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


    看著眼前的肉餡,衛貞貞露出了一絲不解,對於趙悠乾所說的料理技藝有幾分的疑惑。


    “就是在肉餡裏加入水麽?這有什麽用處?”


    這種料理上的技巧衛貞貞並不理解,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這種手法對於還在隋唐時代的人來說並沒有那麽關鍵。


    這個世代裏,大部分人就連一天三頓飯都吃不上,大部分還保留著過午不食的傳統,說是為了養身,實際上就是沒有這麽多糧食可以吃而已。


    衛貞貞在白案上展露出天賦,也僅僅是因為使用麵粉五穀之類的主食最多,為了能夠讓家裏人都吃得更開心一些,她花的心思也就更多。


    對於調理肉餡這樣的製作手藝,她到底還是認知頗少的。


    趙悠乾也並不意外,一點點的細細將這些手法的用處給衛貞貞說明,包括去除腥味的辦法,為什麽要分次打水,為什麽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才能將水份融入肉餡裏。


    隻不過這些東西光說是沒有太多真實感覺的,必須真正的品嚐到才會明白這些料理手藝的用處所在。


    所以每個料理人都會是一名不錯的美食家,這是相對應的,如果你連一個美食的基本是什麽都不知道,你又如何去料理完成一道美食呢?


    這就是所謂的審美需要了。


    趙悠乾這邊將這些料理的手法告知衛貞貞,另一邊也是預備讓她在品嚐到料理味道的時候,知道這些味道的來源,在心裏加深一個深刻的認知,對於料理的基本準則有個了解。


    知道何謂鹹,何謂甜,何謂濃,何謂淡,這些都是要在教學的同時,讓她品嚐基準後才能慢慢養成的東西,趙悠乾會在衛貞貞身邊再多待兩天的原因也就在此。


    否則光是一些基本功的東西,他直接用神識傳遞信息烙印在衛貞貞的腦海裏就可以了,何必在瀘水這邊浪費時間?


    “這些東西,你都要學習和品嚐過才能明白,今天你先嚐嚐這種半發麵的包子到底和一般的包子有什麽區別,然後再嚐嚐我做的饅頭和你做的又有什麽區別。”


    “這是你熟悉的領域,從這方麵開始,慢慢給你的料理體係打基礎,這樣才能讓你更好的接受和學習一個全新的料理世界。”


    趙悠乾既然認了衛貞貞當記名弟子,自然也就教導的十分用心。


    “不至於基礎太過虛浮,到時候想學其他的東西都覺得理念不合了。”


    一邊給衛貞貞說著,趙悠乾的手也沒有停下,一根孫二娘的擀麵杖,早已經被他幾乎忘到了腦後,這個時候拿出來,也是讓衛貞貞開開眼界。


    就好像是用擀麵杖那麽一轉,一個劑子就成了一個麵皮。


    很快麵皮就摞成了一座小山一樣,便是衛貞貞覺得自己的手腳已經算是伶俐了,在趙悠乾這裏這般快捷的手速對比下,也顯得相形見絀。


    雖然學的是庖廚之術,不過衛貞貞也沒有小看趙悠乾的想法,畢竟自己親身體驗過了初級祭禮的力量,還有趙悠乾展現出的種種不可思議的神奇之處。


    所以對趙悠乾的動作,她也是每一點都放在了心上,一般人要是看到趙悠乾這麽一轉就一個麵皮隻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已經接受了一些廚藝基礎教學的衛貞貞卻明白,這是趙悠乾在給他展現白案擀的一個要點。


    如何發力!


    以擀麵杖為中心,旋轉一圈,隻是用手指發力,便直接將麵皮壓好,這代表的是趙悠乾僅憑著手指發力和旋轉的力量,便已經完成了這一擀麵皮的動作。


    輕巧的力量,甚至沒有比衛貞貞提起手臂用力更大,這也讓衛貞貞明悟了許多東西。


    這一些她看得入神的地方,趙悠乾也放在了心裏,對自己臨時收下的這麽一個記名弟子頗為滿意。


    ‘果然有天賦的就是不一樣,不像某個人明明已經係統教了好幾次了,還是一副傻乎乎的樣子。


    商秀珣忽然察覺到一股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可是再掃過去的時候,卻什麽都沒有發現,隻好摸不著頭腦,看著趙悠乾繼續動手把包子完成。


    放內餡在擀好的麵皮上其實也頗有講究,因為是打入了大量高湯的水餡,所以取肉餡到麵皮上就必須用撥的形式,把麵皮靠近了肉餡的盆邊,然後用一根筷子,這麽挑弄幾下肉餡,撥一部分肉餡到麵皮上。


    隨著肉餡到麵皮上,趙悠乾的手微微中間內陷,外麵的五指向上頂,把內餡就包在了麵皮中間,然後就用手細細的往一個方向收口,捏褶子。


    很快一個成年人手掌心大小的圓滾滾包子,就這麽完成,出現在了商秀珣與衛貞貞的眼前。


    也讓衛貞貞眼睛越發的明亮,從中看出了許多可用的小技巧。


    不過趙悠乾知道這些小技巧並不關鍵,不是他這次教學的重點,這些東西在衛貞貞未來自己學習的過程當中也能總結出來,所以他的動作非常的連貫,沒有停下來講解。


    一堆麵皮和一盆的肉餡,很快就化為了一個個飽滿的包子,放在了蒸籠之上。


    此時還沒有燒水,因為趙悠乾準備包子和饅頭一齊出鍋,這個時候加入了老麵的饅頭麵團也已經徹底的醒發到位了。


    將包子放在蒸籠上,稍微撒一些幹麵粉,防止粘連,然後趙悠乾就打開了蓋著的木盆,將裏麵的麵團放在了衛貞貞麵前。


    此時原本隻占據了木盆三分之一程度的麵團已經完全醒發了起來,不但占據了整個木盆,而且光滑的麵團上也出現了無數個細小的孔洞,這正是完全發酵好了的佐證,呈現了蜂窩狀態。


    微微帶著一股果酒的酸香,趙悠乾的手沾了些幹麵粉,接著便將木盆裏的所有麵團都挖了出來,再次經過擀麵杖的攪動,又被廚具加持,更加醒發膨脹了一部分後。


    這饅頭的麵團也就徹底的完成,將細微的氣孔全部再次揉捏成一團,成為光滑的麵團,然後再分成一個個的麵團,放在蒸籠上。


    等到水開之後,將半發麵的包子放在底下那一層,將饅頭放在上麵這一層,很快一股麵粉被蒸汽燙熟的香氣就傳了出去。


    也引起了在瀘水上,泛舟之人的興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裏的美食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文客南宮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文客南宮恨並收藏諸天裏的美食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