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紙嫁衣之生死戀》的討論熱度很高,而大家所討論的話題也多種多樣。</p>
有討論劇情的。</p>
有人專門梳理了整個遊戲的劇情線,並且將遊戲中一些許多玩家不曾留意到的伏筆和疑團點了出來。</p>
比如為什麽葬宮中那個上代大巫賢騙了陶夢嫣後對其用鈴鐺施法沒有效,在後麵進入梁少平的回憶視角裏就得到了解答,因為當時梁少平想要將鈴鐺破壞,用錘子砸了幾下隻砸出一條細小裂縫,當時他覺得這鈴鐺太過堅硬,也就放棄了,可他卻不知,正是他砸出來的這麽一條小小裂縫,在幾十年後竟然救了自己轉世的媳婦一命。</p>
再比如進入葬宮時所看到的那隻趴在石壁上的藍色蝴蝶,藍色蝴蝶意為真愛,二代男女主梁少平和祝小紅的名字其實是致敬梁山伯與祝英台,二者之間的故事何其相似,皆是梁死後,祝殉情,民間傳說中,祝英台殉情之後,梁祝化為蝴蝶從墓中飛出。而這裏的蝴蝶其實也已經暗示了梁少平和祝小紅的淒美結局。</p>
至於劇情中留下的疑團,一樣是不知凡幾,比如陶夢嫣看到的葬尊凋像為什麽沒有頭,比如上任大巫賢曾提及現任大巫賢法力未到,是否可以理解為上任大巫賢已經成功獻祭過紙新娘給葬尊,比如陶夢嫣接觸梁少平的封印後得到的蝴蝶玉佩是否是在為後作埋伏筆,比如遊戲中某些線索提到的寧先生是否還藏有什麽秘密,比如最後彩蛋中出現的肖醫生又是什麽身份,他手裏的人皮麵具是否意味著他會成為新一代大巫賢。</p>
有討論華夏文化的。</p>
由於這款遊戲中涉及了大量華夏文化相關的東西,因此也有遊戲博主專門查閱整理了相關資料給玩家們進行了一場科普。</p>
為什麽童謠裏唱的是“七月半,嫁新娘”,那是因為中元節的民間俗稱就是“七月半”,中元節是民間的祭祖節,並非鬼節,鬼節是在三月三。</p>
遊戲中陶夢嫣家中畫像上的灶神被稱為“廚房之神”,乃是民間地位最高的神,至於為什麽給灶神供奉的是糖瓜,這裏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吃甜甜,說好話”,意思就是讓灶神爺多吃點甜的東西,待他去跟玉皇大帝匯報的時候就能多說好話,另一個說法則是糖瓜很黏,可以黏住灶神爺的嘴,讓他沒法開口說壞話。</p>
遊戲後麵出現的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乃古術奇門遁甲中的八門,而大名鼎鼎的八卦圖也正是諸葛亮根據奇門遁甲改良編製而成。</p>
再就是遊戲中出現過的幾組生僻字,依古代習慣,應從右向左讀,也就是琴瑟琵琶、魑魅魍魎……</p>
某解謎中出現的宮商角徵羽是華夏古樂的五個基本音階,起源可追朔到春秋時期。</p>
最後自然是離不開第三章中滿滿的戲曲文化,有皮影戲,還有臉譜。</p>
有討論男女主的。</p>
可愛到玩家們親切稱之為“老婆”“陶懟懟”的女主陶夢嫣,為了愛情,單刀赴會,為心愛之人做了回真將軍的真男人梁少平。</p>
遊戲過程中,女主為玩家們驅散恐懼,帶來歡樂,男主則瘋狂收割著玩家們的眼淚。</p>
那首伴隨在遊戲過程中令玩家們聽到耳膩的曲子,簡單的歌詞,簡單的曲調,可當人們了解它們背後所承載的故事後,再聽,那種耳膩的感覺似乎已然消弭,取得代之的是難以言喻的感傷與悵然。</p>
值得一提的是,梁少平和祝小紅的名字是致敬梁祝,陶夢嫣的名字其實也有寓意,諧音“逃夢魔”,似乎預示著這就是她此生必須麵臨的宿命。</p>
梁祝雖然結局淒慘,可好在結局不算太壞,至少小紅的轉世在梁少平的守護真正逃出了這段夢魔。</p>
</p>
也有各種吐槽及自嘲的。</p>
“一開始發現看提示還得看廣告還覺得心煩,後來仔細想了想,如果我要是沒那麽笨,似乎也就不用看這麽多廣告了。此時終於大徹大悟,不怪楓神煩,隻怪自己蠢。”</p>
“哈哈哈,我還以為就我一個是看著廣告打通關的呢,不過應該沒有幾個人跟我一樣是認真看了的吧,我特麽打完紙嫁衣出來一看,好家夥,玩著玩著就被忽悠著下了三個app,試了一下,別說,還真挺好用的,下一贈三了屬於是。”</p>
“別罵了別罵了,廣告詞都背得滾瓜爛熟了……”</p>
“玩別的遊戲是被逼著看廣告,玩紙嫁衣也是被逼著看廣告【狗頭】。”</p>
除了這些,自然也有討論遊戲的所表達的思想的。</p>
“世上最恐怖的東西不是鬼,也不是其他恐怖遊戲裏那些奇形怪狀的怪物,而是人,本來一開始我還不相信現實中真有這麽可笑愚昧的事情,可仔細去查了下資料我才發現,現實居然比遊戲還要殘酷,還要觸目驚心,哎,隻能希望有關部門也能關注到這件事吧。”</p>
“很難想象我居然玩恐怖遊戲還玩哭了,以前玩別的恐怖遊戲玩完了隻覺得索然無味,可玩完《紙嫁衣之生死戀》後,總覺得久久不能釋懷,或許是我住家這邊比較窮吧,我以前聽我爺爺說過,說山裏有個村子有人和死人結婚,當時小還沒覺得有什麽,現在回想起來真感覺渾身發冷。我自己一個人也做不了什麽,隻能去華夏人民日報下麵留個言,也算是盡自己的一份力了吧。”</p>
“雖然少平和小紅難免讓人意難平,可我們得麵對現實,遊戲的結局已經很好了,小紅畢竟在來世還是成功擺脫了夢魔。可現實是沒有來世的,人死了就是死了,誰也不知道現實中有多少女孩死在如此可笑的封建惡俗中,作為一名女子,卻要麵對家人的背叛和被火活活燒死的痛苦,對於她們來說,這人世間或許真和地獄沒什麽差別吧。”</p>
除了顧楓,誰也沒想到,一款恐怖遊戲居然在短時間內就對社會問題思考的層麵,甚至許多不玩遊戲的人在浪客中看到這個話題都忍不住參與進來,甚至這些人可能壓根不知道這話題居然是因一款遊戲而起。</p>
到後來,知道事件起因隻是一款小手遊,還是因為各大新聞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一話題,借著這股東風,《紙嫁衣之生死戀》還有幸在央視露了臉,讓一眾同行目瞪口呆。</p>
羨慕的同時,他們也在認真思考學習,紙嫁衣為什麽能上央視,能被那麽多媒體專題報道,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它反映了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p>
現實中的社會問題難道就這一個嗎?當然不是!</p>
可這種題材總歸是比較敏感的,他們在思考切入點的同時也必須認真考慮遊戲做出來能不能過審的問題。</p>
同行們的煩惱顧楓並不知道,也不關心,此時的他,正在幫溫夢看她的遊戲設計稿。</p>
有討論劇情的。</p>
有人專門梳理了整個遊戲的劇情線,並且將遊戲中一些許多玩家不曾留意到的伏筆和疑團點了出來。</p>
比如為什麽葬宮中那個上代大巫賢騙了陶夢嫣後對其用鈴鐺施法沒有效,在後麵進入梁少平的回憶視角裏就得到了解答,因為當時梁少平想要將鈴鐺破壞,用錘子砸了幾下隻砸出一條細小裂縫,當時他覺得這鈴鐺太過堅硬,也就放棄了,可他卻不知,正是他砸出來的這麽一條小小裂縫,在幾十年後竟然救了自己轉世的媳婦一命。</p>
再比如進入葬宮時所看到的那隻趴在石壁上的藍色蝴蝶,藍色蝴蝶意為真愛,二代男女主梁少平和祝小紅的名字其實是致敬梁山伯與祝英台,二者之間的故事何其相似,皆是梁死後,祝殉情,民間傳說中,祝英台殉情之後,梁祝化為蝴蝶從墓中飛出。而這裏的蝴蝶其實也已經暗示了梁少平和祝小紅的淒美結局。</p>
至於劇情中留下的疑團,一樣是不知凡幾,比如陶夢嫣看到的葬尊凋像為什麽沒有頭,比如上任大巫賢曾提及現任大巫賢法力未到,是否可以理解為上任大巫賢已經成功獻祭過紙新娘給葬尊,比如陶夢嫣接觸梁少平的封印後得到的蝴蝶玉佩是否是在為後作埋伏筆,比如遊戲中某些線索提到的寧先生是否還藏有什麽秘密,比如最後彩蛋中出現的肖醫生又是什麽身份,他手裏的人皮麵具是否意味著他會成為新一代大巫賢。</p>
有討論華夏文化的。</p>
由於這款遊戲中涉及了大量華夏文化相關的東西,因此也有遊戲博主專門查閱整理了相關資料給玩家們進行了一場科普。</p>
為什麽童謠裏唱的是“七月半,嫁新娘”,那是因為中元節的民間俗稱就是“七月半”,中元節是民間的祭祖節,並非鬼節,鬼節是在三月三。</p>
遊戲中陶夢嫣家中畫像上的灶神被稱為“廚房之神”,乃是民間地位最高的神,至於為什麽給灶神供奉的是糖瓜,這裏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吃甜甜,說好話”,意思就是讓灶神爺多吃點甜的東西,待他去跟玉皇大帝匯報的時候就能多說好話,另一個說法則是糖瓜很黏,可以黏住灶神爺的嘴,讓他沒法開口說壞話。</p>
遊戲後麵出現的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乃古術奇門遁甲中的八門,而大名鼎鼎的八卦圖也正是諸葛亮根據奇門遁甲改良編製而成。</p>
再就是遊戲中出現過的幾組生僻字,依古代習慣,應從右向左讀,也就是琴瑟琵琶、魑魅魍魎……</p>
某解謎中出現的宮商角徵羽是華夏古樂的五個基本音階,起源可追朔到春秋時期。</p>
最後自然是離不開第三章中滿滿的戲曲文化,有皮影戲,還有臉譜。</p>
有討論男女主的。</p>
可愛到玩家們親切稱之為“老婆”“陶懟懟”的女主陶夢嫣,為了愛情,單刀赴會,為心愛之人做了回真將軍的真男人梁少平。</p>
遊戲過程中,女主為玩家們驅散恐懼,帶來歡樂,男主則瘋狂收割著玩家們的眼淚。</p>
那首伴隨在遊戲過程中令玩家們聽到耳膩的曲子,簡單的歌詞,簡單的曲調,可當人們了解它們背後所承載的故事後,再聽,那種耳膩的感覺似乎已然消弭,取得代之的是難以言喻的感傷與悵然。</p>
值得一提的是,梁少平和祝小紅的名字是致敬梁祝,陶夢嫣的名字其實也有寓意,諧音“逃夢魔”,似乎預示著這就是她此生必須麵臨的宿命。</p>
梁祝雖然結局淒慘,可好在結局不算太壞,至少小紅的轉世在梁少平的守護真正逃出了這段夢魔。</p>
</p>
也有各種吐槽及自嘲的。</p>
“一開始發現看提示還得看廣告還覺得心煩,後來仔細想了想,如果我要是沒那麽笨,似乎也就不用看這麽多廣告了。此時終於大徹大悟,不怪楓神煩,隻怪自己蠢。”</p>
“哈哈哈,我還以為就我一個是看著廣告打通關的呢,不過應該沒有幾個人跟我一樣是認真看了的吧,我特麽打完紙嫁衣出來一看,好家夥,玩著玩著就被忽悠著下了三個app,試了一下,別說,還真挺好用的,下一贈三了屬於是。”</p>
“別罵了別罵了,廣告詞都背得滾瓜爛熟了……”</p>
“玩別的遊戲是被逼著看廣告,玩紙嫁衣也是被逼著看廣告【狗頭】。”</p>
除了這些,自然也有討論遊戲的所表達的思想的。</p>
“世上最恐怖的東西不是鬼,也不是其他恐怖遊戲裏那些奇形怪狀的怪物,而是人,本來一開始我還不相信現實中真有這麽可笑愚昧的事情,可仔細去查了下資料我才發現,現實居然比遊戲還要殘酷,還要觸目驚心,哎,隻能希望有關部門也能關注到這件事吧。”</p>
“很難想象我居然玩恐怖遊戲還玩哭了,以前玩別的恐怖遊戲玩完了隻覺得索然無味,可玩完《紙嫁衣之生死戀》後,總覺得久久不能釋懷,或許是我住家這邊比較窮吧,我以前聽我爺爺說過,說山裏有個村子有人和死人結婚,當時小還沒覺得有什麽,現在回想起來真感覺渾身發冷。我自己一個人也做不了什麽,隻能去華夏人民日報下麵留個言,也算是盡自己的一份力了吧。”</p>
“雖然少平和小紅難免讓人意難平,可我們得麵對現實,遊戲的結局已經很好了,小紅畢竟在來世還是成功擺脫了夢魔。可現實是沒有來世的,人死了就是死了,誰也不知道現實中有多少女孩死在如此可笑的封建惡俗中,作為一名女子,卻要麵對家人的背叛和被火活活燒死的痛苦,對於她們來說,這人世間或許真和地獄沒什麽差別吧。”</p>
除了顧楓,誰也沒想到,一款恐怖遊戲居然在短時間內就對社會問題思考的層麵,甚至許多不玩遊戲的人在浪客中看到這個話題都忍不住參與進來,甚至這些人可能壓根不知道這話題居然是因一款遊戲而起。</p>
到後來,知道事件起因隻是一款小手遊,還是因為各大新聞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一話題,借著這股東風,《紙嫁衣之生死戀》還有幸在央視露了臉,讓一眾同行目瞪口呆。</p>
羨慕的同時,他們也在認真思考學習,紙嫁衣為什麽能上央視,能被那麽多媒體專題報道,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它反映了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p>
現實中的社會問題難道就這一個嗎?當然不是!</p>
可這種題材總歸是比較敏感的,他們在思考切入點的同時也必須認真考慮遊戲做出來能不能過審的問題。</p>
同行們的煩惱顧楓並不知道,也不關心,此時的他,正在幫溫夢看她的遊戲設計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