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碗快放回飯店,強老板回到店門前,剛才那個乞丐已經離開了,看著乞丐遠去的身影,強老板不由得輕歎了一聲。


    “你就不怕這人是扮可憐?”宋援朝在一旁問道。強老板搖搖頭:“不會。”


    “為什麽?”


    “因為他剛才吃了麵,我才會給他錢。”強老板澹澹說道。宋援朝明白了,他心裏不由得有些佩服,強老板雖然心好,卻也不傻,要不然他也不會靠一家飯店積累起如此財富。


    他剛才的舉動不是無的放失,正是因為那碗麵強老板才確定對方真正的身份,要不然也不會後來再給對方錢了。


    “你是個好人。”宋援朝感慨道。


    “什麽好人,就是普通老百姓。”強老板自嘲笑笑:“我也是窮日子過來的,沒看見也就罷了,既然看見了就順手幫一把。不過話說回來,我能力也有限,這種事社會上太多了,再多我也幫不不過來。”


    “這倒也是……。”宋援朝對強老板這樣的態度表示理解,兩人繼續聊了幾句,林燕她們也吃好了,宋朝援掏錢結賬後和強老板揮手道別,強老板笑眯眯地送宋援朝他們上車離開,走之時強老板還叮囑下次再來,另外要來之前記得打他傳呼,他給宋援朝他們留位。


    開車回去的路上,林燕還在說這裏的飯菜好吃呢,而且價格也很實惠,真是一家不錯的店。


    宋援朝點點頭,開著車把剛才在門口見到一幕和林燕說了說,林燕聽完後沒有說話,過了好一會兒長歎了一聲。


    “這個強老板心腸不錯,現在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


    “是呀,經濟發展同樣帶來了人們心裏的浮躁,有些東西會越來越少,這也是難免的。”


    “援朝,剛才聽你說了強老板的事,我突然想到了我們基金會,我這些日子也沒什麽事,要不我找曉芸她們聊聊,也做點事怎麽樣?”


    “好啊!”宋援朝一口答應,盛華慈善基金會設立在香江,雖然這個基金會成立的時間不短了,可實際上真正做慈善事業卻沒多少,而且基本都在香江進行。


    這其中自然有著內地目前對這樣的機構限製的原因,但自今年開始,政策開始略微有些放開了,雖然對基金會直接在內地做慈善還有限製,尤其是必須通過相關的官方機構合作模式才能進行,但不管怎麽說,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目前,基金會的理事長是應彩霞,副理事長是林燕,李曉芸和鄭麗都是理事,還有一位專業人士擔任基金會的秘書長負責日常事務。


    林燕這些年的工作主要是在廣告公司方麵,現在她們的廣告公司已經在國內行業中是相當的了,公司規模越大,業務量也在一直猛增,而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作為老板之一的林燕反而清閑了許多。


    這其實也是正常的,在創業之初許多工作和決策需要創始人親力親為,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隨著企業內部結構的完善,當老板的就會逐漸從瑣事中脫出,從而主要把控公司的決策和發展方向。


    林燕她們的公司就是這樣,隨著這些年的發展,各個部門招攬了不少人才,無論在技術還是管理方麵,都有適合的專業人士和崗位執行,所以林燕也從忙碌的具體業務中逐步脫身。


    既然林燕想把盛華慈善基金會的工作在內地開展,宋援朝是持支持態度的,再加上做這些事對於社會也是極其有利的方麵。


    不過,具體如何做,怎麽做,又怎麽把這些慈善工作做到實處,宋援朝希望林燕能夠好好考慮,另外他還覺得等這些工作做起來後,作為自己的子女,未來也能通過慈善基金會的工作得到一些鍛煉,從而讓他們更好的成長。


    轉眼就臨近清明節了,1990年的清明節是星期四,現在清明節還沒放假一說,所以大家掃墓都是趕在清明前幾天的周日去。


    宋援朝一家也是如此,四月一日這天星期天,宋援朝開車帶著林燕和孩子們去了姑蘇,他們特意提前出發,早點五點多就出了門,因為今天去墓園掃墓的人會不少,早些出去避免道路擁擠。


    可就算這樣,到達姑蘇的時候還是遇到了堵車,一直到臨近九點他們才達到地方。


    停下車,宋援朝一手提著香燭等貢品,一手拉著陽陽,林燕抱著囡囡,一家四口朝著父母墓地方向而去。


    到了地方,宋援朝剛放下手裏的東西,頓時愣了愣,因為他看見父母的墓地已經被清掃過了,不僅墓碑和貢台擦拭幹淨,尤其是貢台還擺了一束獻花和還沒燒淨的香燭。


    “我下去一趟,你們先等我一會兒。”宋援朝對林燕說了一句,匆忙就朝著下麵小跑而去,邊跑還邊左右張望著,試圖從四處來掃墓的人流中辨認什麽。


    可是,他什麽都沒辨認出來,四周來掃墓的人都看起來那麽普通,一個個陌生的麵孔沒有一個讓他有絲毫印象的。


    一直走到最下麵,宋援朝也沒找到究竟是誰給自己父母掃的墓。好幾年前,有一次宋援朝來掃墓就發現有人提前來過了。


    當時宋援朝覺得有些納悶,因為根據他所知自己父親那邊已經早就沒親人了,至於母親那邊,因為父母的去世,宋援朝已經和他們早就斷絕來往,前世的時候就老死不相往來,如今同樣也是如此。


    既然這樣,那麽究竟會是誰會來給自己父母掃墓呢?這個疑團一直在宋援朝的心中。


    後來,宋援朝又碰到一次,更加深了宋援朝的好奇,為了搞明白究竟,宋援朝還拜托過墓地的管理人員幫自己留意一下這個事,但兩年過去,這個事依舊沒有任何眉目。


    而今天,當宋援朝看見自己父母墓前擺放的獻花和香燭的時候,宋援朝第一反應就是剛剛就有人來給自己父母掃過墓,而且絕對還沒走遠,這也是宋援朝迫不可待尋找來人的原因。


    可惜,宋援朝根本不知道來的人是誰,就連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知道。


    他盲目地在來掃墓的人流中找尋,能找到目標才怪了呢。無奈之下,宋援朝隻能再一次去管理人員那邊打聽,到了地方管理人員倒是認識宋援朝,主動和宋援朝打了招呼。


    可惜,當宋援朝詢問這個事的時候,管理人員麵露尷尬,說今天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一直忙著在門口維持秩序,根本沒注意這個事。


    宋援朝雖然早就對這個答桉有所預料,可依舊還是很失望。他點點頭,再一次給管理人員塞了兩包煙,拜托他們繼續幫自己留意這個事,如果有消息一定要盡快告訴自己。


    這個事幾年了,宋援朝越來越好奇,究竟會是誰給自己父母掃墓呢?對於這個問題,他想過許多,也私下打聽過,卻一直沒有答桉。


    回到父母的墓地,林燕向宋援朝投去了詢問的目光,宋援朝微微搖了搖頭。


    暫時把這個事放到一旁,宋援朝和林燕把貢台收拾了下,取出帶來的貢品一一擺上,然後點起香燭,宋援朝先磕頭,接著是陽陽,再後就是林燕帶著囡囡。


    也許是墓地肅穆的氣氛,第一次來的囡囡雖然好奇,也不明白為什麽要磕頭,更不曉得來這裏的意義,但很乖巧地依偎在母親身邊看著爸爸和哥哥在給爺爺奶奶燒紙。


    陽陽是個小大人了,幫宋援朝打著下手,嘴裏還念叨著爺爺奶奶今天給你們多燒點紙,在下麵要保佑我們一家之類的話。


    宋援朝問他這些是哪裏學來的,陽陽告訴宋援朝是張家阿娘教他的,必須要在這個時候說,看著他一本正經的小模樣,宋援朝摸了摸他的腦袋,誇讚了他兩句。


    燒完紙,一家四口站在墓前,靜靜等著香燭燃盡,然後再一次給父母磕頭,這才道別離開。


    等下去的時候已經是臨近中午時分了,宋朝援正要取車離開,卻在停車場意外碰到了一個熟人。


    “援朝,燕子!”邵和平大步朝著他們走來打著招呼,同時看著陽陽和囡囡道:“好久不見了,一晃兩個孩子都這麽大了呀。”


    “邵哥,您怎麽在這?”宋援朝詫異地問,同時連忙讓陽陽和囡囡喊人。


    陽陽見過邵和平,連忙喊了一聲邵伯伯,囡囡跟著也喊了一句,大眼睛撲閃撲閃看著邵和平,似乎在疑惑這個陌生人是誰呀。


    “我是這裏的父母官,能不知道你們今天來麽?”邵和平笑著說道,接著又道:“既然來了就暫時別急著回去,都中午了我做東去吃個飯喝一杯,我們也好久不見了。”宋援朝和林燕對視一眼,同時笑了起來:“行呀,邵哥的飯當然要吃,今天有地主請客,倒是省了我們事兒了。”


    “哈哈哈,必須的,走走!”邵和平招呼他們,他也是開車來的,讓羅陽跟著他的車走,說地方已經定好了。


    上了車,跟著邵和平的車離開了墓地,出去不遠右拐再往前走了一段路,直接就駛向了湖邊的馬路。


    往前直行,大約開了幾公裏後,邵和平的車駛入了湖邊的一條小路,在小路的盡頭是一個簡易的碼頭,碼頭上靠著一艘船,看來這艘船就是邵和平帶他們吃飯的地方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歸黃金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並收藏重歸黃金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