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劉恒發問,仆射郎張釋之停頓片刻,低著頭說道:“陛下,可否先容末將問陛下一個問題。”
劉恒看向這名仆射郎道:“你想問什麽?”
“末將想問......”張釋之沉吟了片刻,鼓起勇氣抬頭說道:“末將想問,陛下認為絳侯周勃老大人與東陽侯張相如老大人是什麽樣的人呢?”
這個仆射郎對自己的問題避而不答,反而向自己提問,這份機敏使得劉恒不由在心中對這個身軀高大的侍衛產生一絲好感,他便開口說道:“周勃與張相如皆是年高德劭的長者。”
張釋之聽罷,開口說道:“既然陛下也認同這二人皆是年高德劭者,那麽陛下也應當知道,絳侯與東陽侯皆是不善言談之人,可他們卻為漢國立下了赫赫功勳,對漢室亦是忠心耿耿。如今陛下隻因方才那名嗇夫的口舌之利,還未考究其到底是否有真才實學,便要破格提拔,那豈不是讓天下人皆去效仿那名嗇夫,隻去逞口舌之利,而不致力於真才實幹麽?”
劉恒與薄昭皆沒有想到這名小小的仆射郎竟能有如此的論斷,張釋之轉身看向袁盎,隻見一旁侍立的袁盎正對著自己默默地點了點頭,張釋之立刻會意,忙轉過身來繼續說道:“高祖皇帝在時,常常召集眾臣談論秦為何失天下,漢為何得天下之因,依臣來看,秦亡漢興之緣故便在於,前秦用官用人,多任用徒具口舌之強,文筆之利但卻毫無惻隱之心的刀筆墨吏,這才終至亡國之禍。臣奏請陛下,不要隻因嗇夫伶牙俐齒便破格提拔,應考究其才學之後再行定奪,如此,則可杜絕此類不正之風!”
張釋之的此番論斷,使劉恒陷入了沉思而久久不能自拔,他沒有對這名仆射郎做任何的回應,而是默默轉過身去,翻身上馬,一甩韁繩繼續向長安而返。袁盎以為張釋之方才的言語有欠斟酌激怒了天子,忙要上前為其爭得寬恕,卻不想薄昭在一旁向自己擺了擺手,袁盎這才會意領著張釋之退了下去。
眼看長安的城樓已近在眼前,劉恒開口說道:“袁盎。”
袁盎忙策馬跟上前來,隻聽劉恒說道:“升任張釋之為公車令,讓他稍時回京換身朝服,而後進宮見朕,朕還要和他好好談論談論這秦亡漢興之道。”
“諾!”
河南郡,洛陽。
時值隆冬臘月,牡丹花早已凋零,高大的城牆下,八門之中隻開了東門旁的一間低矮的側門,或是入城尋親躲避荒年,或是入城乞食的百姓們正排著長長的隊伍人貼著人的向裏走,賈誼和晁錯二人並未亮明身份,而是加入排隊入城的百姓隊伍中,一邊和四周的人攀談著,一邊慢慢地向城門內挪,百姓們所說言語與他們在欒陽裏所聽聞的情形果然是一模一樣。
日頭眼看已快到正午,賈誼晁錯二人進城之後,果見滿城的氣氛已和當年大不一樣。就在賈誼晁錯二人準備先找個地方填報肚子時,一個身背布袋的漢子忽然閃身擋住他二人的去路,賈誼忙上下打量著麵前這個漢子,隻見他的臉色蠟黃,眼窩深陷,臉上盡是愁容,他雙手捂著肩上的布袋,四處小心張望了一番後,才看向賈誼說道:“這位大人,換......換錢麽?”
賈誼與晁錯對視了一眼,看向這名漢子道:“何意?”那漢子忙小心地將肩上的布袋取下,微微鬆開係著袋口的繩子,半袋的錢幣立刻顯露出來,隻聽那漢子接著說道:“不知大人的手中是什麽樣式的錢幣?”
賈誼向晁錯使了個眼色,晁錯伸手從包裹中掏出一枚銅幣交給那名漢子,那漢子忙將那銅幣對準日光仔細看過之後,他一直緊鎖的眉頭才終有了一絲舒展,他忙看向晁錯說道:“我要的就是這種樣式的錢幣,我願用我袋中的齊幣來換大人的這種中央製幣,同樣的比重,以一換三十,行麽?”
晁錯聽罷,心中十分不解,他看向那名漢子說道:“這兩種錢幣都是同樣的價值,為何要以一換三十?”
那漢子聽罷,本來已經稍有舒緩的臉色又立刻緊繃起來,他沉下頭道:“此事說來就話長了,這位大人,你隻說換還是不換吧。”
晁錯正要開口,賈誼忙上前一步看向那漢子說道:“既然你要和我們做這筆生意,總要讓我們心中明白吧?此地不是說話之所,咱們找一個酒店坐下說。”
說罷,賈誼和晁錯領著那名漢子邊向街市中走去,街上的行人不少,每一個人都背著包裹行色匆匆,一個中年男子正和一個賣糧的商販說著話,隻見那商販不斷的搖手說道:“不行不行,說了多少遍了,你這是吳幣,我這不收。”
說罷,商販挑起扁擔便要走,那中年男子忙攔住說道:“這位大哥,我在外麵辛苦經營小本買賣一年了,就掙來了這幾個錢幣,這都是錢,怎麽......怎麽就不收了呢!”
“不是我不收。”商販看向那男子說道:“實在是現在這市麵上物價漲得太快,各式各樣的錢幣都有,你這吳國幣裏摻假的最多,我又鑒別不出來,這萬一你這是假幣,我可怎麽辦?我這也是小本生意啊,誰可憐我啊?你要是想買點糧米過冬也不是不行,你拿別的物件來換,好吧?”一邊說著,商販便伸手推開那男子要走,那男子忙以近乎哀求的口氣說道:“大哥,大哥,我這都是辛苦了一年掙來的錢,這怎麽......怎麽就成了假幣了呢,怎麽市麵上就都不認了呢,求您了,賣我點糧米吧,家中的孩子老人們實在是餓得不行了,求您了......”
“不賣不賣!”商販一邊說著,一邊挑著扁擔隻顧自地向前去了。那中年男子雙手顫抖著看著布袋中的錢幣,豆大的淚珠一滴一滴地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賈誼與晁錯見此情景,眉頭不由緊緊鎖在一起,晁錯看向賈誼低聲說道:“早就聽聞各地藩王們正在私銖錢幣,尤以齊王,吳王最甚,不少禦史皆奏明過陛下私銖錢幣之弊害,可皆未得到陛下的重視。”
賈誼眉頭緊鎖,默默說道:“齊錢,吳錢,中央製錢同時流通,沒有一個統一的法令來監管,怎麽可能不出亂子......”
一旁那名漢子本隻以為這兩位是外地來此的客商,聽到他二人方才所說,不由看向他二人道:“二位方才所說是......”
晁錯忙道:“我二人隨意感慨幾句罷了,我看前麵就有個僻靜之所,咱們來談談咱們的生意吧。”
那漢子見這兩位果真要和自己換錢,忙笑著連連點頭:“好,好......”
說話之間,一間兩層酒肆已出現在眼前,那背包的漢子麵露猶豫之色,停住腳步,私有所思,晁錯見狀,忙看向那漢子笑道:“你既然要和我二人做這筆生意嘛,那就我二人做東,請你吃了。”
聽到這番話,那漢子才麵露喜悅之色,不住的點頭說道:“多謝二位,多謝二位了。”
街市上一片混亂,眾人皆忙著拋售手中的貨幣,自然也沒有人會在此刻來酒肆中消遣吃飯。正午的陽光撒射下來,一名酒保正倚靠著門框打著盹,晁錯邁步上前咳嗽了兩聲開口說道:“店內還有雅間麽?”那酒保這才方知終於有客人到此,忙將肩上的抹布取下,向裏作了個請的手勢道:“呦,三位客官今天真是來對了,本店向來都是熱鬧的不行,近日生意清淡,最適合喜歡安靜的客官了。”
一邊說著,酒保一邊引著三人進店,酒店掌櫃正趴在櫃前撥算著算籌,見終於有客人到此,忙上前笑道:“三位客官有何吩咐?”
晁錯開口說道:“給我們設一個安靜的座位,我們有事要談。”
掌櫃忙連連點頭笑道:“樓上皆是安靜坐席,請三位隨我來吧。”
上得二樓,掌櫃一邊張羅著上菜,一邊看向賈誼笑道:“不知客官身上所帶的是什麽製錢啊?”
賈誼與晁錯互看了一眼,賈誼開口問道:“有什麽區別麽?”
“這個......”掌櫃賠著笑臉說道:“客官身上所帶的若是中央製幣的話,所有菜品便皆按原價收。客官若是帶的別的製幣,就要......就要轉換一下再另行支付了。”
賈誼看向掌櫃道:“怎麽個另行支付?你可細說我們聽聽。”
掌櫃嘿嘿的笑著,口中說道:“這個......就好比一壺梁酒,三位客官若是用的中央製幣的標準四銖錢的話,那就是十枚足矣。若是齊幣的話,便需要三十五枚。若是吳幣的話,便需要七十枚。若是民間所製,那小店無法辨別真假,故不敢收。”
晁錯聽罷,開口說道:“掌櫃的,這四銖錢是天下通行的錢幣,中央所製的是四銖錢,齊地,吳地所製的也是四銖錢,怎麽差距就這麽大呢?”
掌櫃低下頭賠著笑臉說道:“這位客官看來不太了解現在的市麵上的情況。”掌櫃轉頭吩咐了酒保幾句後,酒保便轉身下了樓,掌櫃看向賈誼等人說道:“客官既然問了,那稍後我便讓客官明白這其中的差別。”
隻不多時,酒保從樓下上來,將手中的三枚銅幣放在桌案上,開口說道:“三位客官請看這三枚銅幣,不知客官可能看的出,哪一枚是中央製造,哪一枚是地方製造的麽?”
晁錯上眼細細觀瞧,三枚一眼看去一模一樣的四銖錢,可仔細一看,果然發覺其中不對,三枚之中有一枚幣上所印字紋極為清晰,而另外兩枚則顯得模糊了不少。
晁錯一指那字紋清晰的銅幣道:“這個是中央所製的吧?”
“客官果然好眼力,這字紋清晰的便是中央所製。”酒保一指餘下兩枚說道:“這兩枚則一枚是齊幣,一枚是吳幣,客官仔細觀瞧便可發現,字紋較中央製幣來說模糊不堪。”
掌櫃上前一步說道:“客官可伸手掂量一番。”
晁錯聽罷,一手拿起一枚中央製幣,一手拿起另一枚錢幣,立刻臉色大變,同樣的四銖錢,分量卻是差的厲害!他忙看向掌櫃說道:“四銖錢的製作標準高祖之時便已確立,這齊幣和吳幣分明是摻了假。”
掌櫃長歎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道:“客官所說一針見血,中央製幣向來按照規格製作,分量準確,字紋清晰,可這地方上由於缺乏監管,向來所製錢幣的質量就不高,最近這些年,尤以這齊幣和吳幣摻假最為嚴重。”掌櫃上前拿起一枚齊幣說道:“製幣者為了牟利,便在這四銖錢上動手腳,他們用銼刀一枚一枚的從這錢幣後麵銼刮銅屑,而後再用銼刮下來的銅屑製造新錢,如此反複不斷,終致這四銖錢越刮越薄,分量越來越輕,紋路也漸漸開始模糊不堪了。質量越來越低,發行的新幣卻是越來越多,如此下去,市麵上還怎會不亂?”
聽聞掌櫃所說,晁錯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他忙看向賈誼低聲說道:“誼兄,我想起來了,去年吳王劉濞不惜動用血本,大量收購朝廷所製的錢幣,我當時不知道他想要幹什麽,現在才明白,原來他是將朝廷的錢幣收回去後,再減斤少量,銼刮銅屑,以錢生錢,而後再將全部的貨幣發行出去,這一招果然高明啊......”
“啊?二位方才說......”掌櫃似乎沒有聽清楚:“二位方才說的什麽?”
賈誼向掌櫃拱了拱手道:“沒什麽,多謝掌櫃方才所言,請掌櫃放心吧,我們身上帶的都是貨真價實的中央製幣。”
掌櫃聞言,忙笑著說道:“如此啊?那就好,那就好,那三位客官請慢用吧。”說罷,掌櫃引領酒保慢慢退下樓去。
待掌櫃和酒保下樓之後,賈誼晁錯才注意到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那名漢子,此刻正以疑惑的目光注視著他二人,口中說道:“您......您二位到底是什麽人啊?”(未完待續)
劉恒看向這名仆射郎道:“你想問什麽?”
“末將想問......”張釋之沉吟了片刻,鼓起勇氣抬頭說道:“末將想問,陛下認為絳侯周勃老大人與東陽侯張相如老大人是什麽樣的人呢?”
這個仆射郎對自己的問題避而不答,反而向自己提問,這份機敏使得劉恒不由在心中對這個身軀高大的侍衛產生一絲好感,他便開口說道:“周勃與張相如皆是年高德劭的長者。”
張釋之聽罷,開口說道:“既然陛下也認同這二人皆是年高德劭者,那麽陛下也應當知道,絳侯與東陽侯皆是不善言談之人,可他們卻為漢國立下了赫赫功勳,對漢室亦是忠心耿耿。如今陛下隻因方才那名嗇夫的口舌之利,還未考究其到底是否有真才實學,便要破格提拔,那豈不是讓天下人皆去效仿那名嗇夫,隻去逞口舌之利,而不致力於真才實幹麽?”
劉恒與薄昭皆沒有想到這名小小的仆射郎竟能有如此的論斷,張釋之轉身看向袁盎,隻見一旁侍立的袁盎正對著自己默默地點了點頭,張釋之立刻會意,忙轉過身來繼續說道:“高祖皇帝在時,常常召集眾臣談論秦為何失天下,漢為何得天下之因,依臣來看,秦亡漢興之緣故便在於,前秦用官用人,多任用徒具口舌之強,文筆之利但卻毫無惻隱之心的刀筆墨吏,這才終至亡國之禍。臣奏請陛下,不要隻因嗇夫伶牙俐齒便破格提拔,應考究其才學之後再行定奪,如此,則可杜絕此類不正之風!”
張釋之的此番論斷,使劉恒陷入了沉思而久久不能自拔,他沒有對這名仆射郎做任何的回應,而是默默轉過身去,翻身上馬,一甩韁繩繼續向長安而返。袁盎以為張釋之方才的言語有欠斟酌激怒了天子,忙要上前為其爭得寬恕,卻不想薄昭在一旁向自己擺了擺手,袁盎這才會意領著張釋之退了下去。
眼看長安的城樓已近在眼前,劉恒開口說道:“袁盎。”
袁盎忙策馬跟上前來,隻聽劉恒說道:“升任張釋之為公車令,讓他稍時回京換身朝服,而後進宮見朕,朕還要和他好好談論談論這秦亡漢興之道。”
“諾!”
河南郡,洛陽。
時值隆冬臘月,牡丹花早已凋零,高大的城牆下,八門之中隻開了東門旁的一間低矮的側門,或是入城尋親躲避荒年,或是入城乞食的百姓們正排著長長的隊伍人貼著人的向裏走,賈誼和晁錯二人並未亮明身份,而是加入排隊入城的百姓隊伍中,一邊和四周的人攀談著,一邊慢慢地向城門內挪,百姓們所說言語與他們在欒陽裏所聽聞的情形果然是一模一樣。
日頭眼看已快到正午,賈誼晁錯二人進城之後,果見滿城的氣氛已和當年大不一樣。就在賈誼晁錯二人準備先找個地方填報肚子時,一個身背布袋的漢子忽然閃身擋住他二人的去路,賈誼忙上下打量著麵前這個漢子,隻見他的臉色蠟黃,眼窩深陷,臉上盡是愁容,他雙手捂著肩上的布袋,四處小心張望了一番後,才看向賈誼說道:“這位大人,換......換錢麽?”
賈誼與晁錯對視了一眼,看向這名漢子道:“何意?”那漢子忙小心地將肩上的布袋取下,微微鬆開係著袋口的繩子,半袋的錢幣立刻顯露出來,隻聽那漢子接著說道:“不知大人的手中是什麽樣式的錢幣?”
賈誼向晁錯使了個眼色,晁錯伸手從包裹中掏出一枚銅幣交給那名漢子,那漢子忙將那銅幣對準日光仔細看過之後,他一直緊鎖的眉頭才終有了一絲舒展,他忙看向晁錯說道:“我要的就是這種樣式的錢幣,我願用我袋中的齊幣來換大人的這種中央製幣,同樣的比重,以一換三十,行麽?”
晁錯聽罷,心中十分不解,他看向那名漢子說道:“這兩種錢幣都是同樣的價值,為何要以一換三十?”
那漢子聽罷,本來已經稍有舒緩的臉色又立刻緊繃起來,他沉下頭道:“此事說來就話長了,這位大人,你隻說換還是不換吧。”
晁錯正要開口,賈誼忙上前一步看向那漢子說道:“既然你要和我們做這筆生意,總要讓我們心中明白吧?此地不是說話之所,咱們找一個酒店坐下說。”
說罷,賈誼和晁錯領著那名漢子邊向街市中走去,街上的行人不少,每一個人都背著包裹行色匆匆,一個中年男子正和一個賣糧的商販說著話,隻見那商販不斷的搖手說道:“不行不行,說了多少遍了,你這是吳幣,我這不收。”
說罷,商販挑起扁擔便要走,那中年男子忙攔住說道:“這位大哥,我在外麵辛苦經營小本買賣一年了,就掙來了這幾個錢幣,這都是錢,怎麽......怎麽就不收了呢!”
“不是我不收。”商販看向那男子說道:“實在是現在這市麵上物價漲得太快,各式各樣的錢幣都有,你這吳國幣裏摻假的最多,我又鑒別不出來,這萬一你這是假幣,我可怎麽辦?我這也是小本生意啊,誰可憐我啊?你要是想買點糧米過冬也不是不行,你拿別的物件來換,好吧?”一邊說著,商販便伸手推開那男子要走,那男子忙以近乎哀求的口氣說道:“大哥,大哥,我這都是辛苦了一年掙來的錢,這怎麽......怎麽就成了假幣了呢,怎麽市麵上就都不認了呢,求您了,賣我點糧米吧,家中的孩子老人們實在是餓得不行了,求您了......”
“不賣不賣!”商販一邊說著,一邊挑著扁擔隻顧自地向前去了。那中年男子雙手顫抖著看著布袋中的錢幣,豆大的淚珠一滴一滴地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賈誼與晁錯見此情景,眉頭不由緊緊鎖在一起,晁錯看向賈誼低聲說道:“早就聽聞各地藩王們正在私銖錢幣,尤以齊王,吳王最甚,不少禦史皆奏明過陛下私銖錢幣之弊害,可皆未得到陛下的重視。”
賈誼眉頭緊鎖,默默說道:“齊錢,吳錢,中央製錢同時流通,沒有一個統一的法令來監管,怎麽可能不出亂子......”
一旁那名漢子本隻以為這兩位是外地來此的客商,聽到他二人方才所說,不由看向他二人道:“二位方才所說是......”
晁錯忙道:“我二人隨意感慨幾句罷了,我看前麵就有個僻靜之所,咱們來談談咱們的生意吧。”
那漢子見這兩位果真要和自己換錢,忙笑著連連點頭:“好,好......”
說話之間,一間兩層酒肆已出現在眼前,那背包的漢子麵露猶豫之色,停住腳步,私有所思,晁錯見狀,忙看向那漢子笑道:“你既然要和我二人做這筆生意嘛,那就我二人做東,請你吃了。”
聽到這番話,那漢子才麵露喜悅之色,不住的點頭說道:“多謝二位,多謝二位了。”
街市上一片混亂,眾人皆忙著拋售手中的貨幣,自然也沒有人會在此刻來酒肆中消遣吃飯。正午的陽光撒射下來,一名酒保正倚靠著門框打著盹,晁錯邁步上前咳嗽了兩聲開口說道:“店內還有雅間麽?”那酒保這才方知終於有客人到此,忙將肩上的抹布取下,向裏作了個請的手勢道:“呦,三位客官今天真是來對了,本店向來都是熱鬧的不行,近日生意清淡,最適合喜歡安靜的客官了。”
一邊說著,酒保一邊引著三人進店,酒店掌櫃正趴在櫃前撥算著算籌,見終於有客人到此,忙上前笑道:“三位客官有何吩咐?”
晁錯開口說道:“給我們設一個安靜的座位,我們有事要談。”
掌櫃忙連連點頭笑道:“樓上皆是安靜坐席,請三位隨我來吧。”
上得二樓,掌櫃一邊張羅著上菜,一邊看向賈誼笑道:“不知客官身上所帶的是什麽製錢啊?”
賈誼與晁錯互看了一眼,賈誼開口問道:“有什麽區別麽?”
“這個......”掌櫃賠著笑臉說道:“客官身上所帶的若是中央製幣的話,所有菜品便皆按原價收。客官若是帶的別的製幣,就要......就要轉換一下再另行支付了。”
賈誼看向掌櫃道:“怎麽個另行支付?你可細說我們聽聽。”
掌櫃嘿嘿的笑著,口中說道:“這個......就好比一壺梁酒,三位客官若是用的中央製幣的標準四銖錢的話,那就是十枚足矣。若是齊幣的話,便需要三十五枚。若是吳幣的話,便需要七十枚。若是民間所製,那小店無法辨別真假,故不敢收。”
晁錯聽罷,開口說道:“掌櫃的,這四銖錢是天下通行的錢幣,中央所製的是四銖錢,齊地,吳地所製的也是四銖錢,怎麽差距就這麽大呢?”
掌櫃低下頭賠著笑臉說道:“這位客官看來不太了解現在的市麵上的情況。”掌櫃轉頭吩咐了酒保幾句後,酒保便轉身下了樓,掌櫃看向賈誼等人說道:“客官既然問了,那稍後我便讓客官明白這其中的差別。”
隻不多時,酒保從樓下上來,將手中的三枚銅幣放在桌案上,開口說道:“三位客官請看這三枚銅幣,不知客官可能看的出,哪一枚是中央製造,哪一枚是地方製造的麽?”
晁錯上眼細細觀瞧,三枚一眼看去一模一樣的四銖錢,可仔細一看,果然發覺其中不對,三枚之中有一枚幣上所印字紋極為清晰,而另外兩枚則顯得模糊了不少。
晁錯一指那字紋清晰的銅幣道:“這個是中央所製的吧?”
“客官果然好眼力,這字紋清晰的便是中央所製。”酒保一指餘下兩枚說道:“這兩枚則一枚是齊幣,一枚是吳幣,客官仔細觀瞧便可發現,字紋較中央製幣來說模糊不堪。”
掌櫃上前一步說道:“客官可伸手掂量一番。”
晁錯聽罷,一手拿起一枚中央製幣,一手拿起另一枚錢幣,立刻臉色大變,同樣的四銖錢,分量卻是差的厲害!他忙看向掌櫃說道:“四銖錢的製作標準高祖之時便已確立,這齊幣和吳幣分明是摻了假。”
掌櫃長歎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道:“客官所說一針見血,中央製幣向來按照規格製作,分量準確,字紋清晰,可這地方上由於缺乏監管,向來所製錢幣的質量就不高,最近這些年,尤以這齊幣和吳幣摻假最為嚴重。”掌櫃上前拿起一枚齊幣說道:“製幣者為了牟利,便在這四銖錢上動手腳,他們用銼刀一枚一枚的從這錢幣後麵銼刮銅屑,而後再用銼刮下來的銅屑製造新錢,如此反複不斷,終致這四銖錢越刮越薄,分量越來越輕,紋路也漸漸開始模糊不堪了。質量越來越低,發行的新幣卻是越來越多,如此下去,市麵上還怎會不亂?”
聽聞掌櫃所說,晁錯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他忙看向賈誼低聲說道:“誼兄,我想起來了,去年吳王劉濞不惜動用血本,大量收購朝廷所製的錢幣,我當時不知道他想要幹什麽,現在才明白,原來他是將朝廷的錢幣收回去後,再減斤少量,銼刮銅屑,以錢生錢,而後再將全部的貨幣發行出去,這一招果然高明啊......”
“啊?二位方才說......”掌櫃似乎沒有聽清楚:“二位方才說的什麽?”
賈誼向掌櫃拱了拱手道:“沒什麽,多謝掌櫃方才所言,請掌櫃放心吧,我們身上帶的都是貨真價實的中央製幣。”
掌櫃聞言,忙笑著說道:“如此啊?那就好,那就好,那三位客官請慢用吧。”說罷,掌櫃引領酒保慢慢退下樓去。
待掌櫃和酒保下樓之後,賈誼晁錯才注意到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那名漢子,此刻正以疑惑的目光注視著他二人,口中說道:“您......您二位到底是什麽人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