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皇宮,乾清宮。</p>
正是日上中天的時候,但此時作為大明皇帝的朱棣卻好似一個遲暮的老人。</p>
終其一生,朱棣隻有四個兒子,但最小的那個兒子朱高爔幼年早夭,真正長大成人的就隻有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三個。</p>
眼下,三個兒子中的兩個都要背井離鄉,極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回來。</p>
雖然這是朱棣想要達到的情形,但真正等事到臨頭的那一天時,他還是忍不住的悲傷。</p>
沒有任何一個父親願意看著自己的兒子背井離鄉,此生都不再回來,與之相比更難接受的是這個局麵還是他親手造成的。</p>
若是以往,朱瞻垶一定會在老爺子身邊安慰,但是這次他沒有。</p>
朱瞻垶很清楚,這其實就是老爺子的一個心結,一個不管是誰,哪怕是他自己都解不開的心結。</p>
自己三個兒子的所作所為朱棣都看在眼裏,在現如今的情況下誰才是最合適的繼承人他也知道,老二和老三離開中原是最好的選擇這個他更是最明白的人。</p>
現在讓他難受的是父子之情,正如打從冊立皇太子開始他就沒讓老二老三去就藩一樣,都是因為割舍不下。</p>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讓朱瞻垶這次沒有親自安慰老爺子,那就是這次的事情有些不太一樣。</p>
雖然漢王和趙王去海外就藩的事情是老爺子同意的,最終也是老爺子拍的板做的決定,但提出來的人終究還是朱瞻垶。</p>
“不是,你們爺倆就一點兒都不著急?就不怕老爺子多想?”</p>
春和宮中,太子妃正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朱高熾和朱瞻垶父子倆。</p>
“雖然這事兒是好事兒,但終究還是垶兒提出來的,這老爺子要是真軸一下,那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p>
朱高熾和朱瞻垶聞言對視了一眼,然後同時挑了挑眉頭,不約而同地低下頭看著各自手裏的書。</p>
“嘿!你們爺倆兒……”太子妃見狀差點兒沒給起氣死。</p>
“娘,您就放心吧。”朱瞻垶沒有開口,一旁的朱瞻基倒是開口了。</p>
“爺爺不是湖塗的人,這種事情其實他比我們更明白,之所以悶悶不樂是因為過不了心裏的那道坎兒,不是他想不明白。”</p>
“去去去!”太子妃沒好氣地推了二兒子一把。</p>
“你哥給你的書都看完了嗎?這種事情你也插嘴?”</p>
“我覺得瞻基說的就不錯。”朱瞻垶聞言抬起了頭,表達了對自家弟弟的讚賞。</p>
“瞻基這兩年進步挺大的,娘您也是時候該給瞻基物色一個媳婦兒了,我們倆畢竟是同胞雙胎,雖然說長幼有序,但我馬上要成婚了,他也不能拖太久。”</p>
“到時候我再帶他兩年,他也就算是徹底成長了。”</p>
“你著什麽急?”若是以往,太子妃肯定會急不可待地開始張羅二兒子的婚事,因為大兒子說的在理。</p>
本就是同胞雙胎,若不是因為長幼有序以及皇太孫和皇孫的身份區別,那朱瞻垶和朱瞻基大概率會一起,或者是前腳後腳成家。</p>
但是,在這個場合說出來,再聯係一下大兒子前後說的話,太子妃有些不太想給二兒子張羅婚事了。</p>
因為她猜到了一些事情。</p>
朱瞻垶見狀聳了聳肩,沒有再說話,因為他這個時候已經不太適合說話了。</p>
“娘,我覺得大哥說得對……”朱瞻基弱弱地開口,但臉上卻沒有任何的期待,反而全都是平靜。</p>
他也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個什麽樣子的。</p>
“先放一放吧……”朱高熾也開口了。</p>
前腳他們還在說老爺子看不開,但等事情到他們頭上的時候,他們又何嚐不是看不開呢?</p>
“啟稟殿下……”</p>
就在這時,朱高熾的貼身太監走了進來。</p>
“慶安公主求見。”</p>
“嗯?”朱高熾沒有立即回應,而是轉頭看了大兒子一眼。</p>
“讓她進來吧。”朱瞻垶擺了擺手。</p>
朱瞻垶也不知道這慶安公主到底在搞什麽,有什麽話是不能在自己院子裏說的,非要當著自己父母的麵?</p>
“臣妾拜見太子殿下,拜見太子妃,見過太孫殿下。”</p>
慶安公主很快就被朱高熾的貼身太監帶了進來,款款行禮。</p>
“免了。”朱高熾端起了書本,顯然是不想插手,朱瞻垶見狀隻能開口了。</p>
“有什麽事兒說吧。”</p>
“回太孫殿下,今日李褆哥哥前來求見殿下,但殿下您並不在,所以李褆哥哥留下了一封書信,囑咐臣妾要交給您。”</p>
</p>
說著,慶安公主從袖兜裏掏出了一封信。</p>
小湖塗立馬上前接了過來,送到了朱瞻垶的手中,而朱瞻垶在看到那封信的時候不由得多看了慶安公主一眼。</p>
原因無他,那封信上的火漆還完好無損,證明沒有人打開過。</p>
雖然李褆要說的無非就是那件事而已,但按理來說,慶安畢竟是他的妹妹,他最少也得讓這個妹妹幫著說兩句話,但看慶安的這個態度和那沒有被動過的書信,朱瞻垶覺得這個慶安公主不是什麽傻白甜。</p>
有時候,以退為進才是真正的進。</p>
“爹,我出去一趟。”朱瞻垶看都沒看就將書信揣進了兜裏。</p>
新糧昨天剛剛收獲,今天李褆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見他,還能是為了什麽事兒?</p>
朱瞻垶用腳丫子都能想明白,朱高熾自然不會想不明白。</p>
擺了擺手,朱高熾連口都懶得開,隻顧低頭看著自己的書。</p>
由他所編撰的新理學從明年開始就會讓天下士子學習,眼下離過年已經不到兩個月了,他得最後再檢查一下有沒有什麽紕漏的地方。</p>
烏蠻驛。</p>
朱瞻垶沒有讓人傳召李褆到宮中,而是親自來了這烏蠻驛,因為相比之下這麽做會有更好的效果。</p>
“微臣見過太孫殿下,殿下福壽安康!”</p>
最開始的時候李褆還有些不敢相信,但等真的見到朱瞻垶的時候他又興奮了起來。</p>
皇太孫親自來見,這代表了什麽?</p>
“免禮。”朱瞻垶擺了擺手,同時示意了一下身後的朱銘。</p>
朱銘立刻上前,將一份清單交到了李褆的手上。</p>
“這是大明最終決定贈與你們朝鮮的糧食清單以及數量,你自己看看吧,明日就可以帶著這份清單到戶部取糧種了。”</p>
……</p>
李褆看著手裏的清單,又看了看朱瞻垶,臉上滿是不可思議。</p>
他沒想到,這件事竟然就這麽辦成了。</p>
“怎麽,不想要?”朱瞻垶見狀微微挑眉。</p>
“不不不……”李褆的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呆愣的樣子一去不複返。</p>
“不是不想要,隻是太孫殿下您親自來送,實在是讓臣受寵若驚啊……”</p>
“用不著。”朱瞻垶擺了擺手,臉上的表情很是隨意。</p>
“以大明和朝鮮的關係,這新糧自然是會給你們的,隻不過大明現在的情況你也清楚,所以不可能給你們太多。”</p>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第一批除了你們朝鮮之外不會有任何使臣得到糧種,因為大明自身也處在育種的時期,沒有任何一粒種子是多餘的。”</p>
李褆聞言趕緊低頭看向了手中的清單。</p>
果然,清單上的糧食隻有兩種,而且數量極少。</p>
玉米一百斤,土豆三十斤。</p>
李褆下意識地就想開口,想試試看能不能為朝鮮爭取到更多的糧種,因為就算是多一粒種子,那育種的速度也會在後期呈幾何倍數增長。</p>
但話還未出口就被他咽進了肚子裏。</p>
大明第一批育種用了一百畝地,就算是三種糧食的產量平均一下一畝地也能產出最少六七百斤糧食。</p>
一百畝地,那就是六七萬斤,與這個數字相比,清單上的數字無疑是太少太少了。</p>
但有時候爭取不一定能夠帶來積極的效果,反倒極有可能產生不好的效果。</p>
朱瞻垶已經明說了,第一批得到糧種的就隻會有朝鮮,這就已經是大明的優待了,因為哪怕是這樣,他們朝鮮也會快人一步,成為在新糧育種這方麵第二快的國家。</p>
這個時候再開口那就有些不知好歹了,甚至有可能惹得朱瞻垶不高興,收回這份清單,那就得不償失了。</p>
“行了,別糾結了。”朱瞻垶隻是看了一眼就知道李褆在想些什麽。</p>
“數量雖少,但這已經是看在你們這些年表現好的份兒上,沒見其他國家都沒有嗎?”</p>
“另外,這土豆不好儲存也太廢地,我建議你們不要以土豆為主,相比之下玉米雖然產量低一些,但勝在沒有缺點。”</p>
“微臣明白,謝殿下提醒。”李褆低頭謝恩,但臉上的表情卻跟他口中說的話不是一個意思。</p>
朱瞻垶見狀也懶得再說。</p>
良言難勸該死的鬼,他又不是朝鮮的爹娘,這次給他們種子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p>
要知道,這一百三十斤種子已經足夠三十畝地所用的了,而大明第一次育種也才不過一百畝地,而且還是在紅薯分秧的前提下。</p>
在紅薯分秧之前,那一百畝地被利用起來的也不過四十餘畝而已。</p>
給的不算少,該提醒也提醒了,朱瞻垶自然不會再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p>
“現在公事說完了,說說私事兒吧。”朱瞻垶四下掃視了一眼,看向了李褆。</p>
“之前我問你的你還記得嗎?”</p>
“為了別人鋪路,你甘心嗎?”</p>
正是日上中天的時候,但此時作為大明皇帝的朱棣卻好似一個遲暮的老人。</p>
終其一生,朱棣隻有四個兒子,但最小的那個兒子朱高爔幼年早夭,真正長大成人的就隻有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三個。</p>
眼下,三個兒子中的兩個都要背井離鄉,極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回來。</p>
雖然這是朱棣想要達到的情形,但真正等事到臨頭的那一天時,他還是忍不住的悲傷。</p>
沒有任何一個父親願意看著自己的兒子背井離鄉,此生都不再回來,與之相比更難接受的是這個局麵還是他親手造成的。</p>
若是以往,朱瞻垶一定會在老爺子身邊安慰,但是這次他沒有。</p>
朱瞻垶很清楚,這其實就是老爺子的一個心結,一個不管是誰,哪怕是他自己都解不開的心結。</p>
自己三個兒子的所作所為朱棣都看在眼裏,在現如今的情況下誰才是最合適的繼承人他也知道,老二和老三離開中原是最好的選擇這個他更是最明白的人。</p>
現在讓他難受的是父子之情,正如打從冊立皇太子開始他就沒讓老二老三去就藩一樣,都是因為割舍不下。</p>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讓朱瞻垶這次沒有親自安慰老爺子,那就是這次的事情有些不太一樣。</p>
雖然漢王和趙王去海外就藩的事情是老爺子同意的,最終也是老爺子拍的板做的決定,但提出來的人終究還是朱瞻垶。</p>
“不是,你們爺倆就一點兒都不著急?就不怕老爺子多想?”</p>
春和宮中,太子妃正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朱高熾和朱瞻垶父子倆。</p>
“雖然這事兒是好事兒,但終究還是垶兒提出來的,這老爺子要是真軸一下,那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p>
朱高熾和朱瞻垶聞言對視了一眼,然後同時挑了挑眉頭,不約而同地低下頭看著各自手裏的書。</p>
“嘿!你們爺倆兒……”太子妃見狀差點兒沒給起氣死。</p>
“娘,您就放心吧。”朱瞻垶沒有開口,一旁的朱瞻基倒是開口了。</p>
“爺爺不是湖塗的人,這種事情其實他比我們更明白,之所以悶悶不樂是因為過不了心裏的那道坎兒,不是他想不明白。”</p>
“去去去!”太子妃沒好氣地推了二兒子一把。</p>
“你哥給你的書都看完了嗎?這種事情你也插嘴?”</p>
“我覺得瞻基說的就不錯。”朱瞻垶聞言抬起了頭,表達了對自家弟弟的讚賞。</p>
“瞻基這兩年進步挺大的,娘您也是時候該給瞻基物色一個媳婦兒了,我們倆畢竟是同胞雙胎,雖然說長幼有序,但我馬上要成婚了,他也不能拖太久。”</p>
“到時候我再帶他兩年,他也就算是徹底成長了。”</p>
“你著什麽急?”若是以往,太子妃肯定會急不可待地開始張羅二兒子的婚事,因為大兒子說的在理。</p>
本就是同胞雙胎,若不是因為長幼有序以及皇太孫和皇孫的身份區別,那朱瞻垶和朱瞻基大概率會一起,或者是前腳後腳成家。</p>
但是,在這個場合說出來,再聯係一下大兒子前後說的話,太子妃有些不太想給二兒子張羅婚事了。</p>
因為她猜到了一些事情。</p>
朱瞻垶見狀聳了聳肩,沒有再說話,因為他這個時候已經不太適合說話了。</p>
“娘,我覺得大哥說得對……”朱瞻基弱弱地開口,但臉上卻沒有任何的期待,反而全都是平靜。</p>
他也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個什麽樣子的。</p>
“先放一放吧……”朱高熾也開口了。</p>
前腳他們還在說老爺子看不開,但等事情到他們頭上的時候,他們又何嚐不是看不開呢?</p>
“啟稟殿下……”</p>
就在這時,朱高熾的貼身太監走了進來。</p>
“慶安公主求見。”</p>
“嗯?”朱高熾沒有立即回應,而是轉頭看了大兒子一眼。</p>
“讓她進來吧。”朱瞻垶擺了擺手。</p>
朱瞻垶也不知道這慶安公主到底在搞什麽,有什麽話是不能在自己院子裏說的,非要當著自己父母的麵?</p>
“臣妾拜見太子殿下,拜見太子妃,見過太孫殿下。”</p>
慶安公主很快就被朱高熾的貼身太監帶了進來,款款行禮。</p>
“免了。”朱高熾端起了書本,顯然是不想插手,朱瞻垶見狀隻能開口了。</p>
“有什麽事兒說吧。”</p>
“回太孫殿下,今日李褆哥哥前來求見殿下,但殿下您並不在,所以李褆哥哥留下了一封書信,囑咐臣妾要交給您。”</p>
</p>
說著,慶安公主從袖兜裏掏出了一封信。</p>
小湖塗立馬上前接了過來,送到了朱瞻垶的手中,而朱瞻垶在看到那封信的時候不由得多看了慶安公主一眼。</p>
原因無他,那封信上的火漆還完好無損,證明沒有人打開過。</p>
雖然李褆要說的無非就是那件事而已,但按理來說,慶安畢竟是他的妹妹,他最少也得讓這個妹妹幫著說兩句話,但看慶安的這個態度和那沒有被動過的書信,朱瞻垶覺得這個慶安公主不是什麽傻白甜。</p>
有時候,以退為進才是真正的進。</p>
“爹,我出去一趟。”朱瞻垶看都沒看就將書信揣進了兜裏。</p>
新糧昨天剛剛收獲,今天李褆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見他,還能是為了什麽事兒?</p>
朱瞻垶用腳丫子都能想明白,朱高熾自然不會想不明白。</p>
擺了擺手,朱高熾連口都懶得開,隻顧低頭看著自己的書。</p>
由他所編撰的新理學從明年開始就會讓天下士子學習,眼下離過年已經不到兩個月了,他得最後再檢查一下有沒有什麽紕漏的地方。</p>
烏蠻驛。</p>
朱瞻垶沒有讓人傳召李褆到宮中,而是親自來了這烏蠻驛,因為相比之下這麽做會有更好的效果。</p>
“微臣見過太孫殿下,殿下福壽安康!”</p>
最開始的時候李褆還有些不敢相信,但等真的見到朱瞻垶的時候他又興奮了起來。</p>
皇太孫親自來見,這代表了什麽?</p>
“免禮。”朱瞻垶擺了擺手,同時示意了一下身後的朱銘。</p>
朱銘立刻上前,將一份清單交到了李褆的手上。</p>
“這是大明最終決定贈與你們朝鮮的糧食清單以及數量,你自己看看吧,明日就可以帶著這份清單到戶部取糧種了。”</p>
……</p>
李褆看著手裏的清單,又看了看朱瞻垶,臉上滿是不可思議。</p>
他沒想到,這件事竟然就這麽辦成了。</p>
“怎麽,不想要?”朱瞻垶見狀微微挑眉。</p>
“不不不……”李褆的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呆愣的樣子一去不複返。</p>
“不是不想要,隻是太孫殿下您親自來送,實在是讓臣受寵若驚啊……”</p>
“用不著。”朱瞻垶擺了擺手,臉上的表情很是隨意。</p>
“以大明和朝鮮的關係,這新糧自然是會給你們的,隻不過大明現在的情況你也清楚,所以不可能給你們太多。”</p>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第一批除了你們朝鮮之外不會有任何使臣得到糧種,因為大明自身也處在育種的時期,沒有任何一粒種子是多餘的。”</p>
李褆聞言趕緊低頭看向了手中的清單。</p>
果然,清單上的糧食隻有兩種,而且數量極少。</p>
玉米一百斤,土豆三十斤。</p>
李褆下意識地就想開口,想試試看能不能為朝鮮爭取到更多的糧種,因為就算是多一粒種子,那育種的速度也會在後期呈幾何倍數增長。</p>
但話還未出口就被他咽進了肚子裏。</p>
大明第一批育種用了一百畝地,就算是三種糧食的產量平均一下一畝地也能產出最少六七百斤糧食。</p>
一百畝地,那就是六七萬斤,與這個數字相比,清單上的數字無疑是太少太少了。</p>
但有時候爭取不一定能夠帶來積極的效果,反倒極有可能產生不好的效果。</p>
朱瞻垶已經明說了,第一批得到糧種的就隻會有朝鮮,這就已經是大明的優待了,因為哪怕是這樣,他們朝鮮也會快人一步,成為在新糧育種這方麵第二快的國家。</p>
這個時候再開口那就有些不知好歹了,甚至有可能惹得朱瞻垶不高興,收回這份清單,那就得不償失了。</p>
“行了,別糾結了。”朱瞻垶隻是看了一眼就知道李褆在想些什麽。</p>
“數量雖少,但這已經是看在你們這些年表現好的份兒上,沒見其他國家都沒有嗎?”</p>
“另外,這土豆不好儲存也太廢地,我建議你們不要以土豆為主,相比之下玉米雖然產量低一些,但勝在沒有缺點。”</p>
“微臣明白,謝殿下提醒。”李褆低頭謝恩,但臉上的表情卻跟他口中說的話不是一個意思。</p>
朱瞻垶見狀也懶得再說。</p>
良言難勸該死的鬼,他又不是朝鮮的爹娘,這次給他們種子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p>
要知道,這一百三十斤種子已經足夠三十畝地所用的了,而大明第一次育種也才不過一百畝地,而且還是在紅薯分秧的前提下。</p>
在紅薯分秧之前,那一百畝地被利用起來的也不過四十餘畝而已。</p>
給的不算少,該提醒也提醒了,朱瞻垶自然不會再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p>
“現在公事說完了,說說私事兒吧。”朱瞻垶四下掃視了一眼,看向了李褆。</p>
“之前我問你的你還記得嗎?”</p>
“為了別人鋪路,你甘心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