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竇太後也不由心下稍一動,羊裝苦惱的低頭思慮一番,才略有些遲疑的抬頭望向黃生。</p>
“方才,老先生說孝文薄太後,是懂得‘上善若水’的人;”</p>
“那老先生認為,先太宗孝文皇帝,又是怎樣的人呢?”</p>
聽聞此言,黃生麵上澹然依舊,心下卻是稍一驚!</p>
略帶試探的抬起頭,見竇太後麵容之上,並沒有任何需要體會的複雜神情,黃生才按下稍鬆了一口氣;</p>
沉吟措辭片刻,再仔細回憶一番,確定自己接下來的話,並沒有什麽不該說的內容,黃生才抬起頭,對竇太後微一躬身。</p>
“老朽,祖籍潁川;”</p>
“在秦王嬴政十七年,老朽的祖父帶著父親,遷居於關中。”</p>
“所以老朽,自幼便生長在藍田,距離長安並不遠。”</p>
“秦王子嬰被項羽腰斬的時候,老朽還曾到鹹陽城外觀刑······”</p>
似是感慨般道出一語,黃生的麵容之上,也不由湧上一陣追憶之色。</p>
“三世子嬰被腰斬時,老朽還年輕,並不懂什麽道理。”</p>
“但之後,項羽火燒鹹陽,又遍封反秦義軍將領為十八路諸侯,老朽所在的藍田,便成了塞王司馬欣的封土。”</p>
“在那幾年當中,藍田的農田愈發貧瘠,水渠愈發阻塞,塞王司馬欣卻對此不聞不問,隻顧著享樂;”</p>
“好在幾年後,太祖高皇帝從漢中還定三秦,藍田的情況,才逐漸有所好轉······”</p>
</p>
說到這裏,黃生麵上便帶上了滿滿的唏噓之色;</p>
尤其是說到‘塞王司馬欣’這個人名時,更是隱隱有些咬牙切齒起來。</p>
而在最後,提到‘太祖高皇帝還定三秦’時,黃生的眉宇間,也終帶上了些許釋然。</p>
“太祖高皇帝年間,天下還仍舊殘破,朝堂府庫空虛;”</p>
“再加上異姓諸侯接連作亂,使得太祖高皇帝根本顧不上治理關中,隻能連年奔波在平定叛亂的途中。”</p>
“最後,太祖高皇帝也正是在平定淮南王英布(黥布)叛亂的過程中,被一發流失射中,之後不久便駕崩······”</p>
“太祖高皇帝之後,是孝惠皇帝繼承大統,可惜孝惠皇帝早亡;”</p>
“之後,又是兩位廢帝先後繼位。”</p>
“那段時間,政令都是由呂太後發出,關中的情況稍好轉了些,但也隻是沒有繼續惡化。”</p>
說到這裏,黃生不由稍抬起頭,小心打量了一番竇太後的神情;</p>
確定竇太後沒有因為‘呂後’二字,而表露出不愉,黃生才暗下稍鬆一口氣,趕忙繼續說道:“呂太後駕崩之後,便是先太宗孝文,從代國入繼大統了······”</p>
“從太宗孝文皇帝繼位的第一年開始,關中百姓的生活,就有了很大的改善。”</p>
“太宗皇帝元年,先太宗皇帝便頒布詔諭,將農稅從十五取一,減半為三十取一;”</p>
“將男子需要繳納的口賦,從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降為了每人四十錢。”</p>
“除此之外,太宗皇帝還頒布了《許民弛山澤》令,允許百姓在山林之間,獲取生活所需的食、物。”</p>
“這些對百姓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善政,老朽生活在距離長安不過百裏的藍田,是能親身體會到的。”</p>
“——尤其是太宗孝文皇帝一生,都極為簡約、樸素,從來沒有奢靡享樂;”</p>
“即便到了行將殯天的時候,也還不忘囑咐太子:喪葬之事一切從簡,隨葬品當中,不可以有貴重的金、銅、珠、玉等物······”</p>
說到最後,提到先皇劉恒的私德,尤其是針對喪葬之事的安排,黃生更是不由有些哽咽起來;</p>
強自平複了許久,黃生才從哀傷的情緒中恢複過來,強顏歡笑般擠出一抹僵笑。</p>
“太後問老朽:先太宗孝文皇帝,是怎麽樣的人?”</p>
“老朽隻能回答太後:先太宗孝文皇帝,根本不是老朽這樣粗鄙的人,所能評說的······”</p>
“如果太後實在想知道答桉,可以問問那些在太宗皇帝駕崩時,在家中哀哭垂淚的關中百姓;”</p>
“也可以到長安街頭,聽聽那些至今,都還緬懷太宗皇帝的人,是為何思念太宗皇帝的。”</p>
“——太宗孝文皇帝,實在是天下萬民世世代代所期盼的明君、雄主。”</p>
“而太後,作為太宗皇帝的妻子,也絕對沒有讓太宗皇帝蒙羞······”</p>
隨著黃生明明有意克製,卻還是不由帶上哽咽的語調,竇太後也是一時紅了眼眶。</p>
對於黃生的這番話,竇太後沒有絲毫懷疑。</p>
先太宗孝文皇帝劉恒的風評,不用多說別的,單就是‘太宗’的廟號、‘文’的諡號,就足以說明一切。</p>
至於竇太後,雖然並沒有做什麽具體的事,但單就是那一雙因常年擺弄針線,而逐漸變得昏暗無光的雙眼,便也足以說明:作為先帝劉恒的妻子,太後竇氏,並沒有辱沒亡夫的聲名······</p>
隨著話題逐漸偏向先帝,長信殿內的非為,一時也有些沉重了起來。</p>
但很快,竇太後便逐漸調整了過來,強自撫平心中的哀傷,繼續問道:“這樣說來,先生也認為太宗皇帝,是明君了?”</p>
澹然一問,待黃生毫不遲疑的重重點下頭,卻見竇太後深吸一口氣,而後便悠然發出一聲長歎。</p>
“先太宗孝文皇帝的德行,確實是古今未有;”</p>
“但我聽說,直到今天,也還有人在私下,指責太宗皇帝的出身······”</p>
似有所指的一語,隻惹得黃生麵色一凝,眉宇間,更是立時寫滿了困惑。</p>
——出身?</p>
見黃生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竇太後不由又是一聲長歎,才滿是唏噓得抬起頭。</p>
望向黃生的目光中,分明是唏噓、幽怨;</p>
但語調中,卻莫名帶上了些許試探。</p>
“先太宗孝文皇帝,並不是太祖高皇帝的嫡長子。”</p>
“——而且即不是嫡出,也不是長子。”</p>
“對於太宗皇帝的德行,恐怕沒有人能挑出不是;”</p>
“但太宗皇帝,並不是孝惠皇帝的子嗣,而是孝惠皇帝的庶弟。”</p>
“在過去,無論是皇家還是民間,從來都是父死子繼。”</p>
“可太宗皇帝繼承大統,是兄終弟及······”</p>
“方才,老先生說孝文薄太後,是懂得‘上善若水’的人;”</p>
“那老先生認為,先太宗孝文皇帝,又是怎樣的人呢?”</p>
聽聞此言,黃生麵上澹然依舊,心下卻是稍一驚!</p>
略帶試探的抬起頭,見竇太後麵容之上,並沒有任何需要體會的複雜神情,黃生才按下稍鬆了一口氣;</p>
沉吟措辭片刻,再仔細回憶一番,確定自己接下來的話,並沒有什麽不該說的內容,黃生才抬起頭,對竇太後微一躬身。</p>
“老朽,祖籍潁川;”</p>
“在秦王嬴政十七年,老朽的祖父帶著父親,遷居於關中。”</p>
“所以老朽,自幼便生長在藍田,距離長安並不遠。”</p>
“秦王子嬰被項羽腰斬的時候,老朽還曾到鹹陽城外觀刑······”</p>
似是感慨般道出一語,黃生的麵容之上,也不由湧上一陣追憶之色。</p>
“三世子嬰被腰斬時,老朽還年輕,並不懂什麽道理。”</p>
“但之後,項羽火燒鹹陽,又遍封反秦義軍將領為十八路諸侯,老朽所在的藍田,便成了塞王司馬欣的封土。”</p>
“在那幾年當中,藍田的農田愈發貧瘠,水渠愈發阻塞,塞王司馬欣卻對此不聞不問,隻顧著享樂;”</p>
“好在幾年後,太祖高皇帝從漢中還定三秦,藍田的情況,才逐漸有所好轉······”</p>
</p>
說到這裏,黃生麵上便帶上了滿滿的唏噓之色;</p>
尤其是說到‘塞王司馬欣’這個人名時,更是隱隱有些咬牙切齒起來。</p>
而在最後,提到‘太祖高皇帝還定三秦’時,黃生的眉宇間,也終帶上了些許釋然。</p>
“太祖高皇帝年間,天下還仍舊殘破,朝堂府庫空虛;”</p>
“再加上異姓諸侯接連作亂,使得太祖高皇帝根本顧不上治理關中,隻能連年奔波在平定叛亂的途中。”</p>
“最後,太祖高皇帝也正是在平定淮南王英布(黥布)叛亂的過程中,被一發流失射中,之後不久便駕崩······”</p>
“太祖高皇帝之後,是孝惠皇帝繼承大統,可惜孝惠皇帝早亡;”</p>
“之後,又是兩位廢帝先後繼位。”</p>
“那段時間,政令都是由呂太後發出,關中的情況稍好轉了些,但也隻是沒有繼續惡化。”</p>
說到這裏,黃生不由稍抬起頭,小心打量了一番竇太後的神情;</p>
確定竇太後沒有因為‘呂後’二字,而表露出不愉,黃生才暗下稍鬆一口氣,趕忙繼續說道:“呂太後駕崩之後,便是先太宗孝文,從代國入繼大統了······”</p>
“從太宗孝文皇帝繼位的第一年開始,關中百姓的生活,就有了很大的改善。”</p>
“太宗皇帝元年,先太宗皇帝便頒布詔諭,將農稅從十五取一,減半為三十取一;”</p>
“將男子需要繳納的口賦,從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降為了每人四十錢。”</p>
“除此之外,太宗皇帝還頒布了《許民弛山澤》令,允許百姓在山林之間,獲取生活所需的食、物。”</p>
“這些對百姓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善政,老朽生活在距離長安不過百裏的藍田,是能親身體會到的。”</p>
“——尤其是太宗孝文皇帝一生,都極為簡約、樸素,從來沒有奢靡享樂;”</p>
“即便到了行將殯天的時候,也還不忘囑咐太子:喪葬之事一切從簡,隨葬品當中,不可以有貴重的金、銅、珠、玉等物······”</p>
說到最後,提到先皇劉恒的私德,尤其是針對喪葬之事的安排,黃生更是不由有些哽咽起來;</p>
強自平複了許久,黃生才從哀傷的情緒中恢複過來,強顏歡笑般擠出一抹僵笑。</p>
“太後問老朽:先太宗孝文皇帝,是怎麽樣的人?”</p>
“老朽隻能回答太後:先太宗孝文皇帝,根本不是老朽這樣粗鄙的人,所能評說的······”</p>
“如果太後實在想知道答桉,可以問問那些在太宗皇帝駕崩時,在家中哀哭垂淚的關中百姓;”</p>
“也可以到長安街頭,聽聽那些至今,都還緬懷太宗皇帝的人,是為何思念太宗皇帝的。”</p>
“——太宗孝文皇帝,實在是天下萬民世世代代所期盼的明君、雄主。”</p>
“而太後,作為太宗皇帝的妻子,也絕對沒有讓太宗皇帝蒙羞······”</p>
隨著黃生明明有意克製,卻還是不由帶上哽咽的語調,竇太後也是一時紅了眼眶。</p>
對於黃生的這番話,竇太後沒有絲毫懷疑。</p>
先太宗孝文皇帝劉恒的風評,不用多說別的,單就是‘太宗’的廟號、‘文’的諡號,就足以說明一切。</p>
至於竇太後,雖然並沒有做什麽具體的事,但單就是那一雙因常年擺弄針線,而逐漸變得昏暗無光的雙眼,便也足以說明:作為先帝劉恒的妻子,太後竇氏,並沒有辱沒亡夫的聲名······</p>
隨著話題逐漸偏向先帝,長信殿內的非為,一時也有些沉重了起來。</p>
但很快,竇太後便逐漸調整了過來,強自撫平心中的哀傷,繼續問道:“這樣說來,先生也認為太宗皇帝,是明君了?”</p>
澹然一問,待黃生毫不遲疑的重重點下頭,卻見竇太後深吸一口氣,而後便悠然發出一聲長歎。</p>
“先太宗孝文皇帝的德行,確實是古今未有;”</p>
“但我聽說,直到今天,也還有人在私下,指責太宗皇帝的出身······”</p>
似有所指的一語,隻惹得黃生麵色一凝,眉宇間,更是立時寫滿了困惑。</p>
——出身?</p>
見黃生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竇太後不由又是一聲長歎,才滿是唏噓得抬起頭。</p>
望向黃生的目光中,分明是唏噓、幽怨;</p>
但語調中,卻莫名帶上了些許試探。</p>
“先太宗孝文皇帝,並不是太祖高皇帝的嫡長子。”</p>
“——而且即不是嫡出,也不是長子。”</p>
“對於太宗皇帝的德行,恐怕沒有人能挑出不是;”</p>
“但太宗皇帝,並不是孝惠皇帝的子嗣,而是孝惠皇帝的庶弟。”</p>
“在過去,無論是皇家還是民間,從來都是父死子繼。”</p>
“可太宗皇帝繼承大統,是兄終弟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