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什麽是「概念」?單簡而言,人類靠著「聯想」而把世上萬事萬物歸類而成為不同的「概念」。石頭a、石頭b和石頭c都有共通的特質,當小孩第一次看到石頭a時,他心中記住了這個經驗,當他看到石頭b時,他會「聯想」起早前看到的石頭a,因為石頭a和石頭b有著相同之處,而小孩正是執住了這些相同之處,不是他沒有看到石頭a和石頭b有不同的地方,而是他把焦點放在相同的地方。當他再看到石頭c時,他便會「聯想」起石頭a、石頭b和石頭c的共通之處。現在他可以把某種事物歸類,但這隻是一個念頭,在此時「概念」還沒有產生,因為即使他往後經驗裏看到成千上萬的不同種類的石頭,都看到這成千上萬的石頭的共通之處,但他不能形容什麽是「石頭」,因為他沒有方法去「形容」這些共通之處。但聰明的他想到一個方法「命名」,隻要他把自己觀察到石頭的共通之處,用一個符號或一個音節代表,那他對石頭a、石頭b和石頭c經聯想而歸類後所得的一個模糊的念頭,這個說不出、道不明的個人潛意識,經過「命名」而轉化為「意識」。利用「聯想」把事物的共同特質歸類後,這些共同特質成為一個念頭後,這個念頭便是「個人的潛意識」,所謂「潛意識」就我們心中明白了一些東西,但卻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相信你們都曾經試過,有些感受,或者有些心中所想,但卻未能化為「語言文字」說出來。
更進一步,你們都有相同的思考經驗,當你們思考問題時,是自己在腦海中向自己說話,你們是用語言來思考的,當然你們可以把思想化為圖像。例如吃飯,你們有2種思考的方式,一是自己對自己說「吃飯了」,另一種是自己腦海中浮現出「一碗飯」的圖像。如果用圖像來思考,那個看過上千萬塊石頭的小孩,當他想起石頭時,他腦海中隻會浮現了一塊石頭,但他沒有意識到這個圖像已經是他歸納了上千萬塊石頭的綜合圖像,可以說他腦海中浮現的這一塊石頭,便是一個「概念」雛型。
但事實上,世上的事物及宇宙的規律是難以用一個有形的圖像來代表,即使你因著自己的經驗能把一些抽象的規律歸類,但你又會怎樣去說出這類型的經驗呢?說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圖像來代表的一些經驗的體會,便是我們的「個人潛意識」。人類發明用一些符號或音節去代表這些「說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圖像來代表」的經驗,這便是「命名」,但「說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圖像來代表」的經驗即使給了一個「名字」,成為一種「抽象意念」。但不要忘記,人類並沒有所謂心靈感應,即是我把這一堆「抽象意念」命名為a,但我另一個朋友或家人這麽親近,也不會有和我一模一樣的經驗,或者即使遇到相似的經驗,因大家的聯想不同,所以歸類事物的方式也不同,他們都不會理解名字a在我的心目中是代表那一堆「抽象意念」。
再以「石頭」為例,小孩a看過100塊石頭,而把它們歸類為一個圖像,及把這個圖像命名。而同樣,小孩b也看了100塊石頭,而即使這100塊石頭與小孩a看到的是一模一樣,但在把它們歸類為成腦海中的一圖像時,小孩a及小孩b心中的圖像會大致相同,但卻不會一模一樣,而當小孩b把這個圖像命名為yb。當小孩a及小孩b用語言交流時,一個及一個說yb,他們如何得知大家其實正在形容同一種東西呢?所以雙方即使有「語言文字」作交流,但其實他們仍然是不能溝通的。但事實上,人類真的能利用語言文字來作溝通,其中的關鍵會是什麽呢?
關鍵是「意識」。人類還是通過「命名」作為「意識」的發端,即是我們的智慧之光。但運作上有點複雜,在人類的「命名」的經驗裏,不隻是「命名」一種事物,而是由「看得到、摸得著」的事物開始「命名」。客觀而實在的事物,即使不同人給這件事物起了不同的「命字」,但可以把這個概念統一起來,而達到互相理解。當小孩a及小孩b用語言交流時,一個說「石頭」而另一個說是yb,大家溝通不了時,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各自找一塊石頭放在對方麵對,那便大家有了共識,可能兩個小孩決定「石頭」這個東西叫cv。但那些「說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圖像來代表」的相類似經驗,不可以拿出來給大家看看,讓大家有共識,共同把這種經驗命名為「概念a」。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用「聯想」的方法。
「聯想」的進一步是「想像」。例如︰「傷心」這個抽象的概念,是人人都經曆過的,我現在一說「傷心」這個字眼,可能你會聯想「痛」的經驗。如果我們都是原始人,剛剛學會了「命名」實在的東西,而我現在有「傷心」這種感覺,我想告訴你,但由於「傷心」這個感覺很抽象,甚至虛無飄渺,雖然我已經把「傷心」這種感覺命名為qq,而你也已經把「傷心」這種感覺命名為dd。但在我們在交流時,我說qq,你說dd,簡直就是「雞同鴨講」。於是我便想到了一種方法,我出去打獵時找回來一個動物的心髒,在你麵前用箭插住這個心髒,又指指自己心髒的位置,又指指你心髒的位置,當時你會聯想到如果自己的心髒插上一枝箭,會是什麽感覺,那便是「痛」的感覺。在大家能夠交流下,共同把「傷心」這種感覺命名為「痛」。
可能你會問,原始人知道什麽叫心髒嗎?他們又會知道自己身上長有「心髒」這個器官,又會同共知道「心髒」長在什麽位置?這是一個好問題,上述的解釋隻是一個例子,但這個例子不是著眼於「聯想」,而是著眼於「命名」。語言文字初始形成時,人類是通過「命名」來積累經驗,人類不同的群族運用自己歸納的方法來給客觀事物「命名」,最初是看得到、摸得著的事物,因為此中的分歧是最少的。接著是一些相同的經驗,例如向「前」行這個意念,一個人向其他族人用手指向「前方」指一指,大家便明白了,便開始把這些意念共同「名命」為yy。到最後「命名」的是「那些說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圖像來代表」的相類似經驗,而方法是利用從前「命名」的基礎,每一個「名字」便是一個「概念」,利用「實在的概念」來形容「抽象的概念」,正如「傷心」這個例子,便是透過人類的「聯想力」把不同的「概念」連結在一起,令來自同一個族群的人,利用「命名」及「聯想」而形成自己的語言文字體係,而語言文字的體係其實是由不同「名字」所構成。「走」是一個「名字」代表一個「概念」,「向」+「前」+「走」=3個「名字」組合而成的句子,而這些「名字」的不同組合,便會演變成不同的句子。人類的知識,由「名字」構成「句子」再構成「文章」而得以超越時間及空間而保存下來。
更進一步,你們都有相同的思考經驗,當你們思考問題時,是自己在腦海中向自己說話,你們是用語言來思考的,當然你們可以把思想化為圖像。例如吃飯,你們有2種思考的方式,一是自己對自己說「吃飯了」,另一種是自己腦海中浮現出「一碗飯」的圖像。如果用圖像來思考,那個看過上千萬塊石頭的小孩,當他想起石頭時,他腦海中隻會浮現了一塊石頭,但他沒有意識到這個圖像已經是他歸納了上千萬塊石頭的綜合圖像,可以說他腦海中浮現的這一塊石頭,便是一個「概念」雛型。
但事實上,世上的事物及宇宙的規律是難以用一個有形的圖像來代表,即使你因著自己的經驗能把一些抽象的規律歸類,但你又會怎樣去說出這類型的經驗呢?說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圖像來代表的一些經驗的體會,便是我們的「個人潛意識」。人類發明用一些符號或音節去代表這些「說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圖像來代表」的經驗,這便是「命名」,但「說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圖像來代表」的經驗即使給了一個「名字」,成為一種「抽象意念」。但不要忘記,人類並沒有所謂心靈感應,即是我把這一堆「抽象意念」命名為a,但我另一個朋友或家人這麽親近,也不會有和我一模一樣的經驗,或者即使遇到相似的經驗,因大家的聯想不同,所以歸類事物的方式也不同,他們都不會理解名字a在我的心目中是代表那一堆「抽象意念」。
再以「石頭」為例,小孩a看過100塊石頭,而把它們歸類為一個圖像,及把這個圖像命名。而同樣,小孩b也看了100塊石頭,而即使這100塊石頭與小孩a看到的是一模一樣,但在把它們歸類為成腦海中的一圖像時,小孩a及小孩b心中的圖像會大致相同,但卻不會一模一樣,而當小孩b把這個圖像命名為yb。當小孩a及小孩b用語言交流時,一個及一個說yb,他們如何得知大家其實正在形容同一種東西呢?所以雙方即使有「語言文字」作交流,但其實他們仍然是不能溝通的。但事實上,人類真的能利用語言文字來作溝通,其中的關鍵會是什麽呢?
關鍵是「意識」。人類還是通過「命名」作為「意識」的發端,即是我們的智慧之光。但運作上有點複雜,在人類的「命名」的經驗裏,不隻是「命名」一種事物,而是由「看得到、摸得著」的事物開始「命名」。客觀而實在的事物,即使不同人給這件事物起了不同的「命字」,但可以把這個概念統一起來,而達到互相理解。當小孩a及小孩b用語言交流時,一個說「石頭」而另一個說是yb,大家溝通不了時,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各自找一塊石頭放在對方麵對,那便大家有了共識,可能兩個小孩決定「石頭」這個東西叫cv。但那些「說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圖像來代表」的相類似經驗,不可以拿出來給大家看看,讓大家有共識,共同把這種經驗命名為「概念a」。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用「聯想」的方法。
「聯想」的進一步是「想像」。例如︰「傷心」這個抽象的概念,是人人都經曆過的,我現在一說「傷心」這個字眼,可能你會聯想「痛」的經驗。如果我們都是原始人,剛剛學會了「命名」實在的東西,而我現在有「傷心」這種感覺,我想告訴你,但由於「傷心」這個感覺很抽象,甚至虛無飄渺,雖然我已經把「傷心」這種感覺命名為qq,而你也已經把「傷心」這種感覺命名為dd。但在我們在交流時,我說qq,你說dd,簡直就是「雞同鴨講」。於是我便想到了一種方法,我出去打獵時找回來一個動物的心髒,在你麵前用箭插住這個心髒,又指指自己心髒的位置,又指指你心髒的位置,當時你會聯想到如果自己的心髒插上一枝箭,會是什麽感覺,那便是「痛」的感覺。在大家能夠交流下,共同把「傷心」這種感覺命名為「痛」。
可能你會問,原始人知道什麽叫心髒嗎?他們又會知道自己身上長有「心髒」這個器官,又會同共知道「心髒」長在什麽位置?這是一個好問題,上述的解釋隻是一個例子,但這個例子不是著眼於「聯想」,而是著眼於「命名」。語言文字初始形成時,人類是通過「命名」來積累經驗,人類不同的群族運用自己歸納的方法來給客觀事物「命名」,最初是看得到、摸得著的事物,因為此中的分歧是最少的。接著是一些相同的經驗,例如向「前」行這個意念,一個人向其他族人用手指向「前方」指一指,大家便明白了,便開始把這些意念共同「名命」為yy。到最後「命名」的是「那些說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圖像來代表」的相類似經驗,而方法是利用從前「命名」的基礎,每一個「名字」便是一個「概念」,利用「實在的概念」來形容「抽象的概念」,正如「傷心」這個例子,便是透過人類的「聯想力」把不同的「概念」連結在一起,令來自同一個族群的人,利用「命名」及「聯想」而形成自己的語言文字體係,而語言文字的體係其實是由不同「名字」所構成。「走」是一個「名字」代表一個「概念」,「向」+「前」+「走」=3個「名字」組合而成的句子,而這些「名字」的不同組合,便會演變成不同的句子。人類的知識,由「名字」構成「句子」再構成「文章」而得以超越時間及空間而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