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莫如正在召見謝柏家的三個堂弟一個小堂妹,謝柏與宜安公主育有三子一女,昨日剛將人接回帝都,今天謝太太帶著孫子孫女的來謝莫如這裏說話。


    謝莫如與謝柏一向關係不錯,見著堂弟堂妹的也很高興,同來的還有謝玉,因路遠,家裏給謝玉請了假,過去接的孩子們。


    謝莫如將小小的小堂妹唐莫春攬在懷裏抱著,笑,“我還總記得小時候阿玉跟著阿芝阿蘭後麵念書回來的樣子,一轉眼,阿玉都是要做父親的人了。”謝玉娶的是翰林侍讀學士宋正之女,而且,謝玉是兄弟裏念書最有天分的,他是兄弟三人裏第一個進士,要不也不能得了翰林侍讀學士青眼。所以,謝玉的親事,比不得長兄娶得吳國公之女,與二哥嶽家北昌侯似也稍有不足,但侍讀學士,正經天子近臣,且,翰林清貴,有別他司。隻是謝玉在子女緣上頗有不順,謝家男孩娶妻都晚,尤其謝玉這在念書有天分的,謝尚書硬是等孫子中了舉人方才議親,可議親那幾年吧,正趕上朝中各種不太平,一來二去的,就耽擱到了謝玉中進士入翰林,興許是天生的緣分,一進翰林就給宋侍讀給相中了。謝尚書對這親事也挺滿意,隻是,謝玉本就晚婚,成親好幾年,宋氏都沒動靜,後來宋氏都撐不住要給謝玉納小,還是謝玉撐住了,此次他去北麵兒接堂弟堂妹,順帶給二叔和宜安公主請安,宋氏在家裏就查出身孕來。


    說到妻子有孕,謝玉自是歡喜,笑道,“大姐姐看我們,總是覺著我們還小的。我看阿持他們,就覺著他們是孩子了。”阿持,這說的是謝柏長子。謝柏三子,長子謝持,次子謝拓,三子謝拙。


    “這倒是。”謝莫如心情顯然不錯。謝持年歲最長,今年十四,謝莫如問了謝持幾句書,問題由淺至深,直問得謝持冷汗都要出來了,謝莫如方對謝太太道,“阿持這學問,考個秀才倒也勉可一試。不知祖父和二叔是什麽打算?”


    謝太太道,“你祖父的意思,是希望他們多多念書,日後好考功名的。”


    謝持不由心下暗道,早聽父親說這位大堂姐極有學問的,果然不錯。


    聽了謝太太的話,謝莫如倒也沒多說,隻道,“年歲小,多念幾年書也是好的。”摸摸謝莫春的小臉兒,笑,“□□姐兒陪我幾日吧,大郎昕姐兒他們都去上學,我這裏倒也沒什麽事,多個孩子,也熱鬧些。還有紀先生,也可教春姐兒些啟蒙功課。”看謝蘭之妻於氏一眼,“思安也大些了,叫思安一道來,她們雖是姑侄,其實年歲相仿,倒可做個伴,一處玩耍。”


    於氏連忙應了。因長嫂吳氏在孝期,近來都是於氏侍奉著謝太太出門。


    謝太太自是樂得見謝莫如親近娘家女孩子,笑道,“你素來偏愛女孩兒些,我就曉得你會舍不得春姐兒,那成,待我回去打發人送春姐兒的衣裳過來。”殊不知謝太太現下也扼腕呢,謝莫如無嫡子已是大憾,不過,閩王府庶子的素質們也很不錯,譬如新年宮宴上陪坐君側的大郎,表現就挺亮眼。偏生謝家長房第四代唯謝芝有一個女兒謝思安,謝思安年歲且小,資質難辯……想當年謝貴妃為妃,那是沒法子,謝家門楣有限,爭不過豪門世族,隻得讓閨女為妃了。今謝家的門楣倒是夠了,且有謝莫如這親孫女主事,倘有合適女孩兒,若能雙方聯姻,嫁進來必是正室無虞。偏生謝家長房沒有合適閨秀,二房倒是有,隻是這事還不知謝莫如是個什麽意思。


    謝莫如特意多說了一句,“把服侍春姐兒的人也一並送過來。”


    略說幾句,謝莫如就命紫藤帶著孩子們去園子裏逛一逛,於氏想著孩子們剛來帝都,起身道,“我陪孩子們一道去吧。”


    謝莫如道,“無妨,有紫藤呢,她素來妥當。”對於氏道,“你也聽一聽,隻是不要隨意亂說就是。”


    於氏忙又坐下了。


    謝莫如問謝玉這沿路見聞,謝玉道,“不比以前了,以往去西寧的路上是極繁華的,不說別個,來往的商賈車輛不絕。現下冷清多了,回來時,百姓們都在忙著夏收了。西寧城倒還穩當,沒聽說有大戶出逃之事,兵備上極為肅穆。”


    都是自家人,謝太太就問了,“莫不是西麵兒還要打仗?”


    “這誰也不知道,但如今我朝內亂,又有外敵環伺,這樣的機會,錯過了就不知要再等多少年。”謝莫如道,“再說,和柔公主下嫁西蠻王多年,卻一直未聞公主有子之事,可見西蠻王對我朝終有防備之心。”


    謝太太現在最恨的,非西蠻人莫屬了,她恨恨道,“這該死的蠻子,怎麽就沒片刻消停!”


    謝莫如道,“我也隻是一猜,再者說,去歲西寧關就擋住了蠻人的進攻,今年有了經驗,哪怕真有蠻人犯當,想來也無大礙。”


    謝太太歎,“話雖如此,每次聽得哪裏打仗,我就心驚肉跳的。”


    於氏勸解道,“祖母隻管寬心,朝中定有安排的。要說沒防備,去歲才真是沒防備呢,西寧關不也守下來了麽。我回家,聽父親多次讚二叔是難得的能臣,陝甘的李總督亦是精幹老臣了,而且,西寧關那麽些將士呢,隻要將士一心,咱們這麽些人,難道還守不住西寧關?”


    聽於氏這話,謝莫如不由暗自點頭,可見平日裏也是個有心人。原本想著於氏有個不著調的兄長於湘,謝莫如先前很有些擔心於氏的素質,近來細察,於氏倒不類其兄。


    謝太太咬牙切齒,道,“就盼著這該死的蠻子什麽時候死上一死去!”


    說一回可恨的西蠻人,謝太太又問謝莫如,“聽說今兒太子回朝,不知有沒有五殿下那邊兒的信兒?”謝太太現在沒啥別個願景,就盼著國泰民安來著。尤其謝氏一族呈蒸蒸日上之勢,隻有國家太平,才有好日子過啊。不然,國家七零八落了,家族再好能好到哪兒去啊。


    “太子回帝都走的是川陝,經晉中直隸到帝都,殿下還在閩地那塊兒,怕是不得便。”謝莫如道,“說來阿芝媳婦也快出孝了,等她出了孝,祖母隻管讓她到我這兒來坐坐,我們也很長時間沒在一處說話了。”


    謝太太笑眯眯地,“她是個守禮的,因身上帶著孝,極少出門。”


    “都是一家子,我並不忌諱這個。”


    “娘娘不忌諱,畢竟皇家規矩重些,咱們自己就得注意,不好因這個叫別人說到娘娘頭上。”


    謝莫如笑,“要不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總能在祖母身上有所得。”


    謝太太聽得喜悅,笑謙道,“娘娘過譽。哪裏是寶,勉強不做老廢物罷了。我就是想著,凡事,小心無大過。”


    “能得‘小心’二字的精髓,世間能有幾人。”哄得謝太太愈發歡喜。謝莫如並非虛言,謝家不是沒有優點,實際上,謝家一直這麽不大冒頭兒的發展,然後,家裏就尚書、侍郎、皇子妃、貴妃、駙馬都有了……說句老實話,帝都在綜合評定上比得上謝家的都不多,可見謝家自有其過人之處。要謝莫如說,謝家最大的過人之處就是謹慎了。但也因其謹慎太過,謝尚書能入內閣,卻與首輔無緣。


    送走謝太太一行,謝莫如留下了小莫春,抱著她,逗她說話,做遊戲什麽的,哄小堂妹玩耍。第二日早上,唐大人遞帖子求見。


    謝莫如與唐大人有些交情,但交情不深,在閩地三年,唐大人更多的是與五皇子交流軍務。原本,五皇子不在帝都,唐大人送上拜帖禮物也就是了。但,自昨日回家,聽小兒子嘀嘀咕咕直到三更天的談心後,唐大人發現,不能不來呀。


    原來他家兒子承了人家謝王妃天大恩情啊,現下教導他兒子的是誰,那是與薛帝師齊名的江北嶺啊!難道是他兒子天縱英才得了江北嶺的眼緣麽,這種話,不要說嘴上去說,隻要心下想一想,唐大人都能愧紅一張老臉……哎,人家北嶺先生還不是看謝王妃的麵子麽?


    你說,五皇子不在帝都,謝王妃都能給他兒子操持下這天下人情來。


    他兒子還傻兮兮的同他報怨北嶺先生要求忒高啥的,唐大人就想一巴掌抽死這不識好歹的小子。哎,兒子傻,他不傻啊,不傻,就不能裝不知道。


    於是,唐大人就來了。


    雖然兒子想陪,唐大人沒要他陪,把小唐踹去當差了。一路上,老唐還想著,莫不真是老天疼憨人,這小子哪兒哪兒不出眾,偏生有機緣。


    是的,因為祖上出過活神仙,唐家人素來比較相信機緣這回事的。


    唐大人心下還想著,可能是神仙祖宗指點我來拜見謝王妃的吧。


    這是唐大人生平第一次獨自拜見謝王妃,主要是感謝謝王妃對他兒孫的照顧。謝王妃頗是和顏悅色,便也掩飾不住那歲月沉澱的雍容,尤其是,唐大人發現,謝王妃與閩地時相比,可是半點兒沒顯老啊!當然,唐大人是外臣,不好盯著一位王妃看的,他老人家也不過是掃了一眼而已,就聽謝王妃道,“小唐是我府內屬官,當差素來用心得力。小小唐是大郎的伴讀,我看他,與看大郎是一樣的。他們在我這裏都很好,唐大人隻管放心。”


    唐大人立刻表示自己極是放心,同時心下腹誹:俺家兒孫都有大名兒的好不好?這小唐、小小唐是啥啊?哎喲喂,怪道在閩地時五殿下總叫俺老唐呢?這,你們不好成習慣的啊!


    其實倆人沒什麽話好說,謝王妃問候過唐大人與唐家婦孺後,主要是想問一下,唐大人還會不會再下江南?


    唐大人正色道,“老臣願為國效力,要說江南之事,不是老臣自誇,較其他人還是熟悉一些的。昨日麵陳陛下,陛下已允老臣所請。”


    謝莫如麵上露出見唐大人以來的第一抹微笑,她道,“朝中別個人我也不大熟,就是唐大人還略熟些,畢竟在閩地時常聽殿下提起你,況小唐人品,我亦深知。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唐大人與殿下早在閩地時就一起共事,倘能多個熟悉老臣,想來殿下那邊兒也能輕鬆一些。”


    唐大人道,“娘娘時時惦記殿下安危,實是賢良淑德的典範啊。”雖然謝莫如的血統與謝莫如本人跟“賢良淑德”無關,唐大人還是拍了一記馬屁,主要是他想提醒謝王妃一句,要說謝王妃,智商是足夠的。現下五皇子情勢一片大好,唐大人兒孫皆留在五皇子府做資深下注了,唐大人自是盼著五皇子能更上一層樓的。眼前是沒什麽,朝廷正用著五皇子,太子也給召回帝都了,隻要五皇子把江南的事搞定,那就是大功一件。不過,如唐繼這千年世宦之家出來的老油條,他家的曆史長了去,朝廷都換三個姓了,他家還做著官呢。甭看唐家現在沒什麽爵位,唐繼也未能位列中樞,但架不住人家家族曆史長啊,見風見雨的經驗足。唐繼自身也看好五皇子,但是,太子是嫡子,且東宮早立,眼下東宮失勢,但離廢棄東宮還早的很呢。五皇子自己素質是慢慢兒的上去了,唐繼也相信,沒有這位謝王妃的輔佐,可能就沒有五皇子的今日,但同時,謝王妃也是五皇子最大的一塊短板。別個不說,謝王妃這血統就遭人忌諱,要是現下輔聖公主留下千八百後人,可能沒人拿一個姓謝的王妃大作文章,可惜的是,輔聖公主身後無人了,前英國公方家也是滿門盡誅,這位謝王妃就成了唯一一位具備方家與輔聖公主血統的後人。


    從唐繼的觀察來看,謝王妃不是個心胸狹隘的,隻是,謝王妃是不是不要緊,重要的是,在別人的眼裏,她是不是這樣的人?


    謝王妃當然做過許多好事,在閩地時就組織人們修橋鋪路、施粥舍飯,回到帝都,還給朝廷捐款,當然,這個是唐大人昨天剛聽兒子說過的。可同時,謝王妃也表現出了對慈恩宮極大的抗拒,而且,完全沒有半分緩和的意思!


    哎,要說慈恩宮,不要說唐繼了,帝都有點兒眼光有點節操的人都看不上慈恩宮的政治水準。可是,誰叫人家是今上親娘呢。謝王妃這般強勢,日後必在此處受阻。甭看慈恩宮成天一幅糊塗相,可慈恩宮本身就是一麵不能容人忽視的政治招牌。


    要不是跟謝王妃沒這麽熟,唐繼都有心勸一勸謝莫如暫且收斂一下脾氣了。


    隻是唐大人不曉得,謝太太早勸過謝王妃了。


    一個王妃,一個外臣,不好多談,略說幾句話,謝王妃就命唐大人去張長史那裏說話去了。得知張長史等人雖未能隨五皇子一道南下,但去歲帝都戒嚴,安置官員啥的,張長史等人還都得了朝廷不錯的差使,唐大人就更佩服謝王妃的手腕了。


    唐大人與張長史薛長史兩位說了過幾天要隨李宇一道南下的事,二人皆道,“殿下那裏,就勞老唐你盡心了。”


    老唐滿口謙虛應承的同時表示:原來我在閩王府的稱呼當真是老唐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山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與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與水並收藏千山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