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科舉第三天。</p>
朱瞻垶一如最初跟老爺子說的那般去貢院監考,不過相較於第一天,第三天的考試平靜了不少。</p>
這也難怪,那些作弊的和心裏素質不夠好的在經曆了兩場考試之後基本上被剔除個差不多了,剩下的貢生不是規規矩矩的老實人就是又有心態又有實力的人才了。</p>
當然了,人才通常都是萬中無一的,哪怕這千餘名貢生是大明各地遴選出來最出色的人,但比起科舉的標準來說還是差了點,絕大部分都是不合格的。</p>
最終能夠跨過那條線的也不過三百人左右。</p>
一甲三人,二甲百人左右,三甲二百人左右。</p>
而在這三百人中,能夠在五年內做官的絕對不會超過百人,甚至能夠作為替補的也就百人左右了。</p>
“殿下,這考卷……”</p>
第三場會試結束之後,楊榮看著朱瞻垶,指了指已經封好的考卷箱子。</p>
要是按照流程,這些箱子會被放在貢院裏並且派人嚴加看管,等待皇帝公布閱卷人之後才會被再次重啟,但即便如此,考生姓名那邊也依舊是密封的。</p>
可朱瞻垶這個皇太孫不愛按照套路出牌已經成了很多官員的共識了,再加上這是朱瞻垶第一次主持科舉,表現也跟往些年主持科舉的朱高熾不一樣,所以楊榮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p>
“按照規矩,密封,等皇爺爺派人來閱卷。”朱瞻垶這次沒有不按規矩辦事兒,擺了擺手示意楊榮按照流程來。</p>
“是。”楊榮心下大鬆一口氣。</p>
他還真害怕這個皇太孫突然來一句他要看看那些考卷,一來這是壞規矩的事情,二來是他覺得自己沒辦法拒絕。</p>
不過楊榮想多了,朱瞻垶並不會這麽幹,甚至連一絲一毫的想法都沒有過,因為他從來都不重視這些考卷。</p>
在朱瞻垶看來,這些考卷隻是篩選優等生和差等生的辦法而已,但真正的尖子生卻不是能夠靠著這些卷子就可以選出來的,不然的話殿試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p>
哪怕會試也考試論、判奏甚至是經史時務,但那些都是被安上了框架的試題罷了,是死的。</p>
朱瞻垶要的是真正的人才,心思活絡反應迅速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對時局時事有敏銳的認知和解決辦法的人才。</p>
對於朱瞻垶來說,這種人才有能力、有天分還有很強的可塑性,將會是大明未來的中流砥柱。</p>
“回來了?”</p>
春和宮中,太子妃一見自家大兒子回來了,趕忙讓人吩咐尚食局開始布菜。</p>
“怎麽樣,今天好像沒有什麽太大的風波啊?”朱高熾看著自己的大兒子,笑著調侃了一句。</p>
“還好。”朱瞻垶取過宮女送上來的毛巾開始擦臉。</p>
“這都第三場了,該被踢掉的都踢掉了,剩下的不是些古板的性子就是真正出色的了,最起碼不至於有第一天的那種幺蛾子。”</p>
“回頭就等殿試了,別的基本沒啥了。”</p>
擦過了臉,朱瞻垶癱坐在椅子上歎了口氣。</p>
其實科舉的意義真的不是很大,或者說會試的意義並不是很大。</p>
科舉是篩選人才的重要途徑是沒錯,但科舉也不是完全公正的,而且還是剔除了徇私舞弊的情況下。</p>
沒錯,就算是沒人作弊沒人走偏門,科舉也不是完全公正的。</p>
科舉在選取二甲和三甲的時候並不是按照成績選人,成績隻是左右結果的一個元素而已,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考生的籍貫。</p>
比如說三甲最後會取二百人左右,最後一定會有成績明明過線但卻落選的,因為科舉也講究個雨露均沾,基本上是每個地方的人都得有。</p>
也正是因為這樣,高中的士子並不一定都會被重用,尤其是三甲,因為三甲靠後的那些人並不一定就是合格的,更多的是出於均衡之道才決定了這些人的高中或落榜。</p>
“行了,就別說這些事情了,不是還有老爺子在麽?”太子妃開口打斷了父子二人的談話。</p>
“興慶宮已經布置個差不多了,回頭垶兒你去看看還缺什麽,娘也好找人安排。”</p>
興慶宮打從朱瞻垶大婚的日期被定下時就開始收拾和布置了,但更多的還是為了大婚而布置,而不是為了生活。</p>
“就按照我那小院的布置來就行了,缺什麽以後再說唄。”</p>
朱瞻垶現在是真的沒心思去管那麽多,而且他本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其實不是很高,因為皇室的生活質量已經很高了。</p>
尚食局的人開始布菜,餐桌上也開始平靜下來了。</p>
會試結束之後,在貢院考間裏蝸居了三天的士子也終於是被放了出來,因此一時之間應天城很是熱鬧。</p>
每次到了這個時候都是士子們走關係的時候了,因為他們都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p>
高官自是不用說,每到這個時候都會有無數的士子送上拜帖,為的就是能夠提早抱上大腿,這樣一來對他們未來的官路會有很大的臂助。</p>
就算是沒有高中也是無妨,有了這層關係在,下次他們再考會試也會有個門路,高中的希望也比其他人的幾率大一些。</p>
這算是官場的潛規則了。</p>
不過今年有些不太一樣,除了那些高官之外今年還有一個地方極為地熱鬧。</p>
若是往常年的話熱鬧的地方就隻有兩個,或者說是兩種地方。</p>
高官府邸不用多說,再一個就是秦淮河了,也就是青樓。</p>
但是今年多了一個英烈樓。</p>
有了英烈樓這三個字在前,這熱鬧也就不難理解了,畢竟這英烈樓是朱瞻垶親自主持修建和經營的。</p>
試問就現在來說,天底下還有那根大腿比朱瞻垶這個皇太孫還粗?</p>
朱棣?是,這根大腿確實比朱瞻垶的粗,但問題是考生們也得能抱得上。</p>
再說了,要是考生們能抱得上朱棣這根大腿,那還用得著參加這科舉?</p>
朱高熾?從表麵上來說,皇太子的大腿的確是比皇太孫的要粗,但實際上卻也分情況。</p>
現在天底下幾乎所有人都在期待著朱瞻垶登基的那一天,期待著他能給大明帶來什麽樣的改變,朱高熾這個皇太子反倒是沒人期待了。</p>
若是時間往前推個幾年,那還有不少人期待著朱高熾登基,因為那時候的朱高熾和朱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風格。</p>
朱棣比較激進,而且下西洋、修永樂大典和對草原用兵這些事情讓百姓們實在是有些苦不堪言的意思,相比之下人們就開始期待朱高熾的登基了。</p>
原因很簡單,朱高熾向來是以保守而聞名,若是他登基的話那肯定會推行黃老之策,實行休養生息。</p>
可現在有了朱瞻垶在,朱高熾卻不那麽受重視了,更多的還是成了一個必定要走的程序,因為如果朱高熾不登基的話,朱瞻垶就有點兒名不正言不順。</p>
應天城的熱鬧一直持續了七天才稍稍停歇,但停歇的原因不是因為考生們浪夠了,而是因為放榜的日子到了。</p>
</p>
這是第一次放榜,公布的是三甲名單,至於一甲和二甲還要經過殿試才能最終決定,放榜的原因之一也是為了告訴有哪些人要準備參加殿試。</p>
三日之後,三月十一。</p>
殿試,正式開始!</p>
其實嚴格來說,殿試更像是一場宴會,因為殿試也是有步驟的,分別是策問、傳臚、賜宴、謝恩、行釋菜禮以及最後的立題名碑。</p>
“聖駕到!”</p>
隨著小鼻涕那尖利的聲音,朱棣身著龍袍,左右兩邊分別跟著身著團龍服的朱高熾和朱瞻垶,昂首闊步地走了進來。</p>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p>
“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p>
“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p>
朱棣滿意地看著跪伏在地的士子們,朗聲說道:“免禮,平身!”</p>
“謝陛下!”</p>
所有的士子都站在麵前小桉的右側,低著頭等待著,朱棣則是帶著朱高熾和朱瞻垶入了座。</p>
到了這個時候,士子們才坐了下來。</p>
“今年的科舉依舊是繁花齊放,朕很是欣慰,我大明能人輩出,大明也未來可期。”</p>
“托陛下洪福!”</p>
“好了好了。”朱棣笑著抬起手虛按兩下,同時給朱瞻垶遞去了一個眼神。</p>
“想來諸位已經等不及想要殿前登科了,朕也就不嘮叨了。”朱棣掃視了周圍一眼,語氣變得威嚴了起來。</p>
“現在朕宣布,殿試策問正式開始,太孫?”</p>
“孫臣在。”朱瞻垶立刻站了起來。</p>
“由你宣布此次策問的題目。”</p>
“孫臣領旨。”朱瞻垶微微躬身,然後走到了台前。</p>
“諸位且挺好,此次策問的題目是……”</p>
朱瞻垶掃視了下麵一眼,在兩百餘名士子期待的目光中說出了此次科舉最後的考題。</p>
“帖木兒帝國與我大明的未來!”</p>
朱瞻垶此言一出口,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朱高熾詫異地看了一眼大兒子,就連朱棣也朝著大孫子投去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目光。</p>
沒錯,此次殿試的策問題是朱瞻垶出的,而且在此之前沒有告訴過任何人,哪怕是自家老爹和老爺子。</p>
史無前例不敢說,但肯定是大明自建國以來的頭一遭了。</p>
朱瞻垶一如最初跟老爺子說的那般去貢院監考,不過相較於第一天,第三天的考試平靜了不少。</p>
這也難怪,那些作弊的和心裏素質不夠好的在經曆了兩場考試之後基本上被剔除個差不多了,剩下的貢生不是規規矩矩的老實人就是又有心態又有實力的人才了。</p>
當然了,人才通常都是萬中無一的,哪怕這千餘名貢生是大明各地遴選出來最出色的人,但比起科舉的標準來說還是差了點,絕大部分都是不合格的。</p>
最終能夠跨過那條線的也不過三百人左右。</p>
一甲三人,二甲百人左右,三甲二百人左右。</p>
而在這三百人中,能夠在五年內做官的絕對不會超過百人,甚至能夠作為替補的也就百人左右了。</p>
“殿下,這考卷……”</p>
第三場會試結束之後,楊榮看著朱瞻垶,指了指已經封好的考卷箱子。</p>
要是按照流程,這些箱子會被放在貢院裏並且派人嚴加看管,等待皇帝公布閱卷人之後才會被再次重啟,但即便如此,考生姓名那邊也依舊是密封的。</p>
可朱瞻垶這個皇太孫不愛按照套路出牌已經成了很多官員的共識了,再加上這是朱瞻垶第一次主持科舉,表現也跟往些年主持科舉的朱高熾不一樣,所以楊榮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p>
“按照規矩,密封,等皇爺爺派人來閱卷。”朱瞻垶這次沒有不按規矩辦事兒,擺了擺手示意楊榮按照流程來。</p>
“是。”楊榮心下大鬆一口氣。</p>
他還真害怕這個皇太孫突然來一句他要看看那些考卷,一來這是壞規矩的事情,二來是他覺得自己沒辦法拒絕。</p>
不過楊榮想多了,朱瞻垶並不會這麽幹,甚至連一絲一毫的想法都沒有過,因為他從來都不重視這些考卷。</p>
在朱瞻垶看來,這些考卷隻是篩選優等生和差等生的辦法而已,但真正的尖子生卻不是能夠靠著這些卷子就可以選出來的,不然的話殿試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p>
哪怕會試也考試論、判奏甚至是經史時務,但那些都是被安上了框架的試題罷了,是死的。</p>
朱瞻垶要的是真正的人才,心思活絡反應迅速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對時局時事有敏銳的認知和解決辦法的人才。</p>
對於朱瞻垶來說,這種人才有能力、有天分還有很強的可塑性,將會是大明未來的中流砥柱。</p>
“回來了?”</p>
春和宮中,太子妃一見自家大兒子回來了,趕忙讓人吩咐尚食局開始布菜。</p>
“怎麽樣,今天好像沒有什麽太大的風波啊?”朱高熾看著自己的大兒子,笑著調侃了一句。</p>
“還好。”朱瞻垶取過宮女送上來的毛巾開始擦臉。</p>
“這都第三場了,該被踢掉的都踢掉了,剩下的不是些古板的性子就是真正出色的了,最起碼不至於有第一天的那種幺蛾子。”</p>
“回頭就等殿試了,別的基本沒啥了。”</p>
擦過了臉,朱瞻垶癱坐在椅子上歎了口氣。</p>
其實科舉的意義真的不是很大,或者說會試的意義並不是很大。</p>
科舉是篩選人才的重要途徑是沒錯,但科舉也不是完全公正的,而且還是剔除了徇私舞弊的情況下。</p>
沒錯,就算是沒人作弊沒人走偏門,科舉也不是完全公正的。</p>
科舉在選取二甲和三甲的時候並不是按照成績選人,成績隻是左右結果的一個元素而已,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考生的籍貫。</p>
比如說三甲最後會取二百人左右,最後一定會有成績明明過線但卻落選的,因為科舉也講究個雨露均沾,基本上是每個地方的人都得有。</p>
也正是因為這樣,高中的士子並不一定都會被重用,尤其是三甲,因為三甲靠後的那些人並不一定就是合格的,更多的是出於均衡之道才決定了這些人的高中或落榜。</p>
“行了,就別說這些事情了,不是還有老爺子在麽?”太子妃開口打斷了父子二人的談話。</p>
“興慶宮已經布置個差不多了,回頭垶兒你去看看還缺什麽,娘也好找人安排。”</p>
興慶宮打從朱瞻垶大婚的日期被定下時就開始收拾和布置了,但更多的還是為了大婚而布置,而不是為了生活。</p>
“就按照我那小院的布置來就行了,缺什麽以後再說唄。”</p>
朱瞻垶現在是真的沒心思去管那麽多,而且他本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其實不是很高,因為皇室的生活質量已經很高了。</p>
尚食局的人開始布菜,餐桌上也開始平靜下來了。</p>
會試結束之後,在貢院考間裏蝸居了三天的士子也終於是被放了出來,因此一時之間應天城很是熱鬧。</p>
每次到了這個時候都是士子們走關係的時候了,因為他們都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p>
高官自是不用說,每到這個時候都會有無數的士子送上拜帖,為的就是能夠提早抱上大腿,這樣一來對他們未來的官路會有很大的臂助。</p>
就算是沒有高中也是無妨,有了這層關係在,下次他們再考會試也會有個門路,高中的希望也比其他人的幾率大一些。</p>
這算是官場的潛規則了。</p>
不過今年有些不太一樣,除了那些高官之外今年還有一個地方極為地熱鬧。</p>
若是往常年的話熱鬧的地方就隻有兩個,或者說是兩種地方。</p>
高官府邸不用多說,再一個就是秦淮河了,也就是青樓。</p>
但是今年多了一個英烈樓。</p>
有了英烈樓這三個字在前,這熱鬧也就不難理解了,畢竟這英烈樓是朱瞻垶親自主持修建和經營的。</p>
試問就現在來說,天底下還有那根大腿比朱瞻垶這個皇太孫還粗?</p>
朱棣?是,這根大腿確實比朱瞻垶的粗,但問題是考生們也得能抱得上。</p>
再說了,要是考生們能抱得上朱棣這根大腿,那還用得著參加這科舉?</p>
朱高熾?從表麵上來說,皇太子的大腿的確是比皇太孫的要粗,但實際上卻也分情況。</p>
現在天底下幾乎所有人都在期待著朱瞻垶登基的那一天,期待著他能給大明帶來什麽樣的改變,朱高熾這個皇太子反倒是沒人期待了。</p>
若是時間往前推個幾年,那還有不少人期待著朱高熾登基,因為那時候的朱高熾和朱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風格。</p>
朱棣比較激進,而且下西洋、修永樂大典和對草原用兵這些事情讓百姓們實在是有些苦不堪言的意思,相比之下人們就開始期待朱高熾的登基了。</p>
原因很簡單,朱高熾向來是以保守而聞名,若是他登基的話那肯定會推行黃老之策,實行休養生息。</p>
可現在有了朱瞻垶在,朱高熾卻不那麽受重視了,更多的還是成了一個必定要走的程序,因為如果朱高熾不登基的話,朱瞻垶就有點兒名不正言不順。</p>
應天城的熱鬧一直持續了七天才稍稍停歇,但停歇的原因不是因為考生們浪夠了,而是因為放榜的日子到了。</p>
</p>
這是第一次放榜,公布的是三甲名單,至於一甲和二甲還要經過殿試才能最終決定,放榜的原因之一也是為了告訴有哪些人要準備參加殿試。</p>
三日之後,三月十一。</p>
殿試,正式開始!</p>
其實嚴格來說,殿試更像是一場宴會,因為殿試也是有步驟的,分別是策問、傳臚、賜宴、謝恩、行釋菜禮以及最後的立題名碑。</p>
“聖駕到!”</p>
隨著小鼻涕那尖利的聲音,朱棣身著龍袍,左右兩邊分別跟著身著團龍服的朱高熾和朱瞻垶,昂首闊步地走了進來。</p>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p>
“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p>
“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p>
朱棣滿意地看著跪伏在地的士子們,朗聲說道:“免禮,平身!”</p>
“謝陛下!”</p>
所有的士子都站在麵前小桉的右側,低著頭等待著,朱棣則是帶著朱高熾和朱瞻垶入了座。</p>
到了這個時候,士子們才坐了下來。</p>
“今年的科舉依舊是繁花齊放,朕很是欣慰,我大明能人輩出,大明也未來可期。”</p>
“托陛下洪福!”</p>
“好了好了。”朱棣笑著抬起手虛按兩下,同時給朱瞻垶遞去了一個眼神。</p>
“想來諸位已經等不及想要殿前登科了,朕也就不嘮叨了。”朱棣掃視了周圍一眼,語氣變得威嚴了起來。</p>
“現在朕宣布,殿試策問正式開始,太孫?”</p>
“孫臣在。”朱瞻垶立刻站了起來。</p>
“由你宣布此次策問的題目。”</p>
“孫臣領旨。”朱瞻垶微微躬身,然後走到了台前。</p>
“諸位且挺好,此次策問的題目是……”</p>
朱瞻垶掃視了下麵一眼,在兩百餘名士子期待的目光中說出了此次科舉最後的考題。</p>
“帖木兒帝國與我大明的未來!”</p>
朱瞻垶此言一出口,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朱高熾詫異地看了一眼大兒子,就連朱棣也朝著大孫子投去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目光。</p>
沒錯,此次殿試的策問題是朱瞻垶出的,而且在此之前沒有告訴過任何人,哪怕是自家老爹和老爺子。</p>
史無前例不敢說,但肯定是大明自建國以來的頭一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