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到了冬天,彤雲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漫天大雪來。
淮南王英布的叛亂終於被平定了,可此番勝利凱旋的漢軍卻並沒有顯得多麽神氣昂揚。班師回京的漢軍們排著連綿的長隊,每個漢軍的腦袋都是耷拉著的,長戈背在身後,雙手交叉在袖中,雪地裏踏著那碎瓊亂玉,迎著北風而行。也許現在軍士們並沒有覺得天氣有多麽的寒冷,他們隻是覺得自己的確已經很累了。
中軍隊伍中巨大的轀輬車內,劉邦一身狐裘坐在顛簸的車內,他望著自己所乘坐的這輛巨大的轀輬車,他伸手打開車窗,才看到外麵已經紛紛揚揚下起了大雪,劉邦不由默默感歎道:“外麵這麽冷,車內卻這麽暖和。怪不得大家都想當皇帝啊。”說著,他放下車窗,重新環顧著車內,一盆火炭放在車中,致使車內的溫度非常舒適。幾盤新鮮的水果擺放在劉邦麵前。水果旁的桌案上堆放著一些奏折。再往一旁去看,堆放奏折的桌案旁又立著一個小型的書櫃。望著這一切,劉邦不由想起自己當亭長時有一次和蕭何去縣裏辦差,正好遇到嬴政東巡的車駕,那天望著嬴政所乘的巨大轀輬車時自己當即出言:“大丈夫當如此!”回想到這,劉邦又望著現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由得笑了笑自言自語地說道:“男人就應該這樣。”
過了這個年自己就又長了一歲,就六十二歲了。劉邦一直覺得自己所做的還遠遠不夠,盡管自己已經定好了漢國的百年國策,已經徹底定好了儲君的問題,已經托付好了周昌要保護好如意,也托付好了陳平要守住大漢的基業,可自己對自己走了以後的漢國依舊很不放心。可現在劉邦不這樣想了,回顧來路,自己的一生盡管算不上偉大,至少算是傳奇吧。也許有很多事自己都不知道最後竟然會做到這麽大,若是一定要問自己成功的原因,也許就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慢慢走上來的吧。就這樣,思維來回的跳動著,劉邦斜靠在車內,在溫暖與舒適之中,他微微閉上了雙眼,伴隨著馬車的顛簸悄悄地睡著了......
“季哥!你咋還睡呢!快出來啊!弟兄們都等著你呢!”
吵鬧聲將劉邦一下從床上驚醒,環顧四周,自己這是在哪?這房子怎麽怎麽破?這是......劉邦忽然意識過來,這不是沛縣泗水亭中陽裏麽!這是自己的老家啊!劉邦忙從床上下來,隻見樊噲,盧綰二人帶著一幹手持農具的年青人跑進來說道:“季哥,你咋還睡呢?那個雍齒帶著一夥人霸著咱們的水源,不讓咱們用!”
“什麽!”劉邦猛地一拍床沿喝道:“欺負咱泗水亭?那就是不把我這個亭長放在眼裏!走,帶上弟兄們,跟他們打!”
樊噲盧綰齊喊一聲,鬧嚷嚷地帶著弟兄們走出去了,劉邦也正要跟著出去,忽然隻聽耳邊響起蕭何的聲音:“劉季!”
“呦.......”劉邦忙笑著轉頭看向蕭何道:“蕭大人,什麽事啊?”
蕭何看了看劉邦,低下頭歎了口氣道:“唉,朝廷的徭役又下來了......你們泗水亭要出兩百人到驪山去修陵。在我力爭之下,給你們亭減少到一百五十人。”
“一百五十人?”劉邦瞪大雙眼說道:“還你力爭?你爭哪去了啊!”劉邦蹲在地上說道:“那麽多人我可抓不來。”
“這也都是朝廷的旨意!”蕭何也不耐煩了,隻見他一指劉邦說道:“這天下被殺頭的亭長還少麽?劉季,你有幾個腦袋夠朝廷砍的?你還是趕快去抓人去吧,我想辦法從牢裏給你湊五十個人。”
劉邦冷冷一笑:“哼,我看這破朝廷快完蛋了!”
忽然,眼前的一切全部消失,劉邦正站在一塊青石上,四周樹林掩映,頭上是熊熊烈日,又向下看去,下麵站著的就是那一百五十號勞役。
隻聽盧綰在下麵說道:“季哥,驪山咱肯定沒法按時到了,這延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啊。您快拿個主意吧。”
“諸位。”劉邦手按寶劍向下麵的勞役們說道:“咱們延誤了期限,就算是到了驪山,我要被殺頭,你們也都要被累死在驪山上!你們想逃命的就都逃命去吧!但是,你們又能逃到哪去呢?你們跟著我,我不敢保證咱們大家都能活著,但至少我劉季保證大家不會餓死!願意跟著我的就走,不願跟著我的你們就自行散了吧。”說罷,劉邦一提寶劍從青石上跳下來,轉身就走,勞役們忙齊聲高喊:“我們跟著季哥!我們跟著季哥!”
忽然,黑雲蔽日,眼前是一座城池,樊噲,盧綰,周勃,夏侯嬰四人手持兵刃領著劉邦的軍隊齊聲呐喊著衝殺上去,守城秦兵猝不及防,縣令站在城樓上拔劍自刎。經過激烈的鏖戰,劉邦的軍隊終於攻破了城門。這就是劉邦拿下的第一個城池——沛縣。
當上了沛公之後,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份基業。蕭何來找劉邦,蕭何說道:“你現在也當了主公了,不能再叫劉季了。我給你想了個名字,叫邦,邦國社稷,安邦定國。”說著,蕭何看向劉邦笑道:“你覺得怎麽樣?”
“劉邦......”劉邦仰著頭細細品味著,忽然,他看向蕭何笑道:“好名字!哈哈,蕭大人,以後我就叫劉邦了。”
之後的一切就連劉邦自己都沒有想到,雍齒反叛了劉邦,自己占據了沛縣,劉邦大為憤怒,隻好率殘部投奔景駒,誰能想到就在劉邦前往景駒處的半路上竟認識了這個之後會改變劉邦命運的智囊——張良。
之後的一切就全是刀光劍影,攻城略地了。劉邦率部投奔了楚軍,被楚懷王冊封為武安侯。
之後楚懷王下令為救援趙國,分散秦軍力量,決定派軍向西直攻鹹陽,北路楚軍以宋義為主將,西路楚軍以劉邦為主將。並且約定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
在西征的漫漫長路上,劉邦一麵擴充軍隊,一麵廣納人才,一路西進,打入關中,秦王子嬰向劉邦獻上了傳國玉璽,璀璨一時的秦帝國也正式宣告滅亡。
忽然,劉邦耳邊傳來刀劍出鞘之聲,他忙睜開眼睛向四周看去,不知何時自己正坐在帳中飲酒,隻見項羽正坐在上座飲酒,他一旁坐著的範增在不停地向項羽使眼色。劉邦又向酒宴正中看去,隻見項莊正揮舞寶劍在為大家舞劍助興,但他手中的劍卻分明是要向自己這邊刺來,還不待劉邦反應過來,隻見項莊眉頭一緊,一劍就朝自己刺過來,劉邦慌忙閉上雙眼,隻聽耳邊“當”的一聲,兩劍相撞。劉邦忙睜開眼睛看去,隻見項伯手持寶劍擋住了項莊的劍鋒,隻見項伯笑道:“項莊一人獨舞有甚精彩?待我與項莊共舞!”
劉邦正要長出一口氣,眼前的酒宴又再次消失,自己正站在一麵地圖前,隻見韓信邊指著地圖邊說道:“這就是十麵埋伏。若項羽當真退守垓下的話,到時諸侯的軍隊蜂擁而至,那項羽就是插翅也決飛不出去!”
烏江岸邊,漢軍將項羽團團圍住,項羽渾身上下沾滿了鮮血,獨自一人手持一把寶劍,漢軍們竟沒一個敢衝上去拿住他。項羽看向圍著自己的漢軍中的一名小卒說道:“我怎麽看你這麽麵熟?你不是呂馬童麽?你不是我的故人麽?”
那漢兵聽到項羽在叫自己,頓覺羞愧萬分,慌忙低下了頭。項羽大笑起來,他揮起寶劍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對那漢兵說道:“我聽說劉邦出千金,邑萬戶來購買我的頭顱。現在,看在故人的情分上,我就把這顆腦袋送給你了!”說罷,項羽揮動寶劍割向了自己的咽喉......
漢軍們呐聲喊,一擁而上分搶項羽的屍首。
遠離了戰場的硝煙,劉邦的耳邊不再是刀劍出鞘的聲音,而是鍾鼓齊鳴,劉邦身著華麗的帝服坐在了未央宮中,下麵文武百官一齊朝賀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可還沒等劉邦說一聲平身,自己已經站在了一座雪山上,天上是紛紛揚揚的雪花,山下是黑壓壓的匈奴大軍。
“陛下快看啊!”夏侯嬰指著山下喊道:“是周勃!是周勃來救駕了!”
眼前的大雪戛然而止,隻見三名羽林衛士高舉竹簡跑來。
“報——代郡陳豨反!”
“報——淮南英布反!”
“報——燕王盧綰反!”
劉邦親自率軍出征,漢軍們手握長戈出戰,陳豨城破被誅,英布兵敗身死,盧綰倉惶逃往匈奴......
劉邦躺在轀輬車內緩緩醒來,環顧著四周,劉邦回了回神,他坐起身打開車窗,外麵的大雪已經停止了。原來剛剛眼前所浮現的一切都是夢境。劉邦不由長歎一聲,笑了笑道:“人生如夢啊,原來這就是自己這六十二年啊。”
轀輬車停住了,還沒等劉邦問明緣由,隻聽夏侯嬰在車外稟告道:“陛下,沛縣到了。要不要去泗水亭中陽裏看看?”
“沛縣......”劉邦忙打開車窗,隻見車駕已經停在了沛縣的城門前,劉邦忙說道:“下車。”轀輬車車門大開,內侍扶著劉邦慢慢走下車來,剛一下車,隻見沛縣的縣令和都尉領著一幹縣中大小官員早已跪倒在雪地上,他們見劉邦從車上下來了,忙一齊拜道:“臣沛縣縣令,沛縣都尉,恭迎陛下返鄉!”
“別在雪地上跪著了。”劉邦緩緩抬了抬手:“都起來吧。”
“多謝陛下。”沛縣官員忙再拜了三拜,才從雪地上站起身。北風呼嘯下,劉邦抬起頭望著眼前這熟悉的沛縣城門,當年就是在這,自己監押著那一百五十名勞役離開了家鄉,也就是在這,自己開始了自己人生中的轉折點。“沛縣......”劉邦仰頭望著城門上刻著的那兩個篆書大字,他忽然發現在風雪的覆蓋下,沛縣的城門顯得是那樣的低矮,可在自己的心裏,沛縣一直又高又大,如今看起來怎麽卻是這樣的渺小。劉邦不由笑了笑說道:“怎麽這麽矮小啊......朕記得沛縣的城門是又高又大的啊......”
身後的沛縣縣令忙說道:“陛下是見過大世麵的人,現在重回家鄉,自然覺得這沛縣和天下比起來,不過是一粒小芝麻而已。”
劉邦緩緩點了點頭說道:“泗水亭長在麽?”
沛縣官員叢中泗水亭長忙走出來跪下說道:“小吏在。”
“什麽小吏。”劉邦轉身看向泗水亭長:“你是亭長,你要稱臣,不要稱小吏,明白麽?”
聽到劉邦這句話,泗水亭長不由覺得鼻頭酸酸的,他忙再拜說道:“臣在。”
劉邦上前扶起泗水亭長說道:“亭長者,防禦之責,掌治安警衛,兼管停留旅客,還要治理民事。既要管文事,也要管武事,官職雖小,職責重大。朕還望你能做好這個泗水亭長,做好了亭長,照樣可以升縣令,當郡守,入中央。”
泗水亭長再次對著劉邦深深一拜:“臣謹記陛下教誨!”
“哈哈哈。”劉邦扶起泗水亭長笑道:“朕要回泗水亭中陽裏去看看,你先回去告訴鄉親們,讓他們不用驚慌,你也不用禁街,朕就想找他們說說話。”
“諾!”
劉邦回頭對夏侯嬰說道:“夏侯嬰,不要帶這些大隊人馬,你我乘一輛小車,帶幾個隨從,咱們回中陽裏。”
泗水亭,中陽裏。
盡管劉邦叮囑不要勞煩鄉親們,也不要禁街。但中陽裏的鄉親們聽說皇帝要返鄉了,忙拿上自家的掃把將村口的積雪都清掃了個幹淨,然後跟著亭長畢恭畢敬地站在村口兩側等待著皇帝的鑾駕。眾人本以為一會來到村口的會是穿著威嚴的羽林衛士,會是高奏宮樂的大隊樂師,會是各色的旗幟,會是八匹駿馬拉著的巨大車駕和車駕旁全副武裝護衛的重甲武士。可當劉邦的車駕停在村口的時候,鄉親們卻都沒有反應過來,直到劉邦從車中走下來,眾人才慌忙跪下拜道:“恭賀陛下還鄉!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邦忙上前扶起跪在最前麵的鄉中三老說道:“諸位快請起吧,朕老了,時常想念家鄉,朕今日就是回來走走看看,諸位不必如此。”
眼見皇帝並沒有擺什麽闊架子,也並沒有顯得很威嚴,更沒有讓人覺得惶惶恐恐不敢進犯。眼見皇帝如此平易近人,鄉親們都站起身笑道:“陛下,我們去幫著把您家的那間房子收拾一下吧,這次陛下您可要在中陽裏多住些日子。”
劉邦大笑起來,亭長在一旁忙說道:“陛下有自己的車駕,那間房子都多少年沒人住了,這一時哪收拾的了啊。”劉邦忙擺了擺手,他笑著望了望在場的眾人,他才發現有很多老人他還能依稀記得,但也有很多人自己都已經記不得了,忽然,他看向一個站在人群最後麵的老人說道:“三叔?是三叔麽?”
躲在人群後麵的那個老人聽到皇帝叫自己,頓覺尷尬萬分,隻好硬著頭皮走出來朝劉邦笑了笑說道:“陛下,您還認得老朽啊。”
“三叔,你這怎麽站在人群後麵啊?”劉邦說著,上前看著那老人說道:“三叔您比我父親小三歲,您今年也要有八十了吧?身子還這麽硬朗,真好,好啊。”
聽到劉邦這樣說,那老人更加慚愧地說道:“蒙陛下還惦念老朽,老朽慚愧慚愧。”
劉邦笑了笑接著說道:“當年我二哥生了一場大病,把家裏的錢都花光了,朕記得那年我爹去找你借錢,當初借了您二百錢吧?就這麽一借,就再也沒有還上。”說著,劉邦從袖中掏出了兩錠金子遞給老人說道:“二百錢對您家來說也夠你們家兩年的生活開銷了吧?您當年愣是沒有逼著我爹還債,一晃二十年了......我爹早幾年前就不在了,朕如今連本帶利都還給您。”
老人哪裏肯要,劉邦望著老人一身單薄的衣服,皺了皺眉頭說道:“現在天這麽冷,您就拿著這些錢,去給自己買兩件過冬的衣裳吧。”
老人丟掉拐杖,撲地一下跪在雪地上哭道:“陛下,老朽的兒子在戰場上被打死了,老朽現在孤身一人和老伴生活,實不相瞞,真的快過不下去了......老朽拜謝陛下恩情!”
扶起了老人,劉邦又環顧了一遍在場的鄉親們,他忽然問道:“曹氏呢?她沒來麽?”
眾人都緩緩搖了搖頭說道:“曹氏還在忙活那家小酒館,她說她不願意來湊這份熱鬧。”
劉邦眉頭緊鎖地看向眾人問道:“她兒子呢?齊王劉肥怎麽不來接她到齊國去?”
眾人麵麵相覷,都低著頭不說話。“這個渾蛋......”劉邦狠狠地罵道,他猛地轉身喊道:“夏侯嬰!你即刻給那個劉肥發一道詔書,讓他來長安見朕!”
眼見皇帝突然發怒,鄉親們嚇得忙跪倒在地。劉邦忙緩和了一下心情說道:“鄉親們,你們都起來。今天晚上,朕請客,就在曹氏的酒館裏。大家都要到!”說罷,劉邦轉頭看向夏侯嬰道:“夏侯嬰,跟朕來。”
夏侯嬰忙在後跟著劉邦,二人邁步走進村內,走在這坑坑窪窪卻又十分熟悉的道路上,望著這座並不富庶的小村子,劉邦微微歎道:“隻有這裏沒有變啊。”
一切都和二十年前一樣,轉過幾個彎,就到了自己的家門口。的確,望著這塵封已久的大門就知道這裏已經很久沒有住人了。夏侯嬰上前推開大門,劉邦邁步走入庭院中,望著這狹小且空蕩蕩的庭院,望著四周一遭低矮的土牆,劉邦不由得笑了:“朕記得朕家中以前還養著一頭牛。可惜啊,當年為了幫盧綰那小子還債,愣是讓追債的把牛牽走了,害的朕又挨了我爹一頓打。”說著,劉邦忽然冷笑了一下:“唉,盧綰。”一邊說著,他一邊邁步走入屋內,就是這麽幾間狹小的屋子,二十年前自己一家八口人就擠在這幾間小房子內。
走出屋子,又回到庭院內,劉邦看了看夏侯嬰說道:“走吧,該去曹氏的小酒館看看了。”
二人走出庭院,轉了幾個彎,走過一架小橋,就到了曹氏的酒館門前。走進這家小酒館,望著眼前這些陳舊的桌子椅子,劉邦眼前似乎又閃現出曾經的畫麵,耳邊似乎又回響起曾經的聲音......
當年就是在這個酒館內,劉邦一把揪住夏侯嬰的衣領喝道:“你誰啊?你憑什麽吃飯不給錢啊!”
“我公務在身!”
“你有個屁公務!”劉邦一指身後站著的曹氏,轉頭瞪著夏侯嬰說道:“你知道她是誰麽?”
夏侯嬰冷笑起來:“她是誰?她不就是個寡婦麽?”
“我告訴你啊。”劉邦一拳打在夏侯嬰的臉上:“她是我劉季的女人!”
夏侯嬰被劉邦打翻在地,劉邦回頭看到曹氏正站在櫃台裏,捂著嘴不住的笑......
當年還是在這個小酒館內,當弟兄們聽說呂太公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邦時,他們都舉著酒杯起哄著說道:“要我說啊,咱季哥那就是厲害。”
劉邦坐在中間趕忙笑道:“別亂說啊。”
弟兄們大笑起來:“呂太公要把自己的千金女兒嫁給季哥,咱季哥還不厲害麽?”
劉邦大笑起來說道:“到時候可都要來喝酒啊!一個也不能少!”
眾人都大笑起來,舉杯痛飲。但劉邦卻分明注意到,櫃台前的曹氏正在偷偷地抹著眼淚.......
回想到這,劉邦不由長歎了一聲,他邁步走向小酒館的後廚,隻見一個女子正背對著自己在燒火做飯,在劉邦心中曹氏的頭發還依舊應是那樣烏黑亮麗,但現在看來,她的黑發之中已經依稀可見那絲絲白發了。
還沒等劉邦開口,隻見曹氏一邊生火一邊說道:“是陛下到了吧。”
“哈哈哈。”劉邦依靠在門前笑道:“二十年了,你還能聽出我的腳步聲來。”
“聲音一點也沒變.....”曹氏緩緩從灶台前站起身,慢慢轉過身來,劉邦才發現她蒼老的臉上已然掛上了兩條淚痕。
曹氏望著斜倚在門框上的劉邦,盡管劉邦已經蒼老,但那份無賴的氣質卻依然還在,曹氏不由捂著嘴笑了起來,但伴隨著笑聲的是那一行行劃下臉龐的淚水......
天漸漸黑了,鄉親們卻都還沒有來。劉邦和曹氏在一張酒案前坐下,曹氏為劉邦斟滿了一杯酒,又給自己倒上了一杯,她舉起酒杯看著劉邦笑道:“陛下,再嚐嚐這村中的酸酒吧。先說好,可不許吐出來。”
“哈哈哈。”劉邦大笑起來,他舉起酒杯說道:“不瞞你說,我早就想這家鄉的酸酒了。”說罷,劉邦仰頭一飲而盡,卻被嗆的連連咳嗽起來,他一邊擦著嘴角的酒水一邊笑道:“酸,辣,是當年那個味!”
曹氏也舉杯一飲而盡,看著劉邦笑道:“陛下,宮中過的怎麽樣啊?”
“不瞞你說。”劉邦笑道:“這宮中,什麽都好,吃的,穿的,用的,可就是少了一份溫情呐。宮廷之中勾心鬥角不斷,朕的親兒子見了朕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我說出來,估計你都不相信,有一次,我的親骨肉就要死在我麵前了,我差點連知道都不知道。”說著,劉邦看向曹氏接著說道:“你說這人是真奇怪啊,有時候我是真想回到你這小酒館裏,還想像以前那樣和我那些兄弟們飲酒嬉鬧,然後再把你給娶了,就在這泗水亭做一輩子亭長,也許不能功成名就,但至少逍遙自在。沒有那麽多的煩心事,也許我還能再多活二十年呢。”
“可你終歸是走了,現在還當上了皇帝。”曹氏已經半醉了,她用手托著額頭笑道:“不敢想,不敢想啊。”
劉邦也大笑起來,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說道:“連我自己都不敢想!哈哈哈。”
曹氏抬起頭看著劉邦說道:“呂雉她總對你還不錯吧?”
劉邦收起了笑容,長歎一聲說道:“你不知道,所有的人都變了。她現在眼裏就兩樣東西,第一個是她兒子的儲君之位,第二個就是自己手中的權力。現在誰要是敢碰到她這兩根紅線,不管你是誰,她都能把你給治死。就剛剛朕跟你說的,那一次,我的親骨肉差點死在我眼皮底下,我竟然連知道都不知道。”說著,劉邦看向曹氏說道:“你知道是誰在一手操控麽?”
曹氏緩緩搖了搖頭。劉邦冷笑道:“就是呂雉,就是我的皇後。她就生怕這個孩子生下來會和她兒子搶儲君的位置,她就能讓廷尉署對那個已經懷胎十月的趙姬施行酷刑,讓她的這個孩子死在她肚子裏。你說......這人是不是都變了呢?”說著,劉邦看向曹氏又說道:“對了,你還記得那個蕭大人麽?”
曹氏緩緩點了點頭。劉邦長歎一聲:“他也變了,不知道怎麽回事,他現在變得異常貪婪。”說著,劉邦強笑了一下,托著腦袋說道:“哎,不過話說回來,他越貪心,我呢,我越放心。哎,我也變了......”
曹氏看向劉邦問道:“對了,你那些兄弟們呢?怎麽就隻有夏侯嬰來了?”
“噢。”劉邦回答說道:“周勃在淮南安頓一些戰後的事,樊噲......樊噲去北邊抓盧綰去了。”
“盧綰?”曹氏一時沒有聽明白:“盧綰不是和你最要好麽?抓他幹什麽?”
“哼。”劉邦冷冷一笑:“你別提他。這小子,反了,跑到匈奴那邊去了。”
曹氏低沉著頭,不說話,劉邦知道她聽不懂這些,於是劉邦開口說道:“你兒子呢?劉肥呢?朕早就冊封他為齊王了。他怎麽不來接你啊?”
曹氏笑了笑道:“去齊國幹嘛?千裏迢迢的。他派人來接我了,是我自己不想去。經營著這家小酒店,挺好的。”
劉邦指著曹氏說道:“你這叫......你這叫安貧樂道!你不願享受榮華富貴,那好,那朕讓史官給你立傳,朕讓你名垂史冊!”
曹氏忙笑著擺了擺手:“我連個名字都沒有,五十多歲的人了,還圖什麽名垂史冊啊。陛下你是皇帝,我是庶民,我和陛下的這點破事,還是不要記下來讓後人恥笑了。”
“恥笑什麽?”劉邦正要開口說話,忽然隻聽外麵鞭炮齊響,劉邦忙問曹氏道:“外麵熱鬧什麽呢?”
曹氏忙說道:“陛下,今天是冬至啊。”
“又是冬至了......”
隻見泗水亭長領著一群年青人走進酒館,向劉邦一拜說道:“陛下,今天冬至,鄉親們都在外麵熱鬧呢!陛下您也快過去吧!”
劉邦看著曹氏笑道:“走,出去一起熱鬧熱鬧?”
曹氏忙擺了擺手:“我就不去了。”
“哎,你以前是個多愛熱鬧的人啊。”劉邦看向曹氏笑道:“你別叫我陛下,我聽著別扭,還是叫我劉季的好。”
曹氏忙低下頭道:“不敢。”
“什麽敢不敢的!”劉邦站起身上前一把將曹氏抱起來就向外麵跑去,劉邦大笑著,似乎什麽病痛在這一刻都沒有了。曹氏一邊拍打著劉邦的肩頭一邊喊道:“劉季!你放老娘下來!”
劉邦已經有二十年沒有聽到這樣的聲音了,聽到曹氏還像以前這樣罵自己,劉邦大笑起來,他將曹氏放下,拉起曹氏的手跑出酒店。隻見星夜當空,村口已經生起一堆堆篝火,羽林衛士們都高舉著火把圍在篝火前齊聲高歌,村中的年青人拉著自己心愛的女子圍在篝火前歡呼著跳舞。沛縣縣令,都尉也都在篝火前鋪開了一條長長的酒宴,村中的老人紛紛入席,劉邦站在席間,和眾人把盞飲酒,說起當年在中陽裏的一幢幢趣事,逗的滿座大笑。酒至半酣,劉邦拉起曹氏的手也跟著年青人們在篝火前起舞,眾人齊聲喝彩不斷。
劉邦高興極了,他舉起一杯烈酒看向在座眾人說道:“常年飄蕩在外的遊子,一想到故鄉,就會忍不住傷心落淚啊。若是依了我的意思,我就把國都定在咱們中陽裏!又有何不可?”
在座眾人一起大笑起來,他們紛紛舉杯敬獻劉邦。劉邦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從而又舉起一杯酒接著說道:“我如今雖然定都在關中,但是我時時刻刻都在想念生我養我的家鄉啊!隻可惜,一直沒空回來看看。如今我六十二歲了,須發盡白,病體纏身,隻怕是活不長了......”說著,劉邦飽含熱淚看向在座的鄉親們接著說道:“今天我重回家鄉,我是真高興啊,就算有一天我死了,我的魂魄也要回到這裏,回到這中陽裏來!”說罷,劉邦又是仰頭一飲而盡。
鄉親們齊聲說道:“陛下,既然如此,就多在家鄉住些時日再走吧。”
劉邦今晚開心極了,他又舉起滿滿一樽的酒說道:“唉,我是真想一直住在這裏啊!可是我這次是平叛歸來的,我帶的人太多了,我知道這實在是太麻煩你們了,我知道鄉親們你們供不起這麽多人吃喝,一直留在這,我心裏過意不去啊。”
劉邦的一席話,使得在座的鄉親們都低下頭暗暗抽泣起來。
見到鄉親們如此,劉邦忙笑道:“我是以沛公的職位起家的,是從這裏走出去的!這二十年,刀光劍影,血跡斑斑,如今我滿載而歸,擁有了這整個天下!”說著,劉邦看向在座的鄉親們道:“我要把沛縣,我要把這裏作為我自己的封邑!我要免除沛地父老鄉親們所有的賦稅和徭役!而且從此之後,世世代代都不用交賦!都不用服役!”
鄉親們一起高舉酒杯齊聲喊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來,諸位,繼續痛飲!”劉邦轉身對羽林衛士們說道:“你們唱歌,就唱那首棠棣之歌!”
“諾!”羽林衛士們揮舞火把,圍著篝火繼續高聲唱道:
棠棣之花,萼胚依依;
手足之情,莫如兄弟;
棠棣之木,花朵連連;
根連著根,花連著花。
聽著羽林衛士們的激昂高歌,望著家鄉父老之間的觥籌交錯,劉邦再次回想起自己這六十二年,再次回想起自己這一生。陣陣大風吹來,劉邦借著酒興,快步走到羽林衛士中間,舉起酒杯一飲而盡,伴隨著那呼呼的大風,他仰頭高聲唱道: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仰望夜空,大風拂麵,劉邦不覺熱淚盈眶,潸然淚下。
忽然,他隻覺得胸口一陣劇疼,酒杯從手上滑落在地,一下摔成粉碎。在座的鄉親們都驚呆了,他們慌忙站起身看向劉邦,隻見劉邦雙手捂著心口,竭力的支撐著,可最終還是沒能撐住,一口鮮血噴出,劉邦仰頭倒在篝火前。(未完待續)
淮南王英布的叛亂終於被平定了,可此番勝利凱旋的漢軍卻並沒有顯得多麽神氣昂揚。班師回京的漢軍們排著連綿的長隊,每個漢軍的腦袋都是耷拉著的,長戈背在身後,雙手交叉在袖中,雪地裏踏著那碎瓊亂玉,迎著北風而行。也許現在軍士們並沒有覺得天氣有多麽的寒冷,他們隻是覺得自己的確已經很累了。
中軍隊伍中巨大的轀輬車內,劉邦一身狐裘坐在顛簸的車內,他望著自己所乘坐的這輛巨大的轀輬車,他伸手打開車窗,才看到外麵已經紛紛揚揚下起了大雪,劉邦不由默默感歎道:“外麵這麽冷,車內卻這麽暖和。怪不得大家都想當皇帝啊。”說著,他放下車窗,重新環顧著車內,一盆火炭放在車中,致使車內的溫度非常舒適。幾盤新鮮的水果擺放在劉邦麵前。水果旁的桌案上堆放著一些奏折。再往一旁去看,堆放奏折的桌案旁又立著一個小型的書櫃。望著這一切,劉邦不由想起自己當亭長時有一次和蕭何去縣裏辦差,正好遇到嬴政東巡的車駕,那天望著嬴政所乘的巨大轀輬車時自己當即出言:“大丈夫當如此!”回想到這,劉邦又望著現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由得笑了笑自言自語地說道:“男人就應該這樣。”
過了這個年自己就又長了一歲,就六十二歲了。劉邦一直覺得自己所做的還遠遠不夠,盡管自己已經定好了漢國的百年國策,已經徹底定好了儲君的問題,已經托付好了周昌要保護好如意,也托付好了陳平要守住大漢的基業,可自己對自己走了以後的漢國依舊很不放心。可現在劉邦不這樣想了,回顧來路,自己的一生盡管算不上偉大,至少算是傳奇吧。也許有很多事自己都不知道最後竟然會做到這麽大,若是一定要問自己成功的原因,也許就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慢慢走上來的吧。就這樣,思維來回的跳動著,劉邦斜靠在車內,在溫暖與舒適之中,他微微閉上了雙眼,伴隨著馬車的顛簸悄悄地睡著了......
“季哥!你咋還睡呢!快出來啊!弟兄們都等著你呢!”
吵鬧聲將劉邦一下從床上驚醒,環顧四周,自己這是在哪?這房子怎麽怎麽破?這是......劉邦忽然意識過來,這不是沛縣泗水亭中陽裏麽!這是自己的老家啊!劉邦忙從床上下來,隻見樊噲,盧綰二人帶著一幹手持農具的年青人跑進來說道:“季哥,你咋還睡呢?那個雍齒帶著一夥人霸著咱們的水源,不讓咱們用!”
“什麽!”劉邦猛地一拍床沿喝道:“欺負咱泗水亭?那就是不把我這個亭長放在眼裏!走,帶上弟兄們,跟他們打!”
樊噲盧綰齊喊一聲,鬧嚷嚷地帶著弟兄們走出去了,劉邦也正要跟著出去,忽然隻聽耳邊響起蕭何的聲音:“劉季!”
“呦.......”劉邦忙笑著轉頭看向蕭何道:“蕭大人,什麽事啊?”
蕭何看了看劉邦,低下頭歎了口氣道:“唉,朝廷的徭役又下來了......你們泗水亭要出兩百人到驪山去修陵。在我力爭之下,給你們亭減少到一百五十人。”
“一百五十人?”劉邦瞪大雙眼說道:“還你力爭?你爭哪去了啊!”劉邦蹲在地上說道:“那麽多人我可抓不來。”
“這也都是朝廷的旨意!”蕭何也不耐煩了,隻見他一指劉邦說道:“這天下被殺頭的亭長還少麽?劉季,你有幾個腦袋夠朝廷砍的?你還是趕快去抓人去吧,我想辦法從牢裏給你湊五十個人。”
劉邦冷冷一笑:“哼,我看這破朝廷快完蛋了!”
忽然,眼前的一切全部消失,劉邦正站在一塊青石上,四周樹林掩映,頭上是熊熊烈日,又向下看去,下麵站著的就是那一百五十號勞役。
隻聽盧綰在下麵說道:“季哥,驪山咱肯定沒法按時到了,這延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啊。您快拿個主意吧。”
“諸位。”劉邦手按寶劍向下麵的勞役們說道:“咱們延誤了期限,就算是到了驪山,我要被殺頭,你們也都要被累死在驪山上!你們想逃命的就都逃命去吧!但是,你們又能逃到哪去呢?你們跟著我,我不敢保證咱們大家都能活著,但至少我劉季保證大家不會餓死!願意跟著我的就走,不願跟著我的你們就自行散了吧。”說罷,劉邦一提寶劍從青石上跳下來,轉身就走,勞役們忙齊聲高喊:“我們跟著季哥!我們跟著季哥!”
忽然,黑雲蔽日,眼前是一座城池,樊噲,盧綰,周勃,夏侯嬰四人手持兵刃領著劉邦的軍隊齊聲呐喊著衝殺上去,守城秦兵猝不及防,縣令站在城樓上拔劍自刎。經過激烈的鏖戰,劉邦的軍隊終於攻破了城門。這就是劉邦拿下的第一個城池——沛縣。
當上了沛公之後,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份基業。蕭何來找劉邦,蕭何說道:“你現在也當了主公了,不能再叫劉季了。我給你想了個名字,叫邦,邦國社稷,安邦定國。”說著,蕭何看向劉邦笑道:“你覺得怎麽樣?”
“劉邦......”劉邦仰著頭細細品味著,忽然,他看向蕭何笑道:“好名字!哈哈,蕭大人,以後我就叫劉邦了。”
之後的一切就連劉邦自己都沒有想到,雍齒反叛了劉邦,自己占據了沛縣,劉邦大為憤怒,隻好率殘部投奔景駒,誰能想到就在劉邦前往景駒處的半路上竟認識了這個之後會改變劉邦命運的智囊——張良。
之後的一切就全是刀光劍影,攻城略地了。劉邦率部投奔了楚軍,被楚懷王冊封為武安侯。
之後楚懷王下令為救援趙國,分散秦軍力量,決定派軍向西直攻鹹陽,北路楚軍以宋義為主將,西路楚軍以劉邦為主將。並且約定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
在西征的漫漫長路上,劉邦一麵擴充軍隊,一麵廣納人才,一路西進,打入關中,秦王子嬰向劉邦獻上了傳國玉璽,璀璨一時的秦帝國也正式宣告滅亡。
忽然,劉邦耳邊傳來刀劍出鞘之聲,他忙睜開眼睛向四周看去,不知何時自己正坐在帳中飲酒,隻見項羽正坐在上座飲酒,他一旁坐著的範增在不停地向項羽使眼色。劉邦又向酒宴正中看去,隻見項莊正揮舞寶劍在為大家舞劍助興,但他手中的劍卻分明是要向自己這邊刺來,還不待劉邦反應過來,隻見項莊眉頭一緊,一劍就朝自己刺過來,劉邦慌忙閉上雙眼,隻聽耳邊“當”的一聲,兩劍相撞。劉邦忙睜開眼睛看去,隻見項伯手持寶劍擋住了項莊的劍鋒,隻見項伯笑道:“項莊一人獨舞有甚精彩?待我與項莊共舞!”
劉邦正要長出一口氣,眼前的酒宴又再次消失,自己正站在一麵地圖前,隻見韓信邊指著地圖邊說道:“這就是十麵埋伏。若項羽當真退守垓下的話,到時諸侯的軍隊蜂擁而至,那項羽就是插翅也決飛不出去!”
烏江岸邊,漢軍將項羽團團圍住,項羽渾身上下沾滿了鮮血,獨自一人手持一把寶劍,漢軍們竟沒一個敢衝上去拿住他。項羽看向圍著自己的漢軍中的一名小卒說道:“我怎麽看你這麽麵熟?你不是呂馬童麽?你不是我的故人麽?”
那漢兵聽到項羽在叫自己,頓覺羞愧萬分,慌忙低下了頭。項羽大笑起來,他揮起寶劍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對那漢兵說道:“我聽說劉邦出千金,邑萬戶來購買我的頭顱。現在,看在故人的情分上,我就把這顆腦袋送給你了!”說罷,項羽揮動寶劍割向了自己的咽喉......
漢軍們呐聲喊,一擁而上分搶項羽的屍首。
遠離了戰場的硝煙,劉邦的耳邊不再是刀劍出鞘的聲音,而是鍾鼓齊鳴,劉邦身著華麗的帝服坐在了未央宮中,下麵文武百官一齊朝賀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可還沒等劉邦說一聲平身,自己已經站在了一座雪山上,天上是紛紛揚揚的雪花,山下是黑壓壓的匈奴大軍。
“陛下快看啊!”夏侯嬰指著山下喊道:“是周勃!是周勃來救駕了!”
眼前的大雪戛然而止,隻見三名羽林衛士高舉竹簡跑來。
“報——代郡陳豨反!”
“報——淮南英布反!”
“報——燕王盧綰反!”
劉邦親自率軍出征,漢軍們手握長戈出戰,陳豨城破被誅,英布兵敗身死,盧綰倉惶逃往匈奴......
劉邦躺在轀輬車內緩緩醒來,環顧著四周,劉邦回了回神,他坐起身打開車窗,外麵的大雪已經停止了。原來剛剛眼前所浮現的一切都是夢境。劉邦不由長歎一聲,笑了笑道:“人生如夢啊,原來這就是自己這六十二年啊。”
轀輬車停住了,還沒等劉邦問明緣由,隻聽夏侯嬰在車外稟告道:“陛下,沛縣到了。要不要去泗水亭中陽裏看看?”
“沛縣......”劉邦忙打開車窗,隻見車駕已經停在了沛縣的城門前,劉邦忙說道:“下車。”轀輬車車門大開,內侍扶著劉邦慢慢走下車來,剛一下車,隻見沛縣的縣令和都尉領著一幹縣中大小官員早已跪倒在雪地上,他們見劉邦從車上下來了,忙一齊拜道:“臣沛縣縣令,沛縣都尉,恭迎陛下返鄉!”
“別在雪地上跪著了。”劉邦緩緩抬了抬手:“都起來吧。”
“多謝陛下。”沛縣官員忙再拜了三拜,才從雪地上站起身。北風呼嘯下,劉邦抬起頭望著眼前這熟悉的沛縣城門,當年就是在這,自己監押著那一百五十名勞役離開了家鄉,也就是在這,自己開始了自己人生中的轉折點。“沛縣......”劉邦仰頭望著城門上刻著的那兩個篆書大字,他忽然發現在風雪的覆蓋下,沛縣的城門顯得是那樣的低矮,可在自己的心裏,沛縣一直又高又大,如今看起來怎麽卻是這樣的渺小。劉邦不由笑了笑說道:“怎麽這麽矮小啊......朕記得沛縣的城門是又高又大的啊......”
身後的沛縣縣令忙說道:“陛下是見過大世麵的人,現在重回家鄉,自然覺得這沛縣和天下比起來,不過是一粒小芝麻而已。”
劉邦緩緩點了點頭說道:“泗水亭長在麽?”
沛縣官員叢中泗水亭長忙走出來跪下說道:“小吏在。”
“什麽小吏。”劉邦轉身看向泗水亭長:“你是亭長,你要稱臣,不要稱小吏,明白麽?”
聽到劉邦這句話,泗水亭長不由覺得鼻頭酸酸的,他忙再拜說道:“臣在。”
劉邦上前扶起泗水亭長說道:“亭長者,防禦之責,掌治安警衛,兼管停留旅客,還要治理民事。既要管文事,也要管武事,官職雖小,職責重大。朕還望你能做好這個泗水亭長,做好了亭長,照樣可以升縣令,當郡守,入中央。”
泗水亭長再次對著劉邦深深一拜:“臣謹記陛下教誨!”
“哈哈哈。”劉邦扶起泗水亭長笑道:“朕要回泗水亭中陽裏去看看,你先回去告訴鄉親們,讓他們不用驚慌,你也不用禁街,朕就想找他們說說話。”
“諾!”
劉邦回頭對夏侯嬰說道:“夏侯嬰,不要帶這些大隊人馬,你我乘一輛小車,帶幾個隨從,咱們回中陽裏。”
泗水亭,中陽裏。
盡管劉邦叮囑不要勞煩鄉親們,也不要禁街。但中陽裏的鄉親們聽說皇帝要返鄉了,忙拿上自家的掃把將村口的積雪都清掃了個幹淨,然後跟著亭長畢恭畢敬地站在村口兩側等待著皇帝的鑾駕。眾人本以為一會來到村口的會是穿著威嚴的羽林衛士,會是高奏宮樂的大隊樂師,會是各色的旗幟,會是八匹駿馬拉著的巨大車駕和車駕旁全副武裝護衛的重甲武士。可當劉邦的車駕停在村口的時候,鄉親們卻都沒有反應過來,直到劉邦從車中走下來,眾人才慌忙跪下拜道:“恭賀陛下還鄉!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邦忙上前扶起跪在最前麵的鄉中三老說道:“諸位快請起吧,朕老了,時常想念家鄉,朕今日就是回來走走看看,諸位不必如此。”
眼見皇帝並沒有擺什麽闊架子,也並沒有顯得很威嚴,更沒有讓人覺得惶惶恐恐不敢進犯。眼見皇帝如此平易近人,鄉親們都站起身笑道:“陛下,我們去幫著把您家的那間房子收拾一下吧,這次陛下您可要在中陽裏多住些日子。”
劉邦大笑起來,亭長在一旁忙說道:“陛下有自己的車駕,那間房子都多少年沒人住了,這一時哪收拾的了啊。”劉邦忙擺了擺手,他笑著望了望在場的眾人,他才發現有很多老人他還能依稀記得,但也有很多人自己都已經記不得了,忽然,他看向一個站在人群最後麵的老人說道:“三叔?是三叔麽?”
躲在人群後麵的那個老人聽到皇帝叫自己,頓覺尷尬萬分,隻好硬著頭皮走出來朝劉邦笑了笑說道:“陛下,您還認得老朽啊。”
“三叔,你這怎麽站在人群後麵啊?”劉邦說著,上前看著那老人說道:“三叔您比我父親小三歲,您今年也要有八十了吧?身子還這麽硬朗,真好,好啊。”
聽到劉邦這樣說,那老人更加慚愧地說道:“蒙陛下還惦念老朽,老朽慚愧慚愧。”
劉邦笑了笑接著說道:“當年我二哥生了一場大病,把家裏的錢都花光了,朕記得那年我爹去找你借錢,當初借了您二百錢吧?就這麽一借,就再也沒有還上。”說著,劉邦從袖中掏出了兩錠金子遞給老人說道:“二百錢對您家來說也夠你們家兩年的生活開銷了吧?您當年愣是沒有逼著我爹還債,一晃二十年了......我爹早幾年前就不在了,朕如今連本帶利都還給您。”
老人哪裏肯要,劉邦望著老人一身單薄的衣服,皺了皺眉頭說道:“現在天這麽冷,您就拿著這些錢,去給自己買兩件過冬的衣裳吧。”
老人丟掉拐杖,撲地一下跪在雪地上哭道:“陛下,老朽的兒子在戰場上被打死了,老朽現在孤身一人和老伴生活,實不相瞞,真的快過不下去了......老朽拜謝陛下恩情!”
扶起了老人,劉邦又環顧了一遍在場的鄉親們,他忽然問道:“曹氏呢?她沒來麽?”
眾人都緩緩搖了搖頭說道:“曹氏還在忙活那家小酒館,她說她不願意來湊這份熱鬧。”
劉邦眉頭緊鎖地看向眾人問道:“她兒子呢?齊王劉肥怎麽不來接她到齊國去?”
眾人麵麵相覷,都低著頭不說話。“這個渾蛋......”劉邦狠狠地罵道,他猛地轉身喊道:“夏侯嬰!你即刻給那個劉肥發一道詔書,讓他來長安見朕!”
眼見皇帝突然發怒,鄉親們嚇得忙跪倒在地。劉邦忙緩和了一下心情說道:“鄉親們,你們都起來。今天晚上,朕請客,就在曹氏的酒館裏。大家都要到!”說罷,劉邦轉頭看向夏侯嬰道:“夏侯嬰,跟朕來。”
夏侯嬰忙在後跟著劉邦,二人邁步走進村內,走在這坑坑窪窪卻又十分熟悉的道路上,望著這座並不富庶的小村子,劉邦微微歎道:“隻有這裏沒有變啊。”
一切都和二十年前一樣,轉過幾個彎,就到了自己的家門口。的確,望著這塵封已久的大門就知道這裏已經很久沒有住人了。夏侯嬰上前推開大門,劉邦邁步走入庭院中,望著這狹小且空蕩蕩的庭院,望著四周一遭低矮的土牆,劉邦不由得笑了:“朕記得朕家中以前還養著一頭牛。可惜啊,當年為了幫盧綰那小子還債,愣是讓追債的把牛牽走了,害的朕又挨了我爹一頓打。”說著,劉邦忽然冷笑了一下:“唉,盧綰。”一邊說著,他一邊邁步走入屋內,就是這麽幾間狹小的屋子,二十年前自己一家八口人就擠在這幾間小房子內。
走出屋子,又回到庭院內,劉邦看了看夏侯嬰說道:“走吧,該去曹氏的小酒館看看了。”
二人走出庭院,轉了幾個彎,走過一架小橋,就到了曹氏的酒館門前。走進這家小酒館,望著眼前這些陳舊的桌子椅子,劉邦眼前似乎又閃現出曾經的畫麵,耳邊似乎又回響起曾經的聲音......
當年就是在這個酒館內,劉邦一把揪住夏侯嬰的衣領喝道:“你誰啊?你憑什麽吃飯不給錢啊!”
“我公務在身!”
“你有個屁公務!”劉邦一指身後站著的曹氏,轉頭瞪著夏侯嬰說道:“你知道她是誰麽?”
夏侯嬰冷笑起來:“她是誰?她不就是個寡婦麽?”
“我告訴你啊。”劉邦一拳打在夏侯嬰的臉上:“她是我劉季的女人!”
夏侯嬰被劉邦打翻在地,劉邦回頭看到曹氏正站在櫃台裏,捂著嘴不住的笑......
當年還是在這個小酒館內,當弟兄們聽說呂太公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邦時,他們都舉著酒杯起哄著說道:“要我說啊,咱季哥那就是厲害。”
劉邦坐在中間趕忙笑道:“別亂說啊。”
弟兄們大笑起來:“呂太公要把自己的千金女兒嫁給季哥,咱季哥還不厲害麽?”
劉邦大笑起來說道:“到時候可都要來喝酒啊!一個也不能少!”
眾人都大笑起來,舉杯痛飲。但劉邦卻分明注意到,櫃台前的曹氏正在偷偷地抹著眼淚.......
回想到這,劉邦不由長歎了一聲,他邁步走向小酒館的後廚,隻見一個女子正背對著自己在燒火做飯,在劉邦心中曹氏的頭發還依舊應是那樣烏黑亮麗,但現在看來,她的黑發之中已經依稀可見那絲絲白發了。
還沒等劉邦開口,隻見曹氏一邊生火一邊說道:“是陛下到了吧。”
“哈哈哈。”劉邦依靠在門前笑道:“二十年了,你還能聽出我的腳步聲來。”
“聲音一點也沒變.....”曹氏緩緩從灶台前站起身,慢慢轉過身來,劉邦才發現她蒼老的臉上已然掛上了兩條淚痕。
曹氏望著斜倚在門框上的劉邦,盡管劉邦已經蒼老,但那份無賴的氣質卻依然還在,曹氏不由捂著嘴笑了起來,但伴隨著笑聲的是那一行行劃下臉龐的淚水......
天漸漸黑了,鄉親們卻都還沒有來。劉邦和曹氏在一張酒案前坐下,曹氏為劉邦斟滿了一杯酒,又給自己倒上了一杯,她舉起酒杯看著劉邦笑道:“陛下,再嚐嚐這村中的酸酒吧。先說好,可不許吐出來。”
“哈哈哈。”劉邦大笑起來,他舉起酒杯說道:“不瞞你說,我早就想這家鄉的酸酒了。”說罷,劉邦仰頭一飲而盡,卻被嗆的連連咳嗽起來,他一邊擦著嘴角的酒水一邊笑道:“酸,辣,是當年那個味!”
曹氏也舉杯一飲而盡,看著劉邦笑道:“陛下,宮中過的怎麽樣啊?”
“不瞞你說。”劉邦笑道:“這宮中,什麽都好,吃的,穿的,用的,可就是少了一份溫情呐。宮廷之中勾心鬥角不斷,朕的親兒子見了朕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我說出來,估計你都不相信,有一次,我的親骨肉就要死在我麵前了,我差點連知道都不知道。”說著,劉邦看向曹氏接著說道:“你說這人是真奇怪啊,有時候我是真想回到你這小酒館裏,還想像以前那樣和我那些兄弟們飲酒嬉鬧,然後再把你給娶了,就在這泗水亭做一輩子亭長,也許不能功成名就,但至少逍遙自在。沒有那麽多的煩心事,也許我還能再多活二十年呢。”
“可你終歸是走了,現在還當上了皇帝。”曹氏已經半醉了,她用手托著額頭笑道:“不敢想,不敢想啊。”
劉邦也大笑起來,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說道:“連我自己都不敢想!哈哈哈。”
曹氏抬起頭看著劉邦說道:“呂雉她總對你還不錯吧?”
劉邦收起了笑容,長歎一聲說道:“你不知道,所有的人都變了。她現在眼裏就兩樣東西,第一個是她兒子的儲君之位,第二個就是自己手中的權力。現在誰要是敢碰到她這兩根紅線,不管你是誰,她都能把你給治死。就剛剛朕跟你說的,那一次,我的親骨肉差點死在我眼皮底下,我竟然連知道都不知道。”說著,劉邦看向曹氏說道:“你知道是誰在一手操控麽?”
曹氏緩緩搖了搖頭。劉邦冷笑道:“就是呂雉,就是我的皇後。她就生怕這個孩子生下來會和她兒子搶儲君的位置,她就能讓廷尉署對那個已經懷胎十月的趙姬施行酷刑,讓她的這個孩子死在她肚子裏。你說......這人是不是都變了呢?”說著,劉邦看向曹氏又說道:“對了,你還記得那個蕭大人麽?”
曹氏緩緩點了點頭。劉邦長歎一聲:“他也變了,不知道怎麽回事,他現在變得異常貪婪。”說著,劉邦強笑了一下,托著腦袋說道:“哎,不過話說回來,他越貪心,我呢,我越放心。哎,我也變了......”
曹氏看向劉邦問道:“對了,你那些兄弟們呢?怎麽就隻有夏侯嬰來了?”
“噢。”劉邦回答說道:“周勃在淮南安頓一些戰後的事,樊噲......樊噲去北邊抓盧綰去了。”
“盧綰?”曹氏一時沒有聽明白:“盧綰不是和你最要好麽?抓他幹什麽?”
“哼。”劉邦冷冷一笑:“你別提他。這小子,反了,跑到匈奴那邊去了。”
曹氏低沉著頭,不說話,劉邦知道她聽不懂這些,於是劉邦開口說道:“你兒子呢?劉肥呢?朕早就冊封他為齊王了。他怎麽不來接你啊?”
曹氏笑了笑道:“去齊國幹嘛?千裏迢迢的。他派人來接我了,是我自己不想去。經營著這家小酒店,挺好的。”
劉邦指著曹氏說道:“你這叫......你這叫安貧樂道!你不願享受榮華富貴,那好,那朕讓史官給你立傳,朕讓你名垂史冊!”
曹氏忙笑著擺了擺手:“我連個名字都沒有,五十多歲的人了,還圖什麽名垂史冊啊。陛下你是皇帝,我是庶民,我和陛下的這點破事,還是不要記下來讓後人恥笑了。”
“恥笑什麽?”劉邦正要開口說話,忽然隻聽外麵鞭炮齊響,劉邦忙問曹氏道:“外麵熱鬧什麽呢?”
曹氏忙說道:“陛下,今天是冬至啊。”
“又是冬至了......”
隻見泗水亭長領著一群年青人走進酒館,向劉邦一拜說道:“陛下,今天冬至,鄉親們都在外麵熱鬧呢!陛下您也快過去吧!”
劉邦看著曹氏笑道:“走,出去一起熱鬧熱鬧?”
曹氏忙擺了擺手:“我就不去了。”
“哎,你以前是個多愛熱鬧的人啊。”劉邦看向曹氏笑道:“你別叫我陛下,我聽著別扭,還是叫我劉季的好。”
曹氏忙低下頭道:“不敢。”
“什麽敢不敢的!”劉邦站起身上前一把將曹氏抱起來就向外麵跑去,劉邦大笑著,似乎什麽病痛在這一刻都沒有了。曹氏一邊拍打著劉邦的肩頭一邊喊道:“劉季!你放老娘下來!”
劉邦已經有二十年沒有聽到這樣的聲音了,聽到曹氏還像以前這樣罵自己,劉邦大笑起來,他將曹氏放下,拉起曹氏的手跑出酒店。隻見星夜當空,村口已經生起一堆堆篝火,羽林衛士們都高舉著火把圍在篝火前齊聲高歌,村中的年青人拉著自己心愛的女子圍在篝火前歡呼著跳舞。沛縣縣令,都尉也都在篝火前鋪開了一條長長的酒宴,村中的老人紛紛入席,劉邦站在席間,和眾人把盞飲酒,說起當年在中陽裏的一幢幢趣事,逗的滿座大笑。酒至半酣,劉邦拉起曹氏的手也跟著年青人們在篝火前起舞,眾人齊聲喝彩不斷。
劉邦高興極了,他舉起一杯烈酒看向在座眾人說道:“常年飄蕩在外的遊子,一想到故鄉,就會忍不住傷心落淚啊。若是依了我的意思,我就把國都定在咱們中陽裏!又有何不可?”
在座眾人一起大笑起來,他們紛紛舉杯敬獻劉邦。劉邦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從而又舉起一杯酒接著說道:“我如今雖然定都在關中,但是我時時刻刻都在想念生我養我的家鄉啊!隻可惜,一直沒空回來看看。如今我六十二歲了,須發盡白,病體纏身,隻怕是活不長了......”說著,劉邦飽含熱淚看向在座的鄉親們接著說道:“今天我重回家鄉,我是真高興啊,就算有一天我死了,我的魂魄也要回到這裏,回到這中陽裏來!”說罷,劉邦又是仰頭一飲而盡。
鄉親們齊聲說道:“陛下,既然如此,就多在家鄉住些時日再走吧。”
劉邦今晚開心極了,他又舉起滿滿一樽的酒說道:“唉,我是真想一直住在這裏啊!可是我這次是平叛歸來的,我帶的人太多了,我知道這實在是太麻煩你們了,我知道鄉親們你們供不起這麽多人吃喝,一直留在這,我心裏過意不去啊。”
劉邦的一席話,使得在座的鄉親們都低下頭暗暗抽泣起來。
見到鄉親們如此,劉邦忙笑道:“我是以沛公的職位起家的,是從這裏走出去的!這二十年,刀光劍影,血跡斑斑,如今我滿載而歸,擁有了這整個天下!”說著,劉邦看向在座的鄉親們道:“我要把沛縣,我要把這裏作為我自己的封邑!我要免除沛地父老鄉親們所有的賦稅和徭役!而且從此之後,世世代代都不用交賦!都不用服役!”
鄉親們一起高舉酒杯齊聲喊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來,諸位,繼續痛飲!”劉邦轉身對羽林衛士們說道:“你們唱歌,就唱那首棠棣之歌!”
“諾!”羽林衛士們揮舞火把,圍著篝火繼續高聲唱道:
棠棣之花,萼胚依依;
手足之情,莫如兄弟;
棠棣之木,花朵連連;
根連著根,花連著花。
聽著羽林衛士們的激昂高歌,望著家鄉父老之間的觥籌交錯,劉邦再次回想起自己這六十二年,再次回想起自己這一生。陣陣大風吹來,劉邦借著酒興,快步走到羽林衛士中間,舉起酒杯一飲而盡,伴隨著那呼呼的大風,他仰頭高聲唱道: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仰望夜空,大風拂麵,劉邦不覺熱淚盈眶,潸然淚下。
忽然,他隻覺得胸口一陣劇疼,酒杯從手上滑落在地,一下摔成粉碎。在座的鄉親們都驚呆了,他們慌忙站起身看向劉邦,隻見劉邦雙手捂著心口,竭力的支撐著,可最終還是沒能撐住,一口鮮血噴出,劉邦仰頭倒在篝火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