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楊廣說道這裏,便直接問道,“不知你對本朝的兵製,有什麽看法?”


    大隋兵製,沿襲和發展了西魏和北周的府兵製。


    即是在皇帝直接統轄之下,設立十二衛府。每衛府統一軍,置大將軍一人,將軍兩人,下轄驃騎府、車騎府,分置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再下設大都督、帥都督、都督。楊廣登極之後,改驃騎府為鷹揚府,置鷹揚郎將,並取消將軍、都督等名號。軍府按“中外相維、重首輕足”的方略,分置於京城及衝要地區。


    十二衛府除開臨時受命征伐外,平時主要擔任京城宿衛和其他衝要之地或府庫之地的駐守。十二衛府的府兵與禁兵及其他軍隊相互為用,相互鉗製。而軍士依照均田令受田,免納租調,平日生產,每年有一定時間輪番宿衛,戰時出征,資裝自備,在鄉為農,在軍為兵,兵農合一,寓兵於農。


    十二衛府,總共約六十至七十萬人,戰時征募達一百三十萬上下。大業四年之後,楊廣大肆擴軍,但因為田地兼並嚴重,無法兌現均田,府兵製因此開始受到影響。大業六年,天下亂起,府兵製受到削弱,大業十四年,滔滔之世,烽煙彌漫,肆意攻伐,楊廣更是避到了東都,至此,府兵製已經名存實亡。


    “呃,”韋雲起聞弦歌而知雅意,微微一怔,說道,“陛下是打算改變兵製了?”


    楊廣點了點頭,沉吟一會,道:“府兵亦軍亦農。而且自朕東狩,府兵之製便是空有名頭。況且,如今諸如李淵、林士宏之流,各據沃土。兵勢更是強橫之極,如果沒有一支訓練有素,擁有壓倒性力量的精銳大軍,如何能將他們鎮壓下去。”


    韋雲起聽見皇帝說的如此直白,心中頓時點頭。口中問道:“那麽陛下的意思是?”


    楊廣說道:“改製,改府兵製為募兵製。”


    韋雲起一愣:“募兵製?”


    其實募兵製在春秋時期便存在,最早實行的便是春秋時候的吳起。用募兵製選拔出來的軍士,乃是職業軍人,叫“武卒”,他們完全脫離生產,專心操練,不單有豐厚地軍餉。家中可免去賦稅。還能從官家那裏得到房屋和田地。


    因此,他們向來都是以服從命令、驍勇善戰、重視榮譽、不畏生死而聞名。


    但是,隨著土地越開越少。而且兼並也是日益的嚴重,募兵製沒有了大量的土地供以支持,就猶如無根之木,自然而然的也就荒廢了下來。


    “不錯,正是募兵製。”楊廣微一點頭,徐聲說道。楊廣是從後世而來,自然知道職業化地軍隊,才真正的最大限度的肯打仗、能打仗、會打仗。而對於府兵這種帶點民兵性質的軍隊。自然也就不怎麽看得上眼。簡而言之,於他而言。軍隊職業化,乃是大勢所趨,也是鑄造一支鐵軍的必走之路。


    韋雲起看了看皇帝那張雖然平和卻又透露著不容置疑地臉龐,微一沉吟,情知皇帝的主意定然打定----事實上他的心中早作如此之想,不過,又是不無遲疑:“陛下,招募武卒,自是在理,不過花費也甚巨,但不知田畝與府庫能否支撐?”


    楊廣說道:“無妨。朕已命人計算過了,如今朝廷占據了東南二十三郡,但因為連年征戰,人口銳減,無主土地大量荒蕪,應該能夠應付五萬武卒的需求。”


    “五萬武卒?”韋雲起的眉宇不由的一擰,不過他想到的卻是別的。


    初到江都地時候,楊廣握有禁軍十五萬,經過整編之後,得八大軍團,八萬多人,半年征戰之後,兵力不單沒有減少,反而補充了兩萬多人,總共十萬精銳。這些都還隻是可以隨時抽調地機動部隊,如果算上那些駐防守備軍,起碼有二十萬之眾。


    亂世之中,以二十三郡的廣闊地盤、人口將近兩千萬的基礎來考量,這還是勉強可以接受地兵民比例,但是,若是再猝然的征召五萬武卒,卻是異常的嚇人,要知道,武卒可並非是兵農兩棲的府兵,而是完全脫離生產的職業軍人。


    一般來說,一支成建製的軍隊的輜重消耗,向來是驚人的,而職業軍人地消耗,更是個天文數字,因為他們不像是府兵,能夠自備糧草,因此,單單是他們每日消耗地糧草,便叫人煩惱,但是,最令人頭疼的,卻還是他們地兵戈鎧甲、弩箭弓矢。


    要知道,那可是五萬人,足足的五個完全編製的軍團。


    翌日的清晨,朝會之上,楊廣正式拋出了改府兵製為募兵製的想法。


    因為早前便與諸臣通過聲氣,諸臣都沒有多大的異議,其實即便某些人覺得傷了自身利益,而生了別的什麽念頭,但也不敢輕易出聲,且不說楊廣積威仍在,單單是楊廣這半年的動作,便是叫人眼花繚亂,莫測高深,哪裏敢自討麻煩。


    五天眨眼即過,待得鎮守東都的虛行之回執之後,大隋朝廷終於有了動靜。


    趁著天寒地凍的時候,按照楊廣頒下的詔書,天獅等九大軍團淘汰老弱病殘,得到了九萬精銳,於是重新組成了九大軍團,分別號為雷霆第一、二、三軍團、荊棘第一、二、三軍團、暴風第一、二、三軍團----原先的番號自然廢棄不用。


    而各軍團的軍團長分別是趕將到了江都的韋雲起、楊公卿、孫向東、宇文成都、左孝友、裴行儼、秦瓊、程知節、寇仲等九人。這最新出爐的九大軍團長,前麵的五位自然不出眾人的意料,但是後麵四人,卻是讓人有些驚訝。


    特別是寇仲,另外的三人,畢竟在李密軍中的時候,還是鎮守一方的大將,但寇仲……可從來沒有過獨當一麵的經曆,卻讓他統領這般的萬人大軍團……


    但不管外人怎麽懷疑,寇仲還是將暴風第三軍團接手了過去。


    待得整編完畢,一幅蓋有皇帝楊廣的璽章的詔示,頓時在江都四方的城門張貼了出來,刹那之間,便激起了一陣一陣的熱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天帝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迦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迦檀並收藏大隋天帝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