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馨被中年刺客劫為人質,一把長劍架在脖子上,幾乎連呼吸都變得非常困難。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壞了她,做為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她何時有過這樣的經曆,當即就有些頭腦發暈,手腳不聽使喚。
聽著皇後和太後在那裏大聲地呼喊,侍衛們總算是行動了起來,分成了一派,一派幫著明軒去對付那個年輕的刺客,一派將乾隆和其他主子們都圍在中間保護起來,而另一派,則是小心翼翼地,去跟中年刺客周旋,想解救蘭馨於水火。
明軒看到蘭馨被劫,嚇了一跳,這對於他來說,簡直是嚴重的失職,更何況,蘭馨對於他來說,似乎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是於情於理都不能受到傷害的人。
他很想扔下年輕刺客不管,衝過去救蘭馨,可是,那刺客的功夫相當厲害,一把銀劍舞得密不透風,絲毫沒有破綻,快得幾乎讓人找不到他武功中的弱點。明軒被他死纏著,根本就脫不開身,眼看著蘭馨越來越危險,多少有些心急火燎起來。
因為一心二用,記掛著蘭馨,明軒出招時,手中的劍向右麵略偏了一點,立馬就讓對手抓住機會,往他的左臂上就砍了一劍。血頓時湧了出來,浸染了明軒的衣袖,可是到了這個時候,他根本也顧不了這樣的小傷。
這麽打下去,實在不是辦法。明軒且戰且想,務必要逼得那人心神混亂,才能伺機攻破他。突然,他向後退了幾步,捂著自己血流不止的左胳膊,臉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那年輕刺客見狀,微微一笑,扔下明軒不管,轉身就向乾隆刺去。
明軒等的,就是這一刻。唯有這個時候,那刺客心下得意,以為自己必定能成事,用盡全力進攻時,才會在防守上露出些許的破綻來。明軒就抓住了這個時機,毫不留情地向他的後背刺去。那刺客沒料到明軒隻是故布疑陣,一心隻防著其他的侍衛,終於被明軒一劍刺中後背,悶哼了一聲,倒了下去。
說時遲那時快,明軒快步上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領,將劍從他身上抽了出來,改為架在脖子上,將個渾身是血的年輕人送到那中年刺客麵前,表情堅毅地說道:“放了公主,我便不殺他。”
那中年刺客一見同伴受傷被擄,心裏一慌,架在蘭馨脖子上的劍,就不由自主地放了下來。那年輕刺客雖然受了重傷,卻還強撐著一口氣,衝同伴道:“不要放了她,這女的是公主,用來來要挾皇帝。不要管我,我情願死,也不會讓那個狗皇帝獨活。”
中年刺客一聽,重新又揮起了劍。明軒心急如焚,晃了一下手中的刺客,大聲道:“夠了,你們兩個,為報仇而來,卻隻會欺負一個弱質女流。她與你們有何冤仇,你們要置她於死地?放了她,我與她做交換便是。”
“不行,不要聽他的。”年輕刺客依舊嘴硬,絲毫不肯退讓,冷笑著對同伴道,“他武功高強,不是你的對手,你不要上他的當。”
明軒這下子,是真的生氣了,一把將那刺客扔在地上,一腳踏上他的胸口,恨恨道:“哼,我還當你也是英雄豪傑,沒成想,不過是個卑鄙小人。你以為,你能耐皇上何。你若真有冤屈,便當著皇上的麵說出來,若是這麽一味地胡來,最終不過是送了性命又無法沉冤得雪罷了。”
那中年刺客看上去是被說動了,主動勸那年輕人道:“簫劍,算了吧,不如聽他的話,向皇上表明實情才好。”
那叫簫劍的年輕人,卻還有些猶豫,嘴硬道:“誰要跟他講,當年便是他,殺了我全家。”
乾隆聽到這話,也極為生氣,晃著手中的白絹,走上前來道:“我知道,你便是方之航的後人。你若真有冤屈,便說出來聽聽,喊打喊殺的,也不是正人君子所為。”
那年輕人失血過多,乾隆走到他身邊時,他雖掙紮著要起來,終究還是沒有力氣,躺在地上無奈地看了同伴一眼,輕輕道:“放了她吧。”
蘭馨終於安全了,那個刺客一收回劍,其他的侍衛就一擁而上,保護著蘭馨走遠了。而這兩個人,連同之前那個告狀的家夥,一道被帶了回去,接受審問。
簫劍雖然身受重傷,但毅誌力卻是相當地頑強,傷口隨便包紮了一下,就又重新站在了乾隆麵前,一臉的不卑不亢,絲毫沒有愧疚的表情,反倒是跟乾隆欠了他似的。
陳邦直也參與了這次的審問,他見刺客如此囂張,不禁大怒,喝道:“皇上麵前,還不跪下!”
簫劍冷哼一聲,不屑道:“我跪天跪地跪父母,隻可惜,父母已死,天地無色,這世上再也沒有值得我跪的人了。”
“大膽,來人哪……”
“算了,他不想跪,那就這麽站著回話吧。”乾隆倒是大度得很,隻是臉色相當難看,沉聲道,“你名叫簫劍?那你跟方之航又是什麽關係?”
“方之航是我的父親,我本姓方,簫劍不過是行走江湖時的名字罷了。”
“好,那你倒說說,你與他們一道,演了這出戲,為的是什麽,就為了刺殺朕嗎?”
簫劍一抬頭,目光凜凜道:“是,我們演了這出戲,費盡心思,便是為了替父報仇。滅門之仇,難道還不夠大嗎?除了殺了你,我想不到更好的理由。”
“哼,你父親,當年寫了反詩,意圖不軌,這才讓朕給下令處死的,簫劍,你要知道,這世上做任何事,都是有國家法度的。”
“法度?”簫劍忍不住冷哼道,“什麽法度?大清朝的律法,就是用來保護貪官,殘害忠良的。什麽反詩,文人寫詩,天經地義的事情。皇上,你治理天下,當以德服人,而不靠著殺戮,靠著取人性命來統治天下。”
乾隆沒想到,自己依法辦事,卻依舊被人駁得啞口無言。是啊,當年殺方之航,為的就是他的不服從,從古至今每一個皇帝,都和自己一樣,打得律法的旗號,實際上,都隻是在為自己的統治鋪路。
可是,不殺人又不行,這些手裏拿筆杆子的人,影響力是相當之大的,他們隨便說一句話,就會引來一大幫的人的追隨,是萬萬不得不防的啊。
簫劍見乾隆不說話,忍不住鄙視道:“怎麽,皇上,你說不出話來了?你心虛了嗎?你這一輩子,錯殺亂殺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難道你就不會問心有愧嗎?”
“簫劍,你放肆!”陳邦直再次沒忍住,怒喝出聲道。
簫劍瞟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怎麽,陳大人,你有意見?我說的不對嗎?你不就是個最好的例證,這大清朝的律法,保護的就是像你這樣的人。你倒說說,你做這麽一個小小的地方官,何來錢財,修建這富麗堂皇的陳園,何來錢財使喚如此多的奴婢,又何來錢財,為你的四個女兒添妝置業,讓她們風光地嫁人?你所有的一切錢財,除了朝廷給你的俸碌外,哪一樣不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你又有何臉麵,在這裏教訓我?”
“你!”陳邦直氣得語塞,指著簫劍,整個人都發起了抖來。
“好了,你們兩個,都不要再爭了。簫劍,你倒說說,你是如何化妝成守衛,混到朕身邊來的。”
簫劍看了陳邦直一眼,突然壞笑道:“回皇上,小人是受陳大人所托,奉命來‘保護’皇上的,小人所做的一切,皆是陳大人的指使。”
“簫劍,你血口噴人!”陳邦直氣得眼睛都直了,幾乎快要暈過去了。
簫劍不過是開他一個玩笑罷了,對於他剛剛的言語,簫劍十分之不滿,所以故意這麽說,來嚇嚇陳邦直。沒想到,陳邦直還真當真了,氣得七竅生煙,不停地向乾隆解釋,自己完全是一片好意,為的是保護乾隆的安全,絕沒有弑君的念頭。
乾隆也不是白癡,不會憑著簫劍的幾句話,就定陳邦直的罪。更何況,若他真要殺自己,何苦費那麽大的勁兒,自己人就在他家裏,什麽時候動手都可以,這麽大張旗鼓地雇用殺手,實在是愚蠢的行為。
乾隆心裏是明白的,可是陳邦直不明白,在那兒急得團團轉,跪下來磕頭,指天誓日地表示,自己跟這件事情,絕對沒有關係。
簫劍看著他這個樣子,終於享受到了作弄他的愉快,心情竟然破天荒的好了許多。接下來的審問,他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似的,一股腦兒的,全都交代了出來。
原來,他的本名姓方名嚴,是方之航的兒子。二十年前的一場文字獄,方家十九口無一幸免。隻有他和妹妹兩人,被人偷偷抱走。隻可惜,他與妹妹卻從此失散,被送至雲南後,拜了高人為師,一心就想要替父報仇。這次找來的兩個人,告狀的那個,是原先方家逃出去的家奴,為主人早冤,義無反顧,毫不懼死。至於另外一個中年刺客,跟簫劍是江湖朋友,十分同情他的遭遇,主動請纓,要幫他報仇。兩人分別打傷了陳邦直找來的守衛,穿上他們的衣服,混在人群之中,隻等那告狀之人衝出來,一起上演一場好戲。
隻可惜,戲演到最後,還是給演砸了,乾隆沒有刺殺到,父親的案子也依舊沒有翻案。簫劍感到沮喪不已,幾次在獄中在想自殺,卻又因為心中記掛著一件事情,遲遲沒有動手。
乾隆現在,也有些為難,怎麽處置這個簫劍呢?真的如陳邦直說的那樣,直接淩遲嗎?不知道為什麽,自從見了簫劍之後,再重新回想當年方之航的案子,乾隆也一直在自我反省。那時候,自己初登帝位沒幾年,正是急於建立聲望,鞏固民心的時候,出來一個方之航,自己便有些用勁過頭,那案子辦得,確實是有些不妥的。
要說方之航是反賊,實在有些過分。他也是通過科舉一路選拔上來的,當了浙江知府,一個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官。憑他一人的力量,寫幾首詩,是根本扳不倒大清的基業的。可是,他還是被處死了,被鬧得家破人亡了。
乾隆對於簫劍,竟是有些愧疚,一時打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殺他,就這麽把他關在了牢裏,延後發落。
當天事情解決之後,蘭馨被皇後帶回了房間,在那兒左檢查右檢查的,看了半天的功夫,隻發現她脖子處一個小小的傷口,其他地方並未受傷,這才放下心來。
不過,就這麽一個傷口,皇後也極為緊張,立刻招來了太醫,給蘭馨上藥,同時開了好幾副安神的藥,囑咐崔嬤嬤,一定要按時煎給蘭馨吃。
蘭馨自己倒還不怎麽在意,摸著脖子裏包了紗布的傷口,笑道:“我看啊,還是讓太醫給皇額娘開幾副定神的藥吧,女兒看,皇額娘可是嚇得不輕。”
皇後笑著輕拍了她的手臂一下,說道:“自然是害怕的,先是擔心你皇阿瑪,後來又擔心你,真是差點沒嚇暈過去了。蘭馨啊,你以後做事可要小心了才是啊。”
蘭馨嘟起嘴,撒嬌道:“皇額娘,今兒的事,可不是我的錯啊。”
紫薇在一旁一麵給皇後捶肩,一麵疑惑道:“我一直想不明白,那刺客為何要抓蘭馨呢?”
皇後也沉吟著道:“是啊,確實有些奇怪,既不抓太後娘娘,也不衝我下手,何苦要抓蘭馨呢?”
這個道理,她們自然是想不明白了,就連蘭馨,也有些一知半解的。憑著幾分女人的直覺,她意識到,這個事情,可能跟明軒有關。難道說,自己當時,真的有表現得如此明顯?
一想到這裏,蘭馨就紅了臉,再想到明軒當時要拿他的性命來換自己的性命時,蘭馨又不禁感動了起來。隻是現在的她,倒是有些猶豫了起來,因為她並不知道,自己的指婚對象就是明軒。她很怕,自己有朝一日付出了感情,到最後,卻要嫁給另外一個男人,那又該如何是好呢?
聽著皇後和太後在那裏大聲地呼喊,侍衛們總算是行動了起來,分成了一派,一派幫著明軒去對付那個年輕的刺客,一派將乾隆和其他主子們都圍在中間保護起來,而另一派,則是小心翼翼地,去跟中年刺客周旋,想解救蘭馨於水火。
明軒看到蘭馨被劫,嚇了一跳,這對於他來說,簡直是嚴重的失職,更何況,蘭馨對於他來說,似乎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是於情於理都不能受到傷害的人。
他很想扔下年輕刺客不管,衝過去救蘭馨,可是,那刺客的功夫相當厲害,一把銀劍舞得密不透風,絲毫沒有破綻,快得幾乎讓人找不到他武功中的弱點。明軒被他死纏著,根本就脫不開身,眼看著蘭馨越來越危險,多少有些心急火燎起來。
因為一心二用,記掛著蘭馨,明軒出招時,手中的劍向右麵略偏了一點,立馬就讓對手抓住機會,往他的左臂上就砍了一劍。血頓時湧了出來,浸染了明軒的衣袖,可是到了這個時候,他根本也顧不了這樣的小傷。
這麽打下去,實在不是辦法。明軒且戰且想,務必要逼得那人心神混亂,才能伺機攻破他。突然,他向後退了幾步,捂著自己血流不止的左胳膊,臉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那年輕刺客見狀,微微一笑,扔下明軒不管,轉身就向乾隆刺去。
明軒等的,就是這一刻。唯有這個時候,那刺客心下得意,以為自己必定能成事,用盡全力進攻時,才會在防守上露出些許的破綻來。明軒就抓住了這個時機,毫不留情地向他的後背刺去。那刺客沒料到明軒隻是故布疑陣,一心隻防著其他的侍衛,終於被明軒一劍刺中後背,悶哼了一聲,倒了下去。
說時遲那時快,明軒快步上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領,將劍從他身上抽了出來,改為架在脖子上,將個渾身是血的年輕人送到那中年刺客麵前,表情堅毅地說道:“放了公主,我便不殺他。”
那中年刺客一見同伴受傷被擄,心裏一慌,架在蘭馨脖子上的劍,就不由自主地放了下來。那年輕刺客雖然受了重傷,卻還強撐著一口氣,衝同伴道:“不要放了她,這女的是公主,用來來要挾皇帝。不要管我,我情願死,也不會讓那個狗皇帝獨活。”
中年刺客一聽,重新又揮起了劍。明軒心急如焚,晃了一下手中的刺客,大聲道:“夠了,你們兩個,為報仇而來,卻隻會欺負一個弱質女流。她與你們有何冤仇,你們要置她於死地?放了她,我與她做交換便是。”
“不行,不要聽他的。”年輕刺客依舊嘴硬,絲毫不肯退讓,冷笑著對同伴道,“他武功高強,不是你的對手,你不要上他的當。”
明軒這下子,是真的生氣了,一把將那刺客扔在地上,一腳踏上他的胸口,恨恨道:“哼,我還當你也是英雄豪傑,沒成想,不過是個卑鄙小人。你以為,你能耐皇上何。你若真有冤屈,便當著皇上的麵說出來,若是這麽一味地胡來,最終不過是送了性命又無法沉冤得雪罷了。”
那中年刺客看上去是被說動了,主動勸那年輕人道:“簫劍,算了吧,不如聽他的話,向皇上表明實情才好。”
那叫簫劍的年輕人,卻還有些猶豫,嘴硬道:“誰要跟他講,當年便是他,殺了我全家。”
乾隆聽到這話,也極為生氣,晃著手中的白絹,走上前來道:“我知道,你便是方之航的後人。你若真有冤屈,便說出來聽聽,喊打喊殺的,也不是正人君子所為。”
那年輕人失血過多,乾隆走到他身邊時,他雖掙紮著要起來,終究還是沒有力氣,躺在地上無奈地看了同伴一眼,輕輕道:“放了她吧。”
蘭馨終於安全了,那個刺客一收回劍,其他的侍衛就一擁而上,保護著蘭馨走遠了。而這兩個人,連同之前那個告狀的家夥,一道被帶了回去,接受審問。
簫劍雖然身受重傷,但毅誌力卻是相當地頑強,傷口隨便包紮了一下,就又重新站在了乾隆麵前,一臉的不卑不亢,絲毫沒有愧疚的表情,反倒是跟乾隆欠了他似的。
陳邦直也參與了這次的審問,他見刺客如此囂張,不禁大怒,喝道:“皇上麵前,還不跪下!”
簫劍冷哼一聲,不屑道:“我跪天跪地跪父母,隻可惜,父母已死,天地無色,這世上再也沒有值得我跪的人了。”
“大膽,來人哪……”
“算了,他不想跪,那就這麽站著回話吧。”乾隆倒是大度得很,隻是臉色相當難看,沉聲道,“你名叫簫劍?那你跟方之航又是什麽關係?”
“方之航是我的父親,我本姓方,簫劍不過是行走江湖時的名字罷了。”
“好,那你倒說說,你與他們一道,演了這出戲,為的是什麽,就為了刺殺朕嗎?”
簫劍一抬頭,目光凜凜道:“是,我們演了這出戲,費盡心思,便是為了替父報仇。滅門之仇,難道還不夠大嗎?除了殺了你,我想不到更好的理由。”
“哼,你父親,當年寫了反詩,意圖不軌,這才讓朕給下令處死的,簫劍,你要知道,這世上做任何事,都是有國家法度的。”
“法度?”簫劍忍不住冷哼道,“什麽法度?大清朝的律法,就是用來保護貪官,殘害忠良的。什麽反詩,文人寫詩,天經地義的事情。皇上,你治理天下,當以德服人,而不靠著殺戮,靠著取人性命來統治天下。”
乾隆沒想到,自己依法辦事,卻依舊被人駁得啞口無言。是啊,當年殺方之航,為的就是他的不服從,從古至今每一個皇帝,都和自己一樣,打得律法的旗號,實際上,都隻是在為自己的統治鋪路。
可是,不殺人又不行,這些手裏拿筆杆子的人,影響力是相當之大的,他們隨便說一句話,就會引來一大幫的人的追隨,是萬萬不得不防的啊。
簫劍見乾隆不說話,忍不住鄙視道:“怎麽,皇上,你說不出話來了?你心虛了嗎?你這一輩子,錯殺亂殺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難道你就不會問心有愧嗎?”
“簫劍,你放肆!”陳邦直再次沒忍住,怒喝出聲道。
簫劍瞟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怎麽,陳大人,你有意見?我說的不對嗎?你不就是個最好的例證,這大清朝的律法,保護的就是像你這樣的人。你倒說說,你做這麽一個小小的地方官,何來錢財,修建這富麗堂皇的陳園,何來錢財使喚如此多的奴婢,又何來錢財,為你的四個女兒添妝置業,讓她們風光地嫁人?你所有的一切錢財,除了朝廷給你的俸碌外,哪一樣不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你又有何臉麵,在這裏教訓我?”
“你!”陳邦直氣得語塞,指著簫劍,整個人都發起了抖來。
“好了,你們兩個,都不要再爭了。簫劍,你倒說說,你是如何化妝成守衛,混到朕身邊來的。”
簫劍看了陳邦直一眼,突然壞笑道:“回皇上,小人是受陳大人所托,奉命來‘保護’皇上的,小人所做的一切,皆是陳大人的指使。”
“簫劍,你血口噴人!”陳邦直氣得眼睛都直了,幾乎快要暈過去了。
簫劍不過是開他一個玩笑罷了,對於他剛剛的言語,簫劍十分之不滿,所以故意這麽說,來嚇嚇陳邦直。沒想到,陳邦直還真當真了,氣得七竅生煙,不停地向乾隆解釋,自己完全是一片好意,為的是保護乾隆的安全,絕沒有弑君的念頭。
乾隆也不是白癡,不會憑著簫劍的幾句話,就定陳邦直的罪。更何況,若他真要殺自己,何苦費那麽大的勁兒,自己人就在他家裏,什麽時候動手都可以,這麽大張旗鼓地雇用殺手,實在是愚蠢的行為。
乾隆心裏是明白的,可是陳邦直不明白,在那兒急得團團轉,跪下來磕頭,指天誓日地表示,自己跟這件事情,絕對沒有關係。
簫劍看著他這個樣子,終於享受到了作弄他的愉快,心情竟然破天荒的好了許多。接下來的審問,他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似的,一股腦兒的,全都交代了出來。
原來,他的本名姓方名嚴,是方之航的兒子。二十年前的一場文字獄,方家十九口無一幸免。隻有他和妹妹兩人,被人偷偷抱走。隻可惜,他與妹妹卻從此失散,被送至雲南後,拜了高人為師,一心就想要替父報仇。這次找來的兩個人,告狀的那個,是原先方家逃出去的家奴,為主人早冤,義無反顧,毫不懼死。至於另外一個中年刺客,跟簫劍是江湖朋友,十分同情他的遭遇,主動請纓,要幫他報仇。兩人分別打傷了陳邦直找來的守衛,穿上他們的衣服,混在人群之中,隻等那告狀之人衝出來,一起上演一場好戲。
隻可惜,戲演到最後,還是給演砸了,乾隆沒有刺殺到,父親的案子也依舊沒有翻案。簫劍感到沮喪不已,幾次在獄中在想自殺,卻又因為心中記掛著一件事情,遲遲沒有動手。
乾隆現在,也有些為難,怎麽處置這個簫劍呢?真的如陳邦直說的那樣,直接淩遲嗎?不知道為什麽,自從見了簫劍之後,再重新回想當年方之航的案子,乾隆也一直在自我反省。那時候,自己初登帝位沒幾年,正是急於建立聲望,鞏固民心的時候,出來一個方之航,自己便有些用勁過頭,那案子辦得,確實是有些不妥的。
要說方之航是反賊,實在有些過分。他也是通過科舉一路選拔上來的,當了浙江知府,一個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官。憑他一人的力量,寫幾首詩,是根本扳不倒大清的基業的。可是,他還是被處死了,被鬧得家破人亡了。
乾隆對於簫劍,竟是有些愧疚,一時打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殺他,就這麽把他關在了牢裏,延後發落。
當天事情解決之後,蘭馨被皇後帶回了房間,在那兒左檢查右檢查的,看了半天的功夫,隻發現她脖子處一個小小的傷口,其他地方並未受傷,這才放下心來。
不過,就這麽一個傷口,皇後也極為緊張,立刻招來了太醫,給蘭馨上藥,同時開了好幾副安神的藥,囑咐崔嬤嬤,一定要按時煎給蘭馨吃。
蘭馨自己倒還不怎麽在意,摸著脖子裏包了紗布的傷口,笑道:“我看啊,還是讓太醫給皇額娘開幾副定神的藥吧,女兒看,皇額娘可是嚇得不輕。”
皇後笑著輕拍了她的手臂一下,說道:“自然是害怕的,先是擔心你皇阿瑪,後來又擔心你,真是差點沒嚇暈過去了。蘭馨啊,你以後做事可要小心了才是啊。”
蘭馨嘟起嘴,撒嬌道:“皇額娘,今兒的事,可不是我的錯啊。”
紫薇在一旁一麵給皇後捶肩,一麵疑惑道:“我一直想不明白,那刺客為何要抓蘭馨呢?”
皇後也沉吟著道:“是啊,確實有些奇怪,既不抓太後娘娘,也不衝我下手,何苦要抓蘭馨呢?”
這個道理,她們自然是想不明白了,就連蘭馨,也有些一知半解的。憑著幾分女人的直覺,她意識到,這個事情,可能跟明軒有關。難道說,自己當時,真的有表現得如此明顯?
一想到這裏,蘭馨就紅了臉,再想到明軒當時要拿他的性命來換自己的性命時,蘭馨又不禁感動了起來。隻是現在的她,倒是有些猶豫了起來,因為她並不知道,自己的指婚對象就是明軒。她很怕,自己有朝一日付出了感情,到最後,卻要嫁給另外一個男人,那又該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