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晁錯相視了一眼,隻聽老農繼續說道:“年前都說什麽種地無用,都跑去經了商,可這掙來了錢卻又沒人要。老朽早就說過,莊稼人還是要以種田為本,旁門左道不要去想,大好的良田爛在家裏,掙來了這既不頂飽,又不保暖的錢幣。”老農看向賈誼說道:“朝廷的稅賦是輕了,可今年沒有青壯勞力,田裏的收成便大大降低,交了賦稅,家裏也就沒糧了......”
賈誼看向老農說道:“不對啊,老父,朝廷稅率是三十稅一,也就是收成多的時候多交,收成少的時候少交,良田欠收的時候也可不交,當地官吏隻許收取三十之一的賦稅。今年良田荒廢,穀物欠收,那交的賦稅也應該更少才對,家中多少也該有些存糧啊。”
聞聽此言,老農忙站起身邁步走至院前,伸頭望了望外麵後,才走回賈誼晁錯二人麵前坐下說道:“小先生,你是離開家鄉久了,不知道這裏麵的事啊,這裏麵......”老農正要繼續說下去,隻聽屋內傳來老婦人的咳嗽聲,老農忙轉而歎了口氣道:“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賈誼晁錯二人相視了一眼,晁錯看向老農說道:“老父,你莫不是心中有什麽顧慮?我二人皆是遊方的先生,途徑自己的家鄉,也就是想知道這幾年家鄉的風土民情有何變故而已,不會到處亂說的。”
眼見老農還是低沉著頭不說話,賈誼忙開口說道:“老父你莫怕,莫非是當地官員有巧立名目,強征稅款之舉?你大可說與我們聽啊。”
老農仰頭望了望夜空,站起身道:“天色已不早了,二位客人早些歇息吧。”說罷,便拱手轉身回到了房舍之中。庭院內隻剩下賈誼與晁錯兩個人,他二人相視了一眼,晁錯輕歎了一口氣道:“背本趨末,良田荒廢,貨幣不通,以物換物,賦稅已經調輕,農人家中仍是一粒存糧都沒有,看來,這河南郡的事有些棘手啊。”
“這一切到底是怎麽回事......”賈誼站起身仰望著夜空,默默說道:“不能再耽擱了,明日一早趕路,早一天趕到洛陽,便能早一天知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長安城,上林苑。
即將入冬,繁冗的國政也終於逐漸減輕,劉恒每日都在派人不斷的詢問河南郡賈誼是否到任的消息,可得到的回報卻總是不見其人,這使得劉恒不由暗自感歎:“賈誼啊,此刻你一定是布衣便袍,正在鄉野之間暗尋密訪,勘察民情,若是漢國的官員都能和你一樣,這個國家又怎會貧弱至此呢。”
就在今天早晨,劉恒忽然接到了河南郡守吳軻的奏報,雖然不是賈誼已經到達洛陽的消息,可這個消息同樣令劉恒感到心情大好,吳軻在奏報上說自朝廷稅收放輕至三十稅一之後,河南郡的農人們每日勞作的熱情極高,郡內背本趨末之風雖在,可今年的收成卻創了近幾年收成的新高,按製收上來的賦稅竟比往年還要多。
看過這份奏報之後,劉恒大感心情舒暢,他合上奏報,點頭笑道:“這個吳軻是個能吏,原來這河南的情況也並非難治,如此看來,明年賈誼推行新法之後,河南的情況必然會再加好轉,到了那個時候,看那班老臣還有什麽可說的。”就在劉恒欣喜之時,隻聽宣室外傳來舅父薄昭的聲音:“是什麽消息讓陛下如此高興啊?”
“舅父你快來看。”劉恒站起身將河南的奏報交到薄昭的手中說道:“吳軻來報,今年收上來的賦稅比往年都要高,如此看來,這稅賦降低之後,農業情況大有好轉啊。”
薄昭接過奏報,展開低頭看過之後,他雖心中有所疑慮,可看到劉恒難得像今日這樣如此高興,他便隻好將心中的顧慮咽了回去,轉而開口說道:“上蒼護佑漢國,明年賈誼推行新法便是順勢而為之舉了。”
劉恒點頭笑道:“隻要明年賈誼的新法能夠適用於河南,來年便可在全國推行,繼而剩下的新法也可陸續出台,看那些老臣們還能說什麽。”說罷,劉恒邁步走至宣室的窗戶前,伸手打開窗戶,立時一縷陽光便照射進來,讓人感到極為溫暖,舒適,劉恒不由開口笑道:“時節將近入冬了,難得還有如此好的天氣。”劉恒轉身看向薄昭說道:“舅父,聽說上林苑內新圈養了三隻猛虎,朕一直沒空過去看看,今日天氣這麽好,舅父就陪朕一起到上林苑狩獵吧,就像舅父第一次教朕騎馬射箭那樣。”
劉恒難得有如此的興致,薄昭忙拱手說道:“諾!”
上林苑內。
今日的天氣果然是格外晴朗,暖暖的陽光灑下來,讓人們覺得十分溫暖。劉恒的心情極好,他領著一隊羽林在林間策馬射獵。直到將近正午,劉恒卻仍沒有覺得疲憊,他又在上林尉的引領下觀看了上林苑內的馬場,望著苑內的駿馬,劉恒不由感歎道:“咱們圈養的馬匹可以在中原稱雄,可卻終比不上草原烈馬,什麽時候漢國可以培育出自己的駿馬,應對匈奴之患,自然便可迎刃而解了。”劉恒轉頭看向薄昭笑道:“真想念代國啊,真想找個機會再回代國,去看一看當年朕與舅父一起開設的馬場。”
薄昭聞言,笑著說道:“如果開春之後河南的新法可以步入正軌,那陛下大可以回代國去看一看。”
劉恒點了點頭後,轉身看向上林尉道:“上林尉,早就聽說苑內新圈養了三隻猛虎,帶朕去觀摩一番?”
上林尉聞言,忙拱手應諾之後,領著劉恒等人來到虎圈麵前,一名負責該圈的嗇夫忙上前向劉恒行禮,劉恒望著虎圈中靜臥著的三隻老虎,無論如何,他都無法將眼前這三隻老虎與所謂的猛虎相提並論,他不由搖了搖頭道:“這三隻老虎的神色怎麽如此傾頹,哪有半點林中猛虎的樣子?”
上林尉見天子發問,忙沉下頭拱手說道:“回稟陛下,這三隻猛虎皆是林中之主,百獸之王,抓捕之時極為困難,連傷了數條性命才得以將其圈禁於此,故而,臣勒令嗇夫們拔去了它們的虎牙,削去了它們的利爪,以減其凶性,如此才好圈養,否則又要傷人了。”
劉恒緩緩點了點頭,轉過身來繼續觀看這禁中的所謂猛虎,它們被拔去了稱王製敵的利器,果然是虎性全無,一隻隻靜靜的趴在太陽底下打著懶盹,實在讓劉恒看了覺得心中很不舒服,自己身為天子,也同這百獸之王一樣想大有一番作為,可有的時候卻迫於被這些嗇夫,禁門的壓製而處處不能一展心中抱負,想到這,劉恒心中哀憐起這圈中之虎來,不由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陛下,小臣有可令這圈中之虎即不失虎性,又不會傷害養護人之策。”
一個年輕的聲音在自己的身後響起,劉恒轉身看去,隻見上林尉身後一名少年邁步上前拱手說道:“小臣是負責虎圈的嗇夫。”
一個小小的嗇夫竟然敢在天子身旁,群臣麵前開口講話,劉恒心中覺得很稀奇,故而向那嗇夫一揮手道:“哦?你有什麽好主意?來,但說無妨。”
嗇夫見天子並無責備之色,故而便壯著膽子開口說道:“陛下,這三隻猛虎被拔去了虎牙,削去了利爪,每日圈在這虎圈之中,不論動彈與否,這一日三餐都是按時供養,如此下去,虎性隻會逐漸泯滅。”
劉恒聽罷,緩緩點了點頭道:“你說的沒錯,那你有什麽辦法?”
“回陛下。”見到天子來了興趣,這名年輕的嗇夫便忙接著說道:“日後一日三餐,小臣皆將活物投放於圈中,或投入活雉,或投入活鴨,讓它們自己捕食,以此即能恢複其虎性,又不會傷害養護之人。”
劉恒聽罷,不由點頭笑道:“你一個小小的嗇夫,這個主意倒是不錯,是個好想法啊。”劉恒轉身看向一旁低沉著頭的上林尉道:“上林尉,你是掌管上林苑的最高長官,日後做什麽事情要多聽一聽下麵人是怎麽說的,比如說這個嗇夫,他方才的提議就很好啊。”
上林尉忙拱著手不住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日後便以活物投食這三隻猛虎。”
“上林尉啊。”劉恒轉身看著圈中的猛虎道:“為官長者,不能聽取手下建議之後便直接照搬照用,也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這上林苑是天子獵苑,這裏麵圈養了那麽多的飛禽走獸,要想讓它們都能富有生機怎麽辦?”
劉恒的語氣雖然平和,但卻也分明透露出一絲訓斥的態度來,上林尉不由更加不知該如何回答,隻好低沉著頭說道:“皆......皆以活物投食之......”
劉恒搖了搖頭道:“食肉之獸可以如此,那食草之獸呢?雜食之獸呢?對了,上林苑中共有多少奇珍異獸?”
上林尉忙努力的回想著,可卻終是答不上來,隻聽一旁那名年輕的嗇夫開口說道:“回陛下,上林苑內共圈養了二百七十五隻獸目,若論奇珍異獸的話,共有一百零五隻。”
劉恒聽罷,不由看向上林尉笑道:“上林尉,你是掌管上林苑的官員,怎麽對上林苑的情況還沒有一個嗇夫了解呢?今日朕就不怪罪你了,若是以後還有這樣的情況,那朕可就要換人了。”說罷,劉恒一轉身,邁步向自己的駿馬走去。
上林尉聽的不由前胸後背一陣冷汗,他忙轉身麵向劉恒拱手說道:“恭送陛下回宮。”
在回京的路上,劉恒想起方才上林苑中之事,不由看向一旁並駕齊驅的薄昭說道:“舅父,那個小小的嗇夫身處方才那樣的場合,所說言辭有理有據,且通暢流利,不說他別的方麵,這口才可是不錯啊。再看那個上林尉,見了朕,竟是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哪有一個為官者的樣子?”說著,劉恒不由搖了搖頭道:“回宮之後將那個嗇夫擢升三級,將那個上林尉貶職一級。”
薄昭正要開口,隻聽身後一人低聲說道:“為官者難道隻憑口舌之利麽?”聲音雖小,但劉恒和薄昭二人都聽的很分明,劉恒不由轉頭尋聲看去,隻見自己身後保駕的仆射郎忙低下頭去。
因隨從陸賈再入南越而被劉恒提拔為中郎將的袁盎忙策馬上前看向那名仆射郎訓斥道:“大膽,陛下和薄昭將軍說話,豈有你插嘴的份?”
劉恒扭頭看向薄昭不由笑道:“舅父,今天真是奇怪了,在上林苑的時候一個小小的嗇夫敢出麵說話,這回京途中又出來一個敢插嘴的仆射郎,我漢國的這些吏員們,真是有話藏不住啊。”
薄昭也不由笑道:“大小臣工若是都敢如此,陛下還何愁言路不通呢?”
劉恒一邊笑著,一邊開口叫道:“袁盎。”
袁盎忙策馬至劉恒身邊拱手說道:“臣在。”
劉恒看向他道:“你是中郎將,方才那個仆射郎是你的屬下,怎麽回事?他叫什麽名字?”
袁盎忙拱手說道:“回陛下,他姓張名釋之,少有才名,對人對事有些見地,奈何性格太過剛正,不通人情,仕途之路屢屢不順,常常愛發牢騷,故而三十歲了,還隻是個仆射郎。”
“好你個袁盎。”劉恒不由笑道:“不愧是陸賈的學生,和你老師一樣,會說話,朕聽你的意思,分明不是在責備他,而是在像朕舉薦他啊。”劉恒勒住馬頭看向袁盎說道:“去把那仆射郎給朕叫到前麵來。”
“諾!”袁盎應了一聲,撥轉馬頭向後而去。
不一會,隻見袁盎領著那名仆射郎前來,那仆射郎忙向劉恒拱手說道:“末將仆射郎張釋之,甲胄在身,恕不能向陛下行叩拜大禮。”
劉恒上下打量了一番麵前這個軍士,開口問道:“你方才在後麵嘀咕什麽呢?”(未完待續)
賈誼看向老農說道:“不對啊,老父,朝廷稅率是三十稅一,也就是收成多的時候多交,收成少的時候少交,良田欠收的時候也可不交,當地官吏隻許收取三十之一的賦稅。今年良田荒廢,穀物欠收,那交的賦稅也應該更少才對,家中多少也該有些存糧啊。”
聞聽此言,老農忙站起身邁步走至院前,伸頭望了望外麵後,才走回賈誼晁錯二人麵前坐下說道:“小先生,你是離開家鄉久了,不知道這裏麵的事啊,這裏麵......”老農正要繼續說下去,隻聽屋內傳來老婦人的咳嗽聲,老農忙轉而歎了口氣道:“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賈誼晁錯二人相視了一眼,晁錯看向老農說道:“老父,你莫不是心中有什麽顧慮?我二人皆是遊方的先生,途徑自己的家鄉,也就是想知道這幾年家鄉的風土民情有何變故而已,不會到處亂說的。”
眼見老農還是低沉著頭不說話,賈誼忙開口說道:“老父你莫怕,莫非是當地官員有巧立名目,強征稅款之舉?你大可說與我們聽啊。”
老農仰頭望了望夜空,站起身道:“天色已不早了,二位客人早些歇息吧。”說罷,便拱手轉身回到了房舍之中。庭院內隻剩下賈誼與晁錯兩個人,他二人相視了一眼,晁錯輕歎了一口氣道:“背本趨末,良田荒廢,貨幣不通,以物換物,賦稅已經調輕,農人家中仍是一粒存糧都沒有,看來,這河南郡的事有些棘手啊。”
“這一切到底是怎麽回事......”賈誼站起身仰望著夜空,默默說道:“不能再耽擱了,明日一早趕路,早一天趕到洛陽,便能早一天知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長安城,上林苑。
即將入冬,繁冗的國政也終於逐漸減輕,劉恒每日都在派人不斷的詢問河南郡賈誼是否到任的消息,可得到的回報卻總是不見其人,這使得劉恒不由暗自感歎:“賈誼啊,此刻你一定是布衣便袍,正在鄉野之間暗尋密訪,勘察民情,若是漢國的官員都能和你一樣,這個國家又怎會貧弱至此呢。”
就在今天早晨,劉恒忽然接到了河南郡守吳軻的奏報,雖然不是賈誼已經到達洛陽的消息,可這個消息同樣令劉恒感到心情大好,吳軻在奏報上說自朝廷稅收放輕至三十稅一之後,河南郡的農人們每日勞作的熱情極高,郡內背本趨末之風雖在,可今年的收成卻創了近幾年收成的新高,按製收上來的賦稅竟比往年還要多。
看過這份奏報之後,劉恒大感心情舒暢,他合上奏報,點頭笑道:“這個吳軻是個能吏,原來這河南的情況也並非難治,如此看來,明年賈誼推行新法之後,河南的情況必然會再加好轉,到了那個時候,看那班老臣還有什麽可說的。”就在劉恒欣喜之時,隻聽宣室外傳來舅父薄昭的聲音:“是什麽消息讓陛下如此高興啊?”
“舅父你快來看。”劉恒站起身將河南的奏報交到薄昭的手中說道:“吳軻來報,今年收上來的賦稅比往年都要高,如此看來,這稅賦降低之後,農業情況大有好轉啊。”
薄昭接過奏報,展開低頭看過之後,他雖心中有所疑慮,可看到劉恒難得像今日這樣如此高興,他便隻好將心中的顧慮咽了回去,轉而開口說道:“上蒼護佑漢國,明年賈誼推行新法便是順勢而為之舉了。”
劉恒點頭笑道:“隻要明年賈誼的新法能夠適用於河南,來年便可在全國推行,繼而剩下的新法也可陸續出台,看那些老臣們還能說什麽。”說罷,劉恒邁步走至宣室的窗戶前,伸手打開窗戶,立時一縷陽光便照射進來,讓人感到極為溫暖,舒適,劉恒不由開口笑道:“時節將近入冬了,難得還有如此好的天氣。”劉恒轉身看向薄昭說道:“舅父,聽說上林苑內新圈養了三隻猛虎,朕一直沒空過去看看,今日天氣這麽好,舅父就陪朕一起到上林苑狩獵吧,就像舅父第一次教朕騎馬射箭那樣。”
劉恒難得有如此的興致,薄昭忙拱手說道:“諾!”
上林苑內。
今日的天氣果然是格外晴朗,暖暖的陽光灑下來,讓人們覺得十分溫暖。劉恒的心情極好,他領著一隊羽林在林間策馬射獵。直到將近正午,劉恒卻仍沒有覺得疲憊,他又在上林尉的引領下觀看了上林苑內的馬場,望著苑內的駿馬,劉恒不由感歎道:“咱們圈養的馬匹可以在中原稱雄,可卻終比不上草原烈馬,什麽時候漢國可以培育出自己的駿馬,應對匈奴之患,自然便可迎刃而解了。”劉恒轉頭看向薄昭笑道:“真想念代國啊,真想找個機會再回代國,去看一看當年朕與舅父一起開設的馬場。”
薄昭聞言,笑著說道:“如果開春之後河南的新法可以步入正軌,那陛下大可以回代國去看一看。”
劉恒點了點頭後,轉身看向上林尉道:“上林尉,早就聽說苑內新圈養了三隻猛虎,帶朕去觀摩一番?”
上林尉聞言,忙拱手應諾之後,領著劉恒等人來到虎圈麵前,一名負責該圈的嗇夫忙上前向劉恒行禮,劉恒望著虎圈中靜臥著的三隻老虎,無論如何,他都無法將眼前這三隻老虎與所謂的猛虎相提並論,他不由搖了搖頭道:“這三隻老虎的神色怎麽如此傾頹,哪有半點林中猛虎的樣子?”
上林尉見天子發問,忙沉下頭拱手說道:“回稟陛下,這三隻猛虎皆是林中之主,百獸之王,抓捕之時極為困難,連傷了數條性命才得以將其圈禁於此,故而,臣勒令嗇夫們拔去了它們的虎牙,削去了它們的利爪,以減其凶性,如此才好圈養,否則又要傷人了。”
劉恒緩緩點了點頭,轉過身來繼續觀看這禁中的所謂猛虎,它們被拔去了稱王製敵的利器,果然是虎性全無,一隻隻靜靜的趴在太陽底下打著懶盹,實在讓劉恒看了覺得心中很不舒服,自己身為天子,也同這百獸之王一樣想大有一番作為,可有的時候卻迫於被這些嗇夫,禁門的壓製而處處不能一展心中抱負,想到這,劉恒心中哀憐起這圈中之虎來,不由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陛下,小臣有可令這圈中之虎即不失虎性,又不會傷害養護人之策。”
一個年輕的聲音在自己的身後響起,劉恒轉身看去,隻見上林尉身後一名少年邁步上前拱手說道:“小臣是負責虎圈的嗇夫。”
一個小小的嗇夫竟然敢在天子身旁,群臣麵前開口講話,劉恒心中覺得很稀奇,故而向那嗇夫一揮手道:“哦?你有什麽好主意?來,但說無妨。”
嗇夫見天子並無責備之色,故而便壯著膽子開口說道:“陛下,這三隻猛虎被拔去了虎牙,削去了利爪,每日圈在這虎圈之中,不論動彈與否,這一日三餐都是按時供養,如此下去,虎性隻會逐漸泯滅。”
劉恒聽罷,緩緩點了點頭道:“你說的沒錯,那你有什麽辦法?”
“回陛下。”見到天子來了興趣,這名年輕的嗇夫便忙接著說道:“日後一日三餐,小臣皆將活物投放於圈中,或投入活雉,或投入活鴨,讓它們自己捕食,以此即能恢複其虎性,又不會傷害養護之人。”
劉恒聽罷,不由點頭笑道:“你一個小小的嗇夫,這個主意倒是不錯,是個好想法啊。”劉恒轉身看向一旁低沉著頭的上林尉道:“上林尉,你是掌管上林苑的最高長官,日後做什麽事情要多聽一聽下麵人是怎麽說的,比如說這個嗇夫,他方才的提議就很好啊。”
上林尉忙拱著手不住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日後便以活物投食這三隻猛虎。”
“上林尉啊。”劉恒轉身看著圈中的猛虎道:“為官長者,不能聽取手下建議之後便直接照搬照用,也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這上林苑是天子獵苑,這裏麵圈養了那麽多的飛禽走獸,要想讓它們都能富有生機怎麽辦?”
劉恒的語氣雖然平和,但卻也分明透露出一絲訓斥的態度來,上林尉不由更加不知該如何回答,隻好低沉著頭說道:“皆......皆以活物投食之......”
劉恒搖了搖頭道:“食肉之獸可以如此,那食草之獸呢?雜食之獸呢?對了,上林苑中共有多少奇珍異獸?”
上林尉忙努力的回想著,可卻終是答不上來,隻聽一旁那名年輕的嗇夫開口說道:“回陛下,上林苑內共圈養了二百七十五隻獸目,若論奇珍異獸的話,共有一百零五隻。”
劉恒聽罷,不由看向上林尉笑道:“上林尉,你是掌管上林苑的官員,怎麽對上林苑的情況還沒有一個嗇夫了解呢?今日朕就不怪罪你了,若是以後還有這樣的情況,那朕可就要換人了。”說罷,劉恒一轉身,邁步向自己的駿馬走去。
上林尉聽的不由前胸後背一陣冷汗,他忙轉身麵向劉恒拱手說道:“恭送陛下回宮。”
在回京的路上,劉恒想起方才上林苑中之事,不由看向一旁並駕齊驅的薄昭說道:“舅父,那個小小的嗇夫身處方才那樣的場合,所說言辭有理有據,且通暢流利,不說他別的方麵,這口才可是不錯啊。再看那個上林尉,見了朕,竟是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哪有一個為官者的樣子?”說著,劉恒不由搖了搖頭道:“回宮之後將那個嗇夫擢升三級,將那個上林尉貶職一級。”
薄昭正要開口,隻聽身後一人低聲說道:“為官者難道隻憑口舌之利麽?”聲音雖小,但劉恒和薄昭二人都聽的很分明,劉恒不由轉頭尋聲看去,隻見自己身後保駕的仆射郎忙低下頭去。
因隨從陸賈再入南越而被劉恒提拔為中郎將的袁盎忙策馬上前看向那名仆射郎訓斥道:“大膽,陛下和薄昭將軍說話,豈有你插嘴的份?”
劉恒扭頭看向薄昭不由笑道:“舅父,今天真是奇怪了,在上林苑的時候一個小小的嗇夫敢出麵說話,這回京途中又出來一個敢插嘴的仆射郎,我漢國的這些吏員們,真是有話藏不住啊。”
薄昭也不由笑道:“大小臣工若是都敢如此,陛下還何愁言路不通呢?”
劉恒一邊笑著,一邊開口叫道:“袁盎。”
袁盎忙策馬至劉恒身邊拱手說道:“臣在。”
劉恒看向他道:“你是中郎將,方才那個仆射郎是你的屬下,怎麽回事?他叫什麽名字?”
袁盎忙拱手說道:“回陛下,他姓張名釋之,少有才名,對人對事有些見地,奈何性格太過剛正,不通人情,仕途之路屢屢不順,常常愛發牢騷,故而三十歲了,還隻是個仆射郎。”
“好你個袁盎。”劉恒不由笑道:“不愧是陸賈的學生,和你老師一樣,會說話,朕聽你的意思,分明不是在責備他,而是在像朕舉薦他啊。”劉恒勒住馬頭看向袁盎說道:“去把那仆射郎給朕叫到前麵來。”
“諾!”袁盎應了一聲,撥轉馬頭向後而去。
不一會,隻見袁盎領著那名仆射郎前來,那仆射郎忙向劉恒拱手說道:“末將仆射郎張釋之,甲胄在身,恕不能向陛下行叩拜大禮。”
劉恒上下打量了一番麵前這個軍士,開口問道:“你方才在後麵嘀咕什麽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