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
海上晚來香,與君配成雙 作者:清風知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餘皇船是專屬於皇室王候的水上指揮艦,柴彧前腳剛上了拆子說要去春遊,後腳就調動三艘餘皇出海這樣的大事,是瞞不住的,當然柴彧也沒想瞞。
東周皇帝好不容易抓住了錯處,下旨申斥,結果就有東海的官員上拆子請罪,說是柴皇叔路經東海,聽說常有漁民們在海上受襲擊,疑是有異族人在海上作亂,遂調用了船隻出海,本是東海官員未能保護好百姓之過,反倒累及了柴皇叔,是以請罪。
這樣的瞎話東周皇帝自然是不會信的,可是百姓們相信啊!畢竟柴氏三朝帝王可都是為保家衛國,驅逐外族,身死戰場的,柴皇叔此翻作為完全是繼承了先祖們的遺風!可期可敬!
“這樣大逆不道的行為,居然還想讓朕嘉獎!”東周皇帝看到拆子和東海百姓的請願書,在禦書房裏氣的摔了一地瓷器,殿裏的太監宮女沒一個完好的。
東周皇帝每日裏都在詛咒船沉大海,可是天不遂願,四日後海上傳來消息,柴皇叔確實在大海之上發現了一個島國,卻非異族,乃是先秦遺民。
“居然是去了小秦國!他居然如此狼子野心!”小秦國的存在原本各國皇室都心照不宣,每朝每代的君王都會派人去尋,幾乎都是葬生大海,無疾而終,偏偏柴皇叔一出海就尋到了!天下唯二統一過九州的姓氏相遇,怎麽想都讓人坐立不安。
東周皇帝一連幾日都沒召幸後宮,就連最得寵的柳貴妃在禦前都受了責。
“柴皇叔也不過一人,便是尋得了先秦遺民又能如何?引狼入室,也得這隻狼長翅膀隨時能飛洋過海才行啊。狼又不會真的長出翅膀來,兒臣實在不明白父皇如何會如此焦躁不安,發這樣大的脾氣。”柳貴妃之子,二皇子趙勳從東郊換防一回城就進了宮。
柳貴妃與東周皇帝自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感情甚是親厚,榮寵幾十年,雖然也有與皇帝置氣的時候,但從未像此次在人前被斥責,鬧的眾人皆知。
“你父皇不是擔心引狼入室。”三十來歲的柳貴妃保養得益,容貌精致還像雙十年華的姑娘,在兒子麵前雍容端莊,隻神色有些疲倦。她並不在意被皇後和眾妃們看了笑話,卻是真心實意的憂心自己的男人,“皇室天子授命於天的說法你可知道起源於何時?”
“自是先秦。”趙勳回答,先秦做為曆史上第一個統一九州的皇朝,以‘天子授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這樣的言論將君權推到極至,“可是,母妃,真正的天下是要靠武力征服的,現如今的小秦國不過海上一個彈丸之地,就算真有天神下凡,也不可能回到先秦的江山的。父皇也應該明白。”
“你父皇擔心的不是小秦國的人,而是,傳國玉璽。”柳貴妃歎道,愁容更甚,“柴皇叔的身份本就是我趙氏江山的一根刺,若是再讓他得了傳國玉璽,你父皇的龍椅如何能坐穩?”
趙氏先祖收養柴願嫁其子,承接了柴氏江山本就受人置喙,先是郭氏以淮河界分離建國西淩,後又因柴願七年無所出自請廢後而受盡天下文人指責,再後來柴彧出生,全九州百姓慶賀,將整個趙氏皇室的兒孫們都置於尷尬的境地,當時身為太子的現東周皇帝還被迫兩次自請廢太子,才挽回一些局勢。
可,這心中的陰影也再沒消散過,這麽多年,看著柴彧一天天長大,就像是如影隨行的惡夢,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衝破到了陽光下。
而傳國玉璽,‘皇權天授,正統合法’是所有帝王正統的信物,若是被柴彧所得,肯定會給趙氏江山致命的打擊。
“難道我趙氏對天下百姓的福澤,比不過一方玉璽嗎?”趙勳有些不忿,趙氏兩朝皇帝都是勵精圖治的明君,何以得不到民心?
“比不過的不是玉璽,而是柴氏的恩澤。”柳貴妃神色複雜,當初九州被外族入侵肆意殘殺,柴氏皇族所有子弟皆上戰場殺敵,浴血沙場,文帝身死,武帝在戰場上登基,連皇朝的龍椅都從未坐過便戰死,明帝登基即親征,驅逐外族殘兵於千裏之外,未能回皇城便鞠躬盡瘁,卒死。
這樣的悲壯與守護,天下百姓如何能忘?
“既如此,幹脆修座神廟將皇叔供起來得了。”趙勳搖頭,舊事已經過幾十年,如今天下太平,百姓休養生息都是因為他趙氏開明,為何不能往前看,總惦念著過去做什麽,他認同不了。
“如今可不是天天都供著嗎?”柳貴妃又歎氣,全天下再沒有比柴彧尊貴的人了,不過弱冠之齡,便是西淩來了人也要規規矩矩的叫一句皇叔。
趙勳心裏是不以為然的,他自小就覺得大家對這個小皇叔尊崇過甚,才導致局麵越來越難看,若是一開始就隻當一個普通皇家子弟來養,平平穩穩安安靜靜的過完一生,當是柴氏血脈最好的結局。
母子倆各有心思,閑坐了一會,趙勳欲走,柳貴妃留了用膳,結果菜剛上桌,就有太監風風火火跑來回稟,“皇帝陛下,吐血了!”
“發生了什麽事?”趙勳蹭的就起了身,皇帝不過四十,又素來保重身體,小病小痛都極少,不會無故突然吐血的。
“海上來了消息,柴皇叔上折子說,為了平息兩國海上爭端,小秦國願意和親,將秦國的秦元公主許配給柴皇叔,皇叔已經同意,特奏請陛下莫要再為皇叔議親。”
“秦元公主?”柳貴妃驚的一個踉蹌,這樣的封號是極其尊貴的,“可有說公主年方幾何?何時來朝?”
“回稟娘娘,拆子上並未寫。”太監也是因著皇帝大發雷霆將折子摔地上迅速偷看到的。
“禦前可召了太醫?”柳貴妃一邊說一邊整理衣服要出去。
趙勳攔住了她,“母妃,還是兒臣去吧。有消息兒臣會讓人來回稟的,父皇身體一向硬朗,此次應是氣極又涉及國事,母妃不宜前去。”
兩國和親是國之政事,後宮不能參與,柳貴妃又才受了斥責,此時不出現是最好的。
“娘娘禦前已經有太醫去了,確如二皇子所說,是怒極攻心才吐了血,休養幾日全無大礙的。”太監是個極會看色的,既然二皇子要攔,自然得順著說。
“那你快去吧。”柳貴妃隻能催著兒子走。
實則東周皇帝的情況比料想的要糟糕許多,趙勳到的時候人已經安置在寢宮,靠在床上,麵色無華,像一下子蒼老了十歲。
皇後和太子趙宸都守在一旁,趙勳見過禮後也隻靜靜的站在一旁等醫女喂完藥。
“不過是一個小國的公主,陛下不樂意不同意便是,如此動怒傷著龍體,妾身當如何是好。”皇後本就比皇帝年長幾歲,眼下憂心抹淚的樣子不像夫妻倒像長輩。
皇帝虛睜著眼,懶於敷衍,隻道:“皇後退下吧,朕與話與太子和譽王說。”
皇後素來被無視慣了,也不覺尷尬,起身行禮就退下了。
皇帝又遣了其它太監宮女們都出去,殿內隻剩父子三人。
“跪下!”皇帝冷冷的命令道。
趙勳還沒反應過來,太子已經撲通跪在了床前,“父皇,兒臣有罪,兒臣知錯,您罰兒臣吧,莫要氣著自己身體。”
趙勳跟著在一旁跪下,不敢吱聲,隻心裏尋思著是不是太監給的消息有誤。
“你七弟是朕的嫡子!朕會無故將他放在福州嗎?幾次朕要遣他回去,你與皇後都言他身體未痊愈,舍不得他離京!你以為朕不知道你們舍不得是什麽嗎?嗯?”皇帝冷笑,看著太子失望至極,“隻知取不知養,東海的珍珠你以為就是那樣好拿的嗎?”
皇七子趙源自封王駐守福州後,東海大半的珍珠,漁產所得銀兩都是進了太子的私庫,皇帝從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睜,可自去年趙源受傷進京後,太子不隻將人留在了京城,還動了東海的官員,除了趙源的親信,悉數人員都成了太子一脈。
皇帝想著太子是沒有封地的,如何治理一方光靠聽政不過紙上談兵,他插手自己嫡親弟弟的封地內務便當著是練手了,也由著他。
結果,卻出了這樣大的紕漏!
柴彧與小秦國的和親不可能隻是這第一次見麵達成的,以前柴彧也沒有出過京城,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去年春遊失蹤的時間裏出現了變數!
收到柴彧帶船艦出海皇帝就派去查過,自去年柴彧帶趙源回京後,太子接管福州,漁民們相繼改良了自己的船,能去更遠的水域打魚,得到更豐富的收獲,為此,一年時間裏,福州連建了三大船港。
如此,還有什麽想不明白的!柴彧與小秦國早在去年就肯定有了來往!如何不讓皇帝氣的吐了血來!
“兒臣知錯,兒臣愚鈍受了皇叔蒙騙,請父皇息怒。”太子知道皇帝正在氣頭上,不敢狡辯,拉出柴皇叔禍引東水。
結果皇帝再次暴怒下床一腳就將太子踹出去數米,罵道:“如此蠢笨,這點障眼都看不破,你如何能在他手下守住我趙氏江山!”
皇帝作勢又要動手,趙勳跪走了兩步擋在倆人之間:“父皇息怒。”
“息怒,息怒,等到柴彧將秦國公主娶進了東京城,朕幹脆息了這口氣才是!”皇帝雖然怒氣未消,但語氣緩和些許,他素來疼愛二皇子,極少有被遷怒的時候,“譽王,朕命令你即刻出宮調令五萬兵馬前往福州。”
“父皇是要兒臣去打戰嗎?打誰?福州?莫不是皇叔被海上的島國挾持了要兒臣去營救?”趙勳狀似對和親之事一無所知,滿臉錯愕,又激憤道:“兒臣即刻就帶兵出發!”
趙勳欲起身皇帝氣的也將他踢了一腳,但顯然與太子那一腳的意思是天壤之別,趙勳又跪回了原地一臉疑惑的看著皇帝,“兒臣說錯了?”
“你這腦袋能不能不要一門心思的都花在練兵上?”皇帝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你那天人之姿的皇叔能論到你救?如今都要娶了公主凱旋而歸了,你還一點沒消息!”
“皇叔娶親是好事,為何父皇還讓兒臣帶兵去福州?”趙勳狀似不解。
“太子。”皇帝突然叫到身後像被遺棄的太子,板著臉問道:“你覺得朕為何要讓譽王帶兵去福州?”
“兒臣。”太子有些遲疑,“兒臣以為在未得到父皇旨意的情況下,不能讓秦國的人上岸,大軍震懾讓他們知道我東周不是由皇叔說的算的。”
皇帝的麵色又緩了一些,嘴上卻仍然斥責道:“一國儲君,對自己的言行慎重也要堅定,囁囁嚅嚅像什麽樣子!”
“父皇教訓的是,兒臣知錯。”太子唯喏。
皇帝失望的眼神又重了幾分,轉而看向趙勳,“如此可明白了?”
“明白是明白了,但兒臣覺得此舉不妥。”趙勳回道。
皇帝眼睛微眯,沉聲問,“如何不妥?”
“一來皇叔早前明明是出海剿匪現在突然訂下了親事必然是事出有因,這個因何在父皇可查清楚了?二來皇叔的親事本就多年懸而未決,去年又鬧出涼城那樣的事情,如今好不容易定下了,我們貿然插手會不會又中了別人的計策?皇叔近幾年做事都是算無遺策,萬一又是要激怒父皇的引子,豈能讓他得逞?”趙勳頭腦清明冷靜,看著皇帝的麵色微有鬆動,便顧自起身將皇帝扶回了床上安置坐好。
“奏折上說為了兩國海上無爭端,特將秦國公主許配給柴皇叔,是為和親。”
“即為和親便是以和為貴,我們貿然調兵百姓們不知其意誤以為有戰事,惶恐不安便易生事,平白就會多出許多漏洞來。再者若是秦國真以兩國相交而來,重兵威攝反倒顯的我東周國小氣。如此怎麽算都不得益的事情,自然是不妥的。”
皇帝略微思襯便也回過意來,身體放鬆的靠在龍床上問:“那以你之意,眼下我們當如何?”
“兒臣以為,他們即敢來,我們也不怕。皇叔要娶親,大大方方的迎進來,一個異國公主放在東京皇城的眼皮底下還能翻出浪花來嗎?再者即是和親,以後兩國便是互通有無的,皇叔能去的地方,我們自然也能去,各自敞開了門,怎麽看也是東周更有優勢的。”趙勳十分自信。
“朕豈能每次都被他牽著走!”皇帝這口氣是怎麽也吞不下的。
“那是因為父皇仁厚不像皇叔那樣薄情沒有顧念。”趙勳親厚道,“可是以後不同了,皇叔娶妻成家,又是和親的別國公主,便是沒有感情也是要顧全局勢的,自然以後就有牽製了。”
“所以,他這是自己送了一根繩子到朕手裏?”皇帝挑了挑眉,抱有遲疑。
“用得了,便是這樣的。”
皇帝沉思,殿內一片安靜,趙勳站在床前安靜的等著他想明白,太子趙宸則跪在不遠處一直低頭,讓人看不到任何情緒,仿佛是一個置身事外的擺件。
良久,皇帝鬆下一口氣來,端著帝王的姿態道:“水來土淹,我東周之大,皇土之廣,多一方來朝拜的,也不算多。”
“是。”趙勳應聲。
“小九年輕氣盛,便由著他折騰吧。”皇帝揮了揮手,“朕乏了,你們都退下吧。”
如此,東周皇帝再沒過問過海上之事,朝堂上也不議此事,仿佛是件沒什麽重要的事情。
是以等到柴彧和陸機年眾人到達福州港口之時,除了地方官員迎接以後,並無異常之處,柴彧收到傳來的緣由,心中也要讚一句,看似沉迷軍武的二皇子,心思卻比父母兄長更為縝密,擔得起他的封號。
浩浩蕩蕩的隊伍從最東邊穿行小半個東周,於二月中旬抵達東周皇城東京城,陸機年以吏者身份覲見了東周皇帝,表達了兩國相交的意願。
陸機年態度謙卑,談吐誠墾倒是扭轉了一些東周皇帝的印象,便像是隨口問了一句:“秦元公主尚且年少,秦皇何以舍得遠嫁?”
陸機年回答說:“當時公主在海上遇難,有幸遇到了皇叔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如此恩情,公主殿下是以隻能以身相許,陛下正是因為不舍,才請皇叔引薦,希望兩國可以互通往來,日後能多多照拂公主殿下。”
東周皇帝點了點頭,如此深重的手足之情,得用,真是極好的。
兩方順利的交換了文書,陸機年並未多留,臨走前也沒有刻意去柴親王府,柴彧也沒著人護送,是以表麵上看起來是秦國隊伍自己尋的路去西陵。
半月後傳來消息,陸機年被西淩皇室扣押,西淩皇帝曰:‘小秦國即出先秦太子一脈,文書自以傳國玉璽印為證,然此次建交之文書並無此印,不知是小秦國看不起內陸還是根本就不是先秦一脈,一幫海盜占島為王,居然還堂而皇之的跑來建交,實在滑天下之大稽!’。
後又恥笑東周趙氏半路強盜一丘之貉,才認了這樣一個冒牌貨。
然後又指責趙氏皇室教養柴彧不盡心,讓其受人蒙騙,娶一個來路不明的公主,其心可誅!
東周皇帝生生又被氣的吐了一回血!
柴彧在世人麵前素來淡漠,此次卻是發了怒,請了太文書院的荀章先生先到西淩責問皇帝郭萬儀道:“當年母親仙逝,郭將軍言本王出生不明,累及母親清譽,如今又來毀本王妻子名聲,你西淩王朝打著我柴氏血親的名號立國,卻一再的辱沒我柴氏,意欲何為?”
又言:“本王不日即親至西淩,若不能給個說法,郭將軍這樣的血親本王認下就無顏見柴氏的列祖列宗!”
“一隻被關在牢籠裏養大的小虎崽子,來了又如何,以為能隻憑自己就吃到肉嗎?”郭萬儀戎馬半生都是跟在柴氏身後征戰殺場的,對這個自小生活在趙氏宮城的柴氏後人多有看輕。
“先生回去轉告柴容兮,朕無愧於心,大開國門待他來,他終會知道誰才是他最親的人!”
柴彧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啟程前往西淩,實則一出東京城便金蟬脫殼,先行去了西淩皇城。
海上小秦國收到信息時,柴彧已經將西淩皇帝都探了遍,使臣的隊伍隻是被限製了自由,安全無虞,但卻沒有發現陸機年,也沒找到被關押的任何線索。
“所以柴彧懷疑陸機年已經不在西淩皇城了。”宋長臻將所發生之事原原本本都告訴了長姐,人反倒輕鬆了幾分,尤其看長姐的神色並無生氣和慌張,讓他長久躁動的心神都緩和了下來。
“可是陸大人從未去過內陸,與人無過節,誰會將他單獨提走呢?”雖然出使人中陸機年身份最高,但若隻是想打聽秦國的事情,隨行人員隨便拷問怎麽也能知道一星半點的,沒必要單單在陸機年一個人身上下功夫,是以提走陸機年肯定是別有用意的。
宋雲禾將所有信息都整理劃著重點:“陸大人在內陸出事,陛下卻將國內一眾權貴的孩子放到公主府做質,想來肯定是懷疑我們自己這方出了問題,是嗎?”
宋長臻點頭,宋雲禾心思一下就明朗起來,“所以是有秦國的人出現在了西淩?是,太後嗎?”
“姐姐果然一猜就中。”宋長臻歎道,又多有自責,“怪我之前心思都花在了軍事上,一直沒探到他們蹤跡,也沒放在心上,讓陸機年受了難。”
“即定的事實我們改變不了,陛下眼下可有對策?如何營救陸大人,陛下想好了嗎?”
“嗯。”宋長臻是早就有了計劃,原本也是想所有布置完成的再和長姐全盤托出的,眼下雖然還差一些,但也無妨了,“我要親自去內陸救人。”
“那秦國內怎麽辦?”宋雲禾微有詫異,但還是能理解。
“國內有姐姐啊,姐姐替我監國吧。”
“啊?”宋雲禾這下是真的傻眼了,她一個異世而來的女子,哪裏能擔起這樣的重任!
喜歡海上晚來香,與君配成雙請大家收藏:()海上晚來香,與君配成雙更新速度最快。
東周皇帝好不容易抓住了錯處,下旨申斥,結果就有東海的官員上拆子請罪,說是柴皇叔路經東海,聽說常有漁民們在海上受襲擊,疑是有異族人在海上作亂,遂調用了船隻出海,本是東海官員未能保護好百姓之過,反倒累及了柴皇叔,是以請罪。
這樣的瞎話東周皇帝自然是不會信的,可是百姓們相信啊!畢竟柴氏三朝帝王可都是為保家衛國,驅逐外族,身死戰場的,柴皇叔此翻作為完全是繼承了先祖們的遺風!可期可敬!
“這樣大逆不道的行為,居然還想讓朕嘉獎!”東周皇帝看到拆子和東海百姓的請願書,在禦書房裏氣的摔了一地瓷器,殿裏的太監宮女沒一個完好的。
東周皇帝每日裏都在詛咒船沉大海,可是天不遂願,四日後海上傳來消息,柴皇叔確實在大海之上發現了一個島國,卻非異族,乃是先秦遺民。
“居然是去了小秦國!他居然如此狼子野心!”小秦國的存在原本各國皇室都心照不宣,每朝每代的君王都會派人去尋,幾乎都是葬生大海,無疾而終,偏偏柴皇叔一出海就尋到了!天下唯二統一過九州的姓氏相遇,怎麽想都讓人坐立不安。
東周皇帝一連幾日都沒召幸後宮,就連最得寵的柳貴妃在禦前都受了責。
“柴皇叔也不過一人,便是尋得了先秦遺民又能如何?引狼入室,也得這隻狼長翅膀隨時能飛洋過海才行啊。狼又不會真的長出翅膀來,兒臣實在不明白父皇如何會如此焦躁不安,發這樣大的脾氣。”柳貴妃之子,二皇子趙勳從東郊換防一回城就進了宮。
柳貴妃與東周皇帝自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感情甚是親厚,榮寵幾十年,雖然也有與皇帝置氣的時候,但從未像此次在人前被斥責,鬧的眾人皆知。
“你父皇不是擔心引狼入室。”三十來歲的柳貴妃保養得益,容貌精致還像雙十年華的姑娘,在兒子麵前雍容端莊,隻神色有些疲倦。她並不在意被皇後和眾妃們看了笑話,卻是真心實意的憂心自己的男人,“皇室天子授命於天的說法你可知道起源於何時?”
“自是先秦。”趙勳回答,先秦做為曆史上第一個統一九州的皇朝,以‘天子授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這樣的言論將君權推到極至,“可是,母妃,真正的天下是要靠武力征服的,現如今的小秦國不過海上一個彈丸之地,就算真有天神下凡,也不可能回到先秦的江山的。父皇也應該明白。”
“你父皇擔心的不是小秦國的人,而是,傳國玉璽。”柳貴妃歎道,愁容更甚,“柴皇叔的身份本就是我趙氏江山的一根刺,若是再讓他得了傳國玉璽,你父皇的龍椅如何能坐穩?”
趙氏先祖收養柴願嫁其子,承接了柴氏江山本就受人置喙,先是郭氏以淮河界分離建國西淩,後又因柴願七年無所出自請廢後而受盡天下文人指責,再後來柴彧出生,全九州百姓慶賀,將整個趙氏皇室的兒孫們都置於尷尬的境地,當時身為太子的現東周皇帝還被迫兩次自請廢太子,才挽回一些局勢。
可,這心中的陰影也再沒消散過,這麽多年,看著柴彧一天天長大,就像是如影隨行的惡夢,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衝破到了陽光下。
而傳國玉璽,‘皇權天授,正統合法’是所有帝王正統的信物,若是被柴彧所得,肯定會給趙氏江山致命的打擊。
“難道我趙氏對天下百姓的福澤,比不過一方玉璽嗎?”趙勳有些不忿,趙氏兩朝皇帝都是勵精圖治的明君,何以得不到民心?
“比不過的不是玉璽,而是柴氏的恩澤。”柳貴妃神色複雜,當初九州被外族入侵肆意殘殺,柴氏皇族所有子弟皆上戰場殺敵,浴血沙場,文帝身死,武帝在戰場上登基,連皇朝的龍椅都從未坐過便戰死,明帝登基即親征,驅逐外族殘兵於千裏之外,未能回皇城便鞠躬盡瘁,卒死。
這樣的悲壯與守護,天下百姓如何能忘?
“既如此,幹脆修座神廟將皇叔供起來得了。”趙勳搖頭,舊事已經過幾十年,如今天下太平,百姓休養生息都是因為他趙氏開明,為何不能往前看,總惦念著過去做什麽,他認同不了。
“如今可不是天天都供著嗎?”柳貴妃又歎氣,全天下再沒有比柴彧尊貴的人了,不過弱冠之齡,便是西淩來了人也要規規矩矩的叫一句皇叔。
趙勳心裏是不以為然的,他自小就覺得大家對這個小皇叔尊崇過甚,才導致局麵越來越難看,若是一開始就隻當一個普通皇家子弟來養,平平穩穩安安靜靜的過完一生,當是柴氏血脈最好的結局。
母子倆各有心思,閑坐了一會,趙勳欲走,柳貴妃留了用膳,結果菜剛上桌,就有太監風風火火跑來回稟,“皇帝陛下,吐血了!”
“發生了什麽事?”趙勳蹭的就起了身,皇帝不過四十,又素來保重身體,小病小痛都極少,不會無故突然吐血的。
“海上來了消息,柴皇叔上折子說,為了平息兩國海上爭端,小秦國願意和親,將秦國的秦元公主許配給柴皇叔,皇叔已經同意,特奏請陛下莫要再為皇叔議親。”
“秦元公主?”柳貴妃驚的一個踉蹌,這樣的封號是極其尊貴的,“可有說公主年方幾何?何時來朝?”
“回稟娘娘,拆子上並未寫。”太監也是因著皇帝大發雷霆將折子摔地上迅速偷看到的。
“禦前可召了太醫?”柳貴妃一邊說一邊整理衣服要出去。
趙勳攔住了她,“母妃,還是兒臣去吧。有消息兒臣會讓人來回稟的,父皇身體一向硬朗,此次應是氣極又涉及國事,母妃不宜前去。”
兩國和親是國之政事,後宮不能參與,柳貴妃又才受了斥責,此時不出現是最好的。
“娘娘禦前已經有太醫去了,確如二皇子所說,是怒極攻心才吐了血,休養幾日全無大礙的。”太監是個極會看色的,既然二皇子要攔,自然得順著說。
“那你快去吧。”柳貴妃隻能催著兒子走。
實則東周皇帝的情況比料想的要糟糕許多,趙勳到的時候人已經安置在寢宮,靠在床上,麵色無華,像一下子蒼老了十歲。
皇後和太子趙宸都守在一旁,趙勳見過禮後也隻靜靜的站在一旁等醫女喂完藥。
“不過是一個小國的公主,陛下不樂意不同意便是,如此動怒傷著龍體,妾身當如何是好。”皇後本就比皇帝年長幾歲,眼下憂心抹淚的樣子不像夫妻倒像長輩。
皇帝虛睜著眼,懶於敷衍,隻道:“皇後退下吧,朕與話與太子和譽王說。”
皇後素來被無視慣了,也不覺尷尬,起身行禮就退下了。
皇帝又遣了其它太監宮女們都出去,殿內隻剩父子三人。
“跪下!”皇帝冷冷的命令道。
趙勳還沒反應過來,太子已經撲通跪在了床前,“父皇,兒臣有罪,兒臣知錯,您罰兒臣吧,莫要氣著自己身體。”
趙勳跟著在一旁跪下,不敢吱聲,隻心裏尋思著是不是太監給的消息有誤。
“你七弟是朕的嫡子!朕會無故將他放在福州嗎?幾次朕要遣他回去,你與皇後都言他身體未痊愈,舍不得他離京!你以為朕不知道你們舍不得是什麽嗎?嗯?”皇帝冷笑,看著太子失望至極,“隻知取不知養,東海的珍珠你以為就是那樣好拿的嗎?”
皇七子趙源自封王駐守福州後,東海大半的珍珠,漁產所得銀兩都是進了太子的私庫,皇帝從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睜,可自去年趙源受傷進京後,太子不隻將人留在了京城,還動了東海的官員,除了趙源的親信,悉數人員都成了太子一脈。
皇帝想著太子是沒有封地的,如何治理一方光靠聽政不過紙上談兵,他插手自己嫡親弟弟的封地內務便當著是練手了,也由著他。
結果,卻出了這樣大的紕漏!
柴彧與小秦國的和親不可能隻是這第一次見麵達成的,以前柴彧也沒有出過京城,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去年春遊失蹤的時間裏出現了變數!
收到柴彧帶船艦出海皇帝就派去查過,自去年柴彧帶趙源回京後,太子接管福州,漁民們相繼改良了自己的船,能去更遠的水域打魚,得到更豐富的收獲,為此,一年時間裏,福州連建了三大船港。
如此,還有什麽想不明白的!柴彧與小秦國早在去年就肯定有了來往!如何不讓皇帝氣的吐了血來!
“兒臣知錯,兒臣愚鈍受了皇叔蒙騙,請父皇息怒。”太子知道皇帝正在氣頭上,不敢狡辯,拉出柴皇叔禍引東水。
結果皇帝再次暴怒下床一腳就將太子踹出去數米,罵道:“如此蠢笨,這點障眼都看不破,你如何能在他手下守住我趙氏江山!”
皇帝作勢又要動手,趙勳跪走了兩步擋在倆人之間:“父皇息怒。”
“息怒,息怒,等到柴彧將秦國公主娶進了東京城,朕幹脆息了這口氣才是!”皇帝雖然怒氣未消,但語氣緩和些許,他素來疼愛二皇子,極少有被遷怒的時候,“譽王,朕命令你即刻出宮調令五萬兵馬前往福州。”
“父皇是要兒臣去打戰嗎?打誰?福州?莫不是皇叔被海上的島國挾持了要兒臣去營救?”趙勳狀似對和親之事一無所知,滿臉錯愕,又激憤道:“兒臣即刻就帶兵出發!”
趙勳欲起身皇帝氣的也將他踢了一腳,但顯然與太子那一腳的意思是天壤之別,趙勳又跪回了原地一臉疑惑的看著皇帝,“兒臣說錯了?”
“你這腦袋能不能不要一門心思的都花在練兵上?”皇帝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你那天人之姿的皇叔能論到你救?如今都要娶了公主凱旋而歸了,你還一點沒消息!”
“皇叔娶親是好事,為何父皇還讓兒臣帶兵去福州?”趙勳狀似不解。
“太子。”皇帝突然叫到身後像被遺棄的太子,板著臉問道:“你覺得朕為何要讓譽王帶兵去福州?”
“兒臣。”太子有些遲疑,“兒臣以為在未得到父皇旨意的情況下,不能讓秦國的人上岸,大軍震懾讓他們知道我東周不是由皇叔說的算的。”
皇帝的麵色又緩了一些,嘴上卻仍然斥責道:“一國儲君,對自己的言行慎重也要堅定,囁囁嚅嚅像什麽樣子!”
“父皇教訓的是,兒臣知錯。”太子唯喏。
皇帝失望的眼神又重了幾分,轉而看向趙勳,“如此可明白了?”
“明白是明白了,但兒臣覺得此舉不妥。”趙勳回道。
皇帝眼睛微眯,沉聲問,“如何不妥?”
“一來皇叔早前明明是出海剿匪現在突然訂下了親事必然是事出有因,這個因何在父皇可查清楚了?二來皇叔的親事本就多年懸而未決,去年又鬧出涼城那樣的事情,如今好不容易定下了,我們貿然插手會不會又中了別人的計策?皇叔近幾年做事都是算無遺策,萬一又是要激怒父皇的引子,豈能讓他得逞?”趙勳頭腦清明冷靜,看著皇帝的麵色微有鬆動,便顧自起身將皇帝扶回了床上安置坐好。
“奏折上說為了兩國海上無爭端,特將秦國公主許配給柴皇叔,是為和親。”
“即為和親便是以和為貴,我們貿然調兵百姓們不知其意誤以為有戰事,惶恐不安便易生事,平白就會多出許多漏洞來。再者若是秦國真以兩國相交而來,重兵威攝反倒顯的我東周國小氣。如此怎麽算都不得益的事情,自然是不妥的。”
皇帝略微思襯便也回過意來,身體放鬆的靠在龍床上問:“那以你之意,眼下我們當如何?”
“兒臣以為,他們即敢來,我們也不怕。皇叔要娶親,大大方方的迎進來,一個異國公主放在東京皇城的眼皮底下還能翻出浪花來嗎?再者即是和親,以後兩國便是互通有無的,皇叔能去的地方,我們自然也能去,各自敞開了門,怎麽看也是東周更有優勢的。”趙勳十分自信。
“朕豈能每次都被他牽著走!”皇帝這口氣是怎麽也吞不下的。
“那是因為父皇仁厚不像皇叔那樣薄情沒有顧念。”趙勳親厚道,“可是以後不同了,皇叔娶妻成家,又是和親的別國公主,便是沒有感情也是要顧全局勢的,自然以後就有牽製了。”
“所以,他這是自己送了一根繩子到朕手裏?”皇帝挑了挑眉,抱有遲疑。
“用得了,便是這樣的。”
皇帝沉思,殿內一片安靜,趙勳站在床前安靜的等著他想明白,太子趙宸則跪在不遠處一直低頭,讓人看不到任何情緒,仿佛是一個置身事外的擺件。
良久,皇帝鬆下一口氣來,端著帝王的姿態道:“水來土淹,我東周之大,皇土之廣,多一方來朝拜的,也不算多。”
“是。”趙勳應聲。
“小九年輕氣盛,便由著他折騰吧。”皇帝揮了揮手,“朕乏了,你們都退下吧。”
如此,東周皇帝再沒過問過海上之事,朝堂上也不議此事,仿佛是件沒什麽重要的事情。
是以等到柴彧和陸機年眾人到達福州港口之時,除了地方官員迎接以後,並無異常之處,柴彧收到傳來的緣由,心中也要讚一句,看似沉迷軍武的二皇子,心思卻比父母兄長更為縝密,擔得起他的封號。
浩浩蕩蕩的隊伍從最東邊穿行小半個東周,於二月中旬抵達東周皇城東京城,陸機年以吏者身份覲見了東周皇帝,表達了兩國相交的意願。
陸機年態度謙卑,談吐誠墾倒是扭轉了一些東周皇帝的印象,便像是隨口問了一句:“秦元公主尚且年少,秦皇何以舍得遠嫁?”
陸機年回答說:“當時公主在海上遇難,有幸遇到了皇叔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如此恩情,公主殿下是以隻能以身相許,陛下正是因為不舍,才請皇叔引薦,希望兩國可以互通往來,日後能多多照拂公主殿下。”
東周皇帝點了點頭,如此深重的手足之情,得用,真是極好的。
兩方順利的交換了文書,陸機年並未多留,臨走前也沒有刻意去柴親王府,柴彧也沒著人護送,是以表麵上看起來是秦國隊伍自己尋的路去西陵。
半月後傳來消息,陸機年被西淩皇室扣押,西淩皇帝曰:‘小秦國即出先秦太子一脈,文書自以傳國玉璽印為證,然此次建交之文書並無此印,不知是小秦國看不起內陸還是根本就不是先秦一脈,一幫海盜占島為王,居然還堂而皇之的跑來建交,實在滑天下之大稽!’。
後又恥笑東周趙氏半路強盜一丘之貉,才認了這樣一個冒牌貨。
然後又指責趙氏皇室教養柴彧不盡心,讓其受人蒙騙,娶一個來路不明的公主,其心可誅!
東周皇帝生生又被氣的吐了一回血!
柴彧在世人麵前素來淡漠,此次卻是發了怒,請了太文書院的荀章先生先到西淩責問皇帝郭萬儀道:“當年母親仙逝,郭將軍言本王出生不明,累及母親清譽,如今又來毀本王妻子名聲,你西淩王朝打著我柴氏血親的名號立國,卻一再的辱沒我柴氏,意欲何為?”
又言:“本王不日即親至西淩,若不能給個說法,郭將軍這樣的血親本王認下就無顏見柴氏的列祖列宗!”
“一隻被關在牢籠裏養大的小虎崽子,來了又如何,以為能隻憑自己就吃到肉嗎?”郭萬儀戎馬半生都是跟在柴氏身後征戰殺場的,對這個自小生活在趙氏宮城的柴氏後人多有看輕。
“先生回去轉告柴容兮,朕無愧於心,大開國門待他來,他終會知道誰才是他最親的人!”
柴彧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啟程前往西淩,實則一出東京城便金蟬脫殼,先行去了西淩皇城。
海上小秦國收到信息時,柴彧已經將西淩皇帝都探了遍,使臣的隊伍隻是被限製了自由,安全無虞,但卻沒有發現陸機年,也沒找到被關押的任何線索。
“所以柴彧懷疑陸機年已經不在西淩皇城了。”宋長臻將所發生之事原原本本都告訴了長姐,人反倒輕鬆了幾分,尤其看長姐的神色並無生氣和慌張,讓他長久躁動的心神都緩和了下來。
“可是陸大人從未去過內陸,與人無過節,誰會將他單獨提走呢?”雖然出使人中陸機年身份最高,但若隻是想打聽秦國的事情,隨行人員隨便拷問怎麽也能知道一星半點的,沒必要單單在陸機年一個人身上下功夫,是以提走陸機年肯定是別有用意的。
宋雲禾將所有信息都整理劃著重點:“陸大人在內陸出事,陛下卻將國內一眾權貴的孩子放到公主府做質,想來肯定是懷疑我們自己這方出了問題,是嗎?”
宋長臻點頭,宋雲禾心思一下就明朗起來,“所以是有秦國的人出現在了西淩?是,太後嗎?”
“姐姐果然一猜就中。”宋長臻歎道,又多有自責,“怪我之前心思都花在了軍事上,一直沒探到他們蹤跡,也沒放在心上,讓陸機年受了難。”
“即定的事實我們改變不了,陛下眼下可有對策?如何營救陸大人,陛下想好了嗎?”
“嗯。”宋長臻是早就有了計劃,原本也是想所有布置完成的再和長姐全盤托出的,眼下雖然還差一些,但也無妨了,“我要親自去內陸救人。”
“那秦國內怎麽辦?”宋雲禾微有詫異,但還是能理解。
“國內有姐姐啊,姐姐替我監國吧。”
“啊?”宋雲禾這下是真的傻眼了,她一個異世而來的女子,哪裏能擔起這樣的重任!
喜歡海上晚來香,與君配成雙請大家收藏:()海上晚來香,與君配成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