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大人有什麽萬全之策,謝莫如對外麵形勢並不清楚,缺少準確的信息來源,她也無法猜測出寧大人的手段。


    既然猜不出,謝莫如索性就不猜了。


    二月二龍抬頭。


    天猶寒,小花園裏卻已是迎春吐蕊,新筍鮮嫩了,杜鵑樹也枝條轉綠,發出新芽,謝莫如喜歡春天這種嬌嫩的綠意,帶著勃勃的生機。看著這些花兒啊草啊,便讓人覺著,活著實在是一件無比美好的事。


    丫環來叫謝莫如回去用早飯時,時辰與往日不差分毫,她規矩嚴明,起居三餐自有法度,隻是,在這樣一個普通的春天的早晨,竟無端生出些許流連之意。


    早飯是春餅。


    龍抬頭是吃春餅的節日,桌上擺好一碟玉色薄餅,一盤炒綠豆芽,一盤合菜,一盤韭黃肉絲,一盤炒雞蛋。綠豆芽要炒得脆,合菜則是肉絲、菠菜、粉絲、黃花、木耳合炒。裹在春餅裏吃,味道不壞。其實,聽張嬤嬤說,正經春餅的吃法兒,除了這四樣熱菜,還須有些冷盤,譬如小肚切絲、火腿絲、熏肘子絲、醬肘子絲、蔻仁、香腸、爐肉、薰雞絲之類,再配以甜麵醬與魯地的羊角蔥,才叫香呢。奈何謝莫如一向不喜歡吃或醃或醬的肉類,故此冷盤便免了。


    吃過春餅,又進了一碗珍珠米粥,謝莫如起身漱口,梳妝後到正小院兒外請過安,便去鬆柏院了。


    謝太太近日心情舒暢,次子要出使西蠻,可見是得皇帝青眼的。今日又是過節的日子,見謝莫如請安不禁眉開眼笑,“坐吧。”她已知曉,次子能出使西蠻,起因還是這個長孫女提的醒兒。拋去近來越發倚重謝莫如不說,謝太太看謝莫如實在越發順眼,笑問,“可吃過春餅了?”


    “吃了。”謝莫如接過素藍捧上的茶,呷一口道,“平日裏都想不起吃這個。”其實挺好吃。


    謝莫憂道,“是啊,尤其今年的薰雞絲,百吃不厭。”


    謝太太不由笑道,“可見是合了咱們二姑娘的口味。”


    “大合大合。”謝莫憂搖頭晃腦,引得謝太太一樂。


    說笑幾句,姐妹二人便去華章堂上學去了。


    今天是龍抬頭的大日子,民間吃過春餅,就要準備耕種之事了,朝廷也有親耕親蠶的盛大儀式。謝柏傍晚帶了宜安公主一並回府吃飯。


    宜安公主也樂得來謝家,以往在宮中時,宜安公主還真盼著自己開府,當家作主,豈不自在。如今這開府嫁人,來往的也就是宮裏與文康長公主、承恩公府三處,再有,便是謝家了。


    謝府自然置辦得上等席麵兒,謝莫如也沒能回杜鵑院與母親一並用飯。自從年酒事件之後,宜安公主待謝莫如便有幾分客氣了。如今,不到萬不得已,她都不大願意同謝莫如打交道。大過年的,她就替太後傳了一回話兒,結果,把太後身邊兒的老嬤嬤給折進去了。她就一道請吃了回年酒,永福公主進靜心庵了……這兩件事,要說怪到宜安公主頭上,宜安公主有些冤,可是吧,多多少少的都與她有些關係。鬧得宜安公主好不惶恐,進宮請安也是戰戰兢兢的,還是太後安慰她幾句,說事情不怪她,宜安公主這才好了些。並且下定決心,以後盡量遠離謝莫如。


    太會生事了!


    尤其是,生了事吧,謝莫如總是非常占理,吃掛落的都是別人。


    都說謝莫如像大長公主,甭管這種說法是真是假吧,宜安公主雖也是自幼長於宮廷,但她對大長公主當真不熟悉。不過宜安公主還是覺著,倘大長公主也似謝莫如這般厲害,也不怪當初能掌政多年了。


    宜安公主對謝莫如有幾分疏離,謝柏與謝莫如卻是極親近的。待晚宴過後,宜安公主謝柏二人回了蒼柏院休息,謝柏還特意吩咐墨菊,“明日著人去杜鵑院說一聲,後兒個休沐,問莫如有沒有空,一道出去踏春。”


    墨菊恭敬應下,宜安公主身邊的侍女服侍著公主駙馬洗漱。待洗漱後,宜安公主方道,“你後兒個不是去給李公子賀壽麽。”


    “是啊,莫如也認得李樵,正好一道去。”謝柏笑悠悠地。


    宜安公主正坐在妝鏡台前由侍女服侍著通頭,不禁問,“難道隻帶莫如一個?莫憂不去?”她更喜歡天真明媚的謝莫憂一些。


    謝柏道,“莫憂又不認得李樵。”


    宜安公主望向鏡中的丈夫,嗔道,“你這叔叔當的,罷了,你就帶莫如去吧。”就李樵這名聲,丈夫這般毫無顧忌的帶著謝莫如去,要她說,總是不大妥當的。隻是,丈夫又與李樵交好,她也覺著李樵當初那事兒委實冤枉,可這黑鍋李樵已經背了,與之來往,還是要當心一些方好。不過,事涉謝莫如,她還是少開口吧。


    第二日,墨菊過去杜鵑院傳話已是晌午時分了,主要是早上要服侍主子,頭晌她倒是有空,謝莫如卻是要去華章堂上課的。待晌午過來杜鵑院,墨菊都覺著有些晚,謝莫如倒是沒說什麽,隻是問,“莫憂去麽?


    墨菊道,“二爺並未交待奴婢去芍藥院,想來二姑娘是不去的。”


    謝莫如心下便明白了,明天的得程肯定與李樵相關。點點頭,打發墨菊下去吃茶了。墨菊生怕謝莫如誤會,特意與紫藤解釋道,“論理,昨兒晚上二爺交待的,今兒早我就該過來。隻是我早上不得空,叫小丫環過來,又怕說不明白,頭晌過來,大姑娘在華章堂上學,就耽擱到了這會兒。”


    紫藤性子偏直,直接道,“墨菊姐姐放心,我們姑娘再好脾氣不過。”


    墨菊笑,“是啊。”大姑娘的脾氣好壞不論,不過,大姑娘素來對蒼柏院不錯,但,越是如此,墨菊身為蒼柏院的首席大丫環,越發要將事情做圓滿方好。


    謝莫如未將這點兒小事放心上,她一直以為謝柏又要拿她做個幌子啥的,卻是未料及二月初四是李樵的生辰。


    謝莫如問,“要不要準備生辰禮?”總不好白白的上門吃飯。


    謝柏道,“放心,我都備好了,算是咱倆的。”


    謝莫如便不再說什麽。


    這次出門很順利,自從永福公主去了庵裏,謝莫如再想跟謝柏出門啥的,謝太太就不大管了,謝莫憂也不瞎吃醋了。她現在簡直求神拜佛的不願意同謝莫如一道出門,太提心吊膽了。她二叔要帶謝莫如出去,去就去唄,那是二叔膽子大。


    謝莫如換一身厚料子男式春衫,梳的也是男子的發髻,與謝柏一道騎馬出城。春日天,路畔,楊柳抽芽,鳥雀開嗓,農人春忙,哪怕春風猶寒,也擋不住那種春日特有的蓬勃。


    馬跑的並不快,一則謝莫如騎術尚淺,二則,春光大好,怎忍快行。


    十裏鋪並不遠,出城十裏的地方,騎馬一個時辰也就到了。叔侄二人出城早,到十裏鋪的李氏莊園時也隻是巳中。李氏莊園並不大,三進的宅子大小,卻隻建成大四合院,故此,瞧著倒也寬敞。院中有花有竹有高樹有茅亭有新井,還有籬笆圍出個小菜園,論建造不比帝都府第講究,不過青磚灰瓦白牆,襯著四周青山綠水村落農人,亦有一番古拙情致。


    李樵在院中忙碌,見到謝伯一行進來連忙起身來迎,笑道,“沒聽到門口動靜,漢喬,有失遠迎。”


    謝莫如行一禮,笑,“李先生好。”


    李樵還禮,笑,“謝姑娘不必多禮,去歲見過。賢叔侄裏麵請。”在前麵帶路。


    謝柏見李樵手上都是泥土,笑問他,“在忙什麽?”


    “院子裏的春筍,再不挖就老了。”李樵坦坦蕩蕩的看謝莫如一眼,笑道,“去歲原見過姑娘,今朝要不是與漢喬同來,我險些認不出來了。”


    謝莫如笑,“先生還是老樣子。”一載未見,李樵還是那幅悠然見南山的打扮,青布衣,黑布鞋,較之去歲,隻少一支竹杖。


    李樵請叔侄二人去茅亭中坐,他去洗了手,帶著小仆端來茶水。謝莫如見裏麵是陶杯裏泡著幾片竹葉,聞一聞,自有一股竹葉清香,倒也雅致。李樵笑,“早茶還沒下來,去歲的茶喝完了,我嫌白水無味,這是前些天炒的竹葉,湊合著喝吧。”


    謝柏笑,“九江真雅人也。”


    “喝竹葉茶就是雅人,那世間最雅的肯定是以竹為食的貓熊了。”


    謝莫如輕笑,想著李樵怪風趣的,倒不似以往謝柏說的孤傲人。


    李樵笑,“我已交待下去了,正有新筍河蝦,春菜肥鴨,咱們好生喝一杯。”


    正說著話,蘇不語也騎馬來了,大家起身在茅亭裏相迎,蘇不語團團一揖,同謝莫如打招呼,“莫如妹妹,時久未見,你可好?”


    “我都好。”謝莫如見蘇不語一身華衣錦服,想上回同李宣一道去別院,蘇不語也不穿得這般光燦燦,看來故意的,不禁笑道,“倒是蘇才子,過年過的憔悴了。”


    “過年跟陀螺似的沒個閑的時候,能不憔悴麽。”


    諸人說笑幾句,難免說到即將來帝都的北嶺先生頭上去,李樵道,“南薛北江,江北嶺聲名赫赫,不知江北嶺什麽時候到帝都?開講幾場?”


    蘇不語道,“大老遠的,北嶺先生來都來了,我覺著,怎麽也得住上小半年吧。”


    謝柏道,“九江,你要不要去聽北嶺先生講學?”


    李樵道,“當然去。”


    蘇不語嘿嘿一笑,問,“你可有票?”


    李樵還不明白哪裏的事,怎麽去聽個講學還用票了?蘇不語笑,“你可是不知道,北嶺先生人還沒來呢,國子監已把北嶺先生講筵的地方安排好了。依北嶺先生的名氣,誰不想去聽啊。國子監就想出這麽個法子,憑票入場,省得到時人太多擠不下。”


    李樵都聽愣了,道,“倘這般,豈不是沒票的就一直聽不到北嶺先生的講學了。”


    蘇不語道,“我估計也隻是現階段這樣,以後定會放開的。”說著自袖管取出一張聽課票,遞給李樵。李樵接了,謝莫如望去,李樵遞給她,謝莫如隻是沒見過,覺著稀奇,見這票上印著國子監的印鑒,連位子都寫得清清楚楚。


    素白的指尖兒在票根上輕輕一按,謝莫如唇角微不可察的一翹,將票根還給李樵,道,“二叔也有票麽?”


    謝柏道,“你要想去,到時咱們一道去。”


    謝莫如對於聽講筵無甚興致,不過,她倒是想去見識一下這位北嶺先生,便點頭,“好。”


    謝莫如又問,“南薛北嶺。聽你們說,北嶺先生已是偌大名氣,難不成還有一位薛先生在北嶺先生之上?”


    蘇不語素來嘴快,道,“莫如妹妹,你竟連薛易山都不知道?”


    謝莫如瞟謝柏一眼,笑道,“沒聽說過。”看來這位南薛先生與她有些掛礙。


    “這也不怪你,你一個女孩子,年歲小,又不常出門,沒聽說過南薛也正常。”蘇不語道,“薛易山也是一代學問大家,薛易山點評的時文,曆來為讀書人奉為科舉經典。薛易山本就是狀元出身,他年紀較輕,如今也不過四十來歲吧。”


    謝莫如便愈發不解了,道,“我聽二叔說北嶺先生都快七十了,這位薛先生不惑之年,比我祖父都年輕,如何能與北嶺先生平分秋色,名聲竟還在北嶺先生之上?”


    “這也簡單。薛易山做過帝師,今上……”頓一頓,蘇不語方道,“今上順利親政,薛易山功居至偉。”


    謝莫如麵無殊色,她甚至笑了一笑,道,“想來這位薛先生已不在帝都。”


    “陛下親政後,薛先生便辭官回了老家,今上苦留不住,聽聞他如今隱居青城山。”蘇不語語焉不詳,倒不是有啥隱情不能說,實在是薛帝師如今隻餘傳說。


    謝莫如頜首,“原來如此。薛帝師居江北嶺之上,方是理所當然。”端起茶想喝一口,到唇邊才發現茶盞裏沒有茶了。謝莫如隻得再將陶杯放下,李樵為謝莫如續上茶水,謝莫如淺呷一口,道了聲謝。


    大家說一回話,便到了午飯的時辰,李樵居鄉間,廚子也隻是做些粗食飯菜,自不比各家飲食精致,不過,春日菜蔬鮮嫩,隻要火侯得宜,自有鮮美之味。


    待用過午飯,諸人還一並去賞了杏花初開。


    謝莫如第一次見這般大片的杏花林,因時節尚早,杏花多是含苞,開者寥寥,不過倘佯其間,已令人心曠神怡。謝莫如請教李樵一些西蠻語的事,李樵一一為其解惑,又問,“是漢喬與姑娘提過我通西蠻語的事麽?”


    “二叔下月要出使西蠻,與我提及過先生精通西蠻語的事。”謝莫如的眼睛在燦爛如錦霞的杏花林中駐足。


    李樵聞弦歌知雅意,道,“但有機會,我也想去西蠻看看。”


    謝莫如側頭看他,微微一笑。


    謝莫如年歲小,其實五官還沒長開,但她相貌偏於淩厲,並不似尋常女孩子柔美,這一笑間,眼尾微微上翹,倒有些冰消雪融的味道,李樵聽謝莫如道,“先生不像汲於功名之人。”


    李樵初時以為謝莫如在說他去西蠻是借機攀附尚書府,可又一想,這可不是謝莫如說話的水準。心思電轉間,李樵已明白謝莫如說的是他科舉的事。李樵淡淡道,“做不做官,有無功名,於我,並不要緊。但是,不能讓別人提起李樵就說,呐,這是一坨狗屎。”而檢驗名聲的最好方式就是科舉,沒有比這個地方更重名譽。


    “那先生其實不必與二叔一道去西蠻,北嶺先生的機會很難得。”


    李樵笑,“江北嶺那裏,去上一二遭也就罷了,成則成,不成便罷,又不打算拜他為師,不必久待。要是薛易山來帝都講學,說不得要多留些日子。”


    謝莫如笑,“也有理。”


    待賞完杏花,天色不早,謝家叔侄告辭,李樵送至村口,道,“漢喬什麽時候去西蠻,別忘了跟我說一聲。”


    謝柏先是微有訝意,繼而眼睛在李樵與謝莫如臉上逡巡而過,點頭,“好。九江別忘了北嶺先生的講筵。”


    送走謝家叔侄,蘇不語問,“你要跟謝漢喬去西蠻?”他是不走的,要在李樵這裏住上幾日。


    “我也一直想去西蠻看看。”


    蘇不語想了想,此事不能說謝家占便宜,本身李樵也不吃虧,索性便不再去想,反道,“你跟莫如妹妹在杏花林裏唧唧咕咕個些什麽。”


    李樵笑,“隨便聊聊。”


    蘇不語嘖嘖兩聲,隨便聊聊,他也想隨便聊聊。


    直待回府,叔侄二人去鬆柏院,謝太太隻是略問幾句便打發他們各回各院收拾洗漱了。謝柏並沒問謝莫如是怎樣同李樵說起西蠻之行的,很明顯謝莫如已經把事定下來了。既成定局,這事不提也罷。謝柏道,“一會兒來我書房說話。”


    謝莫如點點頭。


    洗漱後換回長裙,重挽了發髻,謝莫如喝了盞茶,方去了蒼柏院。


    謝柏亦換了家常長袍,待謝莫如坐了,丫環捧上茶,打發了丫環,謝柏方道,“江北嶺的事,李樵怎麽說?”江北嶺的機會,他看得到,蘇不語看得到,李樵肯定也看得到。既然要與他一並去西蠻,看李樵的樣子,倒不知他是如何打算。


    謝莫如道,“李先生來帝都這幾年,一直努力恢複名譽,如果江北嶺帶給他的利益遠大於西蠻之行,想來他會婉辭西蠻的事。”江北嶺的確是難得的機會,但關鍵,這個機會變數太多。像李樵說的,成則成,不成則罷,他並沒有打算拜江北嶺為師,可見李樵並不願在江北嶺身上付出太多。李樵不打算付高價,江北嶺除非真是聖人,不然怎肯為李樵背書擔保名譽。


    看來,李樵的意思很明白了。謝柏為之惋惜,道,“錯過這次機會,再覓良機怕是不易。”名聲這東西,站的越高,你就會發現,實在太過重要。像李樵,少時為人陷害,已至科舉都屢屢受挫。


    謝莫如道,“我倒有個法子。”


    謝柏知謝莫如素來不說沒把握之事,忙道,“說說看。”


    謝莫如望向謝柏的眼睛,輕聲道,“二叔已是駙馬身份,與以往尚書府二公子的身份比,天壤之別。以往,二叔見李先生都要遮掩一二,不能讓祖父祖母知曉。如今,二叔已經可以以駙馬的身份來行事了。”


    謝柏不由自主的考慮起父親的意見來,謝莫如卻道,“二叔是二叔,尚書府是尚書府,立場不同,也不稀奇。”


    謝柏皺眉,“你是說,隻管光明正大與李樵來往。”


    謝莫如一笑,“為何不可?”


    她道,“很多人喜歡看兵書,兵書第一句便是,兵者,詭道也。要我說,詭道之上,猶有王道。便如陰謀之外,猶有陽謀一般。身份不同的人,道是不一樣的。二叔先時為家族著想,不能明示與李樵的關係。一則,是二叔的孝心;二則,也是二叔的身份尚有不足之故。我們為什麽會覺著江北嶺是個機會,不外乎是江北嶺有這個身份,他說的話,有人信,人們肯信。二叔為駙馬,你說的話,雖然沒有江北嶺的份量,但你的身份已經可以為李樵一事表明立場了。”


    謝柏立刻就明白了謝莫如的意思,他還是第一次這樣直視自己駙馬的身份。是的,尚主之後,官場之路艱難是一定的,但是,駙馬這個身份本身就代表了極大的話語權與豁免權。何況,為李樵張目之事真說不到豁免權上去,李樵畢竟也是永安侯的長公子。謝柏道,“這倒是沒問題,北嶺先生講筵就是機會。”


    “既然二叔肯擔此風險,再有兩人,這事便成了一大半。”


    謝柏道,“蘇不語和李宣。”他們三人出麵,幫李樵站穩腳跟是沒問題的。


    “對。”謝莫如道,“北嶺先生畢竟隻是白身,他不是薛易山,所以,他注定成不了決定成敗的關鍵。這步棋,要放後一些用,才有最好的效果。”就像太\祖皇帝,江山打下來了,拿江北嶺做個牌坊。你愛做官也好,不愛做官也好,我開國皇帝的身份親自上門,延請三次。你死活不肯低頭,我也不殺你,你死活要走,那就走吧,咱送車送儀程。江北嶺因此名聲大噪,但,太\祖皇帝禮賢下士的好名聲也傳遍天下。多少前朝那些不大貞烈的臣子就此低頭,繼續為東穆王朝服務。


    謝柏素來善斷,他道,“就這麽辦。”


    以往力有不逮,方會借助外力。既有良機,他自當為其張目,何需再借他人之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山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與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與水並收藏千山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