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纜車和氣球項目之後的幾個月,形勢穩定轉壞。
境內幾乎每月兩次小地震,偶爾局部震級會達到4級以上,雖然這個震級不太影響混凝土和木製建築安全,但生產必須停頓下來,等餘震過去後進行全設備檢修。
受此影響,境內產品總量在走下坡,這一點也可以從鐵廠的兩個廠區出貨量作證。
另外,伴隨地震而來的是更大的地麵水平錯位。
基本按第一次地震撕開的裂縫,最大斷層出現在新城和紅石城之間,每月落差幾乎擴大一米。
前幾個月,還能通過緊急搶修,用部分鐵路架高的形式挽回,可隨著時間推移,水平差擴大有加速趨勢,繼續架高的結構穩定性、火車爬坡安全都會出問題,隻能緊急調動人力和資源,修建轉運平台。
轉運平台很快落地並擴大,形成兩個新車站,外麵的貨物抵達新城南隘口,車廂直接整體抬升到上麵,掛另一個車頭繼續走。
由機車總廠和鐵廠合作的纜車項目也在這個位置展開先行實驗。
雖然隻是小規模實驗,不過的確有助於緩解民眾層麵對於領主複辟的恐慌,也壓住了民眾大規模往漆黑之地聚集的勢頭。
漆黑之地被地質運動抬起的部分超過兩萬平方公裏,但這裏麵有土壤覆蓋的部分不足三分之一麵積,這部分裏還有一半屬於寒冰森林含人造林和南鎮林場,可開發餘地比較小。
城市本身有沒有土壤無所謂,神器種子種的各種樹,現階段也還是主要用火山灰做肥力促進劑,配合糞肥。
但人不能完全依賴糖水,神樹糖水隻含有基本熱量和部分維生素、少量促消化纖維素和澱粉,缺乏蛋白質,喝這個隻能保證活著,沒辦法增加體重發育骨骼。
而蛋白質部分,不管是植物性還是動物性最終都要落在土壤上,哪怕高科技的小強,也需要土壤生長樹木來提供鋸木屑和落葉。
所以漆黑之地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辦法把全境人口納入,飛起來之後王國還是得按兩塊來管理。
地塊落差和產能逐步下降,還不是現階段最嚴重的問題。
最嚴重的情況,是翠綠河水位出現明顯下降,原本已經能通行小型船隻的水位,又變成淺灘了。
經過包含境外行動的細致勘探,定位到下遊,沼澤區因地裂漏水了。
這個沼澤區可以理解為翠綠河和露娜河的泄洪區。當水位升高時,露娜河的水會倒灌進翠綠河,淹沒翠綠河經過的地區,時間長了有足夠的不透水沉積物就成了沼澤。
現在因地塊裂縫導致整個沼澤水位下降,部分區域已經露出水草附著的水下土層。
應對辦法是建造水壩,攔截河道保住水位。
不過能解決的也隻是境內,境外就沒辦法了。
翠綠河屬於流速快但流量相對有限的河道,水壩規模有限,拉幾千人幹兩個月就能做出合適的水壩。
露娜河的水位下降就完全無解。
據商人帶回的消息,露娜河全段出現多處斷裂漏水,以至於在半年時間裏水位降了足足五米。
五米,對於一條自然河流已經是相當誇張的情況,誇張到現在龐勳附港可以直接走河床,從原本的河道走進龐勳城內。
開始兩個月,附港還能利用加長棧道和疏浚手段跟上河水後退的步子,現在露娜河上遊局部斷流的情況下,中斷的龐勳斷已經完全沒辦法了。
為確保成品油儲備能在地塊飛天後一段時間內頂住,剛剛做過幾期實驗項目的纜車索道就先在河裏架設,優先確保南岸的成品油和丁基橡膠運輸。
整體恐慌情緒到這個階段已經無法避免,但因為涉及範圍太廣,不知道邊界在哪,斷絕了出路大家都隻能靜觀其變,恐慌的上限反而被限製住,除了犯罪增加,各地並未出現大規模人員遷徙的情況,之前建立的各種生產能力也沒有完全中斷。
小國王王齊站在比較高的角度,正好借著產能下降空餘出來的人力,做多幾個試點和實驗型準備。
水在升空之後隻怕會有更多問題,不能等死到臨頭才想辦法。
至於蓄水裝置不用考慮,翠綠河碧綠段開鑿的人工湖與加深河道有足夠的容量,境外東側的埃爾忒城的湖區也在同個板塊。
埃爾忒湖的水由漆黑之地東區群山的山泉水匯聚而成,大部分在鳳凰城所在漆黑之地板塊,部分在更東邊的另一板塊,隻有大約十分之一的流量來自風穀板塊。
起飛後風穀板塊的東段山體凝水會大幅度減少,埃爾忒湖區的蒸發量也需要重點關注。
可惜埃爾忒即使各方麵都被拿捏了,還是沒有答應歸化,隻說需要時間,大概想趁著最後這段時間撈一筆養老金?
澹水主要來源於大氣水,而大氣水除了雨雪的部分,主要通過晝夜溫差凝結的形式成型匯聚。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說的就是凝結水。
降雨降雪控製不了,也不知道板塊起飛後能不能達到降雪溫度,人工能解決的還是凝露水部分。
實際上超級工程中心冷卻塔完工後,就會通過凝露逐漸形成水庫,也可以試著推廣寒冰樹在其他地區形成凝結水水庫,不過寒冰樹生長周期有點長,怕跟不上事態發展的進度。
正好中心冷卻塔原計劃要接入風穀工業區熱水的部分也做不了了,工業熱水需要本地冷卻,采用人工冷凝和植林的方式雙管齊下,期望能夠以此補足蒸發損失。
加上截斷下遊的水壩,即使少一批山泉水匯入上遊,一時半會也不用太著急。
和冷凝工程一起的,還有保溫工程。
這方麵主要是人員和建築。
海拔每高一千米,氣溫下降六度,流放地的大氣可能比較紮實,一千米也會降低五度。
意味著隻要飛起來兩千米,均溫就要降低到10到20度,這種溫度一部分混血已經需要保暖,這就要求各紡織企業做一些厚一點的服裝、被褥。
建築相對還好,混凝土建築隻要保證厚度,零下五十度以上沒有結構強度危機,隻需要按情況填充保溫層。
保溫材料暫時沒有特別好的選擇,因為產能、運力驟降,原本黃金化工在推進的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生產研發也停了。
沒有發泡材料支持,保溫效果和成本綜合起來最好的無非是石棉和軟木。
石棉的致癌等級太高,也無法用來貼已經建好的牆體,最後隻有軟木可選,這玩意需要進口。
說到木材,漆黑之地的情況也很奇怪。
按理說大碰撞之前的漆黑之地屬於高熱區,應該存在大量的速生植物,但實際因為寒冰森林的存在,南鎮林場主要產出的是硬木。新城到魔法學院段有少量軟木分布,不過過於分散,分區種植的事情之前也沒顧上。
而進口軟木,就特別遠了。
兩個來源,其一是翁吉王國西海岸線的輕木,這是一種幹燥後平均密度僅0.2的超輕木材,很適合做保溫、木塞等,隻是因為太輕了,又不怎麽值錢,加工成標準板使用75立方標準集裝箱塞得滿滿當當,加上運輸固定結構後都裝不到13噸。然而當地沒有大規模加工能力,不可能適配集裝箱運輸的需求量,裝幹燥原木量更少。
另外一個來源更遠,要跨過露娜河從南方雪山附近起運,主要是類似鬆木的軟木料,中間裏程超過兩千公裏,眼前的情況根本運不過來。
現在隻能補貼輕木進口,提高儲備,為了避免易燃輕木帶來的額外火災風險,真的啟用時還要加大防火宣傳力度。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yeguoyuedu.】
境內幾乎每月兩次小地震,偶爾局部震級會達到4級以上,雖然這個震級不太影響混凝土和木製建築安全,但生產必須停頓下來,等餘震過去後進行全設備檢修。
受此影響,境內產品總量在走下坡,這一點也可以從鐵廠的兩個廠區出貨量作證。
另外,伴隨地震而來的是更大的地麵水平錯位。
基本按第一次地震撕開的裂縫,最大斷層出現在新城和紅石城之間,每月落差幾乎擴大一米。
前幾個月,還能通過緊急搶修,用部分鐵路架高的形式挽回,可隨著時間推移,水平差擴大有加速趨勢,繼續架高的結構穩定性、火車爬坡安全都會出問題,隻能緊急調動人力和資源,修建轉運平台。
轉運平台很快落地並擴大,形成兩個新車站,外麵的貨物抵達新城南隘口,車廂直接整體抬升到上麵,掛另一個車頭繼續走。
由機車總廠和鐵廠合作的纜車項目也在這個位置展開先行實驗。
雖然隻是小規模實驗,不過的確有助於緩解民眾層麵對於領主複辟的恐慌,也壓住了民眾大規模往漆黑之地聚集的勢頭。
漆黑之地被地質運動抬起的部分超過兩萬平方公裏,但這裏麵有土壤覆蓋的部分不足三分之一麵積,這部分裏還有一半屬於寒冰森林含人造林和南鎮林場,可開發餘地比較小。
城市本身有沒有土壤無所謂,神器種子種的各種樹,現階段也還是主要用火山灰做肥力促進劑,配合糞肥。
但人不能完全依賴糖水,神樹糖水隻含有基本熱量和部分維生素、少量促消化纖維素和澱粉,缺乏蛋白質,喝這個隻能保證活著,沒辦法增加體重發育骨骼。
而蛋白質部分,不管是植物性還是動物性最終都要落在土壤上,哪怕高科技的小強,也需要土壤生長樹木來提供鋸木屑和落葉。
所以漆黑之地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辦法把全境人口納入,飛起來之後王國還是得按兩塊來管理。
地塊落差和產能逐步下降,還不是現階段最嚴重的問題。
最嚴重的情況,是翠綠河水位出現明顯下降,原本已經能通行小型船隻的水位,又變成淺灘了。
經過包含境外行動的細致勘探,定位到下遊,沼澤區因地裂漏水了。
這個沼澤區可以理解為翠綠河和露娜河的泄洪區。當水位升高時,露娜河的水會倒灌進翠綠河,淹沒翠綠河經過的地區,時間長了有足夠的不透水沉積物就成了沼澤。
現在因地塊裂縫導致整個沼澤水位下降,部分區域已經露出水草附著的水下土層。
應對辦法是建造水壩,攔截河道保住水位。
不過能解決的也隻是境內,境外就沒辦法了。
翠綠河屬於流速快但流量相對有限的河道,水壩規模有限,拉幾千人幹兩個月就能做出合適的水壩。
露娜河的水位下降就完全無解。
據商人帶回的消息,露娜河全段出現多處斷裂漏水,以至於在半年時間裏水位降了足足五米。
五米,對於一條自然河流已經是相當誇張的情況,誇張到現在龐勳附港可以直接走河床,從原本的河道走進龐勳城內。
開始兩個月,附港還能利用加長棧道和疏浚手段跟上河水後退的步子,現在露娜河上遊局部斷流的情況下,中斷的龐勳斷已經完全沒辦法了。
為確保成品油儲備能在地塊飛天後一段時間內頂住,剛剛做過幾期實驗項目的纜車索道就先在河裏架設,優先確保南岸的成品油和丁基橡膠運輸。
整體恐慌情緒到這個階段已經無法避免,但因為涉及範圍太廣,不知道邊界在哪,斷絕了出路大家都隻能靜觀其變,恐慌的上限反而被限製住,除了犯罪增加,各地並未出現大規模人員遷徙的情況,之前建立的各種生產能力也沒有完全中斷。
小國王王齊站在比較高的角度,正好借著產能下降空餘出來的人力,做多幾個試點和實驗型準備。
水在升空之後隻怕會有更多問題,不能等死到臨頭才想辦法。
至於蓄水裝置不用考慮,翠綠河碧綠段開鑿的人工湖與加深河道有足夠的容量,境外東側的埃爾忒城的湖區也在同個板塊。
埃爾忒湖的水由漆黑之地東區群山的山泉水匯聚而成,大部分在鳳凰城所在漆黑之地板塊,部分在更東邊的另一板塊,隻有大約十分之一的流量來自風穀板塊。
起飛後風穀板塊的東段山體凝水會大幅度減少,埃爾忒湖區的蒸發量也需要重點關注。
可惜埃爾忒即使各方麵都被拿捏了,還是沒有答應歸化,隻說需要時間,大概想趁著最後這段時間撈一筆養老金?
澹水主要來源於大氣水,而大氣水除了雨雪的部分,主要通過晝夜溫差凝結的形式成型匯聚。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說的就是凝結水。
降雨降雪控製不了,也不知道板塊起飛後能不能達到降雪溫度,人工能解決的還是凝露水部分。
實際上超級工程中心冷卻塔完工後,就會通過凝露逐漸形成水庫,也可以試著推廣寒冰樹在其他地區形成凝結水水庫,不過寒冰樹生長周期有點長,怕跟不上事態發展的進度。
正好中心冷卻塔原計劃要接入風穀工業區熱水的部分也做不了了,工業熱水需要本地冷卻,采用人工冷凝和植林的方式雙管齊下,期望能夠以此補足蒸發損失。
加上截斷下遊的水壩,即使少一批山泉水匯入上遊,一時半會也不用太著急。
和冷凝工程一起的,還有保溫工程。
這方麵主要是人員和建築。
海拔每高一千米,氣溫下降六度,流放地的大氣可能比較紮實,一千米也會降低五度。
意味著隻要飛起來兩千米,均溫就要降低到10到20度,這種溫度一部分混血已經需要保暖,這就要求各紡織企業做一些厚一點的服裝、被褥。
建築相對還好,混凝土建築隻要保證厚度,零下五十度以上沒有結構強度危機,隻需要按情況填充保溫層。
保溫材料暫時沒有特別好的選擇,因為產能、運力驟降,原本黃金化工在推進的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生產研發也停了。
沒有發泡材料支持,保溫效果和成本綜合起來最好的無非是石棉和軟木。
石棉的致癌等級太高,也無法用來貼已經建好的牆體,最後隻有軟木可選,這玩意需要進口。
說到木材,漆黑之地的情況也很奇怪。
按理說大碰撞之前的漆黑之地屬於高熱區,應該存在大量的速生植物,但實際因為寒冰森林的存在,南鎮林場主要產出的是硬木。新城到魔法學院段有少量軟木分布,不過過於分散,分區種植的事情之前也沒顧上。
而進口軟木,就特別遠了。
兩個來源,其一是翁吉王國西海岸線的輕木,這是一種幹燥後平均密度僅0.2的超輕木材,很適合做保溫、木塞等,隻是因為太輕了,又不怎麽值錢,加工成標準板使用75立方標準集裝箱塞得滿滿當當,加上運輸固定結構後都裝不到13噸。然而當地沒有大規模加工能力,不可能適配集裝箱運輸的需求量,裝幹燥原木量更少。
另外一個來源更遠,要跨過露娜河從南方雪山附近起運,主要是類似鬆木的軟木料,中間裏程超過兩千公裏,眼前的情況根本運不過來。
現在隻能補貼輕木進口,提高儲備,為了避免易燃輕木帶來的額外火災風險,真的啟用時還要加大防火宣傳力度。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yeguoyu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