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型的軍用空中平台,軍方和藍天重工的思考不說是南轅北轍,至少也是毫不相幹。
軍方要求新平台作為運輸機的場合,需要一次運輸三輛裝甲車,並能在機艙兩側同時運兵,這裏考慮的重點是軍隊編製,三輛車就是一個排,人車一起運輸,能裝進一個重裝備排加一個輕武器排。
這個要求在藍天重工看來有些不切實際。
運輸機或客運機的機體形狀幾乎是個定式,除去頭尾段,中間的圓柱體部分隻能占飛機總長的一半。
三輛裝甲車說的可不是軍隊平時用的七座型輕裝甲,而是戰鬥用車,這車的全長是8米,每輛車頭尾再給個哪怕0.5米的盈餘空間,按現有蠻牛駕駛區長度不變,算出來的飛機總長最少都要有47米!
這有多誇張,按普通人體型標準,單通道連排六座的飛機,做到200座,總長也不過40到41米,能力差點42米也夠。
蠻牛的原型機長度僅20米,經過幾個版本的迭代,最近下線的都是23米的版本,機艙長度勉強能到12米,一下要把總長度加到47米,跨度太大了。
王齊提要求之前,軍方和藍天重工進行的第二輪談判,把3輛車改成了七座輕裝甲。
需要注意,戰鬥裝甲車自身是武器車,同時作為步兵臨時戰鬥堡壘為士兵擋攻擊。而七座輕裝甲和是團級直屬運輸連的裝備,改旅的幾隻部隊則是專門的運輸營,它沒有配備到戰鬥部隊,隻用作運輸。
意思是這項妥協軍方放棄了重型部隊直接空降參戰的預想,還要沿用提前部署的運輸作戰方案。
不過這個算出來的飛機總長度還有39米,藍天重工仍然不能接受。
現在擺在王齊桌上的方案,經過雙方再次妥協,暫定預定總長度縮短為32至36米,具體造多長,要看未來樣機的生產和靜力實驗結果。這是藍天重工根據自身能力,能接受的風險上限。
其實如果新飛機和最早期的蠻牛一樣定位為滑翔型,以藍天重工的實力,做出超過四十米的機身也不是沒可能。問題是新機未來的改型版肯定要改裝渦輪風扇發動機,屆時的穩定巡航速度會達到800至1100公裏每小時,最大值400公裏的時速差,結構強度方麵的硬指標要高得多,可不是什麽簡單的放大。
當然藍天重工畢竟是按軍方要求做設計,不能真的無視掉軍方,塞下三輛輕裝甲車的需要,會盡量在設計期間通過機頭布局的調整來實現。
該調整王齊都能想得到,要麽駕駛艙後的休息區升高,做個大頭造型,把駕駛室後方讓出來兩米多空間;要麽駕駛室放到機艙地板下麵,做個大下巴。反正隨著機身增長增粗,確實允許出現一些在小機身上無法實現的空間調整。
具體會選哪個,雖然王齊個人覺得大下巴比較難看,降落時安全風險也更大,但他現在相對於藍天重工的專家算是外行,還是別瞎指揮的好。
另外藍天重工在這份報告裏還提出,新飛機一旦造出來就不能考慮改裝機翼了,因為飛機大了,開膛破肚後還要保障結構強度,不如重新造一架更可靠。
這樣基本確認,新平台隻會有600至700和800至1100的兩種翼型,後者還要看西路口飛行器設計院在渦扇方麵的工作進度,那邊還沒完成所有建設工作,正在學習係統化的氣動力及發動機知識,渦漿一號都還沒碰到,後續即使一些難題有魔法解決方案,出一款成熟的渦扇機至少也要個六七八年之後。
王齊看過這份報告,找馮軍來談了談,批準進入執行階段。
飛機是小了點,不過加上魔法層麵的助力,預期運力卻著實不小。
終究還是老問題,航空業人口占比太大了,是僅次於軍隊、農業以及公、教、警的第四大群體,無節製的拔高指標,他們幹不過來隻會導致人群規模更大,軍方不得不妥協。
王齊批下去,項目就進入正式運轉階段,調集各種預研製資料整合,進行紙麵計算,拿出可行線路方案。
這裏麵列舉了哪個階段,需要多少人以及多少生產力配合,不需要王齊同意,蓋了章表示已閱,後續的工作都由藍天重工自己去協調。
線路圖估算出的定型周期為22個月,後續可能有調整,但隻要靜力實驗不出現重大問題,調整幅度不會超過六個月。
周期算比較短,也是選擇低風險方案的好處,現在時時刻刻麵臨著戰爭擴大風險,也不能像和平時期一樣拖拖拉拉。不過即使按這個線路走,等新平台運輸版定型後改的轟炸機入列,也是五年以後才能考慮的事情。
說白了還是浮島化的局麵,導致王國沒辦法拋開民用運輸需求,無法集中三個廠的力量集中進行軍事攻關。
當然新平台的開發過程中,已有平台不會徹底停下,閃雷係列仍然會以兩年一個周期,應用新技術並進行一些布局微調。
航空的進一步發展會越來越難,現在能期待的隻有龐勳板塊的改造進度了。
龐勳板塊除泥潭城外的歸化談判進度進展速度一般,六個城市已經談成的有兩個,剩下四個仍在拉鋸,其中紅葉湖算是比較頑固。
紅葉湖的定位與埃爾忒極為相似,都是以農產、水產為主,兼具一定紡織產能,差異是紅葉湖在浮島化之前有水路直通露娜河,有更強的外貿驅動傾向。農產品在亂世裏利潤還算有保障,難免會抱著“談不攏就不談了”的態度,反正曆史能證明鳳凰王不會攻擊沒有武裝反抗的地區。
王齊不對這些家夥動武,考慮的是大義與文化融合的關係,不過他們這有恃無恐的結論確實問題不大。
它的問題,最後可能還要用食用菌人工種植技術來撬一下。
六個城市的人口量隻能算一般,一些受不了境內管理方式的人出逃後,預估總人口量僅三十萬。
按行政改造半年到一年,區劃改造和基礎掃盲三年的經驗時間算,大概要四到五年,才能逐漸融入製造業係統。
東麵3號魔界門常駐化之後,可能會引來新一波的遷移潮,王國自身的人口增量,大概也能穩定在每年十萬左右,五年後的總人口能達到240萬附近。
新增人口受到文化水平製約,在製造業裏要走一條從低到高的路,先從建築和礦業啟動,再進入機械加工,前後熬個十來年才有實力建立一些高端製造配套能力。
也不是一定這麽發展,龐勳的大戶們融入製造業的表現就很好,大概有黃金重工的榜樣在前,或者錢太多了沒地方增值,歸化後他們砸錢的力度很大,通過刺激人口流動,很快就建立起不錯的產業氛圍。
可惜這不能作為常例,必須考慮到當年奧黛麗做決策太快,大戶們沒機會變賣資產開溜,不得不做的情況。
王國的經濟體係,官方可以在資金上充當大戶的作用,形成官方控股工人分紅的官營企業。但大戶們在當地長期建立起來的威望及對應管理能力,卻是官方短時間內很難平替的,這東西隻能靠教育改造和民眾對新環境的逐漸適應。
所以龐勳板塊的這一批,對加速新飛行平台的開發不會有幫助,等他們能夠有效擠壓其他城市製造能力時,大概下一代戰鬥機都在路上了。
軍方要求新平台作為運輸機的場合,需要一次運輸三輛裝甲車,並能在機艙兩側同時運兵,這裏考慮的重點是軍隊編製,三輛車就是一個排,人車一起運輸,能裝進一個重裝備排加一個輕武器排。
這個要求在藍天重工看來有些不切實際。
運輸機或客運機的機體形狀幾乎是個定式,除去頭尾段,中間的圓柱體部分隻能占飛機總長的一半。
三輛裝甲車說的可不是軍隊平時用的七座型輕裝甲,而是戰鬥用車,這車的全長是8米,每輛車頭尾再給個哪怕0.5米的盈餘空間,按現有蠻牛駕駛區長度不變,算出來的飛機總長最少都要有47米!
這有多誇張,按普通人體型標準,單通道連排六座的飛機,做到200座,總長也不過40到41米,能力差點42米也夠。
蠻牛的原型機長度僅20米,經過幾個版本的迭代,最近下線的都是23米的版本,機艙長度勉強能到12米,一下要把總長度加到47米,跨度太大了。
王齊提要求之前,軍方和藍天重工進行的第二輪談判,把3輛車改成了七座輕裝甲。
需要注意,戰鬥裝甲車自身是武器車,同時作為步兵臨時戰鬥堡壘為士兵擋攻擊。而七座輕裝甲和是團級直屬運輸連的裝備,改旅的幾隻部隊則是專門的運輸營,它沒有配備到戰鬥部隊,隻用作運輸。
意思是這項妥協軍方放棄了重型部隊直接空降參戰的預想,還要沿用提前部署的運輸作戰方案。
不過這個算出來的飛機總長度還有39米,藍天重工仍然不能接受。
現在擺在王齊桌上的方案,經過雙方再次妥協,暫定預定總長度縮短為32至36米,具體造多長,要看未來樣機的生產和靜力實驗結果。這是藍天重工根據自身能力,能接受的風險上限。
其實如果新飛機和最早期的蠻牛一樣定位為滑翔型,以藍天重工的實力,做出超過四十米的機身也不是沒可能。問題是新機未來的改型版肯定要改裝渦輪風扇發動機,屆時的穩定巡航速度會達到800至1100公裏每小時,最大值400公裏的時速差,結構強度方麵的硬指標要高得多,可不是什麽簡單的放大。
當然藍天重工畢竟是按軍方要求做設計,不能真的無視掉軍方,塞下三輛輕裝甲車的需要,會盡量在設計期間通過機頭布局的調整來實現。
該調整王齊都能想得到,要麽駕駛艙後的休息區升高,做個大頭造型,把駕駛室後方讓出來兩米多空間;要麽駕駛室放到機艙地板下麵,做個大下巴。反正隨著機身增長增粗,確實允許出現一些在小機身上無法實現的空間調整。
具體會選哪個,雖然王齊個人覺得大下巴比較難看,降落時安全風險也更大,但他現在相對於藍天重工的專家算是外行,還是別瞎指揮的好。
另外藍天重工在這份報告裏還提出,新飛機一旦造出來就不能考慮改裝機翼了,因為飛機大了,開膛破肚後還要保障結構強度,不如重新造一架更可靠。
這樣基本確認,新平台隻會有600至700和800至1100的兩種翼型,後者還要看西路口飛行器設計院在渦扇方麵的工作進度,那邊還沒完成所有建設工作,正在學習係統化的氣動力及發動機知識,渦漿一號都還沒碰到,後續即使一些難題有魔法解決方案,出一款成熟的渦扇機至少也要個六七八年之後。
王齊看過這份報告,找馮軍來談了談,批準進入執行階段。
飛機是小了點,不過加上魔法層麵的助力,預期運力卻著實不小。
終究還是老問題,航空業人口占比太大了,是僅次於軍隊、農業以及公、教、警的第四大群體,無節製的拔高指標,他們幹不過來隻會導致人群規模更大,軍方不得不妥協。
王齊批下去,項目就進入正式運轉階段,調集各種預研製資料整合,進行紙麵計算,拿出可行線路方案。
這裏麵列舉了哪個階段,需要多少人以及多少生產力配合,不需要王齊同意,蓋了章表示已閱,後續的工作都由藍天重工自己去協調。
線路圖估算出的定型周期為22個月,後續可能有調整,但隻要靜力實驗不出現重大問題,調整幅度不會超過六個月。
周期算比較短,也是選擇低風險方案的好處,現在時時刻刻麵臨著戰爭擴大風險,也不能像和平時期一樣拖拖拉拉。不過即使按這個線路走,等新平台運輸版定型後改的轟炸機入列,也是五年以後才能考慮的事情。
說白了還是浮島化的局麵,導致王國沒辦法拋開民用運輸需求,無法集中三個廠的力量集中進行軍事攻關。
當然新平台的開發過程中,已有平台不會徹底停下,閃雷係列仍然會以兩年一個周期,應用新技術並進行一些布局微調。
航空的進一步發展會越來越難,現在能期待的隻有龐勳板塊的改造進度了。
龐勳板塊除泥潭城外的歸化談判進度進展速度一般,六個城市已經談成的有兩個,剩下四個仍在拉鋸,其中紅葉湖算是比較頑固。
紅葉湖的定位與埃爾忒極為相似,都是以農產、水產為主,兼具一定紡織產能,差異是紅葉湖在浮島化之前有水路直通露娜河,有更強的外貿驅動傾向。農產品在亂世裏利潤還算有保障,難免會抱著“談不攏就不談了”的態度,反正曆史能證明鳳凰王不會攻擊沒有武裝反抗的地區。
王齊不對這些家夥動武,考慮的是大義與文化融合的關係,不過他們這有恃無恐的結論確實問題不大。
它的問題,最後可能還要用食用菌人工種植技術來撬一下。
六個城市的人口量隻能算一般,一些受不了境內管理方式的人出逃後,預估總人口量僅三十萬。
按行政改造半年到一年,區劃改造和基礎掃盲三年的經驗時間算,大概要四到五年,才能逐漸融入製造業係統。
東麵3號魔界門常駐化之後,可能會引來新一波的遷移潮,王國自身的人口增量,大概也能穩定在每年十萬左右,五年後的總人口能達到240萬附近。
新增人口受到文化水平製約,在製造業裏要走一條從低到高的路,先從建築和礦業啟動,再進入機械加工,前後熬個十來年才有實力建立一些高端製造配套能力。
也不是一定這麽發展,龐勳的大戶們融入製造業的表現就很好,大概有黃金重工的榜樣在前,或者錢太多了沒地方增值,歸化後他們砸錢的力度很大,通過刺激人口流動,很快就建立起不錯的產業氛圍。
可惜這不能作為常例,必須考慮到當年奧黛麗做決策太快,大戶們沒機會變賣資產開溜,不得不做的情況。
王國的經濟體係,官方可以在資金上充當大戶的作用,形成官方控股工人分紅的官營企業。但大戶們在當地長期建立起來的威望及對應管理能力,卻是官方短時間內很難平替的,這東西隻能靠教育改造和民眾對新環境的逐漸適應。
所以龐勳板塊的這一批,對加速新飛行平台的開發不會有幫助,等他們能夠有效擠壓其他城市製造能力時,大概下一代戰鬥機都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