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皆沒想到王上真的會殺掉趙燕。他們起初以為王上不過是做恐嚇之狀。</p>
但隨著侍衛提溜著那顆鮮血淋漓的頭顱獻於王前時,朝臣們終於是反應了過來。</p>
“王上啊!宗伯雖有罪,但萬不該受如此極刑啊。”趙成頓時高聲悲呼。</p>
趙雍瞥了對方一眼,臉上依舊是一片冷漠之色。</p>
但看著侍衛托盤中那張熟悉的麵孔,他的心底卻是不由得跟著一顫……</p>
但旋即,他就將內心的那一絲絲愧疚甩出了腦海。</p>
他已經盡力了。但,尋死之人,他如何能攔得住?</p>
若今日此事不決,往後定會有更多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上行下效,新法還如何實施?</p>
雷霆手段,不過是防止造成更多無謂的流血犧牲。</p>
新法,畢竟牽扯到趙國的國本!</p>
昔日商君變法,孝公亦拿自己的親弟弟開刀。今日,他趙雍又如何敢惜身?</p>
趙國的三朝元老,趙氏的宗伯他都說殺就殺了,往後他倒要看看,這偌大的趙國朝堂,到底還有那些三心二意、心口不一之輩。</p>
趙雍目光掃視群臣一周。</p>
擺了擺手讓侍衛將那駭人之物拿走。</p>
趙豹也隻是歎了口氣,沒有多說什麽。</p>
對於這位脾氣的倔強的堂親,他向來是不喜。但今日見得對方為了那莫須有的尊榮,而落得個身首異處,也不免為對方感到一絲悲戚。</p>
其餘朝臣也皆是諾諾而不敢多言。</p>
趙雍高聲道:“新法,行於民,而強於國!今日寡人維新法,而大義滅親,以示我趙國臣民!”</p>
“威!威!威!”</p>
“威!威!威……”</p>
趙雍隨即不再多言,轉身走向高台:“演兵!”</p>
“嗚!嗚……”隨著高亢地號角聲隨即響起。</p>
懲處頑疾之輩隻是一段插曲,一段不在原計劃中的插曲。</p>
此次備於演兵的目的,乃是檢校胡服運用於新戰中的戰鬥方法。參與演兵的軍隊,除了新軍騎旅,再由三大常備營各出一個百人隊。新法剛剛頒布,新的軍服還在籌做當中,剛剛製作好的幾百件先發放於演兵的將士。</p>
步卒操練的項目不多、方法依舊簡單。而武器還是以弓弩、槍戟為主。</p>
少了寬袍大袖、少了裙子一般的下裳,將士們無論是邁步還是轉身,其效率自然大大提升。雖然這些兵卒大多數都是初次身穿胡服,但他們都是作戰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兵,稍微給他們增添一些戰術演練,將士們很快就能適應,訓練的成效也很快。</p>
雖然演練的內容與以往相同,但觀台上常年行於沙場的將領一眼便能看出,新軍‘作戰’的效果,確實比之以往好的太多了。無論是方隊陣型的突進還是收兵列隊的速度,亦或是多個方陣相互組織交戰的效率,其成果都的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上級法令的傳達也更加通暢。整個軍陣的作戰樣貌、好似煥然一新。</p>
看著下麵士氣高漲的新軍,趙雍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就連原本對新法抱有疑意的大臣、將領,看著新軍兵卒的操練步伐也不禁跟著點頭。</p>
校台之上的趙成,卻不做掩飾地歎了口氣。他突然為剛才人頭落地的堂親趙燕,感到了些許可惜。</p>
若是,對方此時能看到胡服在新軍身上的效果,恐怕就不會冒死‘諫言’了吧。</p>
胡服的成效在步卒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不得不說,校台之上的眾人依舊隻能看出個大概。</p>
隨著台下令旗的揮舞示意,步卒方陣有序地向校場邊緣退去。</p>
眾臣隨即跟在大王的身後,朝著前麵的又一處高坡行去。</p>
山坡下麵是一處地形更加廣闊的校場。</p>
騎兵與車兵的聯合校演便是在此。</p>
旌旗獵獵、殘陽如血。</p>
校場之上五百騎新服騎兵,分成五個方陣,配備數十輛戰車,嚴陣以待。</p>
參與檢校的人數雖然不多,但趙雍依舊能從騎旅將士們的身上感受到那股蕭殺的氣勢。</p>
這是一種自信,亦是一種嚴謹。</p>
騎旅軍陣中央的龐煖,打馬從騎陣中走出,朝著高坡之上的趙雍遙遙拜道:“新軍騎旅已集合完畢,恭請王上檢閱!”</p>
趙雍微微點了點頭,朝著台下一揮大袖。</p>
“嗚……”熟悉的號角聲再度響起。</p>
號角聲剛剛響起,騎陣兩側的令旗手當即朝著各個方陣的百人將揮動旗語。</p>
“殺!”</p>
“殺……”騎兵們手持長殳猶如離弦之箭般,飛速射出。</p>
衝天地呐喊聲,不由讓高坡之上觀禮的朝臣為之一驚。趙雍恍然間似乎也回到了昔日那血腥的戰場之上!</p>
</p>
龐煖率領的第一方陣最先衝出,馬蹄踐踏著大地,驚起黃土漫天。</p>
隨著奔襲距離的拉長,騎兵旅原本呈方形的軍陣、後排騎兵似有默契一般開始朝著兩側延伸,一騎之間始終間隔三五米,而隨著地形的展開,方陣也從最初的一排三騎、延展到一排十騎、逐漸延伸到百騎一排,側翼展開的騎兵軍陣,猶如一隻在天空中翱翔的大雁。</p>
紅衣紅甲的鋼鐵洪流,猶如從地獄中攀爬而出的索命惡鬼,朝著敵人肆意碾壓而去。一支支長殳槍頭,在落日殘陽的照射下,映照出一絲駭人的寒光,晃的人膽戰心驚。</p>
但今日的對手,卻非昔日茹毛飲血的蠻夷,而是手無縛雞之力、沒有恐懼之心的稻草人。</p>
校場盡頭那數百個模彷敵軍的草人,毫無疑問、被新軍鐵騎衝擊地支離破碎。</p>
陷入敵人‘血肉’的長槍,被戰士們毫不吝嗇地拋棄。衝出一段距離的鋼鐵大雁,在片刻的修整後,紛紛拔出腰間的長劍,再度朝著敵人衝鋒而去。</p>
殘存的敵人意誌逐漸被消磨,支離破碎的敵人開始朝著遠方‘奔逃’,而鐵騎那舒緩地長翼,也開始逐漸朝著中間合攏,直至將敵人的血肉徹底侵吞殆盡。</p>
“這,這……”許多未經曆過雲中會戰,晉陽之戰的宗室大臣們,此時已經被騎兵強悍的戰鬥力驚訝地說不出話來。</p>
常年與胡人打交道的前代令吳廣,身體亦不住地顫抖。在場的所有人,沒有誰能比他更了解胡人的風俗,亦沒有誰比他更了解騎兵的可怕。若是,趙國早年有這樣一支成具規模的鐵騎,趙國而今的國土麵積何止拓地千裏,又何須再懼胡人的襲擾。</p>
怪不得,怪不得樓煩人敗得那麽快。這支鐵騎便是趙國轉守為攻的本錢啊。</p>
吳廣現在忽然有些渴望,渴望能率領著這支鐵騎,肆意地馳騁在北疆的草原之上。</p>
突然,眾人的目光不由再次一亮。</p>
隨著騎旅方陣的歸隊,原本嚴陣以待的戰車終於是動了起來,隨著令旗的不停擺動,戰車按照既定的戰術,有序地穿插在騎陣之中。</p>
戰車為前,騎兵稍後。分騎兵: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中間穿插六輛戰車。</p>
隨著進攻號角的高亢之聲,鋼鐵洪流再次開動,戰術不變,隻不過橫向距離由於戰車的加入,變窄了一些,但依然能達到數十米的距離。戰車先一步衝刺,騎兵隨後,但此時的騎兵們除了手中的長殳和腰間的長劍還挎著一輪彎弓。</p>
又是一輪的摧殘。戰車配合騎兵正麵衝刺後,隨即分離。騎兵依照陣型分散、以射術襲擾,戰車繼續迂回衝鋒,兩者始終將敵人切割在包圍圈之內。</p>
騎兵配合戰車的協同作戰,雖然沒有剛才騎旅大隊集體衝鋒,來得震撼。但校台之上的大將都能看出,車騎配合作戰更具有衝鋒的強大威力。</p>
當然,車騎協同應對的大多是步卒方陣,亦或者是兩軍相衝的遭遇戰。</p>
其威力大,但靈活性還是相較於純粹的騎旅鐵騎差一些。</p>
趙雍點了點頭,他對此已經很滿意了,因為兩者本來就是應對不同的戰爭情況。但不得不說,車兵對於胡人騎兵的殺傷依舊是最大的,且戰車本身便是一個很好的防禦平台。且草原作戰,戰車的作用從來都不是單一的進攻武器。</p>
騎兵的強悍,再一次刷新了趙國群臣的認知。直到軍演結束,他們都還處於懵懵地狀態。而趙燕等人授首的陰影,似乎也早已被人遺忘。</p>
此次軍演的成功,與將士們新服的穿戴脫不了幹係,若還是昔日的上衣下裳、寬袍大袖,將士們彼此間的配合絕對不會如此融洽。</p>
……軍演結束,趙雍命人賞賜參與軍演的將士每人五錢,將領翻倍。</p>
大發了兩筆戰爭橫財之後,趙雍也是闊了起來。況且餓誰也不能餓著賣命打仗的將士們。</p>
而今的趙國的騎兵規模已經在逐步擴大,從去年的三千騎,到現在的將盡的五千騎。趙國各地的馬政規模也逐漸擴大,代地的官營馬場也從兩處,擴展到了五處。加上同胡人貿易和北疆一戰擄掠來的戰馬,而今騎旅的規模再擴充兩千騎亦是綽綽有餘。</p>
戰馬雖有,但善騎者卻是不多。趙雍已經在擴馬的同時遍布政令,趙國全境內征召善騎射之輩,以俸祿養之。</p>
騎旅的擴建,也就意味著趙雍開啟了高薪養廉的戰爭模式。</p>
而今趙國的國庫還算充盈,但充其量也隻能暫時維持軍隊的現狀。好在田政的改革也在有條不紊的擴展當中,內史趙田預估,下一年的趙國糧產能翻一倍,但這卻遠遠達不到趙雍的要求……</p>
在這個時代,糧食便是底氣、糧食便是人口,但很顯然,趙國已經有些受限了。在現有條件下,趙國國力若想繼續擴大便隻有兩種方法,剝削庶民或者對外戰爭。</p>
剝削庶民隻會造成國政不穩,不可取。</p>
兼並土地和人口一直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p>
……</p>
回宮前,趙雍看到都尉牛讚似乎有話要說,但他隨即又給憋了回去。</p>
牛氏,在趙國的世家大族中一直排於前列,趙國的軍政體係中牛氏子弟亦有多人為將,官至大夫爵位的便有兩人,除了都尉牛讚外,還有他的堂弟、武城都尉牛翦。</p>
龍台宮內,趙雍剛剛用過晚膳,殿外便傳來了宮人的稟告聲:“王上,上大夫牛讚,於宮外求見。”</p>
趙雍先是一愣,他已經大概能猜到對方會說些什麽。</p>
牛讚一直與趙氏的保守派走的比較近,起先對方也是明確反對過胡服之令的實施,不過胡服已定,事已至此難道這家夥也想來一出死諫?</p>
但對方畢竟是軍中大將,趙雍也想聽聽他能說出什麽驚人之言。</p>
“見!”趙雍對著門外吩咐道。</p>
……</p>
偏殿之中,牛讚入門便拜:“罪臣牛讚,拜見王上。”</p>
對方的話讓趙雍有些不解:“卿何罪之有?”</p>
牛讚如實道:“深夜擾大王休息乃一罪,臣將出之言乃二罪。”</p>
有趣……</p>
趙雍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眼前這身高將盡八尺的壯漢。相較於他那堂弟牛翦,四十出頭的牛讚,身材更顯壯碩,麵容同是虯髯遍布。</p>
單單從外觀來看,這番話似乎不像是對方能說出來的。</p>
但趙雍卻知道,牛讚可是以智、勇雙全而聞名於趙國軍旅的,身為趙國三大常備之一的統帥,外貌並不能說明什麽。</p>
趙雍打趣道:“這罪一,寡人便饒恕了卿。卿且現在退去,寡人當恕卿無罪。”</p>
牛讚一愣,他沒想到王上會這般回答。既不他的治罪,也不繼續向下引話。</p>
但他豈能真的就這般退去了:“臣,還是要說。”</p>
“卿旦說無妨。”趙雍無所謂道。</p>
牛讚就要吐血了,他實在是捉摸不透王上的意思。但既然來了,他也沒打算活著出宮,隨即咬牙道:“臣以為,國有固籍,兵有常經。變籍則亂,失經則弱。</p>
今日王上撤銷往日的軍隊編製,大行騎兵。這是改變法令並拋棄準則的做法。臣以為,將士們正是因為熟悉他們原來的武器和戰法、才能輕敵敢戰,而王上卻改變了它們。臣以為,這是損害王上聲威和我趙國國力的做法。先人曾說:既得利益不至百倍而不能輕易改變風俗,既得功效不到十倍而不能輕換器具。王上如今拆散了原來的軍隊編製,而大行胡服騎射。</p>
臣恐其攻獲之利,不如所失之費也!”</p>
但隨著侍衛提溜著那顆鮮血淋漓的頭顱獻於王前時,朝臣們終於是反應了過來。</p>
“王上啊!宗伯雖有罪,但萬不該受如此極刑啊。”趙成頓時高聲悲呼。</p>
趙雍瞥了對方一眼,臉上依舊是一片冷漠之色。</p>
但看著侍衛托盤中那張熟悉的麵孔,他的心底卻是不由得跟著一顫……</p>
但旋即,他就將內心的那一絲絲愧疚甩出了腦海。</p>
他已經盡力了。但,尋死之人,他如何能攔得住?</p>
若今日此事不決,往後定會有更多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上行下效,新法還如何實施?</p>
雷霆手段,不過是防止造成更多無謂的流血犧牲。</p>
新法,畢竟牽扯到趙國的國本!</p>
昔日商君變法,孝公亦拿自己的親弟弟開刀。今日,他趙雍又如何敢惜身?</p>
趙國的三朝元老,趙氏的宗伯他都說殺就殺了,往後他倒要看看,這偌大的趙國朝堂,到底還有那些三心二意、心口不一之輩。</p>
趙雍目光掃視群臣一周。</p>
擺了擺手讓侍衛將那駭人之物拿走。</p>
趙豹也隻是歎了口氣,沒有多說什麽。</p>
對於這位脾氣的倔強的堂親,他向來是不喜。但今日見得對方為了那莫須有的尊榮,而落得個身首異處,也不免為對方感到一絲悲戚。</p>
其餘朝臣也皆是諾諾而不敢多言。</p>
趙雍高聲道:“新法,行於民,而強於國!今日寡人維新法,而大義滅親,以示我趙國臣民!”</p>
“威!威!威!”</p>
“威!威!威……”</p>
趙雍隨即不再多言,轉身走向高台:“演兵!”</p>
“嗚!嗚……”隨著高亢地號角聲隨即響起。</p>
懲處頑疾之輩隻是一段插曲,一段不在原計劃中的插曲。</p>
此次備於演兵的目的,乃是檢校胡服運用於新戰中的戰鬥方法。參與演兵的軍隊,除了新軍騎旅,再由三大常備營各出一個百人隊。新法剛剛頒布,新的軍服還在籌做當中,剛剛製作好的幾百件先發放於演兵的將士。</p>
步卒操練的項目不多、方法依舊簡單。而武器還是以弓弩、槍戟為主。</p>
少了寬袍大袖、少了裙子一般的下裳,將士們無論是邁步還是轉身,其效率自然大大提升。雖然這些兵卒大多數都是初次身穿胡服,但他們都是作戰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兵,稍微給他們增添一些戰術演練,將士們很快就能適應,訓練的成效也很快。</p>
雖然演練的內容與以往相同,但觀台上常年行於沙場的將領一眼便能看出,新軍‘作戰’的效果,確實比之以往好的太多了。無論是方隊陣型的突進還是收兵列隊的速度,亦或是多個方陣相互組織交戰的效率,其成果都的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上級法令的傳達也更加通暢。整個軍陣的作戰樣貌、好似煥然一新。</p>
看著下麵士氣高漲的新軍,趙雍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就連原本對新法抱有疑意的大臣、將領,看著新軍兵卒的操練步伐也不禁跟著點頭。</p>
校台之上的趙成,卻不做掩飾地歎了口氣。他突然為剛才人頭落地的堂親趙燕,感到了些許可惜。</p>
若是,對方此時能看到胡服在新軍身上的效果,恐怕就不會冒死‘諫言’了吧。</p>
胡服的成效在步卒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不得不說,校台之上的眾人依舊隻能看出個大概。</p>
隨著台下令旗的揮舞示意,步卒方陣有序地向校場邊緣退去。</p>
眾臣隨即跟在大王的身後,朝著前麵的又一處高坡行去。</p>
山坡下麵是一處地形更加廣闊的校場。</p>
騎兵與車兵的聯合校演便是在此。</p>
旌旗獵獵、殘陽如血。</p>
校場之上五百騎新服騎兵,分成五個方陣,配備數十輛戰車,嚴陣以待。</p>
參與檢校的人數雖然不多,但趙雍依舊能從騎旅將士們的身上感受到那股蕭殺的氣勢。</p>
這是一種自信,亦是一種嚴謹。</p>
騎旅軍陣中央的龐煖,打馬從騎陣中走出,朝著高坡之上的趙雍遙遙拜道:“新軍騎旅已集合完畢,恭請王上檢閱!”</p>
趙雍微微點了點頭,朝著台下一揮大袖。</p>
“嗚……”熟悉的號角聲再度響起。</p>
號角聲剛剛響起,騎陣兩側的令旗手當即朝著各個方陣的百人將揮動旗語。</p>
“殺!”</p>
“殺……”騎兵們手持長殳猶如離弦之箭般,飛速射出。</p>
衝天地呐喊聲,不由讓高坡之上觀禮的朝臣為之一驚。趙雍恍然間似乎也回到了昔日那血腥的戰場之上!</p>
</p>
龐煖率領的第一方陣最先衝出,馬蹄踐踏著大地,驚起黃土漫天。</p>
隨著奔襲距離的拉長,騎兵旅原本呈方形的軍陣、後排騎兵似有默契一般開始朝著兩側延伸,一騎之間始終間隔三五米,而隨著地形的展開,方陣也從最初的一排三騎、延展到一排十騎、逐漸延伸到百騎一排,側翼展開的騎兵軍陣,猶如一隻在天空中翱翔的大雁。</p>
紅衣紅甲的鋼鐵洪流,猶如從地獄中攀爬而出的索命惡鬼,朝著敵人肆意碾壓而去。一支支長殳槍頭,在落日殘陽的照射下,映照出一絲駭人的寒光,晃的人膽戰心驚。</p>
但今日的對手,卻非昔日茹毛飲血的蠻夷,而是手無縛雞之力、沒有恐懼之心的稻草人。</p>
校場盡頭那數百個模彷敵軍的草人,毫無疑問、被新軍鐵騎衝擊地支離破碎。</p>
陷入敵人‘血肉’的長槍,被戰士們毫不吝嗇地拋棄。衝出一段距離的鋼鐵大雁,在片刻的修整後,紛紛拔出腰間的長劍,再度朝著敵人衝鋒而去。</p>
殘存的敵人意誌逐漸被消磨,支離破碎的敵人開始朝著遠方‘奔逃’,而鐵騎那舒緩地長翼,也開始逐漸朝著中間合攏,直至將敵人的血肉徹底侵吞殆盡。</p>
“這,這……”許多未經曆過雲中會戰,晉陽之戰的宗室大臣們,此時已經被騎兵強悍的戰鬥力驚訝地說不出話來。</p>
常年與胡人打交道的前代令吳廣,身體亦不住地顫抖。在場的所有人,沒有誰能比他更了解胡人的風俗,亦沒有誰比他更了解騎兵的可怕。若是,趙國早年有這樣一支成具規模的鐵騎,趙國而今的國土麵積何止拓地千裏,又何須再懼胡人的襲擾。</p>
怪不得,怪不得樓煩人敗得那麽快。這支鐵騎便是趙國轉守為攻的本錢啊。</p>
吳廣現在忽然有些渴望,渴望能率領著這支鐵騎,肆意地馳騁在北疆的草原之上。</p>
突然,眾人的目光不由再次一亮。</p>
隨著騎旅方陣的歸隊,原本嚴陣以待的戰車終於是動了起來,隨著令旗的不停擺動,戰車按照既定的戰術,有序地穿插在騎陣之中。</p>
戰車為前,騎兵稍後。分騎兵: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中間穿插六輛戰車。</p>
隨著進攻號角的高亢之聲,鋼鐵洪流再次開動,戰術不變,隻不過橫向距離由於戰車的加入,變窄了一些,但依然能達到數十米的距離。戰車先一步衝刺,騎兵隨後,但此時的騎兵們除了手中的長殳和腰間的長劍還挎著一輪彎弓。</p>
又是一輪的摧殘。戰車配合騎兵正麵衝刺後,隨即分離。騎兵依照陣型分散、以射術襲擾,戰車繼續迂回衝鋒,兩者始終將敵人切割在包圍圈之內。</p>
騎兵配合戰車的協同作戰,雖然沒有剛才騎旅大隊集體衝鋒,來得震撼。但校台之上的大將都能看出,車騎配合作戰更具有衝鋒的強大威力。</p>
當然,車騎協同應對的大多是步卒方陣,亦或者是兩軍相衝的遭遇戰。</p>
其威力大,但靈活性還是相較於純粹的騎旅鐵騎差一些。</p>
趙雍點了點頭,他對此已經很滿意了,因為兩者本來就是應對不同的戰爭情況。但不得不說,車兵對於胡人騎兵的殺傷依舊是最大的,且戰車本身便是一個很好的防禦平台。且草原作戰,戰車的作用從來都不是單一的進攻武器。</p>
騎兵的強悍,再一次刷新了趙國群臣的認知。直到軍演結束,他們都還處於懵懵地狀態。而趙燕等人授首的陰影,似乎也早已被人遺忘。</p>
此次軍演的成功,與將士們新服的穿戴脫不了幹係,若還是昔日的上衣下裳、寬袍大袖,將士們彼此間的配合絕對不會如此融洽。</p>
……軍演結束,趙雍命人賞賜參與軍演的將士每人五錢,將領翻倍。</p>
大發了兩筆戰爭橫財之後,趙雍也是闊了起來。況且餓誰也不能餓著賣命打仗的將士們。</p>
而今的趙國的騎兵規模已經在逐步擴大,從去年的三千騎,到現在的將盡的五千騎。趙國各地的馬政規模也逐漸擴大,代地的官營馬場也從兩處,擴展到了五處。加上同胡人貿易和北疆一戰擄掠來的戰馬,而今騎旅的規模再擴充兩千騎亦是綽綽有餘。</p>
戰馬雖有,但善騎者卻是不多。趙雍已經在擴馬的同時遍布政令,趙國全境內征召善騎射之輩,以俸祿養之。</p>
騎旅的擴建,也就意味著趙雍開啟了高薪養廉的戰爭模式。</p>
而今趙國的國庫還算充盈,但充其量也隻能暫時維持軍隊的現狀。好在田政的改革也在有條不紊的擴展當中,內史趙田預估,下一年的趙國糧產能翻一倍,但這卻遠遠達不到趙雍的要求……</p>
在這個時代,糧食便是底氣、糧食便是人口,但很顯然,趙國已經有些受限了。在現有條件下,趙國國力若想繼續擴大便隻有兩種方法,剝削庶民或者對外戰爭。</p>
剝削庶民隻會造成國政不穩,不可取。</p>
兼並土地和人口一直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p>
……</p>
回宮前,趙雍看到都尉牛讚似乎有話要說,但他隨即又給憋了回去。</p>
牛氏,在趙國的世家大族中一直排於前列,趙國的軍政體係中牛氏子弟亦有多人為將,官至大夫爵位的便有兩人,除了都尉牛讚外,還有他的堂弟、武城都尉牛翦。</p>
龍台宮內,趙雍剛剛用過晚膳,殿外便傳來了宮人的稟告聲:“王上,上大夫牛讚,於宮外求見。”</p>
趙雍先是一愣,他已經大概能猜到對方會說些什麽。</p>
牛讚一直與趙氏的保守派走的比較近,起先對方也是明確反對過胡服之令的實施,不過胡服已定,事已至此難道這家夥也想來一出死諫?</p>
但對方畢竟是軍中大將,趙雍也想聽聽他能說出什麽驚人之言。</p>
“見!”趙雍對著門外吩咐道。</p>
……</p>
偏殿之中,牛讚入門便拜:“罪臣牛讚,拜見王上。”</p>
對方的話讓趙雍有些不解:“卿何罪之有?”</p>
牛讚如實道:“深夜擾大王休息乃一罪,臣將出之言乃二罪。”</p>
有趣……</p>
趙雍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眼前這身高將盡八尺的壯漢。相較於他那堂弟牛翦,四十出頭的牛讚,身材更顯壯碩,麵容同是虯髯遍布。</p>
單單從外觀來看,這番話似乎不像是對方能說出來的。</p>
但趙雍卻知道,牛讚可是以智、勇雙全而聞名於趙國軍旅的,身為趙國三大常備之一的統帥,外貌並不能說明什麽。</p>
趙雍打趣道:“這罪一,寡人便饒恕了卿。卿且現在退去,寡人當恕卿無罪。”</p>
牛讚一愣,他沒想到王上會這般回答。既不他的治罪,也不繼續向下引話。</p>
但他豈能真的就這般退去了:“臣,還是要說。”</p>
“卿旦說無妨。”趙雍無所謂道。</p>
牛讚就要吐血了,他實在是捉摸不透王上的意思。但既然來了,他也沒打算活著出宮,隨即咬牙道:“臣以為,國有固籍,兵有常經。變籍則亂,失經則弱。</p>
今日王上撤銷往日的軍隊編製,大行騎兵。這是改變法令並拋棄準則的做法。臣以為,將士們正是因為熟悉他們原來的武器和戰法、才能輕敵敢戰,而王上卻改變了它們。臣以為,這是損害王上聲威和我趙國國力的做法。先人曾說:既得利益不至百倍而不能輕易改變風俗,既得功效不到十倍而不能輕換器具。王上如今拆散了原來的軍隊編製,而大行胡服騎射。</p>
臣恐其攻獲之利,不如所失之費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