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蘇白梨果幾人都是芝麻粒大小的官,若非大朝會,他們都沒上朝的資格,自然走在最後。梨果悄聲問,“你怎麽讓監察司去查這案子?”六部九卿的官員對監察司向來是敬而遠之的。
蘇白給梨果個眼神,大家一並去了蘇家,連朱慶也跟著去了。蘇白幾人動作太快,朱慶還不知道趙長卿要與夏文和離的事,都是一道自邊城來的,且趙長卿與朱家是正經親戚,朱慶自然想問一問原由。
蘇白回了家方道,“咱們做官未久,夏少卿可是在帝都熬了多年,肯定比咱們有人脈,六部九卿,他比咱們熟。監察司卻不一樣,這是陛下一個人的機構,夏少卿再長的手,恐怕也伸不進去。”
朱慶問,“卿表妹真要和離?”這可不是小事。
梨果道,“要不是真的,今天也不能上本。”
朱慶道,“你們也不知會我一聲,難道我不是卿表妹的兄弟?”
淩騰道,“這事兒,也不必咱們都上,不然露了根底不說,倒顯著結黨似的。雖說如今咱們官位不顯,小心無大錯。倒是朱大伯那裏,你得去說一聲了。”
朱慶道,“這是自然。”他自幼念書,與趙長卿見得也不多,真正親近起來還是這兩年,大家都在帝都,他定親成親,趙長卿都過去幫襯,很是盡心。他娘與趙長卿關係是真的好。
果然,袁氏一聽兒子說趙長卿要和離的事,當即傻眼,問,“什麽時候的事?”
朱慶道,“就前天。夏家悄悄給夏文納了個妾,藏在夏少卿府上,卿表妹連知道都不知道,如今那妾室都有了身子。”
袁氏一拍桌子,恨聲道,“爛泥扶不上的牆的種子!一家子混賬!這事不能算完!”就是為子嗣納妾,也沒夏家這樣幹的!
朱慶道,“早上阿白他們在朝上狠狠參了夏文一本,連帶著夏少卿府上,如今監察司在查此事。”
袁氏又傻了,問,“難不成還經了禦前?”
朱慶道,“卿表妹是誥命,想要和離可不容易,自然先得把夏家按下去,不然他們拿卿表妹無子的事來說,更不好和離。”
袁氏生氣,是氣夏家行事不講究,她真沒想到趙長卿是真要和離,袁氏問,“這麽說,長卿是一定要和離了。”
“我看是這樣,要不,阿騰阿白他們也不會真就上本把事鬧大。”
袁氏輕歎,“這就有些急了,五六年的夫妻,隻要把那不安分的女人處置了,繼續過日子就是。”
朱慶道,“這是別想了,監察司真查明了此事,我看,夏文官位難保,還怎麽繼續過日子?”其實,這些爛事兒,哪個豪門都不罕見,但,一旦鬧出來,鬧到朝廷上來,這就是私德有虧。
袁氏歎口氣,夏文前程挺不錯的,如今撕破臉,真斷了夏文的仕途,看來趙長卿是真不準備回頭了。袁氏道,“出了這樣的大事,我竟不知道,我得去瞧瞧長卿。”
朱慶道,“卿表妹去了西山蘇先生的別院,娘你要去,問明白卿表妹的意思,夏家那邊,總要有個長輩去交涉。蘇先生與卿表妹親近,到底不若咱們是骨肉之親,名正言順。”
袁氏道,“這是當然。”
朱慶歎口氣,袁氏問,“好端端的,歎什麽氣?”
朱慶道,“這和離,隻怕不好離。”
袁氏道,“這不用擔心,長卿吃不了虧,你趙家表叔救過太後娘娘的性命,既經了禦前,總有幾分香火情的。”
朱慶嚇一跳,問,“娘,趙家表叔救過太後娘娘的性命麽?”
“是啊。”袁氏歎,“我如今精神頭也短了,竟沒跟你說過。說來都是十來年前的事了,那會兒你還小,這些事,也沒人你們小人家說。就是先帝四皇子謀逆時,劫持了先仁德親王與太後娘娘到邊城,要出西平關。那會兒太後娘娘還沒入宮呢,長卿他爹是百戶,碰巧救了太後娘娘。”想到趙勇這運道,袁氏也得感歎,誰能想到當初趙勇救個小女孩兒,如今這小女孩兒就成了太後呢。趙勇年紀並不算大,說不得還大有前程。
袁氏對兒子道,“你心裏有數就成了,咱們這樣的人家,也不要到處嚷嚷,倒叫人笑話。”孩子們都有了出息,隻是這官場,獨木難支,心裏有數,互相幫襯才好。
朱慶笑,“難道我還不知道這個。”
袁氏一笑,“不過白囑咐你一句。”
袁氏帶著兒媳婦程氏一道去的,她就這一個兒子,教導媳婦也用心,道,“我是看著長卿長大的,她就如同我的女兒一樣。你們定親成親,都是她過去幫著我一並料理的。“
趙長卿並不是難相處的人,程氏嫁到朱家,自然與趙長卿有所來往,她問,“太太,表妹這是鐵了心要和離麽?”趙長卿這個年紀,和離後還能嫁什麽人呢?不見得比夏文更好。
“長卿啊……”袁氏歎,“她行事素來不與常人同,你留心看就知道了。”袁氏已有了些年紀,這幾十年的閱曆也不是假的,別的女人和離,沒有娘家怎麽成?如今,趙家還在邊城不知此事,蘇白幾人便已為趙長卿出頭。
這些,都是趙長卿先前結下的善緣。
近幾年,袁氏越發有些明白當初為何老太太在世時這樣看中趙長卿,甚至幾番想將趙長卿許配給朱家子孫了。
可惜,彼時無人看到趙長卿的價值。
或者,人這一生就是這樣不得圓滿,如趙長卿這樣的人,偏偏不能生育。一個孩子重要,還是趙長卿更重要,這個選擇並不容易,起碼在袁氏看來,夏家卸磨殺驢的時機選錯了。
當然,現在絕不能承認趙長卿不能生育,蘇神醫都說趙長卿的身體是好的,要懷疑的是那姓李小賤人肚子才是!
袁氏見到趙長卿時,趙長卿的心情已經調節的很不錯了,起碼,袁氏看不出趙長卿半點即將和離的痛楚與狼狽來。
趙長卿這樣,袁氏臉上也就沒什麽悲戚了,她歎一聲,道,“要不是聽阿慶說,我都不知道出了這樣的大事。那些養不熟的白眼狼,隻當咱們家沒人還是好欺負怎地?長卿,你心裏有個主意沒?”
其實,趙長卿自己也沒料到蘇白幾個這麽快在朝中發難夏家,她道,“我已經寫信回家,讓父親寫一封請求我與夏家和離的折子送來。現在監察司介入此事,反是簡單了,隻要監察司公公正正的查,監察司一結案,我就上書和離。”這就是誥命在身的好處與壞處了,誥命和離素來罕見,這是要經官的。
趙長卿思路清晰,袁氏心下感歎,夏家實在作死,趙長卿平日裏和氣歸和氣,可是半點不好惹。袁氏皺眉,“咱家與監察司素無交情,聽說,監察司極不近人情的。”要是別的衙門,去朱大老爺府上求一求,總能走一走關係。
趙長卿道,“滿朝文武,沒哪個真與監察司有交情的。咱們沒有,夏家也沒有。監察司既要查,這樣的小事,不會耽擱太久,待監察司查過,夏家定會糾纏的,到時怕要麻煩伯娘替我出頭。”
袁氏道,“這有什麽麻煩的,都是應當的。既然你定了心意,我就也不勸你了。你年歲也不大,又有這樣的本領與容貌,有空還是要想想接下來怎麽辦?”
趙長卿知袁氏好意,點頭應了。
她已是不打算再成親的了,盡管不想承認,可兩輩子都無子,或者真是她身子有問題。既然命中注定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她何必要嫁去別人家做牛做馬。她不缺銀錢,將來收養幾個孩子,過把做母親的癮就是了。
趙長卿留袁氏婆媳一道用午飯,不想午飯還沒吃完,監察司的人就來了。
袁氏微露驚容,趙長卿輕描淡寫,“興許是來問我些夏家的事情,我去去就來,伯娘安心用飯。”
袁氏有些不放心,叮囑道,“多帶幾個人再過去。”
趙長卿應了。
趙長卿委實未料到,這麽一點小事能驚動監察司司長林大人。
來人是林隨。
林隨身邊跟著一個相貌平平的百戶,幾個黑衣勁裝的監察司的侍衛。
趙長卿與林隨見麵有限,但,每次見麵,趙長卿都要在內心感歎一聲,造物者實在偏心,將這等美貌付與一個男人,實在浪費。
與林隨彼此相見過,林隨冷冷開口,“本官奉陛下口諭調查夏家私德之事,此事,趙安人是當事人之一,想來是知道一些內情的。”
趙長卿道,“我也是前天才知道司直郎納妾之事的。”
林隨問,“趙安人是如何知道的?”
趙長卿沒有半點保留的說出來,連帶著她與李氏的淵源一並說了。林隨聽得唇角一勾,按理,這隻是一個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動作,但林隨就能從這小小的一勾唇中表現出那種別提多可恨的幸災樂禍來。趙長卿這樣沉穩的人都給他一勾唇勾得心火暗起,問,“這很可笑?”
林隨真就給她笑了一個,點頭道,“本官最愛聽這些忘恩負義的事兒了。是很可笑。”
趙長卿:……
蘇白給梨果個眼神,大家一並去了蘇家,連朱慶也跟著去了。蘇白幾人動作太快,朱慶還不知道趙長卿要與夏文和離的事,都是一道自邊城來的,且趙長卿與朱家是正經親戚,朱慶自然想問一問原由。
蘇白回了家方道,“咱們做官未久,夏少卿可是在帝都熬了多年,肯定比咱們有人脈,六部九卿,他比咱們熟。監察司卻不一樣,這是陛下一個人的機構,夏少卿再長的手,恐怕也伸不進去。”
朱慶問,“卿表妹真要和離?”這可不是小事。
梨果道,“要不是真的,今天也不能上本。”
朱慶道,“你們也不知會我一聲,難道我不是卿表妹的兄弟?”
淩騰道,“這事兒,也不必咱們都上,不然露了根底不說,倒顯著結黨似的。雖說如今咱們官位不顯,小心無大錯。倒是朱大伯那裏,你得去說一聲了。”
朱慶道,“這是自然。”他自幼念書,與趙長卿見得也不多,真正親近起來還是這兩年,大家都在帝都,他定親成親,趙長卿都過去幫襯,很是盡心。他娘與趙長卿關係是真的好。
果然,袁氏一聽兒子說趙長卿要和離的事,當即傻眼,問,“什麽時候的事?”
朱慶道,“就前天。夏家悄悄給夏文納了個妾,藏在夏少卿府上,卿表妹連知道都不知道,如今那妾室都有了身子。”
袁氏一拍桌子,恨聲道,“爛泥扶不上的牆的種子!一家子混賬!這事不能算完!”就是為子嗣納妾,也沒夏家這樣幹的!
朱慶道,“早上阿白他們在朝上狠狠參了夏文一本,連帶著夏少卿府上,如今監察司在查此事。”
袁氏又傻了,問,“難不成還經了禦前?”
朱慶道,“卿表妹是誥命,想要和離可不容易,自然先得把夏家按下去,不然他們拿卿表妹無子的事來說,更不好和離。”
袁氏生氣,是氣夏家行事不講究,她真沒想到趙長卿是真要和離,袁氏問,“這麽說,長卿是一定要和離了。”
“我看是這樣,要不,阿騰阿白他們也不會真就上本把事鬧大。”
袁氏輕歎,“這就有些急了,五六年的夫妻,隻要把那不安分的女人處置了,繼續過日子就是。”
朱慶道,“這是別想了,監察司真查明了此事,我看,夏文官位難保,還怎麽繼續過日子?”其實,這些爛事兒,哪個豪門都不罕見,但,一旦鬧出來,鬧到朝廷上來,這就是私德有虧。
袁氏歎口氣,夏文前程挺不錯的,如今撕破臉,真斷了夏文的仕途,看來趙長卿是真不準備回頭了。袁氏道,“出了這樣的大事,我竟不知道,我得去瞧瞧長卿。”
朱慶道,“卿表妹去了西山蘇先生的別院,娘你要去,問明白卿表妹的意思,夏家那邊,總要有個長輩去交涉。蘇先生與卿表妹親近,到底不若咱們是骨肉之親,名正言順。”
袁氏道,“這是當然。”
朱慶歎口氣,袁氏問,“好端端的,歎什麽氣?”
朱慶道,“這和離,隻怕不好離。”
袁氏道,“這不用擔心,長卿吃不了虧,你趙家表叔救過太後娘娘的性命,既經了禦前,總有幾分香火情的。”
朱慶嚇一跳,問,“娘,趙家表叔救過太後娘娘的性命麽?”
“是啊。”袁氏歎,“我如今精神頭也短了,竟沒跟你說過。說來都是十來年前的事了,那會兒你還小,這些事,也沒人你們小人家說。就是先帝四皇子謀逆時,劫持了先仁德親王與太後娘娘到邊城,要出西平關。那會兒太後娘娘還沒入宮呢,長卿他爹是百戶,碰巧救了太後娘娘。”想到趙勇這運道,袁氏也得感歎,誰能想到當初趙勇救個小女孩兒,如今這小女孩兒就成了太後呢。趙勇年紀並不算大,說不得還大有前程。
袁氏對兒子道,“你心裏有數就成了,咱們這樣的人家,也不要到處嚷嚷,倒叫人笑話。”孩子們都有了出息,隻是這官場,獨木難支,心裏有數,互相幫襯才好。
朱慶笑,“難道我還不知道這個。”
袁氏一笑,“不過白囑咐你一句。”
袁氏帶著兒媳婦程氏一道去的,她就這一個兒子,教導媳婦也用心,道,“我是看著長卿長大的,她就如同我的女兒一樣。你們定親成親,都是她過去幫著我一並料理的。“
趙長卿並不是難相處的人,程氏嫁到朱家,自然與趙長卿有所來往,她問,“太太,表妹這是鐵了心要和離麽?”趙長卿這個年紀,和離後還能嫁什麽人呢?不見得比夏文更好。
“長卿啊……”袁氏歎,“她行事素來不與常人同,你留心看就知道了。”袁氏已有了些年紀,這幾十年的閱曆也不是假的,別的女人和離,沒有娘家怎麽成?如今,趙家還在邊城不知此事,蘇白幾人便已為趙長卿出頭。
這些,都是趙長卿先前結下的善緣。
近幾年,袁氏越發有些明白當初為何老太太在世時這樣看中趙長卿,甚至幾番想將趙長卿許配給朱家子孫了。
可惜,彼時無人看到趙長卿的價值。
或者,人這一生就是這樣不得圓滿,如趙長卿這樣的人,偏偏不能生育。一個孩子重要,還是趙長卿更重要,這個選擇並不容易,起碼在袁氏看來,夏家卸磨殺驢的時機選錯了。
當然,現在絕不能承認趙長卿不能生育,蘇神醫都說趙長卿的身體是好的,要懷疑的是那姓李小賤人肚子才是!
袁氏見到趙長卿時,趙長卿的心情已經調節的很不錯了,起碼,袁氏看不出趙長卿半點即將和離的痛楚與狼狽來。
趙長卿這樣,袁氏臉上也就沒什麽悲戚了,她歎一聲,道,“要不是聽阿慶說,我都不知道出了這樣的大事。那些養不熟的白眼狼,隻當咱們家沒人還是好欺負怎地?長卿,你心裏有個主意沒?”
其實,趙長卿自己也沒料到蘇白幾個這麽快在朝中發難夏家,她道,“我已經寫信回家,讓父親寫一封請求我與夏家和離的折子送來。現在監察司介入此事,反是簡單了,隻要監察司公公正正的查,監察司一結案,我就上書和離。”這就是誥命在身的好處與壞處了,誥命和離素來罕見,這是要經官的。
趙長卿思路清晰,袁氏心下感歎,夏家實在作死,趙長卿平日裏和氣歸和氣,可是半點不好惹。袁氏皺眉,“咱家與監察司素無交情,聽說,監察司極不近人情的。”要是別的衙門,去朱大老爺府上求一求,總能走一走關係。
趙長卿道,“滿朝文武,沒哪個真與監察司有交情的。咱們沒有,夏家也沒有。監察司既要查,這樣的小事,不會耽擱太久,待監察司查過,夏家定會糾纏的,到時怕要麻煩伯娘替我出頭。”
袁氏道,“這有什麽麻煩的,都是應當的。既然你定了心意,我就也不勸你了。你年歲也不大,又有這樣的本領與容貌,有空還是要想想接下來怎麽辦?”
趙長卿知袁氏好意,點頭應了。
她已是不打算再成親的了,盡管不想承認,可兩輩子都無子,或者真是她身子有問題。既然命中注定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她何必要嫁去別人家做牛做馬。她不缺銀錢,將來收養幾個孩子,過把做母親的癮就是了。
趙長卿留袁氏婆媳一道用午飯,不想午飯還沒吃完,監察司的人就來了。
袁氏微露驚容,趙長卿輕描淡寫,“興許是來問我些夏家的事情,我去去就來,伯娘安心用飯。”
袁氏有些不放心,叮囑道,“多帶幾個人再過去。”
趙長卿應了。
趙長卿委實未料到,這麽一點小事能驚動監察司司長林大人。
來人是林隨。
林隨身邊跟著一個相貌平平的百戶,幾個黑衣勁裝的監察司的侍衛。
趙長卿與林隨見麵有限,但,每次見麵,趙長卿都要在內心感歎一聲,造物者實在偏心,將這等美貌付與一個男人,實在浪費。
與林隨彼此相見過,林隨冷冷開口,“本官奉陛下口諭調查夏家私德之事,此事,趙安人是當事人之一,想來是知道一些內情的。”
趙長卿道,“我也是前天才知道司直郎納妾之事的。”
林隨問,“趙安人是如何知道的?”
趙長卿沒有半點保留的說出來,連帶著她與李氏的淵源一並說了。林隨聽得唇角一勾,按理,這隻是一個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動作,但林隨就能從這小小的一勾唇中表現出那種別提多可恨的幸災樂禍來。趙長卿這樣沉穩的人都給他一勾唇勾得心火暗起,問,“這很可笑?”
林隨真就給她笑了一個,點頭道,“本官最愛聽這些忘恩負義的事兒了。是很可笑。”
趙長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