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明朝百姓來說,昨晚的火災是一場浩劫。</p>
但在瓦剌人眼中,這卻是明朝給他們演的一出好戲。</p>
尤其是也先,在收到朱禹鍈送來的信後,第一時間認為這是明廷的一次誘敵之計。</p>
倒不是他智商有問題,而是因薛瑞那招反間計,讓也先認為接下來明廷肯定還會派人來跟喜寧聯絡,繼續出些餿主意給自己,進一步消耗自己的實力。</p>
不成想,喜寧這邊剛暴露,明廷就正大光明的使出誘敵之計,想將本部這三萬人一網打盡。</p>
對於明軍的計劃,也先覺得自己了如指掌,除了派出去的探馬外,剩餘瓦剌士兵全副武裝,通宵等待明軍計劃。</p>
果不其然,等到三更的時候,明朝京師方向火光衝天,竟真的燃起了熊熊大火。</p>
隨後,就聽快馬來報,明朝京師似出了亂子,就連城外大營也受到波及,有炸營的可能性。</p>
幾個首領聽說,忙去找也先,催促他迅速發兵,趁機攻打明朝京師。</p>
也先卻冷冷一笑,告訴諸位首領這是明軍誘敵之計,這火災和明軍的混亂,都是故意做出的假象,目的就是想引他們上鉤。</p>
首領們見他這麽篤定,除了感慨明狗狡猾以外,都接受了也先的說辭,回營帳放心大膽的睡覺了。</p>
等到次日一早,也先就收到一封密信。</p>
這封密信是也先在數月前安插進京師的細作所發,詳細描述了昨晚火災的起因和經過。</p>
相比喜寧來說,這個細作的話跟讓他信服,在得知明朝京師內果真起了大火,不但燒毀了四十多萬石糧食,還燒毀了不下千間民居和商鋪,造成了巨大的混亂。</p>
也先確認這個消息後,差點被氣個倒仰。</p>
昨晚京城內大火動靜不小,都影響了城外守軍,差點引起炸營。</p>
這個京城在三更時會起火的消息早就被他得知,但他卻沒有選擇相信,反而按兵不動,白白浪費了這麽好的取勝機會。</p>
幾個首領知道後,齊聚也先營帳,對他很是一通冷嘲熱諷,要不是他積威猶在,說不定現在就被幾人給架空了。</p>
事已至此,想要補救明軍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也先隻能暫時將錯就錯,繼續選擇休整。</p>
不過,他目前並沒有撤退的打算,現在他重點關注的地方在居庸關,隻要阿刺知院和脫脫不花的聯軍能拿下居庸關,或者給居庸關造成巨大壓力,明廷不得不抽調城外守軍去支援,那他依舊還有攻陷大明京師的希望!</p>
……</p>
昨晚的火災,讓朱祁玉心驚膽寒。</p>
起初,在睡夢中的朱祁玉被成敬喚醒。</p>
得知城中燃起了一二十處大火,朱祁玉頓時被嚇得睡意全無。</p>
縱觀明朝開國八十多年,京城從沒有聽過如此駭人聽聞的事件,朱祁玉第一反應就是瓦剌人打進了京城,現在正在燒殺搶掠。</p>
朱祁玉登基僅一個多月,先前他以為擊敗了也先,朝廷已經扭轉了不利局麵,他這個皇帝應當能長久做下去。</p>
不成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城中竟然發生了這麽大的問題,這讓朱祁玉十分震驚。</p>
還好,成敬老成持重,先安撫朱祁玉不要慌,再派人出宮去打聽消息。</p>
很快,宮中就得到了消息,聽說城中大火並不是瓦剌人所為,朱祁玉這才鬆了口氣。</p>
不過,這十幾個地方同時起火,不用想就知道是有人故意防火。</p>
一直等到天明,火勢逐漸減小,朱祁玉這才鬆了口氣。</p>
昨夜大火,整個京城百姓都極為恐慌。</p>
京中官員們自然也知道此事事關重大,因此天還沒亮都到朝房聚集,打聽其中消息。</p>
等到五更天,官員們上朝,今日的主要議題自然是昨晚大火。</p>
朱祁玉看著群臣,心有餘季道:“諸位愛卿,想必昨夜京中大火之事,大家都聽說了吧,不知你們有何看法?”</p>
刑部尚書俞士悅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昨夜各市坊突發大火,絕對是有人故意縱火,臣請陛下下令徹查,我刑部定會給京城百姓一個交代!”</p>
“陛下,昨夜大火,肯定是瓦剌細作所為,還是交由我錦衣衛來查最為穩妥。”錦衣衛指揮使盧忠馬上出班道。</p>
朱祁玉看著兩人,不悅道:“先前朕就曉喻刑部、順天府、錦衣衛,命你們嚴查瓦剌細作,現在倒好,人家把火都燒到京城來了,要不是昨晚於愛卿處置得當,恐怕朕這皇宮都要被燒毀。”</p>
“陛下恕罪,是臣等無能。”兩人忙請罪。</p>
於謙見狀,出班奏道:“陛下,臣昨晚已讓五城兵馬司查訪線索,初步猜測,這些縱火之人應該和瓦剌沒有直接關係?”</p>
“哦?”</p>
朱祁玉微微驚訝,好奇道:“於愛卿如何敢肯定?”</p>
“陛下,如果縱火之人是瓦剌細作,那麽昨晚城中發生騷亂,城外大營又受到波及的情況下,瓦剌絕對不會無動於衷,據微臣所知,瓦剌昨晚在起火後,隻派了偵騎在附近逡巡,剩餘三萬士卒緊守營寨,閉門不出,而且衣不解帶,徹夜防備,似乎也在擔憂受到攻擊,由此,微臣猜測,瓦剌方麵並不知道起火的緣由,細作之談便站不住腳了。”</p>
“即是這樣,那究竟是何人放的火呢?”</p>
朱祁玉眉頭皺了起來,如果是瓦剌人倒好辦了,但排除了這個可能性,那就說明京城中有一股隱藏勢力,想要趁機攪亂局勢!</p>
這個問題,於謙也無法回答,便退到隊列中。</p>
這時,陳鎰出班奏道:“陛下,微臣以為,這些縱火凶徒和逃遁的奸商許韋昌有關!”</p>
聽到這個名字,朝中有數人變了臉色,不過很快就掩飾過去。</p>
“許韋昌,許韋昌……”</p>
朱祁玉念叨了兩遍這個名字,忽然想起來,前兩天在五鳳樓,薛瑞曾提起過糧商桉,當時他鄭重提醒,請自己務必查出糧商桉首犯許韋昌的下落。</p>
那時候他心憂戰事,對這個提議並沒放在心上,現在陳鎰突然提出來,這才讓他意識到,薛瑞當日突然提起許韋昌,並非是無稽之談。</p>
然而,刑部尚書俞士悅表示反對:“陛下,據微臣所知,許韋昌隻是一介商賈,哪來那麽大膽量,敢在這個時候放火,而且,昨夜大火燒毀的糧倉裏,囤糧最多的就是他,將罪名扣在一個逃之夭夭的商人頭上,這未免有些不合適吧?”</p>
陳鎰瞟了俞士悅一眼,沉聲道:“或許是許韋昌自知必死,這才存了燒毀糧倉,報複朝廷的想法,俞大人這麽替他辯解,莫非你們真有勾結不成?”</p>
“你……”</p>
俞士悅臉色頓時漲紅,氣的渾身發抖。</p>
先前捉拿糧商後,督察院和錦衣衛連夜審訊,和許韋昌同謀的王貴清幾人招供了一些勾結官員名單,其中刑部有一郎中招供,糧商們曾宴請過刑部尚書俞士悅。</p>
錦衣衛指揮使盧忠得知這個消息,立馬上報朱祁玉,想請旨將其捉拿審訊。</p>
不過朱祁玉並沒有同意,隻是讓陳鎰去找俞士悅詢問其中詳情。</p>
俞士悅對此解釋說,他祖籍是江蘇蘇州府人,和許韋昌是同鄉,某次許韋昌以鄉誼之名,邀請了諸多同鄉赴宴,他推脫不過,就去走了個過場,並未和許韋昌有什麽深入交流。</p>
對這個解釋,錦衣衛也派人去查訪過,俞士悅平日和許韋昌並無往來。</p>
當然,這都是表麵東西,很多隱藏在背地裏的勾當,想查出來肯定很難。</p>
因此,朱祁玉隻能召見俞士悅,拐彎抹角將他敲打了一番。</p>
俞士悅年愈六十,被許韋昌害得差點晚節不保,一直深以為恥,剛才他反駁許韋昌和縱火桉有關,就是怕錦衣衛攀扯到自己身上,現在陳鎰說他跟許韋昌勾結,頓時羞憤欲絕,若不是顧忌在朝堂上,恐怕他就要挽著袖子毆打陳鎰去了。</p>
陳鎰冷笑一聲,對朱祁玉拱手道:“陛下,微臣此言並非空穴來風,昨夜大火燒毀的糧倉,恰巧是囤糧數量做多的那些,其他被查封的糧倉卻很少,這足以說明縱火凶徒對被抓的奸商名下倉庫位置和囤糧多寡了如指掌,而許韋昌正是京中糧會會首,這京中恐怕隻有他才有這個能耐。”</p>
“前兩日在城頭上,薛瑞也曾提醒朕盡快查出許韋昌下落,當時朕沒有放在心上,現在想來,頗有些後悔。”</p>
歎息一聲,朱祁玉看向陳鎰,對他道:“陳愛卿,既然你認為此桉和奸商許韋昌有關,便會同盧忠一起查縱火桉吧,務必盡快給百姓一個交代。”</p>
商量完此桉,順天府府尹劉賢出班,對朱祁玉道:“陛下,昨夜大火,燒毀了糧商們囤積的四十萬石糧食,幾乎占了所有糧行一半,今早百姓們得知消息後,已經開始搶購糧食,如果臣沒猜錯的話,接下來京中糧價將會再次暴漲,朝廷必須盡快像個對策才行,否則,今冬空有不忍言之事發生!”</p>
朝堂上君臣聞言,都擔心起來。</p>
先前糧價暴漲,百姓們怨聲載道,還好朝廷果斷出手,才將糧價重新壓下去,就這,糧價也比土木堡之戰前高了五成,現在糧商的糧食被燒毀,剩下的小糧商們手頭囤糧也不多,再加上京師戒嚴日久,糧食一直在消耗,卻沒有添補,無論是百姓還是商人們,手頭的糧食都不多了,可以預見,接下來糧價將會再次上漲。</p>
朱祁玉看向於謙,對他道:“於愛卿,五城兵馬司有管理市坊,時其物價之責,你務必督促各城兵馬司堂官,絕對不能助漲囤貨居奇的歪風邪氣。”</p>
說完,又看向陳鎰,對其道:“陳愛卿,上次督察院的巡城禦史就做的很不錯,一定要用好監察之權。”</p>
“臣遵旨!”</p>
兩人接受了這個命令。</p>
不過,戶部尚書金廉道:“陛下,打壓奸商恐怕隻是一時之舉,畢竟糧食才是根本問題,如今燒了幾十萬石糧食,此後糧食會越來越緊缺,就算強令糧食不許漲價,那些商人也會惜售,屆時更容易造成百姓恐慌,臣以為,朝廷是否要取官倉糧食賑濟百姓,平抑糧價?”</p>
朱祁玉對這個提議有些心動,忙問道:“那依大司徒之言,朝廷該如何做?”</p>
“臣已經了解過,先前朝廷堅壁清野,京畿百姓紛紛遷入城中,但他們所攜糧食有限,如今已近兩月,很多百姓手頭的糧食都消耗殆盡,這些人才是購買糧食的主要人群,就是按照現在的糧價,這些百姓恐怕也熬不了多久,所以臣覺得,官府應該開倉平價放糧平抑糧價,並廣設粥廠賑濟百姓!”金廉語氣鏗鏘道。</p>
“那朝廷能拿出多少糧食?”</p>
朱祁玉問了個群臣都關心的問題。</p>
說道這個,金廉就有點為難了,猶豫道:“朝廷能拿出多少糧食,取決於戰事持續多久,先前運進京城的糧食,要供二十萬將士吃喝,還要給京中官吏發放俸祿,現已消耗了大半,如果戰事繼續僵持下去,這剩下的官糧未免捉襟見肘,恐怕朝廷最多能拿出十萬石糧食。”</p>
順天府尹劉賢搖頭道:“十萬石太少,起碼拿出二十萬石,才夠將糧價壓下去,要保證無人餓死,怕是還得再加不少。”</p>
“臣以為不妥,城外二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都要消耗一萬餘石,通州糧隻剩下一半,應全部用於軍需,若是再拿出二十萬石,萬一戰事不順,後果不堪設想!”從城外趕回來參加朝會的石亨強烈表示反對。</p>
幾位大臣都沉默下來,相比於餓死一些百姓,城外二十萬大軍才是重重之重,萬一戰事延後,糧餉不濟,那還怎麽去跟瓦剌人打仗?</p>
隨後,又有幾個官員出班,向朝廷提出建議。</p>
其中,吏部文選司郎中李賢的建議,得到了大臣們的認可。</p>
他認為,在保證軍需的前提下,拿出十萬石糧食賑濟百姓,再號召京中官員勳戚、富商鄉紳捐糧,開設粥廠賑濟窮苦百姓,對積極響應之人授予義民等表彰,從而減輕朝廷壓力。</p>
賑濟百姓之事,朱祁玉交給了金廉全權負責,命他一定要保證不能餓死人。</p>
</p>
另外,又下令於謙,務必盡快擊退瓦剌人,解除京師戒嚴。</p>
……</p>
在兩天後,京師糧價果然暴漲。</p>
官府用盡各種手段平抑糧價後,糧價依舊居高不下,讓朝廷上下都極為擔憂。</p>
而在這期間,引發這一變局的薛瑞,卻一直在閉門反思,陷入了自我懷疑中。</p>
但在瓦剌人眼中,這卻是明朝給他們演的一出好戲。</p>
尤其是也先,在收到朱禹鍈送來的信後,第一時間認為這是明廷的一次誘敵之計。</p>
倒不是他智商有問題,而是因薛瑞那招反間計,讓也先認為接下來明廷肯定還會派人來跟喜寧聯絡,繼續出些餿主意給自己,進一步消耗自己的實力。</p>
不成想,喜寧這邊剛暴露,明廷就正大光明的使出誘敵之計,想將本部這三萬人一網打盡。</p>
對於明軍的計劃,也先覺得自己了如指掌,除了派出去的探馬外,剩餘瓦剌士兵全副武裝,通宵等待明軍計劃。</p>
果不其然,等到三更的時候,明朝京師方向火光衝天,竟真的燃起了熊熊大火。</p>
隨後,就聽快馬來報,明朝京師似出了亂子,就連城外大營也受到波及,有炸營的可能性。</p>
幾個首領聽說,忙去找也先,催促他迅速發兵,趁機攻打明朝京師。</p>
也先卻冷冷一笑,告訴諸位首領這是明軍誘敵之計,這火災和明軍的混亂,都是故意做出的假象,目的就是想引他們上鉤。</p>
首領們見他這麽篤定,除了感慨明狗狡猾以外,都接受了也先的說辭,回營帳放心大膽的睡覺了。</p>
等到次日一早,也先就收到一封密信。</p>
這封密信是也先在數月前安插進京師的細作所發,詳細描述了昨晚火災的起因和經過。</p>
相比喜寧來說,這個細作的話跟讓他信服,在得知明朝京師內果真起了大火,不但燒毀了四十多萬石糧食,還燒毀了不下千間民居和商鋪,造成了巨大的混亂。</p>
也先確認這個消息後,差點被氣個倒仰。</p>
昨晚京城內大火動靜不小,都影響了城外守軍,差點引起炸營。</p>
這個京城在三更時會起火的消息早就被他得知,但他卻沒有選擇相信,反而按兵不動,白白浪費了這麽好的取勝機會。</p>
幾個首領知道後,齊聚也先營帳,對他很是一通冷嘲熱諷,要不是他積威猶在,說不定現在就被幾人給架空了。</p>
事已至此,想要補救明軍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也先隻能暫時將錯就錯,繼續選擇休整。</p>
不過,他目前並沒有撤退的打算,現在他重點關注的地方在居庸關,隻要阿刺知院和脫脫不花的聯軍能拿下居庸關,或者給居庸關造成巨大壓力,明廷不得不抽調城外守軍去支援,那他依舊還有攻陷大明京師的希望!</p>
……</p>
昨晚的火災,讓朱祁玉心驚膽寒。</p>
起初,在睡夢中的朱祁玉被成敬喚醒。</p>
得知城中燃起了一二十處大火,朱祁玉頓時被嚇得睡意全無。</p>
縱觀明朝開國八十多年,京城從沒有聽過如此駭人聽聞的事件,朱祁玉第一反應就是瓦剌人打進了京城,現在正在燒殺搶掠。</p>
朱祁玉登基僅一個多月,先前他以為擊敗了也先,朝廷已經扭轉了不利局麵,他這個皇帝應當能長久做下去。</p>
不成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城中竟然發生了這麽大的問題,這讓朱祁玉十分震驚。</p>
還好,成敬老成持重,先安撫朱祁玉不要慌,再派人出宮去打聽消息。</p>
很快,宮中就得到了消息,聽說城中大火並不是瓦剌人所為,朱祁玉這才鬆了口氣。</p>
不過,這十幾個地方同時起火,不用想就知道是有人故意防火。</p>
一直等到天明,火勢逐漸減小,朱祁玉這才鬆了口氣。</p>
昨夜大火,整個京城百姓都極為恐慌。</p>
京中官員們自然也知道此事事關重大,因此天還沒亮都到朝房聚集,打聽其中消息。</p>
等到五更天,官員們上朝,今日的主要議題自然是昨晚大火。</p>
朱祁玉看著群臣,心有餘季道:“諸位愛卿,想必昨夜京中大火之事,大家都聽說了吧,不知你們有何看法?”</p>
刑部尚書俞士悅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昨夜各市坊突發大火,絕對是有人故意縱火,臣請陛下下令徹查,我刑部定會給京城百姓一個交代!”</p>
“陛下,昨夜大火,肯定是瓦剌細作所為,還是交由我錦衣衛來查最為穩妥。”錦衣衛指揮使盧忠馬上出班道。</p>
朱祁玉看著兩人,不悅道:“先前朕就曉喻刑部、順天府、錦衣衛,命你們嚴查瓦剌細作,現在倒好,人家把火都燒到京城來了,要不是昨晚於愛卿處置得當,恐怕朕這皇宮都要被燒毀。”</p>
“陛下恕罪,是臣等無能。”兩人忙請罪。</p>
於謙見狀,出班奏道:“陛下,臣昨晚已讓五城兵馬司查訪線索,初步猜測,這些縱火之人應該和瓦剌沒有直接關係?”</p>
“哦?”</p>
朱祁玉微微驚訝,好奇道:“於愛卿如何敢肯定?”</p>
“陛下,如果縱火之人是瓦剌細作,那麽昨晚城中發生騷亂,城外大營又受到波及的情況下,瓦剌絕對不會無動於衷,據微臣所知,瓦剌昨晚在起火後,隻派了偵騎在附近逡巡,剩餘三萬士卒緊守營寨,閉門不出,而且衣不解帶,徹夜防備,似乎也在擔憂受到攻擊,由此,微臣猜測,瓦剌方麵並不知道起火的緣由,細作之談便站不住腳了。”</p>
“即是這樣,那究竟是何人放的火呢?”</p>
朱祁玉眉頭皺了起來,如果是瓦剌人倒好辦了,但排除了這個可能性,那就說明京城中有一股隱藏勢力,想要趁機攪亂局勢!</p>
這個問題,於謙也無法回答,便退到隊列中。</p>
這時,陳鎰出班奏道:“陛下,微臣以為,這些縱火凶徒和逃遁的奸商許韋昌有關!”</p>
聽到這個名字,朝中有數人變了臉色,不過很快就掩飾過去。</p>
“許韋昌,許韋昌……”</p>
朱祁玉念叨了兩遍這個名字,忽然想起來,前兩天在五鳳樓,薛瑞曾提起過糧商桉,當時他鄭重提醒,請自己務必查出糧商桉首犯許韋昌的下落。</p>
那時候他心憂戰事,對這個提議並沒放在心上,現在陳鎰突然提出來,這才讓他意識到,薛瑞當日突然提起許韋昌,並非是無稽之談。</p>
然而,刑部尚書俞士悅表示反對:“陛下,據微臣所知,許韋昌隻是一介商賈,哪來那麽大膽量,敢在這個時候放火,而且,昨夜大火燒毀的糧倉裏,囤糧最多的就是他,將罪名扣在一個逃之夭夭的商人頭上,這未免有些不合適吧?”</p>
陳鎰瞟了俞士悅一眼,沉聲道:“或許是許韋昌自知必死,這才存了燒毀糧倉,報複朝廷的想法,俞大人這麽替他辯解,莫非你們真有勾結不成?”</p>
“你……”</p>
俞士悅臉色頓時漲紅,氣的渾身發抖。</p>
先前捉拿糧商後,督察院和錦衣衛連夜審訊,和許韋昌同謀的王貴清幾人招供了一些勾結官員名單,其中刑部有一郎中招供,糧商們曾宴請過刑部尚書俞士悅。</p>
錦衣衛指揮使盧忠得知這個消息,立馬上報朱祁玉,想請旨將其捉拿審訊。</p>
不過朱祁玉並沒有同意,隻是讓陳鎰去找俞士悅詢問其中詳情。</p>
俞士悅對此解釋說,他祖籍是江蘇蘇州府人,和許韋昌是同鄉,某次許韋昌以鄉誼之名,邀請了諸多同鄉赴宴,他推脫不過,就去走了個過場,並未和許韋昌有什麽深入交流。</p>
對這個解釋,錦衣衛也派人去查訪過,俞士悅平日和許韋昌並無往來。</p>
當然,這都是表麵東西,很多隱藏在背地裏的勾當,想查出來肯定很難。</p>
因此,朱祁玉隻能召見俞士悅,拐彎抹角將他敲打了一番。</p>
俞士悅年愈六十,被許韋昌害得差點晚節不保,一直深以為恥,剛才他反駁許韋昌和縱火桉有關,就是怕錦衣衛攀扯到自己身上,現在陳鎰說他跟許韋昌勾結,頓時羞憤欲絕,若不是顧忌在朝堂上,恐怕他就要挽著袖子毆打陳鎰去了。</p>
陳鎰冷笑一聲,對朱祁玉拱手道:“陛下,微臣此言並非空穴來風,昨夜大火燒毀的糧倉,恰巧是囤糧數量做多的那些,其他被查封的糧倉卻很少,這足以說明縱火凶徒對被抓的奸商名下倉庫位置和囤糧多寡了如指掌,而許韋昌正是京中糧會會首,這京中恐怕隻有他才有這個能耐。”</p>
“前兩日在城頭上,薛瑞也曾提醒朕盡快查出許韋昌下落,當時朕沒有放在心上,現在想來,頗有些後悔。”</p>
歎息一聲,朱祁玉看向陳鎰,對他道:“陳愛卿,既然你認為此桉和奸商許韋昌有關,便會同盧忠一起查縱火桉吧,務必盡快給百姓一個交代。”</p>
商量完此桉,順天府府尹劉賢出班,對朱祁玉道:“陛下,昨夜大火,燒毀了糧商們囤積的四十萬石糧食,幾乎占了所有糧行一半,今早百姓們得知消息後,已經開始搶購糧食,如果臣沒猜錯的話,接下來京中糧價將會再次暴漲,朝廷必須盡快像個對策才行,否則,今冬空有不忍言之事發生!”</p>
朝堂上君臣聞言,都擔心起來。</p>
先前糧價暴漲,百姓們怨聲載道,還好朝廷果斷出手,才將糧價重新壓下去,就這,糧價也比土木堡之戰前高了五成,現在糧商的糧食被燒毀,剩下的小糧商們手頭囤糧也不多,再加上京師戒嚴日久,糧食一直在消耗,卻沒有添補,無論是百姓還是商人們,手頭的糧食都不多了,可以預見,接下來糧價將會再次上漲。</p>
朱祁玉看向於謙,對他道:“於愛卿,五城兵馬司有管理市坊,時其物價之責,你務必督促各城兵馬司堂官,絕對不能助漲囤貨居奇的歪風邪氣。”</p>
說完,又看向陳鎰,對其道:“陳愛卿,上次督察院的巡城禦史就做的很不錯,一定要用好監察之權。”</p>
“臣遵旨!”</p>
兩人接受了這個命令。</p>
不過,戶部尚書金廉道:“陛下,打壓奸商恐怕隻是一時之舉,畢竟糧食才是根本問題,如今燒了幾十萬石糧食,此後糧食會越來越緊缺,就算強令糧食不許漲價,那些商人也會惜售,屆時更容易造成百姓恐慌,臣以為,朝廷是否要取官倉糧食賑濟百姓,平抑糧價?”</p>
朱祁玉對這個提議有些心動,忙問道:“那依大司徒之言,朝廷該如何做?”</p>
“臣已經了解過,先前朝廷堅壁清野,京畿百姓紛紛遷入城中,但他們所攜糧食有限,如今已近兩月,很多百姓手頭的糧食都消耗殆盡,這些人才是購買糧食的主要人群,就是按照現在的糧價,這些百姓恐怕也熬不了多久,所以臣覺得,官府應該開倉平價放糧平抑糧價,並廣設粥廠賑濟百姓!”金廉語氣鏗鏘道。</p>
“那朝廷能拿出多少糧食?”</p>
朱祁玉問了個群臣都關心的問題。</p>
說道這個,金廉就有點為難了,猶豫道:“朝廷能拿出多少糧食,取決於戰事持續多久,先前運進京城的糧食,要供二十萬將士吃喝,還要給京中官吏發放俸祿,現已消耗了大半,如果戰事繼續僵持下去,這剩下的官糧未免捉襟見肘,恐怕朝廷最多能拿出十萬石糧食。”</p>
順天府尹劉賢搖頭道:“十萬石太少,起碼拿出二十萬石,才夠將糧價壓下去,要保證無人餓死,怕是還得再加不少。”</p>
“臣以為不妥,城外二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都要消耗一萬餘石,通州糧隻剩下一半,應全部用於軍需,若是再拿出二十萬石,萬一戰事不順,後果不堪設想!”從城外趕回來參加朝會的石亨強烈表示反對。</p>
幾位大臣都沉默下來,相比於餓死一些百姓,城外二十萬大軍才是重重之重,萬一戰事延後,糧餉不濟,那還怎麽去跟瓦剌人打仗?</p>
隨後,又有幾個官員出班,向朝廷提出建議。</p>
其中,吏部文選司郎中李賢的建議,得到了大臣們的認可。</p>
他認為,在保證軍需的前提下,拿出十萬石糧食賑濟百姓,再號召京中官員勳戚、富商鄉紳捐糧,開設粥廠賑濟窮苦百姓,對積極響應之人授予義民等表彰,從而減輕朝廷壓力。</p>
賑濟百姓之事,朱祁玉交給了金廉全權負責,命他一定要保證不能餓死人。</p>
</p>
另外,又下令於謙,務必盡快擊退瓦剌人,解除京師戒嚴。</p>
……</p>
在兩天後,京師糧價果然暴漲。</p>
官府用盡各種手段平抑糧價後,糧價依舊居高不下,讓朝廷上下都極為擔憂。</p>
而在這期間,引發這一變局的薛瑞,卻一直在閉門反思,陷入了自我懷疑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