,可是我們從來沒幹過這行呀。”</p>
“這沒關係,主管銷售的孫耀良同誌是老供銷了,他會帶你們一段時間。時間不會很長,你們要跟著孫耀良同誌好好學習,爭取早日獨當一麵。”</p>
這話一出兄弟兩個放了心,他們又不笨,既然有師父帶就沒問題了。</p>
“對了領導,這個當銷售員是正式工還是臨時工?”何驍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遲疑地問了一句。</p>
“不是臨時工……。”他們沒想到宋援朝一開口就是這麽一句話,可還沒等他們高興,宋援朝繼續說:“暫時也不是正式工。”</p>
麵對疑惑的兩人,宋援朝解釋,因為之前臨時工的問題總廠那邊是不會給一分廠名額的,所以編製需要一分廠自己解決。再鑒於一分廠目前的情況,無論是臨時工編製還是正式工編製都有些麻煩,所以宋援朝做了一個決定,就是以一分廠為主體成立一個下屬的銷售公司,這個公司作為一分廠的下屬企業,換句話來說就是南都總廠一分廠的下屬三產企業存在。</p>
三產企業,也叫第三產業企業,這是一個新名詞,在目前剛剛開始有。不過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所謂的三產和最初的第三產業企業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三產成了一個什麽都能往裏裝的萬金油。</p>
在未來整個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近20年裏,各種各樣的三產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小到一個店鋪,大到一家規模產值龐大的公司,都可以是三產。</p>
宋援朝既然決定供銷分離,那麽他必須先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一旦一分廠的銷售轉好,廠子的效益上去了,南都總廠那邊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一分廠吃香喝辣,伸手是難免的。</p>
之前的一分廠供銷從行政來說是歸於總廠下屬供銷科和一分廠共同管理,可實際上總廠供銷科根本就不管一分廠這邊,讓他們自生自滅。可一旦當情況發生變化,這個行政劃分就成了約束一分廠供銷的大問題,宋援朝可不想自己打下來的天下到時候拱手相讓,采購這塊也就算了,可一旦銷售權被收回去,宋援朝哭都沒地方哭去。</p>
</p>
出於這樣的考慮宋援朝決定在一分廠下麵成立一個三產企業,這個企業主要的業務就是一分廠的銷售。企業的名字就以南都為開頭,後麵是銷售公司,連起來就是南都食品廠銷售公司,從而把銷售權歸由這個企業掌管,避免未來總廠供銷科可能的麻煩。</p>
“今天把你們找來主要是和你們談談,同時也是問問你們自己的意見。”宋援朝如此說道。</p>
兄弟兩個頓時提起了精神,知道宋援朝要說重點了。</p>
“目前廠裏在搞供銷分離,以前一分廠的供銷是由李家福同誌負責,鑒於目前情況進行了工作調整,李家福同誌由供銷一把抓改為隻負責采購方麵的工作,銷售方麵由新來的孫耀良同誌主抓。”</p>
“之前臨時工的事已經是過去式了,既然過去了我們就不再提了。現在廠裏成立了新的銷售部門,孫耀良同誌提出希望廠裏加強銷售部門的力量,出於實際工作的考慮,新的銷售部門要有一批適合的新人加入,鑒於你們兩人在之前工作的表現,廠裏決定給你們一個機會。”</p>
“銷售部門?!”宋援朝的話讓何偉何驍兄弟麵麵相覷,他怎麽都沒想到宋援朝把他們找來居然是這件事。</p>
關於廠裏的變動別說他們哥倆不知道,就連何茂勇也不是很清楚,畢竟何茂勇隻是生產一線,和供銷這塊沒有任何聯係。</p>
供銷是一個企業重心所在,在企業內部有幾大塊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生產,其次是供銷、勞資和財務這三個科室。</p>
生產就不用說了,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生產那還叫企業麽?而勞資也財務也是一樣,前者管人,後者管錢。至於供銷同樣是重中之中,企業要運行就缺不了供銷,供銷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供,一個銷。</p>
供指的的采購,采購的任務是保證企業的生產物資需求,為企業采購原輔料,做好這方麵的保障工作。</p>
至於銷就是銷售,產品生產出來是要賣出去的,隻有賣出去後產品才會進行由物到錢的轉換,從而產生效益。</p>
在之前計劃經濟的時代,供銷全是在計劃模式之下,所以供銷這一塊在企業自身並沒有太大的自主權,無論是采購還是銷售全都有對口的渠道,大家都在一個規定的圈子裏按照遊戲規則進行,卻無法脫離這個範圍。</p>
而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打開,計劃經濟逐步被市場經濟所取代,原本的供銷體係也開始打破。</p>
雖然目前還有部分計劃內的供銷模式,但這種模式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那些關鍵性的企業,比如鋼鐵、煤炭、木材等等關乎於國家決策麵的相關企業在計劃內還占了大部分。可對於普通企業,尤其是像南都食品廠這樣的食品企業,計劃內的供銷體係已經開始打破,被市場體係所取代。</p>
這也是一分廠效益一年不如年的主要原因,如果還是以前的計劃體係,一分廠也不會是這個樣子。可現在計劃體係已經被市場體係取代了,再加上賈凡的不作為和供銷員李家福的思想僵化,使得一分廠效益逐年下降,最終到了現在這個地步。</p>
宋援朝要改變一分廠的現狀就要解決銷售方麵的問題,這也是他讓孫耀良負責新成立的銷售部門的主要原因。</p>
孫耀良接手銷售後和宋援朝細談了目前麵臨的情況,並且提出了三個迫切要解決的問題。</p>
在這三個問題中,首要的就是人員問題,銷售方麵靠孫耀良一個人是撐不起來的,必須盡快要有合適的人進入,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敢打敢拚,能夠打硬仗的銷售團隊。</p>
麵對這個問題,宋援朝突然就想到了何茂勇的兩個兒子。在上次何茂勇來找他之後,宋援朝對這個事進行了詳細的了解,的確如何茂盛所說何偉何驍兄弟兩個是受了牽連,對於這兩個小夥子廠裏的印象很深,畢竟他們是何茂勇的兒子。</p>
在眾人的口中,何偉何驍他們的口碑不錯,做事認真踏實,腦子也不笨。隻可惜後來臨時工裏出了那一檔子事,要不然留下來說不定幾年後有機會轉正就能成為正式職工。</p>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宋援朝這些天一直在琢磨怎麽給何茂勇一個答複。誰想還沒等他確定好,孫耀良就向自己提出了要人。</p>
正好,孫耀良那邊要人,宋援朝又在廠裏沒找到能夠幹銷售的人才,幾件事放在一塊宋援朝馬上就想到了何偉何驍兄弟倆,再加上上次何茂勇和宋援朝提過一句他們兄弟打算幹個體戶什麽的,年輕人有這個想法在別人眼裏或許是叛經離道,可在宋援朝眼裏卻是一個難得的亮點。</p>
就這樣當天下午宋援朝就通知了何茂勇,讓何茂勇第二天把何偉何驍他們帶過來聊聊,如果合適宋援朝給他們一個機會又何妨呢?這是兩利的結果,宋援朝對此有些期待。</p>
今天一見麵,何偉何驍兄弟的表現讓宋援朝還是有些滿意的,雖然他們顯得有些青澀,可何偉骨子裏的踏實再加上何驍的聰明勁擺在那邊,在宋援朝眼裏這兄弟兩個是塊未凋琢過的璞玉,如果能鍛煉出來未來未必不能獨當一麵。</p>
當聽到宋援朝有意讓他們加入新成立的銷售部的時候,何偉何驍兄弟倆又驚又喜,這可是銷售部啊!供銷是多麽牛逼的存在,他們當然一清二楚,相比又苦又累的一線車間,供銷在他們印象中都是坐在辦公室裏打打電話,又或者出差去各地跑跑,和人談談生意,做做買賣,甚至吃吃喝喝把事定下來的那種。</p>
這樣的好事居然會落到自己的頭上?這不會是做夢吧?兄弟兩個對視一眼,同時暗暗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傳來的疼痛提醒他們一切都是真的。</p>
“領導,我們沒聽錯吧?您是讓我們去銷售部門?”何驍忍不住開口再次確認。</p>
“當然沒聽錯,怎麽?是懷疑我忽悠你們?”宋援朝笑問。</p>
何驍頓時把腦袋搖成撥浪鼓一樣:“不是不是,就是有些覺得暈,這可是銷售部門呀,您怎麽就讓我們哥倆……。”</p>
“哈哈哈,是感覺有點不真實對不對?”宋援朝哈哈大笑起來,笑了片刻他收斂起笑容認真道:“我說的的確是銷售部門,你們沒聽錯。不過你們從來沒有接觸過銷售這塊,有些事我得提前和你們說清楚。”</p>
兄弟兩個頓時下意識坐直身子,宋援朝繼續道:“也許在你們的想象中銷售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可實際上一個好的銷售員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其實這個道理想想就能明白,你們之前不是打算自己搞個體戶麽?個體戶是幹嘛的?不就是做買賣的麽?銷售員的工作也是做買賣,把產品賣出去,再把賣出去的錢拿回來。隻不過一個是個人,一個是代表著公家。”</p>
“假如你們覺得當銷售員就是在辦公室裏喝喝茶,看看報紙,打打電話,又或者去飯館吃吃喝喝談談什麽的就行了,這大錯特錯,銷售的辛苦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他們的要做的是代表企業推銷產品,給企業帶來實在的利潤和效益,銷售員是要準備吃苦的,是要承擔巨大壓力的,這點我希望你們能明白!”</p>
何偉何驍兄弟見宋援朝說的如此認真,心裏不由得有些打鼓,他們從來沒接觸過這行,更不清楚做好一個銷售是怎麽樣的。之前對於銷售方麵的理解完全出於一知半解的想象,而當宋援朝如此坦率地告戒他們銷售工作的困難時,一時間有了些擔憂。</p>
自己真的能做好這行麽?兄弟兩個心裏對自己問道,可突然想到現在他們是待業青年,幾乎是一無所有,宋援朝既然給了他們一個機會為什麽不試試呢?哪怕試一下也好啊!</p>
再說了,如果不來的話他們就得自己幹個體戶去了,雖然有了這個想法,可真要幹起來也是困難重重,他們從來沒有做過這些,更沒有十足的把握。宋援朝說的對,幹個體和搞銷售是一樣的,與其如此倒不如先幹著,總比什麽都不懂一頭紮進商海裏幹個體強吧?</p>
“領導,我想試試!”何驍想了想首先開口。</p>
何偉在一旁跟了一句:“我也是!”</p>
見兩人如此表態,宋援朝笑了起來:“既然想試試就沒問題,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幹了這行可不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必須要盡全力去幹好它!”</p>
“這個我們知道,可是我們從來沒幹過這行呀。”</p>
“這沒關係,主管銷售的孫耀良同誌是老供銷了,他會帶你們一段時間。時間不會很長,你們要跟著孫耀良同誌好好學習,爭取早日獨當一麵。”</p>
這話一出兄弟兩個放了心,他們又不笨,既然有師父帶就沒問題了。</p>
“對了領導,這個當銷售員是正式工還是臨時工?”何驍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遲疑地問了一句。</p>
“不是臨時工……。”他們沒想到宋援朝一開口就是這麽一句話,可還沒等他們高興,宋援朝繼續說:“暫時也不是正式工。”</p>
麵對疑惑的兩人,宋援朝解釋,因為之前臨時工的問題總廠那邊是不會給一分廠名額的,所以編製需要一分廠自己解決。再鑒於一分廠目前的情況,無論是臨時工編製還是正式工編製都有些麻煩,所以宋援朝做了一個決定,就是以一分廠為主體成立一個下屬的銷售公司,這個公司作為一分廠的下屬企業,換句話來說就是南都總廠一分廠的下屬三產企業存在。</p>
三產企業,也叫第三產業企業,這是一個新名詞,在目前剛剛開始有。不過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所謂的三產和最初的第三產業企業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三產成了一個什麽都能往裏裝的萬金油。</p>
在未來整個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近20年裏,各種各樣的三產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小到一個店鋪,大到一家規模產值龐大的公司,都可以是三產。</p>
宋援朝既然決定供銷分離,那麽他必須先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一旦一分廠的銷售轉好,廠子的效益上去了,南都總廠那邊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一分廠吃香喝辣,伸手是難免的。</p>
之前的一分廠供銷從行政來說是歸於總廠下屬供銷科和一分廠共同管理,可實際上總廠供銷科根本就不管一分廠這邊,讓他們自生自滅。可一旦當情況發生變化,這個行政劃分就成了約束一分廠供銷的大問題,宋援朝可不想自己打下來的天下到時候拱手相讓,采購這塊也就算了,可一旦銷售權被收回去,宋援朝哭都沒地方哭去。</p>
</p>
出於這樣的考慮宋援朝決定在一分廠下麵成立一個三產企業,這個企業主要的業務就是一分廠的銷售。企業的名字就以南都為開頭,後麵是銷售公司,連起來就是南都食品廠銷售公司,從而把銷售權歸由這個企業掌管,避免未來總廠供銷科可能的麻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