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尾的天氣,越發喜怒無常起來。</p>


    前些日子還記得陽光明媚、萬裏空綠。今日的天際已顯得愁雲慘澹,頭頂上那厚厚的積雲中,隱隱能看到雷霆正在雲霧中肆意穿梭。</p>


    函穀一役後,相較於那些戰死沙場的同袍們,陶安無疑是幸運的。</p>


    老魏王的突然薨逝、王權的更替、統治階層的變動,似乎並沒有影響魏人戰爭得勝後的喜悅。</p>


    作為凱旋之師一員的陶安,回到大梁後,不僅僅被賞賜了大量的田地和財帛,還累功升做了兵尉。</p>


    第二年開春,他的妻子亦順利地給他產下了一個兒子。</p>


    隨著秦國的退讓,魏國同秦國進入了難得的蜜月期,大梁迎來了久違的平和。</p>


    然而,還不待陶安享受妻兒環繞的生活時,戰爭的陰霾就再度悄然籠罩向了魏人的頭頂。</p>


    在這個戰亂不斷的年代,和平從來都是一種求而不得的奢侈物。莫說他一個兵尉,就算是裨將、都尉恐怕都沒有資格抗拒自己的命運。</p>


    不過畢竟是統兵千餘人的中層將領,戰事來臨前總歸是有了一絲知道內情的權利。</p>


    所以在開赴前線的時候,陶安便知道了自己這次所要麵對的敵人,宋軍。</p>


    魏、宋雖然相隔遲尺的鄰國,但陶安卻一次都不曾去過。唯一的印象還是從商賈口中得知,聽說宋國是個比魏國都要富碩的國家。</p>


    至於宋軍,陶安的認知更是有所欠缺了。因為在他十數年的從軍生涯中,從未與宋軍交過手。</p>


    雖然前些年魏、宋兩國因為襄陵之爭,生過一些齷齪,但爆發的衝突規模並不大。彼時駐守於函穀一線的陶安並沒有機會參加那場戰爭,兩國的矛盾便在趙國的調和下不了了之。</p>


    此次陶安所部的兩萬魏軍,奉命拱守於戶牖(蘭考縣北),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駐紮在煮棗附近的兩萬宋軍渡過濟水;其次便是策應襄丘、葭密一線的三晉聯軍主力。</p>


    濟水作為大梁城的天塹,隻要敵軍無法跨越,便始終無法對大梁形成有效的威脅。</p>


    隻是讓陶安感覺奇怪的是,宋軍集結兵力同魏軍對峙數天時間,卻一直都沒有進攻的跡象。</p>


    甚至在麵對己方的挑釁時,也隻是被動的防守。</p>


    在魏軍幾番試探性的進攻後,陶安突然收到了軍令,責其即刻朝葭密開撥。</p>


    就在陶安滿心疑惑、不知所然之際,他驚訝的發現,宋軍不知何時已經撤回了宋國境內,原本的大營徒留下了滿地狼藉。</p>


    宋軍是幹嘛來了?</p>


    ……</p>


    ……</p>


    位於葭密城外的齊軍大營內。齊軍援楚一戰的統帥、田忌,此時正站在一方土丘之上。</p>


    年餘七旬、鬢發皆白的老將,眼神依舊犀利。他的目光所及之處,盡是快速調動的軍旅兵卒。</p>


    作為曾經享譽華夏的名將,田忌近幾十年的經曆著實有些坎坷。桂陵、馬陵一戰,讓他功成名就,卻也讓他流亡異國二十餘載。</p>


    </p>


    本該左齊為相的大將軍,卻一朝受誣、逃齊留楚。</p>


    流亡荊楚的多少個日夜,他都懊悔當初沒有聽孫子之言,隻叫那鄒忌佞賊獨瞰於齊廷。</p>


    或許是上天憐憫於他,在他年老將作古,歸途無望之際。恰逢齊國君權更迭。恐怕就連田忌自己都沒有想到,他此生還能有、再度指揮齊軍作戰的一天。</p>


    居楚多年,田忌雖然沒有機會兵臨沙場,但卻一直都在默默的關注著列國時局。</p>


    對於盟楚對秦,田忌其實一直保持著觀望態度,倒非畏懼。而是覺得、現在齊國的主力部隊依舊在燕地,若是兩線開戰,變數實在太多。萬一作戰不利,齊軍耗費無算代價、圖謀燕地多年的成果恐怕會付之東流。</p>


    但臨淄的開戰的呼聲卻極高,齊王田辟疆兩相權衡下,還是選擇了趟進這遭渾水。不過為了防止孤軍深入敵境、陷入窘迫的境地,齊軍便準備再來了一波圍魏製秦,在攻城略地的同時,還能緩解西線楚軍的壓力。</p>


    並且相較於兵強將勇的秦軍,齊國選擇了戰鬥意誌不強的魏軍作為對手。</p>


    與此同時或威逼、或利誘,脅迫宋國出兵。給予的報酬便是不再插手、宋國對滕國的戰爭。</p>


    田忌無奈,隻得掛帥出征。</p>


    最初在田忌率領五萬齊軍挺近戰場時,戰況確實順利,齊軍先後拿下了濟水北麓的煮棗和襄丘。</p>


    但隨著秦、楚分兵,中原戰場的局勢便開始變得複雜了不少。</p>


    更讓田忌意外的是,趙軍竟然也選擇加入戰場。</p>


    他記得趙軍此時不應該在同中山混戰嗎?</p>


    對於新出現的數萬趙軍,齊楚宋三國聯軍的步伐不得已放緩下來,同時戰術改攻為守。畢竟這裏是中原,平原作戰,趙國新軍騎兵的戰鬥力,列國可是有所耳聞的。</p>


    對於這個新出現的主戰兵種,從秦趙晉陽一戰,趙國的新軍騎兵進入列國的視線開始,田忌便對此產生了濃厚興趣。尤其是之後的函穀一役,趙軍騎兵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更是驚掉了列國高層的下巴。</p>


    隨之而來的便是林胡、婁煩兩個胡國的覆滅,更讓列國高層深刻意識到,曾經被他們忽略調的騎兵,已經漸漸成為戰場上新的主宰。</p>


    之後,列國爭相效彷、改革軍製,田忌歸齊時,齊軍便已經組建了一支萬餘人騎都。</p>


    但此時軍中卻隻有兩個騎旅,其餘的全部被匡章帶去了燕地。</p>


    不過田忌發現,自己軍中的騎兵和趙軍的騎兵好像不太一樣。具體哪裏不一樣,他一時說不清楚,趙軍加入戰場後,便一直未曾與己方交手。</p>


    田忌甚至故意朝著趙軍的駐地放出幾股誘餌,但趙軍依舊未曾出戰。</p>


    敵我雙方十數萬大軍已經在葭密對峙了數日,這地方無險可守,況且敵我雙方也沒有理由守。</p>


    但誰都沒有貿然率先發起攻擊。各自都在等著對方率先露出破綻。</p>


    望著台下操練的大軍,田忌倏然感到一陣心季。他下意識地朝著天空望了一眼。</p>


    旦見,葭密的上空烏雲越發濃厚,低沉的雲層壓地人有些喘不過氣來。</p>


    一場大雨即將而至。</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從趙王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浩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浩淵並收藏戰國從趙王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