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中毒事件, 很快就有了結果。
慎刑司的效率一向很高, 特別是天子親自下旨了之後,他們的效率更是高的嚇人。
那個張家的下人進了慎刑司還不到半天, 就把自己小時候幾歲了還尿床的事都抖落了出來。
按照他說的人物特征,慎刑司逐一排查, 真的在寧王府找到了這個人。
而那塊玉佩, 在內務府的記檔裏, 的確是賞賜到了寧王府,是太後賜給寧王府小公子的滿月禮之一。
身上帶著這塊玉佩接觸張家那個下人的,是寧王府二管家的兒子, 一個街頭巷尾出了名的二流子。
慎刑司直接請示了天子, 畢竟大皇子府的人, 他們不好無緣無故就抓了。
齊覃沉吟了片刻, 讓西城兵馬司出麵,以打架鬥毆的名義, 把那個二管家的兒子捉拿歸案。
那二管家先是以大皇子的名義阻撓辦案, 見人不買賬之後,又企圖拿銀子消災。
兵馬司的人來之前,已經被上峰叮囑過了,自然知道什麽錢能收,什麽錢不能收。
所以,二管家的賄賂也失敗了。
但直到這個時候,二管家還是沒有慌。
他還可以托關係嘛。
再不濟,在自家殿下麵前, 他還是有幾分臉麵的,大不了就去求求自家殿下。
兵馬司的統領不過是區區六品官,還敢不給自家殿下麵子?
他再怎麽也沒想到,事情竟然會蔓延得那樣快,牽扯得那樣深。
不到第二天,大皇子就被宗人府帶走了,然後他自己也被以“偷盜主人財務”的名義抓走了。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他一個小小的王府管家可以左右局勢的了。
隨著大皇子被宗人府帶走,各方的調查也都放到了明麵上。
就在朝中攻訐彈劾大皇子的聲音逐漸興起的時候,事情的發展,出現了驚天的反轉。
原來,二管家的兒子之所以去收買張家的下人給天子下毒,是因為他自己因好賭,被人設計著欠下了巨額賭債。
至於那塊玉佩,也不是二管家偷盜來的,而是指使他的人給他的,並威脅他,敢說出真相,就讓他一家子都去死。
後來他得知自己一家子都因為父親偷盜禦賜之物而被抓了之後,不敢再隱瞞了,這才道出了事實。
於是,原本已經可以了結的案子,不得不再往下查。
查了一圈之後,誰也想不到,竟然查到了一開始就帶著家奴投案的張陽身上。
這時候,張陽還在宗人府關著呢。
他畢竟是天子的女婿,無論是慎刑司還是宗人府,都不敢私自決斷。
就像查到大皇子的時候一樣,慎刑司和宗人府再次祈聖裁。
對於這個發展,並沒有出乎齊覃的意料。
再查下去,不用多說,肯定是要查到太子身上的。
唯一讓齊覃想不明白的,是張陽為什麽要這樣做。
張陽完全沒有理由。
他父親張敷是天子的寵臣,便是看在張敷的麵子上,哪怕太子被廢了,張陽頂多也就是沉寂幾年。
到時候,再給他謀個外放,對他的前途影響並不大。
但他偏偏就是這樣做了。
如果說他是對太子忠心耿耿,不願侍二主,那也說不通。
宗人府得到天子的旨意,提審張陽的時候,張陽認得很快,快到似乎是早已經料到了這個結局。
他幾乎是把所有的罪責都攬到了自己身上。
蓄意接近太子的是他;謀取太子的信任之後,不停地潛移默化攛掇太子的也是他;籌劃施行給天子下毒的,還是他。
提審他的人不甘心,“難道這一切,就沒有太子殿下的首肯嗎?”
張陽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隻一句話就讓他顧不上再牽扯太子了。
張陽笑著問:“你是大皇子的人?”
那人嚇了一跳,急急替自己開脫:“一派胡言!本官隻是奉天子之命審訊於你,凡事自然要問個清楚明白。”
張陽嗤笑了一聲,譏諷地說,“也是,太子和大皇子加起來,就是兩個蠢貨,你看起來也還沒蠢到家,怎麽會和他們上一條船?”
“你……”
那人被他氣得渾身發抖,眼中露出一抹陰狠之色。
齊晟如今整日裏跟在天子身邊,許多事情都能得到第一手消息。
但他得到的往往隻是結果,對於過程,天子不關心,他就也無從得知。
太子再一次被禁足在端本宮,然後便是暨陽侯張家全家下獄,連同娶了信陽長公主的張陽,都被從宗人府提了出來,投入了大理寺的牢獄裏。
信陽長公主得到消息之後,心急如焚,從公主所跑了出來,去求見太後。
但太後早就從天子那裏知道張家為何全家下獄,自然不肯見她。
見太後不願意見她,她又去求皇後。
皇後倒是見她了,但卻是一張嘴,就是讓她請求和離。
“你與那張陽才剛剛成婚,尚未圓房。他們家幹的事,你是一概不知情的。隻要你願意,我可以出麵去求你父皇,讓你們和離。”
對於一直很尊重自己這個嫡母的信陽長公主,皇後還是很疼愛的。
要不然,以她從來不管事的性子,又怎麽會說出“我可以出麵”這種話?
信陽長公主很感動,但是她卻拒絕了她。
“母後的心意,女兒明白。隻是,女兒已經嫁給駙馬了,又怎能在他患難的時候棄他而去?”
“信陽,你別死心眼。”
皇後勸道,“你是公主,不是尋常人家的女子。這世上好男兒多的是,沒了張陽,自然還有別人。等過幾年,風頭過去了,你父皇自然會再給你找一個好兒郎的。”
“可那都不是駙馬了!”信陽長公主顯得很激動。
見皇後麵露不忍之色,她“噗通”一聲就跪在了皇後麵前,“母後,母後,女兒求求你,幫幫女兒吧。”
“信陽,你……”
“母後,女兒不會讓你為難的。女兒心裏雖然放不下駙馬,但也知道,他要害的,是女兒的父親。”
信陽長公主吸了一口氣,說,“女兒隻是想見他一麵,問問他……問問他之所以與女兒成婚,是不是就是為了要趁機給父皇下毒。”
她十二歲便與張陽栓婚,父皇從來不禁止他們私下來往。
在她麵前,張陽一直都是溫柔可靠的。
他對她很好,不是那種千依百順的好,而是處處提點於她,告訴她怎樣做,才能讓自己過得更好。
於信陽長公主來說,張陽不僅是她的丈夫,更是一個可靠的兄長,是一個另她逐漸依賴的人。
如果這一次,張陽要謀害的不是她的父親,而是別的什麽人,哪怕是太子,她都會義無反顧地站在他這一邊,竭盡全力保他性命。
也正因為如此,得知張陽參與甚至是主持謀害自己父親的事,信陽長公主才會更加覺得難以置信。
皇後歎了一聲,問道:“癡兒,就算得到了答案,又有什麽意義呢?”
“……女兒也不知道。”
信陽長公主呆了一呆,喃喃道,“女兒也不知道。隻是,如果不問一句,女兒這一輩子,都不會甘心的。”
這種感情,皇後並不能理解。
皇後自幼養於閨中,及笄之後,還未來得及相看人家,便被太後選中,入主中宮。
天子有好顏色,卻也好顏色。
皇後原本是對天子有幾分期待的,卻很快敗給了現實。
自小她的母親便教導她,女子最重要的是德行,其次才是容貌,並以最高的要求來教養她。
她是信了的。
可是,天子讓她明白,她自幼的信仰都是錯的。
天子喜歡好顏色,容貌平平的皇後,從來也未曾入了天子的眼。
她那點期待,早已經冷卻了。
她的少女情懷,還未曾綻放,便已經枯萎了。
所以,對於信陽長公主這種愛恨交織的感情,她怕是永遠都理解不了。
但她還是答應了替信陽求情,不管怎麽說,信陽到底喊了她這麽多年的母後。
信陽長公主還是見到了張陽,天子對自己的兒女,總是保留著一分柔軟的心腸。
兩人見麵的地方,在大理寺的一間空屋子裏。
大理寺卿得到消息之後,命人收拾了一番,加了幾張桌椅。
張陽來之前,是不知道誰要見自己的。
但對他來說,是誰都無所謂了。
事到如今,誰也別想改變這個定局!
隻是,當他見到信陽公主的那一刻,所有的鎮定自若自信滿滿都變做了慌亂。
“公……公主?”
他慌亂地左遮右擋,企圖擋住自己,不讓信陽公主看見分毫。
——隻是他最想見,也最不敢見的人。
見他如此,信陽公主反而平靜了下來。
她笑著問:“怎麽,駙馬是不願意見我嗎?”
“不,不是的。”
張陽猛然放下了遮擋的雙手,鎖住雙手的鐵鏈隨著他的動作嘩啦作響。
“張陽……愧對公主。”
信陽公主道:“所以說,你之所以和我成婚,為的就是要在我大婚之日,謀害我的父親?”
張陽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信陽公主追問道:“你這是什麽意思?”
張陽道:“臣至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置陛下於死地。但在與公主大婚之日謀事,卻是臣早有預謀。”
信陽公主冷笑一聲,怒道:“你的毒都下到父皇的酒裏了,卻說什麽沒有謀害之意。你當本宮是個傻子嗎?”
事到如今,他竟然還說這種話來哄她。
張陽輕笑了一聲,神色竟是前所未有的輕鬆。
“公主今日前來,就是想問臣的目的嗎?”
他說,“隻要是公主想知道的,臣知無不言。”
其實,信陽公主想問的,已經問完了。
可是,若就此離去,她卻又有些舍不得。
因為她知道,張陽所犯之罪,是為謀大逆,非死不足以贖。
所以,她點了點頭,“你說吧。本宮倒是要聽聽,你大費周章做了這件事,到頭來也沒有得到什麽好處,究竟是何初衷?”
慎刑司的效率一向很高, 特別是天子親自下旨了之後,他們的效率更是高的嚇人。
那個張家的下人進了慎刑司還不到半天, 就把自己小時候幾歲了還尿床的事都抖落了出來。
按照他說的人物特征,慎刑司逐一排查, 真的在寧王府找到了這個人。
而那塊玉佩, 在內務府的記檔裏, 的確是賞賜到了寧王府,是太後賜給寧王府小公子的滿月禮之一。
身上帶著這塊玉佩接觸張家那個下人的,是寧王府二管家的兒子, 一個街頭巷尾出了名的二流子。
慎刑司直接請示了天子, 畢竟大皇子府的人, 他們不好無緣無故就抓了。
齊覃沉吟了片刻, 讓西城兵馬司出麵,以打架鬥毆的名義, 把那個二管家的兒子捉拿歸案。
那二管家先是以大皇子的名義阻撓辦案, 見人不買賬之後,又企圖拿銀子消災。
兵馬司的人來之前,已經被上峰叮囑過了,自然知道什麽錢能收,什麽錢不能收。
所以,二管家的賄賂也失敗了。
但直到這個時候,二管家還是沒有慌。
他還可以托關係嘛。
再不濟,在自家殿下麵前, 他還是有幾分臉麵的,大不了就去求求自家殿下。
兵馬司的統領不過是區區六品官,還敢不給自家殿下麵子?
他再怎麽也沒想到,事情竟然會蔓延得那樣快,牽扯得那樣深。
不到第二天,大皇子就被宗人府帶走了,然後他自己也被以“偷盜主人財務”的名義抓走了。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他一個小小的王府管家可以左右局勢的了。
隨著大皇子被宗人府帶走,各方的調查也都放到了明麵上。
就在朝中攻訐彈劾大皇子的聲音逐漸興起的時候,事情的發展,出現了驚天的反轉。
原來,二管家的兒子之所以去收買張家的下人給天子下毒,是因為他自己因好賭,被人設計著欠下了巨額賭債。
至於那塊玉佩,也不是二管家偷盜來的,而是指使他的人給他的,並威脅他,敢說出真相,就讓他一家子都去死。
後來他得知自己一家子都因為父親偷盜禦賜之物而被抓了之後,不敢再隱瞞了,這才道出了事實。
於是,原本已經可以了結的案子,不得不再往下查。
查了一圈之後,誰也想不到,竟然查到了一開始就帶著家奴投案的張陽身上。
這時候,張陽還在宗人府關著呢。
他畢竟是天子的女婿,無論是慎刑司還是宗人府,都不敢私自決斷。
就像查到大皇子的時候一樣,慎刑司和宗人府再次祈聖裁。
對於這個發展,並沒有出乎齊覃的意料。
再查下去,不用多說,肯定是要查到太子身上的。
唯一讓齊覃想不明白的,是張陽為什麽要這樣做。
張陽完全沒有理由。
他父親張敷是天子的寵臣,便是看在張敷的麵子上,哪怕太子被廢了,張陽頂多也就是沉寂幾年。
到時候,再給他謀個外放,對他的前途影響並不大。
但他偏偏就是這樣做了。
如果說他是對太子忠心耿耿,不願侍二主,那也說不通。
宗人府得到天子的旨意,提審張陽的時候,張陽認得很快,快到似乎是早已經料到了這個結局。
他幾乎是把所有的罪責都攬到了自己身上。
蓄意接近太子的是他;謀取太子的信任之後,不停地潛移默化攛掇太子的也是他;籌劃施行給天子下毒的,還是他。
提審他的人不甘心,“難道這一切,就沒有太子殿下的首肯嗎?”
張陽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隻一句話就讓他顧不上再牽扯太子了。
張陽笑著問:“你是大皇子的人?”
那人嚇了一跳,急急替自己開脫:“一派胡言!本官隻是奉天子之命審訊於你,凡事自然要問個清楚明白。”
張陽嗤笑了一聲,譏諷地說,“也是,太子和大皇子加起來,就是兩個蠢貨,你看起來也還沒蠢到家,怎麽會和他們上一條船?”
“你……”
那人被他氣得渾身發抖,眼中露出一抹陰狠之色。
齊晟如今整日裏跟在天子身邊,許多事情都能得到第一手消息。
但他得到的往往隻是結果,對於過程,天子不關心,他就也無從得知。
太子再一次被禁足在端本宮,然後便是暨陽侯張家全家下獄,連同娶了信陽長公主的張陽,都被從宗人府提了出來,投入了大理寺的牢獄裏。
信陽長公主得到消息之後,心急如焚,從公主所跑了出來,去求見太後。
但太後早就從天子那裏知道張家為何全家下獄,自然不肯見她。
見太後不願意見她,她又去求皇後。
皇後倒是見她了,但卻是一張嘴,就是讓她請求和離。
“你與那張陽才剛剛成婚,尚未圓房。他們家幹的事,你是一概不知情的。隻要你願意,我可以出麵去求你父皇,讓你們和離。”
對於一直很尊重自己這個嫡母的信陽長公主,皇後還是很疼愛的。
要不然,以她從來不管事的性子,又怎麽會說出“我可以出麵”這種話?
信陽長公主很感動,但是她卻拒絕了她。
“母後的心意,女兒明白。隻是,女兒已經嫁給駙馬了,又怎能在他患難的時候棄他而去?”
“信陽,你別死心眼。”
皇後勸道,“你是公主,不是尋常人家的女子。這世上好男兒多的是,沒了張陽,自然還有別人。等過幾年,風頭過去了,你父皇自然會再給你找一個好兒郎的。”
“可那都不是駙馬了!”信陽長公主顯得很激動。
見皇後麵露不忍之色,她“噗通”一聲就跪在了皇後麵前,“母後,母後,女兒求求你,幫幫女兒吧。”
“信陽,你……”
“母後,女兒不會讓你為難的。女兒心裏雖然放不下駙馬,但也知道,他要害的,是女兒的父親。”
信陽長公主吸了一口氣,說,“女兒隻是想見他一麵,問問他……問問他之所以與女兒成婚,是不是就是為了要趁機給父皇下毒。”
她十二歲便與張陽栓婚,父皇從來不禁止他們私下來往。
在她麵前,張陽一直都是溫柔可靠的。
他對她很好,不是那種千依百順的好,而是處處提點於她,告訴她怎樣做,才能讓自己過得更好。
於信陽長公主來說,張陽不僅是她的丈夫,更是一個可靠的兄長,是一個另她逐漸依賴的人。
如果這一次,張陽要謀害的不是她的父親,而是別的什麽人,哪怕是太子,她都會義無反顧地站在他這一邊,竭盡全力保他性命。
也正因為如此,得知張陽參與甚至是主持謀害自己父親的事,信陽長公主才會更加覺得難以置信。
皇後歎了一聲,問道:“癡兒,就算得到了答案,又有什麽意義呢?”
“……女兒也不知道。”
信陽長公主呆了一呆,喃喃道,“女兒也不知道。隻是,如果不問一句,女兒這一輩子,都不會甘心的。”
這種感情,皇後並不能理解。
皇後自幼養於閨中,及笄之後,還未來得及相看人家,便被太後選中,入主中宮。
天子有好顏色,卻也好顏色。
皇後原本是對天子有幾分期待的,卻很快敗給了現實。
自小她的母親便教導她,女子最重要的是德行,其次才是容貌,並以最高的要求來教養她。
她是信了的。
可是,天子讓她明白,她自幼的信仰都是錯的。
天子喜歡好顏色,容貌平平的皇後,從來也未曾入了天子的眼。
她那點期待,早已經冷卻了。
她的少女情懷,還未曾綻放,便已經枯萎了。
所以,對於信陽長公主這種愛恨交織的感情,她怕是永遠都理解不了。
但她還是答應了替信陽求情,不管怎麽說,信陽到底喊了她這麽多年的母後。
信陽長公主還是見到了張陽,天子對自己的兒女,總是保留著一分柔軟的心腸。
兩人見麵的地方,在大理寺的一間空屋子裏。
大理寺卿得到消息之後,命人收拾了一番,加了幾張桌椅。
張陽來之前,是不知道誰要見自己的。
但對他來說,是誰都無所謂了。
事到如今,誰也別想改變這個定局!
隻是,當他見到信陽公主的那一刻,所有的鎮定自若自信滿滿都變做了慌亂。
“公……公主?”
他慌亂地左遮右擋,企圖擋住自己,不讓信陽公主看見分毫。
——隻是他最想見,也最不敢見的人。
見他如此,信陽公主反而平靜了下來。
她笑著問:“怎麽,駙馬是不願意見我嗎?”
“不,不是的。”
張陽猛然放下了遮擋的雙手,鎖住雙手的鐵鏈隨著他的動作嘩啦作響。
“張陽……愧對公主。”
信陽公主道:“所以說,你之所以和我成婚,為的就是要在我大婚之日,謀害我的父親?”
張陽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信陽公主追問道:“你這是什麽意思?”
張陽道:“臣至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置陛下於死地。但在與公主大婚之日謀事,卻是臣早有預謀。”
信陽公主冷笑一聲,怒道:“你的毒都下到父皇的酒裏了,卻說什麽沒有謀害之意。你當本宮是個傻子嗎?”
事到如今,他竟然還說這種話來哄她。
張陽輕笑了一聲,神色竟是前所未有的輕鬆。
“公主今日前來,就是想問臣的目的嗎?”
他說,“隻要是公主想知道的,臣知無不言。”
其實,信陽公主想問的,已經問完了。
可是,若就此離去,她卻又有些舍不得。
因為她知道,張陽所犯之罪,是為謀大逆,非死不足以贖。
所以,她點了點頭,“你說吧。本宮倒是要聽聽,你大費周章做了這件事,到頭來也沒有得到什麽好處,究竟是何初衷?”