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了忽蘭忽失溫之後,朱瞻垶就下令讓大軍準備班師回朝了。</p>


    不是朱瞻垶著急回去,而是他不得不回去,在朱瞻垶的想法中,如果可能的話他還想在草原多呆一陣子。</p>


    在這裏,他有更多的時間來解決大明即將麵對的統治瓦剌問題,同時也能起到一個誘餌的作用,讓馬哈木三人的子嗣以及本雅失裏產生想法。</p>


    當然了,前提是他們有那個想法。</p>


    但現在已經到了八月份了,這次北巡已經進行了小半年了,時間實在是太久了,他不得不回去。</p>


    首先就是氣溫問題。</p>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p>


    岑參的這首詩不隻是說說而已,而且在臨近小冰河時期的永樂年間氣溫還要更低一些,冬天來得更早一些,這個時候的草原不是不能呆,隻是對於朱瞻垶來說沒必要。</p>


    </p>


    除了幼年在北平的時間外,他其他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應天府渡過的,基本上已經習慣了應天府的氣候,現如今要留在這臨近小冰河時期的草原,而且還是冬天,他害怕自己的身體不適應。</p>


    其次就是他的身份帶來的問題了。</p>


    他雖然不是皇帝,不需要時時刻刻的坐鎮應天,也不是太子,不需要麵對著一個不靠譜的老爹,時時刻刻都要準備著監國,但朱瞻垶也已經是經過冊封的皇太孫了。</p>


    他在自由性上的確是要比老爺子和胖老爹強不少,但也是有個限製的。</p>


    至於最後,那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p>


    原定計劃中的北巡要做的事情基本上都已經做完了,而且還順帶著打了場仗,覆滅了瓦剌的高層,這已經算是做到頭兒了,他要是還想在草原呆著,那朝中的文官肯定會跟朱棣說點兒什麽。</p>


    雖然老爺子大概率是不會聽的,但總讓人說也不好,畢竟他以後還是需要這些文官幹活兒的。</p>


    該幹的事情要幹,但有些事情不是非得幹的,有很多的事情都是屬於可以但卻沒有那個必要。</p>


    對於朱瞻垶的決定,張輔和朱高燧兩人是既不同意也不反對,做出了一派你是太孫你說了算的樣子來,但實際上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p>


    楊榮則是大鬆了一口氣,他一直都很擔心這個才不過十四歲的太孫這次玩兒野了,不想回去了,這可不是啥好事兒。</p>


    有些習慣最好還是不要養成的好,你看現在的皇帝,時不時地就來個北巡順天,甚至還有過禦駕親征,直接把事情都甩給太子,楊榮雖然不敢說,但還是覺得這跟皇帝他老人家的經曆是有關的。</p>


    想象一下要是朱瞻垶也玩兒野了,時不時地出去溜達溜達,再找個小國打打架,那特麽算什麽?</p>


    除了這三人之外,朱高煦是唯一一個不太情願的人了,不是說他喜歡呆在草原,而是隻要不回應天那去哪兒都行。</p>


    他這一年多也沒閑著,雖然去過一次奴兒幹都司,但那也是帶著任務去的,沒啥閑工夫放空出去玩兒,眼下好不容易回到了以前那種生活,朱高煦當然是不想回去了。</p>


    不過不想回也沒辦法,事情不是他說了算的,甚至都不是朱瞻垶說了算的。</p>


    “那些投降的瓦剌士兵沒有必要都帶回去。”</p>


    忽蘭忽失溫城中,原本屬於馬哈木的地方現如今是屬於朱瞻垶的了,他在離開之前做著最後的部署。</p>


    “就拿東城門那些最先投降的守軍來做標榜吧,把他們以家庭為單位打散,分派到蜀王和穀王的封地裏放牧。”</p>


    “若是安排不開的話就讓最早投靠我們的那些瓦剌百姓遷移到捷勝岡附近,也算是做一個標榜吧,讓他們知道隻要安心的做大明的子民那就可以過上他們之前日思夜想的生活。”</p>


    “回去之後我會跟皇爺爺申請,給穀王和蜀王增設一個衛所,這些瓦剌人還是得看著,不然的話總是會有滋生禍端的,以現在穀王和蜀王的人手來說是不夠用的。”</p>


    “除此之外我會讓人把魯商劉家的人叫來,爭取在下雪之前進行一次互市,現在戰爭打完了,總得讓他們嚐嚐成為大明子民的甜頭,這樣他們多少能夠安穩一下。”</p>


    “回去之後我同樣會跟皇爺爺奏請,除了原本的互市內容之外也會把羊毛加進去並且成為不變的一項,畢竟今時不同往日,以前他們是瓦剌,現在就不一樣了。”</p>


    “還有就是口蘑,今年蜀王和穀王封地的人都嚐到甜頭了,消息也都傳出去了,就直接加進去吧,至於口蘑的用途等我回去再說吧。”</p>


    “哦對了,還有沙棘。”</p>


    “瓦剌這邊戈壁灘多,沙棘也多,雖然沒有人會特意去尋找,但多一項收入總是好的,能讓他們收收心,說不定還能給我們提供馬哈木三人子嗣的消息。”</p>


    “你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要說的?”</p>


    把自己想到的都說了出來,朱瞻垶轉手將已經寫好的折子交給了楊榮,讓他進行查漏補缺的工作。</p>


    “殿下想的很詳細,微臣暫且也想不到什麽需要補充的。”楊榮接過折子但卻沒看,張口說出了一句好像是馬屁一樣的話來。</p>


    這其實並非是在拍馬屁,而是他暫時也想不到什麽需要補充的,他說的都是實話。</p>


    誰都不是萬能的,更不會未卜先知,很多事情哪怕是楊榮往往也都是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再去想對策,真正能夠在事先就做好一切準備的人真的沒多少。</p>


    “那就先這樣吧。”朱瞻垶鬆了一口氣,靠在椅背上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p>


    “我會把蕭時中留下來,他是上次恩科的狀元,之前在嘉興府那邊做的也算是不錯,讓他在這裏先曆練兩年吧,等兩年後再調回京。”</p>


    “這段時間他跟著我,也算是事情的親曆者了,想來他在這裏發揮的能夠比臨時調來的官員要好一些。”</p>


    “至於剩下的人選……”</p>


    “還是等回京之後讓皇爺爺擇定吧。”</p>


    “那,微臣就先告退了。”楊榮很有眼色的站起身來,對著朱瞻垶躬身行禮。</p>


    “殿下這兩天有些操勞過度了,還是要以身體為重,微臣就不打擾殿下休息了。”</p>


    朱瞻垶沒有說話,隻是擺了擺手,楊榮見狀也悄聲地退了出去。</p>


    忽蘭忽失溫一戰,以大明的勝利而告終,而且還是一場大勝,死亡將士不過萬,傷兵不過三萬。</p>


    這個數量不算少,但因為攻城這個元素,這也能算得上是大勝了。</p>


    但瓦剌的問題才剛剛開始,忽蘭忽失溫雖然是瓦剌側重最多的一座城池,但拿下這座城池不代表問題就結束了,這也是為什麽他要提議給穀王和蜀王增設衛所的原因。</p>


    當初老爺子為了削弱藩王的實力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在想法子削減藩王的衛所,就連當初藩王移封草原的時候老爺子都是摳摳搜搜的不肯多給。</p>


    若是沒個合適的理由,朱瞻垶又怎麽會隨便做下這等決定?</p>


    不過好在是忽蘭忽失溫拿下,且馬哈木三人不是死就是被抓的情況下,瓦剌的問題就不大了。</p>


    還是那句話,百姓其實沒啥太多的想法,他們的想法就是好好過日子,真正有想法的都是有權有勢的人。</p>


    現如今挑動他們與大明抗爭的人已經沒了,大明又給了他們互市甚至是更多的收入,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沒什麽野心的,他們會滿足於現在的情況。</p>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馬哈木三人的子嗣和本雅失裏了。</p>


    馬哈木三人的子嗣是絕對不會放棄的,尤其是也先,這個人在曆史上都是有名的,這些人是不可不除的。</p>


    除此之外還有本雅失裏,這個人一直都在苟著尋找機會,現如今馬哈木三人死的死抓的抓,瓦剌可以說在大明徹底統治之前就是一塊無主之地。</p>


    若是本雅失裏仍舊在草原附近,那他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p>


    隻有除掉了這些人,大明才能安安穩穩的朝著將瓦剌徹底同化為大明疆域而努力。</p>


    時間就好像潮水,它帶來了一切,也帶走了一切。</p>


    翌日,清晨。</p>


    在大軍啟程班師之前,朱瞻垶將此次在忽蘭忽失溫一戰中繳獲到的糧草輜重以及牛羊都留在了這裏,讓蕭時中作為獎懲政策中的一種獎勵。</p>


    有人說,感恩是這個世界上拉近兩個人距離的偉大力量,它雖然源於記憶,但卻產生於情感和愛。</p>


    這個不知道與漢人互相仇視了多少年的民族能否產生出感恩這種情緒?朱瞻垶不知道,可他知道,如果大明想要徹底統治這裏,那唯一的途徑就是讓這些人產生感恩的情緒。</p>


    看著太平和禿孛羅上了專門為他們準備的馬車,朱瞻垶也將思緒收了回來。</p>


    “啟程,班師!”</p>


    隨著朱瞻垶的一聲令下,這支來時有八萬人,後來增長到近二十萬,現如今又剩下不足十七萬的軍隊,朝著他們來時的路回去了。</p>


    而與此同時,八百裏加急的捷報已經傳到了應天府。</p>


    瓦剌名存實亡,這對於大明任何人來說都是最好的消息,沒有之一。</p>


    這一天,這個十四歲的少年,姓名響徹天地。</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江山永為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紈紈紈紈紈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紈紈紈紈紈絝並收藏日月江山永為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